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6909A - 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6909A
CN116666909A CN202310799429.0A CN202310799429A CN116666909A CN 116666909 A CN116666909 A CN 116666909A CN 202310799429 A CN202310799429 A CN 202310799429A CN 116666909 A CN116666909 A CN 116666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ductive piece
along
battery pack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94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季
吴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94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69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6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6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电池组包括电路板、导电件和电芯,电路板设有连接区域,导电件与连接区域连接。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延伸出电芯壳体,电极端子伸出电芯壳体的部分包括焊接段,焊接段与导电件焊接连接。沿第一方向,焊接段、导电件和连接区域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观察,电路板覆盖焊接段。上述的电池组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在电路板上减少通孔,有利于提高电路板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的布板面积。

Description

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组内电芯的电极端子与电路板之间,通常采用穿孔焊接的方式连接,即电极端子穿过电路板上的通孔后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此种连接方式要求焊接夹具的设计使用较为复杂,电池组的装配效率较低,且需要在电路板上开设通孔,导致电路板的结构强度降低,有安全隐患,还会导致电路板的布板面积减小,导致电路板面积增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组,简化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装配效率,及增加电路板的布板面积、结构强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电路板、导电件和电芯,电路板设有连接区域,导电件与连接区域连接。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延伸出电芯壳体,电极端子伸出电芯壳体的部分包括焊接段,焊接段与导电件焊接连接。沿第一方向,焊接段、导电件和连接区域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观察,电路板覆盖焊接段。
上述的电池组中,电极端子的焊接段通过与导电件焊接以电连接电路板,且焊接段、导电件和电路板的连接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观察,电路板覆盖焊接段,使得电极端子在连接电路板时,无需穿过电路板,可在电路板的一侧与导电件连接,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在电路板上减少通孔,有利于提高电路板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的布板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顶封部,电极端子从顶封部伸出,主体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位于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沿第二方向,顶封部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顶封部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即第一侧面为电芯的深坑面。电池组包括两个电芯,沿第二方向,两个电芯的第一侧面相面对,即两个电芯的深坑面相面对,有利于增大两个电芯的顶封部之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两个电芯的电极端子沿第二方向相向弯折的连接电路板,不仅有利于增大装配空间和提高装配效率,还有利于减小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电极端子弯折时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减小弯折对电极端子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还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位于顶封部沿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第一端面连接第一侧面,第二端面连接第二侧面。沿第一方向,焊接段的投影与第一端面的投影有重叠,焊接段的投影与第二端面的投影相离,使两个电芯的电极端子沿第二方向相向弯折的连接电路板,不仅有利于增大装配空间和提高装配效率,还有利于减小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电极端子弯折时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减小弯折对电极端子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还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容纳腔,电路板、导电件和电芯位于容纳腔,外壳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第二方向,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排列设置,电路板的部分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能够对电路板起到限位作用,限制电路板沿第二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移动,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抗震性能,还有利于减小电路板晃动对电极端子的影响,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电路板和第一限位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沿第二方向相对外壳移动。当电芯相对外壳移动时,第一间隙容许电路板相对外壳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移动对电极端子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损伤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电路板和第二限位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沿二方向的反方向相对外壳移动。当电芯相对外壳移动时,第二间隙容许电路板相对外壳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移动对电极端子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损伤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沿第一方向,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排列设置,电路板的部分位于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之间。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能够对电路板起到限位作用,限制电路板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移动,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抗震性能,还有利于减小电路板晃动对电极端子的影响,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电路板和第三限位部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沿第一方向相对外壳移动。当电芯相对外壳移动时,第三间隙容许电路板相对外壳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移动对电极端子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损伤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电路板和第四限位部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四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相对外壳移动。