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3772A -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3772A
CN116743772A CN202310169909.9A CN202310169909A CN116743772A CN 116743772 A CN116743772 A CN 116743772A CN 202310169909 A CN202310169909 A CN 202310169909A CN 116743772 A CN116743772 A CN 116743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server
result
processing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699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竺颖
李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Shengzhi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Shengzhi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Shengzhi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Shengzhi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699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3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3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3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包括: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基于打通结果和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本发明结合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用户打通技术,确保一端服务器的用户数据一旦发生变更、另一端服务器能够及时获知,从而实现了统一账户对接的不同服务器之间用户数据的数据互通处理目的,大幅提高了数据融合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大多企业可以面向多种类型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比如可以给B端用户和C端用户提供服务,此时统一账户对接的用户则为B端和C端,C(即Consumer或Customer)端通常为消费者、个人终端用户使用的客户端,B(即Business)端通常为企业提供的互联网产品中的商家界面。
相关技术中,B端和C端通常各自含有一套数据库,C端用户调用C端数据库的用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B端用户调用B端数据库的用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由此导致C端用户购买了B端的某一互联网产品时,C端用户登录B端的互联网产品小程序时不能调取自己所购买的互联网产品数据,从而导致统一账户对接的用户在不同服务器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互通,数据融合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统一账户对接的用户在不同服务器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互通、数据融合效率低的缺陷,实现统一账户对接的不同服务器之间用户数据的数据互通处理目的,大幅提高了数据融合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包括:
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所述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基于所述打通结果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基于打通结果,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共享的目标用户数据库;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校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对应的第一用户是否为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原有用户;
在所述第一用户是所述原有用户的情况下,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修改操作,确定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
在所述第一用户不是所述原有用户的情况下,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新增操作,确定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
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打通结果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基于所述打通结果,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获取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登录时输入的第二用户数据;
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原有用户数据不匹配的判定结果,生成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
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接口将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执行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确定第二处理结果,并将所述第二处理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一令牌的情况下,验证所述第一令牌是否有效;
基于所述第一令牌的验证有效结果和所述打通结果,将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打通结果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在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二令牌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打通结果,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验证所述第二令牌是否有效;
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令牌的验证有效结果,将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执行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确定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并将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先发送至消息队列中,以使得所述消息队列将消息顺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其中,所述消息队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以消息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所述消息队列中的每个所述消息均携带表征来源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和进出次序的topic标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或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对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存储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
检测所述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
确定所述用户数据量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时,对所述用户数据量进行mongo分片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互通处理装置,包括:
用户打通模块,用于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所述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第一数据互通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第二数据互通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打通结果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数据互通处理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数据互通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互通处理方法,首先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再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及基于打通结果和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此结合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用户打通技术,确保一端服务器的用户数据一旦发生变更、另一端服务器能够及时获知,从而实现了统一账户对接的不同服务器之间用户数据的数据互通处理目的,大幅提高了数据融合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的整体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现有企业通常可以面向多种类型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比如可以给B端用户和C端用户提供服务,此时统一账户对接的用户则为B端和C端,C端通常为消费者、个人终端用户使用的客户端,B端通常为企业提供的互联网产品中的商家界面。
相关技术中,B端和C端通常各自含有一套数据库,C端用户调用C端数据库的用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B端用户调用B端数据库的用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也即C端用户和B端用户是隔离开的,C端用户和B端用户不是一个数据库体系;由此导致C端用户购买了B端的某一互联网产品时,C端用户登录B端的互联网产品小程序时不能调取自己所购买的互联网产品数据,从而导致统一账户对接的用户在不同服务器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互通,数据融合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发明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互通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可以为C端服务器,C端服务器可以是指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云计算中心等等。本发明对C端服务器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下述方法实施例以执行主体为第一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其中,第二服务器可以为B端服务器,也即企业提供的至少一种互联网产品的商家界面。
具体的,打通之前,与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各自有一套数据库体系且分别含有用户数据库,打通之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使用同一个目标用户数据库及同一个目标用户数据表,该目标用户数据表也即核心数据表且存储于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并且,对于用户数据库及用户数据表的维护、修改和新增操作均由第一服务器执行。
步骤120、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是在第一服务器上生成的指令,并且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是由第一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用户针对第一用户数据点击变更按键时自动生成的指令,第一用户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定第一用户变更后的手机号码、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其它用户数据。此外,第一处理结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修改或新增第一用户数据后所得的结果。
