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9791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9791A
CN116719791A CN202310558471.3A CN202310558471A CN116719791A CN 116719791 A CN116719791 A CN 116719791A CN 202310558471 A CN202310558471 A CN 202310558471A CN 116719791 A CN116719791 A CN 116719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base
target
field
targe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84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84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197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19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97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4Database migration suppo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业务需求等原因,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即将旧系统升级为新系统。此时,需要将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
相关技术中,将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新系统的方法为:通过离线方式将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拷贝到新系统中。由于旧系统还可能承接线上流量,导致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可能会发生实时变化,即拷贝到新系统中的数据不是旧系统的最终数据。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离线方式将旧系统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可能会导致迁移到新系统中的数据与旧系统中的数据不一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系统;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每条数据的数据状态用于表征该条数据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为所述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
通过调用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的过程中,将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确定为迁移中;
在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后,将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更新为迁移成功。
可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为迁移中;
检测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是否出现异常;所述目标服务为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时,所调用的服务;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系统的所述目标服务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的步骤。
可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账户的数据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确定所请求的数据是否由所述第一系统迁移到所述第二系统;
如果所请求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系统,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转发到所述第二系统,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响应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每个目标第一字段,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中,确定与所述目标第一字段含义相匹配的目标第二字段;
将所述目标第一字段与所述目标第二字段建立映射关系。
第二方面,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映射关系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系统;
数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每条数据的数据状态用于表征该条数据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是否会发生变化;
数据迁移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的,所述数据迁移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为所述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
通过调用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迁移状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在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的过程中,将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确定为迁移中;
迁移状态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在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后,将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更新为迁移成功。
可选的,还包括:
迁移状态确定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执行在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为迁移中;
异常状态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检测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是否出现异常;所述目标服务为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时,所调用的服务;
在所述异常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系统的所述目标服务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触发所述数据迁移模块再次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的步骤。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数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在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账户的数据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第二数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确定所请求的数据是否由所述第一系统迁移到所述第二系统;
获取请求转发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果所请求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系统,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转发到所述第二系统,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响应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对于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每个目标第一字段,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中,确定与所述目标第一字段含义相匹配的目标第二字段;
将所述目标第一字段与所述目标第二字段建立映射关系。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的数据状态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使得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由于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数据是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因此,可以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并且,通过确定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从第一数据库迁移到第二数据库的数据,能够准确地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可见,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S13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整体技术方案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应用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由于业务需求等原因,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即将旧系统升级为新系统。此时,需要将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
相关技术中,将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新系统的方法为:通过离线方式将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拷贝到新系统中。由于旧系统还可能承接线上流量,导致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可能会发生实时变化,即拷贝到新系统中的数据不是旧系统的最终数据。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离线方式将旧系统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可能会导致迁移到新系统中的数据与旧系统中的数据不一致。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运行有迁移程序的电子设备,该迁移程序用于将旧系统的迁移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第二系统为第一系统更新后的系统。
具体的,第一系统可以为旧系统,第二系统可以为旧系统升级后的新系统。旧系统的数据存储于旧系统中的数据库中,为了方案描述清楚,将旧系统中的数据库称为第一数据库。同样的,新系统中的数据存储于新系统中的数据库中,为了方案描述清楚,将新系统中的数据库称为第二数据库。
数据库包括行和列,数据库中的每一列被称为一个字段。在将第一系统升级为第二系统时,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通常是不同的。
在第一种情况下,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的数量多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的数量。举例而言,由于业务需求,有些业务功能减少,此时,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的数量会比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的数量少。
在第二种情况下,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的数量少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的数量。举例而言,由于业务需求,有些业务功能增加,此时,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的数量会比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的数量多。
在第三种情况下,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存在含义相同,但名称不同的情况。例如,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都有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第一数据库中用于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为amount,第二数据库中用于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为total amount。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通常是不同的,即第一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与第二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不同。为了后续步骤中,能够将第一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数据库中,需要建立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将第一系统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映射到第二系统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为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为了方案描述清楚,下面将结合上述三种情况来对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阐述。
在第一种情况下,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的数量多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的数量,那么,可以将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中相同的字段建立映射关系,例如,第一字段中包括用于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amount;第二字段中也包括用于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amount,那么,可以将二者建立映射关系。
在第二种情况下,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的数量少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的数量,那么,可以将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中相同的字段建立映射关系,例如,第一字段中包括用于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total amount;第二字段中也包括用于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total amount,那么,可以将二者建立映射关系。
在第三种情况下,S110,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包括如下两个步骤,分别为步骤a1和步骤a2:
步骤a1,对于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每个目标第一字段,在第二数据库中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中,确定与目标第一字段含义相匹配的目标第二字段。
步骤a2,将目标第一字段与目标第二字段建立映射关系。
具体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存在含义相同,但名称不同的情况,那么,可以将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中,含义相同,但名称不同的字段建立映射关系。例如,第一数据库包括用于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amount,第二数据库中包括用于表示虚拟资源大小的字段total amount,那么,可以将字段amount与字段totalamount建立映射关系。
