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4085A -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4085A
CN116634085A CN202310459406.5A CN202310459406A CN116634085A CN 116634085 A CN116634085 A CN 116634085A CN 202310459406 A CN202310459406 A CN 202310459406A CN 116634085 A CN116634085 A CN 116634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volume amplitude
volume
target
au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94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艳
马德寰
韩光远
吕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Haining Eswin IC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Haining Eswin IC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Haining Eswin IC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594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34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34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4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60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the soun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 H04S7/30Control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the sound fie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针对各通道,根据通道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及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对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基于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目标通道输出目标音频。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音频输出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电子设备最终输出的目标音频不够准确的缺陷,实现在音量控制阶段中,对音频源的多个通道的音量幅度进行调整,以增设溢出反馈处理,进而提高目标音频的输出准确性。

Description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视音频系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电视音频系统中多个音频码流同时接入音频接口或同时从扬声装置中进行播出的情况下,需要对这多个音频码流进行混音操作,以使这多个音频码流能够混合成一路码流,从而有效接入音频接口或从扬声装置中播出。
现有的音频输出方法中,电子设备可利用三种混音算法对上述多个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处理,以便后续输出混合后的目标音频。其中,该三种混音算法可以包括:平均混音算法、对齐混音算法及自对齐混音算法等。然而,该平均混音算法会随着混音通路数量的增加,导致目标音频的性能急剧下降;该对齐混音算法在混音时会导致目标音频的音量忽大忽小,不够稳定;该自对齐混音算法会引入噪音,导致目标音频音量不够准确。
综上所述,现有的音频输出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电子设备最终输出的目标音频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音频输出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电子设备最终输出的目标音频不够准确的缺陷,实现在音量控制阶段中,能够对音频源的多个通道的音量幅度进行调整,以增设溢出反馈处理,进而提高目标音频的输出准确性。
本公开提供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包括:
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针对各该通道,根据该通道对应的该第一音量幅度及该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对该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
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该目标通道输出该目标音频。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该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该目标通道输出该目标音频,包括: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该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基于该目标音量幅度,通过该目标通道输出该目标音频。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获取各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包括:获取各该通道在前一时刻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针对各该通道,根据该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该根据该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包括:对该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该第三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和预设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之和为1。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该根据该通道对应的该第一音量幅度及该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包括:根据该通道对应的该第一音量幅度,确定调整系数;将该调整系数与该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相乘,得到该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根据所有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该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该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包括: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该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该目标音频中指定通道对应的当前音量幅度;在该当前音量幅度不满足预设音量幅度阈值的情况下,调整该指定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以使该当前音量幅度满足该预设音量幅度范围,得到该目标音频对应的该目标音量幅度。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音频输出方法,该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包括:确定该目标音频对应多个通道各自对应的预设权重参数,该预设权重参数均为正数且该预设权重参数之和为1;按照各该预设权重参数,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多个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处理模块,用于针对各该通道,根据该通道对应的该第一音量幅度及该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对该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该目标通道输出该目标音频。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音频输出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音频输出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所述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针对各所述通道,根据所述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音量幅度及所述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对所述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所述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基于各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所述目标通道输出所述目标音频。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音频输出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电子设备最终输出的目标音频不够准确的缺陷,实现在音量控制阶段中,能够对音频源的多个通道的音量幅度进行调整,以增设溢出反馈处理,进而提高目标音频的输出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中的附图,对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执行主体可以是音频输出装置,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可选的,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计算机、移动终端及可穿戴设备等。
