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7425A -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27425A CN116727425A CN202310640189.XA CN202310640189A CN116727425A CN 116727425 A CN116727425 A CN 116727425A CN 202310640189 A CN202310640189 A CN 202310640189A CN 116727425 A CN116727425 A CN 1167274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pipe
- conveying
- groundwater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263 repair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7321 biological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67 remedi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911 wate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193830 Bacillus <bacter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589516 Pseudomona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5 groundwate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46 nitrify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320 Teratogene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1510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90 disso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72 mu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52769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17 path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85 radioa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4 radioactive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2—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involving in-situ ground water trea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yc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包括井管结构,设置在井管结构中的分段式修复机构;井管结构包括竖直延伸的竖直支撑井管,竖直支撑井管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水平延伸的水平容纳井管;水平容纳井管内的右端和左端分别固定设有上游支撑环和下游支撑环;水平容纳井管内位于上游支撑环和下游支撑环之间的部分固定设有多个分隔支撑环;分段式修复机构包括固定在上游支撑环、下游支撑环以及分隔支撑环内侧的阻隔幕墙,阻隔幕墙由多个幕墙方块固定连接密铺组成;使地下水流经水平容纳井管,利用多个阻隔幕墙中设置的拦滤容纳壳体对地下水进行净化,拦滤容纳壳体中填充有活性炭,能够对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水体自净能力,而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按水体的类型,分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按污染物类型,分有机污染、需氧物质污染、营养物质污染、病原体污染、重金属污染、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其中地下水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不仅面积在逐渐扩大,而且程度也在逐年加深,许多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有机组分被排进了地下水,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需要对发生有机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及时修复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能够对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净化去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包括井管结构,设置在井管结构中的分段式修复机构;
井管结构包括竖直延伸的竖直支撑井管,竖直支撑井管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水平延伸的水平容纳井管;
水平容纳井管内的右端和左端分别固定设有上游支撑环和下游支撑环;
水平容纳井管内位于上游支撑环和下游支撑环之间的部分固定设有多个分隔支撑环;
分段式修复机构包括固定在上游支撑环、下游支撑环以及分隔支撑环内侧的阻隔幕墙,阻隔幕墙由多个幕墙方块固定连接密铺组成;
相邻的两个阻隔幕墙之间形成一个水流分隔空间;
幕墙方块为外方且具有内方孔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幕墙方块内部为中空结构,幕墙方块的中空结构形成一个环形的容纳空间;
