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9212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9212B
CN116709212B CN202310999361.0A CN202310999361A CN116709212B CN 116709212 B CN116709212 B CN 116709212B CN 202310999361 A CN202310999361 A CN 202310999361A CN 116709212 B CN116709212 B CN 116709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ervice
data packet
user equipment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993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09212A (zh
Inventor
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993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9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9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9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09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9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辅助驾驶等。该方法包括: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基于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通过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本申请中,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在IP网络中实现组播/广播业务,不涉及到对核心网中的网元进行改造,部署成本低,实现周期短。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组播和广播功能,需要对核心网中的多个网元的处理逻辑进行增强,或者说,为了在IP网络架构中实现组播和广播功能,在该网络架构下新增了多个与MBS(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组播广播业务)相关的网元,新增的与MBS相关的网元分别是:MB-UPF(Mulicast/Broadcast User Plane-unction,组播广播用户面功能)、MB-SMF(Multicast/roadcast Session Manacement Funcion,组播广播会话管理功能)、 MBST(Mulicast/roadcast Service Transport Funcfion,组播广播服务传输功能)、MBSF(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 Function,组播广播服务功能)。
由上可以看出,该种在IP网络架构中实现组播广播功能的方案涉及到对核心网中的多个网元进行功能增强,涉及到对多个网元的改造,部署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核心网中的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位于同一子网;方法包括: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或者组播数据包;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目标服务为组播服务或者广播服务;基于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向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以使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向每个目标用户设备转发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核心网中的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位于同一子网;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或者组播数据包;获取模块,用于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目标服务为组播服务或者广播服务;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以使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向每个目标用户设备转发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注册请求;服务注册请求包括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标识;基于目标服务标识,获取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地址;将目标服务地址、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关联存储,以为目标用户设备注册目标服务。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获取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获取应用服务器所在的子网对应的广播地址;将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与广播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获取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多个组播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标识;为多个组播服务中每个组播服务分配一个组播服务地址;将各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进行关联存储,以登记多个组播服务。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以使目标用户设备输出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并基于从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中选择的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服务注册请求。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查询条件;响应于查询请求,在已登记服务中查询满足查询条件的候选服务;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以使目标用户设备输出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并基于从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中选择的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向目标组播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注册成功指令,以使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注册成功指令开启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退订指令;根据服务退订指令,解除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与目标服务地址和目标服务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为目标用户设备退订目标服务;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退订成功指令,以使目标用户设备基于退订成功指令关闭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
可选地,转换模块,还用于从待处理数据包中提取有效载荷;根据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有效载荷按照目标协议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中,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应用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将基于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可以由用户平面功能网元转发至对应的目标用户设备,该方法应用于核心网中与应用服务器处于同一子网的目标服务器,将本申请的方法的处理逻辑部署在目标服务器的应用层,通过对目标服务器的应用层的功能增强来适配支持用户设备支持组播数据包或者广播数据包,不涉及对核心网中的网元进行改造,因此,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在IP网络中实现组播/广播业务,而且不涉及到对核心网中的网元进行改造,本申请的部署成本低,实现周期短,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组播/广播的业务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适用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了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根据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非通用的缩略语或自定义的名词的解释如下:
UPF(User Plane Function)是用户平面功能(也叫用户平面功能网元),是网络架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网络节点,用于处理移动设备和互联网之间传输的数据流量。UPF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流量分类和路由,以确保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并支持5G网络的各种服务,例如增强移动宽带、物联网、车联网等。
5GC UPF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中的用户平面功能。
