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7013A - 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7013A
CN116667013A CN202310626976.9A CN202310626976A CN116667013A CN 116667013 A CN116667013 A CN 116667013A CN 202310626976 A CN202310626976 A CN 202310626976A CN 116667013 A CN116667013 A CN 116667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circuit board
mounting
arm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69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佥昱
江惠雪
林世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269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70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7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7013A/zh
Priority to TW112151448A priority patent/TWI842660B/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部、第一弹臂以及第二弹臂。所述安装部包括主体部以及凸出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个凸片,所述凸片与所述绝缘本体相配合。所述第一弹臂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弹性臂、第一接触部、第一延伸臂以及第一末端部。所述第二弹臂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弹性臂、第二接触部、第二延伸臂以及第二末端部。当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与所述第二末端部相互接触和/或所述第二延伸臂与所述第一末端部相互接触。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一种用以连接两块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板对板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的第一弹臂以及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另一侧的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分别用以与两块电路板相抵接。
相关技术中,所述第一弹臂设有第一自由末端,所述第二弹臂设有第二自由末端,所述第一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二自由末端无论所述板对板连接器是否与电路板相抵接始终接触。随着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对端子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中的这种设计一方面将增大电路板的安装力,另一方面容易压坏所述导电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导电端子的板对板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以及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至少一个端子容纳槽;以及
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一体延伸的第一弹臂、以及自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一体延伸的第二弹臂;所述安装部包括主体部以及侧向凸出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个凸片,所述凸片与所述绝缘本体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弹臂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一体延伸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一体延伸的第一延伸臂、以及自所述第一延伸臂一体延伸的第一末端部;所述第一接触部配置为凸出所述第一安装面以与第一电路板相抵接;所述第一延伸臂向所述第二安装面延伸;
所述第二弹臂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一体延伸的第二接触部、自所述第二接触部一体延伸的第二延伸臂、以及自所述第二延伸臂一体延伸的第二末端部;所述第二接触部配置为凸出所述第二安装面以与第二电路板相抵接;所述第二延伸臂向所述第一安装面延伸;
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未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相互分离;
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相抵接的至少一段过程中,所述第一弹臂与所述第二弹臂相互刮擦;
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与所述第二末端部相互接触和/或所述第二延伸臂与所述第一末端部相互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末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弹臂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二末端部位于所述第二弹臂的自由末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末端部包括配置成导引所述第二弹臂的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二末端部包括配置成导引所述第一弹臂的第二导引面,,所述第一导引面为倾斜面或者圆弧面,所述第二导引面为倾斜面或者圆弧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末端部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所述主体部;或者所述凸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凸出所述主体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片为一个且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中部,所述凸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所述主体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片包括第一凸片以及第二凸片,所述第一凸片以及所述第二凸片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缘,所述第一凸片以及所述第二凸片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所述主体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或者所述安装部能够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浮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且与所述端子容纳槽相连通的安装槽以及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的盲槽,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凸片位于所述盲槽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盲槽的顶部的抵接壁面,所述凸片设有顶缘,所述顶缘与所述抵接壁面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且与所述端子容纳槽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凸片和所述第二凸片与所述绝缘本体硬干涉;所述第一弹性臂位于所述第一凸片和所述第二凸片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末端部的宽度大于与所述第一末端部相连的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宽度;所述第二末端部的宽度大于与所述第二末端部相连的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连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宽度;
