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6712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6712A
CN116716712A CN202310723361.8A CN202310723361A CN116716712A CN 116716712 A CN116716712 A CN 116716712A CN 202310723361 A CN202310723361 A CN 202310723361A CN 116716712 A CN116716712 A CN 116716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groove
wall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33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华
单世强
刘振华
湛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33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16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16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6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0Filter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过滤件设置于容置槽内且位于端盖下方,过滤件形成有过滤槽,端盖中的水能够导入到过滤槽内并透过过滤槽实现过滤,过滤槽内透出的水导入到容置槽内并从容置槽导出。弹性件连接端盖与过滤件,弹性件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其中,端盖中的水导入到过滤槽时冲击过滤槽,过滤件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过滤件抖动。因此,在水导入到过滤件内时,能够通过水流的冲击使得过滤件抖动,进而使得过滤槽的杂物抖动以防止杂物堵塞过滤槽,使得洗衣机能够正常排水,以保证洗衣机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被广泛地用于于各家各户。洗衣机排出的污水中一般含有较多的微塑料以及其他杂质,这些微塑料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且难以过滤分离。尽管经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分离,仍有一半以上进入河流、海洋,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内而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通常设置过滤装置实现对过滤微纤维等杂质的过滤,但现有过滤装置容易发生堵塞,导致洗衣机排水效果不好,影响到洗衣机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洗衣机,能够使得过滤槽的杂物抖动以防止杂物堵塞过滤槽,使得洗衣机能够正常排水,以保证洗衣机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壳体,形成有容置槽;端盖,设置于容置槽的开口处,端盖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用于供待过滤水进入到端盖内;过滤件,设置于容置槽内且位于端盖下方,过滤件形成有过滤槽,端盖中的水能够导入到过滤槽内并透过过滤槽实现过滤,过滤槽内透出的水导入到容置槽内并从容置槽导出;弹性件,连接端盖与过滤件,弹性件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其中,端盖中的水导入到过滤槽时冲击过滤槽,过滤件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过滤件抖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洗衣机还包括伸缩筒,伸缩筒呈柔性设置以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伸缩,伸缩筒的顶端套设在端盖上,伸缩筒的底端套设在过滤件上,弹性件位于伸缩筒与过滤槽内;其中,端盖中的水经过伸缩筒流入到过滤槽内时,伸缩筒产生伸缩以使得过滤件震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洗衣机包括清洗件,清洗件设置于端盖的底部,清洗件的底部设置有导水孔,导水孔的深度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朝向靠近过滤槽的内壁的方向倾斜设置,导水孔用于将端盖中的水导向过滤槽的内壁,以通过水流冲击实现对过滤槽内壁的冲洗。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清洗件包括清洗底壁与清洗侧壁,清洗底壁围绕清洗侧壁设置以形成清洗槽,导水孔设置于清洗底壁上,端盖内的水导入到清洗槽内并从导水孔导出。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的顶端与清洗件的底壁连接,弹性件的底端与过滤槽的底壁连接,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过滤槽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清洗件的底壁中心向下凸起形成第一连接柱,过滤槽的底壁中心向上凸起形成第二连接柱,弹性件呈弹簧状设置,弹性件的顶端套设在第一连接柱上,弹性件的底端套设在第二连接柱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端盖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导水槽,端盖的侧壁形成有引水槽,引水槽与导水槽通过进水口连通,端盖设置于容置槽内时,引水槽的开口处与容置槽的侧壁相贴以密封引水槽,容置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引水槽的引水孔,引水孔用于将外界的水导入到引水槽内以导入到进水口。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端盖的外壁凸起形成有第一环形部与第二环形部,第一环形部与第二环形部沿端盖的周向延伸,第一环形环与第二环形部间隔设置以形成引水槽。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件包括过滤架与过滤网,过滤架形成多个镂空区域,过滤网设置于镂空区域处,过滤架与过滤网构成过滤槽,过滤槽内的水透过过滤网导出而实现过滤。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件包括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第一过滤件形成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件形成第二过滤槽,第一过滤件间隔设置于第二过滤槽内,第一过滤槽上的过滤孔的尺寸大于第二过滤槽上的过滤孔的尺寸,导水孔用于将端盖中的水导向第一过滤槽的内壁。
本申请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过滤件设置于容置槽内且位于端盖下方,过滤件形成有过滤槽,端盖中的水能够导入到过滤槽内并透过过滤槽实现过滤,过滤槽内透出的水导入到容置槽内并从容置槽导出。弹性件连接端盖与过滤件,弹性件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其中,端盖中的水导入到过滤槽时冲击过滤槽,过滤件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过滤件抖动。因此,在水导入到过滤件内时,能够通过水流的冲击使得过滤件抖动,进而使得过滤槽的杂物抖动以防止杂物堵塞过滤槽,使得洗衣机能够正常排水,以保证洗衣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去除后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壳体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7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剖视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端盖沿剖面线C-C的剖视图;
图12是设置于容置槽处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结构的一剖视图;
图15是图13中的清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清洗件沿剖面线D-D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3中的过滤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3中的端盖与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21是图20所示结构沿剖面线E-E的剖视图;
