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6255A - 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6255A
CN116636255A CN202180079493.0A CN202180079493A CN116636255A CN 116636255 A CN116636255 A CN 116636255A CN 202180079493 A CN202180079493 A CN 202180079493A CN 116636255 A CN116636255 A CN 116636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ata
xnap
message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94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雪
王淑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36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6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无线通信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目标基站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案,可以实现小区重选场景下的RA‑SDT。

Description

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R17中引入了小数据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小数据传输过程是非激活态的数据传输过程。
小数据传输可以是基于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的小数据传输(即RA-SDT)。对于小区重选场景下的RA-SDT,如何实现数据传输,相关技术尚未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小区重选场景下的RA-SDT。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基站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基站中,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目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行接收模块和上行发送模块;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向源装置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装置与所述源装置之间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源装置,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装置侧,所述装置包括:上行接收模块和上行发送模块;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装置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装置与所述源装置之间的通信接口;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网络设备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针对小区重选场景下的小数据传输过程,终端的UE上下文可以保留在源基站侧,则在目标基站接收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情况下,目标基站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由源基站将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向上传递,从而实现小区重选场景下的RA-SDT。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EDT数据传输流程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EDT数据传输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执行UE上下文迁移的RNAU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不执行UE上下文迁移的RNAU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准备阶段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TP隧道与逻辑信道索引具有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目标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单介绍:
提前数据传输(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引入了EDT过程,该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小数据传输过程。在该过程中,终端可能始终保持在空闲态(RRC_IDLE)或者挂起态(RRC_SUSPEND)或者非激活态(RRC_INACTIVE),完成上行和/或下行小数据包的传输。在配置上,网络会在系统信息块2(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2,SIB2)上配置一个当前网络允许传输的最大传输块阈值(TB size),终端判断自己待传输的数据量,如果小于这个广播的最大TB size,则终端可以发起EDT传输;反之,终端使用正常的连接建立过程,进入连接态来传输数据。
若终端发起上行的EDT的小区与最后的服务小区相同,则基站在收到终端发送的RRC连接恢复请求及上行数据后,可以直接将上行数据递交给核心网,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若终端发起上行的EDT的小区与最后的服务小区不同,则目标基站在收到终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恢复请求及上行数据后,通过RRC连接恢复请求中的非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Inactive-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I-RNTI)找到源基站,并通过索取UE上下文请求(Retrieve UE Context Request)向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源基站收到目标基站的索取UE上下文请求后,将UE上下文迁移到目标基站,由目标基站将用户数据递交给核心网,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RAN通知区域更新(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RNAU):
终端在进入RRC_INACTIVE态前,最后的服务小区(last serving cell)可以为终端配置RAN通知区域(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RNA包含一个或多个核心注册区域的小区。为了帮助网络了解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当终端在RNA范围内移动时,需要执行周期性的RNA更新过程;当终端移动到RNA外,也需要执行RNA更新过程以通知网络当前所在RNA。
终端通过在当前小区发起RRC恢复来执行RNA更新过程。若终端发生了小区重选,即移动到最后的服务小区之外的小区,那么目标小区需要根据I-RNTI找到源基站,并向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
为了避免频繁的UE上下文迁移,源基站可以选择执行UE上下文迁移,也可以选择将UE上下文保存在源侧。
结合参考图3,终端发起RRC恢复来执行RNA更新过程,源基站将UE上下文迁移到了目标基站;结合参考图4,终端发起RRC恢复来执行RNA更新过程,源基站将UE上下文保存在源侧,向目标基站反馈索取UE上下文失败信息。
小数据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
在5G NR系统中,RRC状态分为3种,分别为:RRC_IDLE(空闲态)、RRC_INACTIVE(非激活态)、RRC_CONNECTED(连接态)。
其中,RRC_INACTIVE态是5G系统从节能角度考虑引入的新状态,对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无线承载和全部无线资源都会被释放,但终端侧和基站侧保留UE接入上下文,以便快速恢复RRC连接,网络通常将数据传输不频繁的终端保持在RRC_INACTIVE态。
R16之前,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不支持数据传输,当上行或下行数据到达时,终端需要恢复连接,待数据传输完成后再释放到非激活态。对于数据量小且传输频率低的终端,这样的传输机制会导致不必要的功耗和信令开销。因此,R17立项开展对RRC_INACTIVE下小数据传输的研究,项目目标主要有两个方向:基于随机接入(两步/四步)的小数据传输(即RA-SDT)以及基于预配置资源(如CG type1)的小数据传输。
RA-SDT支持移动性,当终端发生小区重选时,终端可以根据当前驻留小区的配置发起基于RA-SDT过程。根据RAN2#111e会议得出的结论,对于小区重选场景下的RA-SDT,UE上下文可以由源基站迁移到目标基站,也可以保留在源基站。
此外,根据定位(positioning)课题的研究进展,需要支持在非激活态传输定位测量报告(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port),而定位测量报告需要承载在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中,并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ignal Resource Bearer,SRB)实现空口传输。经过RAN2#113e的进一步讨论,SDT过程在支持数据无线承载(Data Resource Bearer,DRB)数据传输外,还需要支持SRB1/SRB2数据的传输。
切换场景下Xn接口间的数据传输:
在切换过程中,为了避免用户数据丢失,目标基站和源基站之间在切换准备阶段需要建立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GTP)隧道来支持用户数据在两个节点间的传输。
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包含UE上下文信息(UE Context Information)及PDU会话资源设置列表(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 List)等,用于目标基站针对每个PDU会话建立传输数据的GTP隧道。目标基站通过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向源基站反馈GTP隧道建立情况,具体流程参见图5。
对于发生了小区重选的RA-SDT过程,源基站可以将UE上下文保留在源侧(即SDT without anchor relocation场景),在这种方案下,目标基站需要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通过Xn接口转交给源基站,由源基站完成上行数据的向上递交,如:将用户面数据递交到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将控制 面数据递交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上述方案的实现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DRB数据在Xn接口间的传输,当前协议中的GTP隧道是针对每个PDU会话建立的,接口间传递的数据形式为服务数据调整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file,SDAP)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这需要两侧节点共享UE上下文信息,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配置,PDCP配置等。对于SDT without anchor relocation的场景,目标基站无法获取PDCP配置,因此数据无法被PDCP及以上的协议层处理,导致现有Xn接口间的数据传输方式无法使用于SDT without anchor relocation方案。
对于SRB数据在Xn接口间的传输,当前协议定了两类通过Xn接口传输PDCP-C PDU的场景,分别为:
-场景1:对于没有执行UE上下文迁移的RNAU过程,源基站将RRC释放消息封装在PDCP-C PDU容器(container)中,目标基站收到后,经过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处理后传输给终端。
-场景2:对于双链接场景下的分离SRB,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需要将RRC消息封装到PDCP-C PDU容器中转交到主节点(Master Node,MN),由MN侧的PDCP层对数据进行处理。
因此,当前应用场景不支持SDT without anchor relocation时传输SRB数据。
相关技术中,尚未对小区重选场景下的RA-SDT过程传输DRB数据、SRB数据提供支持,基于如上问题,本申请提供有如下的解决方案。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12和终端14。
接入网12中包括若干个网络设备120。网络设备120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5G NR-U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描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14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可选的,网络设备120之间的通信接口为Xn接口。
