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8612A - 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08612A CN116708612A CN202210191356.2A CN202210191356A CN116708612A CN 116708612 A CN116708612 A CN 116708612A CN 202210191356 A CN202210191356 A CN 202210191356A CN 116708612 A CN116708612 A CN 1167086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detection
- circuit
- electrodes
- pi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24513 senna glycosid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涉及触控屏领域,用于提高触控屏的信噪比。触控组件包括触控屏和触控芯片,触控屏包括显示面板、第一触控电路和第二触控电路,第一触控电路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电路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区域;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独立电连接至触控芯片;触控芯片向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从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一检测信号,以对第一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进行检测;触控芯片向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二检测信号,以对第二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采用折叠屏或大尺寸触控屏,使得触控屏的尺寸不断增大,触控屏输出的噪声也成倍增加,使得触控屏的信噪比(有效信号与噪声之比)降低,从而影响触控屏的触控性能,有可能产生误触控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用于提高触控屏的信噪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组件,包括:触控屏和触控芯片,触控屏包括显示面板、第一触控电路和第二触控电路,第一触控电路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电路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区域;第一触控电路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检测电极,第二触控电路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检测电极;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独立电连接至触控芯片;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独立电连接至触控芯片;触控芯片,用于向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从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一检测信号,第一检测信号用于对第一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进行检测;触控芯片,还用于向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二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用于对第二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进行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不仅适用于中大触控屏(例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触控屏)以及折叠屏(例如折叠手机的触控屏),制造成本低。并且由于通过将触控电路分成多个,每个触控电路具有独立的检测电极和驱动电极,降低了单个触控电路中检测电极的长度,检测电极的负载以及产生的噪声成倍降低,使得触控屏的信噪比(有效信号与噪声之比)大幅提高,从而提高触控屏的触控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触控屏为沿折叠线进行折叠的折叠屏,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位于折叠线两侧。在触控屏折叠后,当第一触控电路在第一触控区域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时,第二触控电路可以处于失效状态,即第二触控电路不在第二触控区域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手掌或手指在第二触控区域的操作不会成为噪声,因此可以降低触控屏输出的噪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之间电气隔离。也就是说,不同触控电路的检测电极之间不会互相影响,输出的检测信号是独立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之间电气隔离。也就是说,不同触控电路的驱动电极之间不会互相影响,接收的驱动信号是独立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触控芯片包括第一组驱动管脚、第二组驱动管脚、第一组检测管脚、第二组检测管脚、控制电路和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第一组驱动管脚电连接至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第一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第二组驱动管脚电连接至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第二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控制电路用于通过第一组驱动管脚向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第一组检测管脚从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第二组驱动管脚向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第二组检测管脚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二检测信号;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用于对第一检测信号和或第二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该触控芯片可以实现对触控屏中独立的触控电路分别进行控制,并从独立的触控电路分别获得检测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触控芯片还包括多个选择开关,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多个选择开关选择第一组检测管脚或第二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入端。受控于控制电路,多个选择开关可以选择一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入端,从而实现分时复用模拟前端电路,降低模拟前端电路的数量,降低触控芯片的成本,减小触控芯片的面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芯片,包括:第一组驱动管脚、第二组驱动管脚、第一组检测管脚、第二组检测管脚、控制电路和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第一组驱动管脚用于电连接至触控屏的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第一组检测管脚用于电连接至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第二组驱动管脚用于电连接至触控屏的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第二组检测管脚用于电连接至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控制电路用于通过第一组驱动管脚向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第一组检测管脚从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第二组驱动管脚向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第二组检测管脚从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二检测信号;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用于对第一检测信号和或第二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该触控芯片可以实现对触控屏中独立的触控电路分别进行控制,并从独立的触控电路分别获得检测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触控芯片还包括多个选择开关,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多个选择开关选择第一组检测管脚或第二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入端。受控于控制电路,多个选择开关可以选择一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入端,从而实现分时复用模拟前端电路,降低模拟前端电路的数量,降低触控芯片的成本,减小触控芯片的面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屏。