组播:即IP Multicast,也叫多播。它是一种网络通信的方式,用于将数据报文同时传输到多个接收者。与传统的点对点通信不同,IP Multicast采用一对多的方式进行通信,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多个加入该组的目标主机。这种通信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流量和降低网络负载,提高网络效率和可扩展性。在IP Multicast中,源主机只需发送一份数据包,而不是向每个接收者发送单独的数据包,从而减少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广播:即IP Broadcast,它是一种网络通信的方式,用于将数据报文同时发送到一个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在IPv4网络中,广播地址通常是网络地址的最后一位被设置为全1的地址,例如192.168.0.255。在广播通信中,发送方只需将数据包发送到广播地址,而不需要知道网络中的每个主机的地址,它将被路由到本地网络中的所有主机。但是,在跨越多个网络的情况下,广播可能会被网络设备过滤,因此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方式来实现群发通信,例如IP Multicast。在IPv6网络中,使用组播地址代替广播地址来实现一组主机的通信。
单播(Unicast)是一种网络通信的方式,是指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点到点连接。“点到点”指每个客户端都从服务器接收远程流。仅当客户端发出请求时,才发送单播流。单播在单个的发送者和一个接受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通信。可以应用于通信、计算机等领域,还可以利用多播单播混合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云技术等。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云存储(cloud storage)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分布式云存储系统 (以下简称存储系统)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以及分布存储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也称之为存储节点)通过应用软件或应用接口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存储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ITS)又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veSystems,IVICS),简称车路协同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一个发展方向。车路协同系统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应用场景包括用户设备10、基站20、核心网30以及应用服务器40。其中,核心网30可以包括功能网元301以及目标服务器302,该目标服务器302可以是核心网30中任一与应用服务器40处于同一子网的服务器。用户设备10、基站20、核心网30以及应用服务器4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其中,无线网络可以是指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网络。
应用服务器40以及目标服务器302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40可以预置由多个广播服务和多个组播服务,例如,应用服务器40预置了A类视频广播服务、B类音乐组播服务以及C类图片广播服务等。
目标服务器302为针对应用服务器40提供的广播功能和组播功能的服务器,且目标服务器20与应用服务器40位于同一个子网,目标服务器302可以获取应用服务器40中预置的广播服务和组播服务,并登记从应用服务器40中获取的广播服务和组播服务。
为了确定网络区域,分开主机和路由器的每个接口,从而产生了若干个分离的网络岛,接口端连接了这些独立网络的端点。这些独立的网络岛叫做子网(subnet)。
功能网元301可以用于实现应用服务器40与用户设备10之间的信息交互,功能网元301可以包括用户平面功能网元、移动性管理网元、呼叫管理网元、交换/路由网元、录音通知网元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核心网30与应用服务器40可以是一个服务器的两个不同模块,用于分别实现核心网30与应用服务器40各自的功能。
用户设备2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家电、车载用户设备、飞行器、可穿戴设备用户设备、虚拟现实设备以及其他可以进行页面展示的用户设备,或者运行其他订阅应用服务器的广播服务和组播服务的设备。
用户设备20可以向目标服务器302发送注册请求,以便于目标服务器302基于注册请求,根据已登记的广播服务和组播服务,为用户设备20注册对应注册请求的服务。
核心网30用于将目标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转发至对应的用户设备,核心网30可以内置有用户平面功能网元。
基站20是指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其中,本申请中,基站20可以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
在用户设备20注册组播服务(或广播服务)之后,目标服务器302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组播数据包(或广播数据包)时,将组播数据包(或广播数据包)转换为常规的单播数据包,并将单播数据包发送至核心网30中的用户平面功能网元,由核心网30中的用户平面功能网元通过基站20,将单播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用户设备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或车辆的中控系统可以作为用户设备,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智能交通系统或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得到针对车辆的广播/组播数据包,再由应用服务器将广播/组播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由目标服务器按照本申请的方式将广播/组播数据包发送至车辆。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目标服务器302,该方法包括:
S110、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或者组播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在同一个子网中;换言之,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核心网中任一与应用服务器处于同一子网的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可以按照预置规则自动发送待处理数据包,其中,预置规则可以包括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定时发送已生成的数据包以及每生成一个数据包时即发送生成的数据包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中,组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一个组播地址,广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一个广播地址,相较于组播数据包和广播数据包,单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唯一的接收设备的网络地址。也即,单播数据包与组播数据包和广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不同的。
另外,组播数据包与单播数据包中数据的格式也可能不同,也即,针对同一内容,组播数据包中该内容对应组播数据格式,单播数据包中该内容对应单播数据格式。同理,广播数据包与单播数据包中数据的格式也可能不同,也即,针对同一内容,广播数据包中该内容对应的数据是广播数据格式,单播数据包中该内容对应的数据是单播数据格式。
S120、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
其中,目标服务为组播服务或者广播服务。若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则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是一个广播地址,若待处理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则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是一个组播地址。
已注册服务可以是指用户终端已经注册的服务,已注册服务可以包已注册的广播服务以及已注册的组播服务。目标服务器中关联存储了已注册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服务地址以及注册已注册服务的多个用户设备各自的接收地址信息。
服务的服务标识可以包括服务的服务名称以及服务ID,服务名称可以是指服务的名字,服务ID可以是有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因此,已注册服务的服务标识也可以包括已注册服务的服务名称以及服务ID。例如,已注册服务为广播服务G1,广播服务G1为足球视频广播服务,广播服务G1的服务名称为足球视频,广播服务G1的服务ID为Zq220d2。
服务的服务地址可以是指服务对应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已注册服务的服务地址可以是已注册服务对应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也即,应用服务器将已注册服务对应的数据包发送至已注册服务的服务地址,由目标服务器通过服务地址接收该数据包。
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用于指定目标用户设备接收组播包/广播包的地址,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IP地址以及接收端口的端口号,接收端口是指用于接收用户设备注册的已注册服务对应的数据包的端口,通过接收端口的端口号指示该接收端口。
目标服务则是指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相同的已注册服务,目标服务的服务地址即为目标服务地址。
