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6691A -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6691A
CN116666691A CN202310945862.0A CN202310945862A CN116666691A CN 116666691 A CN116666691 A CN 116666691A CN 202310945862 A CN202310945862 A CN 202310945862A CN 116666691 A CN116666691 A CN 116666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module
fuel cell
hydrogen storage
empt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58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公歆汝
张斌
孙涛
尚鸿铄
王新浩
郭京辉
吕振才
袁国红
刘万金
侯立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inatank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inatan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inatank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inatan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458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6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6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6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7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fuel cells
    • B60L50/71Arrangement of fuel cells within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7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fuel cells
    • B60L50/7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01M8/04373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auxiliary devices, e.g. reformers, compressors, bur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H01M8/04425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at auxiliary devices, e.g. reformers, compressors, bur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44Concentration; Density
    • H01M8/04462Concentration; Density of anode exhaus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64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79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of fuel cell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包括加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供氢模块;加氢模块分别与供氢模块和储氢模块连接,加氢模块被设置为向储氢模块输送氢气;当供氢模块处于预设状态时,储氢模块被设置为向供氢模块输入氢气。本公开中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具有装配集成度高、系统结构设计轻量化的特点,并优化了系统性能,实现了安全设计,其供氢模块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储氢模块为供氢模块提供氢气,优化了整个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满足汽车的续航里程及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动力模式汽车,纵观氢燃料电池整个运行过程中,除了消耗氧气和空气之外,没有其他的能源消耗,没有加油也没有充电,节能性能毋庸置疑。同时,氢燃料电池堆栈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只产生水,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
随着氢能行业的不断发展,配套的相应车型及氢燃料系统的布置形式也逐渐增多,如何合理化设置氢燃料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所述车载氢系统包括加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供氢模块;
所述加氢模块分别与所述供氢模块和所述储氢模块连接,所述加氢模块被设置为向所述储氢模块输送氢气;
当所述供氢模块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储氢模块被设置为向所述供氢模块输入氢气。
可选地,所述储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阀门组件、至少一个储氢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保护件;
所述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一保护件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储氢装置上,所述至少一个储氢装置通过对应的所述阀门组件分别与所述加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阀门组件位于所述储氢装置的靠近所述加氢模块和/或所述供氢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件位于所述储氢装置的远离所述阀门组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阀门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件、电磁阀件、第二保护件;
其中,所述第一阀件、所述电磁阀件、所述第二保护件集成于一体。
可选地,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磁阀件和所述第二保护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储氢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流阀件,所述过流阀件安装在所述阀门组件上;
其中,所述储氢装置通过所述过流阀件分别与所述供氢模块和所述加氢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储氢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阀门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储氢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放空件,所述放空件与所述第一保护件和/或所述第二保护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放空件包括放空主管路、第一放空支路以及第二放空支路;
所述第一放空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空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放空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保护件连接,所述第二放空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空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放空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保护件连接;