幕墙方块的内方孔内固定连接设有拦滤容纳壳体,拦滤容纳壳体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拦滤容纳壳体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拦滤容纳壳体侧壁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
优选地,多个幕墙方块之前通过快捷拆装结构进行固定相连,快捷拆装结构包括固定在容纳空间内侧壁上的第一拆装容纳壳,幕墙方块外侧壁具有与第一拆装容纳壳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拆装通孔;
第一拆装容纳壳位于容纳空间的四边侧面上各布置有一个;
第一拆装容纳壳内滑动配合设有第一紧固壳体,第一紧固壳体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容纳空间的边侧面,第一紧固壳体内滑动配合两个紧固驱动块,紧固驱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设有紧固卡块,第一紧固壳体侧面具有其内部相连通的卡块伸缩孔;
两个紧固驱动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一紧固壳体的滑动方向,紧固驱动块由电机驱动移动;
第一拆装容纳壳内设有第一驱动伸缩杆,第一驱动伸缩杆为电控伸缩杆,第一驱动伸缩杆的轴线沿第一紧固壳体的滑动方向延伸,第一驱动伸缩杆的外杆与第一拆装容纳壳内侧壁固定相连,第一驱动伸缩杆的内杆端部与第一紧固壳体固定相连;
容纳空间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拆装配合壳,幕墙方块外侧壁具有与第二拆装配合壳内部相连通的第二拆装通孔;
第二拆装配合壳内侧壁具有卡块配合槽;
第二拆装配合壳位于容纳空间的四边侧面上各布置有一个。
说明:由多个幕墙方块密铺形成的阻隔幕墙中,快捷拆装结构能够方便地将相邻的幕墙方块进行固定相连,便于装配以及后期对幕墙方块进行更换维修。
优选地,容纳空间内侧壁上设有固定约束机构,固定约束机构包括固定在容纳空间内侧壁上的固定机构壳体,幕墙方块的内方孔内侧具有与固定机构壳体内部相连通的固定约束孔,固定机构壳体内滑动配合设有固定约束滑块,固定约束孔内滑动配合设有固定约束杆,固定约束杆与固定约束滑块固定相连;
固定机构壳体内设有第二驱动伸缩杆,第二驱动伸缩杆处于固定约束滑块远离固定约束杆的一侧,第二驱动伸缩杆的外杆端部与固定机构壳体内侧壁固定相连,第二驱动伸缩杆的内杆端部与固定约束滑块固定相连。
说明:利用固定约束机构能够将幕墙方块内方孔中的拦滤容纳壳体紧固约束住,且便于对拦滤容纳壳体进行快速更换。
优选地,竖直支撑井管内设有生物处理机构,生物处理机构包括固定在竖直支撑井管内水平布置的生物机构支撑板,生物机构支撑板顶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总管;
生物处理输送总管顶部固定设有输送分配壳体,输送分配壳体内部与生物处理输送总管上端相连通,生物机构支撑板顶部固定设有多根螺旋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管,输送分配壳体内部通过多根分配连通管与各个生物处理输送管的上端一对一相连通;
分配连通管内设有生物释放机构,生物释放机构包括固定在分配连通管内且沿分配连通管径向延伸的生物释放管,生物释放管远离输送分配壳体的一侧面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生物释放孔;
生物机构支撑板底部固定设有输送容纳壳,输送容纳壳内固定设有汇总输送泵,汇总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生物处理输送总管下端相连通。
说明:生物处理机构能够对活性炭过滤处理后的地下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利用微生物菌株的分解作用进一步去除地下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
优选地,生物机构支撑板顶部设有生物处理照明机构,生物处理照明机构包括固定在生物机构支撑板顶部的照明支撑外筒和照明支撑内筒;
照明支撑外筒和照明支撑内筒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同轴布置,多根螺旋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管被包围在照明支撑外筒内侧壁和照明支撑内筒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内;
照明支撑外筒和照明支撑内筒侧壁上均具有多个照明容纳孔,照明容纳孔内固定设有一端开口的照明容纳筒,照明容纳筒开口均朝向生物处理输送管;
照明容纳筒内固定设有导光管支撑板,导光管支撑板上具有多个导光管固定孔,导光管固定孔内固定设有导光管,照明容纳筒的开口端内侧固定设有聚光透镜;
聚光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说明:生物处理照明机构中通过导光管将阳光导通至照明容纳筒内部,阳光经聚光透镜的汇聚作用照射在生物处理输送管上,为微生物菌株提供光照和热能,提高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净化效率。
优选地,生物处理输送总管内底部设有曝气调节机构,曝气调节机构包括多根固定在生物处理输送总管内底部且竖直延伸的曝气输送管,曝气输送管的上下两端为封闭结构,曝气输送管外侧壁固定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曝气喷嘴,曝气喷嘴内具有单向阀;
曝气输送管通过管道与空气输送机的输出端相连通。
说明:利用空气输送机向曝气输送管中通入空气,曝气输送管内的空气通过各个曝气喷嘴排出,使空气充分溶解在地下水中,提高水体中的氧溶解量;
优选地,输送分配壳体顶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排气均衡管,排气均衡管下端与输送分配壳体内部相连通。
说明:曝气输送管排出的多余未溶解的空气将从排气均衡管中排出。
优选地,与下游支撑环相邻的一个水流分隔空间内设有辅助引流机构,辅助引流机构包括固定在水平容纳井管内的辅助引流外管,辅助引流外管的轴线与水平容纳井管的轴线共轴布置,辅助引流外管通过多根第一连接板与水平容纳井管内侧壁固定相连;
辅助引流外管上具有内径渐扩段,且内径渐扩段的直径较大一端朝向上游方向;
辅助引流外管内固定设有中央引流管,中央引流管的轴线与辅助引流外管的轴线重合布置,中央引流管通过多根第二连接板与辅助引流外管内侧壁固定相连。
