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9040A - 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59040A CN116659040A CN202310573946.6A CN202310573946A CN116659040A CN 116659040 A CN116659040 A CN 116659040A CN 202310573946 A CN202310573946 A CN 202310573946A CN 116659040 A CN116659040 A CN 1166590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waterway
- heat exchange
- water temperature
- exchange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528 anti-freez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108010053481 Antifreeze Protein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5—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riable-flow pump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调整水力模块中连接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的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便于分批次对水路模块中各水路进行解冻,降低解冻所需的热量,同时根据水力模块中换热装置的水温极值,以便于判断使用何种方式对第一水路或者第二水路进行解冻,提高解冻的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器水力模块解冻时,影响空调内机的制热运行的技术问题,减少解冻时冷媒流入水力模块,提高空调内机在制热时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联热水机一般搭配若干台空调室内机和一台或多台水力模块,空调内机用于房间温度调节,水力模块用于制热水,若是多联机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运行,且水力模块没有开启时,水路不流动的同时,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冻结的情况,影响多联机的正常运行,一般通过开启外机制热实现水路解冻,但是,由于冷媒的大量流经水力模块,严重影响了空调内机的制热,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器水力模块解冻时,影响空调内机的制热运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应用于多联机空调器,所述多联机空调器包括:外机、空调内机以及水力模块,所述外机分别与各空调内机以及所述水力模块连接,所述水力模块包括换热模块、换向装置、第一水路以及第二水路,所述换向装置的常通端与所述换热模块连接,所述换向装置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第一水路连接,所述换向装置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第二水路连接,所述换热模块设有第一电辅热装置;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空调器满足预设冻结条件时,调整所述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使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
在所述换向装置调整完成后,获取所述换热模块的当前水温极值;
根据所述当前水温极值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以提高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的水温。
可选地,所述换热模块设有用于控制水路流量的水泵;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水温极值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包括:
调节所述水泵的转速至额定转速,以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至额定值;
间隔第一时长后,获取第一当前水温极值;
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开启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
获取第二当前水温极值;
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水路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处设有第二电辅热装置;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时,则开启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电辅热装置;
获取第二当前水温极值;
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一时长后,获取第三当前水温极值,或间隔第二时长后,获取第四当前水温极值,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
在所述第三当前水温极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或所述第四当前水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换热模块热泵运行,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换热模块热泵运行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五当前水温极值;
若所述第五当前水温极值大于或等于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
在所述第一水路退出防冻控制后,控制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水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装置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满足冻结条件时,调整所述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使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换向装置调整完成后,获取所述换热模块的当前水温极值;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水温极值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以提高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的水温。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调整水力模块中连接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的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便于分批次对水路模块中各水路进行解冻,降低解冻所需的热量,同时根据水力模块中换热装置的水温极值,以便于判断使用何种方式对第一水路或者第二水路进行解冻,提高解冻的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器水力模块解冻时,影响空调内机的制热运行的技术问题,减少解冻时冷媒流入水力模块,提高空调内机在制热时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防冻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外机 | 16 | 压力阀 |
2 | 空调内机 | 31 | 水侧换热器 |
3 | 水力模块 | 32 | 水泵 |
11 | 压缩机 | 33 | 手动阀 |
12 | 汽液分离器 | 34 | 电辅热装置 |
13 | 四通阀 | 35 | 换向装置 |
14 | 室外换热器 | 36 | 水箱 |
