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9612A -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9612A
CN115269612A CN202211173630.XA CN202211173630A CN115269612A CN 115269612 A CN115269612 A CN 115269612A CN 202211173630 A CN202211173630 A CN 202211173630A CN 115269612 A CN115269612 A CN 115269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platform
micro
service platform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36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9612B (zh
Inventor
刘明芳
倪培峰
张炜琛
赵金科
严凯
刘威
周百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Drag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rag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rag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Drag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36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9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9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9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9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9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06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distributed, e.g. networked systems, cluster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if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on, off, available, not avai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6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reporting the monito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0Database-specific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根据所述预设微服务列表,获取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的请求时,获取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包括:第一数据集、第二数据集和第三数据集;可知,本发明能够通过监控数据和关键数据进行融合后进行分析,实现上层服务平台对下层服务平台的数据准确监控和分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融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当不同的服务平台采取同一功能的微服务时,由于不同的服务平台会采取不同的开发商设计同一微服务,使得微服务中数据或者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会存在如下缺陷:(1)无法实现同一微服务对应的不同服务平台的数据不同的同步更新,进而导致服务平台出现异常情况;(2)也能够避免因同一微服务对应的不同服务平台的数据不同,导致无法对服务平台的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无法从数据中确定出异常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库、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数据库包括:第一服务平台ID、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预设微服务列表和在预设微服务列表中每一预设微服务对应的构建数据列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0、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服务平台ID,其中,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中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优先级一致;
S200、根据所述预设微服务列表,获取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
S300、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的请求时,获取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三数据集。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服务平台ID,其中,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中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优先级一致;根据所述预设微服务列表,获取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的请求时,获取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三数据集;可知,本发明一方面能够避免因大部分的服务平台由于开发商不同,对服务平台中微服务设计不同,导致大量的数据接入至上一层级的服务平台中无法同步更新数据或者导致服务平台无法同步更新,进而导致服务平台出现异常情况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监控数据和关键数据进行融合后进行分析,实现上层服务平台对下层服务平台的数据准确监控和分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执行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库、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数据库包括:第一服务平台ID、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预设微服务列表和在预设微服务列表中每一预设微服务对应的构建数据列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S100、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服务平台ID,其中,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中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优先级一致,可以理解为:每一第二服务平台ID为同一等级的服务平台。
具体地,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为第一服务平台的唯一标识。
具体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为第二服务平台的唯一标识,其中,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中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优先级一致,可以理解为:每一第二服务平台处于同一等级的服务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的优先级大于任一所述述第二服务平台ID的优先级,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服务平台与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均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一服务平台可监控每一所述第一服务平台。
S200、根据所述预设微服务列表,获取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
具体地,所述第一数据集包括每一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和每一第二服务平台ID的初始目录表。
具体地,所述预设微服务列表包括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预设微服务ID,其中,所述预设微服务ID为预设微服务的唯一身份标识。
具体地,在S20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微服务列表中包括若干个目标微服务ID,其中,所述目标微服务ID为目标微服务的唯一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列表均不一致,可以理解为: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列表中至少存在一个目标微服务ID不一致;能够使得第二服务平台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预设微服务进行构建,避免浪费资源。
S203、当所述目标微服务ID与所述预设微服务ID一致时,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预设微服务对应的构建数据列表作为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一中间数据列表。
S205、根据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一中间数据列表,生成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其中,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中服务特征维度与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一中间数据列表中服务特征维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是指根据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一中间数据列表,通过服务生成源开发出的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的信息注册表,其中,不同的第二服务平台对于同一目标微服务采用的服务生成源不一致且所述服务生成源为开发微服务的开发平台。
S207、根据每一第二服务平台ID的所有的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生成第二服务平台ID的初始目录表。
具体地,每一预设微服务对应的构建数据列表包括预设微服务的接口参数、预设微服务的功能参数和预设微服务的架构参数,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微服务的接口参数、功能参数和架构参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能够根据微服务的构建数据列表,确定出不同服务平台是否构建满足要求的预设微服务,使得当不同的第二服务平台对于同一目标微服务采用的服务生成源不一致,也能够同步更新和监控不同服务平台的微服务。
S300、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时,获取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三数据集。
