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8333B -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8333B
CN116698333B CN202310932876.9A CN202310932876A CN116698333B CN 116698333 B CN116698333 B CN 116698333B CN 202310932876 A CN202310932876 A CN 202310932876A CN 116698333 B CN116698333 B CN 116698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iding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ing plat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28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98333A (zh
Inventor
崔萌
张树勋
王宁
陈奔
韩彬
张博斐
徐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Xu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09328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83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8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8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98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8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 G01M7/04Monodirectional test sta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震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导向结构、缓冲结构、固定结构、卡位结构、震动结构、调节结构和托板,调节结构能够对震动结构进行调节,使震动结构带动托板上下运动的距离发生改变,实现对振幅的调节,从而实现不同振幅下防震房的抗震性能检测,提高了检测的范围,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固定结构结构能够实现对防震房的快速固定,从而缩短了固定的时间,提高了固定的效率,在防震房放置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缓冲结构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避免放置时速度过快而导致防震房的底端砸击到检测装置,导致检测装置的损坏,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抗震是房屋建筑也是当前土木工程面临的最重要、最困难的课题之一,在进行工程建设或灾区支援时,需要搭建钢结构的防震房,用于临时使用,为了确保防震房屋搭建后的抗震性,一般在房屋搭建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的检测。
申请号为“202222946270.4”、名称为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实现了防震房的抗震性能检测,然而其在固定防震房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扭动丝杆,不便于对防震房进行快速地固定,同时在放置防震房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放置的速度过快而导致防震房的底端砸击到检测装置上,由于缺少缓冲,可能造成防震房和检测装置的损坏,且其对防震房的抗震性能检测时震动的幅度固定,不便于检测不同振幅下防震房的抗震性能,使用的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固定结构,所述托板上设有缓冲结构,所述托板上设有卡位结构,所述托板上设有震动结构,所述震动结构上设有调节结构,所述震动结构包括支撑座;
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滑动连接于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盘滑动连接于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于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托板。
具体的,所述驱动盘的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第二丝杆位于驱动盘的中部,所述第二丝杆的长度小于驱动盘的直径。
具体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套,所述连接框上转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上滑动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套,所述转套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接框之间抵触有第五弹簧。
具体的,所述衔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关于衔接杆的中部呈对称分布,所述滑套截面的内侧呈六边形结构,所述滑套截面的外侧呈圆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套,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导向套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柱,四个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于托板的底端,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套之间抵触有第一弹簧。
具体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托板上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两个凹槽,所述放置板与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