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连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端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上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狭缝和所述第二狭缝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臂包括自所述第二末端部的两侧分别一体延伸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被限制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凸片,有利于实现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绝缘本体的配合;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未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在安装初期所受到的安装力;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相抵接的至少一段过程中,所述第一弹臂与所述第二弹臂相互刮擦,一方面能够形成接触回路,另一方面降低了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的抵接力;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与所述第二末端部相互接触和/或所述第二延伸臂与所述第一末端部相互接触,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板对板连接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一个导电端子被分离出来。
图4是图3中画圈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的所述导电端子在初始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未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
图6是图5中的所述导电端子在最终抵接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到位。
图7是图5的左视图。
图8是图7中的导电端子在初期抵接状态下的左视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且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弹臂与第二弹臂相接触。
图9是图6的左视图。
图10是沿图1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画框部分C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的板对板连接器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相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抵接到位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画框部分D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5中导电端子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未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
图15是图14中的所述导电端子在最终抵接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到位。
图16是图15的左视图。
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板对板连接器沿图1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画框部分E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图5中导电端子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未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
图20是图19中的所述导电端子在最终抵接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到位。
图21是图5中导电端子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未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
图22是图21中的所述导电端子在最终抵接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到位。
图23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导电端子在最终抵接状态下的左视图,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被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抵接到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发明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发明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100,其配置成连接第一电路板200和第二电路板300,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分别位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100的两端(例如上、下两端)。所述第一电路板200设有若干第一导电片(未图示),所述第二电路板300设有若干第二导电片(未图示)。
请结合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发明板对板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板对板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的若干第一导电片以及所述第二电路板300的若干第二导电片相接触,以实现所述第一电路板200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00的电性连接。
请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1呈扁平状,其包括第一安装面11(例如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1相对的第二安装面12(例如下表面)、以及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例如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11和所述第二安装面12的若干端子容纳槽13。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面11与所述第二安装面12相互平行。
此外,所述绝缘本体1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11的若干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与对应的端子容纳槽13相连通。所述绝缘本体1还包括与所述安装槽14相连通且暴露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的若干导引斜面16。所述若干导引斜面16形成了一个喇叭口,以在将所述导电端子2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时更好地导引所述导电端子2的装配。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呈矩阵布置,例如7*7矩阵布置。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的布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请结合图5至图13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导电端子2的结构均相同,其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部20、自所述安装部20的一端一体延伸的第一弹臂21、以及自所述安装部20的另一端一体延伸的第二弹臂22。
所述安装部20包括收容于所述安装槽14中的主体部201以及侧向(例如向左或者向右)凸出所述主体部201的至少一个凸片202。所述安装部20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或者所述安装部20能够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浮动。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片202沿与第一方向M1相反的第二方向M2凸出所述主体部201。具体地,所述凸片202包括第一凸片2021以及第二凸片2022,所述第一凸片2021以及所述第二凸片2022位于所述主体部201的两端缘(例如前后两端缘),所述第一凸片2021以及所述第二凸片2022沿所述第二方向M2凸出所述主体部201。
在本发明图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片2021以及所述第二凸片2022以冲压的方式成型于所述主体部201的两端缘;如此设置,一方面有利于尽量增大所述第一凸片2021以及所述第二凸片2022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从而有利于提高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成型所述第一凸片2021以及所述第二凸片2022时,对所述主体部201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图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201位于所述安装槽14中。所述第一凸片2021和所述第二凸片2022与所述绝缘本体1硬干涉,使所述安装部20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
所述第一弹臂21包括与所述主体部20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1a、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1a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1b、与所述第一弹性臂21b一体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1c、自所述第一接触部21c一体延伸的第一延伸臂21d、以及自所述第一延伸臂21d一体延伸的第一末端部21e。