当电芯相对外壳移动时,第四间隙容许电路板相对外壳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移动对电极端子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损伤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沿第三方向,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排列设置,电路板的部分位于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之间,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能够对电路板起到限位作用,限制电路板沿第三方向或第三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移动,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抗震性能,还有利于减小电路板晃动对电极端子的影响,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电路板和第五限位部之间具有第五间隙,第五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沿第三方向相对外壳移动。当电芯相对外壳移动时,第五间隙容许电路板相对外壳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移动对电极端子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损伤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电路板和第六限位部之间具有第六间隙,第六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相对外壳移动。当电芯相对外壳移动时,第六间隙容许电路板相对外壳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移动对电极端子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损伤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区域包括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与第一连接区域连接,第二导电件与第二连接区域连接;电池组包括两个电芯,两个电芯的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一个电芯的焊接段与第一导电件连接,另一个电芯的焊接段与第二导电件连接,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的容量,还有利于利用电路板沿第二方向上的空间,提高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区域包括第三连接区域和第四连接区域,第三连接区域和第四连接区域沿第三方向排列设置,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导电件包括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与第三连接区域连接,第四导电件与第四连接区域连接;电池组包括两个电芯,两个电芯的电芯壳体沿第三方向排列设置,一个电芯的焊接段与第三导电件连接,另一个电芯的焊接段与第四导电件连接,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的容量,还有利于利用电路板沿第三方向上的空间,提高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区域包括第五连接区域和第六连接区域,第五连接区域和第六连接区域分别位于电路板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导电件包括第五导电件和第六导电件,第五导电件与第五连接区域连接,第六导电件与第六连接区域连接;电池组包括两个电芯,两个电芯的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一个电芯的焊接段与第五导电件连接,另一个电芯的焊接段与第六导电件连接,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的容量,还有利于利用电路板沿第一方向上两侧的空间,提高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区域包括第七连接区域;导电件包括第七导电件,第七导电件与第七连接区域连接;电池组包括两个电芯,两个电芯的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两个电芯的焊接段相互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叠置于第七导电件,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的容量,还有利于减小连接区域对电路板上布板面积的影响,提高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区域包括第八连接区域和第九连接区域;导电件包括第八导电件和第九导电件,第八导电件与第八连接区域连接,第九导电件与第九连接区域连接;电池组包括两个电芯,两个电芯的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一个电芯的焊接段与第八导电件连接,另一个电芯的焊接段与第九导电件连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沿第一方向,两个电芯的焊接段的投影均没有重叠,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的容量,还有利于减小不同焊接段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电芯提供更多的电连接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为刚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导电件的厚度为d1,0.3mm≤d1≤2mm。通过焊接段、导电件和连接区域依次叠置的方式焊接,在不影响焊接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增大导电件的厚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导电件的载流能力和改善其温升问题,提高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过流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1.3mm≤d1≤1.6mm,有利于进一步兼顾焊接段和第二导电件之间焊接效果,及提高导电件的载流能力和改善其温升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的电池组。
上述的用电设备中,电芯上电极端子的焊接段通过与导电件焊接以电连接电路板,且焊接段、导电件和电路板的连接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观察,电路板覆盖焊接段,使得电极端子在连接电路板时,无需穿过电路板,可在电路板的一侧与导电件连接,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减小电池组的装配成本对用电设备的影响,还在电路板上减少通孔,有利于提高电路板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的布板面积,提高电池组内的空间利用率,减小电池组的体积对用电设备的影响。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前述任一项实施例的电池组,包括步骤:放置电路板,将电路板放置于夹具,电路板设有连接区域,连接区域设有导电件;放置电芯,将电芯上电极端子的焊接段连接于导电件,使焊接段、导电件和连接区域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焊接电极端子,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对焊接段进行焊接,使焊接段焊接于导电件;弯折电极端子,翻转电芯,并弯折电极端子,使电芯的电芯壳体与电路板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