15 | 节流元件 | 37 | 采暖盘管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中,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所述空调器满足预设冻结条件时,调整所述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使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所述空调器设备,该空调器设备具有数据处理、数据通信及程序运行等功能,所述空调器设备可以为多联机空调器的控制器。当然,还可为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条件对此不加以限制。为便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以多联机空调器的控制器为例进行说明。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是指多联机空调器,多联机空调器是一个外机连接多台内机,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个房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功能的空调器,包括但不限于制冷、制热以及新风循环等模式。
应当说明的是,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的多联机空调器包括外机、空调内机以及水力模块,所述外机分别与各空调内机以及所述水力模块连接,所述外机1包括:压缩机11、汽液分离器12、四通阀13、室外换热器14、节流元件15以及所述压力阀16,其中,节流元件15包括主路毛细管与多个电子膨胀阀,节流元件15的数量对应于外机连接的空调内机2数量与水力模块3的数量之和加一,即主路毛细管的数量与各支路数量之和,且在每一空调内机2对应的支路以及水力模块3对应的支路上都设有一个电子膨胀阀,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的节流元件开度是指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在本申请中还可以使用膨胀管或者节流阀等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功能的节流元件代替电子膨胀阀,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多联机空调器中,所述压缩机11的输出端与所述四通阀13的第一连通口连接,并通过所述四通阀13的第二连通口连接至压力阀16(低压阀),以便于输送至空调内机2或者水力模块3,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通过压力阀16(高压阀)回流至电子膨胀阀,再通过主路毛细管输送至室外换热器14进行蒸发吸热,此时室外换热器14作为蒸发器使用,最后通过四通阀13的第三连通口以及第四连通口流经汽液分离器12,回到压缩机11,便于下次制热,其中高压阀的数量是电子膨胀阀的数量的两倍。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水力模块包括:换热模块、换向装置、第一水路以及第二水路,其中,换向装置可以是三通阀,换热模块包括:水侧换热器31、水泵32、手动阀33以及电辅热装置34,其中手动阀33可以是手动球阀,或者其他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开关阀功能的设备,所述水侧换热器31的水侧输入端与水泵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侧换热器31的水侧输出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34连接,所述水侧换热器31的冷媒侧输入端与所述外机1中的压力阀16连接,所述水侧换热器31的冷媒侧输出端与所述外机1的电子膨胀阀连接,所述水泵32的输入端与第一手动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手动阀的第二端根据不同水路可以是与水箱36连接,还可以是与采暖盘管37连接,所述电辅热装置34的输出端与第二手动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手动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换向装置3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换向装置35根据不同水路与第一水路的水箱36或者采暖盘管37连接。
本实施例根据不同需求将水力模块中的水路分为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其中,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通过换向装置与换热模块连接,当需要进行制热水时,三通阀的常通端与第一选通端连接,以使水侧换热器、水泵、电辅热装置、手动阀、三通阀以及水箱构成第一水路,实现制热水需求;当需要制热供暖时,三通阀的常通端与第二选通端连接,以使水侧换热器、水泵、电辅热装置、手动阀、三通阀以及采暖盘管构成第二水路,实现地暖供暖需求。
在具体实现中,多联机空调器的空调内机制热运行时,冷媒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得到高温高压的冷媒,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四通阀输送至室内换热器进行冷凝散热,经过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的热量交换后,得到中温高压的冷媒,再通过上文中的电子膨胀阀与主路毛细管等节流元件,得到低压中温的冷媒,输送至至室外换热器进行蒸发,获得低温低压的冷媒,最后通过四通阀回流至压缩机,完成单次制热过程。
同时,多联机空调器的地暖制热运行时,冷媒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得到高温高压的冷媒,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四通阀输送至换热模块中的水侧换热器进行冷凝散热,水侧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在与水侧换热器中的水路进行热量交换后使得出水温度大于进水温度,实现加热流经水侧换热器的水路,得到中温高压的冷媒,再通过上文中的电子膨胀阀与主路毛细管等节流元件,得到低压中温的冷媒,输送至至室外换热器进行蒸发,获得低温低压的冷媒,最后通过四通阀回流至压缩机,完成单次制热过程,同时,经过加热后的水路热水通过电辅热装置、三通阀回流至采暖盘管,以便于实现地暖供暖。
同时,多联机空调器的制热水运行时,冷媒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得到高温高压的冷媒,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四通阀输送至换热模块中的水侧换热器进行冷凝散热,水侧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在与水侧换热器中的水路进行热量交换后使得出水温度大于进水温度,实现加热流经水侧换热器的水路,得到中温高压的冷媒,再通过上文中的电子膨胀阀与主路毛细管等节流元件,得到低压中温的冷媒,输送至至室外换热器进行蒸发,获得低温低压的冷媒,最后通过四通阀回流至压缩机,完成单次制热过程,同时,经过加热后的水路热水通过电辅热装置、三通阀回流至水箱流出,实现制热水,此时,若是存在多余的热水可以通过水箱存储,以便于下次使用。
应当说明的是,预设冻结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水力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或者关机状态、空调器的外机所处区域的室外环境温度第二温度或者空调器的水力模块最低水温在持续时间内小于第一温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低于第二温度,例如第一温度设置为2℃,第二温度可以设置为3℃,上述持续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30min),空调器满足预设冻结条件具体表现为空调器同时满足水力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或者关机状态、室外环境温度小于3℃以及水力模块的最低水温在1min内低于2℃,则表示存在水路冻结可能,需要进行防冻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换向装置存在两种接通状态,其一是常通端与第一选通端连通,以实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第一水路实现制热水,其二是常通端与第二选通端连通,以实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第二水路实现地暖制热,在水力模块的防冻结过程中,需要控制两条水路都进行防冻控制。