具体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为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中任一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服务请求。
具体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数据集包括若干个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
具体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三数据集包括若干个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要素数据列表。
具体地,在S30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1、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时,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
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其中,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为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向所述第一服务平台传输的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实时数据列表。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微服务特征维度与所述目标服无务ID的注册表中服务特征维度一致。
S303、根据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S303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31、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中微服务特征。
S3033、当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为第一次服务请求时,从目标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中随机选取N个服务特征维度作为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以使得根据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构建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列表。
S3035、当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不为第一次服务请求时,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
具体地,所述目标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为基于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中所有的服务特征维度构建的服务特征维度列表。
具体地,所述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与所述目标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一致。
S3037、从所述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中随机选取N个服务特征维度作为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以使得根据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构建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列表,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从所述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选取服务特征维度,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能够只需要对部分服务特征维度对应的数据进行监控,就可以起到监控微服务的作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S303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31、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服务特征维度的数量。
S3033、当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服务特征维度的数量不大于预设的服务特征维度数量阈值时,将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作为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所述服务特征维度数量阈值,在此不再赘述。
S3035、当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服务特征维度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服务特征维度数量阈值时,根据当前的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列表,从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
上述,当服务特征维度较大时,只需要对部分服务特征维度对应的数据进行监控,就可以起到监控微服务的作用,无需将所有的微服务特征全部进行监控,避免监控数据过大。
优选地,在S3035步骤中还通过如下步骤获取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列表:
S30351、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中微服务特征。
S30353、当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为第一次服务请求时,从目标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中随机选取N个服务特征维度作为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以使得根据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构建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列表。
S30355、当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不为第一次服务请求时,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
具体地,所述目标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为基于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中所有的服务特征维度构建的服务特征维度列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与所述目标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一致。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S30355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
S1、当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不为第一次服务请求时,获取中间服务特征维度集合A={A1,……,Ai,……,Am},Ai是指第i个预设时间段对应的中间服务特征维度列表。
具体地,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取值范围为1-7天,优选地,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取值为1天。
进一步地,在S1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Ai中服务特征维度的数量小于N时,将所述目标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作为Ai+1
当Ai中服务特征维度的数量不小于N时,从Ai中随机选取N个服务特征维度后的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作为Ai+1
S3、当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对应的时间点属于第i个预设时间段内,将Ai作为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
上述,能够避免重复选择固定的服务特征维度,以有利于监控目标微服务的上传数据。
S30357、从所述关键服务特征维度列表中随机选取N个服务特征维度作为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以使得根据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构建目标微服务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列表。
优选地,N与预设的服务特征维度数量阈值相等。
S305、根据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要素数据列表。
具体地,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要素数据列表为从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选取的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取数据,在此不再赘述。
S400、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执行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数据分析处理。
具体地,在S40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1、当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为Null时,则确定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为异常注册表,虽然第二服务平台生成了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但是能够准确的识别出未启用目标微服务。
S403、当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中任一监控数据与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要素数据列表中每一要素数据不一致时,则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要素数据列表中要素数据为异常数据,能够准确的确定出异常的要素数据,有利于分析第二服务平台对应的目标微服务的使用情况。