上述电池组的制备方法中,通过电极端子的焊接段、导电件和电路板的连接区域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后,对焊接段进行焊接操作,使得电路板无需开设通孔以供电极端子穿孔焊接,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还有利于提高电路板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的布板面积,提高电池组内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导电件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2mm。通过前述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在不影响焊接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增大导电件的厚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导电件的载流能力和改善其温升问题,提高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过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结构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的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之前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工艺过程中某一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的背侧视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的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在装配前的某一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结构沿第三方向上的视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省略电路板后的结构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的视图。
图1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工艺过程中某一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1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结构沿第二方向上的视图。
图1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工艺过程中某一状态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结构沿第三方向上的视图。
图1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工艺过程中某一状态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结构沿第三方向上的视图。
图2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工艺过程中某一状态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连接电路板的结构沿第三方向上的视图。
图2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的部分结构沿第二方向上的视图。
图2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沿第二方向上的视图。
图2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池组 100
外壳 10
第一壳体 11
第一限位部 111
第二壳体 12
第二限位部 121
第三限位部 123
第四限位部 124
第五限位部 125
第六限位部 126
容纳腔 14
电路板 20
连接区域 21
第一连接区域 211
第二连接区域 212
第三连接区域 213
第四连接区域 214
第五连接区域 215
第六连接区域 216
第七连接区域 217
第八连接区域 218
第九连接区域 219
导电件 30
第一导电件 31
第二导电件 32
第三导电件 33
第四导电件 34
第五导电件 35
第六导电件 36
第七导电件 37
第八导电件 38
第九导电件 39
电芯 40
电芯壳体 41
主体部 411
第一侧面 4111
第二侧面 4112
第一端面 4113
第二端面 4114
封边部 412
顶封部 4121
侧封部 4122
电极端子 42
正极端子 421
负极端子 422
焊接段 423
电极组件 43
用电设备 200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第三方向 Z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设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为开放式写法,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电路板、导电件和电芯,电路板设有连接区域,导电件与连接区域连接。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延伸出电芯壳体,电极端子伸出电芯壳体的部分包括焊接段,焊接段与导电件焊接连接。沿第一方向,焊接段、导电件和连接区域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观察,电路板覆盖焊接段。
上述的电池组中,电极端子的焊接段通过与导电件焊接以电连接电路板,且焊接段、导电件和电路板的连接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观察,电路板覆盖焊接段,使得电极端子在连接电路板时,无需穿过电路板,可在电路板的一侧与导电件连接,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在电路板上减少通孔,有利于提高电路板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的布板面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100,包括电路板20、导电件30和电芯40,电路板20设有连接区域21,导电件30与连接区域21连接。电芯40包括电芯壳体41和电极端子42,电极端子42延伸出电芯壳体41,电极端子42伸出电芯壳体41的部分包括焊接段423,焊接段423与导电件30焊接连接。沿第一方向X,焊接段423、导电件30和连接区域21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X’观察,电路板20覆盖焊接段423。
上述的电池组100中,电极端子42的焊接段423通过与导电件30焊接以电连接电路板20,且焊接段423、导电件30和电路板20的连接区域21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X’观察,电路板20覆盖焊接段423,使得电极端子42在连接电路板20时,无需穿过电路板20,可在电路板20的一侧与导电件30连接,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42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100的装配效率,还在电路板20上减少通孔,有利于提高电路板20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20的布板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电池组100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电路板20放置于夹具,使连接区域21朝上,然后将导电件30和电芯40的电极端子42依次叠放于连接区域21,使电极端子42的焊接段423、导电件30和连接区域21沿电路板20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并通过焊接工艺使焊接段423连接导电件30,然后翻转电芯40,使电极端子42弯折,且不同的电芯壳体41排列设置。通过该装配工艺,有利于提高电池组100的装配效率,而且无需在电路板20上开孔以穿设电极端子42,有利于提高电路板20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20的布板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导电件30的厚度为d1(如图11所示),0.3mm≤d1≤2mm。通过焊接段423、导电件30和连接区域21依次叠置的方式焊接,在不影响焊接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增大导电件30的厚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导电件30的载流能力和改善其温升问题,提高电极端子42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过流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1.3mm≤d1≤1.6mm,有利于进一步兼顾焊接段423和第二导电件32之间焊接效果,及提高导电件30的载流能力和改善其温升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件30的厚度d1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和2mm中的任一个,有利于提高导电件30的载流能力和改善其温升问题,提高电极端子42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过流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件3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镍、铜或铜镍合金中的任一种,有利于提高导电件30的载流能力和改善其温升问题,提高电极端子42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过流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件30和连接区域21焊接连接,有利于提高导电件30连接电路板20的稳定性,提高电池组100的抗震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焊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焊接或电阻焊中的任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区域显露出金属面,使得导电件30焊接连接该金属面以连接电路板20。在一实施例中,导电件30和电路板20一体成型,连接区域21为电路板20上与导电件30相连的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20为刚性印刷电路板20(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或柔性印刷电路板20(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