若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已注册广播服务的广播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若存在已注册广播服务的广播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表明待处理数据包为已注册广播服务对应的数据包,此时,可以分发待处理数据,将广播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的已注册广播服务作为目标服务,该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的已注册广播服务的广播地址作为目标服务地址,并根据已注册广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服务地址以及注册已注册服务的多个用户设备各自的接收地址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目标服务地址对应的多个接收地址信息,所获取到的一个接收地址信息即是指注册目标服务的一个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
若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且不存在已注册广播服务的广播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表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广播服务未被注册,则不需要进行广播数据包的发送,舍弃该待处理数据包。
若待处理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已注册组播服务的组播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若存在已注册组播服务的组播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表明待处理数据包为已注册组播服务对应的数据包,此时,可以分发待处理数据,将组播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的已注册组播服务作为目标服务,该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的已注册组播服务的组播服务地址作为目标服务地址,并根据已注册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服务地址以及注册已注册服务的多个用户设备各自的接收地址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目标服务地址对应的多个接收地址信息,所获取到的一个接收地址信息即是指注册目标服务的一个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
若待处理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且不存在已注册组播服务的组播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表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组播服务未被注册,则不需要进行组播数据包的发送,舍弃该待处理数据包。
若用户设备注册一组播服务,表明该用户设备希望接收应用服务器面向该组播服务对应的组播地址发送的组播数据包,也可以理解为,用户设备注册一组播设备相当于用户设备加入组播地址为该组播服务对应的组播地址的组播组;同理,若用户设备注册一广播服务,表明该用户设备希望接收应用服务器面向该广播服务对应的广播地址发送的广播数据包。
S130、基于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其中,目标协议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或者为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针对每个目标用户设备,根据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该在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该在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可以包括待处理数据包的具体内容以及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换言之,在S130中,将待处理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得到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目标数据包。若待处理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通过S130实现将组播数据包转换为普通的数据包,即单播情况下的数据包;若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通过S130实现将广播数据包转换为普通的数据包,即单播情况下的数据包,也可以理解为上文中的单播数据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30可以包括:从待处理数据包中提取有效载荷;根据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有效载荷按照目标协议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有效载荷是指有效载荷数据(Payloads),可以是指待处理数据包中数据的具体内容或本体,其不包括数据包中的数据头、传输协议信息以及地址信息等内容。例如,待处理数据包为视频数据包时,有效载荷可以是指待处理数据包中视频内容部分。
从待处理数据包中提取有效载荷后,针对每个目标用户设备,根据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有效载荷,按照目标协议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例如,目标协议为UDP协议,根据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有效载荷,按照UDP协议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UDP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又如,目标协议为TCP协议,根据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有效载荷,按照TCP协议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TCP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IP地址以及接收端口的端口号,目标协议为用户数据报协议时,接收端口为用户数据报协议对应的接收端口,接收地址信息的端口号为用户数据报协议对应的接收端口的端口号;目标协议为传输控制协议时,接收端口为传输控制协议对应的接收端口,接收地址信息的端口号为传输控制协议对应的接收端口的端口号。
S140、向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以使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向每个目标用户设备转发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得到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的目标数据包之后,可以将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的目标数据包发送至用户平面功能网元,用户平面功能网元根据各个目标数据包中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各个目标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目标用户设备,从而实现通过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将目标数据包分别发送至目标用户设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40之后,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退订指令;根据服务退订指令,解除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与目标服务地址和目标服务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为目标用户设备退订目标服务;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退订成功指令,以使目标用户设备基于退订成功指令关闭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其中,在解除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与目标服务地址和目标服务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还可以删除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与目标服务地址和目标服务标识。
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用户的退订操作生成服务退订指令,退订操作是指退订目标服务的操作。例如,目标用户设备可以显示目标服务的服务标识,退订操作可以指用户选择目标服务的服务标识并选择退订功能的操作。
在解除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与目标服务地址和目标服务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目标应用服务器不再发送目标服务的数据包给目标用户设备;在目标用户设备关闭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后,目标用户设备也无法再接收到目标服务的数据包。
或者说,若目标用户设备向目标服务器针对某一已注册服务(例如已注册的广播服务或者已注册的组播服务)的服务退订指令,表明该目标用户设备后续不希望接收针对该已注册的广播服务的广播数据包,或者针对该已注册的组播服务的组播数据包。因此,在为目标用户设备退订目标服务后,不需要按照本申请的方法为目标用户设备处理针对已退订的目标服务对应的组播数据包或者处理针对已退订的目标服务对应的广播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应用服务器下发的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将基于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可以由用户平面功能网元直接转发至对应的目标用户设备,该方法应用于核心网中与应用服务器处于同一子网的目标服务器,将本申请的方法的处理逻辑部署在目标服务器的应用层,通过对目标服务器的应用层的功能增强来适配支持用户设备支持组播数据包或者广播数据包,不涉及对核心网中的网元进行改造,因此,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在IP网络中实现组播/广播业务,而且不涉及到对核心网中的网元进行改造,本申请的部署成本低,实现周期短,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组播/广播的业务功能需求。
同时,目标服务器的登记功能、注册功能以及数据传输功能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因此可以通过纯软件的方式适配广播和组播服务,目标服务器的部署简单、高效且具有普适性,使得目标服务器的部署和维护成本较低。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目标服务器302,该方法包括:
S210、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注册请求;服务注册请求包括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标识。
目标用户设备可以是指发送服务注册请求的用户设备,服务注册请求中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用于指定目标用户设备接收组播包/广播包的地址,接收地址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用户设备的IP地址以及接收端口的端口号。可以是在确定服务注册请求之前,根据目标服务以及目标用户设备与目标服务器通信时的目标协议,选择接收端口的端口号,以便于目标用户设备通过IP地址以及接收端口的端口号接收目标服务的数据包。
另外,针对同一个目标用户设备,注册的不同目标服务时,可以对不同目标服务确定相同的接收端口的端口号,也可以对不同目标服务确定不同的接收端口的端口号。
目标服务可以是目标用户设备所需要注册的服务,目标服务标识则是指目标服务的服务标识,目标服务标识可以是目标服务的服务ID和服务名称中的至少一项。
用户可以基于需求,在目标服务器中的已登记服务中选择目标服务,其中,已登记服务可以包括已登记的广播服务以及已登记的组播服务,相应的,选择的目标服务为广播服务或组播服务。目标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有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以及服务地址。
其中,目标服务器可以对应用服务器中预置的广播服务和组播服务进行等级,以得到已登记的广播服务以及已登记的组播服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210之前,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以使目标用户设备输出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并基于从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中选择的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服务注册请求。
可以获取目标服务器中全部的已登记服务(包括全部的已登记广播服务以及已登记组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并将全部的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目标用户设备接收到全部的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后,可以以表格方式输出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然后用户可以根据输出的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触发第一选择操作,目标用户设备将用户的第一选择操作所选择的服务标识作为目标服务标识,并根据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生成服务注册请求,然后发送服务注册请求给目标服务器。
在目标用户设备与目标服务器连接,且存在已登记服务的情况下,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目标用户设备接收到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后,可以缓存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于本地,并基于用户的展示操作,展示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
若目标用户设备接收到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后,目标用户设备断开与应用服务器的连接,目标用户设备依旧可以基于用户的展示操作,展示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并基于选择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生成服务注册请求,然后在目标用户设备与应用服务器重新连接后,再发送服务注册请求给应用服务器,从而可以实现离线的方式展示已登记服务的服务标识以及离线的方式选择目标服务标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210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查询条件;响应于查询请求,在已登记服务中查询满足查询条件的候选服务;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以使目标用户设备输出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并基于从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中选择的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向目标组播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其中,目标用户设备可以通过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查询条件可以是指查询目标服务器中已登记服务的约束条件,查询条件例如可以是包括日期约束的查询条件、包括状态约束的查询条件以及包括类型约束的查询条件等。例如,包括日期约束的查询条件可以是指查询某一个设定时段内完成登记的已登记服务,又如,包括状态约束的查询条件可以是查询全部已登记服务,再如包括类型约束的查询条件可以是查询音乐类型的已登记服务。
将目标服务器中满足查询条件的已登记服务作为候选服务,然后将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发送至目标用户设备,目标用户设备接收到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后,可以以表格输出候选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然后用户可以根据输出的候选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触发第二选择操作,目标用户设备将用户的第二选择操作所选择的服务标识作为目标服务标识,并根据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生成服务注册请求,然后发送服务注册请求给目标服务器。
可以是在目标用户设备与目标服务器连接之后,且存在已登记服务的情况下,目标服务器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可以注册指令,目标用户设备可以输出对应可注册指令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目标服务器具有已登记服务,可以查询已登记服务),以便于用户通过提示信息发送查询操作,目标用户设备再根据查询操作确定查询条件,并由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查询条件发送查询请求。其中,查询操作可以是指用户设置查询条件的操作。
S220、基于目标服务标识,获取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地址。
如前述,针对每个广播服务,将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与广播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针对每个组播服务,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进行关联存储,以登记组播服务。
可以从存储的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以及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中选择与目标服务标识相同的服务标识,作为匹配服务标识;若匹配服务标识为组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则根据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选择匹配服务标识对应的组播服务地址作为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若匹配服务标识为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则根据广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广播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选择匹配服务标识对应的广播地址作为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
S230、将目标服务地址、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关联存储,以为目标用户设备注册目标服务。
将目标服务地址、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关联存储可以是指,建立将目标服务地址、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存储目标服务地址、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
其中,在建立将目标服务地址、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可以通过任意一者索引其他两者,例如,若确定目标服务地址,则可以直接索引到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又如,若确定目标服务标识,则可以直接索引到目标服务地址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
在将目标服务地址、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关联存储之后,完成注册目标服务的操作,实现了对目标用户设备注册目标服务。
S240、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注册成功指令,以使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注册成功指令开启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
完成对目标用户设备注册目标服务之后,目标服务器还可生成注册成功指令,并将注册成功指令发送至目标用户设备,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注册成功指令开启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以便于目标用户设备开启接收端口后,通过接收端口接收目标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
