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5112A - 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5112A
CN116655112A CN202310556706.5A CN202310556706A CN116655112A CN 116655112 A CN116655112 A CN 116655112A CN 202310556706 A CN202310556706 A CN 202310556706A CN 116655112 A CN116655112 A CN 116655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sequencing batch
anoxic
aerobic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67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dezhen Hey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dezhen Hey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dezhen Hey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dezhen Hey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67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5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5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5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污泥浓缩区和缺氧区;缺氧池配水管,在通过预缺氧区和污泥浓缩区后出水的一端伸入至缺氧区内,将水引流至缺氧区内;好氧区接收缺氧区的污水进行曝气好氧处理,并将曝气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第一序批区或第二序批区;第一序批区在第二序批区对从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对从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第二序批区在第一序批区对从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对从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第一序批区和第二序批区分别交替的进行静置缺氧和曝气好氧处理,对水的净化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发展对周围环境中的水造成很大的污染,严重的影响生产和生活。为此,需要对污染的水进行净化处理。现在的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大多通过过滤结构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当污水中混合有污泥等可以沉积形成为固体的污染物时,当污水携带着污泥等污染物经过过滤结构时,污泥等污染物会造成过滤结构的过滤口堵塞,过滤效果比较差,甚至导致过滤失败。特别是当污水中混合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时,过滤结构不能有效的净化处理污水中混合的有机污染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过程中交替处于厌氧、好氧状态,水质净化效果好。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污泥浓缩区和缺氧区;
缺氧池配水管,在通过预缺氧区和污泥浓缩区后出水的一端伸入至缺氧区内,将水引流至缺氧区内,进行搅拌缺氧处理;
好氧区,接收所述缺氧区的污水,进行曝气好氧处理,并将曝气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第一序批区或第二序批区;
第一序批区,在所述第二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以及
第二序批区,在所述第一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所述第一序批区和所述第二序批区分别交替的进行静置缺氧和曝气好氧处理。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序批区和第二序批区内都设置有剩余污泥泵、污泥回流泵、空气控制出水堰和潜水回流泵;
污泥回流泵,用于当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污泥处于缺氧状态时,将污泥和污水混合液输送至所述污泥浓缩区;
剩余污泥泵,用于将所述第一序批区或所述第二序批区内的污泥排放除去;
空气控制出水堰,用于当所述第一序批区处于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工序时,将所述第二序批区内的水排出;或,用于当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静置缺氧、曝气或预沉工序时,将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水排出;以及
潜水回流泵,两个所述潜水回流泵分别用于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序批区或所述第二序批区内的水输送至缺氧区。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好氧区内安装有两个好氧池潜水回流泵4,两个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将经过曝气处理的污水分别输送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序批区和所述第二序批区对应。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缺氧区内布置有出口相对的两个缺氧池推流器,用于推动所述缺氧区内的污水往复移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好氧池配水管和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内,出水口伸入至所述缺氧区内;所述好氧池配水管布置在所述好氧区的内部,其出口朝向所述硝化液回流管;
通过所述好氧池配水管将水添加至所述好氧区内,并通过所述硝化液回流管将水输送至所述缺氧区内。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预缺氧区内布置有污泥提升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缺氧工序,当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时,开启所述污泥回流泵将一定的体积的污泥和水的混合液输送至污泥浓缩区;同时一个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将所述好氧区内的相同体积的水输送至所述第一序批区内;同时,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开启将所述第二序批区内的水排出,所述第二序批区开始沉淀污泥;所述缺氧工序持续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沉淀工序;