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20包括多个电子元器件,多个电子元器件能够实现对电芯40的数据采集、控制、保护、通讯、电量计算、信号传输、电能传输等功能。其中,采集的电芯40的数据包括电压、电流、电阻和温度等。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组100还包括外壳10,外壳10具有容纳腔14,电路板20、导电件30和电芯40位于容纳腔14,外壳10对电路板20、导电件30和电芯40起到防护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连接,并形成容纳电路板20、导电件30和电芯40的容纳腔14。其中,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由塑胶材质制成,有利于减轻外壳10的重量,减小外壳10重量对电池组100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由金属材质制成,有利于提高外壳1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减小外壳10变形或损伤的风险,提高电池组100的安全性能。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由铝材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卡扣或紧固件连接。
如图8至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芯40还包括电极组件43,电极组件43设于电芯壳体41内,电极端子42的部分位于电芯壳体41内并连接电极端子42。
在一实施例中,电芯壳体41包括主体部411和封边部412,封边部412连接于主体部411并自主体部411延伸,电极组件43设于主体部411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封边部412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封部4121和侧封部4122,顶封部4121位于电芯壳体41沿第一方向X上的端部,侧封部4122位于电芯壳体41沿第三方向Z上的端部,电极端子42从顶封部4121伸出,电极端子42从顶封部4121伸出的部分包括焊接段423。其中,第三方向Z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
电极端子42包括正极端子421和负极端子422。电极组件43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图未示),隔膜设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设置形成电极组件43,正极端子421连接于正极片,负极端子422连接于负极片。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411包括第一侧面4111和第二侧面4112,第一侧面4111和第二侧面4112分别位于主体部411沿第二方向Y相对的两侧。
沿第二方向Y,顶封部4121与第一侧面4111之间的距离为d2,顶封部4121与第二侧面4112之间的距离为d3,d2>d3,即,第一侧面4111为电芯40的深坑面,第二侧面4112为电芯40的浅坑面。
主体部411还包括第一端面4113和第二端面4114,第一端面4113和第二端面4114均位于主体部411沿第一方向X上的端部,且分别位于顶封部4121沿第二方向Y上相对的两侧,第一端面4113连接第一侧面4111,第二端面4114连接第二侧面4112。
如图3至图6、图11至图1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区域21包括第一连接区域211和第二连接区域212,第一连接区域211和第二连接区域212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
导电件30包括第一导电件31和第二导电件32,第一导电件31与第一连接区域211连接,第二导电件32与第二连接区域212连接。
电池组100包括两个电芯40,两个电芯40的主体部411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一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与第一导电件31连接,另一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与第二导电件32连接,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100的容量,还有利于利用电路板20沿第二方向Y上的空间,提高电路板2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区域2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区域211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第二连接区域2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区域212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一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一连接区域211,该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接区域211,另一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区域212,该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区域212。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两个电芯40的第一侧面4111相面对,即两个电芯40的深坑面相面对,有利于增大两个电芯40的顶封部4121之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两个电芯40的电极端子42沿第二方向Y相向弯折地连接电路板20,不仅有利于增大装配空间和提高装配效率,还有利于减小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电极端子42相向弯折时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减小弯折对电极端子42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焊接段423的投影与第一端面4113的投影有重叠,焊接段423的投影与第二端面4114的投影相离,使两个电芯40的电极端子42沿第二方向Y相向弯折的连接电路板20,不仅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还有利于减小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电极端子42相向弯折时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减少弯折对电极端子42的影响。
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区域21包括第三连接区域213和第四连接区域214,第三连接区域213和第四连接区域214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
导电件30包括第三导电件33和第四导电件34,第三导电件33与第三连接区域213连接,第四导电件34与第四连接区域214连接。
电池组100包括两个电芯40,两个电芯40的主体部411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一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与第三导电件33连接,另一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与第四导电件34连接,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100的容量,还有利于利用电路板20沿第三方向Z上的空间,提高电路板2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区域2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连接区域213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第四连接区域2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连接区域214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一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三连接区域213,该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三连接区域213,另一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四连接区域214,该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四连接区域214。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区域21包括第五连接区域215和第六连接区域216,第五连接区域215和第六连接区域216分别位于电路板20沿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
