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5613A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5613A
CN116665613A CN202310785740.XA CN202310785740A CN116665613A CN 116665613 A CN116665613 A CN 116665613A CN 202310785740 A CN202310785740 A CN 202310785740A CN 116665613 A CN116665613 A CN 116665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chromic layer
color
layer
electrochromic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57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瑶
谢俊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57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5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5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5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层和设置在有机发光层的出光面上的滤光片,对应每个像素区,滤光片包括色阻和设置在色阻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驱动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在电场作用下可变换成与色阻相同的颜色,或变成黑色或透明色。本申请色阻之间设置电致变色层,在显示面板进行拉伸后,可以使得电致变色层变成对应颜色的滤光层,从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提高分辨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显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LCD产品不能满足轻、薄、快速响应和低功耗等需求,OLED显示技术,凭借其响应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宽、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面板超薄且能实现柔性显示和透明显示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显示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是一种自发光结构,其原理是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Anode)和阴极(Cathode),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经移动到有机发光层复合后发出可见光以穿过滤光层进行显示,传统OLED在拉伸前后阳极开口一般保持不变,即滤光层内的色阻的宽度不变,由于一般阳极上方的有机发光层均远大于阳极定义的开口,故在拉伸后会降低屏幕分辨率和显示亮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改善显示面板拉伸后开口率小导致分辨率差的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层和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出光面上,对应每个像素区,所述滤光片包括色阻和设置在色阻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
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中的变色材料相同,在电场作用下可变换成与色阻相同的颜色,或变成黑色或透明色。
可选的,所述色阻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
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显示黑态,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第三电致变色层不透光;若显示亮态,则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为透明色:
其中,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可变换成黑色或者透明色。
可选的,所述色阻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所述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显示黑态,则无需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直接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第三电致变色层不透光;若显示亮态,则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若当前显示面板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若当前显示面板处于未拉伸状态,则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控制第三电致变色层为透明色。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一变色区和第一遮光区,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二变色区和第二遮光层,所述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变色区和第二变色区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控制第一遮光区和第二遮光层不透光;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变色区、第一遮光区、第二变色区和第二遮光层不透光。
可选的,所述滤光片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颜色色阻、第二颜色色阻和第三颜色色阻,相邻的两个颜色色阻中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
检测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的显示模式,若中间像素显示亮态,两侧的像素显示黑态,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同时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
可选的,所述色阻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所述检测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的显示模式,若中间像素显示亮态,两侧的像素显示黑态,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同时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若处于拉伸状态时,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为黑态显示,则控制所有的第一电致变色层、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第三电致变色层为不透明色,若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为亮态显示,则控制每个像素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为透明色。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使用如上任一所述的驱动方法进行驱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层和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出光面上,对应每个像素区,所述滤光片包括色阻和设置在色阻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
对应每个第一电致变色层设有第一电场驱动模块,对应每个第二电致变色层设有第二电场驱动模块,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和第二电场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一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实现颜色的变化;所述第二电场驱动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实现颜色的变化;
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中的变色材料相同,在电场作用下可变换成与色阻相同的颜色,或变成黑色或透明色。
可选的,所述色阻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对应所述第三电阻变色层设有第三电场驱动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第三电场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电场驱动模块接收检测模块的第三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实现颜色的变化;
