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0660A - 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0660A
CN116720660A CN202310742645.1A CN202310742645A CN116720660A CN 116720660 A CN116720660 A CN 116720660A CN 202310742645 A CN202310742645 A CN 202310742645A CN 116720660 A CN116720660 A CN 116720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building
areas
different
energy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26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云
王斯泽
胡明
李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chinery Institut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chinery Institut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chinery Institut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chinery Institut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26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20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20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0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建筑物类型确定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基于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碳排放量额度;通过构建的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碳排放量进行管理。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确定对应建筑物的碳排放量总额度之后,并将碳排放量总额度在不同等级区域中分配不同的碳排放量额度,然后构建建筑物的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时刻监测管理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能够直观的检测出不同区域内的碳排放量,从而对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碳排放一般指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加剧,减缓、阻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趋势成为了国家和地区组织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企业、社区等碳排放主体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需要合理有效的进行碳排放量管理。
当前建筑物的运维管理中,只是对建筑物运行中能耗数据进行统计,而缺乏对建筑物运维中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管理的相关方式方法,不能有效帮助用户进行碳排放量管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只对建筑物的能耗数据进行统计上传,并不能有效控制碳排放量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物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
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
基于所述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所述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碳排放量额度;
通过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所述碳排放量进行管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确定对应建筑物的碳排放量总额度之后,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划分不同等级区域,并将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不同等级区域分配不同的碳排放量额度,然后构建建筑物的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时刻监测管理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能够直观的检测出不同区域内的碳排放量,从而对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
可选的,所述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与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能源消耗类型确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
将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带入所述计算方式中,确定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根据不同的能源消耗类型确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在将能源消耗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计算出准确的碳排放量。采用多变的计算方式,提高系统对碳排放量的监测管理。
可选的,所述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的步骤,包括:若区域内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一等级区域;
若区域内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二等级区域;
若区域内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三等级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根据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划分不同等级,根据区域的不同等级能够更好的分配碳排放量额度。
可选的,所述按照所述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等级区域的第一权重、所述第二等级区域的第二权重以及所述第三等级区域的第三权重;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第三权重对所述碳排放量额度进行分配,以得到所述建筑物中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计算权重确定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占比,从而更好的分配碳排放量额度。
可选的,所述通过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的步骤,包括:
构建所述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
实时检测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
将检测到的碳排放量在所述BIM数字模型的对应等级区域中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建筑物的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时刻监测管理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能够直观的检测出不同区域内的碳排放量,从而对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
可选的,所述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判断所述监测结果中是否存在碳排放量超标的目标等级区域;若存在所述目标等级区域,则基于所述碳排放量总额度确定剩余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剩余碳排放量重新分配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二碳排放量额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对区域内碳排放量管控不及时,导致目标区域内碳排放量超标,则对其他区域的碳排放量额度进行重新分配,将超出的碳排放量用其他区域的碳排放量额度进行补偿,有效控制建筑物的碳排放总量保持在碳排放总额度内。
可选的,所述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区域没人但存在碳排放量消耗时,确定碳排放量消耗所对应的设备类型,并判断所述设备是否在白名单中;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不同等级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
若所述设备不在白名单中,则对所述设备进行关闭处理,或,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使得该用户根据提示信息返回处理指示,并根据该处理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管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物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额度;