说明:地下水从辅助引流外管的内径较大一端流入再从内径较小的一端流出,水体通过内径渐扩段时水流流速会增大,能够对从中央引流管中流出的水流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
优选地,如上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进行地下水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沿竖直方向钻一口井,使得井管下端延伸至地下水位置,将水平容纳井管固定在地下水流经处,使水平容纳井管轴线沿地下水的水流方向放置,且使水平容纳井管固定有上游支撑环的一端朝向地下水的上游方向;
S2、将多个幕墙方块固定在上游支撑环、下游支撑环以及分隔支撑环内侧,在各个上游支撑环、下游支撑环以及分隔支撑环内形成一堵阻隔幕墙;
S3、地下水水流穿过水平容纳井管,地下水进入水平容纳井管内后依次传穿过幕墙方块内方孔内连接的拦滤容纳壳体,利用拦滤容纳壳体内的活性炭对地下水进行吸附净化;
S4、汇总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其中一个水流分隔空间相连通,汇总输送泵将地下水输送到生物处理输送总管内部,进入生物处理输送总管内部的地下水自下而上流通;
利用空气输送机向曝气输送管中通入空气,曝气输送管内的空气通过各个曝气喷嘴排出,使空气充分溶解在地下水中;
S5、进入生物处理输送总管内部的地下水自下而上流通接着进入到输送分配壳体中,进入输送分配壳体中的地下水再通过各个分配连通管进入到各个生物处理输送管中;
地下水在流经分配连通管时,向生物释放管中输入微生物菌株,微生物菌株从各个生物释放孔中排出与地下水混合;
生物处理输送管由透明材质制成;
S6、混合有微生物菌株的地下水进入生物处理输送管后,利用微生物菌株对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S7、通过导光管将阳光导通至照明容纳筒内部,阳光经聚光透镜的汇聚作用照射在生物处理输送管上,为微生物菌株提供光照和热能;
S8、经微生物菌株处理后的地下水再通过管道进入到中央引流管中,微生物菌株处理后的地下水从中央引流管中排出进入到一个水流分隔空间内,微生物菌株处理后的地下水继续向下游流通,再经过拦滤容纳壳体时,利用拦滤容纳壳体内的活性炭对地下水中残留的微生物进行过滤去除;
微生物菌株包括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属、芽孢杆菌属以及假单胞菌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使地下水流经水平容纳井管,利用多个阻隔幕墙中设置的拦滤容纳壳体对地下水进行净化,拦滤容纳壳体中填充有活性炭,能够对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
2、将混合有微生物菌株的地下水输送进入各个生物处理输送管中,利用微生物菌株对地下水中残留的污染进行分解去除;
3、生物处理照明机构中通过导光管将阳光导通至照明容纳筒内部,阳光经聚光透镜的汇聚作用照射在生物处理输送管上,为微生物菌株提供光照和热能,提高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幕墙方块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视图A;
图5是图3的局部视图B;
图6是本发明中生物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生物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图6的局部视图C;
图11是本发明中照明容纳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曝气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辅助引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井管结构、11-竖直支撑井管、12-水平容纳井管、131-上游支撑环、132-下游支撑环、133-分隔支撑环、20-分段式修复机构、200-阻隔幕墙、21-幕墙方块、22-拦滤容纳壳体、30-快捷拆装结构、31-第一拆装容纳壳、32-第一紧固壳体、321-紧固驱动块、322-紧固卡块、323-第一驱动伸缩杆、320-卡块伸缩孔、33-第二拆装配合壳、331-卡块配合槽、330-第二拆装通孔、41-固定约束机构、411-固定机构壳体、412-固定约束孔、413-固定约束滑块、414-固定约束杆、415-第二驱动伸缩杆、50-生物处理机构、501-生物机构支撑板、51-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1-输送分配壳体、512-分配连通管、513-输送容纳壳、514-汇总输送泵、52-生物处理输送管、53-生物释放机构、531-生物释放管、532-生物释放孔、54-生物处理照明机构、541-照明支撑外筒、542-照明支撑内筒、543-照明容纳孔、544-照明容纳筒、545-导光管支撑板、546-导光管固定孔、547-聚光透镜、61-曝气调节机构、611-曝气输送管、612-曝气喷嘴、613-排气均衡管、62-辅助引流机构、621-辅助引流外管、622-第一连接板、623-中央引流管、624-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各自主视图或结构示意图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实施例1: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井管结构10,设置在井管结构10中的分段式修复机构20;
井管结构10包括竖直延伸的竖直支撑井管11,竖直支撑井管11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水平延伸的水平容纳井管12;
水平容纳井管12内的右端和左端分别固定设有上游支撑环131和下游支撑环132;
水平容纳井管12内位于上游支撑环131和下游支撑环132之间的部分固定设有多个分隔支撑环133;
分段式修复机构20包括固定在上游支撑环131、下游支撑环132以及分隔支撑环133内侧的阻隔幕墙200,如图2所示,阻隔幕墙200由多个幕墙方块21固定连接密铺组成;
相邻的两个阻隔幕墙200之间形成一个水流分隔空间;
如图3所示,幕墙方块21为外方且具有内方孔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幕墙方块21内部为中空结构,幕墙方块21的中空结构形成一个环形的容纳空间210;