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第二电场驱动模块和第三电场驱动模块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透明电极,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第二电场驱动模块和第三电场驱动模块对应的电致变色层夹设在对应的两个电极内,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对应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电场驱动模块对应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三电场驱动模块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与色阻的厚度之和;
其中,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可变换成黑色或者透明色,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内掺杂有延展性大于预设阈值的金属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一变色区和第一遮光区,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二变色区和第二遮光区,所述第一遮光区和所述第二遮光区内设有电致变色材料或黑色不透光材料。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
相对于现有的拉伸屏在拉伸后开口率不变而导致分辨率下降的方案来说,本申请在色阻的两侧设置了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在未拉伸前,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作为黑矩阵使用,拉伸后,有机发光层的宽度增加,而色阻此时宽度没有改变,通过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即将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作为色阻使用,增大了OLED的开口率,提高了拉伸后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拉伸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拉伸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黑态显示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亮态显示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单个像素黑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单个像素黑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第八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第九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面板;200、有机发光层;210、阴极;220、阳极;230、有机材料发光区;240、像素定义层;300、滤光片;310、第一电致变色层;311、第一变色区;312、第一遮光区;320、第二电致变色层;321、第二变色区;322、第二遮光区;330、第三电致变色层;340、色阻;400、检测模块;500、电场驱动模块;510、第一电场驱动模块;520、第二电场驱动模块;530、第三电场驱动模块;600、驱动电路;700、显示装置;R-红色色阻;G-绿色色阻;B-蓝色色阻;R_EML-红色有机发光材料;G_EML-绿色有机发光材料;B_EML-蓝色有机发光材料;PDL-像素定义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0为采用COE技术的OLED面板,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有机发光层200和滤光层,所述滤光片300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200的出光面上,所述滤光片300包括色阻340和设置在色阻340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S1: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
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320中的变色材料相同,均为电致变色材料B,在电场作用下可变换成与色阻340相同的颜色,或变成黑色或透明色;色阻340包括红色色阻340R、绿色色阻340G和蓝色色阻340B,根据需要进行排布,所述有机发光层200包括阴极210、阳极220以及设置在所述阴极210和阳极220之间有机材料发光区230,所述有机材料发光区230对应所述色阻340设置,具体的,有机材料发光区230包括对应红色色阻340R的红色有机发光材料R_EML区,对应绿色色阻340G的红色有机发光材料G_EML区,对应蓝色色阻340B的蓝色有机发光材料B_EML区,为了实现电致变色层的颜色改变,通常每个电致变色层的上下位置设置一对透明电极,以形成电场,通过改变上下两个电极的电压形成不同的电场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层实现不同颜色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拉伸屏幕在拉伸前后阳极220开口一般保持不变,会降低屏幕分辨率和显示亮度。本提案上述结构在屏幕拉伸状态时,将阳极220设置成弹性导体使其具有可拉伸特性,阳极220开口区域可以被相应拉大,由于一般阳极220上方的有机发光层200均远大于阳极220定义的开口,故只需要相应增大COE结构的滤光效果就可以在拉伸状态下增大像素开口,由于COE中原本的彩色滤光层一般不具有拉伸特性,故可利用电致变色材料B进行补偿,即通过掺杂一些延展性好的金属材料可使电致变色材料B同时具有可拉伸性,具体来说,在屏幕拉伸状态时原本COE中的RGB滤光层以及其上方的电致变色材料A不做拉伸,而电致变色材料B进行拉伸,B的拉伸程度可与阳极220拉伸情况匹配,故可适应不同拉伸程度的屏幕。
具体的,在对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进行颜色改变前,会对显示面板100的状态进行检测,在显示面板100进行拉伸前,设置在色阻340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作为黑矩阵使用,在显示面板100拉伸后,考虑到有机发光材料区的宽度增加,则对应的发光区域也增加,如果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仍然作为黑矩阵使用,则有机发光材料区发射的光线只能从色阻340穿过显示,此时拉伸后的显示画面相对于未拉伸的显示画面的对比度明显下降,给用户带来不好的观看体验,故此时将设置在色阻340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变成与色阻340相同颜色的滤光,即作为色阻340使用,从而使得开口率增大,提高拉伸后的显示面板100的对比度,本提案由于具有COE本身的滤光作用,故除可适用于本提案真R/G/B OLED产品以外,也可适用于量子点OLED和蓝光OLED产品。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色阻340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200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即在色阻340上继续增加了一层电致变色层,本实施例主要针对显示面板100在黑态模式下或者亮态模式下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和第三电致变色层330的具体变化,参考图3所示,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
S2: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显示黑态,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第三电致变色层不透光;若显示亮态,则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为透明色:
其中,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可变换成黑色或者透明色,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330使用电致变色材料A形成。
参考图4至图6所示,考虑到显示面板100在拉伸前或者拉伸后,在显示黑态时,有机发光层200不发光,则此时环境光会穿过色阻340到达有机发光层200内,从而出现色分离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的产生,故在色阻340上设置了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在黑态的时候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和第三电致变色层330不透光,若需要显示亮态,则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不透光,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330为透明色。