曝气好氧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所述污泥回流泵保持开启,并开启设置在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电动调节阀,对污水进行曝气好氧;所述好氧工序持续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沉淀工序;
预沉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的污泥回流泵关闭进行预沉淀,所述预缺氧区内的用于将污泥泵送至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污泥提升泵关闭;所述预沉工序持续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沉淀工序;
沉淀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的污泥回流泵开启,曝气电动阀关闭,所述剩余污泥泵按照预设时间开启将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污泥排出,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开启将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水排出;所述沉淀工序持续第四时间段、第五时间段和第六时间段;在所述第四时间段、所述第五时间段和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第二序批区依次进行缺氧工序、曝气好氧工序和预沉工序。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预缺氧区一直处于预缺氧状态,所述预缺氧区内设置的潜水搅拌机处于常开状态。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污泥浓缩区一直处于混合液沉淀状态,且当所述第一序批区或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预沉淀状态时,无混合液进入所述污泥浓缩区。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缺氧区一直处于缺氧状态,内设的潜水搅拌机处于常开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污水首先是输送至预缺氧区,所述预缺氧区将污水输送至污泥浓缩区和缺氧区,之后输送至好氧区,再由好氧区输送至第一序批区和第二序批区。
当所述第二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第一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在所述第一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所述第二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
该过程中,所述第一序批区和所述第二序批区分别交替的进行静置缺氧和曝气好氧处理。
在曝气好氧处理的过程中,向污水中强制加入空气,使池内污水与空气接触充氧,并搅动液体,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以实现对污水曝气处理。
在曝气好氧处理的过程中混合液处在剧烈的混合状态,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氧气充分接触,将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絮体上,以供应微生物呼吸之需,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加速实现污泥内污染物的分解,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剩余污泥泵;2.潜水回流泵;3.缺氧池推流器;4.好氧池潜水回流泵;5.硝化液回流管;6.空气控制出水堰;7.好氧池配水管;8.缺氧池配水管;9.污泥回流泵;10.污泥提升泵。
A.第一序批区;B.预缺氧区;C.污泥浓缩区;D.缺氧区;E.好氧区;F.第二序批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在进行污水净化的过程中,当污水中混合有污泥等可以沉积形成为固体的污染物时,污水携带着污泥等污染物经过过滤结构时,污泥等污染物会造成过滤结构的过滤口堵塞,过滤效果比较差,甚至导致过滤失败。特别是当污水中混合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时,过滤结构不能有效的净化处理污水中混合的有机污染物。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参照图1,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B、污泥浓缩区C和缺氧区D。
所述缺氧池配水管8在通过预缺氧区B和污泥浓缩区C后出水的一端伸入至缺氧区内。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缺氧池配水管8包括第一输送管段和水输出管段。所述第一输送管段穿设在预缺氧区B和污泥浓缩区C内,水输出管段连接在第一输送管段的伸入至缺氧区D内的一端处,水沿着第一输送管段输送至水输出管段,水输出管段和所述第一输送管段垂直,在水输出管段上开设多个出水口,将水从多个出水口均匀的喷洒至缺氧区D内。在所述缺氧区D内设置有潜水搅拌机,潜水搅拌机处于常开状态,所述缺氧区D始终处于缺氧状态(DO<0.8mg/L)。
所述好氧区E接收从所述缺氧区D输送来的经过缺氧处理后的污水,并对接收的污水进行曝气好氧处理,并将曝气好氧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序批区A或第二序批区F。关于将所述好氧区E内的污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序批区A或第二序批区F的过程详见后文。
在所述第二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所述第一序批区A对从所述好氧区E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
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对从所述好氧区E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第二序批区F对从所述好氧区E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该过程中,所述第一序批区A分别进行静置缺氧和曝气好氧处理。所述第二序批区F分别进行静置缺氧和曝气好氧处理。所述第一序批区A和所述第二序批区F实现对其中的污水间隔的进行曝气好氧处理,使得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被彻底的分解,提高污水净化效果。