关于第三方面的技术效果参照第一方面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外折叠的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内折叠的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屏和触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屏和触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屏和触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屏和触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向外折叠的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同一类型特征的目的,不能理解为用于指示相对重要性、数量、顺序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耦合”、“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指物理上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指通过电子器件实现的间接连接,例如通过电阻、电感、电容或其他电子器件实现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例如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等),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例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网络、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用户单元(subscriberunit)、终端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耳机、智能音箱、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和结构等不作限定。
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图1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该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接口230、电源管理模块240、电池241、无线充电线圈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传感器模块280、按键290、马达291、指示器292、摄像头293、触控组件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295等。
其中,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以及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处理器210可以是应用处理器AP。或者,上述处理器210可以集成在片上系统(system onchip,SoC)中。或者,上述处理器210可以集成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芯片中。该处理器210可以包括IC芯片中的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AFE)和微处理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终端设备2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2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2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2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USB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2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电源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如终端设备200的无线充电底座或者其他可以为终端设备200无线充电的设备),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例如,电源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USB接口2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242接收无线充电输入。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240为电池241充电的同时,还可以为电子设备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40接收电池241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接口220、触控组件294、摄像头293和无线通信模块2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40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241的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40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
终端设备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2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2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2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2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2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设备200通过GPU、触控组件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触控组件2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终端设备2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293、视频编解码器、GPU、触控组件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ISP用于处理摄像头293反馈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293中。摄像头2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2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微闪迪(micro SanDisk,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2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20与处理器2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从而执行终端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此外,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storage,UFS)等。