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是指用于接收针对目标服务的组播数据(或者广播数据)的端口,可以理解的是,目标用户设备所接收到针对目标服务的数据包不是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组播数据包或者广播数据包,而是进行数据包转换后的目标数据包。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是与目标数据包对应的传输协议相关的,即若目标数据包是按照UDP协议封装的,则针对该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为UDP端口,若目标数据包是按照TCP协议封装的,针对该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为TCP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210-S240的描述均是以一个目标用户设备注册目标服务的过程进行解释,当包括多个目标用户设备时,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同时发送服务注册请求,由目标服务器按照上述S210-S240的过程,同时对多个目标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服务的注册,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可以按照各自的设定时间,分别发送服务注册请求,由目标服务器按照上述S210-S240的过程,分别对多个目标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服务的注册。
S250、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通过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其中,S250的描述参照上文S110-S14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器在完成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的登记后,根据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以及组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对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进行自动登记,不需要用户手动登记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提高了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的登记效率,同时,对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进行登记,以便于用户设备根据已登记的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顺利的进行服务的注册。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目标服务器302,该方法包括:
S310、获取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
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在同一个子网中。应用服务器可以预置有至少一个广播服务,广播服务可以是指应用服务器中以广播的方式对用户设备所提供的服务。广播服务可以是基于业务功能和需求,在应用服务器中定义的。
例如,基于娱乐业务功能,在应用服务器预置音乐服务、视频服务以及图像服务,其中,音乐服务的数据是以单播的方式直接发送至用户设备的,视频服务以及图像服务的数据是以广播的方式发送至用户设备,则视频服务以及图像服务即为应用服务器中预置的广播服务。
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可以包括广播服务的服务名称以及服务ID,服务名称可以是指广播服务的名字,服务ID可以是有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例如,广播服务G1为足球视频广播服务,广播服务G1的服务名称为足球视频,广播服务G1的服务ID为Zq220d2。
可以由目标服务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广播标识获取请求,应用服务器基于广播标识获取请求,获取自身预置的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并返回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给目标服务器。
S320、获取应用服务器所在的子网对应的广播地址;将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与广播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
通常,一个子网中的广播服务地址是唯一且固定的IP地址,因此可以直接获取应用服务器所在的子网对应的广播服务地址,作为广播地址。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若目标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所在的子网包括多个网络平面,每个网络平面对应一个平面网络,则每个平面网络的广播服务地址是唯一且固定的,此时,目标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所在的子网可以具有多个广播服务地址——一个平面网络对应一个广播服务地址,可以选取任意一个平面网络对应的广播服务地址作为所选取的广播地址,并将该选取的广播地址与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关联存储。
平面网络(planar network)是网络的一种类型,将网络结构画在平面上,总能使各条支路除了端点以外,不与其他支路相交。
将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与广播地址关联存储可以是指目标服务器建立广播地址以及广播服务的广播服务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存储广播地址以及广播服务的广播服务标识。将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与广播地址关联存储后,即表示完成了广播服务的登记。
在完成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登记或全部广播服务的登记后,用户设备可以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服务注册请求,以在已登记的广播服务中注册需求的广播服务。
如前述,当子网中的广播服务地址是唯一且固定的时,广播服务为多个时,多个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均与同一个广播地址分别关联存储,以登记各个广播服务。
例如,广播服务G1为足球视频广播服务,广播服务G1的服务名称为足球视频,广播服务G1的服务ID为Zq220d2,广播服务G2为篮球视频广播服务,广播服务G2的服务名称为篮球视频,广播服务G2的服务ID为Lq220d2;在目标服务器获取到广播服务G1的服务标识以及广播服务G2的服务标识之后,目标服务器确定广播地址D1,并将广播服务G1的服务标识与D1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G1,同时,将广播服务G2的服务标识与D1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G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将广播服务的服务名称与广播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或,将广播服务的服务ID与广播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
在目标服务器得到广播地址之后,可以将广播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以使得应用服务器在获取到广播服务的数据包时通过广播地址将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服务器。
S330、获取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多个组播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标识。
应用服务器可以预置有多个组播服务,组播服务可以是指应用服务器中以组播的方式对用户设备所提供的服务。组播服务可以是基于业务功能和需求,在应用服务器中定义的。
例如,基于娱乐业务功能,在应用服务器预置音乐服务以及游戏服务,其中,游戏服务的数据是以单播的方式直接发送至用户设备的,音乐服务的数据是以组播的方式发送至用户设备,则音乐服务即为应用服务器中预置的组播服务。
组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可以是包括组播服务的服务名称以及服务ID,服务名称可以是指组播服务的名字,服务ID可以是有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例如,组播服务Z1为钢琴音乐组播服务,组播服务Z1的服务名称为钢琴音乐,组播服务Z1的服务ID为Gq221c3。
可以由目标服务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组播标识获取请求,应用服务器基于组播标识获取请求,获取自身预置的多个组播服务各自对应的服务标识,并返回多个组播服务各自对应的服务标识给目标服务器。
S340、为多个组播服务中每个组播服务分配一个组播服务地址;将各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进行关联存储,以登记多个组播服务。
由于一个子网中的组播服务地址是不是唯一也不是固定的IP地址,可以根据需求或者随机为每个组播服务分配一个IP地址,作为每个组播服务各自的组播服务地址(也叫组播地址,即应用服务器发送组播服务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同的组播服务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不同。
由于每个组播服务对应一个服务标识,可以根据多个组播服务的对应的服务标识的数量,确定多个不同的组播服务地址,且多个组播服务地址的数量与多个组播服务的对应的服务标识的数量相同,从而实现为每个组播服务分配一个组播服务地址。
将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进行关联存储可以是指目标服务器建立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存储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将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进行关联存储,即表示完成了该组播服务的登记,遍历目标服务器获取到的全部的服务标识,完成全部的组播服务的登记。
在完成至少一个组播服务的登记或完成全部组播服务的登记后,用户设备可以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以在已登记的组播服务中注册需求的组播服务。