关于第一序批区A的组成,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和第二序批区F内都设置有剩余污泥泵1、污泥回流泵9、空气控制出水堰6和潜水回流泵2。
所述污泥回流泵9用于当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污泥处于缺氧状态时,将污泥和污水混合液输送至所述污泥浓缩区C。所述剩余污泥泵1用于将所述第一序批区A或所述第二序批区F内的污泥排放除去。
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组成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当污泥浓度值高于6g/L时,开启所述剩余污泥泵1,排泥一次,排泥时长10min。
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和所述第二序批区F内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6。当所述第一序批区A处于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工序时,安装在所述第二序批区F内的一个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6将所述第二序批区F内的水排出。当所述第二序批区F处于静置缺氧、曝气或预沉工序时,安装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一个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6将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水排出。
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或所述第二序批区F上分别设置一个潜水回流泵2。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上的潜水回流泵2用于将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水输送至缺氧区D。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序批区F上的潜水回流泵2用于将所述第二序批区F内的水输送至缺氧区D。
关于将所述好氧区E内的污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序批区A或第二序批区F。在所述好氧区E内安装有两个好氧池潜水回流泵4,两个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4分别和所述第一序批区A以及所述第二序批区F对应。其中一个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4用于将所述好氧区E内的经过曝气好氧处理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序批区A。另一个所述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4将所述好氧区E内的经过曝气好氧处理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二序批区F。
在所述缺氧区D内布置有出口相对的两个缺氧池推流器3。其中一个所述缺氧池推流器3布置在所述缺氧区D的靠近所述第一序批区A的一侧,用于推动所述缺氧区D内的污水从缺氧池配水管8出来之后向着好氧区E的方向移动。
另一个所述缺氧池推流器3布置在所述缺氧区D靠近所述第二序批区F的一侧,用于推送所述缺氧区D内的污水从靠近所述好氧区E的一侧向着背离所述好氧区E的一侧移动,以驱动污水在所述所述缺氧区D内的污水往复移动。
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好氧池配水管7和硝化液回流管5。所述硝化液回流管5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好氧区E内,出水口伸入至所述缺氧区D内。所述好氧池配水管7布置在所述好氧区E的内部,且通过管道连接至缺氧区D。所述缺氧区D内的水通过管道输送至所述好氧池配水管7,再经过所述好氧池配水管7上开设的出水口输送至所述好氧区E内。其中,所述好氧池配水管7上开设的出水口的出口出口朝向所述硝化液回流管5。所述硝化液回流管5可以实现将水从好氧区E回流至所述缺氧区D内。
在所述预缺氧区B内布置有污泥提升泵10。所述污泥提升泵10被开启之后将所述预缺氧区B内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区C、缺氧区D和好氧区E。
所述好氧区E一直处于曝气状态(DO≥2mg/L),根据所述好氧区E的DO浓度控制其空气管上电动调节阀开度。所述好氧区E的混合液回流至单元4,其混合液回流泵常开,通过阀门控制回流量。
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和所述第二序批区F内溶解氧仪,溶解氧仪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序批区A和所述第二序批区F的溶解氧,了解池中溶解氧仪浓度。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和所述第二序批区F安装混合液污泥浓度计(MLSS),用于检测池中混合液污泥浓度。
对应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缺氧工序,当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时,开启所述污泥回流泵9将一定的体积的污泥和水的混合液输送至污泥浓缩区C;同时一个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4将所述好氧区E内的相同体积的水输送至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同时,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6开启将所述第二序批区F内的水排出,所述第二序批区F开始沉淀污泥;所述缺氧工序持续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F处于沉淀工序。
所述污泥回流泵9将污泥从所述第一序批区A输送至污泥浓缩区C,同时所述预缺氧区B内的污泥提升泵10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区C、缺氧区D和好氧区E。
曝气好氧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所述污泥回流泵9保持开启,并开启设置在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电动调节阀,对污水进行曝气好氧;所述好氧工序持续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F处于沉淀工序。
在所述曝气好氧工序中,所述第一序批区A溶解氧DO浓度保持在一定的稳定数值,例如DO≥2mg/L。
与缺氧阶段相同,污泥回流泵从所述第一序批区A回流污泥至所述污泥浓缩区C的同时,所述预缺氧区B内的污泥提升泵处于开启状态,将污泥输送至所述缺氧区D和所述好氧区E的污泥提升泵打开。