下面以电子设备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公开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101、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其中,音频源指的是电子设备中待输出的音频。
通道用于传输音频码流,该音频码流指的是视频文件或音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其中,通道的数量可用M表示,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音量幅度指的是音频源输出时对应的输出音量大小,单位为分贝,该分贝可用dB表示。
在音量控制阶段中,电子设备可先获取音频源及该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然后,该电子设备再获取这多个通道中各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以便后续对该第一音量幅度进行调整。
可选的,各通道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各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可以包括:电子设备获取各通道在前一时刻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该电子设备针对各通道,根据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确定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其中,预设音量幅度是用户自定义得到的。
电子设备在获取第一音量幅度的过程中,可先获取该各通道在前一时刻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并获取预设音量幅度;然后,针对多个通道中的任一通道而言,该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任一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与第一参数,及该任一通道对应的预设音量幅度与第二参数,确定该任一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这样一来,该电子设备就可确定这多个通道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其中,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均为正数,且该第一参数与该第二参数之和为1。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获取第三音量幅度与该电子设备获取预设音量幅度的时序不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根据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确定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对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第三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和预设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之和为1。
其中,第一音量幅度可由第一公式计算得到,该第一公式为:
current_frac1=a0*current_frac0+(1-a0)*dest_frac;
current_frac1表示第一音量幅度;a0表示第三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也可称为调整参数或第一参数,1-a0=b0表示预设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可称为第二参数;current_frac0表示第三音量幅度;dest_frac表示预设音量幅度。
其中,调整参数a0=(1-percent)^(1/n_sample_at);
Percent表示预设常数;n_sample_at=at_time/(1/fs),表示第三参数,at_time表示每次音量幅度调节所用时间;fs表示采样率。
电子设备根据第一公式,可准确确定多个通道中任一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该第一音量幅度也是较为准确的。
102、针对各通道,根据通道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及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其中,通道中采样点的数量不限。
电子设备在获取多个通道之后,可对各通道进行异步采样,得到各通道对应的采样点;然后,针对多个通道中的任一通道而言,该电子设备可确定该任一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并根据该初始音量幅度及之前获取的第一音量幅度,确定该任一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这样一来,该电子设备就可确定这多个通道中每个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可选的,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根据通道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及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根据通道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确定调整系数;该电子设备将调整系数与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相乘,得到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该电子设备根据所有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确定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电子设备在确定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的过程中,可先将根据第一音量幅度确定出一个调整系数,以调整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准确得到该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即将该调整系数与该初始音量幅度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二音量幅度,可选的,该调整系数的取值可以为第一音量幅度的取值。基于此,通道中有多少个采样点,电子设备就会获取多少个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进而根据所有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确定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可选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可由第二公式计算得到,该第二公式为:y_out(i)=y(i)*current_frac’1
y_out(i)表示第二音量幅度;y(i)表示通道中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current_frac’1表示调整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调整系数的取值为第一音量幅度的取值的情况下,current_frac’1=current_frac1
电子设备根据第二公式,可准确确定多个通道中任一通道中任一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该第二音量幅度也是较为准确的。
综上所述,电子设备在步骤101和步骤102中,可有效降低音频信号的幅度,进而避免后续混音阶段因各通路信号采样值的叠加而溢出。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在音量控制阶段中,对第一音量幅度的调整,可有效防止数据溢出。
103、对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
电子设备在音量控制阶段完成之后,可进入混音阶段。在混音阶段中,该电子设备可先确定各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然后,该电子设备再对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接着,该电子设备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以备后续电子设备能够利用该目标通道,对该目标音频进行有效输出。
104、基于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目标通道输出目标音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目标通道输出目标音频,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基于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该电子设备基于目标音量幅度,通过目标通道输出目标音频。
其中,预设的混音权重可以是电子设备出厂前设置好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的,各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也就是说,该预设的混音权重灵活可配,运算简单,且在硬件中易于实现。
可选的,预设的混音权重均为正数且该预设的混音权重之和为1。
电子设备基于第二音量幅度,能够对预设的混音权重进行调节,以确定准确性较高的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然后,该电子设备再基于该目标音量幅度,利用目标通道,有效输出目标音频,以提高该目标音频的输出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混音过程基本不引入噪音,极易于软硬件同时实现,此外,该过程无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干预,基本无延迟,可有效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基于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目标音频中指定通道对应的当前音量幅度;该电子设备在当前音量幅度不满足预设音量幅度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指定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以使当前音量幅度满足预设音量幅度范围,得到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
