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3315B - 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3315B
CN116743315B CN202311024168.1A CN202311024168A CN116743315B CN 116743315 B CN116743315 B CN 116743315B CN 202311024168 A CN202311024168 A CN 202311024168A CN 116743315 B CN116743315 B CN 116743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omain
data
pilot
control channel
downlink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41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43315A (zh
Inventor
赵楠
赵旭
张玉冰
王鑫
汪婧
甘杰
李德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41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3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3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3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43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3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H04L1/0053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s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搜索空间;基于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基于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通过盲检的目标下行控制信道。由此减少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次数和功耗,有效提高盲检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物理层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是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核心。5G系统中,通过PDCCH盲检来确保用户终端能够正确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
相关技术中,通过判断候选PDCCH是否需要盲检来对候选PDCCH进行筛选,以减少PDCCH盲检的次数和功耗。然而,在信噪比较低的场景中,或者在多普勒扩展或时延扩展比较大的场景中,盲检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减少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次数和功耗,在信噪比较低的场景中,或者在多普勒扩展或时延扩展比较大的场景中,也能够提高盲检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芯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目标搜索空间中包括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由控制信道元素组成;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子载波;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基于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通过盲检的目标下行控制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子载波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根据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目标导频子载波,确定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导频子载波的第一导频子载波以及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两个导频子载波的第二导频子载波;基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二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其中,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时域相关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若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第一时域符号,确定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二时域符号;根据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所述第一时域符号上的目标导频子载波,在所述第二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三导频子载波;基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三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所述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数据;所述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其中,所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所述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包括: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根据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以及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间隔两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基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包括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包括:若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所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第三时域符号,确定与所述第三时域符号具有预设符号间隔的第四时域符号;在所述第四时域符号上的同步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具有所述预设符号间隔的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基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目标差异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获取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若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获取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关差异数据;根据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得到所述目标差异数据;其中,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基于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若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若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为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在所述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之前,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包括:根据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信道时域相关数据,所述预设门限数据包括预设频域门限数据和预设时域门限数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是基于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与所述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和/或,所述时域相关数据与所述预设时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所述预设频域门限数据包括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和第二频域门限数据;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与所述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与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或者,为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与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包括:若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或者,若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以得到所述频域标识为1对应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包括:在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的情况下,若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预设时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置为1,以得到所述时域标识为1对应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若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包括:在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若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包括:在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包括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是基于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是基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所述预设时域门限数据是基于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搜索空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目标搜索空间中包括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由控制信道元素组成;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参考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目标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通过盲检的目标下行控制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子载波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时域相关数据;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第一时域符号,确定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二时域符号;根据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所述第一时域符号上的目标导频子载波,在所述第二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三导频子载波;基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三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若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获取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关差异数据;根据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得到所述目标差异数据;其中,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基于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为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还包括:下行控制信道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多个实施方式,基于候选PDCCH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来表征从候选PDCCH中检出用户终端需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概率,并根据目标差异数据对候选PDCCH的盲检优先级进行排序。由此,即使在低信噪比场景下,或者,在Doopler或时延扩展比较大的场景下,也能够有效提升PDCCH盲检的准确性,减少PDCCH盲检的次数和功耗。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c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c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b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b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c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流程示意图。
图8d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以及盲检优先级排序的流程示意图。
图9a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b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芯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G物理层主要实现下行物理信道和上行物理信道。其中,下行物理信道主要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Channel,PDSCH);上行物理信道主要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Channel,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
在下行物理信道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是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核心,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包括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的调度分配和用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送的调度授权以及功率控制、时隙格式指示、资源抢占指示等信息。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是否能够快速且准确解析这些控制信息将直接影响到5G系统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在5G新无线空口(New Radio,NR)中,基站使用PDCCH来传输不同用户的DCI。在传输之前,将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附加到DCI序列,并根据每个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RNTI)对其进行掩码。然后,通过极性码(Polar)编码、速率匹配、加扰、正交相移调制(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QPSK)、资源映射等环节处理后,使用PDCCH传输到UE。UE不知道发送DCI的格式,因此,UE必须探索PDCCH位置、PDCCH格式和DCI格式的组合,以便尝试解码以识别有用的DCI,这个过程被称为盲检。对于PDCCH的搜索空间中的每个候选PDCCH,UE执行信道解码,并用其RNTI对CRC进行解掩码。如果在CRC中没有发现错误,则认为DCI携带UE控制信息。
DCI有很多种格式,不同DCI格式的长度及其对应的控制信息不同。在PDCCH信道中,根据不同的RNTI类型和功能来限制接收盲检的DCI格式和在搜索空间进行盲检的次数。PDCCH所能使用的时频资源集合称为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CORESET内以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作为基本资源单位,一个CCE由6个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组成,一个REG占用时域1个符号和频域12个连续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一个资源元素RE在频域上为一个子载波。REG中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位置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又被称为导频子载波,所以每个CCE仅有54个有效的RE能够承载DCI信息。5G中,PDCCH可由1、2、4、8、16个CCE聚合而成,不同的CCE数量代表不同的聚合等级(AggregationLevel,AL)。聚合等级越高,能使用的时频资源越多,则DCI能被正确接收的概率就越高。
为了提高5G系统的性能和工作效率,基站在同一时间一般与多个用户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基站需要同时给多个用户终端发送多种控制信息。由于用户终端不知道当前PDCCH传输的是哪种控制信息,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信息所在的具体位置,因此,需要进行PDCCH的盲检。
PDCCH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的位置并非随意设置,根据3GPP协议,在整个控制资源集中,不同的聚合等级下,PDCCH可以使用的候选位置数量是固定的,即候选PDCCH的具体位置是固定的,全部的候选PDCCH位置构成一个搜索空间。
