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2695A -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2695A
CN116642695A CN202310640110.3A CN202310640110A CN116642695A CN 116642695 A CN116642695 A CN 116642695A CN 202310640110 A CN202310640110 A CN 202310640110A CN 116642695 A CN116642695 A CN 116642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upporting
bearings
support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01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开印
寿培根
韩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jiang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jia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jiang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jia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01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2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2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2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4Bear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01K1/143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for measuring surface temper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04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solid bodies
    • G01K13/08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solid bodies in rotary mov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009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a bea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3/00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linear or angular sp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器、支撑轴和数据采集单元,还包括沿支撑轴轴向安装的首端支撑组件、中间加载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首端支撑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轴承和衬套,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支撑轴上,支撑轴承的外圈与衬套固定,末端的支撑轴承为被试轮毂轴承;中间加载组件包括中间轴承和承载体,承载体用于承载外加载荷,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支撑轴的扭矩和转速。测试轮毂轴承旋转力矩时,需要减去对应载荷、对应温度和对应转速下的中间轴承及首端的支撑轴承的扭矩和。本方案用以解决目前对于轮毂轴承在负载下的旋转力矩测试存在的测试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轴承旋转力矩是轮毂轴承设计的一个关键项目,旋转力矩越大,轴承发热越严重,旋转力矩太小,无法起到密封的效果。现在新能源汽车是电池供电,轮毂轴承旋转力矩越大,电池续航能力就会相对降低,故而轮毂轴承的旋转力矩测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检测轮毂轴承旋转力矩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为轮毂轴承的外圈承受外加负载,轮毂轴承的内圈旋转,测量轮毂轴承的扭矩,比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4111170A的一种汽车轮毂轴承摩擦力矩试验台,该试验台中径向加载机构、轴向加载机构均是施力于固定支架上,再通过固定支架传力至被测轴承的静止外圈上,然而汽车实际的使用中,载荷是施加在内圈上的,故而这种方式无法模拟轮毂轴承在实际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第二种,外加载荷加载在轮毂轴承的内圈上,且控制轮毂轴承内圈旋转,测量外圈的扭矩,比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9187014B的一种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试试验台和专利公告号为CN217930800U的一种轮毂单元摩擦力矩试验机,但是这两个技术,测量均是轮毂轴承外圈的扭矩,然实际中内圈才是最直接承受扭矩的零件,导致对于轮毂轴承在负载下的旋转力矩测试也不准确。
第三种,外加载荷加载在轮毂轴承的外圈上,且控制轮毂轴承内圈旋转,测量外圈的扭矩,但因为轮毂轴承实际工况为内圈承受载荷,导致试验无法模拟实际工况,测试也不准确。
如何有效且准确地检测轮毂轴承负载下的旋转力矩是轴承行业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以解决目前对于轮毂轴承在负载下的旋转力矩测试存在的测试不准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器、支撑轴和数据采集单元,驱动器用于带动支撑轴转动,还包括沿支撑轴轴向依次安装的首端支撑组件、中间加载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首端支撑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轴承和固定安装的衬套,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支撑轴上,支撑轴承的外圈与衬套固定安装,两个衬套同轴安装,位于支撑轴末端的支撑轴承为被试轮毂轴承;中间加载组件包括中间轴承和承载体,中间轴承位于承载体及支撑轴之间,承载体用于承载外加载荷,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支撑轴的扭矩和转速。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在对轮毂轴承的旋转力矩进行检测时,内圈与支撑轴固定,支撑轴被驱动器直接带动,故而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转动,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转动过程中,支撑轴的总扭矩被实时记录,而支撑轴是与被试轴承的内圈、首段的支撑轴承的内圈和中间轴承的内圈所固定连接的,故而在总扭矩减去首端的支撑轴承及中间轴承的扭矩后,剩余的即为被试轮毂轴承内圈的扭矩,也即测试得到被试轮毂轴承的旋转扭矩。