其中,预设音量幅度范围是由第一预设音量幅度阈值和第二预设音量幅度阈值构建的,该第一预设音量幅度阈值小于该第二预设音量幅度阈值。
可选的,该预设音量幅度范围可以是电子设备出厂前设置好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电子设备可先基于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目标音频中指定通道对应的当前音量幅度;然后,该电子设备将该当前音量幅度与预设音量幅度范围进行比较,可能会存在两种该当前音量幅度不满足该预设音量幅度范围的情况:
情况1:电子设备在该当前音量幅度小于第一预设音量幅度阈值的情况下,可将该指定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调大并将其它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调小,以使该当前音量幅度大于等于该第一预设音量幅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音量幅度阈值,得到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
其中,其它通道为目标音频中所有通道除指定通道以外的通道。
情况2:电子设备在该当前音量幅度大于第二预设音量幅度阈值的情况下,可将该指定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调小并将其它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调大,以使该当前音量幅度小于等于该第二预设音量幅度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音量幅度阈值,得到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
然而,电子设备在该当前音量幅度满足该预设音量幅度范围的情况下,无需对预设的混音权重进行调整。
可选的,电子设备基于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在目标音频对应的音频码流出现数据溢出的情况下,或,在目标音频对应的音量幅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二音量幅度,采用混音算法,调整预设的混音权重,得到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
其中,混音算法指的是可调整各通路对应预设的混音权重的算法,可灵活应对多种用户需求,且不受混音通路数量的影响。
可选的,混音算法可以包括:对齐算法或箝位算法等。
其中,对齐算法指的是在计算混音权重时,需要用到各路音频流当前混音帧中采样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和累加结果中采样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由于该混音权重的计算与各路音频采样值的最大值相关,所以,在计算时采样值需要处理两次。另外,在实时混音过程中,连续两个混音帧的混音权重不同,这会导致音量忽大忽小。
箝位算法指的是在计算混音权重时,引入了一个初始值为1的箍位因子,在计算时如果某一时刻有一路数据溢出,则需要重新计算箍位因子。箍位算法可以有效避免对齐算法的问题,但是如果当前混音路数较大,箍位因子的变化概率较大,溢出的概率也将增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混音路数,混音权重和音量都将剧烈变化。
可选的,预设阈值可以是电子设备出厂前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电子设备在获取目标音频对应的音频码流之后,如果确定该音频码流出现数据溢出的情况,那么,可通过对齐算法、箝位算法等混音算法自适应调节预设的混音权重,利用溢出反馈,有效防止数据溢出;或者,该电子设备在确定目标音频对应的音量幅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说明该音量幅度较小,此时,可通过上述混音算法自适应调节预设的混音权重,以增大该目标音频对应的音量幅度。
可选的,电子设备在确定目标音频对应的音频码流出现数据溢出的情况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调节音量控制算法中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以使最终获取的目标音频对应的音频码流不会出现出现数据溢出的情况,从而有效防止数据溢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对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确定目标音频对应多个通道各自对应的预设权重参数;电子设备按照各预设权重参数,对目标音频对应的多个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
其中,预设权重参数是可调节的,该预设权重参数均为正数且该预设权重参数之和为1。
可选的,预设权重参数可以是电子设备出厂前设置好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的,各通道对应的预设权重参数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针对通道间的加权求和,往往采用平均加权求和,如N个通道,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目标通道即为这N个通道各自对应先乘以1/N,再求和的结果。
可选的,在电子设备中存在虚拟声道的情况下,可将预设的混音权重替换为预设的混音矩阵,进而确定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并基于目标音量幅度,利用目标通道输出目标音频。
这样,电子设备无论是否存在虚拟声道,都能够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以提高该电子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更加有效地输出目标音频。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针对各通道,根据通道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及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对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基于各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目标通道输出目标音频。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音频输出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电子设备最终输出的目标音频不够准确的缺陷,实现在音量控制阶段中,能够对音频源的多个通道的音量幅度进行调整,以增设溢出反馈处理,进而提高目标音频的输出准确性。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具有目标音频的性能稳定、杜绝音量变化及操作复杂度低等优点。
下面对本公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音频输出装置与上文描述的音频输出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2所示,是本公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处理模块202,用于针对各该通道,根据该通道对应的该第一音量幅度及该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对该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该目标通道输出该目标音频。
可选的,处理模块202,具体用于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该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基于该目标音量幅度,通过该目标通道输出该目标音频
可选的,获取模块201包括获取单元2011及处理单元2012;
获取单元2011,用于获取各该通道在前一时刻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
处理单元2012,用于针对各该通道,根据该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可选的,处理模块202,具体用于对该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该第三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和预设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之和为1。
可选的,处理模块202,具体用于根据该通道对应的该第一音量幅度,确定调整系数;将该调整系数与该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相乘,得到该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根据所有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可选的,处理模块202,具体用于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该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该目标音频中指定通道对应的当前音量幅度;在该当前音量幅度不满足预设音量幅度阈值的情况下,调整该指定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以使该当前音量幅度满足该预设音量幅度范围,得到该目标音频对应的该目标音量幅度。
可选的,处理模块202,具体用于确定该目标音频对应多个通道各自对应的预设权重参数,该预设权重参数均为正数且该预设权重参数之和为1;按照各该预设权重参数,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多个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