PDCCH的搜索空间可以分为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和UE专用搜索空间(UE Specific Search,USS)两类。CSS用于指示系统消息(System Information,SI)、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寻呼(Paging)等信息的传输,小区内的所有UE都需要接收;USS只是针对特定UE信息的传输,只有当UE有相应业务需求时,才对对应的UE专用搜索空间进行检测。
由于在不同的聚合等级下,控制资源集中的候选PDCCH位置固定,因此,在进行PDCCH盲检时,可以按照聚合等级的顺序对整个搜索空间进行穷举式搜索。通过该方式进行盲检,过程较为简单直接,且无需额外的计算开销,然而,穷举式搜索的盲检算法的计算量比较大,导致盲检的效率较低。
相关技术中,通过判断候选PDCCH是否需要盲检来对候选PDCCH进行筛选,以减少PDCCH盲检的次数和功耗。判断候选PDCCH是否需要盲检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1)根据候选PDCCH的平均功率对候选PDCCH进行排序,优先对高平均功率的候选PDCCH进行盲检,且若候选PDCCH的平均功率低于阈值,则跳过该候选PDCCH的盲检,以此来判断候选PDCCH是否需要盲检。该方法可以提高PDCCH盲检的速度,降低PDCCH盲检的复杂度。然而,在信噪比(Signalto Noise Ratio,SNR)较低的情况下,通过该方法进行PDCCH盲检的准确性较低。(2)根据在CCE内累加的基于DMRS的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信道估计值,将该信道估计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候选PDCCH是否需要盲检,过滤不符合预设条件的候选PDCCH。该方法可以减少PDCCH盲检的次数,提升盲检的效率。然而,在信道的多普勒(Doppler)扩展或时延扩展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该方法进行PDCCH盲检的性能较差。
为了有效降低PDCCH盲检的功耗,提高盲检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必要提出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基于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元素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和元素时域相关数据。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包括的控制信道元素以及各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根据各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该方法还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与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可以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根据目标差异数据,可以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优先级进行排序。由于基于同步参考信号计算的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表征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子载波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越小,可以表明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检出用户终端需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概率越大。由此,可以有效提高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进一步地,可以基于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计算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以及基于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计算预设时域门限数据。该方法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与预设频域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和/或,信道时域相关数据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以筛选出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由此,可以减少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数量,进一步提高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效率,降低盲检的功耗。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参考图1所示,该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包括:
S110、确定目标搜索空间;其中,目标搜索空间中包括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由控制信道元素组成;控制信道元素包含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子载波。
其中,下行控制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目标搜索空间是某个聚合等级下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集合。控制信道元素为控制资源集中的基本资源单位CCE。导频信号为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控制信道元素还包含有用于传输PDCCH数据的子载波。
具体地,用户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高层参数后,可以根据高层参数中包含的与控制资源集、搜索空间等相关的参数,在控制资源集中确定目标搜索空间,以及得到要盲检的DCI、聚合等级以及聚合等级下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等信息。
示例性地,5G中,用户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高层参数后,可以根据搜索空间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位置映射函数确定目标搜索空间。该映射函数可以参考如下公式:
其中:1)L表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于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Space,CSS)集合,L∈{4,8,16};对于专用搜索空间(UE Specific Search,USS)集合,L∈{1,2,4,8,16}。
2)表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频域起始位置。对于任何CSS,/>;对于一个USS,/>,且有/>,D=65537。针对/>,当pmod 3=0时,/>=39827;当p mod 3=1时,/>=39829;当p mod 3=2时,/>=39839。
3)表示控制资源集CORESET p中的CCE个数,从0~/>
4)为载波指示域的值,用于表示跨载波指示,如果没有跨载波调度,或者对于任何CSS,/>
5)表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地址,/>;其中,s表示搜索空间索引,/>表示在聚合等级L时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个数。
6)表示聚合等级为L时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个数。对于CSS,/>;对于USS,/>表示在CORESET p、搜索空间s、聚合等级L时以及所有配置的/>中的的最大值。
7)i=0,…,L-1。
S120、基于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
其中,导频相关性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间隔较小的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导频子载波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MRS。
在一些情况中,根据高层参数中的频域预编码粒度等相关的参数,比如根据precoderGranularity参数,如果该参数等于sameAsREG-bundle,则DMRS导频信号只在包含用户终端需要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资源组(Resource-element group,REG)发送;如果该参数等于allContiguousRBs,则导频信号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的所有资源组REG发送。因此,在precoderGranularity参数为sameAsREG-bundle时,DMRS导频信号只在包含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REG发送的情况下,在根据不同聚合等级得到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可能只有部分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REG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道PDCCH,则只有该部分的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导频子载波上有对应传输的DMRS导频信号,其他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导频子载波上没有DMRS导频信号。如果控制信道元素CCE发送PDCCH,则间隔较小的两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存在相关性;如果控制信道元素CCE不发送PDCCH,则接收端接收到的该控制信道元素CCE传输的信号为噪声,则间隔较小的两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信道估计值不存在相关性。因此,可以基于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以利用导频相关性数据来表明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检出用户终端需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概率。
具体地,对于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各导频子载波,可以根据导频子载波上的导频信号,计算该导频子载波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基于该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各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计算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相关性数据。根据每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元素导频相关性数据,可以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
S130、根据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
其中,同步参考信号可以是信道状态相关的导频信号,包括目标搜索空间配置的对应的准同步(Quasi co-location,QCL)的用于跟踪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for Tracking,CSI-RS),或者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同步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
在一些情况中,由于同步参考信号对应占用有明确的同步导频子载波,且占用多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资源块)以及2个或者4个时域符号,因此可以基于同步参考信号计算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作为相关性参考数据,以用于较为准确地表征用于传输DMRS信号的导频子载波之间的导频相关性。
具体地,可以根据目标搜索空间配置的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同步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然后根据该信道估计值,计算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以将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作为相关性参考数据。
S140、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
其中,目标差异数据可以用于表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与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表征的导频相关性之间的差异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可以用于表征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用户终端需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概率,且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表征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子载波之间的导频相关性,因此,可以以相关性参考数据为基准,使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与较为基准的导频相关性之间的差异情况。目标差异数据越小,表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与较为基准的导频相关性之间的差异越小,则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用户终端需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概率越大。从而,可以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
具体地,可以根据得到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相关性参考数据,计算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根据得到的目标差异数据,按照目标差异数据越小,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优先级越高的方式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优先级进行排序,由此,可以得到按照盲检优先级排序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
S150、基于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通过盲检的目标下行控制信道。
具体地,可以基于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按照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优先级进行盲检。若任一候选下行控制信道通过了盲检,则该任一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目标下行控制信道,用户终端可以基于该目标下行控制信道获取所需的DCI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准同步QCL的同步参考信号所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作为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候选PDCCH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来表征从候选PDCCH中检出用户终端需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概率,并根据目标差异数据对候选PDCCH的盲检优先级进行排序。由此,即使在低信噪比的场景下,或者,在Doopler或时延扩展较大的场景下,也能够有效提升PDCCH盲检的准确性,减少PDCCH盲检的次数和功耗。上述实施方式提出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不仅仅适用于5G系统,也适用于4G系统或者其他类似的PDCCH盲检系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子载波的数量为多个;控制信道元素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参考图2a所示,基于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0、基于多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
S220、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其中,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可以用于表征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
具体地,可以根据导频子载波上的导频信号,计算得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对于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可以根据每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每个导频子载波与其他导频子载波的频域相关性,得到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然后,可以根据得到的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得到该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
进一步地,对于按照聚合等级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可以根据该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估计值可以是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估计值。对于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可以对得到的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该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
示例性地,将用户终端的第k根接收天线在时隙slot中的第个符号第n个导频子载波上的接收信号记为/>,并获取在第/>个符号第n个导频子载波上的发送序列,记为,则第k根接收天线第/>个符号第n个导频子载波上的LS信道估计值/>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k的取值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的数量确定;的取值可以根据时隙slot中的符号的数量确定;n的取值可以根据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导频子载波在第/>个符号上的排列位置确定。