图22是图19所示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清洁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的清洁刷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4中的清洁刷沿剖面线F-F的剖视图;
图26是图22中的分水件的俯视图;
图27是图26中的分水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分水件与清洁刷在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所示结构的一剖视图;
图30是图29中的区域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1是图22中的清洁刷的一剖视图;
图32是图31中的区域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3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所示结构的一剖视图;
图35是图33所示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6是溢流环与端盖在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36所示结构沿剖面线G-G的剖视图;
图38是图37中的区域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9是过滤装置设置在壳体内时的剖视图;
图40是图39中的区域D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1是图35中的溢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中的溢流环的俯视图;
图43是图42中的溢流环沿的一剖视图;
图44是警示装置设置在壳体上的俯视图;
图45是图44所示结构沿剖面线I-I的剖视图;
图46是图45中的区域E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7是图44中的警示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8是图47所示的警示组件的俯视图;
图49是图48所示结构沿剖面线J-J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过滤装置10、壳体11、容置槽111、收纳槽112、进水管121、出水管122、后盖13、收纳卡勾131、端盖14、提拉部141、进水口142、导水槽143、第一环形部144、第二环形部145、第一环形槽146、第二环形槽147、第一出水口148、第二出水口149、过滤件15、过滤槽151、过滤架152、过滤网153、第二连接柱154、安装部155、第一过滤件156、第二过滤件157、清洗件16、导水孔161、清洗底壁162、清洗侧壁163、清洗槽164、第一连接柱165、导水腔17、弹性件18、伸缩筒19、引水槽21、引水孔22、第一密封圈231、第二密封圈232、清洁刷24、推进部241、弧形区段2411、竖直区段2412、第二环形壁242、转动轴243、第二转动槽2431、分水件25、分水槽251、分水口252、分水件的底壁253、第一环形壁254、引导槽255、导水部256、第一转动槽257、溢流环26、第三环形槽261、圆筒部262、第三环形部263、弧形滤槽264、溢流腔27、警示组件28、外筒体281、安装通孔2811、警示柱282、底座283、导水孔2831、安装槽29、连通孔31、观察窗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手段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所构成的其它实施例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一种洗衣机,过滤装置10为洗衣机的一部分。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10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10去除后盖13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后盖1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壳体1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壳体11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壳体11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结合图1-图6,过滤装置10包括壳体11,壳体11形成有容置槽111,容置槽111的开口位于壳体11的顶部,容置槽111用于容置过滤装置10的主要部件且接收外界导入待过滤水,以实现对外界的水的过滤。其中,待过滤水可以是洗衣机的排水管排出的水。此时,过滤装置10为洗衣机的一部分,但可以独立于洗衣机的主体部分设置,例如挂设在洗衣机的箱体的旁边。
壳体11上设置有进水管121与出水管122,进水管121与出水管122均与容置槽111连通,进水管121用于与外界结构连接,以将外界待过滤水导入到容置槽111中。结合上述内容,可以是进水管121与洗衣机的排水管连通。待过滤水在容置槽111中被过滤后成为被过滤水,出水管122用于将被过滤水导出到容置槽111外。其中,进水管121可以设置在壳体11靠近顶部的位置,以便于将待过滤水导入到容置槽111中,出水管122可以设置在壳体11靠近底部的位置,以便于将被过滤水充分地导出。
壳体11的后部可以形成收纳槽112,收纳槽112用于容纳进水管121以及外界用于与进水管121连通的管道,收纳槽112在其后部以及顶部均开设有开口。过滤装置10可以包括后盖13,后盖13可以盖设在收纳槽112的后部的开口处。此时,外界用于与进水管121连通的管道从收纳槽112的底部开口伸入到收纳槽112内。
结合图2以及图3,壳体11上设置有收纳凸起,收纳凸起可以具体设置在收纳槽112的内壁上。收纳凸起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收纳凸起可以相对设置在收纳槽112的两个侧壁上。后盖13可以包括收纳卡勾131,收纳卡勾131用于勾住收纳凸起,进而使得后盖13固定于壳体11上。收纳卡勾131可以设置为相对排列的两个,两个收纳卡勾131分别勾在两个收纳凸起上。
图7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图7所示结构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图9是图8所示剖视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的端盖14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端盖14沿剖面线C-C的剖视图。
结合图7-图11,过滤装置10包括端盖14,端盖14设置于容置槽111的开口处。端盖14通过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容置槽111的开口处,且端盖14的部分位于容置槽111内,端盖14的其余部分外露于容置槽111,用户可以通过外露于容置槽111的部分将端盖14取下。例如,端盖14的顶部设置有提拉部141,用户可以通过提拉部141将端盖14从容置槽111处取下。
其中,端盖14设置在容置槽111的开口处时,端盖14会将容置槽111的顶部开口封盖,以实现对容置槽111的密封。端盖14的形状可以与容置槽111的开口处的形状相匹配,如图所示,容置槽111的开口的形状为圆形时,端盖14可以是圆形端盖14。
具体地,端盖14设置有进水口142,进水口142用于供待过滤水进入到端盖14内。应理解,端盖14包括端盖14顶壁以及端盖14侧壁,端盖14侧壁围绕端盖14顶壁设置,进而使得端盖14顶壁与端盖14侧壁共同围合形成开口向下的导水槽143。进水口142可以设置在端盖14的端盖14顶壁上,也可以设置在端盖14侧壁上,或同时设置在端盖14顶壁与端盖14侧壁上。此时,待过滤水通过进水口142进入到端盖14内,可以是通过进水口142进入到引水槽21内。进水口14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进水口142可以沿端盖14的周侧间隔设置,即沿着端盖14侧壁的周侧间隔设置。
图12是设置于容置槽111处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14是图12所示结构的一剖视图。
结合图8、图9以及图12-图14,过滤装置10包括过滤件15,过滤件15设置于容置槽111内且位于端盖14下方,过滤件15形成有过滤槽151。过滤件15可以是整体位于容置槽111内,如图8以及图9所示。过滤件15与端盖14之间可以直接接触设置,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进行连接。过滤件15形成的开口向上并朝向端盖14,进而使得端盖14中的水能够通过重力自然地导入到过滤槽151内。结合上述内容,即过滤槽151的开口朝向导水槽143下部的开口,导水槽143内的水通过其下部开口导入到过滤槽151内。