具体的,第一服务器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已打通的情况下,可以执行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从而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再将第一用户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便于第二服务器获知处理后的用户数据后能够进行相应业务数据的调整或修改。
步骤120、基于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可以用于表征第二服务器对应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用户数据待变更,第二用户数据也可以包括但不限定第二用户的手机号码、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其它用户数据;此外,第二处理结果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修改或新增第二用户数据后所得的结果。
具体的,第一服务器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已打通的情况下,可以获取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并进一步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处理结果,再将第二用户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便于第二服务器获知处理后的用户数据后也能够进行相应业务数据的调整或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20和步骤130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顺序执行,比如先执行步骤120、后执行步骤130,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30、后执行步骤120。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首先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再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及基于打通结果和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此结合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用户打通技术,确保一端服务器的用户数据一旦发生变更、另一端服务器能够及时获知,从而实现了统一账户对接的不同服务器之间用户数据的数据互通处理目的,大幅提高了数据融合效率。
可选的,步骤120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首先,基于打通结果,获取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共享的目标用户数据库;再基于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校验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对应的第一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原有用户;进一步在第一用户是原有用户的情况下,执行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修改操作,确定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者在第一用户不是原有用户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新增操作,确定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然后,将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者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第一用户为登录第一服务器的用户,比如C端服务器或者C端应用程序的使用者。并且,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待变更的第一用户数据。
具体的,当第一服务器端用户和第二服务器端用户打通时,可以确定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使用同一个用户数据库及同一个数据表,该数据表也即核心数据表且置于该用户数据库表;此处的同一个用户数据表即为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共享的目标用户数据库,对于目标用户数据库的维护、修改和新增操作均在第一服务器端执行。基于此,当第一服务器检测到第一用户针对第一用户数据点击变更操作后生成的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时,可以先校验第一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原有用户,也即校验预先注册第一用户数据的用户与当前触发生成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第一用户是否为同一人,若经由校验确定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原有用户,则说明预先注册第一用户数据的用户与第一用户是同一人,此时第一服务器可以执行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修改操作后,确定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反之,若第一用户不是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原有用户,则说明预先注册第一用户数据的用户与第一用户不是同一人,此时可以执行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新增操作后,确定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再进一步将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均以消息形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使得第二服务器获取新增的用户数据或者修改的用户数据后进行相应业务数据的调整或者修改。此处的校验可以具体为token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用户是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原有用户且针对多个不同第一用户数据点击变更操作的情况,比如第一用户针对电话号码、联系地址、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点击变更操作且经过校验确定针对第一用户的电话号码和姓名执行用户数据修改操作、针对第一用户的联系地址和身份证号码执行用户数据新增操作时,可以同时确定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和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因此,此处的第一处理结果可以包括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或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也可以包括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和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用户打通的情况下,通过基于校验第一服务器生成的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是否存在于打通后共享的目标用户数据库的校验结果的方式,确定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经过修改确定的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还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经过新增确定的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此提高了统一账户对接的不同服务器之间进行用户数据互通处理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步骤130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首先,基于打通结果,指示第二服务器获取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登录时输入的第二用户数据;再进一步指示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二用户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原有用户数据不匹配的判定结果,生成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然后指示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一服务器的接口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以消息方式发送至第一服务器;最后第一服务器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确定第二处理结果,并将第二处理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第二用户为登录第二服务器的用户,比如B端服务器或者B端应用程序的使用者。并且,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待变更的第二用户数据。
具体的,由于第二服务器是B端服务器,第二用户可以登录B端服务器查看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因此当第二用户在第二服务器的登录界面输入第二用户数据时,第二服务器自然可以获取到第二用户登录时输入的第二用户数据,此时第二服务器可以先判断第二用户数据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原有用户数据匹配,也即判断第二用户数据是否存在于第二服务器中用于预先存储原有用户数据的数据库中,比如第二服务器判断第二用户输入的手机号是否在数据库中第二用户名下、第二用户的手机号是否在数据库中存在和/或第二用户当前输入的手机号是否准确等等;以此得到不匹配结果或者匹配结果。此时,第二服务器可以基于不匹配结果生成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并调取第一服务器的接口,进一步基于打通结果,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通过所调取的接口以消息方式发送至第一服务器,以使得第一服务器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操作,从而得到第二处理结果,第二处理结果可以包括但不限定针对第二用户数据的修改结果和/或针对第二用户数据的新增结果,之后,第一服务器再将第二处理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使得第二服务器获知第二处理结果后进行相应业务数据的修改或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服务器还可以基于匹配结果,直接完成第二用户登录第二服务器的登录操作,并且基于打通结果和调取的第一服务器的接口,可以实现第二用户查询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相关用户数据的查询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第一服务器基于打通结果获取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时,通过先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操作、再将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告知第二服务器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统一账户对接的不同服务器之间进行用户数据互通处理的灵活多样性和可靠稳定性,同时也大幅提高了数据互通处理效率。
可选的,将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者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其实现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将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先发送至消息队列中,以使得消息队列将消息顺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消息队列还用于顺序接收第二服务器以消息方式发送的第二处理结果和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消息队列中的每个消息均携带表征来源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和进出次序的topic标识。此外,来演服务器可以为第一服务器或第二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可以对应为第二服务器或第一服务器。