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案负载通过支撑轴中部的承载体加载后,负载经过中间轴承传递到支撑轴上,进而传递到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上,也即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受载荷,同时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测量力矩,完全符合现有汽车上轮毂轴承内圈受载荷,内圈需要旋转力矩驱动着转动的真实车况,确保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除此之外,在本方案中,将首端支撑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的衬套同轴安装,确保了被试轮毂轴承的外圈与首端的支撑轴承的同心,而首端的支撑轴承与末端的支撑轴承(也即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同轴固定在支撑轴上,因此确保了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的同心,确保了被试轮毂轴承的安装精度,有利于提高本方案的检测精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衬套和承载体上均设有径向的安装孔,安装孔正对支撑轴承或者中间轴承,安装孔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封闭的试验仓,首端支撑组件、中间加载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均位于试验仓内。
有益效果:通过安装孔的设置,方便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温度传感器能够插入到与支撑轴承和中间轴承的外圈接触,实现旋转力矩检测过程中,试样仓对试验环境进行模拟,温度传感器对对应试验环境下各个轴承进行表面温度的实时监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的受力中心与末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的受力中心关于中间加载组件对称。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通过将首端和末端的支撑轴承受力中心设置地关于中间加载组件对称,以使得支撑轴承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模拟实车情况,使得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此外,本方案地设置,使得在将支撑轴承全部换为与中间轴承完全相同的轴承后,能够方便计算中间轴承和首端的支撑轴承的旋转力矩之和,进而方便在被试轮毂轴承做旋转力矩测试时,准确计算出被试轮毂轴承的旋转力矩。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与支撑轴之间固定安装有转接盘,转接盘远离被试轮毂轴承的端面与中间轴承内圈端面相抵,中间轴承的内圈另一端面与支撑轴上设有的台阶相抵。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的转接盘,一方面转接盘能够起到对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的固定,另一方面,转接盘还与支撑轴上的台阶形成对中间轴承的内圈轴向的限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衬套包括固定连接的内衬套和外衬套,外衬套与试验仓固定连接,内衬套与支撑轴承固定连接,首端支撑组件的内衬套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容纳支撑轴承的外圈,首端支撑组件的内衬套上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用于将支撑轴承的外圈抵紧在安装槽上,安装槽的孔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支撑轴承外圈之间过盈配合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内衬套和外衬套的配合,衬套与对应轴承外圈的连接和与试验仓的固定连接,安装槽与压板的设置,方便对支撑轴承的外圈进行轴向限定,而环形槽上密封圈的设置,确保了支撑轴承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周向打滑的情况,保障试验的准确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间加载组件还包括外隔套和中间端盖,中间轴承和中间端盖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中间轴承和中间端盖关于外隔套对称,中间轴承的外圈被中间端盖和外隔套夹紧,承载体与中间轴承外圈周向相贴的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中间轴承外圈之间过盈配合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对外隔套和中间端盖的设置,实现了对中间一对中间轴承的轴向位置限定,通过在环形槽上安装密封圈,确保了中间轴承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周向打滑的情况,保障试验的准确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测试方法,采用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进行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知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旋转力矩;
S2、采用安装好被试轮毂轴承的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温度传感器采集试验过程中被试轮毂轴承、中间轴承和剩余支撑轴承的实时温度,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支撑轴的实时转速和支撑轴扭矩;
S3、计算被试轮毂轴承的旋转力矩:被试轮毂轴承的旋转力矩等于支撑轴扭矩减去对应载荷、对应温度和对应转速下的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的扭矩和。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1中,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为完全相同的轴承,通过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获知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旋转力矩,具体步骤如下:
S11、选取尺寸相同、游隙相同、性能相同的向心滚动轴承作为陪试轴承,将陪试轴承安装在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上,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的支撑轴上的轴承数量、轴承位置、轴承内外圈固定情况与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的轴承数量、轴承位置、轴承内外圈固定情况完全相同,陪试轴承完全模拟中间轴承和首端支撑组件上支撑轴承的受力情况;试验过程中,采集相同温度、相同载荷而转速不同时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上支撑轴的扭矩M1,试验过程中试验温度有多组,试验载荷有多组,试验完成获得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支撑轴扭矩数据库;