终端14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网络设备120与终端14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可选的,终端14支持在非激活态执行小数据传输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段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NR-U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以及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6示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终端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通过发起SDT流程,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SDT是为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配置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SDT不需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RRC连接。对于数据量小且传输频率低的终端设备来说,若只能通过连接建立恢复过程,恢复与网络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之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则数据传输完成后又需要回到非激活态,终端的功耗较大。通过进行SDT过程,终端能够避免进行连接状态的转换,从而减少终端的功耗。
可选的,SDT过程包括:基于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CG)的小数据传输过程;或,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过程。其中,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过程可以是基于2步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过程,也可以是基于4步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过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SDT过程是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过程。
可选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类型包括如下类型中的至少一种:DRB数据;SRB数据。
步骤702,目标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处于小区重选场景下,终端的最后的服务基站为源基站,小区重选后的服务基站为目标基站。由于终端已重选至目标基站,则目标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步骤703,通过第一接口,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源基站侧。
第一接口是目标基站与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可选的,第一接口为Xn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源基站侧,则目标基站需要将接收到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通过第一接口转交给源基站,由源基站完成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向上递交。
可选的,步骤703实现为:针对支持SDT过程的逻辑信道建立第一接口间数据传输的GTP隧道,通过第一接口间的GTP隧道,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可选的,步骤703实现为:通过第一接口间的索取UE上下文请求中的RRC容器,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可选的,步骤703实现为:通过第一接口间的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步骤704,源基站接收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源基站相应接收目标基站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步骤705,源基站向核心网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之后,源基站将上行非激活态数据进一步递交给核心网。示例性的,源基站将属于用户面数据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递交给UPF;将属于控制面数据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递交给AMF。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小区重选场景下的小数据传输过程,终端的UE上下文可以保留在源基站侧,则在目标基站接收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情况下,目标基站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由源基站将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向上传递,从而实现小区重选场景下的RA-SDT。
在基于图7的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在目标基站和源基站之间通过第一接口进行非激活态数据的传输,本申请提供有如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
在示意性实施例中,针对支持SDT过程的逻辑信道建立第一接口间数据传输的GTP隧道,通过第一接口间的GTP隧道传输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或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6示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终端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参见上述步骤701,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802,目标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参见上述步骤702,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803,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GTP隧道信息,第一GTP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
第一GTP隧道是为了在目标基站与源基站之间传输上行非激活态数据,而在第一接口间建立的GTP隧道。
步骤804,目标基站接收第一GTP隧道信息。
可选的,第一GTP隧道信息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第一GTP通道端点标志符(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GTP隧道信息携带在第二消息中,第二消息用于向目标基站提供源基站针对支持传输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建立的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的相关信息。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9,目标基站通过第二消息获取第一GTP隧道信息的过程如下步骤903至步骤906所示:
步骤903,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向源基站索要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源基站告知终端在进行RA-SDT过程。
示例性的,第一消息为索取UE上下文请求(Retrieve UE Context Reques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903替换实现为:
S11,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I-RNTI。
可选的,I-RNTI携带在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也即,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包括I-RNTI。
S12,目标基站接收I-RNTI。
可选的,目标基站通过接收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接收I-RNTI。
S13,目标基站基于I-RNTI寻址源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步骤904,源基站接收第一消息。
可选的,第一消息携带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UE XnAP标识;第一UE上下文标识;第一恢复MAC-I;第一目标小区标识。
步骤905,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GTP隧道信息。
步骤906,目标基站接收第二消息。
如上述步骤903至步骤906所示,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索要终端的UE上下文,且,告知终端在进行RA-SDT过程,源基站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不执行UE上下文迁移,为了保障RA-SDT过程的进行,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GTP隧道信息,第一GTP隧道信息用于建立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则目标基站可以后续通过第一接口的第一GTP隧道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以保障RA-SDT过程。
可选的,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其中,第一逻辑信道索引用于指示第一GTP隧道对应的逻辑信道。可选的,第一逻辑信道索引由源基站基于保留在源基站侧的终端的UE上下文来确定。
可选的,第一GTP隧道信息与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对应有第一映射关系;目标基站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消息,对第一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10,源基站与目标基站之间建立的GTP隧道与逻辑信道索引(logical channel Identity,LCID)具有映射关系,如:LCID#1对应于GTP隧道#1;LCID#2对应于GTP隧道#2;LCID#3对应于GTP隧道#3。
可选的,第二消息还包括: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可选的,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由源基站基于保留在源基站侧的终端的UE上下文来确定。目标基站通过获取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可以保障数据被高层协议层处理。
步骤805,通过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805替换实现为:
S21,目标基站确定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S22,通过第一接口间与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GTP隧道,目标基站将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传递到源基站。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10,目标基站确定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为LCID#1,LCID#1对应的第一GTP隧道为GTP隧道#1,则通过第一接口间的GTP隧道#1,目标基站将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传递到源基站。
步骤806,源基站接收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接口间的与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GTP隧道,源基站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
步骤807,源基站向核心网发送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相应的,核心网接收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步骤808,核心网发送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下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核心网通过终端发起的SDT过程发送的下行数据,SDT过程是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接收源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为了对上行非激活态数据进行反馈,向源基站发送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步骤809,源基站接收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步骤810,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二GTP隧道信息,第二GTP隧道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
第二GTP隧道是为了在目标基站与源基站之间传输下行非激活态数据,而在第一接口间建立的GTP隧道。
步骤811,源基站接收第二GTP隧道信息。
可选的,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第二IP地址;第二GTP TEI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GTP隧道信息携带在第三消息中,第三消息用于向源基站提供目标基站针对支持传输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建立的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的相关信息。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9,源基站通过第三消息获取第二GTP隧道信息的过程如下步骤912至步骤913所示:
步骤912,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第二GTP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912替换实现为:
S31,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向目标基站告知源基站处有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到达。
S32,目标基站接收第四消息。
S33,在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第四消息后,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三消息。
可选的,第四消息中包含逻辑信道指示信息,逻辑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建立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也即,目标基站通过第四消息确定需要建立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912替换实现为:在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后,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三消息。在该实现方式中,步骤912至步骤913可以在步骤911之前实施。也即,目标基站与源基站之间先建立用于下行非激活态数据传输的第二GTP隧道,再在有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到达的情况下,使用第二GTP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第二消息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索引,第一逻辑信道索引用于指示需要建立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也即,目标基站通过源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确定需要建立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由于第二消息用于为一些逻辑信道建立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则目标基站基于第二消息中的第一逻辑信道索引,也相应的通过第三消息对上述逻辑信道建立第二GTP隧道。
步骤913,源基站接收第三消息。
可选的,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逻辑信道索引。其中,第二逻辑信道索引用于指示第二GTP隧道对应的逻辑信道。可选的,第三消息中的第二逻辑信道索引基于上述第四消息或上述第二消息来确定。
可选的,第二GTP隧道信息与第二逻辑信道索引对应有第二映射关系;源基站响应于接收到第三消息,对第二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步骤812,通过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812替换实现为:
S41,源基站确定下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S42,通过第一接口间与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GTP隧道,源基站将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传递到目标基站。
步骤813,目标基站接收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接口间与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GTP隧道,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
步骤814,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相应的,终端接收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非激活态数据包括如下类型中的至少一种:DRB数据;SRB数据。也即,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和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可以均为DRB数据,也可以均为SRB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小区重选场景下的DRB数据或SRB数据的小数据传输过程,终端的UE上下文可以保留在源基站侧,则针对支持SDT过程的逻辑信道建立第一接口间数据传输的GTP隧道,通过第一接口间的GTP隧道传输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或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方案二:
在示意性实施例中,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一上行SRB数据,通过第一接口间的索取UE上下文请求中的RRC容器传输第一上行SRB数据。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 应用于如图6示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终端发送第一上行SRB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通过发起SDT流程,发送第一上行SRB数据。
可选的,第一上行SRB数据是没有经过RLC分割,且采用默认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步骤1102,目标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SRB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1102之前,目标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指示消息,第一数据指示消息用于指示RA-SDT过程中存在上行SRB数据。可选的,第一数据指示消息包括如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恢复原因(Resume Cause);MAC控制信元(Control Element,CE)。
步骤1103,通过第一接口,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用于向源基站索要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源基站告知终端在进行RA-SDT过程,第五消息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一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示例性的,第五消息为索取UE上下文请求(Retrieve UE Context Reques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103替换实现为:
S51,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I-RNTI。
可选的,I-RNTI携带在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也即,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包括I-RNTI。
S52,目标基站接收I-RNTI。
可选的,目标基站通过接收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接收I-RNTI。
S53,目标基站基于I-RNTI寻址源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五消息。
步骤1104,源基站接收第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源基站通过第五消息中的RRC容器,接收第一上行SRB数据。
可选的,第五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UE XnAP标识;第二UE上下文标识;第二恢复MAC-I;第二目标小区标识。
可选的,第五消息中的第二UE XnAP标识用于供目标基站向源基站提供传输下行SRB数据的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在存在下行SRB数据的情况下,将执行如下步骤1106至步骤1110。
步骤1105,源基站向核心网发送第一上行SRB数据。
相应的,核心网接收第一上行SRB数据。
步骤1106,核心网发送第一下行SRB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上行SRB数据,为了对第一上行SRB数据进行反馈,向源基站发送第一下行SRB数据。
步骤1107,源基站接收第一下行SRB数据。
步骤1108,通过第一接口间的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XnAP信令,第一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一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其中,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目标基站基于第二UE XnAP标识建立。
可选的,第一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RRC TRANSFER);专用XnAP信令,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也即,第一XnAP信令可以为针对该场景扩展的RRC转移,也可以为转为该场景引入的专用XnAP信令。
步骤1109,目标基站接收第一XnAP信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基站通过第一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接收第一下行SRB数据。
步骤1110,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SRB数据。
相应的,终端接收第一下行SRB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小区重选场景下,由第一上行SRB数据触发的小数据传输过程,第一上行SRB数据是没有经过RLC分割,且采用默认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终端的UE上下文可以保留在源基站侧,则目标基站通过第一接口间的索取UE上下文请求中的RRC容器传输第一上行SRB数据。
同时,由于目标基站发送的索取UE上下文请求中包含UE XnAP标识,则可以通过该UE XnAP标识建立XnAP信令传输通道,实现第一下行SRB数据的传输。
方案三:
在示意性实施例中,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二上行SRB数据,通过第一接口间的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传输第二上行SRB数据。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 应用于如图6示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201,终端发送第二上行SRB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通过发起SDT流程,发送第二上行SRB数据。
可选的,第二上行SRB数据是采用默认RLC配置或采用终端专用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步骤1202,目标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上行SRB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1202之前,目标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指示消息,第二数据指示消息用于指示RA-SDT过程中存在上行SRB数据。可选的,第二数据指示消息包括如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恢复原因(Resume Cause);MAC CE。
步骤1203,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三UE XnAP标识,第三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203替换实现为:
S61,通过第一接口,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向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且,用于告知源基站终端在进行RA-SDT过程。
示例性的,第六消息为索取UE上下文请求(Retrieve UE Context Request)。
可选的,目标基站基于终端发送的I-RNTI寻址源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六消息。
S62,源基站接收第六消息。
可选的,第六消息包括第四UE XnAP标识,第四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传输下行SRB数据的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
S63,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三UE XnAP标识。
如上述步骤S61至步骤S63所示,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六消息,索要终端的UE上下文,且,告知终端在进行RA-SDT过程,源基站在接收到第六消息后,不执行UE上下文迁移,为了保障RA-SDT过程的进行,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三UE XnAP标识,第三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则目标基站可以后续通过第一接口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传输第二上行SRB数据以保障RA-SDT过程。