幕墙方块21的内方孔内固定连接设有拦滤容纳壳体22,拦滤容纳壳体22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拦滤容纳壳体22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拦滤容纳壳体22侧壁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
如图3所示,多个幕墙方块21之前通过快捷拆装结构30进行固定相连,快捷拆装结构30包括固定在容纳空间210内侧壁上的第一拆装容纳壳31,幕墙方块21外侧壁具有与第一拆装容纳壳31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拆装通孔310;
第一拆装容纳壳31位于容纳空间210的四边侧面上各布置有一个;
如图4所示,第一拆装容纳壳31内滑动配合设有第一紧固壳体32,第一紧固壳体3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容纳空间210的边侧面,第一紧固壳体32内滑动配合两个紧固驱动块321,紧固驱动块321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设有紧固卡块322,第一紧固壳体32侧面具有其内部相连通的卡块伸缩孔320;
两个紧固驱动块32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一紧固壳体32的滑动方向,紧固驱动块321由电机驱动移动;
第一拆装容纳壳31内设有第一驱动伸缩杆323,第一驱动伸缩杆323为电控伸缩杆,第一驱动伸缩杆323的轴线沿第一紧固壳体32的滑动方向延伸,第一驱动伸缩杆323的外杆与第一拆装容纳壳31内侧壁固定相连,第一驱动伸缩杆323的内杆端部与第一紧固壳体32固定相连;
如图3所示,容纳空间210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拆装配合壳33,幕墙方块21外侧壁具有与第二拆装配合壳33内部相连通的第二拆装通孔330;
第二拆装配合壳33内侧壁具有卡块配合槽331;
第二拆装配合壳33位于容纳空间210的四边侧面上各布置有一个。
如图3所示,容纳空间210内侧壁上设有固定约束机构41,如图5所示,固定约束机构41包括固定在容纳空间210内侧壁上的固定机构壳体411,幕墙方块21的内方孔内侧具有与固定机构壳体411内部相连通的固定约束孔412,固定机构壳体411内滑动配合设有固定约束滑块413,固定约束孔412内滑动配合设有固定约束杆414,固定约束杆414与固定约束滑块413固定相连;
固定机构壳体411内设有第二驱动伸缩杆415,第二驱动伸缩杆415处于固定约束滑块413远离固定约束杆414的一侧,第二驱动伸缩杆415的外杆端部与固定机构壳体411内侧壁固定相连,第二驱动伸缩杆415的内杆端部与固定约束滑块413固定相连。
如图1所示,竖直支撑井管11内设有生物处理机构50,如图6所示,生物处理机构50包括固定在竖直支撑井管11内水平布置的生物机构支撑板501,生物机构支撑板501顶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
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顶部固定设有输送分配壳体511,输送分配壳体511内部与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上端相连通,生物机构支撑板501顶部固定设有多根螺旋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管52,输送分配壳体511内部通过多根分配连通管512与各个生物处理输送管52的上端一对一相连通;
如图6所示,分配连通管512内设有生物释放机构53,如图8所示,生物释放机构53包括固定在分配连通管512内且沿分配连通管512径向延伸的生物释放管531,生物释放管531远离输送分配壳体511的一侧面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生物释放孔532;
生物机构支撑板501底部固定设有输送容纳壳513,输送容纳壳513内固定设有汇总输送泵514,汇总输送泵51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下端相连通。
如图6所示,生物机构支撑板501顶部设有生物处理照明机构54,生物处理照明机构54包括固定在生物机构支撑板501顶部的照明支撑外筒541和照明支撑内筒542;
照明支撑外筒541和照明支撑内筒542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同轴布置,多根螺旋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管52被包围在照明支撑外筒541内侧壁和照明支撑内筒542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内;
如图10所示,照明支撑外筒541和照明支撑内筒542侧壁上均具有多个照明容纳孔543,照明容纳孔543内固定设有一端开口的照明容纳筒544,照明容纳筒544开口均朝向生物处理输送管52;
如图11所示,照明容纳筒544内固定设有导光管支撑板545,导光管支撑板545上具有多个导光管固定孔546,导光管固定孔546内固定设有导光管,照明容纳筒544的开口端内侧固定设有聚光透镜547;
聚光透镜547为菲涅尔透镜。
如图6所示,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内底部设有曝气调节机构61,如图12所示,曝气调节机构61包括多根固定在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内底部且竖直延伸的曝气输送管611,曝气输送管611的上下两端为封闭结构,曝气输送管611外侧壁固定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曝气喷嘴612,曝气喷嘴612内具有单向阀;
曝气输送管611通过管道与空气输送机的输出端相连通。
如图6所示,输送分配壳体511顶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排气均衡管613,排气均衡管613下端与输送分配壳体511内部相连通。
如图13所示,与下游支撑环132相邻的一个水流分隔空间内设有辅助引流机构62,辅助引流机构62包括固定在水平容纳井管12内的辅助引流外管621,辅助引流外管621的轴线与水平容纳井管12的轴线共轴布置,辅助引流外管621通过多根第一连接板622与水平容纳井管12内侧壁固定相连;
