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9130A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9130A
CN116669130A CN202310519703.4A CN202310519703A CN116669130A CN 116669130 A CN116669130 A CN 116669130A CN 202310519703 A CN202310519703 A CN 202310519703A CN 116669130 A CN116669130 A CN 116669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erminal
switching
target cell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97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日新
谢全
吴鸿斌
史文俊
石穗
王佳阳
林小敏
赵源
刘泽楷
陈文君
李欣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197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9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9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9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避免终端无法切换小区或切换小区失败时导致终端信号质量变差的情况。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获取从源小区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在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重定向消息包括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的信息,重定向消息用于触发终端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下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

Description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指用户终端与基站之前进行信息传输时,由于各种原因,用户终端需要从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中,切换的主要原因是用户终端从一个小区移动到了另外一个小区,导致用户终端与源小区建立的信道的传输质量下降,需要和新的目标小区重新建立信道,进行信息传输。
当前的无线通信基站中通常都支持上述切换功能,但是在切换过程中,经常出现因新的目标小区数据配置错误、漏配邻区关系等问题导致用户终端无法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或出现切换的状况,进而用户终端无法及时的更换传输质量较好的信道,使得信号质量变差,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避免小区切换时造成的信号质量下降,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获取从源小区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在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重定向消息包括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的信息,所述重定向消息用于触发终端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下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当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不符合第一阈值时,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终端由源小区切换至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避免终端因无法切换小区或切换小区失败而导致终端的信号质量变差,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切换成功率根据以下方式确定:获取第一目标小区在预设周期内的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以及第二切换设备数目;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为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为从所述源小区成功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以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与第一切换设备数目的比值作为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包括:在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信号质量;在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切换成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在检测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信号质量;在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小区切换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源小区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发送模块,用于在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重定向消息包括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的信息,重定向消息用于触发终端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下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小区在预设周期内的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以及第二切换设备数目;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为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为从源小区成功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确定模块,用于以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与第一切换设备数目的比值作为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装置还包括:执行模块;执行模块,用于在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执行模块,用于在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获取模块,还用于在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信号质量;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小区切换装置,上述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
本发明中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
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可以包括直接指示和间接指示。例如,以下文中第一控制信息为例,第一控制信息可以直接携带信息A的本身或者其索引,以实现直接指示信息A的目的。或者,第一控制信息也可以携带与信息A存在关联关系的信息B,从而在指示信息B的同时实现间接指示信息A的目的。
如背景技术所述,当前的无线通信基站都支持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间切换,指用户终端在无线接入网的控制下完成从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无线链路连接的迁移,是保证无缝的移动通信服务的基本技术手段,能够实现用户终端在不同小区无线信道之间交换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通话,而不使其中断的操作。
当用户终端处于业务连接状态并保持业务服务时,从一个小区移动的另外一个小区,源小区无法继续给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为了不中断业务,无线承载系统将寻找合适的小区为用户终端继续提供服务,实现无线网络无缝覆盖的移动性管理,上述过程被称为小区切换。
在传统的小区切换中,可根据无线空口资源的分配角度,将小区切换分为以下几种:
(1)硬切换
硬切换是发生在不同频率小区间的一种切换模式。当用户终端从源小区移动到目标小区时,因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载频不同,用户终端进入目标小区后就与源小区信道断开,经过同步过程,用户终端自动向目标小区的新频率调谐,与目标小区联系,建立新的信道,开始新频率下的上下行数据通信,最后完成从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小区切换过程中,存在暂停中断期,并且用户终端在任何时刻,仅连接一个小区。
(2)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相同频率不同小区之间的一种切换模式。由于切换是在同频小区间进行,当用户终端移动到多个小区覆盖区域并处于切换状态时,因频率相同,用户终端可同时与多个小区保持联系,接收各个小区的质量报告,并与系统指定门限值比较,取最佳值对应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切换,此时用户终端与源小区的联系信道切断,完成用户终端从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切换。
(3)接力切换
接力切换属于改进的硬切换技术。在进行接力切换的过程中,用户终端需要对源小区基站和相邻小区基站的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并上报给基站,基站对测量信号进行判决,如果判决的结果需要切换,基站会与邻小区通信,请求邻小区预先准备终端所需的资源,然后在切断用户终端与源小区的连接,由邻小区接管对终端的控制。
在实际切换的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小区切换失败,如邻区配置错误、漏配邻区关系等,并随着现有制式的网络越来越多,导致小区切换的过程更加复杂更加频繁,进而造成切换失败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若用户终端在小区切换过程中发生失败,将会导致用户终端的信号质量下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如何在用户终端无法进行小区切换或小区切换失败的情况下,保证用户的信号质量,以使得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其思路在于:在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于预设阈值时,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指示终端由源小区切换至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
示例性的,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当前基站11、待切换基站12以及终端13。
其中,当前基站11为终端13当前接入小区所属的基站,与终端13之间通信连接。待切换基站12为终端待切换小区所属的基站。
可选地,终端13当前接入的小区和待切换小区所属的基站可以是同一个基站,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基站。
待切换基站12和当前基站11可以是同一个基站,也可以是与当前基站相互独立设置的基站。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以待切换基站12是与当前基站11相互独立设置的基站为例进行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当待切换基站12与当前基站11相互独立设置时,当前基站11可以连接多个终端或者多个待切换基站;也可以是多个终端归属的多个当前基站连接一个待切换基站。图1以一个当前基站11分别连接一个终端13和一个待切换基站12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图1中的终端13可以为具有终端的功能的设备。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增强现实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图1中的当前基站11和待切换基站12用于实现终端13的资源调度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等功能。具体的,基站可以是小型基站、无线接入点、收发点(transmissionreceive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以及某种其它接入节点中的任一节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
其中,切换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