如果目标搜索空间只占用一个符号,假设目标搜索空间只占用第个符号。基于第k根接收天线第/>个符号,对于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CCE(i的取值可以根据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元素的个数确定,也可以根据控制信道元素在目标搜索空间中的排列位置确定),以该CCE由6个资源组REG组成,一个REG在频域上由12个连续子载波组成,且REG中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位置用于放置DMRS导频信号(即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位置为导频子载波)为例,则该CCE包含18个导频子载波。对于该18个导频子载波,分别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每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基于每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分别计算每个导频子载波与其他导频子载波之间的频域相关数据/>。在该CCE内对得到的18-M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CCE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其中,M为计算两个导频子载波之间的频域相关数据时,该两个导频子载波的间隔。例如,若需要计算第j个导频子载波和第j+1个导频子载波之间的频域相关数据,则M=1;若需要计算第j个导频子载波和第j+2个导频子载波之间的频域相关数据,则M=2。
进一步地,以聚合等级为4为例,则该聚合等级下第m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由4个CCE组成。对于该4个CCE,可以分别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每个CCE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根据该4个CCE分别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其中,m可以用于表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在聚合等级下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集合中的序号,可以根据由高层参数确定的聚合等级下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确定。
其中,j的取值可以根据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导频子载波在对应的第个符号上的排列位置确定。示例性地,对于第/>个符号上第一个REG中编号为1的子载波位置的导频子载波,j的取值可以为1;对于该REG中编号为5的子载波位置的导频子载波,j的取值可以为2;对于该符号上第二个REG中编号为1的子载波位置的导频子载波,j的取值可以为4。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同样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b所示,基于多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2、根据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目标导频子载波,确定与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导频子载波的第一导频子载波以及与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两个导频子载波的第二导频子载波。
S214、基于目标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
S216、基于目标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其中,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其中,目标导频载波为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中的一个导频子载波。
具体地,可以将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的其中一个确定为目标导频子载波,在频域方向上,将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1个导频子载波的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一导频子载波,以及将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2个导频子载波的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二导频子载波。基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与对应的第一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该目标导频子载波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基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与对应的第二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该目标导频子载波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由此,对于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可以得到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根据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根据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第j个导频子载波为目标导频子载波,则在频域方向上,第j+1个导频子载波为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1个导频子载波的第一导频子载波,第j+2个导频子载波为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2个导频子载波的第二导频子载波。
示例性地,以控制信道元素CCE由6个资源组REG组成,一个REG中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为导频子载波为例。以该CCE包含的第一个REG中的编号为1的子载波为目标导频子载波,则该REG中编号为5的子载波为第一导频子载波,编号为9的子载波为第二导频子载波。
示例性地,以上述控制信道元素CCE为例,目标搜索空间只占用第个符号。以该CCE包含的第/>个符号上第一个REG的编号为5的子载波为目标导频子载波,则该REG中编号为9的子载波为第一导频子载波,在该符号上,该CCE包含的第二个REG中编号为1的子载波为第二导频子载波。
对于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可以对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对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示例性地,如果目标搜索空间只占用一个符号,假设目标搜索空间只占用第个符号。基于第k根接收天线第/>个符号,对于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CCE,该CCE包含18个导频子载波。以该CCE包含的第j个导频子载波为目标导频子载波、第j+1个导频子载波为第一导频子载波、第j+2个导频子载波为第二导频子载波。基于第j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与第j+1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第j个导频子载波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
基于第j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与第j+2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第j个导频子载波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
对于该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包含的18个导频子载波,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得到该18个导频子载波中17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和16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对该17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CCE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对该16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CCE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同样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得到计算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c所示,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22、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
S224、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其中,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具体地,根据高层参数的配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可能由1个或2个或4个或8个或16个控制信道元素组成。根据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可以根据各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根据各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根据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可以是将该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可以是将该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的。
示例性地,基于第k根接收天线,在任一聚合等级下,对于该聚合等级下的第m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根据组成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分别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该接收天线对应的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根据该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分别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该接收天线对应的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其中,/>
进一步地,在用户终端具有多根接收天线的情况下,由于每根接收天线都可以接收相应的导频信号,因此,可以根据基于每根接收天线计算得到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示例性地,假设用户终端具有RxNum根接收天线,可以对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对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示例性地,假设用户终端具有RxNum根接收天线,也可以对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对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再进一步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还可以是基于上述得到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
示例性地,基于上述用户终端的RxNum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可以得到/>,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基于用户终端的RxNum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可以得到/>,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频域相关数据是累加平均数据,因此,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也可以描述为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平均累加(即,将平均数据进行累加)。
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解调参考信号位置处的基于信道估计值得到的相关性数据的累加值来表征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以用于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即使在低信噪比的场景下,或者,在Doopler或时延扩展较大的场景下,也能够有效提升PDCCH盲检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参考图3所示,基于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0、若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第一时域符号,确定与第一时域符号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二时域符号。
S320、根据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第一时域符号上的目标导频子载波,在第二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三导频子载波。
S330、基于目标导频子载波与第三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
S340、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其中,时域符号为一个时隙slot中包括的时域方向上的符号。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时域相关性。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即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也是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
具体地,如果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1个,可以以其中一个时域符号为第一时域符号,并在时域方向上将与该时域符号间隔一个符号的时域符号确定为第二时域符号。将控制信道元素在该第一时域符号上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的其中一个作为目标导频子载波,则在时域方向上,将该第二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中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三导频子载波。基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与该第三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计算该目标导频子载波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由此,根据该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可以得到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然后,根据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
根据高层参数的配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可能由1个或2个或4个或8个或16个控制信道元素组成。对于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获取该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第个时域符号为第一时域符号,控制信道元素在该符号上包含的第j个导频子载波为目标导频子载波,则第/>+1个时域符号为与该第一时域符号间隔1个时域符号的第二时域符号,该第/>+1个时域符号上的第j个导频子载波为与该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1个时域符号的第三导频子载波。
示例性地,目标搜索空间占用3个时域符号,分别是时隙slot中的第7个、第8个和第9个符号,控制信道元素CCE由6个资源组REG组成,一个REG中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为导频子载波。可以理解的是,控制信道元素CCE占用该3个时域符号,且每个时域符号上对应有2个REG。以目标搜索空间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为例,以第2个时域符号为第一时域符号,即=8,该时域符号上的第3个导频子载波为目标导频子载波,即该第一时域符号上的第一个REG中编号为9的子载波为目标导频子载波,j=3。则该CCE占用的第3个时域符号为第二时域符号,该第二时域符号上的第3个导频子载波为第三导频子载波,即该第二时域符号上的第一个REG中编号为9的子载波为第三导频子载波。
示例性地,目标搜索空间占用2个或3个时域符号。基于第k根接收天线,目标搜索空间占用时隙slot中的第个时域符号。对于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元素中的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CCE,该CCE包含18个导频子载波。以该CCE包含的该第/>个时域符号上第j个导频子载波为目标导频子载波、第/>+1个时域符号上第j个导频子载波为第三导频子载波。基于第/>个符号上第j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与第/>+1个时域符号上第j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第/>个符号上第j个导频子载波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
对于该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包含的18个导频子载波,若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为2个,则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得到该18个导频子载波中9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对该9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CCE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若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为3个,则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得到该18个导频子载波中12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对该12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CCE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