步骤S20:在所述换向装置调整完成后,获取所述换热模块的当前水温极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水温极值是指换热模块中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力模块的总出水温度三者之间的最小值,其中,水力模块的总出水温度与水侧换热器的出水温度不同,因为若是启动了水力模块中的电辅热装置时会对水侧换热器的出水再次进行加热,或者水路中的热量流失都会影响两者之间的温差,因此,本实施例考虑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力模块的总出水温度三者之间的最小值,以更精准实现制热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冷媒分配,提高热量分配效率。
步骤S30:根据所述当前水温极值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以提高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的水温。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水力模块中的水路冻结,本实施例通过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式,以提高水路的水温,以实现防冻控制。
在具体实现中,虽然水力模块处于待机或者关机状态,但是可能水箱存储有一定温度的热水或者局部水路中水温较高,不足以冻结,通过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整体水路的温度,避免水路存在冻结的现象。
此外,由于水力模块中设有电辅热装置,通过电辅热装置加热水路,同样可以提高水路水温,此时配合水泵工作,不需要启动水力模块的热泵运行功能,进而不需要将冷媒分配至水力模块,不会对正常的空调内机制热产生影响。
最后若是上述两种都无法使得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可以考虑开启水力模块的热泵模式,即通过压缩机冷媒分配至水力模块,实现水路加热,只要空调器退防冻控制就可以关闭热泵模型,直至下一次检测到空调器满足预设冻结条件,重新执行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或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调整水力模块中连接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的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便于分批次对水路模块中各水路进行解冻,降低解冻所需的热量,同时根据水力模块中换热装置的水温极值,以便于判断使用何种方式对第一水路或者第二水路进行解冻,提高解冻的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器水力模块解冻时,影响空调内机的制热运行的技术问题,减少解冻时冷媒流入水力模块,提高空调内机在制热时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调节所述水泵的转速至额定转速,以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至额定值。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水泵转速至额定转速,可以在换热装置与第一水路连通时,将水箱中存储的热水或者其余水路中的不足以冻结的温水或者热水快速进行水体热量交换,提高整体水路的水温,实现防冻控制。
在具体实现中,换热模块的进水量与水泵的额定转速呈正相关。
步骤S302:间隔第一时长后,获取第一当前水温极值。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水路中的水体热量交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得水路水温趋于一致,避免冻结的风险,否则水路局部冻结,依然会导致水路堵塞,难以解冻,影响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长的范围为(0,30min)可以设置为10min,比预设冻结条件中的持续时长要大。
步骤S303: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空调器外机所处的区域的室外环境温度不受控制,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水力模块的实时最低水温,以判断是否存在水路冻结风险以及是否需要退出防冻控制,其中第一温度阈值的范围为(0,30℃),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10℃,此处第一温度阈值大于上文中预设冻结条件的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
步骤S304: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若是水力模块的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表示在短时间内水力模块的水路不存在冻结的风险,可以退出防冻模式,同时,若是水力模块的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表示短时间内依然存在冻结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3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开启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
获取第二当前水温极值;
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辅热装置设于换热模块中水侧换热器与手动阀之间,用于对流经水侧换热器的水路进行加热。
易于理解的是,第二温度阈值的范围是(0,30℃),可以设置为20℃,保证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即可,因为,经过电辅热加热后的水温必然比没有电辅热加热的水温要高,相对的判断阈值提高,可以减少水路冻结的风险。
在具体实现中,若是调整水力模块的进水量不足以退出防冻控制,且此时,水力模块依然处于待机或者关机状态,则可以通过启动水力模块中的电辅热装置,从而避免影响冷媒分配,降低空调内机的制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时,则开启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电辅热装置;
获取第二当前水温极值;
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换热模块中水侧换热器与手动阀之间设有电辅热装置之外,还在水箱处设有电辅热装置,用于保持水路温度,因此,调整水力模块的进水量不足以退出防冻控制,且此时,水力模块依然处于待机或者关机状态,则可以通过启动换热模块中的第一电辅热装置以及水箱处的第二电辅热装置,从而避免影响冷媒分配,降低空调内机的制热效果。
在具体实现,若是通过调整水力模块的进水量,且启动电辅热装置都不足以退出防冻控制,为了保护空调器,可以通过开启水力模块,以使多联机空调通过分配冷媒至水侧换热器进行水路制热。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一时长后,获取第三当前水温极值,或间隔第二时长后,获取第四当前水温极值,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
在所述第三当前水温极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或所述第四当前水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换热模块热泵运行,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时长的范围为(0,30min),可以设置为10min,第二时长的范围为(0,30min),可以设置为20min,第二时长要比第一时长要大,第三温度阈值的范围为(0,30℃),可以设置为2℃,第一温度阈值的范围为(0,30℃),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10℃,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此设置的原因是,本实施例上文中已经开启了电辅热,而在短时间内,水力模块的最低温度满足预设冻结条件,极有可能冻结,表示可能存在电辅热故障,需要开启热泵运行,以高温高压的冷媒对水路进行加热,或者在一段时间后,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导致电辅热加热后的水路降温,存在冻结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换热模块热泵运行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五当前水温极值;