所述安装部20包括形成于所述主体部201上的第一狭缝203和第二狭缝204,所述第一连接部21a位于所述第一狭缝203和所述第二狭缝204之间,如此设置能够适当增加所述第一弹臂21的长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弹臂21的弹性。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狭缝203和所述第二狭缝204均为形成所述第一弹臂21时所留下的撕裂缝。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第一狭缝203和所述第二狭缝204的宽度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狭缝203和所述第二狭缝204较窄;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狭缝203和所述第二狭缝204可以稍宽。
所述第一弹性臂21b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a相连的第一端21b1以及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c相连的第二端21b2,所述第二端21b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21b1的宽度。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臂21b自所述第一端21b1到所述第二端21b2宽度逐渐变小。这种设计有利于降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与所述第一弹臂21相抵接时的安装力。所述第一弹性臂21b位于所述第一凸片2021和所述第二凸片2022之间。
所述第一接触部21c配置为凸出所述第一安装面11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的第一导电片相抵接。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具有呈弧形的第一接触面21c1,以降低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的第一导电片相抵接时的刮擦。
所述第一延伸臂21d向所述第二安装面12延伸。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延伸臂21d向所述第二安装面12倾斜延伸。
所述第一末端部21e靠近所述第一弹臂21的末端。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末端部21e位于所述第一弹臂21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一末端部21e的宽度大于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相连的所述第一延伸臂21d的宽度,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与所述第二弹臂22相配合时的可靠性。所述第一末端部21e包括第一导引面21e1。所述第一导引面21e1为倾斜面或者圆弧面。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引面21e1为圆弧面。
所述第二弹臂22包括与所述主体部20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2a、自所述第二连接部22a延伸的第二弹性臂22b、与所述第二弹性臂22b一体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2c、自所述第二接触部22c一体延伸的第二延伸臂22d、以及自所述第二延伸臂22d一体延伸的第二末端部22e。
所述第二连接部22a与所述主体部201一体延伸。
所述第二弹性臂22b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a相连的第三端22b1以及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连的第四端22b2,所述第四端22b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端22b1的宽度。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臂22b自所述第三端22b1到所述第四端22b2宽度逐渐变小。这种设计有利于降低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所述第二弹臂22相抵接时的安装力。
所述第二接触部22c配置为凸出所述第二安装面12以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00的第二导电片相抵接。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触部22c具有呈弧形的第二接触面22c1,以降低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00的第二导电片相抵接时的刮擦。
所述第二延伸臂22d向所述第一安装面11延伸。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延伸臂22d向所述第一安装面11倾斜延伸。
所述第二末端部22e靠近所述第二弹臂22的末端。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末端部22e位于所述第二弹臂22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的宽度大于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相连的所述第二延伸臂22d的宽度,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相配合时的可靠性。所述第二末端部22e包括位于其内侧的第二导引面22e1,所述第二导引面22e1为倾斜面或者圆弧面。在本发明图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引面21e2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是由倒斜角的内表面形成。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引面21e2为圆弧面,且该圆弧面是由倒圆角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引面21e1配置成与所述第二导引面22e1相配合。
请结合图5以及图7所示,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未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末端部21e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相互分离;这种设计有利于降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在安装初期所受到的安装力。
请结合图8所示,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抵接的至少一段过程中,所述第一弹臂21与所述第二弹臂22沿着侧向相互刮擦;这种侧向的刮擦在实现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接触的同时,还有利于减小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的刮擦力,从而避免所述导电端子2过度变形。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向为所述第一弹性臂21b或者所述第二延伸臂22d自身的延伸方向,例如水平方向(水平向左或者水平向右)。
请结合图6以及图9所示,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21d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沿着侧向相互接触(例如相互贴合,如图9所示)和/或所述第二延伸臂22d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沿着侧向相互接触(例如相互贴合,如图23所示);此时所述导电端子2呈闭合的框体状,实现了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的电性连接。此时,所述第一延伸臂21d沿第一方向M1位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的内侧。
请结合图11所示,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未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抵接时,倾斜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一弹性臂21b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α1,倾斜向下延伸的所述第二弹性臂22b与所述第二安装面1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α2,所述第一夹角α1等于第二夹角α2。
