CN112261706A -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1706A
CN112261706A CN201910660979.8A CN201910660979A CN112261706A CN 112261706 A CN112261706 A CN 112261706A CN 201910660979 A CN201910660979 A CN 201910660979A CN 112261706 A CN112261706 A CN 112261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mobile terminal
target wireless
ke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09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兴
许升
李洋
尹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09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1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1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由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并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目标无线网络;进而移动终端可获取智能设备连接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可提高智能设备配网成功率,进而提高智能设备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例如洗衣机、冰箱、照明系统、机顶盒等)具备了无线网络的接入能力,以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或远程控制,成为智能设备。由于成本、功耗等方面的原因,智能设备很多都不具有触摸显示屏或键盘,一些智能设备会具有数码管显示屏,因此在需要连接无线网络时,是无法直接在智能设备上操作来配置网络连接所需要的参数。
现有技术中,对于智能设备进行网络连接时,通常采用WiFi快连技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先连接无线网络,然后将该无线网络的信息(用户名、密码等)通过UDP(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广播包进行广播,由智能设备的WiFi模块接收该UDP广播包,即可使智能设备获取到无线网络的信息,进而智能设备可与该无线网络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的智能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需要移动终端先连接无线网络,在移动终端未连接无线网络时是无法实现的,并且智能设备连接无线网络失败时,用户无法及时得知,导致配网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智能设备配网成功率,进而提高智能设备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络连接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由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并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目标无线网络。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可提高智能设备配网成功率,进而提高智能设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可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连接系统,所述无线网络连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1、智能设备12以及无线路由器13。其中无线路由器13提供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可以为WiFi(Wireless Fidelity)网络、紫蜂(ZigBee)或者其他无线网络;智能设备12可以为任一智能家居产品,例如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机顶盒等等,能够连接无线网络,实现智能控制或远程控制等功能;移动终端11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等。
当智能设备12需要连接无线网络时,可由移动终端11先与智能设备12建立第一通信链路,例如可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例如蓝牙(Bluetooth)、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Data,IrDa)、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建立移动终端11与智能设备12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由移动终端11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后,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智能设备12,使得智能设备12可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目标无线网络,进而移动终端11获取智能设备12连接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以便于在连接失败时及时重新连接。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01、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建立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具体可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例如蓝牙、红外数据传输、近场通信等,建立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本实施例中仅以蓝牙进行举例说明,可启动智能设备的蓝牙模块(例如通过智能设备上的按键启动)和移动终端的蓝牙模块,然后进行匹配,从而建立第一通信链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蓝牙模块可以和无线网络连接模块(如WiFi模块)是单独的通讯模块,分别与电脑板控制器通讯,也可以为共用处理器的集成模块与电脑板控制器通讯。
S10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后,移动终端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其中目标无线网络可以为WiFi网络、紫蜂(ZigBee)或者其他无线网络,是用户希望智能设备连接的无线网络,而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具体可包括目标无线网络的无线路由器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以及密码。其中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移动终端本地,也即不需要移动终端连接目标无线网络;当然可以由移动终端即时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更具体的,在一可选实施例中,S10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如图3所示,具体可包括:
S1021、所述移动终端搜索备选无线网络;
S1022、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从所述备选无线网络中选择目标无线网络的选择指令,并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进入移动终端中的对智能设备联网的设置界面,在设置界面中,用户可控制移动终端搜索备选无线网络,进而可将搜索结果显示在设置界面中,用户可进一步从搜索结果的备选无线网络中选择希望智能设备连接的无线网络,也即目标无线网络,然后用户可输入该目标无线网络的密码,从而使移动终端获取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S10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如图4所示,也可包括:
S1023、所述移动终端将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作为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S1024、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其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时输入的密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移动终端当前与某一无线网络连接,则可以移动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而在移动终端之前在连接该无线网络时必然会由用户输入该无线网络的密码,或者预先存储该无线网络的密码,因此本实施例中可获取到移动终端连接该无线网络时所使用的密钥信息,也即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S103、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获取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后,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进而由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目标无线网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S103后还可以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后,还可获取智能设备连接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具体的,可将连接结果显示在移动终端上,以起到提示用户的作用,尤其是在,连接结果为智能设备连接目标无线网络失败,用户可及时进行重新连接。此外,在连接智能设备连接目标无线网络失败时移动终端也可获取失败原因,例如密码错误、目标无线网络不可用,进而用户可以针对失败原因进行重新连接。具体的,针对密码错误的情况,所述移动终端可重新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重新连接。而针对目标无线网络不可用的情况,则可重新选择新的目标无线网络、再获取该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重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具体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返回的连接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在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目标无线网络时,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向移动终端发送连接结果,其中,连接失败时也可获取失败原因,并将失败原因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移动终端。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若移动终端当前与目标无线网络连接时,则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具体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终端已经于目标无线网络连接,因此移动终端可以从目标无线网络得知智能设备连接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更具体的,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向智能设备发送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时,也可同时将移动终端标识发送智能设备,其中移动终端标识可以为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进而在智能设备通过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与目标无线网络尝试连接时,可将移动终端标识也发送给目标无线网络,进而目标无线网络可根据移动终端标识向移动终端发送述智能设备连接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通过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由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并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目标无线网络。本实施例中由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可提高智能设备配网成功率,进而提高智能设备的使用体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装置可以执行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所述无线网络连接装置50包括通信模块51和获取模块52。
