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8614B -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8614B
CN116708614B CN202211332897.9A CN202211332897A CN116708614B CN 116708614 B CN116708614 B CN 116708614B CN 202211332897 A CN202211332897 A CN 202211332897A CN 116708614 B CN116708614 B CN 116708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supply
connector
line interface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328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08614A (zh
Inventor
李钊
苑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328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08614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4968 priority patent/WO20240878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708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8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08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8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内的控制模块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设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通过连接器的一组引脚单元实现与控制模块的电连接,且为了避免信号之间相互影响,为每个功能模块均设置一个供电模块以及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的开关模块,分时实现控制模块与至少两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一组引脚单元,进而实现减少连接器中引脚的数量的效果,避免连接器中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连接器中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中,一般设置有两个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为了实现设置两个PCB上的一些功能器件之间信号的传输,需要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连接两个PCB板,而FPC与PCB连接时通常需要使用连接器例如板对板(board to board,BTB)连接器,即通过BTB连接器实现FPC与PCB之间电信号的传递,进而实现设置在两个PCB上的一些功能器件之间信号的传输。
然而,BTB引脚的数量越多,可靠性越差,BTB越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无疑,减少BTB引脚的数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可以减少BTB引脚的数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柔性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均包括第一引脚单元、第二引脚单元和第三引脚单元;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设置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均通过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引脚单元、柔性电路板和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引脚单元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供电模块,通过第二引脚单元与第一功能模块电连接,用于为第一功能模块供电;第二供电模块,通过第三引脚单元与第二功能模块电连接,用于为第二功能模块供电;第一开关模块,位于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一功能模块之间;第二开关模块,位于第二供电模块与第二功能模块之间;其中,当第一开关模块开启时,控制模块用于与第一功能模块实现信号交互,当第二开关模块开启时,控制模块用于与第二功能模块实现信号交互。
电子设备内的控制模块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设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通过共用连接器的一组引脚单元实现与控制模块的电连接,且为了避免信号之间相互影响,为每个功能模块均设置一个供电模块以及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的开关模块,分时实现控制模块与至少两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这样一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每个功能模块分别通过连接器的一组引脚单元实现与控制模块的电连接,本方案可以减少一组引脚单元,进而实现减少连接器中引脚的数量的效果,避免连接器中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连接器中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示例性的,至少两个功能模块设置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可以是两个功能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设置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例如可以通过连接器(如BTB)设置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也可以是功能模块本身设置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例如,显示单元、摄像头模组等的信号端通过连接器设置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示例性的,两个功能模块例如为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也可以为实施例中第一I2C器件和第二I2C器件。当然,功能模块并不限于此,只要需要进行ID识别的模块和/或进行I2C信号传输的模块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例如两个功能模块还可以包括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然,控制模块与功能模块的信号交互,并不限于ID识别、I2C信号传输,还可以包括其他信号的交互。
示例性的,控制模块例如为可以进行ID识别或I2C信号传输的SOC,当然,控制模块并不限于此。
示例性的,功能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相应的,开关模块的数量和供电模块的数量与功能模块的数量对应,即为三个、四个等,这样一来,可以分时实现控制模块与多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进而达到减少使用BTB引脚数量的效果。
示例性的,第一引脚单元的引脚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引脚单元的引脚的数量为一个,第三引脚单元的引脚的数量为一个;或者,第一引脚单元的引脚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引脚单元的引脚的数量为一个,第三引脚单元的引脚的数量为一个。当然,第一引脚单元、第二引脚单元和第三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只要多个功能模块通过共用引脚单元达到减小引脚数量的目的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第一方面,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式终端,折叠式终端包括第一机身、第二机身和连接第一机身和第二机身的转轴结构;第一机身内设置有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机身内设置有第二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穿过转轴结构,且通过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为折叠式终端,折叠式终端来回折叠或打开时,由于穿轴柔性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的引脚的数量较多时引起的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控制模块包括供电单元和接口单元,供电单元分别与第一供电模块和接口单元电连接;供电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供电模块提供的供电信号为接口单元供电,以使控制模块通过接口单元与第一功能模块或第二功能模块实现信号交互。即第一供电模块既为接口单元供电,以使接口单元的引脚正常工作,还为功能模块供电,结构简单。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电子设备还包括隔离模块,隔离模块的一端、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耦合于第一节点,隔离模块的另一端、第二供电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耦合于第二节点;当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均开启时,隔离模块用于阻挡第一节点处的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以及,阻挡第二节点处的信号传输至第一节点。