若所述第五当前水温极值大于或等于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在具体实现中,在调整水力模块的进水量,且启动电辅热装置之后,在若是依然存在冻结风险,则可以通过开启热泵运行,分配冷媒至水侧换热器,提高水路温度,直至当前水温极值大于第四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第四温度阈值的范围为(0,30℃),可以设置为30℃。
本实施例通过依次调整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以及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在调整换热模块的进水量不能满足防冻控制的需求时,启动电辅热装置以实现水路加热,若是调整换热模块的进水量与启动电辅热装置之后,还是不能满足防冻需求,最后考虑启动换热模块以热泵模式运行,分配冷媒实现水路升温,减少多联机空调器中空调内机制热能力收到影响的可能性,提高空调内机的制热效果。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控制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调整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便于对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进行防冻控制时,可以优先对水箱所在的第一水路进行防冻控制,因为,水箱的保温效果要远比管路的保温效果要好,存储有热水的可能性也要更高,仅通过增加水力模块的进水量实现防冻功能的可能也更高,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先将换向装置的常通端与第一水路对应的第一选通端连通,先对水箱所在的第一水路进行防冻控制,以水箱的热水提高水路整体水温,若是此时依然存在冻结风险,再通过电辅热装置提高第一水路的水温,还存在冻结风险时,最后通过热泵提高第一水路的水温,直至第一水路连通时,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步骤S102:在所述第一水路退出防冻控制后,控制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水路。
值得说明的是,若是第一水路通过调整进水量就可以实现防冻控制,那么可以通过切换换向装置的常通端与第二水路对应的第二选通端连通,按照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的顺序,对第二水路进行防冻控制,由于第一水路防冻控制之后,水路中温度存在提升,且由于水箱热水的参与,可能会导致整体水路温度提升较高,此时可能存在通过增大进水量,加快第二水路的流量,实现防冻控制,同理,若是第二水路调整水力模块的进水量不足以退出防冻控制,且此时,水力模块依然处于待机或者关机状态,则可以通过启动水力模块中的第一电辅热装置,其中,由于第一水路被屏蔽,设于水箱处的第二电辅热装置关机,不必工作,提高第二水路的温度;若是在调整水力模块的进水量,且启动电辅热装置之后,在若是依然存在冻结风险,则可以通过开启热泵运行,分配冷媒至水侧换热器,提高水路温度,直至退出防冻控制。
此外,若是第一水路通过调整进水量之后,再通过启动第一电辅热装置与第二电辅热装置可以实现防冻控制,那么再通过切换换向装置的常通端与第二水路对应的第二选通端连通,按照上文的顺序,控制第二水路执行防冻控制,若是第一水路通过调整进水量之后,再通过启动第一电辅热装置与第二电辅热装置,再通过开启热泵模型可以实现防冻控制,那么再通过切换换向装置的常通端与第二水路对应的第二选通端连通,按照上文的顺序,控制第二水路执行防冻控制,也就是说,第一水路退出防冻控制之后,第二水路才开始防控控制。
本实施例通过限定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的防冻控制顺序,以最大程度的理由现有热量对水路进行升温,避免过早开启热泵,占用多联机空调器的冷媒分配,影响空调内机的制热。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防冻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防冻控制装置包括:
调整模块10,用于在所述空调器满足冻结条件时,调整所述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使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
获取模块20,用于在所述换向装置调整完成后,获取所述换热模块的当前水温极值。
控制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水温极值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以提高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的水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调节所述水泵的转速至额定转速,以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至额定值;间隔第一时长后,获取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若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开启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获取第二当前水温极值;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若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时,则开启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电辅热装置;获取第二当前水温极值;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间隔第一时长后,获取第三当前水温极值,或间隔第二时长后,获取第四当前水温极值,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在所述第三当前水温极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或所述第四当前水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换热模块热泵运行,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获取第五当前水温极值;若所述第五当前水温极值大于或等于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10,还用于控制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在所述第一水路退出防冻控制后,控制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水路。
本实施例通过调整水力模块中连接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的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便于分批次对水路模块中各水路进行解冻,降低解冻所需的热量,同时根据水力模块中换热装置的水温极值,以便于判断使用何种方式对第一水路或者第二水路进行解冻,提高解冻的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器水力模块解冻时,影响空调内机的制热运行的技术问题,减少解冻时冷媒流入水力模块,提高空调内机在制热时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应用于多联机空调器,所述多联机空调器包括:外机、空调内机以及水力模块,所述外机分别与各空调内机以及所述水力模块连接,所述水力模块包括换热模块、换向装置、第一水路以及第二水路,所述换向装置的常通端与所述换热模块连接,所述换向装置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第一水路连接,所述换向装置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第二水路连接,所述换热模块设有第一电辅热装置;
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满足预设冻结条件时,调整所述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使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
在所述换向装置调整完成后,获取所述换热模块的当前水温极值;以及
根据所述当前水温极值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以提高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的水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设有用于控制水路流量的水泵;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水温极值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包括:
调节所述水泵的转速至额定转速,以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至额定值;
间隔第一时长后,获取第一当前水温极值;
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以及
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开启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
获取第二当前水温极值;
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以及
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处设有第二电辅热装置;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当前水温极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时,则开启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电辅热装置;
获取第二当前水温极值;
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以及
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当前水温极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一时长后,获取第三当前水温极值,或间隔第二时长后,获取第四当前水温极值,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以及
在所述第三当前水温极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或所述第四当前水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换热模块热泵运行,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换热模块热泵运行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五当前水温极值;以及
若所述第五当前水温极值大于或等于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防冻控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以及
在所述第一水路退出防冻控制后,控制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水路。
8.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装置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满足冻结条件时,调整所述换向装置的连通状态,以使所述换热模块通过所述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换向装置调整完成后,获取所述换热模块的当前水温极值;以及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水温极值调整所述换热模块的进水量、所述第一电辅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以提高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的水温。
9.一种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防冻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73946.6A CN116659040A (zh) | 2023-05-19 | 2023-05-19 | 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73946.6A CN116659040A (zh) | 2023-05-19 | 2023-05-19 | 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59040A true CN116659040A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7708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73946.6A Pending CN116659040A (zh) | 2023-05-19 | 2023-05-19 | 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59040A (zh) |
-
2023
- 2023-05-19 CN CN202310573946.6A patent/CN11665904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71345B (zh) | 不停机化霜系统和空调器 | |
CN112594871B (zh) | 一种具有双四通阀多功能多联机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 | |
CN111207485B (zh) |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 |
CN112902473B (zh) | 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2902478B (zh) | 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0940056A (zh) | 不停机化霜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579036A (zh) |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902479B (zh) |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外机 | |
CN113432188A (zh) | 一种分区控制的多联机系统及其自识别控制方法 | |
CN115479371B (zh) | 空调停电补偿功能的分流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
CN111780325A (zh) |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使用其的空调 | |
CN116659040A (zh) | 空调器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856718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JP3439004B2 (ja) | 空調システム,空調機及び空調方法 | |
CN116592474A (zh) | 空调器化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578450A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 |
CN112303954A (zh)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
CN116659062A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659061A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109144A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4838458B (zh) | 防止空调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 |
CN117109145A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4838457B (zh) | 防止空调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 |
CN111998430B (zh) | 自除霜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 |
CN118129283A (zh) |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新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