具体的,消息队列采用先进先出规则收发来自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的消息,当第一服务器将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顺序发送至消息队列中时,消息队列可以先给每个消息赋予topic标识、再将每个消息顺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同样的,第二服务器也可以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和第二处理结果顺序发送至消息队列、再经由消息队列赋予topic标识后发送至第一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均为消息服务器时,第一服务器只能消费来自第二服务器的消息,第二服务器也只能消费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消息,并且消息必须是顺序传输的消息,以此避免消息传输错乱。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通过消息队列先顺序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的消息、再将每个消息顺序发送至第一服务器或第二服务器的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有效可靠性和稳定准确性,从而也能进一步提高数据互通处理效率。
可选的,步骤120的具体实现过程还可以包括:
首先,在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一令牌的情况下,验证第一令牌是否有效;再进一步基于第一令牌的验证有效结果和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具体的,第一服务器检测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一令牌时,可以首先验证第一令牌是否有效,也即验证第一令牌是否在有效期内,若验证第一令牌有效,则可以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反之,若验证第一令牌失无效,则可以先向认证中心服务器重新获取第一令牌,然后基于重新获取的第一令牌和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其中,确定第一处理结果和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一处理结果的过程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第一服务器在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一令牌的情况下,通过先判断第一令牌是否有效、再基于有效的第一令牌和打通结果执行用户数据变更及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的方式,提高了执行数据互通处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可选的,步骤130的具体实现过程还可以包括:
首先,在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二令牌的情况下,基于打通结果,指示第二服务器验证第二令牌是否有效;再进一步指示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二令牌的验证有效结果,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发送至第一服务器;然后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确定第二处理结果,并将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具体的,第二服务器检测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二令牌时,可以首先验证第二令牌是否有效,也即验证第二令牌是否在有效期内,若验证第二令牌有效,则可以基于打通结果,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发送至第一服务器,以便于第一服务器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以及发送第二处理结果至第二服务器;反之,若验证第二令牌失无效,则可以先向认证中心服务器重新获取第二令牌,然后基于重新获取的第二令牌和打通结果,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发送至第一服务器,以便于第一服务器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以及发送第二处理结果至第二服务器。其中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其中,确定第二处理结果和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处理结果的过程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第二服务器在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二令牌的情况下,通过先判断第二令牌是否有效、再基于有效的第二令牌和打通结果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发送至第一服务器执行用户数据变更及第二处理结果反馈至第二服务器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数据互通处理的可靠准确性和灵活多样性。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首先,基于第一处理结果和/或第二处理结果对目标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存储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再进一步检测所述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然后,确定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时,对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进行mongo分片处理。
具体的,第一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处理结果和/或第二处理结果对目标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存储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同时也会实时监测或者周期性检测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若检测到当前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时,则对当前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进行mongo分片处理,以解决数据存储性能差的问题;反之,若检测到当前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未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时,则不进行mongo分片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通过使用第一处理结果和/或第二处理结果对目标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以及检测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量过大时进行mongo分片处理的方式,方便快捷的解决了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性能差的问题,确保数据互通处理更加顺畅和可靠,从而也能有效提高数据互通传输效率。
参照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的整体框架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用户打通的情况下可以共享目标用户数据库,此时第一服务器可以将执行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消息队列中,第二服务器也可以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消息队列中,消息队列采用先进先出规则将接收的每个消息顺序按照topic标识顺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或者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均为消息服务器时,第一服务器只能消费来自第二服务器的消息,第二服务器也只能消费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消息;当第一服务器检测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一令牌时先验证第一令牌是否有效,并确定第一令牌无效时向认证中心服务器重新获取第一令牌,然后执行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及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一处理结果的过程;同样的,当第二服务器检测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二令牌时,也是先验证第二令牌是否有效,并在确定第二令牌无效时向认证中心服务器重新获取第二令牌,然后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及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处理结果的过程。其中涉及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数据互通处理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照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互通处理装置300,包括:
用户打通模块310,用于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第一数据互通处理模块320,用于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第二数据互通处理模块330,用于基于打通结果和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可选的,第一数据互通处理模块320,具体可以用于基于打通结果,获取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共享的目标用户数据库;基于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校验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对应的第一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原有用户;在第一用户是原有用户的情况下,执行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修改操作,确定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在第一用户不是原有用户的情况下,执行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新增操作,确定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将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者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可选的,第二数据互通处理模块330,具体可以用于基于打通结果,指示第二服务器获取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登录时输入的第二用户数据;指示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二用户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原有用户数据不匹配的判定结果,生成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指示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一服务器的接口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以消息方式发送至第一服务器;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确定第二处理结果,并将第二处理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可选的,第一数据互通处理模块320,具体还可以用于在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一令牌的情况下,验证第一令牌是否有效;基于第一令牌的验证有效结果和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可选的,第二数据互通处理模块330,具体可以用于在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二令牌的情况下,基于打通结果,指示第二服务器验证第二令牌是否有效;指示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二令牌的验证有效结果,将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发送至第一服务器;执行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确定第二处理结果,并将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可选的,第一数据互通处理模块320,具体还可以用于将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先发送至消息队列中,以使得消息队列将消息顺序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其中,消息队列还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以消息方式发送的第二处理结果和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消息队列中的每个消息均携带表征来源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和进出次序的topic标识。
