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4465A -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4465A
CN116684465A CN202310725702.5A CN202310725702A CN116684465A CN 116684465 A CN116684465 A CN 116684465A CN 202310725702 A CN202310725702 A CN 202310725702A CN 116684465 A CN116684465 A CN 116684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dule
side device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57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艺
杨虎
曾筝
张鸿
何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Yung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Yun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Yung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Yun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57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4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4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4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侧设备,并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如此,可方便管理主机侧设备和远控侧设备,并快速实现互通,且数据传输私密性高。

Description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AI等多种IT技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类设备(如起重设备、泵送设备、挖掘设备等)的研发方向转向智能化发展。除了传统简单的工控数据以外,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大量丰富的传感器构建数字孪生、基于高带宽低延时的5G网络搭载丰富的视频监控和PLC数据的远程控制和无人驾驶技术的远程监控等新技术的加成,将为下一代工程机械设备提供更加优秀的作业效率和更加安全的作业模式。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远程控制工程机械类设备的网络通信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需通过专用的单一的后端中转模块来实时交换主机侧和控制侧的全部数据,以实现控制侧对主机侧的指令下达和数据采集。同时,控制侧需通过摄像头的第三方视频云服务来实现对主机侧的视频信号的调用和管理。即,上述网络通信方法存在需对控制侧与主机侧进行一对一配置,导致管理不够便捷,且控制侧与主机侧无法实现互通,数据传输私密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方便管理主机侧设备和远控侧设备,并快速实现互通,且数据传输私密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后端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
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
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
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远控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配对需求,包括:
响应于配对请求指令,输出配对界面;所述配对界面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
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信令管理模块和接入网关模块;其中,
所述信令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将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关模块;
所述接入网关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远控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信令管理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配对请求指令,输出配对界面;所述配对界面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
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机侧设备、控制侧设备和后端侧设备;所述主机侧设备包括边缘计算模块和第一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控制侧设备包括实时控制模块和第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后端侧设备包括信令管理模块和接入网关模块;其中,
所述信令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将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关模块;
所述接入网关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
所述边缘计算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加载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并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关模块,以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
所述实时控制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加载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并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关模块,以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侧设备还包括视频管理模块,所述控制侧设备还包括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向所述视频管理模块发送监控指令;以及,获取与所述监控指令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展示所述监控数据对应的监控画面;
所述视频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指令,通过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将安装于所述主机侧设备的对应摄像头设备采集的监控数据向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发送。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侧设备还包括实时数采模块,所述后端侧设备还包括常规数采模块;其中,
所述实时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向所述主机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边缘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常规数采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相应操作的作业数据,并通过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将所述作业数据发送给所述实时数采模块。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支持NAT、IPsec VPN以及相关网络协议的通信和转发。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信令管理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配对请求指令,输出配对界面;所述配对界面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
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侧设备,并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如此,在获取配对需求后,根据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接着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根据对应的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实现可基于需求自动配置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无需对控制侧与主机侧进行一对一配置,方便管理主机侧设备和远控侧设备,并快速实现互通,且数据传输私密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工程机械类设备的网络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了诸如S1、S2等步骤代号,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表述相应内容,不构成顺序上的实质性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先执行S2后执行S1等,但这些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信系统,所述网络通信系统可应用于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控制中,所述网络通信系统包括:主机侧设备、控制侧设备和后端侧设备;所述主机侧设备包括边缘计算模块和第一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控制侧设备包括实时控制模块和第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后端侧设备包括信令管理模块和接入网关模块;其中,
所述信令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将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关模块;
所述接入网关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
所述边缘计算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加载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并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关模块,以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