上述,能够注册数据、监控数据和上传的要素数据进行融合,便于后续对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数据状态进行分析,以实现上层服务平台对下层服务平台的数据准确监控和分析。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服务平台ID,其中,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中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优先级一致;根据所述预设微服务列表,获取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的请求时,获取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三数据集;可知,本发明一方面能够避免因大部分的服务平台由于开发商不同,对服务平台中微服务设计不同,导致大量的数据接入至上一层级的服务平台中无法同步更新数据或者导致服务平台无法同步更新,进而导致服务平台出现异常情况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监控数据和关键数据进行融合后进行分析,实现上层服务平台对下层服务平台的数据准确监控和分析。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本发明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库、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数据库包括:第一服务平台ID、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预设微服务列表和在预设微服务列表中每一预设微服务对应的构建数据列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0、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服务平台ID,其中,在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列表中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优先级一致;
S200、根据所述预设微服务列表,获取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
S300、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的请求时,获取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一数据集、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三数据集;
S400、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数据集,执行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数据分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为第一服务平台的唯一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为第二服务平台的唯一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平台ID的优先级大于任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的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集包括每一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目标微服务ID的第一数据表和每一第二服务平台ID的初始目录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微服务列表包括第一服务平台对应的预设微服务ID,其中,所述预设微服务ID为预设微服务的唯一身份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20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每一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列表,其中,所述目标微服务列表中包括若干个目标微服务ID,其中,所述目标微服务ID为目标微服务的唯一身份标识;
S203、当所述目标微服务ID与所述预设微服务ID一致时,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预设微服务对应的构建数据列表作为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一中间数据列表;
S205、根据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一中间数据列表,生成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其中,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中服务特征维度与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一中间数据列表中服务特征维度一致;
S207、根据每一第二服务平台ID的所有的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注册表,生成第二服务平台ID的初始目录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二数据集包括若干个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且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第三数据集包括若干个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要素数据列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30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1、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平台ID对应的目标微服务请求时,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
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其中,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为所述第二服务平台向所述第一服务平台传输的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实时数据列表;
S303、根据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
S305、将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作为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要素数据列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303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31、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服务特征维度的数量;
S3033、当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服务特征维度的数量不大于预设的服务特征维度数量阈值时,将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作为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
S3035、当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服务特征维度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服务特征维度数量阈值时,根据当前的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预设特征维度列表,从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列表中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ID对应的监控数据列表。
CN202211173630.XA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Active CN115269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3630.XA CN115269612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3630.XA CN115269612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9612A true CN115269612A (zh) 2022-11-01
CN115269612B CN115269612B (zh) 2022-12-13

Family

ID=8375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3630.XA Active CN115269612B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96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3611A (zh) * 2023-06-16 2023-07-25 公安部信息通信中心 一种跨层级的分布式异常数据识别与处理系统
CN117112680A (zh) * 2023-10-24 2023-11-24 北京睿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层级微服务的数据关联系统
CN117812151A (zh) * 2024-02-23 2024-04-0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一种支持多平台功能提取与统建的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6702A1 (en) * 2000-06-23 2002-10-24 Benjamin Kan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ublishing, manag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e-content on multiple platforms
US20180159747A1 (en) * 2016-12-05 2018-06-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utomated feature deployment for active analytics microservices
US20200204527A1 (en) * 2015-03-12 2020-06-25 Mine Zero Gmbh Secur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ransactional platform
CN112217847A (zh) * 2019-07-11 2021-01-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微服务平台及其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8772A (zh) * 2021-02-08 2021-06-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行为数据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673857A (zh) * 2021-08-13 2021-11-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数据中台的服务感知与资源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3704052A (zh) * 2021-07-21 2021-11-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US20220109741A1 (en) * 2019-06-18 2022-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centraliz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xy, host,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138223A1 (en) * 2019-09-13 2022-05-05 Pure Storage, Inc.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or Replicating Datasets