S12、计算中间轴承和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的扭矩和M2,扭矩和M2等于((N-1)*M1)/N。
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对作为陪试轴承的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轴承进行旋转力矩进行标定,因试验时,轴承数量、轴承位置和轴承安装方案与被试轮毂轴承进行旋转力矩测试过程中的情况完全相同,一方面保障了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轴承的扭矩和的测试简单性,降低获取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旋转力矩的难度,另一方面,保证陪试轴承旋转力矩测试与被试轮毂轴承旋转力矩测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此外,本方案中,将所有陪试轴承选为向心滚动轴承,有利于降低中间轴承和支撑轴承旋转力矩获取的难度,同时使得中间轴承和首端旋转力矩的扭矩和测试更加精准。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向心滚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
有益效果:采用深沟球轴承作为被试轮毂轴承旋转力矩测试过程中的陪试轴承(中间轴承和首端的支撑轴承),使得陪试轴承本身的摩擦力矩较小,降低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且选用带脂润滑的深沟球轴承,即在试验过程中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又可以不考虑试验过程中的润滑油路,简化了检测装置的结构。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试验仓上设有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用于使得试验仓内实现低温循环。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通过设置带有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的试验仓,使得试样仓内能够模拟测试低温下的被试轮毂轴承的启动力矩,增加了试验的场景,方便检测被试轮毂轴承在低温下的启动扭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测试方法所用到的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转接盘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内衬套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试验仓1、冷气管101、回气管102、驱动器2、支撑轴3、内隔套301、左旋螺母302、转矩转速传感器4、首端支撑组件50、支撑轴承51、衬套52、内衬套521、外衬套522、压板53、第二密封圈54、中间加载组件60、中间轴承61、承载体62、外隔套63、中间端盖64、第一密封圈65、末端支撑组件70、被试轮毂轴承71、转接盘72、平面垫圈73、径向电缸80、温度传感器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图6所示。
结合图1,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包括封闭的试验仓1、驱动器2、支撑轴3和数据采集单元,驱动器2用于带动支撑轴3转动,驱动器2采用驱动电机,数据采集单元采用转矩转速传感器4,转矩转速传感器4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和支撑轴3之间,转矩转速传感器4用于采集支撑轴3的扭矩和转速。
支撑轴3从动力输入端至自由末端依次安装有首端支撑组件50、中间加载组件60和末端支撑组件70,首端支撑组件50和末端支撑组件70均与试验仓1固定连接且用于支承支撑轴3,首端支撑组件50、中间加载顶部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70均位于试验仓1内。试验仓1上设有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冷气入口安装冷气管101,冷气出口安装回气管102,将高低温箱与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连通,使得试验仓1能够实现低温循环。中间加载组件60用于加载径向载荷,径向载荷通过固定安装在试验仓1上的径向电缸80进行加载。
中间加载组件60包括中间轴承61、承载体62、外隔套63和中间端盖64,承载体62将中间轴承61外缘套住,中间轴承61位于承载体62及支撑轴3之间,承载体62用于承载外加径向载荷,中间轴承61的内圈过盈配合在支撑轴3上。外隔套63位于两个中间轴承61的外圈之间,中间轴承61和中间端盖6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中间轴承61和中间端盖64均关于外隔套63对称,中间轴承61的外圈被中间端盖64和外隔套63夹紧,中间端盖64通过螺钉固定在承载体62上,承载体62与中间轴承61外圈周向相贴的面上加工有环形槽,环形槽与中间轴承61外圈之间过盈配合有第一密封圈65。本实施例中,承载体62由端面齐平的内承载体和外承载体组成,外承载体将内承载体套合,中间端盖64固定在外承载体上,为保证外承载体与内承载体不发生相对的周向转动,在内承载体上加工径向的定位螺孔,定位螺孔上能够安装止动销,外承载体靠近定位螺孔的端面上加工U型槽,以避空止动销伸出内承载体的部分。
首端支撑组件50的支撑轴承51的受力中心与末端支撑组件70的支撑轴承的受力中心关于中间加载组件60对称。
首端支撑组件50和末端支撑组件70均包括支撑轴承和固定安装的衬套52,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支撑轴3上,支撑轴承的外圈与衬套52固定安装,首端支撑组件50的衬套52和末端支撑组件70的衬套52同轴安装。
承载体62和衬套52上均加工有径向的安装孔,安装孔的数量等于支撑轴3上所有轴承的数量和,安装孔正对支撑轴承51或者中间轴承61,安装孔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对应轴承的外圈实时温度。
本实施例中位于支撑轴3末端的支撑轴承为被试轮毂轴承71;被试轮毂轴承71的内圈与支撑轴3之间固定安装有转接盘72,具体方式为:转接盘72过盈配合在支撑轴3末端一段,支撑轴3末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平面垫圈73,通过平面垫圈73进一步将转接盘72在支撑轴3上进行位置锁定,转接盘72与被试轮毂轴承71的内圈法兰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模拟被试轮毂轴承71内圈与汽车上的刹车盘、轮辋安装。
本实施例中,支撑轴3上加工有凸起,支撑轴3的凸起两侧均形成台阶,靠近被试轮毂轴承71的左侧中间轴承61的内圈其左端面被转接盘72相抵而右端面与台阶相抵。