示例性的,当终端从小区1移动至小区2时,终端1与小区1建立的信道的信号质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步下降,为了保障用户正常的通信需求,终端1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
S202、基站获取从源小区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根据以下方式确定:获取第一目标小区在预设周期内的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以及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以第二切换数目与第一切换数目的比值作为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其中,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为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为从源小区成功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
示例性的,设定预设周期为一周。在一周内,有50个终端请求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但只有25个终端成功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因此,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成功率为50%。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可由基站确定。
示例性的,当终端1需要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时,基站接收由该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后,设定预设周期为一周,获取一周内请求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终端的数目与一周内从小区1成功切换至小区2的终端的数目,并将两个数目的比值作为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成功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可由需要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确定,并将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以切换请求消息的形式发送至基站,以使得基站获取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示例性的,当终端1需要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时,基站接收由该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该切换请求信息包括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成功率。
又一示例性的,当终端1需要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时,基站通过之前请求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终端0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中获取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成功率。
S203、在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基站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其中,重定向消息包括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的信息,用于触发终端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下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即为第一目标小区所属的频点。在一个频点下,存在多个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接收重定向消息后,可根据重定向消息确定第一目标小区所属频点下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
示例性的,当终端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重定向消息后,获取第一目标小区所属的频点信息后,对该频点下的所有小区进行测量,其测量的内容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将该频点下的所有小区中RSRP值最大的小区确定为第二目标小区。
可选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历史切换成功率确定。或者,第一阈值可以根据专家经验确定。
其中,当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时,第一目标小区被称为低效切换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3可以具体实现为:在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不执行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直接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示例性的,终端需要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且小区2为低效切换小区,小区2所属频点为频点1。在得知小区2为低效切换小区后,可不执行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操作,直接向终端下发重定向信息,以使得终端直接从小区1切换至频点1中除小区2以外的信号质量最强的小区3。
这样一来,当在知晓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不符合第一阈值时,无需执行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动作,避免因小区切换失败导致终端信号的质量降低,可直接执行从源小区切换至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保障终端的信号质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203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S301、在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基站执行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
S302、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重定向消息。
示例性的,在硬切换过程中,当终端需要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时,通过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得知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成功率为60%,小于预设阈值80%,即小区2为低效切换小区,小区2所属频点为频点1。执行终端由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动作,此时终端与小区1断开连接,尝试与小区2建立新的信道,若切换失败,则小区1重新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终端根据重定向信息确定频点1中的信号质量最强的小区为小区3。进而执行终端由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操作,终端断开与小区1的连接,与小区3联系,建立新的信道,完成从小区1到小区3的切换。
可以看出,在终端未能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时,基站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终端由源小区切换至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保障了终端信号质量,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看出,当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基站可选择执行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动作,当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终端由源小区切换至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或者,当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基站可以直接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终端由源小区切换至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可以保障终端的信号质量,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受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1、在所述切换成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基站执行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
其中,当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该第一目标小区为非低效切换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操作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S402、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基站获取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即使第一目标小区为非低效切换小区时,也存在切换失败的情况。
在终端与源小区未断开连接时,终端周期性的向基站上报信号质量报告,信号质量报告包括RSRP,用于表征终端此时的信号质量。
S403、在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重定向消息。
其中,在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该终端处于严重质差状态,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可选的,第二阈值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报告确定。或者,第二阈值可以根据专家经验确定。
示例性的,当终端需要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时,根据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可知,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成功率为90%,大于预设阈值80%,因此小区2为非低效切换小区。在得知小区2为非低效切换小区后,执行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切换操作,在终端未成功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的情况下,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报告判断此时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此时该终端处于严重质差状态,基站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终端从小区1切换至频点1中除小区2以外的信号质量最强的小区3,保障终端的信号质量。
这样一来,当终端未能从源小区切换至非低效切换小区时,监测终端的信号质量,当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时,用户的使用体验将会受到影响,此时基站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以此保障终端的信号质量,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实施例均为源小区与第一目标小区已配置邻区关系,进而基站可以执行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源小区为与第一目标小区配置邻区关系,进而,基站无法执行终端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源小区与第一目标小区未配置邻区关系时,基站获取终端的信号质量;在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站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示例性的,当用户由小区1移动至小区2时,用户终端的信号质量逐渐下降,用户终端需要由小区1切换至小区2,但小区1与小区2未配置邻区关系,导致终端无法从小区1切换至小区2。若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终端从小区1切换至频点1中除小区2以外的信号质量最强的小区3。
这样一来,当终端因源小区与第一目标小区未配置邻区关系而无法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基站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以使得终端从小区切换至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保证了终端的信号质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小区切换装置50包括:接收模块501、获取模块502以及发送模块503。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