WO2022134358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微服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微服务处理平台及介质
CN114826866A (zh) * 2022-03-31 2022-07-29 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跨平台微服务体系结构、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8936A (zh) * 2022-05-24 2022-08-30 身边云(北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的升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6702A1 (en) * 2000-06-23 2002-10-24 Benjamin Kan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ublishing, manag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e-content on multiple platforms
US20200204527A1 (en) * 2015-03-12 2020-06-25 Mine Zero Gmbh Secur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ransactional platform
US20180159747A1 (en) * 2016-12-05 2018-06-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utomated feature deployment for active analytics microservices
US20220109741A1 (en) * 2019-06-18 2022-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centraliz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xy, hos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217847A (zh) * 2019-07-11 2021-01-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微服务平台及其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38223A1 (en) * 2019-09-13 2022-05-05 Pure Storage, Inc.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or Replicating Datasets
WO2022134358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微服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微服务处理平台及介质
CN112988772A (zh) * 2021-02-08 2021-06-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行为数据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165965A1 (zh) * 2021-02-08 2022-08-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行为数据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04052A (zh) * 2021-07-21 2021-11-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673857A (zh) * 2021-08-13 2021-11-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数据中台的服务感知与资源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4826866A (zh) * 2022-03-31 2022-07-29 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跨平台微服务体系结构、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8936A (zh) * 2022-05-24 2022-08-30 身边云(北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服务平台的升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SHAILESH KUMAR SHIVAKUMAR: "《Mindtree》", 31 December 2019 *
NISHANIL等: "Creting a simple data-driven CRUD microservice", 《.NET MICROSERVICES》 *
RAJESH BHOJWANI: "Design Patterns for Microservices Learen about the design paterns of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to overcome its challenges", 《MICROSERVICES ZONE》 *
尹磊等: "基于微服务的服务机器人云服务设计方法",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
梁朔等: "基于统一数据模型的广西配用电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广西电力》 *
王若倪等: "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及灯塔大数据行业应用平台", 《中兴通讯技术》 *
肖航等: "数据服务平台微服务化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报业》 *
赵昱: "基于ServiceComb的多语言微服务平台", 《计算机系统应用》 *
郄小明等: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终端服务平台设计", 《数字技术与应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3611A (zh) * 2023-06-16 2023-07-25 公安部信息通信中心 一种跨层级的分布式异常数据识别与处理系统
CN116483611B (zh) * 2023-06-16 2023-08-25 公安部信息通信中心 一种跨层级的分布式异常数据识别与处理系统
CN117112680A (zh) * 2023-10-24 2023-11-24 北京睿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层级微服务的数据关联系统
CN117112680B (zh) * 2023-10-24 2023-12-29 北京睿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层级微服务的数据关联系统
CN117812151A (zh) * 2024-02-23 2024-04-0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一种支持多平台功能提取与统建的系统
CN117812151B (zh) * 2024-02-23 2024-04-2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一种支持多平台功能提取与统建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9612B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69612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平台多维数据融合系统
US20050235248A1 (en)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computing services architecture an developing patterns of computing services and method therefor
US9514176B2 (en) Database update notification method
CN113448862B (zh) 软件版本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158741A (zh) 监控业务模块对第三方类库依赖关系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US831197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1859047A (zh) 一种故障解决方法及装置
CN110674231A (zh) 一种面向数据湖的用户id集成方法和系统
CN112579603A (zh) 基于cdc的数据模型动态信息感知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9992279A (zh) 配置数据更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21961B2 (ja) 病理学ワークフロー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0737458A (zh) 一种代码更新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1142559B (zh) 对计算机控制的处理进行监视的方法与系统
US786091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assigning operations to agents based on versions
CN111090401B (zh) 存储设备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88305B (zh) 测试环境同步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
CN112559525A (zh) 数据检查系统、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9038051B1 (en) Selecting patch solutions based on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regarding patches previously installed on user system
CN115617668A (zh) 一种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08098B (zh) 评估业务流程中的节点的运行状况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28208A (zh) 程序错误信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0817396B2 (en) Recognition of operational elements by fingerprint in an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CN109558153B (zh) 版本一致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0702998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between instr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model
Goyal et al. Smartphone Context Event Sequence Prediction with POERMH and TKE-Rules Algorith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