衬套52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内衬套521和外衬套522,外衬套522与试验仓1固定连接,内衬套521与支撑轴承51固定连接,末端支撑组件70的支撑轴承为被试轮毂轴承71,末端支撑组件70的内衬套521与被试轮毂轴承71的外圈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连接,以模拟被试轮毂轴承71外圈与汽车转向节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即末端支撑组件70的内衬套521与被试轮毂轴承71的外圈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除被试轮毂轴承71外,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上所安装的中间轴承61和首端支撑组件50上的支撑轴承51采用完全相同的轴承型号、轴承尺寸相同、游隙相同、轴承性能相同且选用同批生产的轴承。
首端支撑组件50的内衬套521上加工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容纳支撑轴承51的外圈,首端支撑组件50的内衬套521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压板53,压板53用于将支撑轴承51的外圈抵紧在安装槽上,安装槽的孔壁上也加工有环形槽,环形槽与支撑轴承51外圈之间过盈配合有第二密封圈54。
右侧的中间轴承61的右端面与首端支撑组件50上的支撑轴承51左端面之间通过内隔套301隔开,內隔套套在支撑轴3上,右侧的中间轴承61的内圈其轴向被台阶和内隔套301限定。
支撑轴3上螺纹连接有左旋螺母302,左旋螺母302与内隔套301位于支撑轴承51的两侧,以形成对首端支撑轴承51上内圈的轴向限定,此外,为保证首端的支撑轴承51不出现打滑情况,支撑轴承51内圈与支撑轴3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测试方法,需要采用上述的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进行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知中间轴承61及首端支撑组件50的支撑轴承51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旋转力矩;具体步骤如下:
S11、选取尺寸相同、游隙相同、性能相同的同批次深沟球轴承作为陪试轴承,将4个陪试轴承安装在如图2所示的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上,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的支撑轴3上的轴承数量、轴承位置、轴承内外圈固定情况与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的轴承数量、轴承位置、轴承内外圈固定情况完全相同,陪试轴承完全模拟中间轴承61和首端支撑组件50上支撑轴承51的受力情况;具体地:结合图2,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与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地不同在于“末端支撑组件70与首端支撑组件50完全相同且对称安装,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只是将原本的被试轮毂轴承71改为了与首端支撑组件50完全相同的支撑轴承进行试验,相应的,为方便末端支撑组件70上支撑轴承的安装将支撑轴3在安装末端的支撑轴承上相应设置地更长”。
试验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5实时监控各个陪试轴承的外圈温度,采集相同温度、相同载荷而转速不同时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上支撑轴3的扭矩M1,试验过程中试验温度有多组,试验载荷有多组,试验完成获得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支撑轴3扭矩数据库;
S12、计算中间轴承61和首端支撑组件50的支撑轴承51的扭矩和M2,扭矩和M2等于((N-1)*M1)/N。
S2、取被试轮毂轴承71和上述经过试验的陪试轴承3个,将陪试轴承作为中间轴承61和首端支撑组件50的支撑轴承51,将陪试轴承和被试轮毂轴承71安装在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温度传感器5采集试验过程中被试轮毂轴承71、中间轴承61和剩余支撑轴承51的实时温度,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支撑轴3的实时转速和支撑轴3扭矩M3;
S3、计算被试轮毂轴承71的旋转力矩:被试轮毂轴承71的旋转力矩M4等于支撑轴3扭矩M3减去对应载荷、对应温度和对应转速下的中间轴承61及首端支撑组件50的支撑轴承51的扭矩和M2。
S4、通过高低温箱向试验仓1内提供冷气,并控制试验仓1内的试验环境的超低温度,检测被试轮毂轴承71在低温下的启动扭矩。
采用本实施例,使得被试轮毂轴承71在实车上的实际工况能够得到完全模拟,且能够确保被试轮毂轴承71旋转力矩测试的精准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器、支撑轴和数据采集单元,驱动器用于带动支撑轴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支撑轴轴向依次安装的首端支撑组件、中间加载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首端支撑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轴承和固定安装的衬套,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支撑轴上,支撑轴承的外圈与衬套固定安装,两个衬套同轴安装,位于支撑轴末端的支撑轴承为被试轮毂轴承;中间加载组件包括中间轴承和承载体,中间轴承位于承载体及支撑轴之间,承载体用于承载外加载荷,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支撑轴的扭矩和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和承载体上均设有径向的安装孔,安装孔正对支撑轴承或者中间轴承,安装孔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封闭的试验仓,首端支撑组件、中间加载组件和末端支撑组件均位于试验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的受力中心与末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的受力中心关于中间加载组件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试轮毂轴承的内圈与支撑轴之间固定安装有转接盘,转接盘远离被试轮毂轴承的端面与中间轴承内圈端面相抵,中间轴承的内圈另一端面与支撑轴上设有的台阶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固定连接的内衬套和外衬套,外衬套与试验仓固定连接,内衬套与支撑轴承固定连接,首端支撑组件的内衬套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容纳支撑轴承的外圈,首端支撑组件的内衬套上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用于将支撑轴承的外圈抵紧在安装槽上,安装槽的孔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支撑轴承外圈之间过盈配合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载组件还包括外隔套和中间端盖,中间轴承和中间端盖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中间轴承和中间端盖关于外隔套对称,中间轴承的外圈被中间端盖和外隔套夹紧,承载体与中间轴承外圈周向相贴的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中间轴承外圈之间过盈配合有密封圈。