监测模块,用于通过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所述碳排放量进行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中的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中的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确定对应建筑物的碳排放量总额度之后,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划分不同等级区域,并将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权重占比在不同等级区域中分配不同的碳排放量额度,然后构建建筑物的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时刻监测管理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能够直观的检测出不同区域内的碳排放量,从而对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
2.根据不同的能源消耗类型确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在将能源消耗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计算出准确的碳排放量。采用多变的计算方式,提高系统对碳排放量的监测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管理装置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只对建筑物的能耗数据进行统计上传,并不能有效帮助用户进行碳排放管理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如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该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10、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物类型确定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
具体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会给全球环境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为了有效规制碳排放,我国特别制定相关法律,设立了碳排放指标,而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规定有碳排放指标,只有年消耗在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火电企业以及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而除了这些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往往没有监管碳排放的需求。而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持续加剧,企业、社区等主体在生产生活中应当对碳排放量进行管理,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建筑物类型确定碳排放量总额度,例如办公楼、社区住宅等建筑物,日常的碳排放大多只存在于照明、暖通空调的电器的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员工、居民呼吸所产生的微少二氧化碳,而这些数据都是有明确数据统计或可以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得出碳排放量,因此,可以根据大数据确定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对应碳排放量总额度。
步骤120、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办公建筑为例,能源消耗数据大多以电灯和空调或其他办公用电器为主,其中还会包含一些水能耗以及员工自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即可通过电能耗和水能耗确定,然后根据办公大楼内各区域的耗电量划分不同的等级区域。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与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能源消耗类型确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将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带入计算方式中,确定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
具体的,电能的产生主要还是通过煤炭燃烧发电为主,而煤炭燃烧又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每产生一度电就会产生相应的二氧化碳,则其中也就存在着相应的转换方式,例如,电能耗一般以火电计算二氧化碳排放,1度电就相应0.997千克二氧化碳,相对应的,历史电能消耗数据是多少,就能得出相应的碳排放量。而办公建筑的水能耗多以生活用水为主,生活用水的碳排放计算公式为:
CJ=QJ×WJ×JCO2,其中,CJ为生活用水碳排放量;QJ为生活用水量;WJ为生活用水的能源强度;JCO2为生活用户综合能耗的碳排放系数,一般取0.601kg/kwh。根据不同能源消耗类型,将对应的数据通过对应的计算方式计算出对应的碳排放量。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的步骤,包括:若区域内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一等级区域;若区域内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二等级区域;若区域内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三等级区域。
具体的,办公建筑一般可分为办公区域、会客区域以及休息区域等,每一个区域都会对应产生碳排放量,在本实施例中,以碳排放量为准,第一预设范围为碳排放量的第一段范围,第二预设范围是碳排放量的第二段范围,第三预设范围是碳排放量的第三段范围,例如第一预设范围为0-100kg,第二预设范围为101-200kg,第三预设范围为201-300kg。而区域的划分则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的平均值来确定,若休息区域的历史能源消耗数据的平均值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则将休息区域确定为第一等级区域;若会客区域的历史能源消耗数据的平均值在第二预设范围之内,则将会客区域确定为第二等级区域;若办公区域的历史能源消耗数据的平均值在第三预设范围之内,则将办公区域确定为第三等级区域,根据区域的不同等级能够更好的分配碳排放量额度。
步骤130、基于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碳排放量额度表示的是各个等级区域对应的初始碳排放量额度,而并非单指一个碳排放量额度例如,当存在三个等级区域时,第一碳排放量额度表示三和等级区域的初始碳排放量额度。
可选的,确定第一等级区域的第一权重、第二等级区域的第二权重以及第三等级区域的第三权重;根据第一权重、第二权重以及第三权重对碳排放量额度进行分配,以得到建筑物中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
具体的,一栋办公建筑可能存在多个办公区域,多个休息区域或者多个会客区域,因此即使每一个休息区域的碳排放量都不大,但多个休息区域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各个等级区域的区域大小以及人流密集程度确定各个等级区域的重要程度,例如,办公区域面积最大且人流密集程度最高,因此办公区域的重要程度最高,会客区域次之,休息区域的重要程度相对较低。获取重要程度与权重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各个等级区域的权重,根据不同等级区域之间的权重占比,基于碳排放量的总额度对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分配。
步骤140、通过构建的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构建的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构建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实时检测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将检测到的碳排放量在BIM数字模型的对应等级区域中显示。
具体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通过BIM技术可以将办公建筑转化为一个3D可视化数字模型,让用户可以通过对模型的调整观察到办公建筑中不同等级区域。应当说明的是,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本实施方式中依旧以办公大楼为例,在数字模型中对不同等级区域进行映射,将不同等级区域显示在数字模型中,然后通过第三方监测设备实时检测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应当理解的是,第三方监测设备的检测目标是电耗能和水耗能,再通过与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技术公式对检测的电耗能和水耗能进行计算,得出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排放量以图像的形式在数字模型上的对应等级区域进行显示。