在任一聚合等级下,对于该聚合等级下的第m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根据组成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其中,/>
进一步地,在用户终端具有多根接收天线的情况下,由于每根接收天线都可以接收相应的导频信号,因此,可以根据基于每根接收天线计算得到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终端的每根接收天线计算得到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时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其中,RxNum用于表示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的数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终端的每根接收天线计算得到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时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再进一步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可以是基于上述得到的与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时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
示例性地,基于上述得到的与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时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可以得到/>,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参考图4所示,基于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10、基于多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
S420、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
具体地,对于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可以基于每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每个导频子载波上的功率。根据得到的多个导频子载波上的功率,可以得到该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
进一步地,对于按照聚合等级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可以根据该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
示例性地,基于用户终端的第k根接收天线在时隙slot中的第个时域符号,对于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元素中的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CCE,该CCE包含的该时域符号上的第j个导频子载波的LS信道估计值为/>。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该第k根接收天线第/>个符号上的第j个导频子载波的功率:
以该CCE由6个资源组REG组成,一个REG在频域上由12个连续子载波组成,且REG中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位置用于放置DMRS导频信号(即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位置为导频子载波)为例,则该CCE包含18个导频子载波。对于该18个导频子载波,均可以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对应的导频子载波的功率。根据得到的该18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功率,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CCE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
对于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CCENum个CCE,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分别计算每个CCE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对该CCENum个CCE分别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进行累加,可以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为/>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同样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a所示,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10、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
S520、利用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情况中,用户终端在不同的接收天线位置以及不同的子载波位置和不同的时域符号位置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不同。为了减小导频相关性数据的误差,提高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对基于每根接收天线分别得到的导频相关性数据进行归一化,以使导频相关性数据能够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准确性。
具体地,可以基于每根接收天线,根据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该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利用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对该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可以得到归一化后的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基于归一化后的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示例性地,基于用户终端的第k根接收天线,在任一聚合等级下,对于该聚合等级下的第m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根据组成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对该CCENum个CCE分别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可以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利用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可以得到归一化后的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基于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将其作为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具有RxNum根接收天线,可以对基于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基于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基于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参考图5b所示,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12、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
S514、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其中,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具体地,根据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将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将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根据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该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可以得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以及对该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可以得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根据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
示例性地,基于第k根接收天线,第个时域符号上第j个导频子载波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为/>,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为/>。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将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将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在任一聚合等级下,该聚合等级下的第m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由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组成。将该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可以得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将该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可以得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其中,/>。根据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j的取值可以根据对应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的排列位置确定。示例性地,第个时域符号对应有2个资源组REG,一个REG中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为导频子载波,则第/>个时域符号上对应有6个导频子载波。根据第/>个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的排列位置,j∈[1,2,3,4,5,6]。当j=1时,对应的导频子载波为第一个REG中编号为1位置处的导频子载波;当j=2时,对应的导频子载波为第一个REG中编号为5位置处的导频子载波;当j=3时,对应的导频子载波为第一个REG中编号为9位置处的导频子载波;当j=4时,对应的导频子载波为第二个REG中编号为1位置处的导频子载波,以此类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j的取值可以根据控制信道元素CCE在对应时域符号上包含的导频子载波的排列位置确定。示例性地,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由6个REG组成,一个REG中编号为1、5、9的子载波为导频子载波,且一个CCE占用3个时域符号。假设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第i个CCE和第i+1个CCE占用第个时域符号、第/>+1个时域符号和第/>+2个时域符号,可以理解的是,第/>、/>+1、/>+2个时域符号上分别对应有2个REG,则第/>、/>+1、/>+2个时域符号上分别对应有6个导频子载波。根据控制信道元素CCE在任一时域符号上包含的导频子载波的排列位置,j∈[1,2,3,4,5,6]。以第/>个时域符号为例,对于第i个CCE,当j=1时,对应的导频子载波可以是第/>个时域符号上第一个REG中编号为1位置处的导频子载波;当j=2时,对应的导频子载波可以是该第一个REG中编号为5位置处的导频子载波,以此类推。根据第i+1个CCE,当j=1时,对应的导频子载波可以是第/>个时域符号上第二个REG中编号为1位置处的导频子载波;当j=2时,对应的导频子载波可以是该第二个REG中编号为5位置处的导频子载波;以此类推。由此,导频子载波对应的第一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也可以用于表示基于第k根接收天线第/>个符号,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j个第一频域相关数据,且导频子载波对应的第二种导频子载波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也可以用于表示基于第k根接收天线第/>个符号,第i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j个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数据的获取方式的描述,请参考本说明书中关于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的计算方法的描述,具体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参考图5c所示,利用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22、利用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
S524、利用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具体地,可以基于每根接收天线,根据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利用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对基于该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得到的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利用该信道导频功率,对基于该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得到的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基于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以及基于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示例性地,基于用户终端的第k根接收天线,在任一聚合等级下,对于该聚合等级下的第m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根据组成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基于该CCENum个CCE分别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得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以及基于该CCENum个CCE分别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得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利用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可以得到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利用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可以得到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基于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将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一频域相关数据/>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将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二频域相关数据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具有RxNum根接收天线,可以对基于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得到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以及基于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得到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基于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对基于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基于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对基于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参考图6所示,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10、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
S620、利用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具体地,基于每根接收天线,根据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得到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将该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可以得到该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根据组成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可以对该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分别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利用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对该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可以得到归一化后的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基于归一化后的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示例性地,基于用户终端的第k根接收天线,在任一聚合等级下,对于该聚合等级下的第m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根据组成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CCENum个控制信道元素CCE,对该CCENum个CCE分别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利用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对该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可以得到归一化后的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基于该归一化后的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可以将其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具有RxNum根接收天线,可以对基于该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该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基于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时域相关数据/>,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基于RxNum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后的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平均,得到与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时域相关数据/>,作为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参考图7a所示,根据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10、根据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以及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间隔两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