在端盖14中的水能够导入到过滤槽151内后,过滤槽151内的水会进一步透过过滤槽151以实现过滤,过滤槽151内透出的水导入到容置槽111内并从容置槽111导出。结合上述内容,即容置槽111内的水通过出水管122导出。其中,过滤件15具体可以呈筒状设置,此时容置槽111也可以呈筒状设置,例如图8以及图9所示。过滤件15的外壁与容置槽111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以保证过滤槽151导出的水能够从间隙处流下,而不会使得容置槽111的内壁阻碍过滤槽151导出的水的流动。
结合图1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件15可以包括有过滤架152以及过滤网153,过滤架152形成多个镂空区域,过滤网153设置于镂空区域处。其中,过滤架152构成过滤件15的骨架,过滤网153为过滤件15发挥过滤功能的结构,过滤架152与过滤网153构成过滤槽151,过滤槽151内的水透过过滤网153导出而实现过滤。
应理解,由于人工合成衣服含有聚酯纤维和丙烯酸纤维等微塑料,大多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洗衣机排水中含有较多的“微塑料”,“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过滤网153的孔径小于预设的孔径,进而使得过滤网153能够对“微纤维”起到良好的过滤效果。
图15是图13中的清洗件16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清洗件16沿剖面线D-D的剖视图。
结合图13以及图14,过滤装置10包括清洗件16,清洗件16设置于端盖14的底部。清洗件16的顶部可以设置于端盖14内,即顶部设置于导水槽143内,此时清洗件16的顶部的外周壁可以与导水槽143的内周壁相贴,进而使得导水槽143内的水能够全部导入到清洗件16中。
结合图15以及图16,清洗件16的底部设置有导水孔161,导水孔161的深度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朝向靠近过滤槽151的内壁的方向倾斜设置,即导水孔161的深度方向朝向远离导水件中心位置的方向倾斜。在过滤装置10正常放置的情况下,清洗件16的高度方向即为竖直方向。结合图16,导水孔161的深度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A。在导水孔16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多个导水孔161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附图中展示的多个导水孔161在竖直方向上的夹角展示为相同。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导水孔161能够将端盖14导入到清洗件16中的水导向过滤槽151的内壁,以通过水流冲击实现对过滤槽151的内壁的冲洗。因此,基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10,在待过滤的水从清洗件16导入到过滤槽151的过程中,由于导水孔161的设置,使得待过滤的水会直接冲刷过滤槽151的内壁,能够避免杂物堵塞过滤件15,进而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
继续结合图16,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清洗件16包括清洗底壁162与清洗侧壁163,清洗底壁162围绕清洗侧壁163设置以形成清洗槽164。其中,清洗底壁162可以设置为圆形,此时清洗侧壁163设置为圆环形。导水孔161设置于清洗底壁162上,端盖14内的水导入到清洗槽164内以从导水孔161导出。
结合上述实施例中导水槽143的设置以及图14,在清洗件16的清洗侧壁163与导水槽143的内壁相贴合时,导水槽143与清洗槽164共同构成导水腔17。进水口142位于清洗件16的上方,进水口142将水导入到导水腔17内以从导水孔161导出。即通过进水口142导入到导水腔17内的水均会从导水孔161导出,以从导水孔161内进入到过滤槽151内,进而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水孔161划分为至少两组,每一组导水孔161包括多个导水孔161,每一组中的导水孔161相互间隔设置。结合图15以及图16,导水孔161划分为两组,每一组导水孔161包括四个导水孔161,四个导水孔161相互间隔设置。
具体地,每一组中的多个导水孔161可以排布成环形,环形具体可以是一个封闭的形状,具体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结合清洗底壁162呈圆形设置的实施例,每一组中的多个导水孔161可以排布为圆形,此时每一个导水孔161呈弧形设置。
两组导水孔161排列成的环形可以间隔设置,此时导水孔161的深度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朝向环形的外侧的方向倾斜设置。在两组导水孔161排列成的环形为圆形时,两个圆形可以同心设置且半径不同,此时导水孔161的深度方向在朝向远离圆心的方向倾斜设置。
应理解,通过将导水孔161设置为多组,使得清洗槽164内的水能够较为迅速地导入到过滤槽151中,避免在过滤槽151内发生导水不畅的问题。通过将每一组的导水孔161排布为环形,使得导水孔161导出的水朝向四周扩散,进而实现对过滤槽151的内壁的全面冲洗。
结合图8、图9以及图13、图1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包括弹性件18,弹性件18连接端盖14与过滤件15,弹性件18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
具体地,弹性件18可以是弹簧、弹片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在附图中将弹性件18展示为了弹簧。弹性件18的顶端可以连接端盖14的底端,弹性件18的底端可以连接过滤件15,端盖14与过滤件15之间可以仅仅通过弹性件18实现连接,进而实现过滤件15通过弹性件18固定在端盖14上。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端盖14与弹性件18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其他结构,该其他结构也可以连接端盖14与过滤件15。
应理解,在端盖14中的水导入到过滤槽151时,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会冲击过滤槽151,进而使得过滤件15带动弹性件18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过滤件15抖动。具体地,弹性件18可能仅仅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而使得过滤件15在竖直方向上发生抖动,弹性件18也可能仅仅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而使过滤件15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抖动,弹性件18也可以同时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而使得过滤件15同时在竖直方向上以及水平方向上发生抖动。
结合上述内容,通过弹性件18的设置,在端盖14中的水导入到过滤件15的过程中,由于水自身的重力作用,使得过滤件15带动弹性件18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使得过滤件15发生抖动。通过过滤件15的抖动,能够使得过滤件15将过滤槽151内壁上的杂物抖掉,进而防止杂物聚集过多而堵塞过滤槽151而影响到过滤件15的效果以及导水效果。
应理解,在设置有弹性件18的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清洗件16的设置,即此时直接将端盖14中的水导入到过滤件15中,通过过滤件15的抖动能够实现较为良好的过滤效果。当然,在设置有弹性件18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有清洗件16,此时通过过滤件15的抖动以及清洗件16导出的水流的冲洗实现双重防堵的效果,能够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
结合图16,在设置有清洗件16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8的顶端与清洗件16的底壁连接,弹性件18的底端与过滤槽151的底壁连接,弹性件18的至少部分位于过滤槽151内。通过弹性件18的底端与过滤槽151的底壁连接使得弹性件18至少部分位于过滤槽151内,能够使得弹性件18对过滤件15具有稳固的承载效果,进而使得过滤件15的位置相对稳定。其中,弹性件18的顶部可以与清洗件16的中心位置相固定,此时弹性件18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图17是图13中的过滤件15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6,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清洗件16的底壁中心向下凸起形成第一连接柱165,导水孔161设置于第一连接柱165的周侧。结合图16以及清洗件16的清洗底壁162与清洗侧壁163的设置,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清洗件16的清洗底壁162向下凸起形成第一连接柱165。