步骤1204,目标基站接收第三UE XnAP标识。
步骤1205,通过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第二XnAP信令,第二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二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其中,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源基站基于第三UE XnAP标识建立。
可选的,第二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RRC TRANSFER);专用XnAP信令,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也即,第二XnAP信令可以为针对该场景扩展的RRC转移,也可以为转为该场景引入的专用XnAP信令。
步骤1206,源基站接收第二XnAP信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源基站通过第二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接收第二上行SRB数据。
步骤1207,源基站向核心网发送第二上行SRB数据。
相应的,核心网接收第二上行SRB数据。
在存在下行SRB数据的情况下,将执行如下步骤1208至步骤1110。
步骤1208,核心网发送第二下行SRB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二上行SRB数据,为了对第二上行SRB数据进行反馈,向源基站发送第二下行SRB数据。
步骤1209,源基站接收第二下行SRB数据。
步骤1210,通过第一接口间的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三XnAP信令,第三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二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目标基站基于第四UE XnAP标识建立。
可选的,第三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专用XnAP信令,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也即,第三XnAP信令可以为针对该场景扩展的RRC转移,也可以为转为该场景引入的专用XnAP信令。
步骤1211,目标基站接收第三XnAP信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基站通过第三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接收第二下行SRB数据。
步骤1212,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下行SRB数据。
相应的,终端接收第二下行SRB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小区重选场景下,由第二上行SRB数据触发的小数据传输过程,第二上行SRB数据是采用默认RLC配置或采用终端专用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终端的UE上 下文可以保留在源基站侧,则目标基站在发送索取UE上下文请求后,通过第一接口间的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传输第二上行SRB数据。
同时,由于索取UE上下文请求中包含UE XnAP标识,则可以通过该UE XnAP标识建立XnAP信令传输通道,实现第二下行SRB数据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分别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实施,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由目标基站执行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目标基站一侧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由源基站执行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源基站一侧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目标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实现成为目标基站,或者,实现成为目标基站中的一部分,该装置包括:上行接收模块1301和上行发送模块1302;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1302,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向源装置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装置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装置与所述源装置之间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发送模块1302包括: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和上行发送子模块;
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一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
所述上行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一GTP隧道,向所述源装置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所述源装置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I-RNTI;基于所述I-RNTI寻址所述源装置,向所述源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I-RNTI携带在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UE XnAP标识;第一UE上下文标识;第一恢复MAC-I;第一目标小区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索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对应有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和所述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由所述源装置基于保留在所述源装置侧的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来确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发送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GTP隧道,将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传递到所述源装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IP地址;第一GTP TEID。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第一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一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二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二GTP隧道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
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二GTP隧道,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第一下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四消息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告知所述源装置处有所述下行非激活 态数据到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消息中包含逻辑信道指示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二消息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向目标基站提供源基站针对支持传输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建立的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的相关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索引,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逻辑信道索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IP地址;第二GTP TEID。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二GTP隧道,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非激活态数据包括如下类型中的至少一种DRB数据;SRB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一上行SRB数据,所述上行发送模块1302包括:第五消息发送子模块;
所述第五消息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向所述源装置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所述第五消息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UE XnAP标识;第二UE上下文标识;第二恢复MAC-I;第二目标小区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二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一XnAP信令,所述第一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一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第二UE XnAP标识建立;
所述第二下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下行SRB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数据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RA-SDT过程中存在上行SRB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指示消息包括如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恢复原因;MAC CE。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是没有经过RLC分割,且采用默认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二上行SRB数据,所述上行发送模块1302包括:XnAP标识接收子模块和XnAP信令发送子模块;
所述XnAP标识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三UE XnAP标识,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
所述XnAP信令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二XnAP信令,所述第二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XnAP标识接收子模块,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且,用于告知所述源基站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三UE XnAP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六消息包括第四UE XnAP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三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三下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三XnAP信令,所述第三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二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第四UE XnAP标识建立;
所述第三下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SRB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数据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RA-SDT过程中存在上行SRB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指示消息包括如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恢复原因;MAC CE。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是采用默认RLC配置或采用终端专用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源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实现成为源基站,或者,实现成为源基站中的一部分,该装置包括:上行接收模块1401和上行发送模块1402;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1401,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装置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装置与所述源装置之间的通信接口;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1402,用于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接收模块1401包括:第一隧道信息发送子模块和上行接收子模块;