这样设置可以防止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的供电信号和第二供电模块输出的供电信号之间反灌。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这样设置,隔离模块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控制模块包括系统级芯片;当第一开关模块开启时,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接口单元识别第一功能模块的身份标识号码,当第二开关模块开启时,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接口单元识别第二功能模块的身份标识号码。当然,控制模块并不限于系统级芯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控制模块。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当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式终端时,第一功能器件包括内屏,第二功能器件包括外屏;当第一开关模块开启时,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接口单元识别内屏的身份标识号码,当第二开关模块开启时,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接口单元识别外屏的身份标识号码。当控制模块对内屏和外屏的身份标识号码进行识别时,无需为每个显示单元设置一组第一引脚单元,且还可以避免识别时的相互干扰,减少引脚单元的数量,进而实现减少BTB引脚的数量的效果,避免BTB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BTB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控制模块包括系统级芯片,第一功能器件包括第一I2C器件,第二功能器件包括第二I2C器件;第一I2C器件包括第一数据线接口和第一时钟线接口,第二I2C器件包括第二数据线接口和第二时钟线接口,接口单元包括第三数据线接口和第三时钟线接口;第二数据线接口和第三数据线接口均与第一数据线接口电连接,第二时钟线接口和第三时钟线接口均与第一时钟线接口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一数据线接口和第一时钟线接口之间均设置有第一上拉电阻,第二开关模块与第二数据线接口和第二时钟线接口之间均设置有第二上拉电阻;当第一开关模块开启时,控制模块用于与第一I2C器件实现I2C信号交互,当第二开关模块开启时,控制模块用于与第二I2C器件实现I2C信号交互。当控制模块与第一I2C器件和第二I2C器件进行I2C信号的交互时,无需为每个I2C器件设置一组第一引脚单元,且还可以避免识别时的相互干扰,减少引脚单元的数量,进而实现减少BTB引脚的数量的效果,避免BTB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BTB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开关模块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或三极管等可以实现开关功能的器件;第二开关模块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或三极管等可以实现开关功能的器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电子设备中,该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开启,以使第一供电模块为第一功能模块供电;与第一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控制第一开关模块截止,且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开启,以使第二供电模块为第二功能模块供电;与第二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
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第二方面,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开启,以使第一供电模块为第一功能模块供电,包括: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开启;向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第一供电模块为第一功能模块供电;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开启,以为第二功能模块供电,包括: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开启;向第二供电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第二供电模块为第二功能模块供电。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与第一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的身份识别号码;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身份识别号码。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与第一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包括:与第一功能模块进行I2C信号的交互;与第二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包括:与第二功能模块进行I2C信号的交互。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电路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电路执行如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机身和第二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CC’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图;
图7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内的控制模块设置于第一PCB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设置在第二PCB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通过BTB的一组引脚单元(可以包括一个引脚,也可以包括多个引脚)实现与控制模块的电连接,且为了避免信号之间相互影响,为每个功能模块均设置一个供电模块以及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的开关模块,分时实现控制模块与至少两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一组引脚单元,进而实现减少BTB引脚的数量的效果,避免BTB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BTB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车载电脑、电视、智能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其中,该终端设备可以是直板式终端,也可以是折叠式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电子设备为折叠式终端,且该折叠式终端是折叠式手机为例对实现减少BTB引脚的数量效果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折叠式手机100包括第一显示单元(也称为折叠屏或柔性屏)10。
第一显示单元10例如为具有柔性的显示屏。第一显示单元10例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无需背光模组,且OLED显示屏中的衬底基板例如可以采用柔性树脂材料,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使得OLED显示屏具有可弯折的特性。当然,第一显示单元10的类型包括但是不限于OLED显示屏,只要可以实现弯折的显示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例如还可以为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LED显示屏(例如包括Micro-LED显示屏、Mini-LED显示屏)等。
继续参见图1,折叠式手机100还包括结构组件。结构组件包括第一机身20、第二机身30以及位于第一机身20和第二机身30之间的转轴结构40。转轴结构40分别与第一机身20和第二机身30相连接。第一机身20、转轴结构40、第二机身30可以用于承载第一显示单元10。第一机身20、第二机身30可以分别绕转轴结构40进行旋转,实现第一显示单元10的折叠或展开等状态,即实现折叠式手机100的折叠或展开等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该折叠式手机100可以在多个位置处发生折叠,相应的,结构组件可以包括多个转轴结构40和多个机身。例如可以包括两个转轴结构40和三个机身,相邻的两个机身之间通过一个转轴结构40相连,这样一来,该折叠式手机100具有两个折叠位置。可见,结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转轴结构40和至少两个机身,相邻两个机身通过一个转轴结构40相连。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均以结构组件包括一个转轴结构40和两个机身(即第一机身20和第二机身30)为例进行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以折叠式手机100沿着纵向折叠,即折叠式手机100在折叠时形成左右两个屏为例进行的说明,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折叠式手机100还可以沿着横向折叠,即折叠式手机100在折叠时形成上下两个屏。下述内容均以折叠式手机100沿着纵向折叠为例进行的说明。