例如,组播服务Z1为钢琴音乐组播服务,组播服务Z2为游戏视频组播服务,组播服务Z1的服务名称为钢琴音乐,组播服务Z1的服务ID为Gq221c3,组播服务Z2为游戏视频组播服务,组播服务Z2的服务名称为游戏视频,组播服务Z2的服务ID为Yx221s3。目标服务器获取到组播服务Z1以及组播服务Z2的服务标识之后,目标服务器确定两个组播地址D1以及D2,并将组播服务Z1的服务标识与D1关联存储,以登记组播服务Z1,同时,将组播服务Z2的服务标识与D2关联存储,以登记组播服务Z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将组播服务的服务名称与所对应的组播服务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组播服务,或,将组播服务的服务ID与所对应的组播服务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组播服务。
在目标服务器得到各个组播服务的组播服务地址之后,可以将各个组播服务的组播服务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以使得应用服务器在获取到各个组播服务的数据包时,通过各个组播服务各自的组播服务地址将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服务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组播服务的登记以及广播服务的登记过程不分先后,可以任意一者先进行登记,也可以两者同时登记,也即, S310-S320可以在S330-S340前执行,S310-S320也可以在S330-S340后执行,S310-S320还可以与S330-S340同时执行。
S350、为目标用户设备注册所述目标服务。
其中,S350的描述参照上文S210-S24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60、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通过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其中,S360的描述参照上文S110-S14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器根据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以及组播服务的服务标识,对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进行自动登记,不需要用户手动登记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提高了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的登记效率,同时,对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进行登记,以便于用户设备根据已登记的广播服务以及组播服务顺利的进行服务的注册。
为了更加清楚的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一示例性场景对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解释。如图5所示,在该场景中,用户设备包括用户设备s1以及用户设备s2,适配服务器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目标服务器,其是核心网中的一个设备,基站为5G基站,核心网还包括5G核心网网元,5G核心网网元包括5G UPF。
该场景中,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为单播包时,应用服务器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由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主要是通过5G UPF)将单播包发送至对应的用户设备;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为广播包或组播包时,应用服务器将数据包发送至适配服务器,适配服务器将数据包转换为各个用户设备各自的单播包,再由适配服务器将各个用户设备各自的单播包发送至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由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主要是通过5G UPF)将各个用户设备各自的单播包发送至对应的用户设备。
针对于数据包为广播包或组播包的情况,本场景的服务处理过包括登记过程、注册过程以及数据传输过程。
1.登记过程
应用服务器预置有广播服务t1、组播服务t2以及组播服务t3,适配服务器向应用服务器获取广播服务t1的服务标识t11、组播服务t2的服务标识t21以及组播服务t3服务标识t31。
适配服务器对确定广播地址n1、组播地址n2以及组播地址n3,并对服务标识t11与广播地址n1进行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t1,对服务标识t21与组播地址n3进行关联存储,以登记组播服务t2,对服务标识t31与组播地址n2进行关联存储,以登记组播服务t3。
2.注册过程
如图6所示,用户设备s1向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发送包括服务标识t21和接收地址信息sd1的服务注册请求q1,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主要是通过5G UPF)将服务注册请求q1发送至适配服务器,适配服务器确定服务标识t21对应的组播地址n3,并将服务标识t21、组播地址n3以及接收地址信息sd1关联存储,以为用户设备s1注册组播服务t2。
用户设备s2向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发送包括服务标识t21和接收地址信息sd2的服务注册请求q2,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主要是通过5G UPF)将服务注册请求q2发送至适配服务器,适配服务器确定服务标识t21对应的组播地址n3,并将服务标识t21、组播地址n3以及接收地址信息sd2关联存储,以为用户设备s2注册组播服务t2。
之后,适配服务器可以分别向用户设备s1以及用户设备s2发送注册成功指令,以使得用户设备s1以及用户设备s2开启针对组播服务t2的接收端口。
3.数据传输过程
如图6所示,应用服务器下发待处理数据包给适配服务器,待处理数据的目的地址为n3,适配服务器确定组播服务t2的组播地址n3与待处理数据的目的地址相同,适配服务器根据关联存储的服务标识t21、组播地址n3以及接收地址信息sd2,以及关联存储的服务标识t21、组播地址n3以及接收地址信息sd2,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s1和用户设备s2,并获取用户设备为s1的接收地址信息sd1和用户设备s2的接收地址信息sd2。
之后,适配服务器根据的接收地址信息sd1和待处理数据中提取的有效载荷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目标数据包ms1,同时,配服务器根据的接收地址信息sd2和待处理数据中提取的有效载荷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目标数据包ms2。
适配服务器将目标数据包ms1和ms2发送至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由5G基站和5G核心网网元(主要是通过5G UPF)根据目标数据包ms1中的接收地址信息将数据包ms1发送值用户设备s1、根据目标数据包ms2中的接收地址信息将数据包ms2发送值用户设备s2。
本场景中,叠加于5G网络之上,无需对5G网络做任何的改造和升级,且,适配服务器的功能对5G网络的版本无依赖,无论5G网络是否支持3GPP、R17标准定义的MBS(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组播广播业务)规范功能,均可实现适配服务器的功能。
同时,适配服务器将普通的移动网络内的组播包和广播包中读取的有效载荷封装在目标协议的数据包中,通过这种适配和转发实现,5G用户设备以接收不同目标协议的数据包的方式接收组播包和广播包,提高组播包和广播包的传输效率。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装置70包括:
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或者组播数据包;
获取模块720,用于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目标服务为组播服务或者广播服务;
转换模块730,用于基于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740,用于向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以使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向每个目标用户设备转发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注册请求;服务注册请求包括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标识;基于目标服务标识,获取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地址;将目标服务地址、目标服务标识以及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关联存储,以为目标用户设备注册目标服务。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获取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获取应用服务器所在的子网对应的广播地址;将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与广播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广播服务。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获取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多个组播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标识;为多个组播服务中每个组播服务分配一个组播服务地址;将各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进行关联存储,以登记多个组播服务。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以使目标用户设备输出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并基于从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中选择的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服务注册请求。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查询条件;响应于查询请求,在已登记服务中查询满足查询条件的候选服务;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以使目标用户设备输出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并基于从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中选择的目标服务标识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向目标组播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注册成功指令,以使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注册成功指令开启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