具体的,如图5所示,未拉伸状态下,在屏幕关闭而呈现黑态时,整个屏幕显示区所有子像素色阻340上方和周边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和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均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此时自然光照射到屏幕后,经过黑色不透光的电致变色薄膜层后绝大部分自然光会被全部吸收,此时没有自然光会进入OLED内部,也不会存在反向射出屏幕的情况,故在黑态下不会再看到明显的光晕现象,从而有效改善OLED COE结构黑态反光的缺点。
如图6所示,在未拉伸状态下,屏幕需要显示亮态时,整个屏幕显示区所有子像素色阻340上方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均处于透明的透光状态,色阻340周边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处于黑态不透光。此时自然光经透明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后来到下方色阻340,自然光经过色阻340滤光后变成的单色光和有机发光层200发出的光会经过阳极220进行全反射,此时光线会全部穿过有机发光层200、色阻340以及电致变色层全部射出去,达到正常的显示效果。阳极220显色开口之间的光致变色材料均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相当于原来黑矩阵吸收边缘光的作用。
实施例3:
作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若单纯考虑显示模式,而不考虑显示面板100的状态,则在拉伸状态下,将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继续作为黑矩阵使用,会影响拉伸后的显示面板100的对比度,为了解决拉伸后对比度的问题,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步骤S1进行了了进一步的细化,所述步骤S1包括:
S11: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显示黑态,则无需检测当前显示面板100的状态,直接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310、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和第三电致变色层330不透光;若显示亮态,则检测当前显示面板100的状态,若当前显示面板100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变成与对应的色阻340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若当前显示面板100处于未拉伸状态,则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不透光,控制第三电致变色层330为透明色。
参考图5所示,拉伸状态下,在屏幕关闭而呈现黑态时,整个屏幕显示区所有子像素色阻340上方和周边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和B均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此时自然光照射到屏幕后,经过黑色不透光的电致变色薄膜层后绝大部分自然光会被全部吸收,此时没有自然光会进入OLED内部,也不会存在反向射出屏幕的情况,故在黑态下不会再看到明显的光晕现象,从而有效改善OLED COE结构黑态反光的缺点。
参考图7所示,在拉伸状态下,屏幕需要显示亮态时,整个屏幕显示区所有子像素色阻340上方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均处于透明的透光状态,色阻340周边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在伴随阳极220拉伸后处于彩色滤光状态。此时自然光经透明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及下方色阻340会变成单色光,自然光经过滤光作用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后也会变成单色光,这些单色光和有机发光层200发出的光会经过阳极220进行全反射,此时光线会全部穿过有机层、色阻340、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和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全部射出去,达到正常的显示效果。
实施例4:
参考图8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包括第一变色区311和第一遮光区312,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包括第二变色区321和第二遮光层,所述检测当前显示面板100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变成与对应的色阻340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不透光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显示面板100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变色区311和第二变色区321变成与对应的色阻340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控制第一遮光区312和第二遮光层不透光;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变色区311、第一遮光区312、第二变色区321和第二遮光层不透光。
一部分对应于阳极220以上具有拉伸弹性,在拉伸状态下其形变可适配于阳极220的拉伸大小,另一部分不具有拉伸弹性且一直处于黑态不透光,该部分材料不需要设置电极,相当于作为像素开口间的黑矩阵吸光防混色作用。在阳极220处于拉伸状态时,靠近色阻340的那部分具有拉伸特性的第一发光区或第二发光区会跟随阳极220的拉伸程度进行拉伸,其对应位置上方的电极也会伴随拉伸。当屏幕不显示时,R/G/B色阻340上方和周边的第一变色区311、第二变色区321和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均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当R/G/B全显示时,R/G/B色阻340上方的电致变色材料A处于透明状态,周边处于拉伸状态下的B均处于一个彩色滤光的状态,未拉伸的B均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特别在混色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本方案。
实施例5:
作为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可以针对一些特殊情况的调整,比如在RGB三个像素中,只有中间像素亮度,而两侧像素不亮的情况下对第一电致变色层310、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和第三电致变色层330进行颜色的改变,所述滤光片300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颜色色阻340、第二颜色色阻340和第三颜色色阻340,相邻的两个颜色色阻340中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对应的,参考图9所示,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
S3:检测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的显示模式,若中间像素显示亮态,两侧的像素显示黑态,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同时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
参考图10至图11所示,在未拉伸状态下,屏幕进行正常显示时,以单个包含R/G/B子像素的完整像素而言,会出现某个子像素发光,而其他不发光的现象,本提案以G显示,而R/B不亮来进行说明;由于背景技术中介绍的由于共通层造成的串扰,此时R/B像素可能会存在有机发光层200偷亮的情况;故当G需要显示时,而R/B不需要显示时,分别控制R/G/B上电致变色层对应的电极,使G上方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处于透明的透光态,周边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或变成与G颜色相同的滤光层,R/B上方电致变色材料A均处于黑色不透光态,R/B靠近G一侧的电致变色材料B可以处于黑色不透光态也可以处于与G颜色相同的滤光层状态,如图10所示,此时G正常显示,由于R/B上方及周围的电致变色薄膜均处于黑色不透光态,故可同时吸收上方屏幕外的环境光和下方有机发光层200发出的偷亮光,故可呈现完全的黑态。而原COE结构产品在此时G/B像素也会有部分环境光和偷亮光出射,会造成B的显示开口边缘存在轻微混色,同时R/B也不够黑,所以综上描述,未拉伸时本提案新型COE复合结构的OLED产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的对比度。