如图3所示,是本公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320、存储器(memory)330和通信总线340,其中,处理器310,通信接口320,存储器330通过通信总线3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10可以调用存储器3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音频输出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针对各该通道,根据该通道对应的该第一音量幅度及该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对该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该目标通道输出该目标音频。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又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该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针对各该通道,根据该通道对应的该第一音量幅度及该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对该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该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基于各该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该目标通道输出该目标音频。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所述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针对各所述通道,根据所述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音量幅度及所述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对所述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所述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
基于各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所述目标通道输出所述目标音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所述目标通道输出所述目标音频,包括:
基于各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所述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
基于所述目标音量幅度,通过所述目标通道输出所述目标音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所述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包括:
获取各所述通道在前一时刻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
针对各所述通道,根据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确定所述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确定所述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包括:
对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三音量幅度和预设音量幅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所述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所述第三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和预设音量幅度对应的权重之和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音量幅度及所述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包括:
根据所述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音量幅度,确定调整系数;
将所述调整系数与所述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相乘,得到所述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根据所有采样点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确定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所述目标音频对应的目标音量幅度,包括:
基于各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和所述预设的混音权重,确定所述目标音频中指定通道对应的当前音量幅度;
在所述当前音量幅度不满足预设音量幅度范围的情况下,调整所述指定通道对应的预设的混音权重,以使所述当前音量幅度满足所述预设音量幅度范围,得到所述目标音频对应的所述目标音量幅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音频对应多个通道各自对应的预设权重参数,所述预设权重参数均为正数且所述预设权重参数之和为1;
按照各所述预设权重参数,对所述目标音频对应的多个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
8.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音频源对应的多个通道及各所述通道在当前时刻对应的第一音量幅度;
处理模块,用于针对各所述通道,根据所述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音量幅度及所述通道中采样点对应的初始音量幅度,确定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对所述多个通道对应的音频码流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音频,并对所述目标音频对应的通道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通道;基于各所述通道对应的第二音量幅度,通过所述目标通道输出所述目标音频。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音频输出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音频输出方法。
CN202310459406.5A 2023-04-23 2023-04-23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34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9406.5A CN116634085A (zh) 2023-04-23 2023-04-23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9406.5A CN116634085A (zh) 2023-04-23 2023-04-23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4085A true CN116634085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0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9406.5A Pending CN116634085A (zh) 2023-04-23 2023-04-23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40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88540B1 (ko) 클리핑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034710B1 (en)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sound level adjustment unit
CN110060696B (zh) 混音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5149B (zh) 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集成电路
WO2020173141A1 (zh) 一种线性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65981B (zh) 啸叫抑制方法、装置、助听器及存储介质
CN111525902B (zh) 一种音频限幅的方法和系统
JP3478496B2 (ja)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通信装置
US20160173047A1 (en) Audio enhancement via beamforming and multichannel filtering of an input audio signal
CN116634085A (zh)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46061B (zh) 基于峰值和有效值双值检测的动态范围控制方法和电路
CN110858487A (zh) 一种音频信号缩放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70016A (zh)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217978A1 (zh) 一种抑制啸叫的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CN114466285B (zh) 音频信号的响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2163682A (ja) 音声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CN112995073B (zh)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917887B2 (en) Signal processor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08877829B (zh)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19433B1 (ko) 입력 신호에 따라 파라메트릭 이퀄라이저의 게인을 다이나믹하게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채용한 다이내믹 파라메트릭 이퀄라이저
KR101400865B1 (ko) 입력 신호에 따라 파라메트릭 이퀄라이저의 게인을 다이나믹하게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채용한 다이내믹 파라메트릭 이퀄라이저 시스템
US11259118B2 (en)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9286422A (zh) 一种智分装置及调整射频链路的噪声系数的方法
CN111787268A (zh) 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131441A (ko) 혼합된 신호의 잡음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