其中,所述放空主管路设置有放空口,所述放空口用于排空所述储氢装置中的氢气。
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氢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浓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储氢模块。
可选地,所述供氢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管路以及减压阀件,所述第一输送管路通过所述减压阀门与所述加氢模块和/或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供氢模块还包括安全阀件、第二阀件以及放空连接管路;其中,所述放空连接管路包括放空连接主管路、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以及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
所述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安全阀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连接;
所述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阀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与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氢模块包括加氢口以及进氢管路,所述加氢口设置于所述进氢管路;
所述进氢管路分别与所述储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氢模块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器件以及第三阀件,所述过滤器件和所述第三阀件分别与所述进氢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过滤器件靠近所述加氢口一侧设置。
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加氢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储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多通连接件、第一输送支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输送支路;
所述加氢模块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动力源、本体以及如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
其中,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安装于所述本体,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连接。
可选地,所述汽车还包括支架,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通过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本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中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具有装配集成度高、系统结构设计轻量化的特点,并优化了系统性能,实现了安全设计,其供氢模块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储氢模块为供氢模块提供氢气,优化了整个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满足汽车的续航里程及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包括加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供氢模块;加氢模块分别与供氢模块和储氢模块连接,加氢模块被设置为向储氢模块输送氢气;当供氢模块处于预设状态时,储氢模块被设置为向供氢模块输入氢气。本公开中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具有装配集成度高、系统结构设计轻量化的特点,并优化了系统性能,实现了安全设计,其供氢模块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储氢模块为供氢模块提供氢气,优化了整个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满足汽车的续航里程及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需求。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安装于汽车中,为汽车进行供能,保证汽车可以正常行驶。其中,汽车包括动力源8、本体(图中未示出)和支架6,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通过支架6安装于本体,动力源8与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连接。动力源8内的氢气与氧气通过质子交换膜,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电和水,此时的电,一部分可以直接为汽车提供电能,另一部分存储于动力电池中,由动力电池为汽车提供电能。
参照图1-图3所示,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包括加氢模块1、供氢模块2以及储氢模块3。其中,加氢模块1分别与供氢模块2和储氢模块3连接,加氢模块1被设置为向储氢模块3输送氢气,供氢模块2可以为车载氢系统后端动力源8提供氢气,使得动力源8生成电能,保证汽车可以正常运行,储氢模块3作为储存单元为供氢模块2进行储能。
汽车启动上电后,会给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一个电信号,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同时进行电检。当车辆启动运行后,汽车优先使用动力电池内的电量,当动力电池内的电量低于设定值时,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给动力源8提供氢气,使得动力源8生成电能。其中,一部分用在汽车的运行使用,另一部分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当动力电池充电满至设定值后,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停止工作,当动力电池低于设定值后循环进入之前的工作流程。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设定值比如可以是动力电池的电量的具体数值,也可以是动力电池的电量的区间值,还可以是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占动力电池总设计值之间的比例,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还需说明的是,当动力源8在消耗氢气时,当储氢模块3中的氢气比如低于2MPa,无法继续为供氢模块2提供氢气,则汽车停止运行,当储氢模块3中的氢气比如低于5MPa且高于2MPa,则发出警报,以警示人员应当进行加氢。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由加氢模块1、供氢模块2和储氢模块3组成,实现了集成化系统,满足轻型卡车的续航里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有效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储氢模块3包括至少一个阀门组件32、至少一个储氢装置33、至少一个第一保护件31。
阀门组件32和第一保护件31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储氢装置33,至少一个储氢装置33通过对应的阀门组件32分别与加氢模块1和供氢模块2连接。其中,阀门组件32位于储氢装置33的靠近加氢模块1和/或供氢模块2的一侧,第一保护件31位于储氢装置33远离阀门组件32的一侧。
其中,储氢装置3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配套的阀门组件32以及第一保护件31的数量与储氢装置33一致。下面以储氢装置33为两个为示例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进一步理解储氢模块3。