在拉伸状态下,屏幕进行正常显示时,以单个包含R/G/B子像素的完整像素而言,会出现某个子像素发光,而其他不发光的现象,本提案以G显示,而R/B不亮来进行说明。由于背景技术中介绍的由于共通层造成的串扰,此时R/B像素可能会存在有机发光层200偷亮的情况。故当G需要显示时,而R/B不需要显示时,分别控制R/G/B上电致变色薄膜的电极,使G上方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处于透明的透光态,周边的电致变色材料B处于绿色滤光状态,R/B上方和周边的电致变色材料A和B均处于黑色不透光态,此时不管电致变色材料B的位置方案选择上述的任何一种,显示效果是一致,即此时G正常显示,由于R/B上方及周围的电致变色薄膜均处于黑色不透光态,故可同时吸收上方屏幕外的环境光和下方有机发光层200发出的偷亮光,故可呈现完全的黑态。而原COE结构产品在此时G/B像素也会有部分环境光和偷亮光出射,会造成B的显示开口边缘存在轻微混色,同时R/B也不够黑,所以综上描述,未拉伸时本提案新型COE复合结构的OLED产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的对比度。
上述三种状态可互相变化,三个子像素上电致变色薄膜上下方的电极需要背板电路提供信号控制,彼此之间单独连线,不能做电性连接和共用状态。由于电致变色材料会存在衰减老化及响应速度等问题,故该复合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均高于取消色阻340直接采用有色电致变色材料本身的单一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色阻340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200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330,所述检测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的显示模式,若中间像素显示亮态,两侧的像素显示黑态,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相邻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340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同时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和相邻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340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显示面板100的状态,若处于拉伸状态时,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为黑态显示,则控制所有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和第三电致变色层330为不透明色,若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为亮态显示,则控制每个像素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变成与对应的色阻340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330为透明色。
实施例6:
作为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00,使用如上任一所述的实施例的驱动方法进行驱动,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有机发光层200和滤光片300,所述滤光片300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200的出光面上,对应每个像素区,所述滤光片300包括色阻340和设置在色阻340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对应每个第一电致变色层310设有第一电场驱动模块510,对应每个第二电致变色层320设有第二电场驱动模块520,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检测模块400,所述检测模块400与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510和第二电场驱动模块52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510接收所述检测模块400的第一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实现颜色的变化;所述第二电场驱动模块520接收所述检测模块400的第二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实现颜色的变化;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320中的变色材料相同,在电场作用下可变换成与色阻340相同的颜色,或变成黑色或透明色。
本实施例主要提出显示面板100中的一种新的COE复合结构,通过在色阻340上方和周围增加电致变色层,可适应拉伸后开口率的增加,改善COE结构本身存在的黑态时屏幕彩色光晕现象,同时有效提高对比度。
实施例7:
作为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是对上述第六实施例的进一步的限定,如图13所示,所述色阻340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200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对应所述第三电阻变色层设有第三电场驱动模块530,所述检测模块400与第三电场驱动模块530连接;所述第三电场驱动模块530接收检测模块400的第三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实现颜色的变化,检测模块400通过对应的走线与透明电极连接,也可以是与其他驱动电路600连接,通过其他驱动电路600控制电致变色层上下的电极的电压不同,从而产生需要的电场;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510、第二电场驱动模块520和第三电场驱动模块530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透明电极,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510、第二电场驱动模块520和第三电场驱动模块530对应的电致变色层夹设在对应的两个电极内,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510对应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电场驱动模块520对应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三电场驱动模块530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与色阻340的厚度之和。
其中,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可变换成黑色或者透明色,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内掺杂有延展性大于预设阈值的金属材料;在屏幕关闭而呈现黑态时,整个屏幕显示区所有子像素色阻340层上方和周边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和B均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此时自然光照射到屏幕后,经过黑色不透光的电致变色薄膜层后绝大部分自然光会被全部吸收,此时没有自然光会进入OLED内部,也不会存在反向射出屏幕的情况,故在黑态下不会再看到明显的光晕现象,从而有效改善OLED COE结构黑态反光的缺点。
屏幕需要显示亮态时,整个屏幕显示区所有子像素色阻340层上方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均处于透明的透光状态,色阻340周边电致变色材料B处于黑态不透光,此时自然光经透明的光致变色薄膜A后来到下方色阻340层,自然光经过色阻340层滤光后变成的单色光和有机发光层200发出的光会经过阳极220进行全反射,此时光线会全部穿过有机层、色阻340层、光致变色薄膜以及上面的透明电极全部射出去,达到正常的显示效果。阳极220显色开口之间的光致变色材料均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相当于原来黑矩阵吸收边缘光的作用。
屏幕进行正常显示时,以单个包含R/G/B子像素的完整像素而言,会出现某个子像素发光,而其他不发光的现象,本提案以G显示,而R/B不亮来进行说明。由于背景技术中介绍的由于共通层造成的串扰,此时R/B像素可能会存在有机发光层200偷亮的情况。故当G需要显示时,而R/B不需要显示时,分别控制R/G/B上电致变色薄膜的电极,使G上方的第三电致变色层330处于透明的透光态,周边的电致变色材料B处于黑色不透光状态,R/B上方和周边的电致变色材料A和B均处于黑色不透光态,此时G正常显示,由于R/B上方及周围的电致变色薄膜均处于黑色不透光态,故可同时吸收上方屏幕外的环境光和下方有机发光层200发出的偷亮光,故可呈现完全的黑态。而原COE结构产品在此时G/B像素也会有部分环境光和偷亮光出射,会造成B的显示开口边缘存在轻微混色,同时R/B也不够黑,所以综上描述,未拉伸时本提案新型COE复合结构的OLED产品可以有效提高显示的对比度。
实施例8:
如图14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八实施例,是对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的改进,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310包括第一变色区311和第一遮光区312,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320包括第二变色区321和第二遮光区322,所述第一遮光区312和所述第二遮光区322内设有电致变色材料或黑色不透光材料;本实施例中,第一变色区311和第二变色区321的上下均设有透明电极,第一遮光区312和第二遮光区322可以直接使用黑色电致变色层形成,上下不设置透明电极,一直保持黑色状态,当然也可以在第一遮光区312和第二遮光区322上下设置透明电极,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两个遮光区变成透明区或者其他颜色的滤光层。