请结合图14至图18所示,在本发明板对板连接器100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1还包括与对应的安装槽14相连通的盲槽15。所述安装槽14与对应的端子容纳槽13相连通。所述安装槽14位于与该安装槽14相连通的盲槽15以及与该安装槽14相连通的端子容纳槽13之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谓“盲槽”是指该槽未贯穿某一表面。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盲槽15未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11。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位于所述盲槽15的顶部的抵接壁面151。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片202为一个且位于所述主体部201的中部。所述凸片202收容于所述盲槽15中,以与所述绝缘本体1相配合。优选地,所述凸片202自所述主体部201的中部冲压成型。所述凸片202沿所述第一方向M1凸出所述主体部201。所述盲槽15位于所述安装槽14的外侧。所述凸片202设有顶缘205,所述顶缘205与所述抵接壁面151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即所述顶缘205与所述抵接壁面151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具有间距。如此设置,所述安装部20能够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浮动,以调节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抵接时抵接力。当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即使所述安装部20能够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浮动,当所述凸片202的顶缘205抵接于所述抵接壁面151时,所述安装部20位于最高的限位位置,所述安装部20不会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片202的位置以及凸出方向,需要与形成在相邻两个所述端子容纳槽13之间的间隔壁17上的盲槽15以及抵接壁面151相配合,这种设计对所述间隔壁17的结构强度挑战较大。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片2021和所述第二凸片2022的位置以及凸出方向,对应于所述绝缘本体1较厚的部分,从而尽可能地减小了对所述绝缘本体1结构强度的影响。
请结合图19以及图20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的自由端整体向远离所述第一弹臂21的一侧向外偏斜。所述第二末端部22e包括位于其内侧的第二导引面22e1,以导引所述第一弹臂21的第一末端部21e。所述第二导引面22e1为倾斜面或者圆弧面。在本发明图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引面21e2为圆弧面。
请结合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臂22包括自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的两侧分别一体延伸的第一限位块22g和第二限位块22h。所述第一限位块22g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2h用以对所述第一弹臂21进行限位。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21d被限制在所述第一限位块22g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2h之间。
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100的安装方式大致分为如下三种:
第一种: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同时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100相抵接,此时,所述第一弹臂21以及所述第二弹臂22几乎同时发生变形。
第二种: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先于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100相抵接,此时,所述第一弹臂21先于所述第二弹臂22发生变形。
第三种:所述第二电路板300先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100相抵接,此时,所述第二弹臂22先于所述第一弹臂21发生变形。
请结合图7至图9所示,在所述第一弹臂21以及所述第二弹臂22变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21b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a相连接的部位是所述第一弹臂21最主要的支撑点,因此,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抵接到位时,该支撑点的受力大于所述第一弹臂21上其它部位的受力,且越靠近所述该支撑点的部位受力越大。
类似地,所述第二弹性臂22b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a相连接的部位是所述第二弹臂22最主要的支撑点,因此,当所述第二电路板300抵接到位时,该支撑点的受力大于所述第二弹臂22上其它部位的受力。以所述第二弹臂22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臂22b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a相连的第一部分23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连的第二部分23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231和所述第二部分232之间的中间部分233。当所述第二电路板300抵接到位时,所述第一部分231的受力大于所述第二部分232的受力,所述第二部分232的受力大于所述中间部分233的受力。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凸片202,有利于实现所述导电端子2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配合;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未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末端部21e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在安装初期所受到的安装力;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抵接的至少一段过程中,所述第一弹臂21与所述第二弹臂22沿着侧向相互刮擦,一方面能够形成接触回路,另一方面降低了所述第一弹臂21和所述第二弹臂22的抵接力;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21d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沿着侧向相互接触和/或所述第二延伸臂22d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相互接触,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安装面(11)、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1)相对的第二安装面(12)、以及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11)和所述第二安装面(12)的至少一个端子容纳槽(13);以及
至少一个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部(20)、自所述安装部(20)的一端一体延伸的第一弹臂(21)、以及自所述安装部(20)的另一端一体延伸的第二弹臂(22);所述安装部(20)包括主体部(201)以及凸出所述主体部(201)的至少一个凸片(202),所述凸片(202)与所述绝缘本体(1)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弹臂(21)包括与所述主体部(20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1a)、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1a)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1b)、与所述第一弹性臂(21b)一体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1c)、自所述第一接触部(21c)一体延伸的第一延伸臂(21d)、以及自所述第一延伸臂(21d)一体延伸的第一末端部(21e);所述第一接触部(21c)配置为凸出所述第一安装面(11)以与第一电路板(200)相抵接;所述第一延伸臂(21d)向所述第二安装面(12)延伸;
所述第二弹臂(22)包括与所述主体部(20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2a)、自所述第二连接部(22a)延伸的第二弹性臂(22b)、与所述第二弹性臂(22b)一体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2c)、自所述第二接触部(22c)一体延伸的第二延伸臂(22d)、以及自所述第二延伸臂(22d)一体延伸的第二末端部(22e);所述第二接触部(22c)配置为凸出所述第二安装面(12)以与第二电路板(300)相抵接;所述第二延伸臂(22d)向所述第一安装面(11)延伸;
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未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末端部(21e)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相互分离;
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抵接的至少一段过程中,所述第一弹臂(21)与所述第二弹臂(22)相互刮擦;