具体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滑杆,所述托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转动连接有把手且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把手与第一丝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托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托板之间抵触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卡块与第一卡槽之间卡合。
具体的,所述第一卡槽的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拉杆截面的顶端呈L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抵块,所述第一滑杆上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的一端与挡杆之间抵触,所述挡杆滑动连接于托板且与卡杆之间抵触,所述卡杆滑动连接于托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卡杆与托板之间抵触有第四弹簧。
具体的,所述挡杆截面的端部呈梯形结构,所述抵块截面的一端呈梯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通过震动结构能够带动托板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在托板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导向结构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通过托板的上下往复运动,能够模拟震动的情况,从而实现对防震房抗震性能的检测,且通过调节结构能够对震动结构进行调节,从而使震动结构带动托板上下运动的距离发生改变,即实现对振幅的调节,从而实现不同振幅下防震房的抗震性能检测,提高了检测的范围,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通过固定结构能够实现对防震房的快速固定,从而缩短了固定的时间,提高了固定的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在防震房放置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缓冲结构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避免放置时速度过快而导致防震房的底端砸击到检测装置上,导致检测装置损坏,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且当防震房放置完成后,在固定结构朝向防震房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卡位结构对缓冲结构进行卡位,从而能够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缓冲结构将防震房顶起,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同时在防震房没有放置到缓冲结构上时,固定结构无法朝向缓冲结构运动,从而能够避免在放置防震房之前由于固定结构位于防震房的底端而导致防震房在放置的过程中压坏固定结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向套与螺纹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放置板与托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E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衔接杆与转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导向结构;201、导向套;202、螺纹套;203、导向柱;204、第一弹簧;3、缓冲结构;301、放置板;302、凹槽;303、第二弹簧;4、固定结构;401、第一滑杆;402、把手;403、第一丝杆;404、第二滑杆;405、抵板;406、拉杆;407、卡块;408、第三弹簧;409、第一卡槽;5、卡位结构;501、抵块;502、挡杆;503、卡杆;504、第四弹簧;505、第二卡槽;6、震动结构;601、支撑座;602、电机;603、驱动块;604、驱动盘;605、第二丝杆;606、连接框;607、连接架;7、调节结构;701、转杆;702、衔接杆;703、转套;704、连接杆;705、滑块;706、第五弹簧;707、滑套;8、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导向结构2,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托板8,所述托板8上设有固定结构4,所述托板8上设有缓冲结构3,所述托板8上设有卡位结构5,所述托板8上设有震动结构6,所述震动结构6上设有调节结构7,所述震动结构6包括支撑座601;
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01,所述支撑座601上安装有电机602,所述电机60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603,所述驱动块603滑动连接于驱动盘604,所述驱动盘60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605,所述第二丝杆605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603,所述驱动盘604滑动连接于连接框606,所述连接框606固定连接于连接架607,所述连接架607固定连接于托板8,所述驱动盘604的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第二丝杆605位于驱动盘604的中部,所述第二丝杆605的长度小于驱动盘604的直径,所述调节结构7包括滑套707,所述连接框606上转动连接有滑套707,所述滑套707上滑动连接有衔接杆702,所述衔接杆702上转动连接有转套703,所述转套70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704,所述连接杆704转动连接于滑块705,所述滑块705与连接框606之间滑动连接,滑块705与连接框606之间抵触有第五弹簧706,所述衔接杆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701,两个所述连接杆704关于衔接杆702的中部呈对称分布,所述滑套707截