所述第一隧道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一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
所述上行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一GTP隧道,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隧道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所述源装置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UE XnAP标识;第一UE上下文标识;第一恢复MAC-I;第一目标小区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索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和所述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由所述源装置基于保留在所述源装置侧的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来确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GTP隧道,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IP地址;第一GTP TEID。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下行接收模块、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和第一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二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二GTP隧道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
所述第一下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二GTP隧道,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告知所述源装置处有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到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消息中包含逻辑信道指示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逻辑信道索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索引对应有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三消息,对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二GTP隧道,将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 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传递到所述目标装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IP地址;第二GTP TEID。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非激活态数据包括如下类型中的至少一种DRB数据;SRB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一上行SRB数据,所述上行接收模块1401包括:第五消息接收子模块;
所述第五消息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向所述源装置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所述第五消息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UE XnAP标识;第二UE上下文标识;第二恢复MAC-I;第二目标小区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二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SRB数据;
所述第二下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一XnAP信令,所述第一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装置基于所述第二UE XnAP标识建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是没有经过RLC分割,且采用默认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二上行SRB数据,所述上行接收模块1401包括:XnAP标识发送子模块和XnAP信令接收子模块;
所述XnAP标识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三UE XnAP标识,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
所述XnAP信令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二XnAP信令,所述第二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XnAP标识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且,用于告知所述源基站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六消息包括第四UE XnAP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三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三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二下行SRB数据;
所述第三下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三XnAP信令,所述第三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装置基于所述第四UE XnAP标识建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RRC转移;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是采用默认RLC配置或采用终端专用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源基站或目标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1501、接收器1502、发射器1503、存储器1504和总线1505。
处理器15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5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502和发射器15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504通过总线1505与处理器1501相连。
存储器15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 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
其中,当网络设备实现为目标基站时,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中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以执行上述图7至图9、图11至图12任一所示的方法中,由目标基站执行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实现目标基站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
其中,当网络设备实现为源基站时,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中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以执行上述图7至图9、图11至图12任一所示的方法中,由源基站执行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实现为源基站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终端通过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RA-SDT过程,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网络设备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5)

  1. 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基站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小数据传输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RA-SDT过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一GTP隧道,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一GTP隧道信息,包括: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
    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非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I-RNTI;
    基于所述I-RNTI寻址所述源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RNTI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
  6. 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UE XnAP标识;第一UE上下文标识;第一恢复MAC-I;第一目标小区标识。
  7. 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一逻辑信道索引。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对应有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终端专用无线链路控制RLC配置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和所述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由所述源基站基于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的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来确定。
  11. 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一GTP隧道,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GTP隧道,将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传递到所述源基站。
  12. 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
    第一GTP通道端点标志符TEID。
  13. 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二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二GTP隧道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二GTP隧道,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三消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四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告知所述源基站处有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到达。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中包含逻辑信道指示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三消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提供所述源基站针对支持传输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建立的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的相关信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索引,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19.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如下信息:
    第二逻辑信道索引。
  20.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二GTP隧道,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二GTP隧道,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
  21. 根据权利要求13至2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IP地址;
    第二GTP TEID。
  22. 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激活态数据包括如下类型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无线承载DRB数据;
    信令无线承载SRB数据。