辅助引流外管621上具有内径渐扩段,且内径渐扩段的直径较大一端朝向上游方向;
辅助引流外管621内固定设有中央引流管623,中央引流管623的轴线与辅助引流外管621的轴线重合布置,中央引流管623通过多根第二连接板624与辅助引流外管621内侧壁固定相连。
实施例2:
如上述实施例1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进行地下水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沿竖直方向钻一口井,使得井管下端延伸至地下水位置,将水平容纳井管12固定在地下水流经处,使水平容纳井管12轴线沿地下水的水流方向放置,且使水平容纳井管12固定有上游支撑环131的一端朝向地下水的上游方向;
S2、将多个幕墙方块21固定在上游支撑环131、下游支撑环132以及分隔支撑环133内侧,在各个上游支撑环131、下游支撑环132以及分隔支撑环133内形成一堵阻隔幕墙200;
S3、地下水水流穿过水平容纳井管12,地下水进入水平容纳井管12内后依次传穿过幕墙方块21内方孔内连接的拦滤容纳壳体22,利用拦滤容纳壳体22内的活性炭对地下水进行吸附净化;
实施例3:
如上述实施例1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进行地下水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沿竖直方向钻一口井,使得井管下端延伸至地下水位置,将水平容纳井管12固定在地下水流经处,使水平容纳井管12轴线沿地下水的水流方向放置,且使水平容纳井管12固定有上游支撑环131的一端朝向地下水的上游方向;
S2、将多个幕墙方块21固定在上游支撑环131、下游支撑环132以及分隔支撑环133内侧,在各个上游支撑环131、下游支撑环132以及分隔支撑环133内形成一堵阻隔幕墙200;
S3、地下水水流穿过水平容纳井管12,地下水进入水平容纳井管12内后依次传穿过幕墙方块21内方孔内连接的拦滤容纳壳体22,利用拦滤容纳壳体22内的活性炭对地下水进行吸附净化;
S4、汇总输送泵514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其中一个水流分隔空间相连通,汇总输送泵514将地下水输送到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内部,进入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内部的地下水自下而上流通;
利用空气输送机向曝气输送管611中通入空气,曝气输送管611内的空气通过各个曝气喷嘴612排出,使空气充分溶解在地下水中;
S5、进入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内部的地下水自下而上流通接着进入到输送分配壳体511中,进入输送分配壳体511中的地下水再通过各个分配连通管512进入到各个生物处理输送管52中;
地下水在流经分配连通管512时,向生物释放管531中输入微生物菌株,微生物菌株从各个生物释放孔532中排出与地下水混合;
生物处理输送管52由透明材质制成;
S6、混合有微生物菌株的地下水进入生物处理输送管52后,利用微生物菌株对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S7、通过导光管将阳光导通至照明容纳筒544内部,阳光经聚光透镜547的汇聚作用照射在生物处理输送管52上,为微生物菌株提供光照和热能;
S8、经微生物菌株处理后的地下水再通过管道进入到中央引流管623中,微生物菌株处理后的地下水从中央引流管623中排出进入到一个水流分隔空间内,微生物菌株处理后的地下水继续向下游流通,再经过拦滤容纳壳体22时,利用拦滤容纳壳体22内的活性炭对地下水中残留的微生物进行过滤去除;
微生物菌株包括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属、芽孢杆菌属以及假单胞菌属。
Claims (9)
1.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管结构(10),设置在所述井管结构(10)中的分段式修复机构(20);
所述井管结构(10)包括竖直延伸的竖直支撑井管(11),所述竖直支撑井管(11)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水平延伸的水平容纳井管(12);
所述水平容纳井管(12)内的右端和左端分别固定设有上游支撑环(131)和下游支撑环(132);
所述水平容纳井管(12)内位于所述上游支撑环(131)和所述下游支撑环(132)之间的部分固定设有多个分隔支撑环(133);
所述分段式修复机构(20)包括固定在所述上游支撑环(131)、所述下游支撑环(132)以及所述分隔支撑环(133)内侧的阻隔幕墙(200),所述阻隔幕墙(200)由多个幕墙方块(21)固定连接密铺组成;
相邻的两个所述阻隔幕墙(200)之间形成一个水流分隔空间;
所述幕墙方块(21)为外方且具有内方孔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所述幕墙方块(2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幕墙方块(21)的中空结构形成一个环形的容纳空间(210);
所述幕墙方块(21)的内方孔内固定连接设滤容纳壳体(22),所述拦滤容纳壳体(22)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拦滤容纳壳体(22)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拦滤容纳壳体(22)侧壁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幕墙方块(21)之前通过快捷拆装结构(30)进行固定相连,所述快捷拆装结构(30)包括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210)内侧壁上的第一拆装容纳壳(31),所述幕墙方块(21)外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拆装容纳壳(31)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拆装通孔(310);
所述第一拆装容纳壳(31)位于所述容纳空间(210)的四边侧面上各布置有一个;
