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7566A - 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47566A CN116647566A CN202310772745.9A CN202310772745A CN116647566A CN 116647566 A CN116647566 A CN 116647566A CN 202310772745 A CN202310772745 A CN 202310772745A CN 116647566 A CN116647566 A CN 1166475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pplication program
- computing node
- blockchain system
- state
- con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39424 Polyadenylate-binding protein 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50053844 APP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189105 Homo sapiens PABPC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055496 Arabidopsis thaliana APP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6250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GYL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359 Xaa-Pro aminopeptidase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01267 Protein Subunit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9 rub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750 rub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46—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e.g. millionaire probl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56—Financial cryptography, e.g. electronic payment or e-ca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第一计算节点可响应于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交易,其中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区块链系统可根据第一交易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第二计算节点可按照第一时间间隔从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第一状态指示,并根据第一状态指示确定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属于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系统中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由于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自治性等特性,区块链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交易,其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第一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包括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其接收的第一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的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第一交易由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发起,所述第一交易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包括:按照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装置,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包括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其接收的第一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的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第一交易由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发起,所述第一交易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装置包括:状态查询单元,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状态处理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设备中执行时,令计算设备执行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计算节点可以响应于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交易,其中包括第一应用程序最新的第一状态指示;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第一交易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第二计算节点可以按照第一时间间隔从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第一状态指示,并根据最新获取的第一状态指示,确定该第一应用程序在当前时刻是否能够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如此,第二计算节点可以及时获知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该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有利于避免在第一应用程序已经不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的情况下,第二计算节点继续通过区块链系统向该第一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而造成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系统框架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区块链系统是通过多个节点(Node)来建立的分布式网络,其包含的任意两个节点间通过点对点(Peer-to-Peer,P2P)网络实现在应用层的通信连接。请参见图1所示,区块链系统例如可以包含节点1~节点4,节点1~节点4中任意两个节点间均可通过P2P网络实现在应用层的通信连接。区块链系统利用链式区块结构构造的去中心化(或称为多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保存于分布式的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或大多节点上)上,因此区块链系统需要解决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多个节点上各自的账本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的问题。区块链系统的每个节点上都运行着区块链程序,在一定容错需求的设计下,通过共识(consensus)机制保证所有忠诚节点具有相同的交易,从而保证所有忠诚节点对相同交易的执行结果一致,将按顺序排列的多个交易打包成区块并基于该多个交易的执行结果更新世界状态。
区块链系统中的交易是指在区块链系统中执行并记录在区块链系统中的任务单元。交易中通常包括发送字段(From)、接收字段(To)和数据字段(Data)。其中,在交易为转账交易的情况中,From字段表示发起该交易(即发起对另一个账户的转账任务)的账户地址,To字段表示接收该交易(即接收转账)的账户地址,Data字段中包括转账金额。在交易调用区块链系统中的智能合约的情况中,From字段表示发起该交易的账户地址,To字段表示交易所调用的合约的账户地址,Data字段中包括调用合约中的函数名以及对该函数的传入参数等数据,以用于在交易执行时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该函数的代码并执行该函数的代码。
区块链系统中的智能合约是可以被交易触发执行的合约。智能合约可以通过代码的形式定义。例如在联盟链中调用智能合约,是发起一笔指向智能合约地址的交易,使得联盟链网络中每个节点分布式地运行智能合约代码。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可以由用户创建智能合约,也可以在创世块中由系统设置智能合约。这类合约一般称为创世合约。一般的,创世合约中可以设置一些区块链系统的数据结构、参数、属性和方法。此外,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账户可以创建系统级的合约,或者修改系统级的合约(简称为系统合约)。
在部署智能合约的场景中,可以将包含智能合约创建信息的交易(即用于创建智能合约的交易)发送到区块链系统中,该交易的from字段是交易发起方的账户地址,该交易的data字段包括待创建的智能合约的代码(如字节码或者机器码),该交易的to字段为空,以表示该交易用于部署合约。节点间通过共识机制达成一致后,确定合约的合约地址,在状态数据库中添加与该智能合约的合约地址对应的合约账户,分配与该合约账户对应的状态存储,并将合约代码保存在该智能合约的状态存储中。
在调用合约的场景中,可以将用于调用智能合约的交易发送到区块链系统中,该交易的from字段是交易发起方的账户地址,to字段是被调用的智能合约的合约地址,交易的data字段包括调用智能合约的方法和参数。在区块链系统中对该交易进行共识之后,各节点可分别执行该交易,从而分别执行该智能合约,完成基于该智能合约的执行对应更新状态数据库。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合约账户通常也会具有一些状态,这些状态由智能合约中状态变量所定义并在智能合约创建、执行时产生新的值。其中,合约账户可以用于存储智能合约相关的合约状态。一旦某个事件触发智能合约中的条款(满足执行条件),代码即可以自动执行。在区块链系统中,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保存在存储树(storage trie)中,该存储树根节点的hash值存储于storage_root中,从而将该合约的所有合约状态通过hash锁定到该合约账户下。存储树是一个MPT树形结构,存储了状态地址到状态值的key-value映射。从存储树的根节点到叶子节点存储有一个状态变量的地址,一个叶子节点中存储一个状态变量的值。