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21d)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相互接触和/或所述第二延伸臂(22d)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相互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位于所述第一弹臂(21)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二末端部(22e)位于所述第二弹臂(22)的自由末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包括配置成导引所述第二弹臂(22)的第一导引面(21e1),所述第二末端部(22e)包括配置成导引所述第一弹臂(21)的第二导引面(22e1),所述第一导引面(21e1)为倾斜面或者圆弧面,所述第二导引面(22e1)为倾斜面或者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21d)沿第一方向(M1)位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202)沿所述第一方向(M1)凸出所述主体部(201);或者所述凸片(202)沿与所述第一方向(M1)相反的第二方向(M2)凸出所述主体部(2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202)为一个且位于所述主体部(201)的中部,所述凸片(202)沿所述第一方向(M1)凸出所述主体部(20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202)包括第一凸片(2021)以及第二凸片(2022),所述第一凸片(2021)以及所述第二凸片(2022)位于所述主体部(201)的两端缘,所述第一凸片(2021)以及所述第二凸片(2022)沿所述第二方向(M2)凸出所述主体部(20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或者所述安装部(20)能够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浮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11)且与所述端子容纳槽(13)相连通的安装槽(14)以及位于所述安装槽(14)的外侧的盲槽(15),所述主体部(201)位于所述安装槽(14)中,所述凸片(202)位于所述盲槽(15)中,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位于所述盲槽(15)的顶部的抵接壁面(151),所述凸片(202)设有顶缘(205),所述顶缘(205)与所述抵接壁面(151)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11)且与所述端子容纳槽(13)相连通的安装槽(14),所述主体部(201)位于所述安装槽(14)中,所述第一凸片(2021)和所述第二凸片(2022)与所述绝缘本体(1)硬干涉;所述第一弹性臂(21b)位于所述第一凸片(2021)和所述第二凸片(2022)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的宽度大于与所述第一末端部(21e)相连的所述第一延伸臂(21d)的宽度;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的宽度大于与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相连的所述第二延伸臂(22d)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21b)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a)相连的第一端(21b1)以及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c)相连的第二端(21b2),所述第二端(21b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端(21b1)的宽度;
所述第二弹性臂(22b)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a)相连的第三端(22b1)以及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c)相连的第四端(22b2),所述第四端(22b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端(22b1)的宽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包括形成于所述主体部(201)上的第一狭缝(203)和第二狭缝(204),所述第一连接部(21a)位于所述第一狭缝(203)和所述第二狭缝(204)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臂(22)包括自所述第二末端部(22e)的两侧分别一体延伸的第一限位块(22g)和第二限位块(22h);
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0)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c)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c)抵接到位后,所述第一延伸臂(21d)被限制在所述第一限位块(22g)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2h)之间。
CN202310626976.9A 2023-05-30 2023-05-30 板对板连接器 Pending CN1166670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6976.9A CN116667013A (zh) 2023-05-30 2023-05-30 板对板连接器
TW112151448A TWI842660B (zh) 2023-05-30 2023-12-28 板對板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6976.9A CN116667013A (zh) 2023-05-30 2023-05-30 板对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7013A true CN116667013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23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6976.9A Pending CN116667013A (zh) 2023-05-30 2023-05-30 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7013A (zh)
TW (1) TWI84266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4986U (en) * 2009-02-23 2009-09-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44622U (zh) * 2012-06-25 2013-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42660B (zh) 2024-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24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resisting repetition of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US74351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US7252549B2 (en) Connector, receptacle for connector and plug for connector
US705232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hielding plates
US6764345B1 (en) Electrical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dual shorting contacts
US80705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US7431617B2 (en) Connector
US6592407B2 (en) High-speed card edge connector
JPH0613134A (ja) 接地バス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US8403683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ver
EP019426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GB2296829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N100521384C (zh) 带有具有引导配套连接器插入和移除功能的壳体的连接器
KR970702596A (ko) 낮은 프로파일 전기 커넥터(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9014904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y and steadily enagagement between metallic shells and grounding terminals
JP200712887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6638111B1 (en)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 terminals
CN116526192A (zh) 电连接器
EP193098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41879B2 (en) Floating-type connector
US20060135003A1 (en)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dual beam contacts
US10340620B2 (en) Multi-contact connector
EP3109950B1 (en) Connector
US20040214457A1 (en)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6667013A (zh) 板对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