结合图17,过滤槽151的底壁中心向上凸起形成第二连接柱154,第二连接柱154的高度低于过滤槽151的深度。其中,第一连接柱165的底端可以位于过滤件15的上方,第一连接柱165的底端也可以位于过滤槽151内。
弹性件18呈弹簧状设置,弹性件18的顶端套设在第一连接柱165上,弹性件18的底端套设在第二连接柱154上,以实现清洗件16与过滤件15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柱165与第二连接柱154的设置,使得弹性件18能够良好地连接清洗件16与过滤件15。
结合图13以及图14,在设置有弹性件18的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还可以包括伸缩筒19,伸缩筒19的顶端套设在端盖14上,伸缩筒19的底端套设在过滤件15上。伸缩筒19的顶部的外壁可以与端盖14的底部的内壁相接,伸缩筒19的底部可以套设在过滤件15顶部的外壁上,为了保证伸缩筒19与过滤件15之间较好的连接效果,可以通过环形管夹(图未示)将伸缩筒19夹在过滤件15上。通过此种设置方式,端盖14中的水会通过伸缩筒19导入到过滤件15中,此时过滤件15与端盖14之间通过伸缩筒19而实现间接连接。结合上述弹性件18的设置,此时弹性件18位于伸缩筒19与过滤槽151内。
具体地,伸缩筒19呈柔性设置以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伸缩。结合弹性件18的设置,端盖14中的水经过伸缩筒19流入到过滤槽151内时,弹性件18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此时伸缩筒19产生伸缩以使得过滤件15震动。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伸缩筒19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形变,进而配合弹性件18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而使得过滤件15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抖动。
图18是图13中的端盖14与第一密封圈231、第二密封圈232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结合图11以及图18,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端盖14的侧壁形成有引水槽21,引水槽21与导水槽143通过进水口142连通。其中,引水槽21可以呈环形设置,进水口142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进水口142均与引水槽21连通。
结合图8,端盖14设置于容置槽111内时,引水槽21的开口处与容置槽111的侧壁相贴以密封引水槽21,容置槽11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引水槽21的引水孔22,引水孔22用于将外界的水导入到引水槽21内以导入到进水口142。此时,外界的水通过引水孔22导入到引水槽21内,引水槽21内的水进一步通过进水口142导入到导水槽143内。
应理解,在没有设置引水槽21的实施例中,外界的水通过进水孔导入到端盖14内,端盖14的内部空间为导水槽143。在设置有引水槽21的实施例中,引水槽21以及导水槽143均属于端盖14的内部空间,此时外界的水通过引水孔22导入到端盖14内。
结合图18,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端盖14的外壁凸起形成有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端盖14的外壁设置有进水口142且位于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之间,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相对于端盖14的外壁的凸起高度相同。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沿端盖14的周向延伸,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在端盖14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引水槽21。结合上述内容,在端盖14设置在容置槽111内时,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的外侧部用于与容置槽111的内壁相抵,进而密封引水槽21端部处的开口。
进一步,过滤装置10包括第一密封圈231与第二密封圈232,第一密封圈231设置于过滤槽151的内壁与第一环形部144之间,第二密封圈232设置于过滤槽151的内壁与第二环形部145之间。第一密封圈231与第二密封圈232呈柔性设置,第一密封圈231用于密封过滤槽151与第一环形部144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圈232用于密封过滤槽151与第二环形部145之间的间隙。应理解,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与容置槽111的内壁接触时,由于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的材质较硬,因此会与容置槽111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由于第一密封圈231与第二密封圈232呈柔性设置,在第一密封圈231与第二密封圈232与容置槽111内壁接触时,能够密封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与容置槽111内壁之间的间隙。
其中,第一环形部144的外侧部可以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46,第二环形部145的外侧部可以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47,第一密封圈231可以设置于第一环形槽146内,第二环形部145可以设置于第二环形槽147内,且第一密封圈231相对于第一环形槽146的开口凸起,第二密封圈232相对于第二环形槽147的开口凸起,进而使得第一密封圈231与容置槽111的内壁相接触,第二密封圈232与容置槽111的内壁相接触。
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10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21是图20所示结构沿剖面线E-E的剖视图,图22是图19所示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11、端盖14以及过滤件15,壳体11、端盖14以及过滤件1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此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还包括清洁刷24,清洁刷2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过滤槽151内,如图21,清洁刷24可以全部位于容置槽111内。
具体地,清洁刷24与过滤槽151的内壁相接触,清洁刷24与过滤槽151的内壁接触的部分呈柔性设置,该柔性部分可以与过滤槽151的内壁相抵。清洁刷24能够在过滤槽151内绕其转轴转动,其转轴可以是自身的中心轴,清洁刷24通过转动刷洗容置槽111的内壁。
图23是图22中的清洁刷24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中的清洁刷24的俯视图,图25是图24中的清洁刷24沿剖面线F-F的剖视图。
结合图23-图25,清洁刷24的顶部设置有推进部241,端盖14中的水在导入到过滤槽151的过程中冲击推进部241,以使得推进部241推动清洁刷24进行转动,以使得清洁刷24通过转动刷洗过滤槽151的内壁。其中,推进部241可以呈板状设置,端盖14中的水在导入到过滤槽151的过程中可以冲击推进部241的一侧,使得推进部241在清洁刷24的周向上产生作用力,进而使得清洁刷24转动。
具体地,为了使得水流的冲击能够使得清洁刷24转动,水流的流向可以与竖直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进而使得在水流的冲击下对推进部241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使得推进部241带动清洁刷24转动。
综上,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清洁刷24的顶部设置推进部241,并通过端盖14导出的水流实现对推进部241的冲击,进而实现清洁刷24的转动使得清洁刷24能够清洁过滤槽151的内壁。因此,本实施例能够通过导向过滤槽151的水实现对清洁刷24的自动驱动,进而实现清洁刷24自动地实现对过滤槽151内的清洗,进而防止杂物堵塞过滤槽151,以保证过滤件15的过滤效率。