部分技术场景中,区块链系统可以连接属于多个参与方的多个计算节点,属于不同参与方的计算节点间可能因安全需要而无法直接进行信息交互,需要在区块链系统的支持下联合执行相关事务。继续参见图1所示,区块链系统连接属于参与方A的计算节点10、属于参与方B的计算节点20和属于参与方C的计算节点30,属于不同参与方的计算节点因安全需要而无法直接进行通信;计算节点10、计算节点20和计算节点30中依次部署有应用程序APP1、应用程序APP2和应用程序APP3,应用程序APP1和应用程序APP2可以通过区块链系统联合执行事务X12,应用程序APP1和应用程序APP3可以通过区块链系统联合执行事务X13。
前述技术场景中,当部署在某个计算节点中的应用程序在当前时刻的状态已经无法支持其它计算节点对该应用程序正常访问的情况下,其它计算节点可能继续通过区块链系统向该应用程序发起请求联合执行相关事务的访问请求,造成对资源的浪费。例如在应用程序APP1处于下线状态、应用程序APP1所属计算节点10发生宕机、应用程序APP1在管理员的配置下禁止应用程序APP2对其进行正常访问的情况下,计算节点20中的应用程序APP2可能继续通过区块链系统,向应用程序APP1发起请求联合执行一个或多个事务X12的一个或多个访问请求,对计算节点20和区块链系统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造成浪费。
鉴于以上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对于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第一计算节点可以响应于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交易,其中包括第一应用程序最新的第一状态指示;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第一交易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第二计算节点可以按照第一时间间隔从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第一状态指示,并根据最新获取的第一状态指示,确定该第一应用程序在当前时刻是否能够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如此,第二计算节点可以及时获知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该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有利于避免在第一应用程序已经不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的情况下,第二计算节点继续通过区块链系统向该第一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而造成资源浪费。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该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该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
参见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S201~步骤S209中的部分或全部。
步骤S201,第一计算节点响应于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交易,其中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
对于第一应用程序发起的单个状态更新请求Q1而言,其至少包括第一应用程序在发起状态更新请求Q1时的第一状态指示。该第一状态指示用于支持除第一计算节点以外的其它计算节点确定其是否能够通过区块链系统正常访问第一应用程序。该第一状态指示可以包括其所属状态更新请求的Q1的发起时刻Q1t和/或允许访问第一应用程序的若干第三应用程序的第一标识。此外该状态更新请求Q1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三标识。
对于每个状态更新请求Q1,第一计算节点可以对应的构造该状态更新请求Q1所对应的第一交易,第一交易用于调用第一智能合约。第一交易的Data字段至少包括其对应的状态更新请求Q1中所包括的第一状态指示,此外还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三标识和第一智能合约中请求调用的第一函数F1的标识;第一交易的To字段可以包括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地址。
步骤S203,区块链系统根据第一交易,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
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第一交易执行第一智能合约,实现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示例性的,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第一交易中Data字段所包括的第一函数F1的标识,执行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函数F1,实现:根据第一交易中Data字段所包括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三标识,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查询已存储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并将被查询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替换为第一交易中Data字段所包括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
步骤S205,第二计算节点按照第一时间间隔,从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计算节点可以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周期性的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用于调用第一智能合约的查询交易,使得区块链系统根据该查询交易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查询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并返回给第二计算节点。示例性的,查询交易的data字段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三标识和第一智能合约中请求调用的第二函数F2的标识,查询交易的To字段可以包括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地址;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查询交易中data字段所包括的第二函数F2的标识,执行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函数F2,实现:根据查询交易中Data字段所包括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三标识,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查询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并将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返回给第二计算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计算节点可以按照第一时间间隔,调用区块链系统中专用的数据查询接口,完成从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
步骤S207,第二计算节点根据第一状态指示,确定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当第二计算节点最新获取的第一状态指示包括前述的发起时刻Q1t时,第二计算节点可以计算当前时刻与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发起时刻Q1t之间的第一时间差,如果该第一时间差大于第一时间间隔,则说明第一应用程序可能处于下线状态或者第一计算节点已宕机,第二计算节点可以确定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第二计算节点中可以部署第二应用程序;此种情况下第二计算节点最新获取的第一状态指示,可能包括允许访问第一应用程序的若干第三应用程序的第一标识。当第二计算节点最新获取的第一状态指示包括允许访问第一应用程序的若干第三应用程序的第一标识时,第二计算节点可以确定该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若干第一标识中是否包括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标识,如果否则说明第一应用程序的管理员已通过相应的权限配置禁止第二应用程序对其进行访问,第二计算节点可以确定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区块链系统中可以部署第二智能合约,该第二智能合约用于支持第一应用程序和第二应用程序通过区块链系统联合执行相关事务。该第二智能合约可以相同或不同于第一智能合约。
当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二智能合约时,如果第二计算节点在步骤S207中确定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第二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则第二计算节点还可以接着执行步骤S209,向第二应用程序提供告警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应用程序禁止通过第二智能合约向第一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
第二应用程序在告警信息的触发下,不再继续向区块链系统发送包含访问请求的并且用于调用第二智能合约的目标交易,第二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则不会在新增来自第二应用程序的并且期望被第一应用程序查询的访问请求,避免浪费第二计算节点和区块链系统的资源。