面的内侧呈六边形结构,所述滑套707截面的外侧呈圆形结构,所述导向结构2包括导向套20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套201,所述导向套20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02,所述导向套201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柱203,四个所述导向柱203固定连接于托板8的底端,所述导向柱203与导向套201之间抵触有第一弹簧204,即:当需要对防震房的抗震性能进行检测时,通过启动电机602,电机60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块603转动,由于驱动块603的位置偏离于驱动盘604的圆心处,因此驱动块603运动会带动驱动盘604在连接框606的内部运动,同时连接框606在驱动盘604的作用下会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多个导向柱203在导向套201的内部滑动,通过导向柱203与导向套201能够对托板8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从而限制托板8,使其只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通过电机602输出轴的持续性转动便能够带动托板8做上下的往复运动,从而模拟震动的效果,实现对放置在托板8上的防震房的抗震性能的检测,当需要对检测过程中的震动幅度进行调节时,首先朝向驱动盘604推动衔接杆702,衔接杆702在运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连接杆704带动滑块705运动,第五弹簧706收缩,随着衔接杆702的运动,连接杆704由朝上倾斜的状态运动至朝下倾斜的状态,此时松开衔接杆702并启动电机602,电机602的输出轴转动,使驱动块603带动驱动盘604转动,驱动盘604运动会带动第二丝杆605运动,第二丝杆605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一端会抵触衔接杆702的顶端,此时衔接杆702会朝向连接框606的内部运动一端距离,接着当第二丝杆605顶端的衔接槽正对衔接杆702的底端时,两个第五弹簧706会同时伸长,带动衔接杆702朝向第二丝杆605的顶端运动并与第二丝杆605的顶端之间卡合,此时电机602的输出轴停止转动,接着便可通过转动转杆701,转杆701转动带动衔接杆702转动,衔接杆702转动会带动第二丝杆605转动,第二丝杆605转动会螺纹驱动驱动块603在驱动盘604上滑动而实现驱动块603位置的调节,当调节结束后,停止转动转杆701并背离于第二丝杆605拉动衔接杆702,衔接杆702运动,通过连接杆704带动滑块705运动,当连接杆704由朝下倾斜的状态转动至朝上倾斜的状态时,松开衔接杆702,此时在两个第五弹簧706弹性的作用下,衔接杆702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第二丝杆605运动,此时便完成了驱动块603在驱动盘604上位置的调节,由于驱动块603的位置调节后,其和驱动盘604圆心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因此能够在驱动块603带动驱动盘604转动的过程中使托板8上下运动的最大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振幅的调节,通过对振幅的调节能够模拟不同振幅下防震房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了检测的范围,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具体的,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第一滑杆401,所述托板8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401,所述第一滑杆401上转动连接有把手402且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403,所述把手402与第一丝杆40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03螺纹连接有第二滑杆404,所述第二滑杆40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401,所述第二滑杆4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板405,所述托板8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拉杆406,所述拉杆4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407,所述卡块407与托板8之间抵触有第三弹簧408,所述第一滑杆401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409,所述卡块407与第一卡槽409之间卡合,所述第一卡槽409的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拉杆406截面的顶端呈L形结构,即:在防震房放置到放置板301上后,通过推动第一滑杆401,此时由于第一卡槽409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因此在推动第一滑杆401的过程中第一滑杆401会抵触拉杆406在托板8上滑动,第三弹簧408发生弹性形变,随着第一滑杆401的滑动,其中一个抵板405会与防震房的一侧之间抵触,此时重复上述操作,使另一个抵板405也与防震房之间抵触,此时便可转动把手402,把手402转动将会带动第一丝杆403转动,第一丝杆403转动将会螺纹驱动第二滑杆404在第一滑杆401上滑动,第二滑杆404运动将会带动抵板405朝向防震房运动,当抵板405与防震房之间抵紧时,停止转动把手402,接着转动防震房另一侧的把手402,使防震房402另一侧的抵板405与防震房之间抵紧,此时便实现了对防震房的快速固定,避免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扭动把手来改变抵板405的位置,从而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当检测结束后可以拉动拉杆406,拉杆406带动卡块407背离于第一卡槽409运动,第三弹簧408收缩,当卡块407与其中一部分第一卡槽409之间不卡合时,便可背离于防震房拉动第一滑杆401,第一滑杆401会带动抵板405背离于防震房运动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使另一个抵板405也远离防震房,此时便实现了快速解除对防震房的固定,便于检测完成后防震房的取出。