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每个目标第一字段,通过在第二数据库中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中,确定与目标第一字段含义相匹配的目标第二字段,可以准确地建立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有助于后续步骤中,准确地将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迁移到第二数据库中。
在建立了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后,对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每一条数据(即每一行数据)迁移到第二数据库时,可以通过所建立的映射关系准确地将该条数据所包括的各个字段对应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对应的字段中。
S120,基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
其中,每条数据的数据状态用于表征该条数据在第一系统中是否会发生变化;目标数据的数据状态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
具体的,由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某些数据可能是会发生变化的,为了保证数据迁移后,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在将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之前,可以查找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一条数据的数据状态用于表征该条数据在第一系统中是否会发生变化。
例如,可以在第一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未完成的虚拟资源变动类数据,如果存在未完成的虚拟资源变动类数据,说明该类数据是在第一系统中会发生变化的数据,那么暂时不对该类数据进行迁移。
并且,将数据状态为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确定为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并且,在监测到某条数据的数据状态由在第一系统中会发生变化更新为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时,可以将该条数据确定为待迁移的目标数据。
S130,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使得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在将第一数据库中数据状态为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确定为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后,可以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第二系统可以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具体的,对于每一条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迁移到第二数据库时,第二系统可以通过所建立的映射关系将该条目标数据所包括的各个字段对应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对应的字段中,从而实现了准确地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的数据状态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使得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由于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数据是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因此,可以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并且,通过确定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从第一数据库迁移到第二数据库的数据,能够准确地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可见,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在上述图1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130,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31,获取目标数据以及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具体的,第一数据库中的每一行数据可以称为一条数据。每一条数据具有对应的数据状态,并且,每一条数据具有对应的数据标识。在将数据状态为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确定为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后,可以获取目标数据以及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S132,基于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为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
为了防止因迁移程序迁移目标数据的过程中,与线上流量并发而导致迁移目标数据出现错误,在获取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后,可以为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
具体的,第一数据库中存储有很多行数据,每一行数据为一条数据,在迁移某一条或者某几条目标数据时,可以根据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为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这样,只有迁移程序可以操作该目标数据,从而有利于迁移程序准确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
S133,通过调用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
具体的,迁移程序在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迁移得到第二系统时,需要调用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通过启动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实现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
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时,不仅获取目标数据,还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并基于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为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这样,只有迁移程序可以操作该目标数据,从而有利于迁移程序准确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40,在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的过程中,将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确定为迁移中。
具体的,迁移程序不仅可以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还可以记录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其中,迁移状态可以包括迁移中和迁移成功两种,在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将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记录为迁移中。
S150,在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后,将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更新为迁移成功。
具体的,在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后,说明目标数据已经成功地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因此,可以将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更新为迁移成功。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迁移程序可以通过数据的迁移状态来确定第一系统中的哪些数据成功迁移到第二系统,哪些数据未成功迁移到第二系统,以对未成功迁移到第二系统的数据进行再次迁移,进而有助于将第一系统的数据均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60,在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保持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为迁移中。
具体的,在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说明没有成功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
S170,检测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是否出现异常。
其中,目标服务为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时,所调用的服务。
具体的,在没有成功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时,可以检测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时,所调用的服务是否出现异常,以确定是否再次尝试将目标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
S180,在检测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再次执行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的步骤。
具体的,在检测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说明目标数据未成功迁移到第二系统,可能是由于网络抖动地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再次尝试将目标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即再次执行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的步骤。
在检测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不对目标数据进行迁移,并且,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可以将目标数据回滚到第一系统中。在检测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恢复正常后,再次执行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没有成功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时,可以检测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时,所调用的目标服务是否出现异常,如果目标服务未出现异常,则可以再次尝试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提高目标数据的迁移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分别为步骤b1至步骤b3:
步骤b1,在第一系统接收到账户的数据获取请求时,确定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在第一系统接收到账户的数据获取请求时,可以对数据获取请求进行解析,确定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步骤b2,确定所请求的数据是否由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
在确定了数据获取请求所需要请求的数据时,可以判断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是否已经由第一系统迁移到了第二系统。
步骤b3,如果所请求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将数据获取请求转发到第二系统,以使得第二系统响应数据获取请求。
如果数据获取请求所需要请求的数据已经由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可以将数据获取请求由第一系统转发到第二系统,以通过第二系统来响应数据获取请求。
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线将第一系统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在第一系统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即线上流量后,如果线上流量所请求的数据已经迁移到第二系统,迁移程序可以将第一系统的线上流量动态转发到第二系统中,实现了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流量的无缝衔接。
为了方案描述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整体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5所示,图5中的旧系统对应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系统,图5中的新系统对应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系统。
从图5可以看出,旧系统中存储的旧数据的迁移状态可以包括迁移中、迁移完成和尚未迁移。如果旧数据的迁移状态为迁移中,说明旧数据没有成功地迁移到新系统中。如果旧数据的迁移状态为迁移完成,说明旧数据成功地迁移到新系统中。如果旧数据的迁移状态为尚未迁移,说明迁移程序还没有开始将旧数据迁移到新系统。
迁移程序在迁移旧数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判断旧数据是否满足迁移条件,该迁移条件即为旧数据在旧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在旧数据满足迁移条件时,获取待迁移的旧数据,将所获取的旧数据的迁移状态标记为迁移中,并向新系统迁移该旧数据。
新系统在接收到旧数据时,根据旧系统中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新系统中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旧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并核查旧系统与新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在旧系统与新系统的数据一致时,将数据的迁移状态更新为迁移成功。
第二方面,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映射关系确定模块610,被配置为执行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系统;
数据确定模块620,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每条数据的数据状态用于表征该条数据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是否会发生变化;
数据迁移模块630,被配置为执行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的数据状态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使得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由于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数据是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因此,可以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并且,通过确定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从第一数据库迁移到第二数据库的数据,能够准确地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可见,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可选的,所述数据迁移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为所述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