S720、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S730、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其中,目标同步参考信号是多个同步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同步参考信号。同步导频子载波是用于传输同步参考信号的导频子载波。
具体地,可以根据用于传输目标同步参考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确定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将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一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以及将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两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基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对应的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对应的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
示例性地,同步参考信号是同步信号块SSB,目标同步参考信号是PBCH DMRS信号,则同步导频子载波是发送PBCH DMRS信号的导频子载波。将发送PBCH DMRS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称为PBCH导频子载波,在PBCH导频子载波中确定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根据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将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1个PBCH导频子载波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以及将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2个PBCH导频子载波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以及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
示例性地,同步参考信号是用于跟踪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且一个资源块RB内有3个用于传输CSI-RS信号的同步导频子载波。在用于传输CSI-RS信号的同步导频子载波中确定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将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1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以及将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频域上间隔2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FCorrSqr1,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FCorrSqr2。
示例性地,可以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以及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基于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可以得到,将FCorrSqr1作为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可以得到/>,将FCorrSqr2作为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以及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时,同样可以先基于用户终端的每根接收天线分别计算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间隔(即间隔一个同步导频子载波)下的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间隔(即间隔2个同步导频子载波)下的频域相关数据。然后,可以基于第一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以及基于第二间隔下的频域相关数据得到与该用户终端的多根接收天线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的方法,以及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的方法,可以是相关技术中的相关性数据计算方法,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包括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参考图7b所示,根据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40、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第三时域符号,确定与第三时域符号具有预设符号间隔的第四时域符号。
S750、在第四时域符号上的同步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具有预设符号间隔的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
S760、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其中,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间的时域相关性。预设符号间隔为时域方向上的时域符号间隔,可以根据在时域方向上分配给同步参考信号的时域资源确定。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位于第三时域符号上。
具体地,如果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1个,可以以其中一个时域符号为第三时域符号,并在时域方向上将与该时域符号具有预设符号间隔的时域符号确定为第四时域符号。根据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时域方向上,将该第四时域符号上的同步导频子载波中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具有预设符号间隔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基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该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计算该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步参考信号是同步信号块SSB时,目标同步参考信号是PBCHDMRS信号,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是在PBCH导频子载波中确定的,预设符号间隔为间隔1个时域符号。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的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
示例性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是PBCH DMRS信号,根据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第三时域符号,确定与第三时域符号间隔1个时域符号的第四时域符号。根据第三时域符号上的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时域方向上,将该第四时域符号上的同步导频子载波中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间隔1个时域符号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基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该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计算该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TimeCorr。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同步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时,预设符号间隔为间隔4个时域符号。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对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的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进行插值得到的。
示例性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根据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第三时域符号,确定与第三时域符号间隔4个时域符号的第四时域符号。根据第三时域符号上的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在时域方向上,将该第四时域符号上的同步导频子载波中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间隔4个时域符号的导频子载波确定为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基于该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该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计算该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归一化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根据该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与第三时域符号间隔1个时域符号的位置对应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TimeCorr,则TimeCorr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如下公式: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TCorrSqr。
示例性地,可以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得到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基于得到的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可以得到,并将TCorrSqr作为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的方法,可以是相关技术中的相关性数据计算方法,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参考图8a所示,目标差异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10、获取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S820、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获取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关差异数据。
S830、根据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得到目标差异数据;其中,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基于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
其中,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可以用于表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与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表征的频域相关性之间的差异情况。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可以用于表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时域相关性与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表征的时域相关性之间的差异情况。
具体地,可以基于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和时域相关数据。根据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根据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可以得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获取频域相关差异数据,以得到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与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表征的频域相关性之间的差异情况。基于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获取时域相关差异数据,以得到对应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时域相关性与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表征的时域相关性之间的差异情况。根据获取到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可以得到目标差异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同步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同步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
示例性地,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reqCorr,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TimeCorr,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的时域相关差异数据:
根据获取到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目标差异数据/>
其中,Coef1和Coef2为事先配置好的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为1个,则可以只根据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得到目标差异数据;若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1个,也可以只根据频域相关差异数据或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得到目标差异数据,以根据目标差异数据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参考图8b所示,频域相关差异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12、若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大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S814、若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不大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其中,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
具体地,若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大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则可以根据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间的差值得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若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不大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则可以根据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间的差值得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示例性地,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可以计算得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根据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可以计算得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将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1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2进行比较,若FCorrSqr1>FCorrSqr2,则可以基于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1和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若FCorrSqr1≤FCorrSqr2,则可以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2和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频域相关数据、第四频域相关数据、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的获取方式的描述,请参考本说明书中关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的获取方式的描述,以及关于相关性参考数据的计算方式的描述,具体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盲检下行控制信道为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在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之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可以包括: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相应地,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包括:根据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盲检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其中,预设门限数据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导频相关性的门限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导频子载波间的导频相关性的门限。