参见图3,第一机身20包括第一外壳21和第一中框22,柔性屏10、第一外壳21和第一中框22围城第一容纳空间23。第二机身30包括第二外壳31和第二中框32,柔性屏10、第二外壳31和第二中框32围城第二容纳空间33。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壳21可以为折叠式手机100的后盖(也称为电池盖);也可以为用于显示的显示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二外壳31可以为折叠式手机的后盖(也称为电池盖);也可以为用于显示的显示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均以第一外壳21为后盖,第二外壳31为显示单元(也称为第二显示单元或外屏或显示屏,以区分上述第一显示单元10)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显示单元31类型例如包括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和LED显示屏等类型的显示屏。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展示本方案的发明点,图3中仅示出与发明点相关的结构,而并非全部结构,下述附图相同,下述内容不再赘述。
参见图4,折叠手机100还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50、第二PCB 60、穿轴FPC 70等,其中,第一PCB 50和第二PCB 60中的一者可以称为主板,另一者可以称为副板。第一PCB 50位于第一容纳腔体23内,第二PCB 60位于第二容纳腔体33内。结合图5,穿轴FPC 70的一端通过一个连接器80(即第一连接器81)与第一PCB 50电连接,穿轴FPC 70的另一端穿过转轴结构40,且通过另一个连接器80(即第二连接器82)与第二PCB60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PCB 50和第二PCB 60通过穿轴FPC 70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对连接器80的类型不进行限定,只要可以实现FPC 70与第一PCB 50和第二PCB 60电连接,进而实现第一PCB 50和第二PCB 60之间信号的传输即可。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连接器80包括BTB,即一个BTB 80设置于第一PCB 50与穿轴FPC 70之间,穿轴FPC 70通过该BTB 80与第一PCB 50电连接,另一个BTB 80设置于第二PCB 60与穿轴FPC 70之间,同一穿轴FPC 70通过另一个BTB 80与第二PCB 60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PCB50和第二PCB 60通过穿轴FPC 70电连接。下述实施例也均以连接器80为BTB为例进行的说明。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一个穿轴FPC 70实现第一PCB 50和第二PCB 60的电连接;也可以通过多个(至少两个)穿轴FPC 70实现第一PCB 50和第二PCB 60的电连接,图4仅以通过一穿轴FPC 70实现第一PCB 50和第二PCB 60的电连接为例进行的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折叠手机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折叠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部件位置的改变。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为了保证折叠式手机100的通信、显示等功能,结合图6,折叠手机100还包括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90、电源管理模块(图中未示出)、前置摄像头(图中未示出)和后置摄像头(图中未示出)等结构。SOC 90和电源管理模块等例如设置于第一PCB 50上。SOC 9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通过接口实现与其他结构之间的信号交互。接口可以包括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第一显示单元10包括第一显示部分(即用于显示的部分,图6中未示出)和第一信号端(即用于接收显示信号,且将该显示信号发送至第一显示部分,以使第一显示部分显示的部分)11,第二显示单元31包括第二显示部分(即用于显示的部分,图6中未示出)和第二信号端(即用于接收显示信号,且将该显示信号发送至第二显示部分,以使第二显示部分显示的部分)311。第一显示单元10的第一信号端11例如通过一个BTB(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二PCB 60上,第一显示单元10通过第二PCB 60、BTB、第一信号端11接收来自SOC 90等模块的显示信号,第二显示单元31的第二信号端311例如通过又一个BTB(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二PCB 60上,第二显示单元31通过第二PCB 60、BTB、第二信号端311接收来自SOC 90等模块的显示信号。
第一连接器81和第二连接器82均包括第一引脚单元,其中,第一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单元通过穿轴FPC 70的导线83与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单元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线的数量与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一一对应,因为,为了简化电路图,图6中仅示出与BTB引脚电连接的导线83,而未示出第一引脚单元。
为了实现SOC 90与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1之间的信号的交互。继续参见图6,SOC 90包括接口单元91,其中,该接口单元91包括至少一个接口。SOC 90的接口单元91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单元、导线83、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单元以及第一信号端11的BTB与第一信号端11电连接,进而实现SOC 90与第一显示单元10的电连接,以及,SOC 90的接口单元91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单元、导线83、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单元以及第二信号端311的BTB与第二信号端311电连接,进而实现SOC 90与第二显示单元31的电连接,即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均与SOC 90的接口单元91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接口单元91中接口的数量与第一引脚单元中的引脚的数量一样,并一一对应电连接。
为了避免信号之间相互影响。继续参见图6,第一连接器81和第二连接器82还包括第二引脚单元和第三引脚单元,其中,第二引脚单元和第三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单元通过穿轴FPC 70的导线84与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单元电连接,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三引脚单元通过穿轴FPC 70的导线84与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三引脚单元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线的数量与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一一对应,因为,为了简化电路图,图6中仅示出与BTB引脚电连接的导线84和导线85,而未示出第二引脚单元和第三引脚单元。
折叠式手机100还包括第一供电模块110,第一供电模块110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单元、导线84、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单元与第一信号端11电连接,以为第一显示单元10供电,保证第一显示单元10的正常工作。SOC 90例如通过GPIO 3接口与第一供电模块110电连接,以控制第一供电模块110的工作与否。此外,第一供电模块110和第一信号端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模块120,具体的,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一端与第一供电模块110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0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单元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0的控制端与SOC 90电连接。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的开启或断开,当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且使能第一供电模块110时,第一供电模块110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单元、导线84、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单元为第一显示单元10供电,保证第一显示单元10的正常工作。
SOC 90还包括供电单元92,与第一供电模块110电连接,供电单元92接收第一供电模块110的供电信号,并为SOC 90的各个接口供电,以保证各个接口的正常工作。