储氢装置33比如是可以存储氢气的气瓶,气瓶的体积比如是但不限于260L,其气瓶压力比如是但不限于35MPa,保证氢气的充足以及气瓶的安全性。其中,储氢装置33比如包括储氢装置33A和储氢装置33B。
阀门组件32比如是气瓶的组合阀门件,可以开启或者关闭气瓶,并保证气瓶的安全性。其中,阀门组件32把比如包括阀门组件32A和阀门组件32B。储氢装置33具有首端和尾端,以汽车为例,位于汽车的头部一侧为储氢装置33的首端,位于汽车的尾部一侧为储氢装置33的尾端。阀门组件32A设置于储氢装置33A的首端,阀门组件32B设置于储氢装置33B的首端,保证每个储氢装置33的口部都可以实现开启动作或者关闭动作,以实现储氢装置33连通或者封堵。
第一保护件31比如是超温超压保护装置(Thermally Activated PressureRelief Device,简称TPRD),第一保护件31可以在储氢装置33过热危险状况下,通过泄压方式,以防止储氢装置33破裂,避免储氢装置33不可控的释放大量危险能量,保护储氢装置33、汽车以及人员。其中,第一保护件31比如包括第一保护件31A和第一保护件31B,第一保护件31A设置于储氢装置33A的尾端,第一保护件31B设置于储氢装置33B的尾端,实现对每个储氢装置33的保护功能。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储氢装置33的数量以及配套件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构成限制,具体以实际设计需求为准。储氢装置33之间也可以利用支架6实现组合连接,保证储氢装置33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阀门组件3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件321、电磁阀件322、第二保护件323。其中,第一阀件321、电磁阀件322和第二保护件323集成于一体。其中,阀门组件32比如是中空结构,第一阀件321、电磁阀件322以及第二保护件323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以实现氢系统内各类功能。
第一阀件321比如是手动截止阀件(Hand Valve,简称HV),以便于调节储氢装置33的开闭。
电磁阀件(,简称SOV)设置于储氢装置33,断电状态时,相当于单向阀门件,以保证氢气可以通过加氢模块1单向输送,实现储能。
第二保护件323比如是超温超压保护装置(Activated Pressure Relief Device,简称PRD),其安集成于阀门组件32内,与第一保护件31同时保护储氢装置33,两侧均可以实现泄压供能,进一步提升储氢模块3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阀门组件32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24,温度传感器324设置于阀门组件32内。温度传感器324用于监测储氢模块3的温度,以保证储氢模块3的安全性。其中,储氢模块3的工作温度比如是可以-30℃-85℃,储氢模块3的存储温度比如是-40℃-85℃,当储氢装置33内温度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氢系统控制器将信号传递至整车控制平台上,并在仪表平台显示,以提示出现安全隐患。
温度差异比如是储氢装置33内的温度过高、过低或者温差较大时,可以定义为故障。故障比如可以但不限于划分一、二、三等级,以便于人员根据故障等级,确定如何处理,例如:一级故障则立刻控制汽车停止运行,警示人员危险并启动保护,二级故障则控制汽车减速慢行,警示人员检查修整,三级故障可以仅提示人员,由人员确定是否停车检修等。其温度差异比如可以定义为二级,以警示处于中等级别故障情况。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关于温度的数值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构成限制,具体温度数值可能会依据储氢模块3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具体以实际设计需求为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储氢模块3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流阀件(ExcessFlow Valve,简称EFV)36,过流阀件36的数量与储氢装置33的数量一致,储氢装置33通过过流阀件36分别与供氢模块2和加氢模块1连接,以控制氢气的流量。
当储氢模块3正常工作时,过流阀件36的阀座保持在开启位置。当氢气出现过流情况时,阀座迅速移动至切断位置,停止储氢模块3的失控泄放。当过流状态停止时,阀座会自动复位至开启位置,使其储氢模块3恢复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储氢模块3还包括压力传感器34,压力传感器34安装于其中一个阀门组件32上,以便于监测储氢模块3的压力值。
其中,压力传感器34比如是高压传感器(Pressure Transducer High,简称PTH),当其储氢装置33的压力值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其压力值比如是但不限于2MPa≤P≤35MPa。当储氢装置33的压力过高或者过低时,可以警示人员。压力过高可以定义为二级故障,压力过低可以定义为二级故障或者三级故障,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当压力传感器34不在线时,无法进行监测,可以定义为二级故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储氢模块3还包括至少一个放空件35。其中,放空件35的数量与储氢装置33的数量一致,放空件35与第一保护件31和/或第二保护件323连接。
放空件35比如是内部为中空结构的连接管件,放空件35被设置为排空储氢装置33中的氢气,以汽车为示例,放空件35沿汽车货箱的竖向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汽车的顶端,以便于快速排放氢气时,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放空件35包括放空主管路351、第一放空支路352以及第二放空支路353。其中,放空主管路351设置有放空口3511,放空口3511用于排空储氢装置33中的氢气。
第一放空支路352的第一端与放空主管路351连接,第一放空支路352的第二端与第一保护件31连接,以便于储氢装置33可以由尾端进行排空。第二放空支路353的第一端与放空主管路351连接,第二放空支路353的第二端与第二保护件323连接,以便于储氢装置33可以由首端进行排空,与尾端相对应,实现多侧排放氢气,提升储氢模块3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氢浓度传感器5,氢浓度传感器5安装于储氢模块3,以便于随时监测泄漏氢气浓度。其中,氢气浓度的监测范围比如是0vol.%-4 vol.%,其反应时间比如<2 s,当出现氢气浓度出现异常时,启动警报,其启动时间比如<1 s。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值均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构成限制,实现了多级报警,整车系统自动识别安全情况。且上述数值的精确度可以具有±10%的浮动,具体以实际设计需求为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氢气浓度可以具有不同故障等级。例如,当氢气泄露浓度低于第一浓度值时,则表示轻微泄露,可以定义为一级故障,向汽车的控制系统传递信号,以提示人员出现危险隐患,需要核查。当氢气浓度比如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浓度值且小于第二浓度值时,则表示中度泄露,可以定义为二级故障,向汽车的控制系统传递信号,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控制汽车减速慢行。当氢气浓度比如大于第二浓度值时,则表示严重泄露,可以定义为三级故障,向汽车的控制系统传递信号,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汽车立刻停止行驶。
还需说明的是,氢浓度传感器5不在线时,可以定义为二级故障,当氢气浓度过低时,则定义为一级故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供氢模块2包括第一输送管路21以及减压阀件22,第一输送管路21通过减压阀件22与加氢模块1和/或储氢模块3连接。
其中,减压阀件22安装于第一输送管路21,以保证第一输送管路21的开启、关闭、稳压、降压等。