具体地,对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进行比较。若根据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则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为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若根据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不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则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剔除。针对筛选后得到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根据盲检下行控制信道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盲检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优先级进行排序。目标差异数据越小,对应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优先级越高,由此,可以得到按照盲检优先级排序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参考图8c所示,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盲检流程大致可以包括控制资源集CORESET和搜索空间参数确定、聚合等级确定、候选PDCCH确定、解调、解资源映射、解扰、解速率匹配等流程。本说明书提出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在候选PDCCH确定的流程之后,基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DMRS导频信号得到各候选PDCCH分别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以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确定各候选PDCCH是否参与盲检,并对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PDCCH的盲检优先级进行排序。由此,用户终端可以按照参与盲检的候选PDCCH的盲检优先级对候选PDCCH进行盲检,以提高盲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导频子载波得到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预设门限数据进行比较,以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在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中,再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和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确定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优先级。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次数,提升盲检判断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信道时域相关数据,预设门限数据包括预设频域门限数据和预设时域门限数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是基于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与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和/或,时域相关数据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的。
其中,预设频域门限数据可以是预先设置的频域相关性的门限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的门限。预设时域门限数据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时域相关性的门限数据,可以用于表征导频子载波间的时域相关性的门限。
具体地,可以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和/或,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预设时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以用于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
若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大于频域相关性的门限,和/或,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预设时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时域相关性大于时域相关性的门限,表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为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若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不大于频域相关性的门限,和/或,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预设时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时域相关性不大于时域相关性的门限,表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不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为不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剔除。
示例性地,参考图8d所示,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以及盲检优先级排序的流程可以包括:基于用户终端接收的DMRS导频信号计算导频子载波的LS信道估计值。其次,基于导频子载波的LS信道估计值,计算导频子载波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和时域相关数据,并针对控制信道元素,将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多个导频子载波分别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在控制信道元素内进行累加平均,得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以及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元素时域相关数据。然后,针对候选PDCCH,将组成候选PDCCH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在候选PDCCH内进行累加,得到候选PDCCH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以及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基于用户终端接收的准同步QCL对应的导频信号(同步参考信号)计算相应的LS信道估计值。其次,基于准同步QCL对应的导频信号的LS信道估计值,计算该导频信号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作为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以及计算该导频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作为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再次,基于候选PDCCH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和/或,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预设时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对候选PDCCH是否参与盲检进行判断,以筛选出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PDCCH。然后,对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PDCCH的盲检优先级进行排序。最后,根据盲检优先级对需要参与盲检的PDCCH进行盲检。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信道时域相关数据的获取方式的描述,请参考本说明书中关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信道时域相关数据的获取方式的描述,具体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导频子载波得到的频域相关数据与预设频域门限数据进行比较,和/或,将基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导频子载波得到的时域相关数据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进行比较,以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由此,可以提高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筛选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预设频域门限数据包括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和第二频域门限数据。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与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为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或者,为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
具体地,获取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后,可以根据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与频域相关性的门限的比较结果。或者,可以根据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导频子载波间的频域相关性与频域相关性的门限的比较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的获取方式的描述,请参考本说明书中关于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的获取方式的描述,具体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包括:若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或者,若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以得到频域标识为1对应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其中,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可以是基于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可以是基于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
具体地,对于聚合等级下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若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则可以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FFlagm置为1。或者,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若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则可以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FFlagm置为1。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可以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1,表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若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不大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则可以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FFlagm置为0。或者,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若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不大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则可以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FFlagm置为0。
需要说明的是,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不为1,可以进一步根据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需要参与盲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包括:在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的情况下,若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大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将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置为1,以得到时域标识为1对应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其中,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可以是基于通过前述方法得到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相关数据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
具体地,对于聚合等级下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若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大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则可以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TFlagm置为1。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可以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为1,表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需要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若信道时域相关数据不大于预设时域门限数据,则可以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TFlagm置为0。
需要说明的是,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1和/或时域标识均为1,可以确定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需要参与盲检;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和时域标识均不为1,可以确定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不需要参与盲检。
可以理解的是,在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1,可以确定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需要参与盲检;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不为1,可以确定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不需要参与盲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若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将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可以包括:在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大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的情况下,若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将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
其中,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1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FCorrSqr1,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频域相关数据FreqCorr2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FCorrSqr2。
具体地,根据获取到的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将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进行比较。在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大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将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进行比较。若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则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