所述实时控制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加载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并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关模块,以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
可选地,在后端侧设备的信令管理模块中已注册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在上线后,信令管理模块可获知已上线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并在用户需要设置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时,可获取对应的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其中,所述配对需求可具体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的身份标识等信息。
可选地,由于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可能位于同一城市,也可能位于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因此,需要先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即目标接入网关。其中,所述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协议地址(简称为IP地址)等。这里,网关可具体为网络服务器等。
其中,所述预设信息可用于表征设备所在的网络环境、身份标识等信息。可选地,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互联网信息可包括IP地址等,身份标识信息用于区分不同设备,可包括序列号等。
可选地,由于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可能处于不同局域网内,所接入的互联网也可能不相同,因此,可基于互联网信息实现基本对接,并相互交换局域网信息,以实现局域网之间互通。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可包括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可包括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而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可包括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信令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的边缘计算模块在执行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加载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并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关模块,以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同时,信令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以使所述控制侧设备的实时控制模块在执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加载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并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关模块,以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此外,信令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关模块,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对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进行验证,从而实现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远控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可提供有所述目标接入网关或者所述目标接入网关的接入口,通过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将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可以理解,由于用户可根据控制需求通过信令管理模块随机配对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使得无需对控制侧与主机侧进行一对一配置,且通过接入网关模块实现主机侧设备与控制侧设备的网络互通,无需通过第三方服务来进行数据交互,提升了数据传输私密性。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在获取配对需求后,根据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接着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根据对应的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实现可基于需求自动配置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无需对控制侧与主机侧进行一对一配置,方便管理主机侧设备和远控侧设备,并快速实现互通,且数据传输私密性高。
可选地,所述信令管理模块获取配对需求,包括:
响应于配对请求指令,输出配对界面;所述配对界面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
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
可选地,后端侧设备的信令管理模块在获取到配对请求指令后,可输出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的配对界面,以供用户从其中选择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并在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后端侧设备的信令管理模块输出配对界面可以为信令管理模块通过显示装置以网页等方式输出配对界面。如此,可基于需求选择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操作灵活,且可实现同时管理多个设备,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继续参阅图2,所述主机侧设备还包括视频管理模块,所述控制侧设备还包括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向所述视频管理模块发送监控指令;以及,获取与所述监控指令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展示所述监控数据对应的监控画面;
所述视频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指令,通过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将安装于所述主机侧设备的对应摄像头设备采集的监控数据向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发送。
具体地,当所述控制侧设备需要对所述主机侧设备进行监控时,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向所述主机侧设备的视频管理模块发送监控指令,以请求对所述主机侧设备的监控数据;所述视频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监控指令后,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将安装于所述主机侧设备的对应摄像头设备采集的监控数据向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发送;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接收与所述监控指令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展示所述监控数据对应的监控画面,以便于用户进行查看。如此,不需要借助第三方云视频服务即可对主机侧设备进行监控,且视频数据传输私密性较高。
可选地,继续参阅图2,所述控制侧设备还包括实时数采模块,所述后端侧设备还包括常规数采模块;其中,
所述实时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向所述主机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边缘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常规数采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相应操作的作业数据,并通过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将所述作业数据发送给所述实时数采模块。
具体地,当所述控制侧设备需要对所述主机侧设备进行控制时,所述实时控制模块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向所述主机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比如用于控制主机侧设备执行预设操作的控制指令;所述边缘计算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相应操作;所述后端侧设备的常规数采模块可采集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相应操作的作业数据,并通过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将所述作业数据发送给所述实时数采模块,以实现所述控制侧设备能够及时了解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情况。如此,可实现对远程控制操作的及时处理和反馈,降低网络延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支持NAT、IPsec VPN以及相关网络协议的通信和转发。如此,通过支持多种网络通信机制,建立可支持单向和双向通信的网络通信模型,提升了底层网络的兼容性。
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该网络通信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信装置来执行,该网络通信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本实施例中以该网络通信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后端侧设备如云服务器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
可选地,在后端侧设备中已注册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在上线后,后端侧设备可获知已上线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并在用户需要设置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时,可获取对应的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其中,所述配对需求可具体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的身份标识等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配对需求,包括:
响应于配对请求指令,输出配对界面;所述配对界面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