减压阀件22比如包括减压器(Pressure Regulator,简称PR)221和电磁阀222,氢气由电磁阀222流动至减压器221进行减压,保证氢气以低压状态输入是第一输送管路21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供氢模块2还包括安全阀件(Pressure ReliefValve,简称PRV)24、第二阀件25以及放空连接管路23。其中,放空连接管路23包括放空连接主管路231、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232以及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233。
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232的一端通过安全阀件24与第一输送管路21连接,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232的另一端与放空连接主管路231连接。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233的一端通过第二阀件25与第一输送管路21连接,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233的另一端与放空连接主管路231连接。
放空连接主管路231与储氢模块3的放空件35连接,以便于出现危险情况或者检修时,可以排放管路内氢气。
其中,为了保证第一输送管路21的正常流通,第一输送管路21可以设置第一辅助输送管路211和第二辅助输送管路212,第一辅助输送管路211和第二辅助输送管路212分别与第一输送管路21连接,安全阀件24设置于第一辅助输送管路211和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232之间,第二阀件25设置于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233和第二辅助输送管路212之间,以实现对应的功能。
安全阀件24为压力泄放装置,处于常闭状态,属于自动机械阀类。当第一输送管路21内压力升高至危险值时,可以泄压外排,将氢气排放至放空连接管路23,由放空连接管路23排放至放空件35内。
第二阀件25比如是放空针阀件(Needle Valve,简称NV),以便于调节第二辅助输送管路212的开启和切断通路,以便于检修。
在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为动力源8提供氢燃料,动力源8比如是氢燃料电池,与第一输送管路21连接,氢气与氧气在动力源8内发生反应产生电能,以便于为汽车提供动力。
其中,动力源8与第一输送管路21之间可以通过进堆软管231连接,便于安装,且可以弥补车辆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避免动力源8与第一输送管路21之间松脱或者损坏。进堆软管231可以通过支架2311进行支撑,可以具有稳定性,不会松脱。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加氢模块1包括加氢口(FuelingReceptacle,简称FR)11以及进氢管路12,加氢口11设置于进氢管路12,以便于输送氢气。进氢管路12分别与储氢模块3和供氢模块2连接。
加氢模块1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器件(Filter,简称FIL)13以及第三阀件14,过滤器件13和第三阀件14分别与进氢管路12连接。其中,过滤器件13靠近加氢口11一侧设置。
过滤器件13比如是用于过滤氢气中的杂质、灰尘等,以保证氢气的纯净,避免杂质等因素,影响系统内阀门的寿命。第三阀件14比如是单向阀件(Check Valve,简称CV),以保证氢气流动的流向,单向输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连接组件4,加氢模块1通过连接组件4分别与储氢模块3和供氢模块2连接。
一个示例中,连接组件4多通连接件41、第一输送支路42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输送支路43。其中,第二输送支路43的数量与储氢装置33的数量一致,二者一一对应连接。
加氢模块1与多通连接件41连接,第一输送支路42的第一端与多通连接件41连接,第一输送支路42的第二端与供氢模块2连接,第二输送支路43的第一端与多通连接件41连接,第二输送支路43的第二端与储氢模块3连接,以实现整个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的连通,保证氢气流动时的畅通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可以由氢系统控制器7进行控制,并与汽车的控制系统建立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直接与燃料电池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储氢模块可以为供氢模块补充氢气,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与续航能力。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基于加氢模块、供氢模块和储氢模块,并由管路实现连通,更好为氢能汽车提供动力源,且装配集成度高、系统结构设计轻量化的特点,优化了系统性能,实现了安全设计,提升了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
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动力源、本体以及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中,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安装于本体,动力源与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连接,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可以为动力源提供氢气,动力源内的氢气与氧气通过质子交换膜,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电和水,此时的电,一部分可以直接为汽车提供电能,另一部分存储于动力电池中,由动力电池为汽车提供电能,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汽车比如是轻卡汽车,其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可以设置于货箱底部、悬挂于汽车的大梁两侧,降低了氢系统在整车空间的占比,提升了货箱的空间利用率,增大储氢密度比,提升储氢量,在满足框架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进行了轻量化的设计。
汽车还包括支架,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通过支架安装于本体。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由加氢模块、储氢模块和供氢模块,为燃料电池发动机提供稳定、精确、安全的动力氢气,且具有多种类的主动与被动安全防御机制,提升了整个汽车的安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氢系统包括加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供氢模块;
所述加氢模块分别与所述供氢模块和所述储氢模块连接,所述加氢模块被设置为向所述储氢模块输送氢气;
当所述供氢模块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储氢模块被设置为向所述供氢模块输入氢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阀门组件、至少一个储氢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保护件;
所述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一保护件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储氢装置上,所述至少一个储氢装置通过对应的所述阀门组件分别与所述加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阀门组件位于所述储氢装置的靠近所述加氢模块和/或所述供氢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件位于所述储氢装置的远离所述阀门组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件、电磁阀件、第二保护件;
其中,所述第一阀件、所述电磁阀件、所述第二保护件集成于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磁阀件和所述第二保护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流阀件,所述过流阀件安装在所述阀门组件上;