导电件30包括第五导电件35和第六导电件36,第五导电件35与第五连接区域215连接,第六导电件36与第六连接区域216连接。
电池组100包括两个电芯40,两个电芯40的主体部411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一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与第五导电件35连接,另一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与第六导电件36连接,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100的容量,还有利于利用电路板20沿第一方向X上两侧的空间,提高电路板2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五连接区域2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五连接区域215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第六连接区域2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六连接区域216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一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五连接区域215,该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五连接区域215,另一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六连接区域216,该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六连接区域216。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区域21包括第七连接区域217。导电件30包括第七导电件37,第七导电件37与第七连接区域217连接。
电池组100包括两个电芯40,两个电芯40的主体部411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两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相互连接,并沿第一方向X叠置于第七导电件37,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100的容量,还有利于减小连接区域21对电路板20上布板面积的影响,提高电路板2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七连接区域2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七连接区域217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两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七连接区域217,两个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七连接区域217,该两个电芯40并联连接。
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区域21包括第八连接区域218和第九连接区域219。
导电件30包括第八导电件38和第九导电件39,第八导电件38与第八连接区域218连接,第九导电件39与第九连接区域219连接。
电池组100包括两个电芯40,两个电芯40的主体部411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一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与第八导电件38连接,另一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与第九导电件39连接。
沿第一方向X,两个电芯40的焊接段423的投影均没有重叠,不仅有利于增大电池组100的容量,还有利于减小不同焊接段423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电芯40提供更多的电连接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八连接区域2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八连接区域218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第九连接区域2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九连接区域219沿第三方向Z排列设置。一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八连接区域218,该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八连接区域218,另一个电芯40的正极端子421连接一个第九连接区域219,该电芯40的负极端子422连接另一个第九连接区域219。
如图2、图23至图2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21。沿第二方向Y,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21排列设置,电路板20的部分位于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21之间。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21对电路板20起到限位作用,限制电路板20沿第二方向Y或第二方向Y的反方向上的移动,有利于提高电池组100的抗震性能,还有利于减小电路板20晃动对电极端子42的影响,提高电池组100的安全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电路板20和第一限位部1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图未示),第一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20沿第二方向Y相对外壳10移动。当电芯40相对外壳10移动时,第一间隙容许电路板20相对外壳10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40移动对电极端子42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42损伤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电路板20和第二限位部12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图未示),第二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20沿第二方向Y的反方向相对外壳10移动。当电芯40相对外壳10移动时,第二间隙容许电路板20相对外壳10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40移动对电极端子42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42损伤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21中的一个位于第一壳体11,另一个位于第二壳体12。可选的,第一限位部111位于第一壳体11,第二限位部121位于第二壳体12。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0还包括第三限位部123和第四限位部124。沿第一方向X,第三限位部123和第四限位部124排列设置,电路板20的部分位于第三限位部123和第四限位部124之间。第三限位部123和第四限位部124能够对电路板20起到限位作用,限制电路板20沿第一方向X或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上的移动,有利于提高电池组100的抗震性能,还有利于减小电路板20晃动对电极端子42的影响,提高电池组100的安全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电路板20和第三限位部123之间具有第三间隙(图未示),第三间隙133被配置为使电路板20沿第一方向X相对外壳10移动。当电芯40相对外壳10移动时,第三间隙容许电路板20相对外壳10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40移动对电极端子42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42损伤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电路板20和第四限位部124之间具有第四间隙(图未示),第四间隙134被配置为使电路板20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相对外壳10移动。当电芯40相对外壳10移动时,第四间隙容许电路板20相对外壳10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40移动对电极端子42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42损伤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123和第四限位部124均位于第二壳体12。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0还包括第五限位部125和第六限位部126。