预沉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A的污泥回流泵9关闭进行预沉淀,所述预缺氧区B内的用于将污泥泵送至缺氧区D和好氧区E的污泥提升泵10关闭;所述预沉工序持续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F处于沉淀工序。
沉淀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A的污泥回流泵9开启,曝气电动阀关闭,所述剩余污泥泵1按照预设时间开启将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污泥排出,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6开启将所述第一序批区A内的水排出;所述沉淀工序持续第四时间段、第五时间段和第六时间段;在所述第四时间段、所述第五时间段和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第二序批区F依次进行缺氧工序、曝气好氧工序和预沉工序。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预缺氧区B一直处于预缺氧状态,所述预缺氧区B内设置的潜水搅拌机处于常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污泥浓缩区C一直处于混合液沉淀状态,且当所述第一序批区A或所述第二序批区F处于预沉淀状态时,无混合液进入所述污泥浓缩区C。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缺氧区D一直处于缺氧状态,例如DO<0.8mg/L,内设的潜水搅拌机处于常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好氧区E一直处于缺氧状态(DO<0.8mg/L),所述好氧区E内设的潜水搅拌机处于常开状态。
本实施中,除去所述第一序批区A和所述第二序批区F之外,其他的区域内的潜水搅拌机连续运行。所有搅拌机均配备有就地控制按钮箱。就地控制按钮箱配有就地和远程控制选择开关,以实现“手动/自动”之间的切换。并有相应的指示灯。选在“自动”档位时,通过PLC控制器监视搅拌机的运行、停止和故障状态。
将所述第一序批区A设置为沉淀工序且持续三个时段,同时,所述第二序批区F被依次设置为缺氧工序、曝气好氧工序和预沉工序。当将所述第二序批区F设置为沉淀工序工序且持续三个时段,同时,所述第一序批区A被依次设置为缺氧工序、曝气好氧工序和预沉工序。即,当所述第一序批区A运行在从缺氧开始的工序时,则同时所述第二序批区F运行在沉淀开始的工序上。
关于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间长度分别是:所述第一时间段30分钟至50分钟,所述第二时间段40分钟至60分钟,所述第三时间段20分钟至40分钟,所述第四时间段30分钟至50分钟,所述第五时间段40分钟至60分钟,所述第六时间段20分钟至40分钟。
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水流向表:
时段 进水单元 流经单元 出水单元
第一时间段 缺氧区 好氧区 第二序批区
第二时间段 缺氧区 好氧区 第二序批区
第三时间段 缺氧区 好氧区 第二序批区
第四时间段 缺氧区 好氧区 第二序批区
第五时间段 缺氧区 好氧区 第二序批区
第六时间段 缺氧区 好氧区 第二序批区
沉淀工序(第四、五、六时间段)设备状态
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各区域的工作状态表:
缺氧工序设备状态
设备 单元1 单元6
污泥回流泵9
曝气电动阀 全闭 全闭
剩余污泥泵1
空气控制出水堰6 关闭 出水
好氧工序设备状态
设备 单元1 单元6
污泥回流泵9
曝气电动阀 全闭→开 全闭
剩余污泥泵1
空气控制出水堰 关闭 出水
预沉工序设备状态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污泥浓缩区和缺氧区;
缺氧池配水管,在通过预缺氧区和污泥浓缩区后出水的一端伸入至缺氧区内,将水引流至缺氧区内;
好氧区,接收所述缺氧区的污水,进行曝气好氧处理,并将曝气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第一序批区或第二序批区;
第一序批区,在所述第二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以及
第二序批区,在所述第一序批区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对从所述好氧区接收的污水进行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处理;所述第一序批区和所述第二序批区分别交替的进行静置缺氧和曝气好氧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序批区和第二序批区内都设置有剩余污泥泵、污泥回流泵、空气控制出水堰和潜水回流泵;
污泥回流泵,用于当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污泥处于缺氧状态时,将污泥和污水混合液输送至所述污泥浓缩区;
剩余污泥泵,用于将所述第一序批区或所述第二序批区内的污泥排放除去;
空气控制出水堰,用于当所述第一序批区处于静置缺氧、曝气好氧或预沉工序时,将所述第二序批区内的水排出;或,用于当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静置缺氧、曝气或预沉工序时,将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水排出;以及
潜水回流泵,两个所述潜水回流泵分别用于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序批区或所述第二序批区内的水输送至缺氧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好氧区内安装有两个好氧池潜水回流泵,两个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将经过曝气处理的污水分别输送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序批区和所述第二序批区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缺氧区内布置有出口相对的两个缺氧池推流器,用于推动所述缺氧区内的污水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好氧池配水管和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内,出水口伸入至所述缺氧区内;所述好氧池配水管布置在所述好氧区的内部,其出口朝向所述硝化液回流管;
通过所述好氧池配水管将水添加至所述好氧区内,并通过所述硝化液回流管将水输送至所述缺氧区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缺氧区内布置有污泥提升泵。