其中,所述储氢装置通过所述过流阀件分别与所述供氢模块和所述加氢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阀门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放空件,所述放空件与所述第一保护件和/或所述第二保护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件包括放空主管路、第一放空支路以及第二放空支路;
所述第一放空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空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放空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保护件连接,所述第二放空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空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放空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保护件连接;
其中,所述放空主管路设置有放空口,所述放空口用于排空所述储氢装置中的氢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氢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浓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储氢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管路以及减压阀件,所述第一输送管路通过所述减压阀门与所述加氢模块和/或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模块还包括安全阀件、第二阀件以及放空连接管路;其中,所述放空连接管路包括放空连接主管路、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以及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
所述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安全阀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连接;
所述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阀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与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模块包括加氢口以及进氢管路,所述加氢口设置于所述进氢管路;
所述进氢管路分别与所述储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模块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器件以及第三阀件,所述过滤器件和所述第三阀件分别与所述进氢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过滤器件靠近所述加氢口一侧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加氢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储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多通连接件、第一输送支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输送支路;
所述加氢模块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1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动力源、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
其中,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安装于所述本体,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支架,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通过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本体。
CN202310945862.0A 2023-07-31 2023-07-31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Pending CN116666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5862.0A CN116666691A (zh) 2023-07-31 2023-07-31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5862.0A CN116666691A (zh) 2023-07-31 2023-07-31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6691A true CN116666691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5862.0A Pending CN116666691A (zh) 2023-07-31 2023-07-31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6691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17372A1 (en) * 2011-05-27 2014-04-0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 Han ) Hydrogen storage liquid organic material-based direct fuel cell and system for energy storage and energy supply
CN107839522A (zh) * 2017-10-24 2018-03-2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动力系统
CN108321413A (zh) * 2018-04-08 2018-07-24 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燃料电池氢气控制装置
CN109167086A (zh) * 2018-08-17 2019-01-08 西安瀚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液态有机储氢供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50678A (zh) * 2019-08-21 2019-11-15 浙江比洛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
CN111942137A (zh) * 2020-08-11 2020-11-17 广东能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用混合动力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和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CN111982556A (zh) * 2020-08-21 2020-11-24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一种氢能源汽车火灾模拟与防控实验方法及装置
CN112078717A (zh) * 2020-09-02 2020-12-15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自补偿型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
CN212198498U (zh) * 2020-04-09 2020-12-22 河南中氢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便携式制氢装置及便携式供电系统
CN112186221A (zh) * 2020-10-26 2021-01-05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车载供氢装置
CN112895900A (zh) * 2021-01-08 2021-06-04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气冗余监测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3339691A (zh) * 2021-06-07 2021-09-03 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 氢气运输检测方法及应用其的氢气运输管理系统