第一电致变色层310或第二电致变色层320的一部分对应于阳极220以上具有拉伸弹性,在拉伸状态下其形变可适配于阳极220的拉伸大小,另一部分不具有拉伸弹性且一直处于黑态不透光,该部分材料不需要设置电极,相当于作为像素开口间的黑矩阵吸光防混色作用。
实施例9:
如图15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九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700,所述显示装置700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方法进行驱动,所述显示装置700还包括驱动电路600,所述驱动电路6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内的有机发光层20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600用于控制所述有机发光层200发光;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当前显示面板100是否处于拉伸状态,也可以检测当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模式包括整个画面的黑态显示或者亮态显示,以及每个像素的黑态下式或者亮态显示,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给不同的电致变色层对应的电场驱动模块的电极,从而控制不同电致变色层上下的电极产生不同的电场,最后使得电致变色层形成所需要的颜色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比如检测显示面板的状态和检测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两者可以是同时检测的,也可以是先检测显示面板的状态然后检测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或者先检测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然后检测显示面板的状态,即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层和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出光面上,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像素区,所述滤光片包括色阻和设置在色阻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
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中的变色材料相同,在电场作用下可变换成与色阻相同的颜色,或变成黑色或透明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
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显示黑态,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第三电致变色层不透光;若显示亮态,则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为透明色:
其中,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可变换成黑色或者透明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所述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显示黑态,则无需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直接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第三电致变色层不透光;若显示亮态,则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若当前显示面板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若当前显示面板处于未拉伸状态,则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控制第三电致变色层为透明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一变色区和第一遮光区,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二变色区和第二遮光层,所述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不透光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当处于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变色区和第二变色区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控制第一遮光区和第二遮光层不透光;当处于未拉伸状态时,控制第一变色区、第一遮光区、第二变色区和第二遮光层不透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颜色色阻、第二颜色色阻和第三颜色色阻,相邻的两个颜色色阻中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
检测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的显示模式,若中间像素显示亮态,两侧的像素显示黑态,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同时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所述检测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的显示模式,若中间像素显示亮态,两侧的像素显示黑态,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同时控制中间像素对应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相邻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变成与中间像素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显示面板的状态,若处于拉伸状态时,检测当前显示模式,若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为黑态显示,则控制所有的第一电致变色层、第二电致变色层和第三电致变色层为不透明色,若任意三个相邻的像素为亮态显示,则控制每个像素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变成与对应的色阻的颜色相同的滤光层,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为透明色。
7.一种显示面板,使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方法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层和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出光面上,对应每个像素区,所述滤光片包括色阻和设置在色阻两侧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
对应每个第一电致变色层设有第一电场驱动模块,对应每个第二电致变色层设有第二电场驱动模块,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和第二电场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一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实现颜色的变化;所述第二电场驱动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实现颜色的变化;
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中的变色材料相同,在电场作用下可变换成与色阻相同的颜色,或变成黑色或透明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层的一面上设有第三电致变色层,对应所述第三电阻变色层设有第三电场驱动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第三电场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电场驱动模块接收检测模块的第三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实现颜色的变化;
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第二电场驱动模块和第三电场驱动模块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透明电极,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第二电场驱动模块和第三电场驱动模块对应的电致变色层夹设在对应的两个电极内,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模块对应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电场驱动模块对应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三电场驱动模块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与色阻的厚度之和;