具体的,所述缓冲结构3包括放置板301,所述托板8上滑动连接有放置板301,所述放置板301上设有两个凹槽302,所述放置板301与托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303,所述卡位结构5包括抵块501,所述第一滑杆401上固定连接有抵块501,所述抵块501的一端与挡杆502之间抵触,所述挡杆502滑动连接于托板8且与卡杆503之间抵触,所述卡杆503滑动连接于托板8,所述放置板301上设有两个第二卡槽505,所述卡杆503与托板8之间抵触有第四弹簧504,所述挡杆502截面的端部呈梯形结构,所述抵块501截面的一端呈梯形结构,即:在放置防震房的过程中,可以将防震房放置到放置板301上,在放置的过程中,当放置板301受到压力后,多个第二弹簧303会伸长,从而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地避免防震房在放置的过程中由于放置的速度过快而砸击到检测装置上,导致检测装置的损坏,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在放置板301上设置两个凹槽302,能够方便绳索或者叉车的插臂穿过防震房的底端,从而方便防震房的搬运,防防震房放置完成后,在第一滑杆401朝向防震房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滑杆401会带动抵块501运动,抵块501会抵触挡杆502运动,挡杆502会抵触卡杆503朝向第二卡槽505运动,第四弹簧504收缩,随着卡杆503的运动卡杆503的端部会与第二卡槽505之间卡合,此时挡杆502的端部会位于抵块501中部的水平位置,因此随着抵块501的运动卡杆503不会继续运动,此时能够通过卡杆503与第二卡槽505之间卡合来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放置板301在多个第二弹簧303的作用下将防震房顶起,从而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且当检测完成后,第一滑杆401复位后第四弹簧504会伸长带动卡杆503背离于第二卡槽505运动并与第二卡槽505之间不卡合,因此当防震房从放置板301上取下后,多个第二弹簧303会收缩带动放置板301复位,放置板301复位后由于第二卡槽505偏离于卡杆503的端部,因此第一滑杆401将无法带动抵板405朝向放置板301运动,因此能够避免在未放置防震房的时候,抵板405位于放置板301的顶端,从而能够避免在放置防震房的过程中防震房的底端压到抵板405,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防震房放置到放置板301上,在放置的过程中当放置板301受到压力后多个第二弹簧303会伸长,从而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地避免防震房在放置的过程中,由于放置的速度过快而砸击到检测装置上而导致检测装置的损坏,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在放置板301上设置两个凹槽302能够方便绳索或者叉车的插臂穿过防震房的底端,从而方便防震房的搬运,当防震房放置到放置板301上后,通过推动第一滑杆401,此时由于第一卡槽409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因此在推动第一滑杆401的过程中,第一滑杆401会抵触拉杆406在托板8上滑动,第三弹簧408发生弹性形变,随着第一滑杆401的滑动其中一个抵板405会与防震房的一侧之间抵触,此时重复上述操作,使另一个抵板405也与防震房之间抵触,此时便可转动把手402,把手402转动将会带动第一丝杆403转动,第一丝杆403转动将会螺纹驱动第二滑杆404在第一滑杆401上滑动,第二滑杆404运动将会带动抵板405朝向防震房运动,当抵板405与防震房之间抵紧时,停止转动把手402,接着转动防震房另一侧的把手402使防震房402另一侧的抵板405与防震房之间抵紧,此时便实现了对防震房的快速固定,避免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扭动把手来改变抵板405的位置,从而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且在第一滑杆401朝向防震房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滑杆401会带动抵块501运动,抵块501会抵触挡杆502运动,挡杆502会抵触卡杆503朝向第二卡槽505运动,第四弹簧504收缩,随着卡杆503的运动卡杆503的端部会与第二卡槽505之间卡合,此时挡杆502的端部会位于抵块501中部的水平位置,因此随着抵块501的运动卡杆503不会继续运动,此时能够通过卡杆503与第二卡槽505之间卡合来避免在检测的过程,放置板301在多个第二弹簧303的作用下将防震房顶起,从而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且当检测完成后,第一滑杆401复位后第四弹簧504会伸长带动卡杆503背离于第二卡槽505运动并与第二卡槽505之间不卡合,因此当防震房从放置板301上取下后,多个第二弹簧303会收缩带动放置板301复位,放置板301复位后,由于第二卡槽505偏离于卡杆503的端部,因此第一滑杆401将无法带动抵板405朝向放置板301运动,因此能够避免在未放置防震房的时候,抵板405位于放置板301的顶端,从而能够避免在放置防震房的过程中防震房的底端压到抵板405,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接着通过启动电机602,电机60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块603转动,由于驱动块603的位置偏离于驱动盘604的圆心处,因此驱动块603运动会带动驱动盘604在连接框606的内部运动,同时连接框606在驱动盘604的作用下,会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多个导向柱203在导向套201的内部滑动,通过导向柱203与导向套201能够对托板8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从而限制托板8只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通过电机602输出轴的持续性转动,便能够带动托板8做上下的往复运动,从而模拟震动的效果,实现对放置在托板8上的防震房的抗震性能的检测,当需要对检测过程中的震动幅度进行调节时,首先通过朝向驱动盘604推动衔接杆702,衔接杆702在运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连接杆704带动滑块705运动,第五弹簧706收缩,随着衔接杆702的运动,连接杆704由朝上倾斜的状态运动至朝下倾斜的状态,此时松开衔接杆702并通过启动电机602,电机602的输出轴转动通过驱动块603带动驱动盘604转动,驱动盘604运动会带动第二丝杆605运动,第二丝杆605