终端设备2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2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2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或将音频模块2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210中。扬声器2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受话器2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麦克风2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终端设备2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270D可以是USB接口2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USA,CTIA)标准接口。
按键2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2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终端设备2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终端设备2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马达2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2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指示器2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2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295,或从SIM卡接口295拔出,实现和终端设备200的接触和分离。终端设备2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295可以支持纳SIN(Nano SIM)卡、微SIM(MicroSIM)卡、SIM卡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0采用嵌入式(embedded SIM,e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终端设备200中,不能和终端设备200分离。
触控组件294包括触控屏和触控芯片,触控屏中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触控屏中还可以包括触控电路,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触控芯片用于向触控屏输出周期性的驱动信号,并从触控屏接收检测信号,当用户对触控屏进行触控操作时,检测信号发生变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控组件294。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组件294中的触控屏可以为折叠屏。
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中所示,触控屏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触控区域31和第二触控区域32,当触控屏进行折叠时,第一触控区域31和第二触控区域32可以位于不同平面,其中,图2中的触控屏向外折叠,使得折叠后第一触控区域31和第二触控区域32对用户可见,用户仍可以对触控屏进行触控操作,图3中的触控屏向内折叠,使得完全折叠后第一触控区域31和第二触控区域32相对,有利于保护触控屏的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可以为图2所示的向外折叠的折叠屏,还可以应用于图3所示的向内折叠的折叠屏。
如图4所示,以触控屏为电容屏为例,触控屏的触控电路包括多个驱动(drive,DRV)电极41和多个检测(sense,SEN)电极42,多个驱动电极41与多个检测电极42交叉分布,多个驱动电极41与多个检测电极42之间无电连接,从而在每个交叉点形成电容形式的触控点43。多个驱动电极41分别输入来自触控芯片的周期性的驱动信号(例如正弦波或方波),不同驱动电极41输入驱动信号相当于在横轴坐标上扫描触控操作的位置。由于人体是良导体,当用户的手指点击触控屏的某一位置(即产生触控操作)时,手指会与触控屏形成耦合电容从而改变该位置的触控点43的电容值,该触控点43对应的检测电极42向触控芯片输出的检测信号(电压或电流)相应发生改变,相当于在纵轴坐标上确定触控操作的位置。即通过触控点43的电容值的变化识别触摸操作的横纵坐标。
当图2所示的向外折叠的触控屏进行折叠后,一侧显示面板可以不显示内容,但是该侧的触控区域(例如第二触控区域32)仍处于有效状态,检测电极仍会检测到该触控区域的噪声,并且手掌或手指在该触控区域的操作也成为了噪声。另外,随着触控屏的尺寸不断增大,检测电极的长度增加,导致触控屏的检测电极输出的噪声也成倍增加,使得触控屏的信噪比(有效信号与噪声之比)降低,从而影响触控屏的触控性能,有可能产生误触控操作。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将触控屏中的触控电路分成多个触控电路,每个触控电路包括独立的驱动电极和检测电极,降低单个触控电路中驱动电极的长度,从而降低触控屏的检测电极输出的噪声。
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包括触控屏51和触控芯片52。
其中,触控屏51包括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和N个触控电路511,N为大于1的整数,显示面板包括N个触控区域,每个触控电路511位于一个触控区域。每个触控电路511包括多个驱动电极5111和多个检测电极5112,不同触控电路511包括的驱动电极5111的数目可以相同或不同,不同触控电路511包括的检测电极5112的数目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触控电路511包括b个驱动电极5111(例如DRV11-DRV1b,DRVn1-DRVnb、DRVN1-DRVNb)和a个检测电极5112(例如SEN11-SEN1a,SENn1-SENna、SENN1-SENNa)为例,但并不意在限定于此。1≤n≤N,且n为整数,a、b为正整数。
在每个触控电路511中,多个驱动电极5111和多个检测电极5112之间无电连接地交叉分布于所在触控区域,从而在每个交叉点形成电容形式的触控点。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驱动电极5111沿横轴排列,多个检测电极5112沿纵轴排列,但并不意在限定于此,多个驱动电极5111也可以沿纵轴排列,多个检测电极5112也可以沿横轴排列。属于不同触控电路511的多个驱动电极5111之间无电连接,并独立电连接至触控芯片52,使得属于不同触控电路511的多个驱动电极5111之间电气隔离。属于不同触控电路511的检测电极5112之间无电连接,并独立电连接至触控芯片52,使得属于不同触控电路511的多个检测电极5112之间电气隔离。即使得各个触控电路511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触控芯片52包括控制电路521、N组驱动管脚522、N组检测管脚523和多个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AFE)电路524。N组驱动管脚522分别电连接至N个触控电路511的驱动电极5111(每组驱动管脚522电连接至一个触控电路511的驱动电极5111),N组检测管脚523分别电连接至N个触控电路511的检测电极5112(每组检测管脚523电连接至一个触控电路511的检测电极5112)。N组检测管脚523还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524的输入端。
可选的,如图6所示,触控芯片52还包括多个选择开关525。N组检测管脚523通过多个选择开关525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524的输入端。受控于控制电路521,多个选择开关525可以选择一组检测管脚523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524的输入端,从而实现分时复用模拟前端电路524,降低模拟前端电路524的数量,降低触控芯片52的成本,减小触控芯片52的面积。
下面对触控屏51和触控芯片52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触控屏51包括N个触控电路511,在每个检测周期内,触控芯片52向一个触控电路511输出驱动信号,并检测该触控电路511输出的检测信号,所以共需要N个检测周期完成对整个触控屏51的触控操作的检测。
在第n(1≤n≤N,且n为整数)个检测周期内,触控芯片52的控制电路521通过N组驱动管脚522中的第n组驱动管脚,向触控51屏的第n个触控电路511的多个驱动电极5111分别输出周期性的驱动信号(例如正弦波或方波),控制电路521可以采用轮询的方式依次向第n个触控电路511的多个驱动电极5111分别输出驱动信号,以实现在横轴坐标上扫描触控操作的位置。
当用户的手指未点击第n个触控电路511所在触控区域的任一位置时,第n个触控电路511的多个检测电极512向触控芯片52的N组检测管脚523中的第n组检测管脚输出的检测信号(电压或电流)相同。由于人体是良导体,当用户的手指点击第n个触控电路511所在触控区域的任一位置时,手指会与触控屏形成耦合电容从而改变该位置的触控点的电容值,该触控点对应的检测电极512输出的检测信号(电压或电流)相应发生改变,触控芯片52的多个模拟前端电路524对输入的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根据该数字信号可以确定触控操作对应哪个检测电极512,相当于在纵轴坐标上确定触控操作的位置,再结合在横轴坐标上扫描触控操作的位置,即可以确定触控操作的横纵坐标的位置。