通过调用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迁移状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在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的过程中,将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确定为迁移中;
迁移状态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在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后,将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更新为迁移成功。
可选的,还包括:
迁移状态确定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执行在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为迁移中;
异常状态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检测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是否出现异常;所述目标服务为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时,所调用的服务;
在所述异常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系统的所述目标服务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触发所述数据迁移模块再次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的步骤。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数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在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账户的数据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第二数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确定所请求的数据是否由所述第一系统迁移到所述第二系统;
获取请求转发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果所请求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系统,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转发到所述第二系统,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响应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对于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每个目标第一字段,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中,确定与所述目标第一字段含义相匹配的目标第二字段;
将所述目标第一字段与所述目标第二字段建立映射关系。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700的框图。例如,装置7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7,装置700包括处理组件7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7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7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7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7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7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7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50被配置为将装置7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758。装置7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的数据状态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使得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由于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数据是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因此,可以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并且,通过确定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从第一数据库迁移到第二数据库的数据,能够准确地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可见,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处理器810;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820;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的数据状态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使得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由于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数据是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因此,可以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并且,通过确定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从第一数据库迁移到第二数据库的数据,能够准确地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可见,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的数据状态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使得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由于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数据是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因此,可以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并且,通过确定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从第一数据库迁移到第二数据库的数据,能够准确地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可见,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的数据状态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向第二系统迁移目标数据,以使得第二系统基于第一字段与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目标数据映射到第二数据库中。
由于从第一系统迁移到第二系统数据是在第一系统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因此,可以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并且,通过确定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从第一数据库迁移到第二数据库的数据,能够准确地映射到第二数据库。可见,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迁移到第二系统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系统;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每条数据的数据状态用于表征该条数据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是否会发生变化;
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为所述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
通过调用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的过程中,将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确定为迁移中;
在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后,更新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目标数据的迁移状态为迁移中;
检测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是否出现异常;所述目标服务为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时,所调用的服务;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系统的所述目标服务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账户的数据获取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确定所请求的数据是否由所述第一系统迁移到所述第二系统;
如果所请求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系统,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转发到所述第二系统,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响应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每个目标第一字段,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中,确定与所述目标第一字段含义相匹配的目标第二字段;
将所述目标第一字段与所述目标第二字段建立映射关系。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映射关系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在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数据库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包括的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系统;
数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条数据的数据状态,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确定待迁移的目标数据;每条数据的数据状态用于表征该条数据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是否会发生变化;
数据迁移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基于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以及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为所述目标数据增加分布式锁;
通过调用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服务向所述第二系统迁移所述目标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310558471.3A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197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8471.3A CN116719791A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8471.3A CN116719791A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9791A true CN116719791A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66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8471.3A Pending CN116719791A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197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724B (zh) 在高可用性虚拟机环境中提供高可用性应用程序
CN108388599B (zh) 电子装置、数据迁移及调用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11021411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computing processes requiring reinitialization after a software package update
CN111897558A (zh) 容器集群管理系统Kubernetes升级方法和装置
CN108038039B (zh) 记录日志的方法及微服务系统
CN110063042B (zh) 一种数据库故障的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CN109308239B (zh)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48862B (zh) 软件版本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5269612A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WO2020253045A1 (zh) 配置化的数据转发异常补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4217B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节点虚拟机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11966461B (zh) 虚拟机集群节点守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16818B (zh) 一种scada系统升级时的实时数据转储方法和装置
CN109150596B (zh) 一种scada系统实时数据转储方法和装置
CN108804239B (zh) 平台整合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71979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67896A (zh) 一种更新软件版本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94724A (zh) 分布式表格系统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78763B (zh) 一种三方接口服务故障智能切换方法及系统
CA3129150C (en) Interface message test method and device, comput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189599B (zh) 一种提高scada系统实时数据转储稳定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18170405A (zh) 一种感知Pod应用状态自动更新应用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6455809A (zh) 链路异常后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81614A (zh) 车辆工程配置表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08990A (zh) 高可用服务的配置参数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