  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一上行SRB数据;
    所述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所述第五消息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面协议数据单元PDCP-C PDU。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UE XnAP标识;第二UE上下文标识;第二恢复MAC-I;第二目标小区标识。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一XnAP信令,所述第一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一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第二UE XnAP标识建立;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下行SRB数据。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27.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数据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RA-SDT过程中存在上行SRB数据。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指示消息包括如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恢复原因;
    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MAC CE。
  29.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是没有经过RLC分割,且采用默认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3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二上行SRB数据;
    所述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三UE XnAP标识,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二XnAP信令,所述第二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三UE XnAP标识,包括: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且,用于告知所述源基站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
    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消息包括第四UE XnAP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三XnAP信令,所述第三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二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第四UE XnAP标识建立;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SRB数据。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34. 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数据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RA-SDT过程中存在上行SRB数据。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指示消息包括如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恢复原因;
    MAC CE。
  36. 根据权利要求30至3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37. 根据权利要求30至3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是采用默认RLC配置或采用终端专用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38. 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源基站中,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小数据传输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RA-SDT过程。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一GTP隧道,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一GTP隧道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
    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UE XnAP标识;第一UE上下文标识;第一恢复MAC-I;第一目标小区标识。
  42. 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一逻辑信道索引。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终端专用无线链路控制RLC配置信息。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和所述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由所述源基站基于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的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来确定。
  45. 根据权利要求39至4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GTP隧道,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
  46. 根据权利要求39至4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
    第一GTP通道端点标志符TEID。
  47. 根据权利要求39至4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二GTP隧道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二GTP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48. 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
  49. 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告知所述源基站处有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到达。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中包含逻辑信道指示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51. 根据权利要求48至5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
    第二逻辑信道索引。
  52.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索引对应有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三消息,对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53. 根据权利要求47至5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二GTP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二GTP隧道,将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传递到所述目标基站。
  54. 根据权利要求47至5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IP地址;
    第二GTP TEID。
  55. 根据权利要求39至5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激活态数据包括如下类型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无线承载DRB数据;
    信令无线承载SRB数据。
  56.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一上行SRB数据;
    所述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所述第五消息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面协议数据单元PDCP-C PDU。
  57.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UE XnAP标识;第二UE上下文标识;第二恢复MAC-I;第二目标小区标识。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SRB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一XnAP信令,所述第一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第二UE XnAP标识建立。
  59.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60. 根据权利要求56至5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是没有经过RLC分割,且采用默认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61.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二上行SRB数据;
    所述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
    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三UE XnAP标识,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XnAP信令,所述第二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62.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三UE XnAP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且,用于告知所述源基站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
    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
  63. 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消息包括第四UE XnAP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二下行SRB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三XnAP信令,所述第三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第四UE XnAP标识建立。
  64. 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65. 根据权利要求61至6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66. 根据权利要求61至6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是采用默认RLC配置或采用终端专用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67. 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目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上行接收模块和上行发送模块;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向源装置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装置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装置与所述源装置之间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小数据传输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RA-SDT过程。
  68. 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发送模块包括: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和上行发送子模块;
    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一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
    所述上行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一GTP隧道,向所述源装置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69. 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
    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所述源装置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
    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
  70. 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非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I-RNTI;