7.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进行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知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旋转力矩;
S2、采用安装好被试轮毂轴承的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温度传感器采集试验过程中被试轮毂轴承、中间轴承和剩余支撑轴承的实时温度,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支撑轴的实时转速和支撑轴扭矩;
S3、计算被试轮毂轴承的旋转力矩:被试轮毂轴承的旋转力矩等于支撑轴扭矩减去对应载荷、对应温度和对应转速下的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的扭矩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为完全相同的轴承,通过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获知中间轴承及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旋转力矩,具体步骤如下:
S11、选取尺寸相同、游隙相同、性能相同的向心滚动轴承作为陪试轴承,将陪试轴承安装在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上,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的支撑轴上的轴承数量、轴承位置、轴承内外圈固定情况与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的轴承数量、轴承位置、轴承内外圈固定情况完全相同,陪试轴承完全模拟中间轴承和首端支撑组件上支撑轴承的受力情况;试验过程中,采集相同温度、相同载荷而转速不同时轴承旋转力矩标定装置上支撑轴的扭矩M1,试验过程中试验温度有多组,试验载荷有多组,试验完成获得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支撑轴扭矩数据库;
S12、计算中间轴承和首端支撑组件的支撑轴承的扭矩和M2,扭矩和M2等于((N-1)*M1)/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心滚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仓上设有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用于使得试验仓内实现低温循环。
CN202310640110.3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6642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0110.3A CN116642695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0110.3A CN116642695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2695A true CN116642695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3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0110.3A Pending CN116642695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26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7316A (zh) * 2023-09-27 2023-11-07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7316A (zh) * 2023-09-27 2023-11-07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007316B (zh) * 2023-09-27 2023-12-26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检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0301B (zh) 一种液体润滑机械密封密封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108398262B (zh) 一种湿式摩擦副带排转矩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WO2014180152A1 (zh) 一种机械密封性能试验装置
CN116642695A (zh) 一种轮毂轴承负载下旋转力矩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5404023U (zh) 自润滑关节轴承无载启动力矩测量仪
CN104931259B (zh) 一种变速摩擦片摩滑过程热弹耦合振动特性测试方法
CN112161803A (zh) 联合载荷下滚动轴承全寿命能耗测试试验机
CN103398809A (zh) 汽车轮毂轴承摩擦力矩试验机
US4092855A (en) Dynamometer and coupling for a test stand
CN109323790A (zh) 滚动轴承无载启动力矩测量装置
CN111896259B (zh) 一种用于低温真空环境的陶瓷滚子轴承的加载及测试系统
US20100107751A1 (en) Tire driving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measuring device, tire driving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measuring method, and predictive fuel cost calculating method
CN108692961B (zh)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底盘测功试验台
CN104034528A (zh) 一种轴承温升、摩擦力矩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6949814A (zh) 一种精密组配轴承快速装调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887590B (zh) 一种高速轴承摩擦试验机
CN105319068A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疲劳寿命试验机
CN113063592B (zh) 一种轴承组系统可靠性试验台
CN108663149B (zh) 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内转子底盘测功机
CN106896834B (zh) 一种基于压电作动器的高速精密主轴预紧力智能控制试验台
CN109297706B (zh) 界面形貌对湿式离合器滑摩特性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486076B (zh) 氢能混合动力商用车发动机曲轴动平衡专用测试机构
CN217687779U (zh) 一种滚动轴承刚度测试装置
CN115638982A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滚阻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15767659U (zh) 一种机床主轴用角接触轴承温升和振动快捷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