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一端会抵触衔接杆702的顶端,此时衔接杆702会朝向连接框606的内部运动一端距离,接着当第二丝杆605顶端的衔接槽正对衔接杆702的底端时,两个第五弹簧706会同时伸长带动衔接杆702朝向第二丝杆605的顶端运动并与第二丝杆605的顶端之间卡合,此时电机602的输出轴停止转动,接着便可通过转动转杆701,转杆701转动带动衔接杆702转动,衔接杆702转动会带动第二丝杆605转动,第二丝杆605转动会螺纹驱动驱动块603在驱动盘604上滑动而实现驱动块603位置的调节,当调节结束后,停止转动转杆701,并背离于第二丝杆605拉动衔接杆702,衔接杆702运动会通过连接杆704带动滑块705运动,当连接杆704由朝下倾斜的状态转动至朝上倾斜的状态时,松开衔接杆702,此时在两个第五弹簧706弹性的作用下,衔接杆702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第二丝杆605运动,此时便完成了驱动块603在驱动盘604上位置的调节,由于驱动块603的位置调节后,其和驱动盘604圆心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因此能够在驱动块603带动驱动盘604转动的过程中,使托板8上下运动的最大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振幅的调节,通过对振幅的调节,能够模拟不同振幅下防震房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了检测的范围,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导向结构(2),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托板(8),所述托板(8)上设有固定结构(4),所述托板(8)上设有缓冲结构(3),所述托板(8)上设有卡位结构(5),所述托板(8)上设有震动结构(6),所述震动结构(6)上设有调节结构(7),所述震动结构(6)包括支撑座(601);
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01),所述支撑座(601)上安装有电机(602),所述电机(60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603),所述驱动块(603)滑动连接于驱动盘(604),所述驱动盘(60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605),所述第二丝杆(605)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603),所述驱动盘(604)滑动连接于连接框(606),所述连接框(606)固定连接于连接架(607),所述连接架(607)固定连接于托板(8);
所述调节结构(7)包括滑套(707),所述连接框(606)上转动连接有滑套(707),所述滑套(707)上滑动连接有衔接杆(702),所述衔接杆(702)上转动连接有转套(703),所述转套(70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704),所述连接杆(704)转动连接于滑块(705),所述滑块(705)与连接框(606)之间滑动连接,滑块(705)与连接框(606)之间抵触有第五弹簧(706);所述衔接杆(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701),两个所述连接杆(704)关于衔接杆(702)的中部呈对称分布,所述滑套(707)截面的内侧呈六边形结构,所述滑套(707)截面的外侧呈圆形结构;
所述缓冲结构(3)包括放置板(301),所述托板(8)上滑动连接有放置板(301),所述放置板(301)上设有两个凹槽(302),所述放置板(301)与托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303);
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第一滑杆(401),所述托板(8)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401),所述第一滑杆(401)上转动连接有把手(402)且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403),所述把手(402)与第一丝杆(40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03)螺纹连接有第二滑杆(404),所述第二滑杆(40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杆(401),所述第二滑杆(4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板(405),所述托板(8)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拉杆(406),所述拉杆(4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407),所述卡块(407)与托板(8)之间抵触有第三弹簧(408),所述第一滑杆(401)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409),所述卡块(407)与第一卡槽(409)之间卡合;
所述卡位结构(5)包括抵块(501),所述第一滑杆(401)上固定连接有抵块(501),所述抵块(501)的一端与挡杆(502)之间抵触,所述挡杆(502)滑动连接于托板(8)且与卡杆(503)之间抵触,所述卡杆(503)滑动连接于托板(8),所述放置板(301)上设有两个第二卡槽(505),所述卡杆(503)与托板(8)之间抵触有第四弹簧(504);所述挡杆(502)截面的端部呈梯形结构,所述抵块(501)截面的一端呈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604)的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第二丝杆(605)位于驱动盘(604)的中部,所述第二丝杆(605)的长度小于驱动盘(60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2)包括导向套(20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套(201),所述导向套(20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02),所述导向套(201)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柱(203),四个所述导向柱(203)固定连接于托板(8)的底端,所述导向柱(203)与导向套(201)之间抵触有第一弹簧(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409)的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拉杆(406)截面的顶端呈L形结构。