    基于所述I-RNTI寻址所述源装置,向所述源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71. 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I-RNTI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
  72. 根据权利要求69至7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UE XnAP标识;第一UE上下文标识;第一恢复MAC-I;第一目标小区标识。
  73. 根据权利要求69至7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一逻辑信道索引。
  74. 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对应有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75. 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终端专用无线链路控制RLC配置信息。
  76. 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和所述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由所述源装置基于保留在所述源装置侧的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来确定。
  77. 根据权利要求68至7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发送子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GTP隧道,将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传递到所述源装置。
  78. 根据权利要求68至7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
    第一GTP通道端点标志符TEID。
  79. 根据权利要求68至7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第一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一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二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二GTP隧道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
    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二GTP隧道,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第一下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80. 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
  81. 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四消息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告知所述源装置处有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到达。
  82. 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中包含逻辑信道指示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83. 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二消息后,向所述源装置发送所述第三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提供所述源基站针对支持传输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建立的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的相关信息。
  84. 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索引,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85. 根据权利要求80至8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
    第二逻辑信道索引。
  86. 根据权利要求79至8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二GTP隧道,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PDCP PDU或RLC PDU。
  87. 根据权利要求79至8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IP地址;
    第二GTP TEID。
  88. 根据权利要求68至8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激活态数据包括如下类型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无线承载DRB数据;
    信令无线承载SRB数据。
  89. 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一上行SRB数据,所述上行发送模块包括:第五消息发送子模块;
    所述第五消息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向所述源装置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所述第五消息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面协议数据单元PDCP-C PDU。
  90. 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UE XnAP标识;第二UE上下文标识;第二恢复MAC-I;第二目标小区标识。
  91. 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二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一XnAP信令,所述第一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一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第二UE XnAP标识建立;
    所述第二下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下行SRB数据。
  92. 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93. 根据权利要求89至9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数据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RA-SDT过程中存在上行SRB数据。
  94. 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指示消息包括如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恢复原因;
    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MAC CE。
  95. 根据权利要求89至9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是没有经过RLC分割,且采用默认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96. 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二上行SRB数据,所述上行发送模块包括:XnAP标识接收子模块和XnAP信令发送子模块;
    所述XnAP标识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第三UE XnAP标识,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
    所述XnAP信令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源装置发送第二XnAP信令,所述第二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的PDCP-C PDU。
  97. 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nAP标识接收子模块,用于,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且,用于告知所述源基站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
    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
  98. 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消息包括第四UE XnAP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三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三下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源装置发送的第三XnAP信令,所述第三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第二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第四UE XnAP标识建立;
    所述第三下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SRB数据。
  99. 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100. 根据权利要求96至9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数据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RA-SDT过程中存在上行SRB数据。
  101. 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指示消息包括如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恢复原因;
    MAC CE。
  102. 根据权利要求96至10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103. 根据权利要求96至10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是采用默认RLC配置或采用终端专用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104. 一种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装置侧,所述装置包括:上行接收模块和上行发送模块;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装置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目标装置与所述源装置之间的通信接口;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小数据传输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RA-SDT过程。
  105. 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接收模块包括:第一隧道信息发送子模块和上行接收子模块;
    所述第一隧道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一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GTP隧道;
    所述上行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一GTP隧道,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106. 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向所述源装置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
    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
  107. 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UE XnAP标识;第一UE上下文标识;第一恢复MAC-I;第一目标小区标识。
  108. 根据权利要求106或10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第一逻辑信道索引。
  109. 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
    终端专用无线链路控制RLC配置信息。
  110. 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索引和所述终端专用RLC配置信息由所述源装置基于保留在所述源装置侧的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来确定。
  111. 根据权利要求105至11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GTP隧道,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
  112. 根据权利要求105至1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
    第一GTP通道端点标志符TEID。
  113. 根据权利要求105至1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下行接收模块、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和第一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二GTP隧道信息,所述第二GTP隧道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GTP隧道;