图26是图22中的分水件25的俯视图,图27是图26中的分水件25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1、图22以及图26以及图27,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并不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清洗件16,而是设置有分水件25,分水件25设置于端盖14的底部,进而使得端盖14内的水能够进入到分水件25中。
具体地,分水件25可以大致呈环形设置,分水件25的顶部的外壁与容置槽111的内壁相贴,进而使得分水件25密封端盖14的导水槽143下端的开口,使得进入到导水槽143内的水只能通过分水件25导出。结合图27,分水件25的顶部的外壁可以设置有外螺纹,此时端盖14的底部的内壁上可以对应设置有内螺纹,分水件25旋合在端盖14的内壁上以实现相对固定。
结合图21以及图26,分水件25设置有分水槽251,在分水件25设置在端盖14的底部时,导水槽143与分水槽251连通,进而使得导水槽143将水导入到分水槽251内。分水槽251的底壁设置有分水口252,端盖14中的水导入到分水槽251内并从分水口252导出,分水口252导出的水用于冲击推进部241以使得清洁刷24转动。
具体地,分水口252的数量为多个,以良好地将分水槽251内的水导出。分水口252处导出的水在流向推进部241之前可以与竖直方向呈现一定的夹角,此时,可以通过设置分水口252的具体形状来实现。例如,将分水口252的深度方向设置为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从而使得从分水口252流出的水就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当然,也可以通过在分水口252的下方设置导水结构引导水流来实现,即使分水口252导出的水流竖直向下,通过导水结构也能够使得水流在流向推进部241之前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
结合图27,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分水件25设置有导水部256,导水部256位于分水口252的下方,导水部256用于将分水口252导出的水导向推进部241,以使得清洁部推动清洁刷24转动。其中,导水部256可以呈条状设置,导水部256可以与分水口252一一对应设置,进而使得每一个分水口252导出的水流均能够从导水部256导出。结合上述内容,导水部256即为导水结构,导水部256对分水口252导出的水最终导出时,导出的水流会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进而便于导出的水流在水平方向上推动推进部241,使得清洁刷24转动。
结合图27,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分水件的底壁253向下凸起设置有第一环形壁254,分水口252设置在分水件的底壁253上且位于第一环形壁254的外侧。此时,分水件的底壁253可以呈环形设置,使得分水件的底壁253的中心与第一环形壁254的中心重合。导水部256设置于第一环形壁254的外侧壁上且位于分水口252的正下方,第一环形壁254的外侧壁为第一环形壁254远离分水件的底壁253的中心位置的侧壁。
具体地,导水部256同时沿第一环形壁254的轴向以及周向延伸以呈弧形设置,导水部256用于将分水口252导出的水沿第一环形壁254的周向向下引导。此时,导水部256呈条状设置,导水部256的一侧壁朝向分水口252,进而通过该侧壁对分水口252导出的水进行导流。应理解,在分水口252导出的水沿第一环形壁254的周向向下流动时,导向推进部241的水会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进而便于推动推进部241。
图28是分水件25与清洁刷24在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图28所示结构的一剖视图,图30是图29中的区域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21、图23以及图2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清洁刷2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壁242,第二环形壁242间隔环绕第一环形壁254设置,导水部256与第二环形壁242的内侧壁相贴。其中,第二环形壁242的半径大于第一环形壁254的外壁,且第二环形壁242的中心与第一环形壁254的中心可以重合设置。结合推进部241的设置,推进部241可以设置于第二环形部145的内侧壁上,当推进部241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推进部241可以沿第二环形部145的周向间隔排布。
结合图29以及图30,在导水部256与第二环形壁242的内侧壁相贴时,第一环形壁254、第二环形壁242以及导水部256形成引导槽255,推进部241设置于第二环形壁242的内侧壁上并位于引导槽255的下方,引导槽255接收分水口252导出的水冲击推进部241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的一侧。
具体地,引导槽255的开口朝向分水口252,进而使得分水口252导出的水直接流到引导槽255内,进而使得引导槽255将水流导向推进部241。结合推进部241呈板状设置的实施例,推进部241接收水流的侧壁可以在第二环形部145上朝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即此时引导槽255导出的水冲击推进部241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的一侧。
图31是图22中的清洁刷24的一剖视图,图32是图31中的区域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31与图3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推进部241包括有弧形区段2411。具体地,推进部241包括弧形区段2411以及竖直区段2412(图中以虚线分隔开来),竖直区段2412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弧形区段2411呈弧形设置,竖直区段2412的下段与弧形区段2411的上端连接。
结合图30,弧形区段2411的弧形内侧部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朝向引导槽255的出口,此时弧形区段2411的内侧部在逆时针方向上朝向引导槽255的出口。引导槽255的出口将水导向弧形内侧部,以使得推进部241驱动清洁刷24转动。应理解,引导槽255将水导向弧形内侧部时,水对弧形内侧部具有较大的冲击力,进而便于推动清洁刷24转动。
结合图24,推进部2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推进部241在第二环形部145的周向上间隔排布。结合图27,导水部25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水部256在第一环形部144的周向上间隔排布。结合图30,分水件25固定于端盖14,而清洁刷24可以进行转动,此时推进部241会相对于导水部256运动。在导水部256将水导向推进部241使得清洁刷24转动时,多个导水部256导出的水会冲击不同的推进部241,且多个导水部256导出的水冲击多个推进部241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的同一侧,如图30所示,多个导水部256导出的水会冲击多个推进部241在逆时针方向上的一侧,即冲击弧形区段2411的弧形内侧部。
结合图21以及图23,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清洁刷24包括转动轴243,第二环形壁242环绕转动轴243设置,推进部24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环形壁242与转动轴243,此处所述的推进部241的两端为推进部241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而不是在竖直方向上的两端。其中,清洁刷24还可以包括设置于转动轴243上的螺旋骨架以及设置于螺旋骨架上的刷毛,刷毛与过滤槽151的内壁相接触进而通过刷毛实现对过滤槽151内壁的刷洗。
结合图27,第一环形部144围设形成第一转动槽257,第一转动槽257为环形槽,第一转动槽257的直径大于转动轴243的直径,进而使得转动轴243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动槽257内。如图21所示,转动轴243的顶端的外壁可以第一环形部144的内壁相贴,转动轴243的顶端的顶壁可以与分水件的底壁253相抵。
结合图21,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槽151的底部凸起设置有安装部155,安装部155相对于过滤槽151的底壁凸起。应理解,在设置有弹性件18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柱154的设置类似于安装部155的设置,但第二连接柱154的高度高于安装部155的高度。