可选地,注册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退订指令;根据服务退订指令,解除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与目标服务地址和目标服务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为目标用户设备退订目标服务;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退订成功指令,以使目标用户设备基于退订成功指令关闭针对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
可选地,转换模块730,还用于从待处理数据包中提取有效载荷;根据每个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有效载荷按照目标协议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是相互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中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目标服务器302等,需要说明的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2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计算机系统1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1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在RAM 12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1201、ROM1202以及RAM 1203通过总线1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205也连接至总线12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2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2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2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209。通信部分1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205。可拆卸介质1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210上,以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2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2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2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用户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心网中的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位于同一子网;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所述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或者组播数据包;
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所述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所述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所述目标服务为组播服务或者广播服务;若所述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所述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若所述待处理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所述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单播地址;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所述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向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以使所述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向每个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转发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所述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所述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注册请求;所述服务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标识,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地址;
将所述目标服务地址、所述目标服务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关联存储,以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注册所述目标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服务标识,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地址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
获取所述应用服务器所在的子网对应的广播地址;
将所述广播服务的服务标识与所述广播地址关联存储,以登记所述广播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服务标识,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服务地址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服务器预置的多个组播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标识;
为所述多个组播服务中每个组播服务分配一个组播服务地址;
将各所述组播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与所对应分配的组播服务地址进行关联存储,以登记所述多个组播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注册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输出所述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并基于从所述多个已登记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识中选择的目标服务标识和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所述服务注册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注册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查询条件;
响应于所述查询请求,在已登记服务中查询满足所述查询条件的候选服务;
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输出所述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并基于从所述候选服务的服务标识中选择的目标服务标识和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服务地址、所述目标服务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关联存储,以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注册所述目标服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注册成功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注册成功指令开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注册成功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注册成功指令开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退订指令;
根据所述服务退订指令,解除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地址和所述目标服务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退订所述目标服务;
向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退订成功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基于所述退订成功指令关闭针对所述目标服务的接收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协议为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为传输控制协议;所述目标协议为用户数据报协议时,所述接收端口为用户数据报协议对应的接收端口;所述目标协议为传输控制协议时,所述接收端口为传输控制协议对应的接收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所述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包括:
从所述待处理数据包中提取有效载荷;