沿第三方向Z,第五限位部125和第六限位部126排列设置,电路板20的部分位于第五限位部125和第六限位部126之间。第五限位部125和第六限位部126能够对电路板20起到限位作用,限制电路板20沿第三方向Z或第三方向Z的反方向上的移动,有利于提高电池组100的抗震性能,还有利于减小电路板20晃动对电极端子42的影响,提高电池组100的安全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电路板20和第五限位部125之间具有第五间隙(图未示),第五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20沿第三方向Z相对外壳10移动。当电芯40相对外壳10移动时,第五间隙容许电路板20相对外壳10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40移动对电极端子42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42损伤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电路板20和第六限位部126之间具有第六间隙(图未示),第六间隙被配置为使电路板20沿第三方向Z的反方向相对外壳10移动。当电芯40相对外壳10移动时,第六间隙容许电路板20相对外壳10移动,有利于减小电芯40移动对电极端子42的拉扯力,降低电极端子42损伤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第五限位部125和第六限位部126均位于第二壳体12。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电池组100中,电极端子42的焊接段423通过与导电件30焊接以电连接电路板20,且焊接段423、导电件30和电路板20的连接区域21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X’观察,电路板20覆盖焊接段423,使得电极端子42在连接电路板20时,无需穿过电路板20,可在电路板20的一侧与导电件30连接,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42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100的装配效率,还在电路板20上减少通孔,有利于提高电路板20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20的布板面积。
如图28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200,包括前述任一项的电池组100。
上述的用电设备200中,电芯40上电极端子42的焊接段423通过与导电件30焊接以电连接电路板20,且焊接段423、导电件30和电路板20的连接区域21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X’观察,电路板20覆盖焊接段423,使得电极端子42在连接电路板20时,无需穿过电路板20,可在电路板20的一侧与导电件30连接,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42和电路板20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100的装配效率,减小电池组100的装配成本对用电设备200的影响,还在电路板20上减少通孔,有利于提高电路板20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20的布板面积,提高电池组100内的空间利用率,减小电池组100的体积对用电设备200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用电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无人机、电动两轮车、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
如图29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前述任一项实施例的电池组,包括步骤:
S1:放置电路板,将电路板放置于夹具,电路板设有连接区域,连接区域设有导电件;
S2:放置电芯,将电芯上电极端子的焊接段连接于导电件,使焊接段、导电件和连接区域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
S3:焊接电极端子,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对焊接段进行焊接,使焊接段焊接于导电件;
S4:弯折电极端子,翻转电芯,并弯折电极端子,使电芯的电芯壳体与电路板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
上述电池组的制备方法中,通过电极端子的焊接段、导电件和电路板的连接区域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后,对焊接段进行焊接操作,使得电路板无需开设通孔以供电极端子穿孔焊接,不仅有利于简化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工艺,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还有利于提高电路板的结构强度和增大电路板的布板面积,提高电池组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导电件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2mm。通过前述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在不影响焊接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增大导电件的厚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导电件的载流能力和改善其温升问题,提高电极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过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设有连接区域;
导电件,与所述连接区域连接;
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所述电极端子伸出所述电芯壳体的部分包括焊接段,所述焊接段与所述导电件焊接连接;
沿第一方向,所述焊接段、所述导电件和所述连接区域排列设置;
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观察,所述电路板覆盖所述焊接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顶封部,所述电极端子从所述顶封部伸出,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顶封部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顶封部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电芯,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电芯的所述第一侧面相面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分别位于所述顶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焊接段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端面的投影有重叠,所述焊接段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面的投影相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电件和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排列设置,所述电路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被配置为使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相对所述外壳移动;和/或,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被配置为使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相对所述外壳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排列设置,所述电路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三限位部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被配置为使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相对所述外壳移动;和/或,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四间隙被配置为使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相对所述外壳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
沿第三方向,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排列设置,所述电路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五限位部之间具有第五间隙,所述第五间隙被配置为使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第三方向或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相对所述外壳移动;和/或,