结合图25,转动轴24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槽2431,第二转动槽2431的开口向下。结合图21,在清洁刷24设置于过滤槽151时,安装部155设置于第二转动槽2431内,转动轴243能够相对于安装部155转动。应理解,此时清洁刷24通过顶部设置于第一转动槽257内,且底部通过第二转动槽2431与安装部155的结合,实现了清洁刷24的相对固定。当清洁刷24转动时,转动轴243的顶部在第一安装槽29内转动,安装部155相对于第二安装槽29在其内转动。
图33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10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图33所示结构的一剖视图,图35是图33所示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6是溢流环26与端盖14在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7是图36所示结构沿剖面线G-G的剖视图,图38是图37中的区域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33-图38,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包括壳体11、端盖14以及过滤件15,壳体11、端盖14以及过滤件1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溢流环26。
具体地,溢流环26套设在端盖14上并设于过滤件15的外周,溢流环26可以具体设置于端盖14的底部位置。结合上述内容以及图36,在端盖14设置有第二环形部145时,溢流环26可以设置于第二环形部145的下方。结合图38,溢流环26的内壁可以设置有内螺纹,端盖14的底部的外壁可以设置有外螺纹,溢流环26通过旋合的方式固定在端盖14的底部,此时溢流环26的顶部可以与第二环形部145的底壁相抵。
图39是过滤装置10设置在壳体11内时的剖视图,图40是图39中的区域D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39以及图40,具体地,溢流环26的外周与容置槽111的内壁相抵,溢流环26与容置槽111内壁及端盖14共同构成溢流腔27。
结合图37以及图38,端盖14包括第一出水口148以及第二出水口149。结合端盖14设置有导水槽143以及引水槽21的实施例,第一出水口148为导水槽143的开口,即端盖14的底壁的开口,第二出水口149设置于引水槽21的底壁。此时,引水槽21以及导水槽143均为端盖14的内部空间,第一出水口148用于将端盖14内的水导入到过滤槽151内,第二出水口149用于将端盖14内的水导入到容置槽111内。
结合上述实施例中引水槽21的开口处与容置槽111的侧壁相贴以密封引水槽21的内容,容置槽111的内壁设置有引水孔22,引水孔22与进水管121连通,引水孔22用于将外界的水导入到引水槽21内,进而通过引水槽21导入到导水槽143内。
结合图39以及图40,第二出水口149与溢流腔27连通,进而使得端盖14内的水能够通过第二出水口149进入到溢流腔27内。其中,溢流环26具有透水过滤功能,位于溢流腔27内的水能够透过溢流环26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可以直接导入到容置槽111内进而被容置槽111导出。
应理解,在过滤件15堵塞时(即过滤槽151封堵时),由于外界水流不断地向过滤槽151内导水,会使得过滤槽151内的水填满并充满端盖14,此时端盖14内的水压会大于预设水压,此时溢流腔27内的水透过溢流环26过滤并导入到容置槽111内并从容置槽111导出。应理解,在端盖14内的水压小于预设水压时,端盖14内的水只会从第一出水口148导入到过滤槽151内,端盖14内的水不会从第二出水口149导入到溢流腔27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包括控制阀(图未示),控制阀设置于第二出水口149处,在过滤槽151封堵使得控制阀处的水压大于预设水压时,控制阀打开第二出水口149以将端盖14内的水导入到溢流腔27内。在控制阀处的水压小于预设水压时,控制阀会关闭第二出水口149以使得端盖14内的水均会从第一出水口148导入到过滤槽151内。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端盖14内的水压大于预设水压时,端盖14内的水才能从第二出水口149导出,可以将第二出水口149的周壁设置为柔性且在初始状态下呈闭合状态,以使得水压大于预设水压时,端盖14内的水会挤压第二出水口149进而使得端盖14内的水从第二出水口149导出。
综上,通过溢流环26的设置,使得在过滤件15封堵时,端盖14内的水能够通过溢流环26导入到容置槽111内。因此,能够避免因为过滤槽151堵塞导致的排水不能过滤以及排水不畅的问题,能够保证良好的过滤的效果的前提下保证良好的排水效果。
具体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环形部144与第二环形部145的设置,此时第二出水口149可以设置于第二环形部145上。为了保证在过滤件15堵塞时仍具有较好的过滤以及排水效果,第二出水口149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出水口149可以在第二环形部145的周向上间隔排布,进而使得端盖14内水压大于预设水压时,端盖14内的水能够通过第二出水口149充分地导出。
图41是图35中的溢流环26的结构示意图,图42是图41中的溢流环26的俯视图,图43是图42中的溢流环26沿剖面线H-H的剖视图。
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231与第二密封圈232的设置,此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包括第三密封圈(图未示),第三密封圈设置于容置槽111与溢流环26之间,第三密封圈用于密封过滤槽151与溢流环26之间的间隙。
结合图40-图43,溢流环26的外周壁设置有第三环形槽261,第三环形槽261的开口朝向远离溢流环26中部的方向。第三密封圈呈柔性设置,且第三密封圈的部分位于第三环形槽261内,第三密封圈的顶部相对于第三环形槽261的开口凸起设置,进而使得第三密封圈能够直接与容置槽111的内壁相抵,进而使得第三密封圈起到密封溢流环26与容置槽111内壁之间间隙的效果。
结合图41-图43,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溢流环26包括圆筒部262以及第三环形部263,第三环形部263相对于圆筒部262凸起设置且在圆筒部262的周向延伸。圆筒部262套设在端盖14上,第三环形部263与容置槽111的内壁相抵。结合上述内容,圆筒部26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端盖14的底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进而使得圆筒部262通过内螺纹旋合在端盖14外壁的外螺纹上实现相对固定。第三环形槽261设置在第三环形部263远离圆筒部262的一侧,此时第三密封圈设置在容置槽111的内壁与第三环形部263之间。
结合上述内容,第三环形部263可以开设有弧形滤槽264,弧形滤槽264的开口向上。弧形滤槽26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弧形滤槽264在第三环形部263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此时弧形滤槽264构成过滤腔的一部分。结合图43,第三环形部263上设置有过滤网153,溢流腔27内的水经过过滤网153导出并实现过滤。具体可以是,过滤网153设置在弧形滤槽264的底部并构成弧形滤槽264的底壁,过滤腔内的水会直接经过过滤网153进行过滤进而流到容置槽111内。其中,关于过滤网153的具体设置,可以参照过滤件15中过滤网153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再赘述。
结合图34以及图3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件15包括第一过滤件156与第二过滤件157,第一过滤件156形成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件157形成第二过滤槽。第一过滤件156间隔设置于第二过滤槽内,第一过滤槽上的过滤孔的尺寸大于第二过滤槽上的过滤孔的尺寸,导水孔161用于将端盖14中的水导向第一过滤槽151的内壁。
应理解,端盖14导出的水会直接进入到第一过滤槽中,通过第一过滤槽过滤后的水会直接导入到第二过滤槽中,进而通过第二过滤槽进行过滤,第二过滤槽151将过滤后的水导入到容置槽111中进而导出。由于第一过滤槽的过滤孔的尺寸较大,第一过滤槽151实现对水进行初过滤,将较大的杂物过滤。第二过滤槽的的过滤孔较小,实现对水进行较为精细的过滤,进而实现较为良好的过滤效果。
结合上述溢流环26的设置的实施例,此时通过溢流环26导出的水会直接导入到第二过滤件157的外壁与容置槽11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处,进而流向容置槽111的底部。结合上述内容,在设置有清洗件16、弹性件18的实施例中,在设置有分水件25、清洁刷24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过滤件15设置为包括第一过滤件156与第二过滤件157的形式。例如,在图34与图35中,过滤装置10设置有清洗件16,此时清洗件16导出的水直接对第一过滤槽的内壁进行清洗。