所述第一拆装容纳壳(31)内滑动配合设有第一紧固壳体(32),所述第一紧固壳体(3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容纳空间(210)的边侧面,所述第一紧固壳体(32)内滑动配合两个紧固驱动块(321),所述紧固驱动块(321)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设有紧固卡块(322),所述第一紧固壳体(32)侧面具有其内部相连通的卡块伸缩孔(320);
两个所述紧固驱动块(32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紧固壳体(32)的滑动方向,所述紧固驱动块(321)由电机驱动移动;
所述第一拆装容纳壳(31)内设有第一驱动伸缩杆(323),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323)为电控伸缩杆,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323)的轴线沿所述第一紧固壳体(32)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323)的外杆与所述第一拆装容纳壳(31)内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323)的内杆端部与所述第一紧固壳体(32)固定相连;
所述容纳空间(210)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拆装配合壳(33),所述幕墙方块(21)外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拆装配合壳(33)内部相连通的第二拆装通孔(330);
所述第二拆装配合壳(33)内侧壁具有卡块配合槽(331);
所述第二拆装配合壳(3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210)的四边侧面上各布置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210)内侧壁上设有固定约束机构(41),所述固定约束机构(41)包括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210)内侧壁上的固定机构壳体(411),所述幕墙方块(21)的内方孔内侧具有与所述固定机构壳体(411)内部相连通的固定约束孔(412),所述固定机构壳体(411)内滑动配合设有固定约束滑块(413),所述固定约束孔(412)内滑动配合设有固定约束杆(414),所述固定约束杆(414)与所述固定约束滑块(413)固定相连;
所述固定机构壳体(411)内设有第二驱动伸缩杆(415),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15)处于所述固定约束滑块(413)远离所述固定约束杆(414)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15)的外杆端部与所述固定机构壳体(411)内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15)的内杆端部与所述固定约束滑块(413)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井管(11)内设有生物处理机构(50),所述生物处理机构(50)包括固定在所述竖直支撑井管(11)内水平布置的生物机构支撑板(501),所述生物机构支撑板(501)顶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
所述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顶部固定设有输送分配壳体(511),所述输送分配壳体(511)内部与所述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上端相连通,所述生物机构支撑板(501)顶部固定设有多根螺旋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管(52),所述输送分配壳体(511)内部通过多根分配连通管(512)与各个生物处理输送管(52)的上端一对一相连通;
所述分配连通管(512)内设有生物释放机构(53),所述生物释放机构(53)包括固定在所述分配连通管(512)内且沿所述分配连通管(512)径向延伸的生物释放管(531),所述生物释放管(531)远离所述输送分配壳体(511)的一侧面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生物释放孔(532);
所述生物机构支撑板(501)底部固定设有输送容纳壳(513),所述输送容纳壳(513)内固定设有汇总输送泵(514),所述汇总输送泵(51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下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机构支撑板(501)顶部设有生物处理照明机构(54),所述生物处理照明机构(54)包括固定在所述生物机构支撑板(501)顶部的照明支撑外筒(541)和照明支撑内筒(542);
所述照明支撑外筒(541)和所述照明支撑内筒(542)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同轴布置,所述多根螺旋延伸的生物处理输送管(52)被包围在所述照明支撑外筒(541)内侧壁和所述照明支撑内筒(542)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内;
所述照明支撑外筒(541)和所述照明支撑内筒(542)侧壁上均具有多个照明容纳孔(543),所述照明容纳孔(543)内固定设有一端开口的照明容纳筒(544),所述照明容纳筒(544)开口均朝向生物处理输送管(52);
所述照明容纳筒(544)内固定设有导光管支撑板(545),所述导光管支撑板(545)上具有多个导光管固定孔(546),所述导光管固定孔(546)内固定设有导光管,所述照明容纳筒(544)的开口端内侧固定设有聚光透镜(547);
所述聚光透镜(547)为菲涅尔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内底部设有曝气调节机构(61),所述曝气调节机构(61)包括多根固定在所述生物处理输送总管(51)内底部且竖直延伸的曝气输送管(611),所述曝气输送管(611)的上下两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曝气输送管(611)外侧壁固定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曝气喷嘴(612),所述曝气喷嘴(612)内具有单向阀;
