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3499B - 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3499B
CN116633499B CN202310908101.8A CN202310908101A CN116633499B CN 116633499 B CN116633499 B CN 116633499B CN 202310908101 A CN202310908101 A CN 202310908101A CN 116633499 B CN116633499 B CN 116633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blocks
likelihood ratio
data
stored
log likeli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81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33499A (zh
Inventor
穆锡金
蔡晓
夏军旗
邓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si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si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si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si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81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33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33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3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33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3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确定最大存储量,最大存储量为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根据最大存储量,将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寄存器。以上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接收端寄存器存储量限制造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合并后的译码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背景技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是一种由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为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简称为ARQ)结合而形成的技术。
HARQ主要包括存储、请求重传、合并解调三个步骤。数据发送方向数据接收方发送数据,在数据接收方解码失败的情况下,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并请求数据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接收方将重传的数据和先前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后再解码。HARQ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可以减少重传次数,进而减少时延提高传输速率。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芯片寄存器的存储和带宽资源成本较高,并不能完全存储所有HARQ数据。现有方案中,首先对HARQ合并后的LLR数据进行压缩;若压缩后的数据量还大于寄存器资源剩余量,则继续丢弃码块(Code block,简称为CB)对应的压缩后的待存储数据直至压缩后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寄存器资源剩余量。然而,丢弃CB对应的待存储数据的操作会导致该CB的信息损失,在下次合并中,该CB大概率仍会译码失败,进而导致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为TB)译码错误,最终影响寄存器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接收端寄存器存储量限制造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合并后的译码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包括: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确定最大存储量,所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
可选地,确定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所述最大存储量。
可选地,根据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所述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在所述预测存储量不大于所述剩余存储量时,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最大存储量;在所述预测存储量大于所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所述预测存储量、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所述最大存储量。
可选地,根据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包括:根据公式,确定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其中,/>为所述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可选地,在所述预测存储量大于所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所述预测存储量、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所述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公式,计算丢弃数据量,其中,/>为所述丢弃数据量,/>为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根据公式/>,确定所述最大存储量,其中,/>为所述最大存储量,/>为向下取整函数,/>为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为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可选地,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包括: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解速率匹配处理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下的合并处理,得到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对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之后,对于每一所述码块,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码块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译码;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存储译码输出的目标数据且丢弃所述码块在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保留所述码块在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可选地,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包括:在所述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其中,所述预定值为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最小数据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最大存储量,所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再确定最大存储量,最大存储量为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最后,根据最大存储量,将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寄存器。通过确定每个传输码块最大存储量,达到了减少部分码块丢弃较多对应的待存储数据从而减少信息损失的目的,由于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译码正确所需要最小对数似然比数据量,可以提升码块的译码正确率,进而提高了整个传输块的译码正确率,解决了由于接收端寄存器存储量限制造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合并后的译码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执行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的结构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2、处理器;104、存储器;106、传输设备;108、输入输出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寄存器、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名词或术语进行说明: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是一种由前向纠错编码(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RQ)结合而形成的技术。
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为TB):为通信中的传输块。传输块包括数据块,数据块在TTI上传输。
码块(Code block,简称为CB):指将大传输块TB划分为较小的代码块CB。
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简称为LLR):在通信中通常用于软解码。
Buffer:寄存器,寄存器的功能是存储,它是由具有存储功能的/>组合起来构成的。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储1位二进制代码,故存放n位二进制代码的寄存器,需用n个触发器来构成。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由于接收端寄存器存储量限制造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合并后的译码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其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信息的显示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的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寄存器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具体地,由于芯片系统的存储和带宽资源成本较高,不能完全存储HARQ数据。因此,会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压缩,再确定压缩后的数据量与剩余存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压缩后的待存储的数据量大于资源剩余量的情况下,则丢弃CB对应的待存储数据,直至压缩后的待存储的数据量小于等于资源剩余量。
步骤S102,确定最大存储量,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
具体地,确定最大存储量,可以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进行存储。可以避免在压缩后的数据量大于资源剩余量时,则丢弃部分CB对应的较多待存储数据从而信息损失较大的情况。
步骤S103,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