折叠式手机100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130,第二供电模块130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三引脚单元、导线85、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三引脚单元与第二信号端311电连接,以为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保证第二显示单元31的正常工作。SOC 90例如通过GPIO 4接口与第二供电模块130电连接,以控制第二供电模块130的工作与否。此外,第二供电模块130和第二信号端311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模块140,具体的,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一端与第二供电模块130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三引脚单元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130的控制端与SOC 90电连接。SOC 90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的开启或断开,当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且使能第二供电模块130时,第二供电模块130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三引脚单元、导线85、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三引脚单元为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保证第二显示单元31的正常工作。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均设置一个供电模块以及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的开关模块,当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且使能第一供电模块110时,第一供电模块110为第一显示单元10供电,第一显示单元10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二开关模块140未开启,第二显示单元31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引脚单元、导线83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引脚单元与第一显示单元10进行信号的交互;当SOC 90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且使能第二供电模块130时,第二供电模块130为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第二显示单元31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一开关模块120未开启,第一显示单元10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引脚单元、导线83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引脚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31进行信号的交互,即分时实现SOC 90与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之间信号的交互传输,这样一来,可以仅设置一组第一引脚单元,相比于为每个显示单元均设置一组第一引脚单元,减少引脚单元的数量,进而实现减少BTB引脚的数量的效果,避免BTB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BTB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下面通过与相关技术进行对比来说明该有益效果。
参见图7,相关技术中的折叠式手机100包括第一供电模块110,第一供电模块110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单元、导线84、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单元分别与第一信号端11和第二信号端311电连接,以同时为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保证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正常工作。为了避免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传输信号之间相互影响,SOC 90的接口单元91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单元、导线83、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单元以及第一信号端11的BTB与第一信号端11电连接,进而实现SOC 90与第一显示单元10的电连接,以及,SOC 90的接口单元91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三引脚单元、导线83、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三引脚单元以及第二信号端311的BTB与第二信号端311电连接,进而实现SOC 90与第二显示单元31的电连接,即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分别与SOC 90的接口单元91中不同的引脚单元电连接,其中,为第一显示单元11和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的第一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一般为一个,实现SOC 90与第一显示单元10之间信号交互的第二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一般为两个,实现SOC 90与第二显示单元31之间信号交互的第三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一般为两个,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在传输信号时相互影响,至少需要BTB中的五个引脚。而本申请实施例中,虽然,在第一显示单元11和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时,多出一组引脚单元,但是多出的该组引脚单元的数量为一个。而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传输信号时共用一组引脚单元(即第一引脚单元),因此,在实现信号的传输时,可以减小一组引脚单元,减小的该组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为两个。也就是说,相关技术要想避免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传输信号之间相互影响,使用的BTB引脚的数量一般为五个,本申请实施例为了避免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传输信号之间相互影响,使用的BTB引脚的数量一般为四个。由此可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将减少BTB中至少一个引脚。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由于不同的BTB中引脚的数量并不是逐渐增加的,例如现有的BTB一般包括24引脚的BTB、32引脚的BTB、40引脚的BTB、60引脚的BTB、80引脚的BTB等。因此,当多出一个引脚时,就有可能由一种引脚数量的BTB变为另一种更多引脚数量的BTB,例如,由60引脚的BTB变为80引脚的BTB,即对于BTB资源紧张的项目来说,就有可能因为资源不够,导致扩张BTB引脚数量,最终造成项目的可靠性风险。而本申请实施例的设置可以减小BTB中至少一个引脚的数量,进而避免BTB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BTB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下面结合应用场景对上述效果进行说明。
在一种场景下,即SOC 90通过接口单元91识别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ID)的场景,继续参见图6,接口单元91包括两个GPIO接口(GPIO1和GPIO2)。相应的,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单元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单元均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FPC 70的导线83包括第一导线83a和第二导线83b,第一显示单元10的第一信号端11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第二信号端311均包括第一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1和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2。SOC 90的GPIO1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一信号端11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1以及第二信号端311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1电连接,SOC 90的GPIO2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与第一信号端11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2以及第二信号端311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2电连接。
具体的,当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且通过GPIO3接口使能第一供电模块110时,第一供电模块110通过第一开关模块120为第一显示单元10供电,第一显示单元10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二开关模块140未开启,第二显示单元31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GPIO1接口、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读取第一信号端11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1处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以及通过GPIO2接口、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读取第一信号端11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2处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第一身份标识号码和第二身份标识号码即为第一显示单元10的ID。然后,SOC 90可以基于第一显示单元10的ID加载对应该ID版本的软件。