示例性地,针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将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1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为FCorrSqr2进行比较,在FCorrSqr1>FCorrSqr2的情况下,进一步将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一频域门限数据进行比较。若第三频域相关数据/>>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则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FFlagm置为1,否则,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FFlagm置为0。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为一个,且FCorrSqr1>FCorrSqr2的情况下,若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1,可以基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计算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若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0,则可以不计算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在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且FCorrSqr1>FCorrSqr2的情况下,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1或者0,均可以基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计算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进一步地,若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为1,可以基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计算时域相关差异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和时域标识均为0,则不需要计算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时域相关差异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可以包括:在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不大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的情况下,若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
具体地,根据获取到的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将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进行比较。在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不大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将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进行比较。若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则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
示例性地,针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Cm,将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1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为FCorrSqr2进行比较,在FCorrSqr1≤FCorrSqr2的情况下,进一步将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与第二频域门限数据进行比较。若第四频域相关数据/>>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则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FFlagm置为1,否则,将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FFlagm置为0。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为一个,且FCorrSqr1≤FCorrSqr2的情况下,若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1,可以基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计算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若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0,则可以不计算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在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且FCorrSqr1≤FCorrSqr2的情况下,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为1或者0,均可以基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计算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进一步地,若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为1,可以基于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计算时域相关差异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包括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第一频域门限数据是基于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第二频域门限数据是基于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预设时域门限数据是基于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
其中,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可以是基于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时域相关数据TimeCorr进行模的平方运算得到的数据TCorrSqr。
具体地,基于通过前述方法获取到的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1,可以根据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1和第一预设门限系数的乘积得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基于通过前述方法获取到的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2,可以根据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2和第二预设门限系数的乘积得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基于通过前述方法获取到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TCorrSqr,可以根据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TCorrSqr和第三预设门限系数的乘积得到预设时域门限数据。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门限系数为FreqCorrThreshold1,第二预设门限系数为FreqCorrThreshold2,第三预设门限系数为TimeCorrThreshold。根据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1和第一门限相关系数,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FThresholdData1:
根据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FCorrSqr2和第二预设门限系数,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FThresholdData2:
根据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TCorrSqr和第三预设门限系数,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预设时域门限数据TThresholdData:
/>
其中,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门限系数FreqCorrThreshold1、第二预设门限系数FreqCorrThreshold2和第三预设门限系数TimeCorrThreshold均为小于1的门限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本说明书中不作具体限定。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参考图9a所示,该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900可以包括:搜索空间确定模块910、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920、参考数据计算模块930、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940、目标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模块950。
搜索空间确定模块910,用于确定目标搜索空间;其中,目标搜索空间中包括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由控制信道元素组成;控制信道元素包含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子载波。
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920,用于基于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
参考数据计算模块930,用于根据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
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940,用于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
目标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模块950,用于基于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通过盲检的目标下行控制信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子载波的数量为多个;控制信道元素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920,还用于基于多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时域相关数据。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920,还用于若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第一时域符号,确定与第一时域符号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二时域符号;根据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第一时域符号上的目标导频子载波,在第二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三导频子载波;基于目标导频子载波与第三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920,还用于基于多个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根据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得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920,还用于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利用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920,还用于对多个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利用信道导频功率对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940,还用于获取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若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获取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关差异数据;根据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得到目标差异数据。其中,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基于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盲检下行控制信道为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参考图9b所示,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900还可以包括:下行控制信道筛选模块960。
下行控制信道筛选模块960,用于根据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940,还用于根据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盲检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关于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参考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1000包括存储器1010和处理器1020,存储器1010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1030,处理器1020执行第一计算机程序1030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芯片,参考图11所示,该芯片1100包括存储单元1110和处理单元1120,存储单元1110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1130,处理单元1120执行第二计算机程序1130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33)

1.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目标搜索空间中包括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由控制信道元素组成;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子载波;
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
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
基于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通过盲检的目标下行控制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
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
根据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目标导频子载波,确定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导频子载波的第一导频子载波以及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两个导频子载波的第二导频子载波;
基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二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
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其中,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时域相关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第一时域符号,确定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二时域符号;
根据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所述第一时域符号上的目标导频子载波,在所述第二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三导频子载波;
基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三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
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所述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
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
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
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
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数据;所述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
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
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其中,所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所述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后的第一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
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后的第二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包括:
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