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六限位部之间具有第六间隙,所述第六间隙被配置为使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第三方向或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相对所述外壳移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区域包括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域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连接;
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所述电芯,两个所述电芯的电芯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一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与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与所述第二导电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区域包括第三连接区域和第四连接区域,所述第三连接区域和所述第四连接区域沿第三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所述第三导电件与所述第三连接区域连接,所述第四导电件与所述第四连接区域连接;
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所述电芯,两个所述电芯的电芯壳体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列设置,一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与所述第三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与所述第四导电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区域包括第五连接区域和第六连接区域,所述第五连接区域和所述第六连接区域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五导电件和第六导电件,所述第五导电件与所述第五连接区域连接,所述第六导电件与所述第六连接区域连接;
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所述电芯,两个所述电芯的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一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与所述第五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与所述第六导电件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区域包括第七连接区域;
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七导电件,所述第七导电件与所述第七连接区域连接;
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所述电芯,两个所述电芯的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相互连接,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叠置于所述第七导电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区域包括第八连接区域和第九连接区域;
所述导电件包括第八导电件和第九导电件,所述第八导电件与所述第八连接区域连接,所述第九导电件与所述第九连接区域连接;
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所述电芯,两个所述电芯的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一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与所述第八导电件连接,另一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与所述第九导电件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电芯的焊接段的投影均没有重叠。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刚性印刷电路板。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电件的厚度为d 1,0.3mm≤d 1≤2mm。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1.3mm≤d 1≤1.6mm。
1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16.一种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包括步骤:
放置电路板:将电路板放置于夹具,所述电路板设有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设有导电件;
放置电芯:将电芯上电极端子的焊接段连接于所述导电件,使所述焊接段、所述导电件和所述连接区域沿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
焊接电极端子:沿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对所述焊接段进行焊接,使所述焊接段焊接于所述导电件;
弯折电极端子:翻转所述电芯,并弯折所述电极端子,使所述电芯的电芯壳体与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排列设置。
CN202310799429.0A 2023-06-30 2023-06-30 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6669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9429.0A CN116666909A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9429.0A CN116666909A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6909A true CN116666909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9429.0A Pending CN116666909A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69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0389B1 (ko) 이차전지 모듈의 제조방법
KR100934466B1 (ko) 전지셀들의 전기적 연결을 위한 접속부재
EP1991880B1 (en) Voltage sens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employed with the same
KR101364095B1 (ko)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 용 리드 전극
KR101001315B1 (ko) 우수한 에너지 밀도의 이차전지 팩 및 그것을 위한 pcm어셈블리
EP2337106A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4706251B2 (ja) バッテリー
CN21251727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US8715842B2 (en) Battery pack
KR101652653B1 (ko) 전지 모듈 및 조전지
CN112335117B (zh) 电池模块
JP5372562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213636220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11512467B (zh) 电池组
CN116666909A (zh) 电池组、用电设备及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CN112952242B (zh) 电芯组件、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660525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3459997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子装置
CN117561639A (zh) 电芯模块组件及包括该电芯模块组件的电池组
KR101039518B1 (ko) 전지셀 접속부재
CN114204221A (zh) 一种电化学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9959340U (zh) 电化学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20174954A1 (ja) 蓄電装置
CN116722315A (zh)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CN215578910U (zh) 电池组和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