当SOC 90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且通过GPIO4接口使能第二供电模块130时,第二供电模块130通过第二开关模块140为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第二显示单元31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一开关模块120未开启,第一显示单元10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GPIO1接口、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读取第二信号端311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1处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以及通过GPIO2接口、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读取第二信号端311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2处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第一身份标识号码和第二身份标识号码即为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然后,SOC 90可以基于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加载对应该ID版本的软件。
也就是说,SOC 90分时获取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这样一来,在识别第一显示单元10的ID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时,只需要两个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即可,无需为每个显示单元都设置相应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虽然,在第一显示单元11和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时,多出一组引脚单元,但是多出的该组引脚单元的数量为一个,因此,可以达到减少至少一个引脚的效果,避免BTB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BTB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显示单元10的ID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是由两个身份标识号码决定的,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上述第一显示单元10的ID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还可以由三个身份标识号码或四个身份识别号码等决定的,相应的,接口单元91中GPIO接口的数量、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单元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单元中引脚的数量,FPC 70的导线83的数量,第一显示单元10的第一信号端11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第二信号端311中身份标识号码的数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相同的是,通过该方案,均可以达到减少至少一个BTB引脚的效果。
在另一种场景下,即SOC 90通过I2C总线与第一I2C器件150和第二I2C器件160进行通信的场景,其中,第一I2C器件150例如包括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等可以通过I2C总线与SOC 90进行通信的器件,第二I2C器件160例如包括后置摄像头或前置摄像头等可以通过I2C总线与SOC 90进行通信的器件。可以理解的是,I2C总线是一种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具有两根线,分别为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A)和时钟线(serial clock line,SCL),其中,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时钟线用于传输时钟信号。参见图8,相应的,第一I2C器件150包括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第二I2C器件160包括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接口单元91包括第三数据线接口SCL3和第三时钟线接口SDA3,其中,数据线接口和时钟线接口统称为I2C接口。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均与第三数据线接口SCL3电连接,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均与第三时钟线接口SDA3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0与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之间均设置有第一上拉电阻R1,以使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1与第一供电模块110电连接,进而保证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的正常工作。第二开关模块140与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之间均设置有第二上拉电阻R2,以使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通过第二上拉电阻R2与第二供电模块130电连接,进而保证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的正常工作。相应的,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单元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单元均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FPC 70的导线83包括第一导线83a和第二导线83b。SOC90的第三数据线接口SCL3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一I2C器件150的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以及第二I2C器件160的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电连接,SOC 90的第三时钟线接口SDA3通过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与第一I2C器件150的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以及第二I2C器件160的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电连接。此外,为了保证第一I2C器件150和第二I2C器件160的正常工作,第一I2C器件150和第二I2C器件160均包括电源端VDD,第一I2C器件150的电源端VDD与第一供电模块110电连接,第二I2C器件160的电源端VDD与第二供电模块130电连接。
具体的,当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且通过GPIO3接口使能第一供电模块110时,第一供电模块110通过第一开关模块120、第一上拉电阻R1为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供电,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二开关模块140未开启,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第三数据线接口SCL3、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与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电连接,以及通过第三时钟线接口SDA3、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与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电连接,进而可以使得SOC 90与第一I2C器件150实现I2C信号的交互。
当SOC 90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且通过GPIO4接口使能第二供电模块130时,第二供电模块130通过第二开关模块140、第二上拉电阻R2为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供电,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一开关模块120未开启,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第三数据线接口SCL3、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与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电连接,以及通过第三时钟线接口SDA3、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与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电连接。然后使得SOC 90与第二I2C器件160实现I2C信号的交互。
也就是说,SOC 90可以分时与第一I2C器件150和第二I2C器件160进行I2C信号的交互,这样一来,在I2C信号的交互的过程中,第一连接器81和第二连接器82中只需要两个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即可,无需为每个I2C器件都设置相应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虽然,在第一显示单元11和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时,多出一组引脚单元,但是多出的该组引脚单元的数量为一个,因此,可以达到减少至少一个引脚的效果,避免BTB引脚的数量较多,可靠性较差,BTB容易发生翘起、脱落等问题。
上述两种场景下,为了防止第一供电模块110输出的供电信号和第二供电模块130输出的供电信号之间反灌。参见图9,折叠式终端100还包括隔离模块170,隔离模块170的一端、第一供电模块110和第一开关模块120耦合于第一节点N1,隔离模块170的另一端、第二供电模块130和第二开关模块140耦合于第二节点N2。当第一开关模块110和第二开关模块130均开启时,隔离模块170用于阻挡第一节点N1处的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以及,阻挡第二节点N2处的信号传输至第一节点N2。