根据每个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有效载荷按照所述目标协议进行数据包封装,得到各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接收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IP地址以及接收端口的端口号。
1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心网中的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位于同一子网;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所述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或者组播数据包;
获取模块,用于若存在已注册的目标服务的目标服务地址与所述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相同,获取已注册所述目标服务的多个目标用户设备各自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所述目标服务为组播服务或者广播服务;若所述待处理数据包为广播数据包,所述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若所述待处理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所述待处理数据包对应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指示的地址为单播地址;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接收地址信息,将所述待处理数据包转换为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发送各目标用户设备对应的在目标协议下的目标数据包,以使所述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向每个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转发对应的目标数据包。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999361.0A 2023-08-09 2023-08-0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709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9361.0A CN116709212B (zh) 2023-08-09 2023-08-0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9361.0A CN116709212B (zh) 2023-08-09 2023-08-0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9212A CN116709212A (zh) 2023-09-05
CN116709212B true CN116709212B (zh) 2023-11-14

Family

ID=87829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99361.0A Active CN116709212B (zh) 2023-08-09 2023-08-0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921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8185A1 (zh) * 2014-10-17 2016-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和转发面设备
JP2019075741A (ja) * 2017-10-18 2019-05-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トラヒック変換方法、配信システム、ユニ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変換装置、マルチキャスト・ユニキャスト変換装置、ユニ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変換プログラム、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ユニキャスト変換プログラム
CN115623542A (zh) * 2021-07-13 2023-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029590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广播会话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2560B (zh) * 2007-05-21 2011-08-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通信中提供广播组播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US9380486B2 (en) * 2012-02-08 2016-06-28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reduction on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ing targeted intelligence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0932095B2 (en) * 2017-11-22 2021-0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US20230156436A1 (en) * 2020-07-23 2023-05-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8185A1 (zh) * 2014-10-17 2016-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和转发面设备
JP2019075741A (ja) * 2017-10-18 2019-05-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トラヒック変換方法、配信システム、ユニ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変換装置、マルチキャスト・ユニキャスト変換装置、ユニ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変換プログラム、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ユニキャスト変換プログラム
CN115623542A (zh) * 2021-07-13 2023-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029590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广播会话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9212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0896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432187A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xy node for peer-to-peer (p2p) streaming media data distribution
CN106210049B (zh) 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集群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3702062A (zh) 一种音视频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ES2641277T3 (es) Procedimiento de enrutamiento de mensajes en una red y sistema de implementación del procedimiento
CN112954615B (zh) 多播广播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06245713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2023030072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element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KR101157039B1 (ko) Ddsb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257764A (zh) 组播服务质量模块和方法
CN110012107B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10748B (zh) 节点及节点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10677387A (zh) 一种政务办理方法和政务系统
CN11670921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30188638A1 (en) Multicast Source Registration
CN109803028A (zh) 一种用于配置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65790B (zh)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级联组网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75100B (zh)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组播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2714146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00049804A1 (en) Instant Messaging
WO2017032110A1 (zh) 一种应用消息的处理系统、方法及应用设备
CN108668151B (zh) 音视频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3709677B (zh) 加入组播广播业务mbs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82989A (zh) 增强的多播网络通信
KR102095563B1 (ko) Mac 주소를 이용하는 이더넷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937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