通信模块51,用于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51,还用于将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通信模块51,还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52在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时,具体用于:
搜索备选无线网络;
接收用户从所述备选无线网络中选择目标无线网络的选择指令,并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52在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时,也可具体用于:
将移动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作为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获取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时输入的密钥信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51在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时,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返回的连接结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51在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时,也可具体用于: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后,所述获取模块52还可用于:
若所述连接结果为所述智能设备连接目标无线网络失败,重新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5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重新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通信模块51在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时,具体用于:
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红外数据传输、近场通信、或紫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装置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连接装置,通过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由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并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目标无线网络。本实施例中由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可提高智能设备配网成功率,进而提高智能设备的使用体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执行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60包括存储器61、处理器62、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61中,并被配置为由处理器62执行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此外,移动终端60还可具有通讯接口63,用于接收和发送控制指令。
图6所示实施例的移动终端60可用于执行上述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搜索备选无线网络;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从所述备选无线网络中选择目标无线网络的选择指令,并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将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作为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其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时输入的密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返回的连接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后,还包括:
若所述连接结果为所述智能设备连接目标无线网络失败,所述移动终端重新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重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红外数据传输、近场通信、或紫蜂。
9.一种无线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密钥信息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设备连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连接结果。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660979.8A 2019-07-22 2019-07-22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261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0979.8A CN112261706A (zh) 2019-07-22 2019-07-22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0979.8A CN112261706A (zh) 2019-07-22 2019-07-22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706A true CN112261706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24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0979.8A Pending CN112261706A (zh) 2019-07-22 2019-07-22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1706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8066A (zh) * 2012-12-24 2013-04-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无线网络接入方法、系统
CN107426725A (zh) * 2017-04-12 2017-12-01 深圳市友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配置装置、智能终端和物联网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8066A (zh) * 2012-12-24 2013-04-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无线网络接入方法、系统
CN107426725A (zh) * 2017-04-12 2017-12-01 深圳市友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配置装置、智能终端和物联网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52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band service discovery
CN105846864B (zh) 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96985B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
CN106792493B (zh) 蓝牙设备的配对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CN104205933B (zh) 蜂窝电话从蜂窝通信到Wi-Fi通信的无缝转变
CN109996260B (zh) 配置系统、客户端设备、嵌入式设备配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781473B (zh) 一种在不同终端间共享文件的方法及设备
US10110706B2 (en) Remot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09041140B (zh) 快速切换无线网络方法、智能硬件及终端设备
KR101176144B1 (ko) 다중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피어-투-피어 접속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8635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283743A (zh) 一种家庭网络设备及代理服务发现的方法
CN112566113B (zh) 密钥生成以及终端配网方法、装置、设备
CN110121902A (zh) 一种通信建立的方法及终端
CN103634657A (zh) 电视同步移动终端wifi连接设置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45251B1 (ko) 네트워크 특성을 반영한 서비스 지향 아키텍처 프로토콜 동적 구성 시스템 및 이의 방법
CN112261706A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749203B1 (ko) 기지국의 자율성을 위한 방법, 기저대역 유닛, 기지국, 및 클라우드 기지국 시스템
CN111031496A (zh) 基于sig mesh网络的开关设备与灯设备配对方法及系统
CN112188593B (zh) 无线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9380085B2 (en) Serv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llaboration service, and sociality management server
CN107211479B (zh) 选择接入网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65359A1 (zh) 一种Wi-Fi P2P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230309191A1 (en) Emergency cal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US20240163246A1 (en) DNS Query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