对于隔离模块170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隔离模块170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可以防止第一节点N1的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以及第二节点N2的信号传输至第一节点N1即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续参见图9,隔离模块170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一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8以使SOC 90通过接口单元91识别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1的ID的场景下设置隔离模块170为例进行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SOC90通过I2C总线与第一I2C器件150和第二I2C器件160进行通信等场景同样适用。
对于第一开关模块120和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开关模块120和第二开关模块140的类型不进行限定,只要可以实现开关功能即可。示例性的,第一开关模块120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或三极管,第二开关模块140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或三极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该信号传输控制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终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该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折叠式终端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图8所示的折叠式终端对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10所示,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S1001、对GPIO3接口和GPIO4接口进行初始化处理。
SOC 90对GPIO3接口和GPIO4接口进行初始化处理,以防止其他信号的影响。
S1002、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第二开关模块140截止。
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截止。
S003、GPIO3配置为高电平,以及GPIO4配置为低电平。
其中,第一供电模块110基于GPIO3处的高电平开始工作,以为第一显示单元10进行供电,保证第一显示单元10正常工作。第二供电模块130基于GPIO4处的低电平不工作。
S1004、获取第一显示单元10的ID。
当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且通过GPIO3接口使能第一供电模块110时,第一供电模块110通过第一开关模块120为第一显示单元10供电,第一显示单元10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二开关模块140未开启,第二显示单元31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GPIO1接口、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读取第一信号端11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1处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以及通过GPIO2接口、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和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读取第一信号端11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2处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第一身份标识号码和第二身份标识号码即为第一显示单元10的ID。这样一来,SOC 90可以基于其第一显示单元10的ID加载对应该ID版本的软件。
S1005、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截止,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
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截止,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
S1006、GPIO3继续配置为高电平,以及GPIO4配置为高电平。
其中,第一供电模块110基于GPIO3处的高电平开始工作,以为供电单元92供电,以保证SOC 90各个接口的正常工作。第二供电模块130基于GPIO4处的高电平开始工作,以为第二显示单元31进行供电,保证第二显示单元31正常工作。
S1007、获取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
当SOC 90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且通过GPIO4接口使能第二供电模块130时,第二供电模块130通过第二开关模块140为第二显示单元31供电,第二显示单元31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一开关模块120未开启,第一显示单元10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GPIO1接口、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引脚读取第二信号端311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1处的第一身份标识号码,以及通过GPIO2接口、第一连接器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引脚读取第二信号端311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端口ID2处的第二身份标识号码,第一身份标识号码和第二身份标识号码即为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这样一来,SOC 90可以基于第二显示单元31的ID加载对应该ID版本的软件。
S1008、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继续开启,以及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
这样一来,可以保证第一显示单元10和第二显示单元31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该信号传输控制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终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该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折叠式终端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图8所示的折叠式终端对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11所示,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S1101、对GPIO3接口和GPIO4接口进行初始化处理。
SOC 90对GPIO3接口和GPIO4接口进行初始化处理,以防止其他信号的影响。
S1102、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第二开关模块140截止。
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截止。
S1103、GPIO3配置为高电平,以及GPIO4配置为低电平。
其中,第一供电模块110基于GPIO3处的高电平开始工作,以为第一I2C器件150包括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进行供电,保证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正常工作。第二供电模块130基于GPIO4处的低电平不工作。
S1104、与第一I2C器件150进行I2C信号的交互。
当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开启,且通过GPIO3接口使能第一供电模块110时,第一供电模块110通过第一开关模块120、第一上拉电阻R1为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供电,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二开关模块140未开启,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第三数据线接口SCL3、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与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电连接,以及通过第三时钟线接口SDA3、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与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电连接,使得SOC90与第一I2C器件150实现I2C信号的交互。
S1105、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截止,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
SOC 9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0截止,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