当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与前述步骤S201~步骤S207相似,为了避免在第二应用程序已经不支持第一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的情况下,第一计算节点继续通过区块链系统向该第二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而造成资源浪费,第二计算节点可以响应于第二应用程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交易,其中包括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第二交易,在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第一计算节点可以按照第二时间间隔,从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并根据第二状态指示确定第二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第一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除此之外,如果第一计算节点确定第二应用程序不能支持第一计算节点通过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则第一计算节点还可以向第一应用程序提供告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应用程序禁止通过第二智能合约向第二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
前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对于由区块链系统所执行的各个方法步骤,其具体可以由该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节点执行。
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基于相同的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装置300,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包括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其接收的第一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的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第一交易由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发起,所述第一交易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装置300包括:状态查询单元301,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状态处理单元303,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包括其所属第一交易对应的状态更新请求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状态处理单元303,配置为计算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发起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间差;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第一状态指示还包括若干第三应用程序的若干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状态处理单元303,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若干第一标识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标识,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所属参与方的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所属参与方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分配的身份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二智能合约;其中,所述装置300还包括:告警处理单元305,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提供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禁止通过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装置300还包括:状态上传单元307,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交易,其中包括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使得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第二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按照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并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第一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前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区块链系统、第一计算节点或第二计算节点所执行的各个方法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设备中执行时,令计算设备执行前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区块链系统、第一计算节点或第二计算节点所执行的各个方法步骤。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服务器系统。当然,本申请不排除随着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上述实施例功能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虽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例如若使用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石墨烯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交易,其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
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第一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
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并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包括其所属第一交易对应的状态更新请求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包括:
计算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发起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间差;
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第一状态指示还包括若干第三应用程序的若干第一标识;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若干第一标识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标识,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所属参与方的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所属参与方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分配的身份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二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计算节点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提供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禁止通过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计算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交易,其中包括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
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第二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
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按照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并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包括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其接收的第一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的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第一交易由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发起,所述第一交易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一状态指示;
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包括其所属第一交易对应的状态更新请求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包括:
计算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发起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间差;