所述曝气输送管(611)通过管道与空气输送机的输出端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分配壳体(511)顶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排气均衡管(613),所述排气均衡管(613)下端与所述输送分配壳体(511)内部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下游支撑环(132)相邻的一个水流分隔空间内设有辅助引流机构(62),所述辅助引流机构(62)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平容纳井管(12)内的辅助引流外管(621),所述辅助引流外管(621)的轴线与所述水平容纳井管(12)的轴线共轴布置,所述辅助引流外管(621)通过多根第一连接板(622)与所述水平容纳井管(12)内侧壁固定相连;
所述辅助引流外管(621)上具有内径渐扩段,且内径渐扩段的直径较大一端朝向上游方向;
所述辅助引流外管(621)内固定设有中央引流管(623),所述中央引流管(623)的轴线与所述辅助引流外管(621)的轴线重合布置,所述中央引流管(623)通过多根第二连接板(624)与所述辅助引流外管(621)内侧壁固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进行地下水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沿竖直方向钻一口井,使得井管下端延伸至地下水位置,将水平容纳井管(12)固定在地下水流经处,使水平容纳井管(12)轴线沿地下水的水流方向放置,且使水平容纳井管(12)固定有上游支撑环(131)的一端朝向地下水的上游方向;
S2、将多个幕墙方块(21)固定在上游支撑环(131)、下游支撑环(132)以及分隔支撑环(133)内侧,在各个上游支撑环(131)、下游支撑环(132)以及分隔支撑环(133)内形成一堵阻隔幕墙(200);
S3、地下水水流穿过水平容纳井管(12),地下水进入水平容纳井管(12)内后依次传穿过幕墙方块(21)内方孔内连接的拦滤容纳壳体(22),利用拦滤容纳壳体(22)内的活性炭对地下水进行吸附净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40189.XA CN116727425B (zh) | 2023-06-01 | 2023-06-01 |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40189.XA CN116727425B (zh) | 2023-06-01 | 2023-06-01 |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27425A true CN116727425A (zh) | 2023-09-12 |
CN116727425B CN116727425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87910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40189.XA Active CN116727425B (zh) | 2023-06-01 | 2023-06-01 |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27425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26437A (en) * | 1994-07-11 | 1997-05-06 | Foremost Solutions Inc. | Method for in-situ bi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ground water |
JP2011031185A (ja) * | 2009-08-03 | 2011-02-17 | Kajima Corp | 浄化システム及び浄化方法 |
US20110068057A1 (en) * | 2008-10-24 | 2011-03-24 | Bioprocessh20 Llc. |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
CN102923838A (zh) * | 2012-11-08 | 2013-02-13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用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修复装置和方法 |
CN206731796U (zh) * | 2017-04-17 | 2017-12-12 | 中源晟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循环井 |
CN108453128A (zh) * | 2017-12-28 | 2018-08-28 | 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土壤气相抽提和地下水修复的一体化修复系统 |
CN109985897A (zh) * | 2019-03-27 | 2019-07-09 | 南京贻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下水及土壤修复的水平反应井 |
CN111644458A (zh) * | 2020-05-26 | 2020-09-11 | 张先琼 | 一种便于物质降解的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装置及方法 |
CN112808763A (zh) * | 2021-03-05 | 2021-05-18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农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的装置及方法 |
CN218403863U (zh) * | 2022-08-04 | 2023-01-31 | 陕西中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水力控制条件下的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 |
-
2023