S1006、GPIO3继续配置为高电平,以及GPIO4配置为高电平。
其中,第一供电模块110基于GPIO3处的高电平开始工作,以为供电单元92供电,以保证SOC 90各个接口的正常工作。第二供电模块130基于GPIO4处的高电平开始工作,以为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进行供电,保证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正常工作。
S1107、与第二I2C器件160进行I2C信号的交互。
当SOC 90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40开启,且通过GPIO4接口使能第二供电模块130时,第二供电模块130通过第二开关模块140、第二上拉电阻R2为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供电,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和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正常工作,由于此时第一开关模块120未开启,第一数据线接口SCL1和第一时钟线接口SDA1不工作,因此,SOC 90可以通过第三数据线接口SCL3、第一连接器81的第一引脚、第一导线83a、第二连接器82的第一引脚与第二数据线接口SCL2电连接,以及第三时钟线接口SDA3、第一连接器81的第二引脚、第二导线83b、第二连接器82的第二引脚与第二时钟线接口SDA2电连接,使得SOC 90与第二I2C器件160实现I2C信号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为直板式终端时同样适用于上述各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直板式终端没有两个机身、转轴结构和两个显示单元,因此,识别两个显示单元的ID可以为识别至少两个功能模块的ID,该功能模块例如可以为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等需要进行ID识别器件。穿轴FPC可以是连接主板(即第一PCB 50)和小板(即第二PCB 60)的FPC。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
柔性电路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均包括第一引脚单元、第二引脚单元和第三引脚单元;
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
至少两个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至少两个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引脚单元、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引脚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第一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引脚单元、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引脚单元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供电;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三引脚单元、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三引脚单元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供电;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第一开关模块,位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之间;
第二开关模块,位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之间;
其中,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开启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实现信号交互,当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开启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实现信号交互;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供电单元和接口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接口单元电连接;
所述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供电模块提供的供电信号为所述接口单元供电,以使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接口单元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或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实现信号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式终端,所述折叠式终端包括第一机身、第二机身和连接所述第一机身和所述第二机身的转轴结构;
所述第一机身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机身内设置有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结构,且通过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隔离模块,所述隔离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耦合于第一节点,所述隔离模块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耦合于第二节点;
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均开启时,所述隔离模块用于阻挡所述第一节点处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以及,阻挡所述第二节点处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系统级芯片;
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开启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口单元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的身份标识号码,当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开启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口单元识别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身份标识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式终端时,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包括内屏,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包括外屏;
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开启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口单元识别所述内屏的身份标识号码,当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开启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口单元识别所述外屏的身份标识号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系统级芯片,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包括第一I2C器件,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包括第二I2C器件;
所述第一I2C器件包括第一数据线接口和第一时钟线接口,所述第二I2C器件包括第二数据线接口和第二时钟线接口,所述接口单元包括第三数据线接口和第三时钟线接口;
所述第二数据线接口和所述第三数据线接口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钟线接口和所述第三时钟线接口均与所述第一时钟线接口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数据线接口和所述第一时钟线接口之间均设置有第一上拉电阻,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数据线接口和所述第二时钟线接口之间均设置有第二上拉电阻;
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开启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I2C器件实现I2C信号交互,当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开启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I2C器件实现I2C信号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或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或三极管。
9.一种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控制模块,所述信号传输控制方法由所述控制模块执行;
所述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开启,以使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供电;
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截止,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开启,以使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为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供电;