步骤150、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碳排放量进行管理。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BIM数字模型监测到当前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未超过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时,则不需要对等级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管理,当监测到当前不同等级区域中存在目标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超过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则根据超标的目标等级区域向用户终端发出报警提示,按照用户实际对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需求,根据超出的碳排放量对所有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额度进行分配管理。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第一碳排放量额度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判断监测结果中是否存在碳排放量超标的目标等级区域;若存在目标等级区域,则基于碳排放量总额度确定剩余碳排放量;根据剩余碳排放量重新分配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二碳排放量额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将碳排放量在数字模型上显示之后,监测人员可以通过显示终端实时监测建筑物内各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监管不力或者能源消耗过快的情况,到这碳排放量超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碳排放量额度以及各个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的监测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碳排放量超标的目标等级区域,当目标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超标时,根据目标等级区域分配的碳排放量额度确定超出额度的碳排放量,并根据碳排放量总额度确定当前碳排放量的剩余额度,并根据剩余碳排放量对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二碳排放量额度进行重新分配,其中,第二碳排放量额度为不同等级区域对应的碳排放量额度,而并非单指某一区域的碳排放量额度,或者,通过其他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额度对目标等级区域超标的碳排放量进行补偿,之后在根据其他等级区域的剩余碳排放量额度,基于等级区域之间的权重占比,重新分配剩余碳排放量额度。
可选的,由于建筑物中部分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超标,导致其他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额度降低,且还需要持续向超标的目标等级区域分配相应额度的碳排放量,因此,为了防止建筑的碳排放量不会超过总额度,需要对各等级区域做出应急处理,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设定日碳排放量额度,当日碳排放量趋近于日碳排放量额度时,将所有电器设备和水能设备都设置为节能减排模式,保证日碳排放量在规定额度内使用;或,实时检测各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当出现碳排放量增长异常时,向显示终端发送异常报警提示,并将异常数据上传至显示终端显示。或者,当检测到目标区域没人但存在碳排放量消耗时,确定碳排放量消耗所对应的设备类型,并判断设备是否在白名单(例如冰箱)中;目标区域为不同等级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若设备不在白名单中(例如照明设备),则对设备进行关闭处理,或,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使得该用户根据提示信息返回处理指示,并根据该处理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将灯光调暗或者关闭。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案并非仅在目标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额度超标之后才执行的,而是在整个碳排放量的监管过程中都可以执行。
基于上述申请的实施例方案,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物类型确定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基于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碳排放量额度;通过构建的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碳排放量进行管理。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确定对应建筑物的碳排放量总额度之后,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划分不同等级区域,并将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权重占比在不同等级区域中分配不同的碳排放量额度,然后构建建筑物的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时刻监测管理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能够直观的检测出不同区域内的碳排放量,从而对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排放量管理装置,该碳排放量管理装置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该碳排放量管理装置主要包括:
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物类型确定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
划分模块20,用于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
分配模块30,用于基于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监测模块40,用于通过构建的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
管理模块50,用于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碳排放量进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碳排放量管理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与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能源消耗类型确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将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带入计算方式中,确定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划分模块具体用于:若区域内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一等级区域;若区域内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二等级区域;若区域内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三等级区域。
再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分配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第一等级区域的第一权重、第二等级区域的第二权重以及第三等级区域的第三权重;根据第一权重、第二权重以及第三权重对碳排放量额度进行分配,以得到建筑物中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
再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碳排放量管理装置还包括:构建模块、检测模块、显示模块。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检测模块用于:通过第三方监测设备实时检测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显示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碳排放量在BIM数字模型的对应等级区域中显示。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管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判断监测结果中是否存在碳排放量超标的目标等级区域;
若存在目标等级区域,则基于碳排放量总额度确定剩余碳排放量;
根据剩余碳排放量重新分配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二碳排放量额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碳排放量管理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处理模块。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目标区域没人但存在碳排放量消耗时,确定碳排放量消耗所对应的设备类型,并判断设备是否在白名单中;目标区域为不同等级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处理模块用于:若设备不在白名单中,则对设备进行关闭处理,或,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使得该用户根据提示信息返回处理指示,并根据该处理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理。
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碳排放量管理装置,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物类型确定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基于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碳排放量额度;通过构建的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碳排放量进行管理。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确定对应建筑物的碳排放量总额度之后,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划分不同等级区域,并将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权重占比在不同等级区域中分配不同的碳排放量额度,然后构建建筑物的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时刻监测管理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能够直观的检测出不同区域内的碳排放量,从而对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主要包括:
存储器301、处理器302及存储在存储器301上并可在处理器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03,存储器301和处理器302通过通信连接。处理器3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303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301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302与存储器301耦合。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设置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存储器。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进一步的,该计算机可存储介质还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物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
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
基于所述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所述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
通过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所述碳排放量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与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能源消耗类型确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
将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带入所述计算方式中,确定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的步骤,包括:
若区域内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一等级区域;
若区域内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二等级区域;
若区域内所述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碳排放量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对应区域为第三等级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等级区域的第一权重、所述第二等级区域的第二权重以及所述第三等级区域的第三权重;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第三权重对所述碳排放量额度进行分配,以得到所述建筑物中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的步骤,包括:
构建所述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
实时检测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
将检测到的碳排放量在所述BIM数字模型的对应等级区域中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所述第一碳排放量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判断所述监测结果中是否存在碳排放量超标的目标等级区域;
若存在所述目标等级区域,则基于所述碳排放量总额度确定剩余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剩余碳排放量重新分配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第二碳排放量额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区域没人但存在碳排放量消耗时,确定碳排放量消耗所对应的设备类型,并判断所述设备是否在白名单中;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不同等级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
若所述设备不在白名单中,则对所述设备进行关闭处理,或,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使得该用户根据提示信息返回处理指示,并根据该处理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理。
8.一种碳排放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物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物的碳排量总额度;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历史能源消耗数据将建筑物划分不同等级区域;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碳排放量总额度,按照所述不同等级区域分配对应的第一碳排放量额度;
监测模块,用于通过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BIM数字模型,对所述不同等级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一碳排放量额度对所述碳排放量进行管理。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碳排放量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碳排放量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CN202310742645.1A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20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2645.1A CN116720660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2645.1A CN116720660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0660A true CN116720660A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1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2645.1A Pending CN116720660A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206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4094B (zh) 一种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监测管理系统
CN113435657B (zh) 数据集成处理方法、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17127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ergy management
CN110597116B (zh) 一种基于建筑用能数据的实时动态能源管控系统
CN110264080A (zh) 一种绿色建筑运行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84316A (zh) 能源管理设备和系统
Karpinska et al. Will energy transition in Poland increase the extent and depth of energy poverty?
CN105956752A (zh) 用于绿色公共建筑运营阶段的能效评估与诊断分析方法
CN114239972A (zh)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校园能效与电气安全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365030A (zh) 建筑能耗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04325B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源管理系统
CN111614160A (zh) 一种低压用户负荷调控业务承载平台
CN111191851B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中心能效优化方法
JP201204473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856982A (zh) 企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
KR20150026230A (ko) Bim 데이터를 이용한 셀프 러닝 건물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CN115619136A (zh) 楼宇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4418794A (zh) 一种建筑数据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15429B1 (ko) 소셜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공동 주거지 에너지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6720660A (zh) 一种碳排放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930652A (zh) 一种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及节能效果监测方法
CN116027687A (zh) 一种智慧用能楼宇能耗监控系统及节能效果监测方法
KR20130120604A (ko) 외기 도입을 위한 건물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5437876A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5210573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小区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