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
可选地,后端侧设备在获取到配对请求指令后,可输出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的配对界面,以供用户从其中选择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并在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后端侧设备输出配对界面可以为后端侧设备通过显示装置以网页等方式输出配对界面。如此,可基于需求选择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操作灵活,且可实现同时管理多个设备,提升了用户体验。
步骤S2、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
可选地,由于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可能位于同一城市,也可能位于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因此,需要先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即目标接入网关。其中,所述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协议地址(简称为IP地址)等。这里,网关可具体为网络服务器等。
步骤S3、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信息可用于表征设备所在的网络环境、身份标识等信息。可选地,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互联网信息可包括IP地址等,身份标识信息用于区分不同设备,可包括序列号等。
可选地,由于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可能处于不同局域网内,所接入的互联网也可能不相同,因此,可基于互联网信息实现基本对接,并相互交换局域网信息,以实现局域网之间互通。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可包括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可包括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而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可包括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
步骤S4、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远控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
可选地,后端侧设备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加载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而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并将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以使所述控制侧设备加载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而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并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对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进行验证,从而实现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远控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在获取配对需求后,根据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接着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根据对应的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实现可基于需求自动配置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无需对控制侧与主机侧进行一对一配置,方便管理主机侧设备和远控侧设备,并快速实现互通,且数据传输私密性高。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包括信令管理模块和接入网关模块;其中,
所述信令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将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关模块;
所述接入网关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远控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装置中,在获取配对需求后,根据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接着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根据对应的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实现可基于需求自动配置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无需对控制侧与主机侧进行一对一配置,方便管理主机侧设备和远控侧设备,并快速实现互通,且数据传输私密性高。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信令管理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配对请求指令,输出配对界面;所述配对界面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
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
可选地,所述信令管理模块在获取到配对请求指令后,可输出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的配对界面,以供用户从其中选择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并在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信令管理模块输出配对界面可以为后端侧设备通过显示装置以网页等方式输出配对界面。如此,可基于需求选择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操作灵活,且可实现同时管理多个设备,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
关于网络通信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网络通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网络通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下面通过一具体示例对前述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以网络通信系统为远程作业网络通信模型为例。
继续参阅图2,本示例旨在提供一种通用的智能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作业网络通信模型,包括主机侧设备(边缘计算模块、视频管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后端侧设备(接入网关模块、信令管理模块、常规数据采集模块)、控制侧设备(实时采集模块、实时控制模块、实时视频监控模块)的整合模型。
其中,主机侧设备中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如下:
1、边缘计算模块
1)用于实现工程机械设备中各种智慧能力的本地实现;
2)用于发起或监听与后端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的网络业务通信交互和心跳信息。
2、视频管理模块
1)连接和管理工程机械设备的本地所有非AR专用的摄像头设备;
2)存储视频录像并提供网络调用接口。
3、网络通信模块
1)为实现工程机械设备本地所有业务功能提供必要物理介质的局域网互联;
2)为实现与后端侧设备通信提供必要物理介质的互联网连接。
其中,后端侧设备中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如下:
1、接入网关模块
1)用于为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提供通信入口;
2、信令管理模块
1)用于周期性收集在线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的基础软硬件信息;
2)用于周期性收集在线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的心跳信息;
3)用于管理不同控制侧设备对不同主机侧设备的权限。
其中,控制侧设备中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如下:
1、实时数采模块
1)用于从主机侧设备实时监控和采集与控制侧设备相关的作业数据;
2、实时控制模块
1)用于对主机侧设备实时发送作业控制指令;
2)用于以主机侧设备可控制摄像头发送控制指令。
3、实时视频监控模块
1)用于从主机侧设备实时获取和存储实时监控数据;
2)用于展示主机侧设备监控画面。
4、网络通信模块
1)为实现控制侧设备本地所有业务功能提供必要物理介质的局域网互联;
2)为实现与后端侧设备通信提供必要物理介质的互联网连接。
这里,对各模块建立核心通用网络模型标准,分别为:
1、边缘计算模块
硬件设计——网络硬件组件支持主机侧设备内业务实际需求的总和(IT+OT)。
软件设计——支持业务相关网络协议的同时,支持远程调用和主动推送。
安全设计——屏蔽业务无关网络行为,并支持网络加密通信。
2、视频管理模块
硬件设计——优先采用IP型摄像头及对应录像节点,录像机支持100M以上以太网网络接口。
软件设计——支持多种视频协议远程调用实时摄像头信号,也支持调用历史监控数据。
安全设计——支持屏蔽业务无关网络行为,并支持网络加密通信。其中,录像机具备一定的数据黑匣子功能,保障数据可用性。
3、网络通信模块(主机侧设备+控制侧设备)
硬件设计——支持对本侧所有网络模块网络对接和互联网接入的物理网络接口。
软件设计——支持NAT、IPsec VPN以及相关网络协议的通信和转发,按需建立单向/双向通信的网络框架。
安全设计——支持基础网络防火墙功能,支持屏蔽业务无关网络行为并限制敏感网络通信。
4、接入网关模块
硬件设计——基于公有云或传统服务器进行网络部属。
软件设计——支持与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交换心跳信息、网络通信信令及其它业务相关网络通信。
安全设计——按等保2级以上标准设计。
5、信令管理模块
硬件设计——基于公有云或传统服务器进行网络部属。
软件设计——支持与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交换心跳信息、网络通信信令及其它业务相关网络通信。
安全设计——按等保2级以上标准设计。
6、常规数采模块
硬件设计——基于公有云或传统服务器进行网络部属。
软件设计——支持常规数据采集并中转控制侧设备和主机侧设备的网络通信数据。
安全设计——按等保2级以上标准设计。
7、实时数采模块
硬件设计——按控制侧设备的业务场景集成网络接口。
软件设计——支持与后端侧设备通信与主机侧设备交互状态相关的网络数据。
安全设计——屏蔽业务无关网络行为,并支持网络加密通信。
8、实时控制模块
硬件设计——按实时控制业务的需要集成网络接口
软件设计——支持与后端侧设备通信与主机侧设备交互指令相关的网络数据
安全设计——屏蔽业务无关网络行为,并支持网络加密通信。
9、实时视频监控模块
硬件设计——支持网络视频解码功能,支持多路视频信号输入和HDMI信号输出。