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开启,以使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供电,包括:
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开启;
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为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供电;
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开启,以为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供电,包括:
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开启;
向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为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的身份识别号码;
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身份识别号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包括:
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进行I2C信号的交互;
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的交互,包括:
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进行I2C信号的交互。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CN202211332897.9A 2022-10-28 2022-10-28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Active CN116708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2897.9A CN116708614B (zh) 2022-10-28 2022-10-28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PCT/CN2023/114968 WO2024087845A1 (zh) 2022-10-28 2023-08-25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2897.9A CN116708614B (zh) 2022-10-28 2022-10-28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8614A CN116708614A (zh) 2023-09-05
CN116708614B true CN116708614B (zh) 2024-04-26

Family

ID=8783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32897.9A Active CN116708614B (zh) 2022-10-28 2022-10-28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08614B (zh)
WO (1) WO202408784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6260A (ja) * 2004-12-09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KR20210075834A (ko) * 2019-12-13 2021-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안테나 스위칭 방법
WO2021162290A1 (ko) * 2020-02-10 2021-08-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1210839A1 (ko) * 2020-04-14 2021-10-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2085977A1 (ko) * 2020-10-19 2022-04-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경로를 운영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22114599A1 (ko) * 2020-11-26 2022-06-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0999B1 (en) * 2017-02-03 2018-02-20 Google Inc. Circuit board architectur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500489B2 (en) * 2019-01-30 2022-11-1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US11839018B2 (en) * 2020-12-17 2023-12-0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touch apparatus
CN115003020A (zh) * 2021-09-30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14495821B (zh) * 2021-11-19 2023-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217240720U (zh) * 2022-01-21 2022-08-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模组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6260A (ja) * 2004-12-09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KR20210075834A (ko) * 2019-12-13 2021-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안테나 스위칭 방법
WO2021162290A1 (ko) * 2020-02-10 2021-08-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1210839A1 (ko) * 2020-04-14 2021-10-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2085977A1 (ko) * 2020-10-19 2022-04-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경로를 운영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22114599A1 (ko) * 2020-11-26 2022-06-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7845A1 (zh) 2024-05-02
CN116708614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5494B (zh) 用于计算设备的可分离部分的两用连接器
CN102263904B (zh) 双摄像头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具有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EP2040174A1 (en) Card-type peripheral device
US20130290746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charging operation in host mode
CN105630726A (zh) 复用usb端口的双通道移动终端
CN105824771A (zh) 电子设备及其主从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2463702B (zh) 一种级联背板的cpld i2c通道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US20050262285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cable for connection betwe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puter
CN107506322B (zh) 实现USB设备检测的Type-C适配器、通道控制方法
US8364976B2 (en) Pass-through adapter with crypto ignition key (CIK) functionality
CN104115138A (zh) 电可配置选配板接口
CN116708614B (zh) 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CN105721015A (zh) 一种复用Flash ROM的双通道移动终端
CN210006035U (zh) 一种usb和otg功能切换控制电路、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1149405U (zh) 支持多台设备连接使用的无线人机交互装置
CN211654268U (zh) 一种显示屏驱动板及显示屏驱动系统
CN115078970A (zh) 芯片测试系统
US11308022B2 (en) Support for common motherboard configuration for USB retiming
CN210534558U (zh) 多功能开发板
CN111369930A (zh) 一种显示屏驱动板、显示屏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EP2682872A9 (en) Interposer and intelligent multiplexer to provide a plurality of peripherial buses
CN219496987U (zh) 一种ops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1913904A (zh) 向利用主从通信协议的多个从属装置自动分配互不相同地址的方法及用于其的装置
CN218676032U (zh) 一种基于usb3.0的双设备切换电路
CN113641611B (zh) I2c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