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包括若干第三应用程序的若干第一标识;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若干第一标识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标识,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所属参与方的身份标识,以及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所属参与方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分配的身份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二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提供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禁止通过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交易,其中包括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使得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第二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按照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并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一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1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装置,涉及区块链系统、属于不同参与方的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包括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其接收的第一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的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第一交易由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发起,所述第一交易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状态指示;所述装置包括:
状态查询单元,配置为按照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一状态指示;
状态处理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包括其所属第一交易对应的状态更新请求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状态处理单元,配置为计算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发起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间差;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包括若干第三应用程序的若干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状态处理单元,还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包括的若干第一标识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标识,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所属参与方的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所属参与方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分配的身份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有第二智能合约;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告警处理单元,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不能支持所述第二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提供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禁止通过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向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发起访问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中部署有第二应用程序,所述装置还包括:状态上传单元,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发起的状态更新请求,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交易,其中包括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使得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第二交易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更新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按照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状态中获取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并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支持所述第一计算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系统对其进行正常访问。
19.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设备中执行时,令计算设备执行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的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72745.9A CN116647566A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72745.9A CN116647566A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47566A true CN116647566A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18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72745.9A Pending CN116647566A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47566A (zh) |
-
2023
- 2023-06-27 CN CN202310772745.9A patent/CN11664756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827165B (zh) | 对多个交易进行分组的方法和区块链节点 | |
TWI694700B (zh) | 資料處理方法和裝置、用戶端 | |
CN114679457B (zh) | 一种区块链中的节点分组方法及区块链节点 | |
CN114327759B (zh) | 区块链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23160085A1 (zh) | 执行交易的方法、区块链、主节点和从节点 | |
WO2023160083A1 (zh) | 执行交易的方法、区块链、主节点和从节点 | |
CN116305298B (zh) | 一种算力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0430255A (zh) | 分布式集群中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 |
TW202008762A (zh) | 資料處理方法和裝置、客戶端、伺服器 | |
CN116032756A (zh) | 基于区块链更新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和区块链节点 | |
WO2024001025A1 (zh) | 一种预执行缓存数据清理方法和区块链节点 | |
CN114785800B (zh) | 跨链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 |
CN115150409B (zh) | 在区块链系统中执行交易的方法、区块链系统、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366666A (zh) | 区块链系统中的链状态更新方法和区块链节点 | |
CN114968422A (zh) | 基于变量状态自动执行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167099A (zh) | 区块链系统中的数据访问方法和区块链节点 | |
CN116048886A (zh) | 一种进行区块链节点主备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647566A (zh) | 基于区块链的访问管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4710350B (zh) | 一种可调用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5098114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应用部署方法及装置 | |
CN116842100A (zh)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区块链节点 | |
CN115664704A (zh) | 基于区块链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 | |
CN117041980B (zh) | 一种网元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5529352A (zh) | 计算服务的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6226277A (zh) | 一种nft资源转移方法和区块链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