    所述第一下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所述第二GTP隧道,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
  114. 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
  115. 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告知所述源装置处有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到达。
  116. 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中包含逻辑信道指示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建立所述第二GTP隧道的逻辑信道。
  117. 根据权利要求114至11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
    第二逻辑信道索引。
  118. 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索引对应有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三消息,对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119. 根据权利要求113至11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发送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二GTP隧道,将所述下行非激活态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传递到所述目标装置。
  120. 根据权利要求113至11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GTP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IP地址;
    第二GTP TEID。
  121. 根据权利要求105至12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激活态数据包括如下类型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无线承载DRB数据;
    信令无线承载SRB数据。
  122. 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一上行SRB数据,所述上行接收模块包括:第五消息接收子模块;
    所述第五消息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向所述源装置索要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且,用于向所述源装置告知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所述第五消息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面协议数据单元PDCP-C PDU。
  123. 根据权利要求1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消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UE XnAP标识;第二UE上下文标识;第二恢复MAC-I;第二目标小区标识。
  124. 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二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SRB数据;
    所述第二下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一XnAP信令,所述第一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一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一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装置基于所述第二UE XnAP标识建立。
  125. 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126. 根据权利要求122至12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SRB数据是没有经过RLC分割,且采用默认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127. 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包括:第二上行SRB数据,所述上行接收模块包括:XnAP标识发送子模块和XnAP信令接收子模块;
    所述XnAP标识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三UE XnAP标识,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
    所述XnAP信令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二XnAP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的第二XnAP信令,所述第二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的 PDCP-C PDU。
  128. 根据权利要求1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nAP标识发送子模块,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向所述源基站索要UE上下文,且,用于告知所述源基站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RA-SDT过程;
    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三UE XnAP标识。
  129. 根据权利要求1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消息包括第四UE XnAP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下行接收模块和第三下行发送模块;
    所述第三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二下行SRB数据;
    所述第三下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间的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目标装置发送第三XnAP信令,所述第三XnAP信令中的RRC容器用于传输封装有所述第二下行SRB数据的PDCP-C PDU,所述第三XnAP信令传输通道由所述目标装置基于所述第四UE XnAP标识建立。
  130. 根据权利要求1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131. 根据权利要求127至13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XnAP信令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RRC转移;
    专用XnAP信令,所述专用XnAP信令是为传输所述SDT过程中的SRB数据而生成的信令。
  132. 根据权利要求127至13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上行SRB数据是采用默认RLC配置或采用终端专用RLC配置的上行SRB数据。
  133.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向源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源基站侧,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源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所述终端通过小数据传输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RA-SDT过程。
  134.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非激活态数据是终端通过小数据传输SDT过程传输的上行数据,所述SDT过程是基于随机接入的小数据传输RA-SDT过程,所述终端的UE上下文保留在所述网络设备侧。
  13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6任一所述的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80079493.0A 2021-03-25 2021-03-25 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362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3097 WO2022198597A1 (zh) 2021-03-25 2021-03-25 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6255A true CN116636255A (zh) 2023-08-22

Family

ID=83396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9493.0A Pending CN116636255A (zh) 2021-03-25 2021-03-25 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6255A (zh)
WO (1) WO202219859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5315B2 (en) * 2010-04-01 2016-09-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reselections
WO2017166271A1 (zh) * 2016-04-01 2017-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小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66398B (zh) * 2017-01-26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0139386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CN111314464B (zh) * 2020-02-17 2021-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于边缘计算场景的通信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8597A1 (zh)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73469A1 (en) Sidelink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US2022001500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75579B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CN107645779B (zh) 一种数据发送、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1749012B1 (ko) Lte 시스템에서 작은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상시접속 베어러
US10064221B2 (en) Determining a transition of a terminal between its idle state and its connected state
CN112005614A (zh) Rrc_inactive状态下的ta更新
WO2017054538A1 (zh) 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8521880B (zh) 切换基站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048748A1 (en) Mobil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related equipment
US20190021135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Network by User Equipment, Core Network Entity, Base Station, and First UE
CN107231623A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WO2022001928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5542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460058A (zh) 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840084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151306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37406A1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2220661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16443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2544501A (ja) サイドリンクrrc手順
CN115720717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WO2022082690A1 (zh) 群组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174399A1 (zh)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62794A1 (zh)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