其中,所述第三电致变色层可变换成黑色或者透明色,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内掺杂有延展性大于预设阈值的金属材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一变色区和第一遮光区,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二变色区和第二遮光区,所述第一遮光区和所述第二遮光区内设有电致变色材料或黑色不透光材料。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
CN202310785740.XA 2023-06-29 2023-06-29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665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5740.XA CN116665613A (zh) 2023-06-29 2023-06-29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5740.XA CN116665613A (zh) 2023-06-29 2023-06-29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5613A true CN116665613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1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5740.XA Pending CN116665613A (zh) 2023-06-29 2023-06-29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5613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21561A1 (en) * 2011-07-19 2013-01-24 Seon-Hong Ah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576006A (zh) * 2016-03-18 2016-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807484A (zh) * 2017-10-09 2018-03-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电致变色显示面板
KR101861309B1 (ko) * 2017-04-26 2018-07-05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하이브리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8189154U (zh) * 2018-06-13 2018-12-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伸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8987451A (zh) * 2018-08-01 2018-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863920A (zh) * 2020-07-29 2020-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86671A (zh) * 2021-01-12 2021-05-1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Woled显示面板
CN114114753A (zh) * 2021-12-01 2022-03-01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609822A (zh) * 2022-03-15 2022-06-1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67020A (zh) * 2022-07-27 2022-10-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21561A1 (en) * 2011-07-19 2013-01-24 Seon-Hong Ah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576006A (zh) * 2016-03-18 2016-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1861309B1 (ko) * 2017-04-26 2018-07-05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하이브리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807484A (zh) * 2017-10-09 2018-03-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电致变色显示面板
CN208189154U (zh) * 2018-06-13 2018-12-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伸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8987451A (zh) * 2018-08-01 2018-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863920A (zh) * 2020-07-29 2020-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86671A (zh) * 2021-01-12 2021-05-1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Woled显示面板
CN114114753A (zh) * 2021-12-01 2022-03-01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609822A (zh) * 2022-03-15 2022-06-1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67020A (zh) * 2022-07-27 2022-10-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4928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8154568B2 (en) Color filter
CN108227284B (zh) 液晶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0432771C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US7742125B2 (en) Light switch having plural shutters
JP2008083510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US2023021379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7589610B (zh) 液晶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GB2348039A (en) Display with aligned optical shutter and backlight cells
CN11026547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9795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584319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65717B (zh)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100134909A1 (en) Color filter
WO202003407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ata generating method
KR20090122023A (ko) 투명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풀컬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CN11433360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307473C (zh) 液晶显示器
CN11029736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3109966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16665613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562401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673659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80170016A1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7751116B2 (en) Flexible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