CN113675435A (zh) * 2021-08-10 2021-11-19 江苏兴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361524A (zh) * 2022-01-04 2022-04-1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燃料电池与车载氢气集成系统及方法
CN216389454U (zh) * 2021-12-20 2022-04-26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
KR102511398B1 (ko) * 2022-09-20 2023-03-20 주식회사 호그린에어 수소 및 전기 충전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충전 시스템
CN116085669A (zh) * 2023-01-12 2023-05-09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氢制充注一体站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17372A1 (en) * 2011-05-27 2014-04-0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 Han ) Hydrogen storage liquid organic material-based direct fuel cell and system for energy storage and energy supply
CN107839522A (zh) * 2017-10-24 2018-03-2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动力系统
CN108321413A (zh) * 2018-04-08 2018-07-24 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燃料电池氢气控制装置
CN109167086A (zh) * 2018-08-17 2019-01-08 西安瀚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液态有机储氢供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50678A (zh) * 2019-08-21 2019-11-15 浙江比洛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
CN212198498U (zh) * 2020-04-09 2020-12-22 河南中氢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便携式制氢装置及便携式供电系统
CN111942137A (zh) * 2020-08-11 2020-11-17 广东能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用混合动力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和使用该系统的汽车
CN111982556A (zh) * 2020-08-21 2020-11-24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一种氢能源汽车火灾模拟与防控实验方法及装置
CN112078717A (zh) * 2020-09-02 2020-12-15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自补偿型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
CN112186221A (zh) * 2020-10-26 2021-01-05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车载供氢装置
CN112895900A (zh) * 2021-01-08 2021-06-04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气冗余监测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3339691A (zh) * 2021-06-07 2021-09-03 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 氢气运输检测方法及应用其的氢气运输管理系统
CN113675435A (zh) * 2021-08-10 2021-11-19 江苏兴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6389454U (zh) * 2021-12-20 2022-04-26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
CN114361524A (zh) * 2022-01-04 2022-04-1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燃料电池与车载氢气集成系统及方法
KR102511398B1 (ko) * 2022-09-20 2023-03-20 주식회사 호그린에어 수소 및 전기 충전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충전 시스템
CN116085669A (zh) * 2023-01-12 2023-05-09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氢制充注一体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苑章义: "《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典型车型与结构》",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210 - 24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6935B2 (en) Method of discharging high pressure storage vessels
CN215807878U (zh) 阀装置的阀组件
US9279542B2 (en) Compressed hydrogen fueling control valve
CN211423455U (zh) 用于储气系统的阀组件、储气系统和车辆
CN114320686B (zh) 船用甲醇燃料供给方法
CN107645003B (zh) 燃料电池车用共轨喷氢系统
CN211203638U (zh) 一种加氢装置
CN111448096B (zh) 用于释放燃料电池系统的方法以及燃料电池系统
KR20140058364A (ko) 중단 밸브를 가지는 충전기 네크부 조립체
CN111129544A (zh) 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供氢系统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US20230235855A1 (en) Portable fueling system
CN107850267A (zh) 机动车的压力容器系统、机动车和用于中断流体连接的方法
KR101281048B1 (ko) 연료공급장치
CN109216732B (zh) 氢燃料电池船舶高压氢气供给系统
CN111022915A (zh) 燃料电池汽车高压快速加氢方法及系统
CN202867159U (zh) 一种用于输送柴油的智能加油泵系统
CN211530087U (zh) 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供氢系统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CN116666691A (zh)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CN113113638B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高压供氢系统
CN212657583U (zh) 一体式调压装置和燃料电池装置、模块及其移动载具
CN212062589U (zh) 一种集成式燃料电池供氢控制面板系统
CN113517456A (zh) 一种燃料电池乘用车供氢系统
CN114222885B (zh) 用于压力容器的压力卸载的系统
CN112186221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车载供氢装置
CN112652790A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车载氢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