图44是警示装置设置在壳体11上的俯视图,图45是图44所示结构沿剖面线I-I的剖视图,图46是图45中的区域E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44-图46,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包括警示组件28,警示组件28设置于壳体11内,警示组件28用于在端盖14内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警示用户。具体地,壳体1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9,容置槽11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孔31,安装槽29通过连通孔31与端盖14连通,以使得端盖14内的水能够通过连通孔31进入到安装槽29内。
结合上述内容,在设置有引水槽21的实施例中,连通孔31可以与引槽连通,进而使得端盖14的引水槽21内的水能够进入到安装槽29内。
图47是图44中的警示组件28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8是图47所示的警示组件28的俯视图,图49是图48所示结构沿剖面线J-J的剖视图。
结合图47-图49,具体地,警示组件28包括外筒体281、警示柱282以及底座283,外筒体281中空形成有安装通孔2811,安装通孔2811贯穿外筒体281的上下两端。
警示柱28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通孔2811内,警示柱282的底部周侧与安装通孔2811的内周壁相抵,警示柱282能够在安装通孔2811内移动。安装通孔2811包括上部的第一孔段与位于第一孔段下方的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的直径,警示柱282的底部直径大于其余部分的直径。警示柱282的底部的周壁与第二孔段的内壁相接触,进而使得警示柱282的底部能够在第二孔段内滑动,且由于第一孔段的限位,使得警示柱282不会从安装通孔2811的顶部滑出。
底座283设置于外筒体281的底部并封堵安装通孔2811的底部开口,底座283设置有导水孔161,导水孔161通过连通孔31与端盖14的内部连通。在初始状态下,警示柱282的底部承载于底座283的顶部,且警示柱282的全部位于安装通孔2811内,即此时警示柱282不会伸出外筒体281也不会伸出壳体11。
结合上述内容,当端盖14内的水压增大时,警示柱282在水压作用下伸出安装通孔2811并伸出壳体11。由于导水孔161与端盖14内部连通,因此在端盖14内的水压增大时,导水孔161处的水会增大对警示柱282的作用力,进而使得警示柱282向上移动使得警示柱282伸出安装通孔2811,也就是伸出壳体11。此时,用户能够了解到端盖14内的水压增大,并且端盖14内的水压增大一般是过滤槽151被堵塞,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警示柱282的伸出了解到过滤件15被堵塞。为了保证有效地提醒用户,可以将警示柱282的颜色设置为较为醒目的颜色,例如将警示柱282的颜色设置为黄色。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还包括弹性件18(图未示),弹性件18设置于安装通孔2811内,弹性件18的顶端与安装通孔2811的内壁相抵,弹性件18的底端与警示件相抵,以将警示件抵压在底座283上。其中,端盖14内的水压增大使得警示柱282伸出安装通孔2811时,弹性件18压缩,端盖14内的水压减小时,弹性件18的弹力使得警示柱282缩回。
具体地,弹性件18的底部可以与警示柱282的底部直径较大的部分相抵,弹性件18的顶部可以与第二孔段的顶壁相抵,此时弹性件18设置在第二孔段内且位于警示柱282与第二孔段的内壁之间。弹性件18具体可以设置为弹簧,进而套设在警示柱282的外壁上。
应理解,通过弹性件18的设置,在端盖14内的水压减小至小于预设水压时,使得警示柱282自动缩回,进而使得用户了解到端盖14内的水压减小,即了解到过滤件15能够正常地排水。
壳体11上还设置有观察窗32,观察窗32的一侧位于壳体11外,另一侧位于容置槽111内,观察窗32由透明材质构成。观察窗32可以呈条状设置,且观察窗3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容置槽111的深度方向一致。用户可以通过观察窗32实现对容置槽111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进而实现对过滤件15以及容置槽111内水位的观察。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形成有容置槽;
端盖,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所述端盖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供待过滤水进入到所述端盖内;
过滤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位于所述端盖下方,所述过滤件形成有过滤槽,所述端盖中的水能够导入到所述过滤槽内并透过所述过滤槽实现过滤,所述过滤槽内透出的水导入到所述容置槽内并从所述容置槽导出;
弹性件,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过滤件,所述弹性件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
其中,所述端盖中的水导入到所述过滤槽时冲击所述过滤槽,所述过滤件带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所述过滤件抖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衣机还包括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呈柔性设置以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伸缩,所述伸缩筒的顶端套设在所述端盖上,所述伸缩筒的底端套设在所述过滤件上,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伸缩筒与所述过滤槽内;
其中,所述端盖中的水经过所述伸缩筒流入到所述过滤槽内时,所述伸缩筒产生伸缩以使得所述过滤件震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衣机包括清洗件,所述清洗件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底部,所述清洗件的底部设置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的深度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朝向靠近所述过滤槽的内壁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水孔用于将所述端盖中的水导向所述过滤槽的内壁,以通过水流冲击实现对过滤槽内壁的冲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件包括清洗底壁与清洗侧壁,所述清洗底壁围绕所述清洗侧壁设置以形成清洗槽,所述导水孔设置于所述清洗底壁上,所述端盖内的水导入到所述清洗槽内并从所述导水孔导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的顶端与所述清洗件的底壁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与所述过滤槽的底壁连接,所述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过滤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件的底壁中心向下凸起形成第一连接柱,所述过滤槽的底壁中心向上凸起形成第二连接柱,所述弹性件呈弹簧状设置,所述弹性件的顶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弹性件的底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导水槽,所述端盖的侧壁形成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与所述导水槽通过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引水槽的开口处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相贴以密封所述引水槽,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引水槽的引水孔,所述引水孔用于将外界的水导入到所述引水槽内以导入到所述进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的外壁凸起形成有第一环形部与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与所述第二环形部沿所述端盖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环形环与所述第二环形部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引水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架与过滤网,所述过滤架形成多个镂空区域,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域处,所述过滤架与所述过滤网构成所述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的水透过所述过滤网导出而实现过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形成第一过滤槽,所述第二过滤件形成第二过滤槽,所述第一过滤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槽内,所述第一过滤槽上的过滤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过滤槽上的过滤孔的尺寸,所述端盖中的水导向所述第一过滤槽的内壁。