- 2023-06-01 CN CN202310640189.XA patent/CN1167274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26437A (en) * | 1994-07-11 | 1997-05-06 | Foremost Solutions Inc. | Method for in-situ bi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ground water |
US20110068057A1 (en) * | 2008-10-24 | 2011-03-24 | Bioprocessh20 Llc. |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
JP2011031185A (ja) * | 2009-08-03 | 2011-02-17 | Kajima Corp | 浄化システム及び浄化方法 |
CN102923838A (zh) * | 2012-11-08 | 2013-02-13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用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修复装置和方法 |
CN206731796U (zh) * | 2017-04-17 | 2017-12-12 | 中源晟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循环井 |
CN108453128A (zh) * | 2017-12-28 | 2018-08-28 | 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土壤气相抽提和地下水修复的一体化修复系统 |
CN109985897A (zh) * | 2019-03-27 | 2019-07-09 | 南京贻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下水及土壤修复的水平反应井 |
CN111644458A (zh) * | 2020-05-26 | 2020-09-11 | 张先琼 | 一种便于物质降解的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装置及方法 |
CN112808763A (zh) * | 2021-03-05 | 2021-05-18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农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的装置及方法 |
CN218403863U (zh) * | 2022-08-04 | 2023-01-31 | 陕西中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水力控制条件下的地下水综合修复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27425B (zh) | 2024-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67282B (zh) | 适用于单户生活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1407363B (zh) | 一种处理饮用水中氧化性污染物的装置 | |
CN108483815A (zh) | 一种微动力生化及深床过滤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0313802U (zh) | 地下水修复设备 | |
CN208933183U (zh) |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废水处理装置 | |
CN116727425B (zh) |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 | |
CN208617652U (zh) | 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7185529A (zh) | 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装置 | |
CN217148733U (zh) | 一种利于缓减堵塞的潜流人工湿地 | |
CN114832581B (zh) | 一种废气绿色高效除尘净化方法及设备 | |
CN214990979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 |
CN214244101U (zh) |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2025132U (zh) | 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池 | |
CN210251610U (zh) | 一种沼气尾气处理装置 | |
CN113582459A (zh) | 一种建筑水循环系统 | |
CN209468264U (zh) | 一种用于河道排污口的预处理装置 | |
CN207451685U (zh) | 一种移动式透析净化装置 | |
CN216472724U (zh) | 一体化mbbr设备 | |
CN201224688Y (zh) | 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 | |
CN221608735U (zh) | 一种水利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 |
CN201952298U (zh) | 煤基处理污水的吸附系统 | |
CN212833338U (zh) | 一种生活废水微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 |
CN103922550A (zh) | 一种升流组合式二级生物膜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
CN213652190U (zh) | 自动化mbr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3603310B (zh) | 一种治理与修复水体污染的成套设备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