可选的,第一数据互通处理模块320,具体还可以用于基于第一处理结果和/或第二处理结果对目标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存储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检测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确定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时,对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进行mongo分片处理。
图4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420、存储器(memory)430和通信总线440,其中,处理器410,通信接口420,存储器430通过通信总线4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10可以调用存储器4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基于打通结果和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基于打通结果和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基于打通结果和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包括:
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所述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基于所述打通结果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基于打通结果,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共享的目标用户数据库;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校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对应的第一用户是否为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库中的原有用户;
在所述第一用户是所述原有用户的情况下,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修改操作,确定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
在所述第一用户不是所述原有用户的情况下,执行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新增操作,确定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
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打通结果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基于所述打通结果,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获取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登录时输入的第二用户数据;
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原有用户数据不匹配的判定结果,生成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
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接口将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执行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确定第二处理结果,并将所述第二处理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一令牌的情况下,验证所述第一令牌是否有效;
基于所述第一令牌的验证有效结果和所述打通结果,将针对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打通结果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在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携带第二令牌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打通结果,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验证所述第二令牌是否有效;
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令牌的验证有效结果,将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执行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的用户数据处理,确定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并将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数据修改结果或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新增结果以消息方式先发送至消息队列中,以使得所述消息队列将消息顺序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其中,所述消息队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以消息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所述消息队列中的每个所述消息均携带表征来源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和进出次序的topic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互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或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对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存储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
检测所述更新后的目标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数据量;
确定所述用户数据量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时,对所述用户数据量进行mongo分片处理。
8.一种数据互通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打通模块,用于执行针对统一账户平台对接的所述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打通操作;
第一数据互通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打通结果,将针对第一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第二数据互通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打通结果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的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变更指令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后确定的第二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数据互通处理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数据互通处理方法。
CN202310169909.9A 2023-02-24 2023-02-24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43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9909.9A CN116743772A (zh) 2023-02-24 2023-02-24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9909.9A CN116743772A (zh) 2023-02-24 2023-02-24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3772A true CN116743772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08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69909.9A Pending CN116743772A (zh) 2023-02-24 2023-02-24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37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9262B2 (en) VPN connection system and VPN connection method
CN109586969A (zh) 内容分发网络容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36433B2 (en) Watermark-based message queue
CN111198813A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7734076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72357A (zh) 处理业务系统中用户账号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5165035B (zh) 兼具文本消息传输的多媒体消息传输
US20220269517A1 (en) Adaptable warnings and feedback
US20200336445A1 (en) Cross-platform messaging system
CN107220818B (zh) 网上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16743772A (zh)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7632B (zh) 断线重连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94620B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与存储介质
CN114205325A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72211A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10816B (zh) 服务请求有效性验证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11858100A (zh) 一种bmc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20398310A1 (en) Sftp batch processing and credentials api for offline fraud assessment
CN113766437B (zh)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2671822B (zh)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服务器和系统
CN114629889B (zh) 远程控制链接的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18224B (zh) 短信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6244B (zh) 消息同步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8075112A (zh) 基于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527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