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
根据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确定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以及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间隔两个同步导频子载波的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
基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二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包括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包括:
若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所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第三时域符号,确定与所述第三时域符号具有预设符号间隔的第四时域符号;
在所述第四时域符号上的同步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具有所述预设符号间隔的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
基于所述目标同步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三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目标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目标差异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若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获取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关差异数据;
根据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得到所述目标差异数据;其中,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基于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
若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若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基于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为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在所述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所述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根据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信道时域相关数据,所述预设门限数据包括预设频域门限数据和预设时域门限数据;
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是基于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与所述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和/或,所述时域相关数据与所述预设时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包括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和第四频域相关数据,所述预设频域门限数据包括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和第二频域门限数据;
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与所述预设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与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或者,为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与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若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或者,若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以得到所述频域标识为1对应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在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的情况下,若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预设时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域标识置为1,以得到所述时域标识为1对应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所述若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包括:
在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三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包括:
在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四频域相关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将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频域标识置为1。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还包括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所述第一频域门限数据是基于所述第一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所述第二频域门限数据是基于所述第二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所述预设时域门限数据是基于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得到的。
23.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盲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搜索空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目标搜索空间中包括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由控制信道元素组成;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子载波;
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
参考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对应的同步参考信号,计算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对应的相关性参考数据;
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
目标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确定通过盲检的目标下行控制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子载波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包括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目标搜索空间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根据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占用的第一时域符号,确定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二时域符号;根据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包含的所述第一时域符号上的目标导频子载波,在所述第二时域符号上的导频子载波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间隔一个时域符号的第三导频子载波;基于所述目标导频子载波与所述第三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
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多个所述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任一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根据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导频功率,得到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信道导频功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频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还包括信道导频功率;
所述相关性数据计算模块,还用于对多个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对应的元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累加,得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利用所述信道导频功率对所述累加时域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包括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
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信道频域相关数据和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频域相关差异数据;若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域符号的数量大于一个,获取所述信道时域相关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关差异数据;根据所述频域相关差异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差异数据,得到所述目标差异数据;其中,所述频域相关性参考数据和所述时域相关性参考数据是基于所述同步参考信号占用的同步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得到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后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为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为参与盲检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述装置还包括:
下行控制信道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相关性数据与预设门限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所述候选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排序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导频相关性数据和所述相关性参考数据之间的目标差异数据对所述盲检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排序后的盲检下行控制信道。
3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2.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024168.1A 2023-08-15 2023-08-15 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743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4168.1A CN116743315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4168.1A CN116743315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3315A CN116743315A (zh) 2023-09-12
CN116743315B true CN116743315B (zh) 2023-10-31

Family

ID=8790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4168.1A Active CN116743315B (zh) 2023-08-15 2023-08-15 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331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5169A1 (zh) * 2018-04-28 2019-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817821A (zh) * 2020-09-04 2020-10-23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r系统进行dci盲检的方法及装置
CN115102668A (zh) * 2022-06-17 2022-09-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5g通信系统中pdcch盲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55006A (zh) * 2023-01-31 2023-05-02 南京新基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 nr系统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1972A1 (ko) * 2013-05-09 2014-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소규모 셀 검출을 위한 탐색 신호 수신 방법
WO2017135696A1 (ko) * 2016-02-02 2017-08-10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말의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5169A1 (zh) * 2018-04-28 2019-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817821A (zh) * 2020-09-04 2020-10-23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r系统进行dci盲检的方法及装置
CN115102668A (zh) * 2022-06-17 2022-09-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5g通信系统中pdcch盲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55006A (zh) * 2023-01-31 2023-05-02 南京新基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 nr系统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3315A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3056B (zh) 5g系统中基于功率测量的pdcch自适应盲检测方法
EP3258629B1 (en) Blind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CN108833069B (zh) 通信系统中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过程
CN110266453B (zh) 盲检公共搜索空间和ue特定搜索空间的方法及设备
EP243482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distribution,blind detection method,base station,user equipment
US119176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by using variable band width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57115B (zh) 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679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030792B (zh) 一种配置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的方法及设备
KR20110026522A (ko) 라디오 링크에서 장애의 탐지 및 복구를 위한 방법들
CN10823541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4812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ing
US1027132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ind decoding
CN109952727B (zh) 一种被用于动态调度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171989B2 (en) Transmitting user data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over a control channel
US117657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62070B1 (en) Data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US20230379929A1 (en) Methods to reduce number of blind decoding attempts done by a user equipment
EP1935125A1 (en) Transmission/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packet data control channel in fdma communica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16743315B (zh) 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US2010008606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11872A (zh) 5G中SNR均值反馈与CCEs能量判决的PDCCH盲检方法
US8130875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respon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ased on pilot signals
CN108282308B (zh)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7734685B (zh)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