CN202310932876.9A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Active CN116698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2876.9A CN116698333B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2876.9A CN116698333B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8333A CN116698333A (zh) 2023-09-05
CN116698333B true CN116698333B (zh) 2023-10-13

Family

ID=87839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2876.9A Active CN116698333B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833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3785A (zh) * 2021-06-28 2021-10-01 天津泰莱高创科技有限公司 便装式建筑工程用钢结构抗震缓冲基座及使用方法
CN115371927A (zh) * 2022-10-26 2022-11-22 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工程安全检测用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试验装置
CN115575067A (zh) * 2022-11-03 2023-01-06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建筑结构用抗震试验设备
CN218384350U (zh) * 2022-09-05 2023-01-24 贾瑞波 一种建筑抗震性能试验台
CN218411619U (zh) * 2022-11-01 2023-01-31 绍兴滨海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CN115855661A (zh) * 2023-02-28 2023-03-28 北京瑞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胶手套胶膜强度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3785A (zh) * 2021-06-28 2021-10-01 天津泰莱高创科技有限公司 便装式建筑工程用钢结构抗震缓冲基座及使用方法
CN218384350U (zh) * 2022-09-05 2023-01-24 贾瑞波 一种建筑抗震性能试验台
CN115371927A (zh) * 2022-10-26 2022-11-22 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工程安全检测用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试验装置
CN218411619U (zh) * 2022-11-01 2023-01-31 绍兴滨海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CN115575067A (zh) * 2022-11-03 2023-01-06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建筑结构用抗震试验设备
CN115855661A (zh) * 2023-02-28 2023-03-28 北京瑞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胶手套胶膜强度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8333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0447A (zh) 一种建筑材料硬度检测装置
CN108489840B (zh) 一种组装式绳子磨损动态试验机
CN207502311U (zh) 一种水泥压力试验装置
CN116698333B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抗震检测设备
CN216717760U (zh) 一种工程结构抗震试验装置
CN212717796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备减震装置
CN209881730U (zh) 光伏组件的机械载荷测试设备
CN215628145U (zh) 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支撑结构
CN215670105U (zh) 具有减震稳定效果的建筑用支撑座
CN212789688U (zh) 一种可调节双玻纤方管足球门
CN208902547U (zh) 一种用于安全网测试的测试架
CN113618851A (zh) 一种木材加工平台的智能支撑装置
CN109507043B (zh) 一种触摸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52821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防装置
CN216410587U (zh) 一种桥架抗震检测装置
CN220019220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装置
CN219391623U (zh) 方便移动的拉力性能测试仪器
CN214695208U (zh) 一种用于转体斜拉桥施工装置
CN220690148U (zh) 建筑施工用多角度勘探器
CN110554424B (zh) 一种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
CN215714859U (zh) 一种城市道路栏杆
CN210031809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抗震装置
CN221001496U (zh) 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
CN221038533U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强度检测设备
CN218954219U (zh) 给排水管道定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