CN202310723361.8A 2023-06-16 2023-06-16 洗衣机 Pending CN116716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3361.8A CN116716712A (zh) 2023-06-16 2023-06-16 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3361.8A CN116716712A (zh) 2023-06-16 2023-06-16 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6712A true CN116716712A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64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3361.8A Pending CN116716712A (zh) 2023-06-16 2023-06-16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16712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35A (zh) * 1988-04-20 1989-12-20 诺信有限公司 粉末涂层设备或类似设备的粉末回收装置
JPH11267396A (ja) * 1998-03-25 1999-10-05 Sharp Corp 洗濯機
DE202009000084U1 (de) * 2009-02-04 2010-06-24 Hans Sasserath & Co Kg Heizungsfilter
KR20160049266A (ko) * 2014-10-27 2016-05-09 정문환 무동력 역세필터 장치
EP3482810A1 (en) * 2017-11-09 2019-05-15 Honeywell Technologies Sarl Reverse rinsing fil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209568276U (zh) * 2018-11-01 2019-11-01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排水泵、排水阀和过滤装置
CN210302642U (zh) * 2019-05-31 2020-04-14 唐山市高德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自清洗过滤器
CN215388023U (zh) * 2021-03-29 2022-01-0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前置过滤器
CN215916608U (zh) * 2021-09-30 2022-03-01 山东知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过滤器
CN216320305U (zh) * 2021-11-30 2022-04-19 江苏纯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反冲洗过滤器
KR20220156473A (ko) * 2022-05-30 2022-11-25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필터 회전 필러링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35A (zh) * 1988-04-20 1989-12-20 诺信有限公司 粉末涂层设备或类似设备的粉末回收装置
JPH11267396A (ja) * 1998-03-25 1999-10-05 Sharp Corp 洗濯機
DE202009000084U1 (de) * 2009-02-04 2010-06-24 Hans Sasserath & Co Kg Heizungsfilter
KR20160049266A (ko) * 2014-10-27 2016-05-09 정문환 무동력 역세필터 장치
EP3482810A1 (en) * 2017-11-09 2019-05-15 Honeywell Technologies Sarl Reverse rinsing fil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209568276U (zh) * 2018-11-01 2019-11-01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排水泵、排水阀和过滤装置
CN210302642U (zh) * 2019-05-31 2020-04-14 唐山市高德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自清洗过滤器
CN215388023U (zh) * 2021-03-29 2022-01-0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前置过滤器
CN215916608U (zh) * 2021-09-30 2022-03-01 山东知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过滤器
CN216320305U (zh) * 2021-11-30 2022-04-19 江苏纯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反冲洗过滤器
KR20220156473A (ko) * 2022-05-30 2022-11-25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필터 회전 필러링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26166B1 (en) Circulating drainage apparatus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RU2340271C2 (ru) Крышка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соковыжималки 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соковыжималка
KR101441917B1 (ko) 이물질 채집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세탁기
KR20070102056A (ko) 배수펌프를 구비하는 세탁기
KR20150089762A (ko) 식기 세척기
CN105709492A (zh) 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106521892A (zh) 用于洗衣机的过滤器及洗衣机
CN219930510U (zh) 洗衣机
CN219930509U (zh) 洗衣机
KR200483266Y1 (ko) 싱크대 배수구커버
KR20100000395A (ko) 유압을 이용한 스크린 자동 세척식 여과장치
US10563334B2 (en) Washing machine
CN116716712A (zh) 洗衣机
CN116752331A (zh)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50713U (zh) 洗衣机
CN115613308A (zh) 过滤器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CN208973580U (zh) 清洗机
CN219972748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07713691B (zh) 桶体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111389068A (zh) 可除渣的茶油过滤装置
KR20170060637A (ko) 필터의 누수방지구조
CN210993207U (zh) 一种夹持式的液体过滤装置
CN216920574U (zh) 一种下水过滤器及台盆下水结构
KR20190105887A (ko) 식기세척기
KR102475831B1 (ko) 싱크대 설치용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