软件设计——支持多种IP摄像头通信协议如HTTP/RTMP/RTSP等,支持视频画中画堆叠和再编码输出。
安全设计——支持屏蔽业务无关网络行为,并支持网络加密通信。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网络通信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低耦合设计,通过分拆各侧网络功能,极大降低了整体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技术难度,为后期快速迭代功能消除了框架上的瓶颈;2)灵活的网络通信模型,通过使用多种网络通信机制,建立可支持单向和双向通信的网络通信模型,极大提升底层网络的兼容性;3)视频低延时,使用自有模块转发摄像头监控视频信号和控制指令,可将网络延时从秒级降低到毫秒级;4)面向产品化设计,通过引入后端侧设备中的网关接入模块和信令管理模块,使多用户管理多设备成为可能,为产品批量化应用提供合理的基础网络框架。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系统中,通过建立智能工程机械设备IT/OT整合的通用型网络通信模型,可为全系列工程机械设备转型工业4.0提供可靠通信网络设计;同时,基于产品化思维,分拆原技术简单的功能模块,使各个模块原来高度集成且复杂的技术被解构成的简单组件模块,更加适合产品批量应用和技术迭代;此外,建立私有化的视频数据通信网络,提升数据私密性保护。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上述网络通信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的具体步骤流程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后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
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
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
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远控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配对需求,包括:
响应于配对请求指令,输出配对界面;所述配对界面包括上线后的至少一待选的主机侧设备信息和至少一待选的控制侧设备信息;
获取通过所述配对界面所输入的选择指令,生成对应的配对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
4.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信令管理模块和接入网关模块;其中,
所述信令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将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关模块;
所述接入网关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远控侧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而实现网络互通。
5.一种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机侧设备、控制侧设备和后端侧设备;所述主机侧设备包括边缘计算模块和第一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控制侧设备包括实时控制模块和第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后端侧设备包括信令管理模块和接入网关模块;其中,
所述信令管理模块,用于获取配对需求,所述配对需求包括需要相互对接的主机侧设备和控制侧设备;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网关;所述目标接入网关为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实现网络互通所需接入的网关;根据所述主机侧设备和所述控制侧设备分别对应的预设信息执行网络互联配置操作,确定所述主机侧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所述控制侧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侧设备,并将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关模块;
所述接入网关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三网络连接配置信息;
所述边缘计算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加载所述第一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并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关模块,以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
所述实时控制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加载所述第二网络连接配置信息并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关模块,以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网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侧设备还包括视频管理模块,所述控制侧设备还包括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向所述视频管理模块发送监控指令;以及,获取与所述监控指令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展示所述监控数据对应的监控画面;
所述视频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指令,通过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将安装于所述主机侧设备的对应摄像头设备采集的监控数据向所述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侧设备还包括实时数采模块,所述后端侧设备还包括常规数采模块;其中,
所述实时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向所述主机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边缘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常规数采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主机侧设备执行相应操作的作业数据,并通过所述接入网关模块将所述作业数据发送给所述实时数采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块支持NAT、IPsec VPN以及相关网络协议的通信和转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局域网信息、互联网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2310725702.5A 2023-06-16 2023-06-16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84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5702.5A CN116684465A (zh) 2023-06-16 2023-06-16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5702.5A CN116684465A (zh) 2023-06-16 2023-06-16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4465A true CN116684465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85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5702.5A Pending CN116684465A (zh) 2023-06-16 2023-06-16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44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jazi et al. Survey of platforms for massive IoT
EP2779712B1 (en) Configuring Secure Wireless Networks
CN103368937B (zh) 通信系统和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US9031692B2 (en) Cloud robot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grating the same
EP3852077B1 (en) Robot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KR101842559B1 (ko) 단말기, 서버, 및 단말기 제어 방법
WO2015183865A1 (en) Virtual gateway
CN104025070A (zh) 用于管理工业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Raju et al. Real-time remote monitoring and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devices using IoT and cloud
CN111818156A (zh) 一种边缘计算装置和共享方法
CN108183935A (zh) 经由因特网为IP设备提供网络通信服务的方法、通信web服务、web服务器和客户端
CN211151991U (zh) 自组网系统、车辆、区域车际网系统、车联网系统
EP2725822A1 (en) Electric genera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13794996A (zh)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684465A (zh)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70432A (zh) 基于钻井行业实时数据服务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CN110870257B (zh) 分派在局域的、模块化的计算机网络(边缘云)之内的数字资源
EP3422684B1 (en) System and data transfer method in said system
EP4124940A1 (en) Digital photo frame, a system thereof, and a method thereof
CN112953992A (zh) 网络系统、通信与组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554433B2 (en) Method for discove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 home-automation facility
CN104813632A (zh) 具有消息转发的监视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Mitra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iot protocols
KR100523907B1 (ko) 네트워크 환경 하에서의 홈 및 빌딩 오토메이션을 위한지능형 제어 및 감시 시스템
CN112351074A (zh) 配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