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从源小区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发送模块503,用于在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重定向消息包括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的信息,重定向消息用于触发终端切换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下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504;获取模块502,还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小区在预设周期内的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以及第二切换设备数目;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为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为从源小区成功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确定模块504,用于以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与第一切换设备数目的比值作为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执行模块505;执行模块505,用于在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发送模块503,用于在检测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模块505,用于在切换成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获取模块502,还用于在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信号质量;发送模块503,还用于在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定向消息。
获取模块502,还用于在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信号质量;发送模块503,还用于在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
在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的功能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站和终端的结果可以参考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的结果。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60包括:处理器602,总线604。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1;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603。
处理器6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6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602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通信接口603,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6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存储器601可以独立于处理器602存在,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4与处理器602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602调用并执行存储器601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切换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601也可以和处理器602集成在一起。
总线6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6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
获取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在所述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所述重定向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的信息,所述重定向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下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根据以下方式确定: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以及第二切换设备数目;所述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为请求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所述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为从所述源小区成功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
以所述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与所述第一切换设备数目的比值作为所述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包括:
在所述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重定向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切换成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
在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重定向消息。
5.一种小区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从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所述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重定向消息,所述重定向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的信息,所述重定向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频点下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二目标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小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以及第二切换设备数目;所述第一切换设备数目为请求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所述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为从所述源小区成功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终端的数目;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切换设备数目与所述第一切换设备数目的比值作为所述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执行模块;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切换成功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重定向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切换成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从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切换操作;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终端未成功从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第一目标小区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重定向消息。
9.一种小区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
CN202310519703.4A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69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9703.4A CN116669130A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9703.4A CN116669130A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9130A true CN116669130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2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9703.4A Pending CN116669130A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913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5040B2 (en) Selection of connection type in cellular system
CN109862595B (zh) 一种定向切换方法和系统
US920435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a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395978B2 (ja) 移動通信方式における無線網集中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220019774A (ko) 랜덤 액세스 지시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JP2000092552A (ja) セルラ―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イドルハンドオフ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4718783A (zh) 在上行链路功率受限情形中减少呼叫掉线
CN111083738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
US2011000914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indoo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method
KR20120094748A (ko) 펨토셀 간섭을 고려한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0240451B1 (ko) 기지국 사이의 연속 하드 핸드오프 감소 방법
JPH1127716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
CN108810962B (zh) 双连接测量配置方法、通信系统、基站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07511A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载波聚合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42402A (zh) 一种邻区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005957B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KR101544150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167567B (zh) 移动终端切换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83749B (zh) 小区切换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小区切换系统和存储介质
KR100330412B1 (ko) 디지털이동통신시스템의소프트핸드오프방법
CN102487539B (zh) 一种单频无线接入网的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669130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00278734A (ja) 移動通信用移動端末及び移動通信用基地局、並びに拡散符号割当方法
KR100756193B1 (ko) Wcdma와 cdma-2000 간의 서비스모드 전환 방법 및시스템
CN113840338A (zh) 混合组网下的迁移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