可选的,对于图6中触控芯片52还包括多个选择开关525来说,在第n个检测周期内,控制电路521还可以控制多个选择开关525选择第n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524的输入端。使得多个模拟前端电路524能够对第n组检测管脚输入的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
下面以代表性的触控屏包括两个触控电路为例对触控组件进行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触控屏71可以包括第一触控电路711和第二触控电路712,第一触控电路711包括多个驱动电极7111(例如DRV11-DRV1b)和多个检测电极7112(例如SEN11-SEN1a),第二触控电路712包括多个驱动电极7121(例如DRV21-DRV2b和多个检测电极7122(例如SEN21-SEN2a)。第一触控电路711的多个检测电极7111与第二触控电路712的多个检测电极7112独立电连接至触控芯片72;第一触控电路711的多个驱动电极7111与第二触控电路712的多个驱动电极7121之间电气隔离,并且独立电连接至触控芯片72。
触控芯片72包括第一组驱动管脚721、第二组驱动管脚722、第一组检测管脚723、第二组检测管脚724、控制电路725和多个模拟前端电路726。第一组驱动管脚721电连接至第一触控电路711的多个驱动电极7111,第一组检测管脚723电连接至第一触控电路711的多个检测电极7112;第二组驱动管脚722电连接至第二触控电路712的多个驱动电极7121,第二组检测管脚724电连接至第二触控电路712的多个检测电极7122。
触控芯片72在第一检测周期通过第一组驱动管脚721向第一触控电路711的多个驱动电极7111输出驱动信号,通过第一组检测管脚723从第一触控电路711的多个检测电极7112接收第一检测信号,第一检测信号用于对第一触控电路711所在第一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进行检测。触控芯片在第二检测周期通过第二组驱动管脚722向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第二组检测管脚724从第二触控电路712的多个检测电极7112接收第二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用于对第一触控电路711所在第二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进行检测。
多个模拟前端电路726用于对第一检测信号和或第二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可选的,如图8所示,触控芯片72还包括多个选择开关727,控制电路725控制多个选择开关727选择第一组检测管脚或第二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入端。
如图9所示,第一触控电路711可以位于触控屏的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73,第二触控电路712位于触控屏的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区域74。特别地,当触控屏为沿折叠线75进行折叠的折叠屏时,第一触控区域73和第二触控区域74可以位于折叠线75两侧,即第一触控电路711和第二触控电路712可以位于折叠线75两侧。
在触控屏折叠后,当第一触控电路711在第一触控区域73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时,第二触控电路712可以处于失效状态,即第二触控电路712不在第二触控区域74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手掌或手指在第二触控区域74的操作不会成为噪声,因此可以降低触控屏输出的噪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不仅适用于中大触控屏(例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触控屏)以及折叠屏(例如折叠手机的触控屏),制造成本低。并且由于通过将触控电路分成多个,每个触控电路具有独立的检测电极和驱动电极,降低了单个触控电路中检测电极的长度,检测电极的负载以及产生的噪声成倍降低,使得触控屏的信噪比(有效信号与噪声之比)大幅提高,从而提高触控屏的触控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设备,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设备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屏和触控芯片,所述触控屏包括显示面板、第一触控电路和第二触控电路,所述第一触控电路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路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区域;所述第一触控电路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检测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路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检测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独立电连接至所述触控芯片;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独立电连接至所述触控芯片;
所述触控芯片,用于向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进行检测;
所述触控芯片,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从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二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为沿折叠线进行折叠的折叠屏,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位于所述折叠线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之间电气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之间电气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芯片包括第一组驱动管脚、第二组驱动管脚、第一组检测管脚、第二组检测管脚、控制电路和多个模拟前端电路;
所述第一组驱动管脚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所述第一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所述第二组驱动管脚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所述第二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组驱动管脚向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组检测管脚从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所述第一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组驱动管脚向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组检测管脚从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所述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芯片还包括多个选择开关,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
控制所述多个选择开关选择所述第一组检测管脚或所述第二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所述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入端。
7.一种触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驱动管脚、第二组驱动管脚、第一组检测管脚、第二组检测管脚、控制电路和多个模拟前端电路:
所述第一组驱动管脚用于电连接至触控屏的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所述第一组检测管脚用于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所述第二组驱动管脚用于电连接至所述触控屏的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所述第二组检测管脚用于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组驱动管脚向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组检测管脚从所述第一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一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组驱动管脚向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驱动电极输出驱动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组检测管脚从所述第二触控电路的多个检测电极接收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芯片还包括多个选择开关,所述控制电路用于:
控制所述多个选择开关选择所述第一组检测管脚或所述第二组检测管脚电连接至所述多个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入端。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1356.2A CN116708612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 |
PCT/CN2023/077162 WO2023160494A1 (zh) | 2022-02-28 | 2023-02-20 | 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1356.2A CN116708612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08612A true CN116708612A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76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91356.2A Pending CN116708612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08612A (zh) |
WO (1) | WO2023160494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39353A (en) * | 2007-03-16 | 2008-10-01 |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 Display panel with touch-control circuit |
US20100328257A1 (en) * | 2009-06-29 | 2010-12-30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of driving touch panel, capacitance-typ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
CN105988628A (zh) * | 2015-02-26 | 2016-10-05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CN112835475A (zh) * | 2021-03-22 | 2021-05-2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方法、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
CN215341025U (zh) * | 2021-03-04 | 2021-12-28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3207B (zh) * | 2016-07-29 | 2019-10-1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KR102652746B1 (ko) * | 2016-10-24 | 2024-04-0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지문센서 일체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CN111868735B (zh) * | 2019-02-28 | 2024-06-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CN112764590B (zh) * | 2021-03-16 | 2023-10-10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13391730B (zh) * | 2021-06-28 | 2024-06-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10191356.2A patent/CN116708612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2-20 WO PCT/CN2023/077162 patent/WO2023160494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39353A (en) * | 2007-03-16 | 2008-10-01 |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 Display panel with touch-control circuit |
US20100328257A1 (en) * | 2009-06-29 | 2010-12-30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of driving touch panel, capacitance-typ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
CN105988628A (zh) * | 2015-02-26 | 2016-10-05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CN215341025U (zh) * | 2021-03-04 | 2021-12-28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835475A (zh) * | 2021-03-22 | 2021-05-2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方法、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60494A1 (zh) | 2023-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93099B (zh) | 移动终端跌落保护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
EP4203458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 |
CN112506386A (zh) | 一种折叠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498865B (zh) | 充电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963845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控制方法 | |
CN113535284A (zh) | 全屏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JP7450046B2 (ja) | 回路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 |
CN116529981A (zh) | 双电池管理电路和电子设备 | |
US20230025705A1 (en) |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6569441A (zh) | 双电池管理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17174014B (zh) | 显示控制电路、显示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6418092B (zh) |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6054870B (zh) | 无线通信电路、蓝牙通信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218829140U (zh) | 双电池管理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16708612A (zh) | 触控组件、触控芯片和终端设备 | |
CN109980750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充电电路 | |
CN116744226B (zh) | 电子围栏数据采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US9832564B2 (en) | Multi-pole earphone plug and adjustable multi-pole audio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15826771B (zh) | 一种输入法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218829139U (zh) | 双电池管理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16737356B (zh) | 内存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6054680B (zh) | 马达驱动电路及终端设备 | |
CN116361865B (zh) | 一种访问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5133673B (zh) | 一种射频能量收集器及电子设备 | |
CN116048312A (zh) | 导航点过渡动画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