7.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缺氧工序,当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时,开启所述污泥回流泵将一定的体积的污泥和水的混合液输送至污泥浓缩区;同时一个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将所述好氧区内的相同体积的水输送至所述第一序批区内;同时,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开启将所述第二序批区内的水排出,所述第二序批区开始沉淀污泥;所述缺氧工序持续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沉淀工序;
曝气好氧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所述污泥回流泵保持开启,并开启设置在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电动调节阀,对污水进行曝气好氧;所述好氧工序持续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沉淀工序;
预沉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的污泥回流泵关闭进行预沉淀,所述预缺氧区内的用于将污泥泵送至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污泥提升泵关闭;所述预沉工序持续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沉淀工序;
沉淀工序,所述第一序批区的污泥回流泵开启,曝气电动阀关闭,所述剩余污泥泵按照预设时间开启将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污泥排出,所述空气控制出水堰开启将所述第一序批区内的水排出;所述沉淀工序持续第四时间段、第五时间段和第六时间段;在所述第四时间段、所述第五时间段和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第二序批区依次进行缺氧工序、曝气好氧工序和预沉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预缺氧区一直处于预缺氧状态,所述预缺氧区B内设置的潜水搅拌机处于常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污泥浓缩区一直处于混合液沉淀状态,且当所述第一序批区或所述第二序批区处于预沉淀状态时,无混合液进入所述污泥浓缩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序批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所述第六时间段内,所述缺氧区一直处于缺氧状态,内设的潜水搅拌机处于常开状态。
CN202310556706.5A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6655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6706.5A CN116655112A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6706.5A CN116655112A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5112A true CN116655112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2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6706.5A Pending CN116655112A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51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6698A (zh) 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废水处理工艺
CN107814459A (zh) 一种生化‑臭氧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N111547933B (zh) 一种aao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0559773U (zh) 一种智能模块化工业废水预处理中试实验装置
US8715502B1 (en) Hoss' 4-stage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BN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for removal of total phosphate and total nitrogen to a level below 1.0 mg/l without any chemical coagulation process such as alum or ferric chloride used for phosphorous removal
CN116655112A (zh) 一种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1875061B (zh) 一种高硬度硝酸盐废水的回用装置与工艺
CN213171672U (zh) 一种a2/o及变形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KR100935914B1 (ko) 2단 반응조를 갖는 고도 처리장치
KR100415831B1 (ko) 산화구 하수 고도처리장치
CN205590517U (zh) 一种pH控制调节的臭氧-膜生物反应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3652185U (zh) 一种硝酸盐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12151780U (zh) 一种批次进水连续出水污水处理装置
CN210012704U (zh) 一种经济型印染废水脱氮处理系统
CN108467089B (zh) 一种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系统及预处理方法
CN206188603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KR20050099123A (ko) 침지식 멤브레인 결합형 하폐수 고도처리방법 및 장치
CN205803250U (zh) 一种缺氧‑好氧平板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CN220812131U (zh) 一种生产污水处理系统
CN21680850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9929795U (zh) 一种mbbr可变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9950763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mbbr处理系统
CN216106529U (zh) 一体化mbr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9429801U (zh) 一种自动间歇式芬顿反应器
CN215327196U (zh) 一种sbr改良型一体化污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