具体地,将对数似然比数据按照上述最大存储量对各码块对应的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使原本由部分码块丢弃待存储的数据转变为由所有码块共同分担,可以避免部分码块的较大信息损失,提高下次合并的时候码块对应译码成功的概率,进而提升寄存器整体性能。上述方法可用于5G NR和4G LTE系统中。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再确定最大存储量,最大存储量为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最后,根据最大存储量,将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寄存器。通过确定每个传输码块最大存储量,达到了减少部分码块丢弃较多对应的待存储数据从而减少信息损失的目的,由于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译码正确所需要最小对数似然比数据量,可以提升码块的译码正确率,进而提高了整个传输块的译码正确率,解决了由于接收端寄存器存储量限制造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合并后的译码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步骤S102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S1021,根据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上述最大存储量。如图3所示,由于存储器的资源限制,接收端会对CB的LLR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LLR。由于CB[0] 、CB[1]、 CB[2]压缩后的数据总量还没有超过寄存器的数据存储量,因此,不需要对数据进行丢弃。CB[2]是CB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硬比特。而CB[3]则超过了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因此对CB[3]的数据进行丢弃。由于部分数据的缺失,会导致CB[3]大概率译码错误,进而导致TB的译码错误,影响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如图4所示,存储最大存储量的数据, CB[3]的数据无需丢弃。在原有处理方式中,部分码块丢弃的待存储的数据将产生较大的信息损失,从而导致下次合并的时候这些码块译码失败的概率仍然较大。而本申请的方案在下次传输过程中,由于可以将原先由部分码块丢弃待存储的数据转变为由所有码块共同承担,可以减少部分码块的信息损失,所有CB大概率会译码正确,进而整个TB译码正确。该方法可以快速确定码块的最大存储量。
为了进一步计算出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本申请的上述步骤S1021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S10211,根据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步骤S10212,在上述预测存储量不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确定为上述最大存储量。步骤S10213,在上述预测存储量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上述预测存储量、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在实际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预测存储量小于等于剩余存储量,在这种情况下,码块对应的带存储数据的最大长度即为最大存储量。第二种情况为预测存储量大于剩余存储量,则需要将多出的数据分配至所有码块共同分担,进而计算最大存储量。上述方法可以快速确定码块的最大存储量。
上述步骤S1021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例如:根据公式,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其中,/>为上述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上述码块的数量,/>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各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在CB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硬比特数据只可能为1或0,因此位宽为1。在CB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不确定数据的位宽,因此设定位宽为w。该方法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准确的多个上述码块的数据的存储量。
上述步骤S1021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例如:根据公式,计算丢弃数据量,其中,/>为上述丢弃数据量,/>为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根据公式/>,确定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其中,/>为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为向下取整函数,/>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上述丢弃的数据量,/>为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上述码块的数量,/>为各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该方法首先计算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据的存储量即有多少需要存储的总数据量,再根据多个上述码块的数据的存储量和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出丢弃的数据量。最后,将丢弃的数据量平均分配至译码错误的CB中,可以确定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该方法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准确的上述丢弃的数据量和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上,上述步骤S101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S1011,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解速率匹配处理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下的合并处理,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步骤S1012,对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该方法中,用户终端接收到数据后,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得到所有CB的解调后LLR数据,针对每个CB,对解调后LLR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LLR数据。在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时,可以采用正弦波幅度解调、正弦波角度解调以及共振解调技术。其中,正弦波幅度解调是指从携带消息的调幅信号中恢复消息。这种方式称为同步检波或相干解调。正弦波角度解调是指从带有消息的调角波中恢复消息,与频率调制相逆的称为频率解调,与相位调制相逆的称为相位解调。共振解调技术是指通过带通滤波器分离提取出高频调制波,再通过包络检波剔除高频衰减振动的频率成分,最后对包络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速率匹配是指传输信道上的比特被重发或者被打孔。一个传输信道中的比特数在不同的TTI可以发生变化,而所配置的物理信道容量(或者承载比特数)却是固定的。因而,当不同TTI的数据比特发生改变时,为了匹配物理信道的承载能力,输入序列中的一些比特将被重发或者打孔,以确保在传输信道复用后总的比特率与所配置的物理信道承载能力相一致。解速率匹配用来处理速率匹配的相反过程,即用约定的0或1填充速率匹配时打掉的比特。上述方法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可以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可以提升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性。对接收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可以进一步匹配物理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上,在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步骤S104,对上述码块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译码。步骤S105,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存储译码输出的目标数据且丢弃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步骤S106,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保留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该方法对接收端HARQ合并后LLR数据进行译码。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则存储译码输出的硬比特并丢弃存储的HARQ压缩数据。也可以通过覆盖的方式丢弃存储的HARQ压缩数据。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则保留存储的HARQ压缩数据以用于下次重传的HARQ合并。对所有CB都处理结束后,若TB译码正确或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则该TB的传输结束,否则该TB继续重传。
在一些实施例上,上述步骤S103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S1031,在上述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其中,上述预定值为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最小数据量。该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译码正确率。
具体地,在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量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可以避免部分码块的较大信息损失,提高下次HARQ合并时CB译码正确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下次HARQ合并时TB的译码正确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进行介绍。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10,用于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具体地,由于芯片系统的存储和带宽资源成本较高,不能完全存储HARQ数据。因此,会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压缩,再确定压缩后的数据量与剩余存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压缩后待存储的数据量大于资源剩余量的情况下,则丢弃CB对应的待存储数据,直至压缩后待存储的数据量小于等于资源剩余量。
确定单元20,用于确定最大存储量,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
具体地,确定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可以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进行存储。可以避免在压缩后的数据量大于资源剩余量时,则丢弃部分CB对应的较多待存储数据从而信息损失较大的情况。
存储单元30,用于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
具体地,将对数似然比数据按照上述最大存储量对各码块对应的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使原本由部分码块丢弃待存储的数据转变为由所有码块共同分担,可以避免部分码块的较大信息损失,提高下次合并的时候码块对应译码成功的概率,进而提升寄存器整体性能。上述装置可用于5G NR和4G LTE系统中。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最大存储量,最大存储量为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最大存储量,将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寄存器。通过确定每个传输码块最大存储量,达到了减少部分码块丢弃较多对应的待存储数据从而减少信息损失的目的,由于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译码正确所需要最小对数似然比数据量,可以提升码块的译码正确率,进而提高了整个传输块的译码正确率,解决了由于接收端寄存器存储量限制造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合并后的译码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上述最大存储量。如图3所示,由于存储器的资源限制,接收端会对CB的LLR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LLR。由于CB[0] 、CB[1]、 CB[2]压缩后的数据总量还没有超过寄存器的数据存储量,因此,不需要对数据进行丢弃。CB[2]是CB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硬比特。而CB[3]则超过了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因此对CB[3]的数据进行丢弃。由于部分数据的缺失,会导致CB[3]大概率译码错误,进而导致TB的译码错误,影响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如图4所示,存储最大存储量的数据,CB[3]的数据无需丢弃。在原有处理方式中,部分码块丢弃的待存储的数据将产生较大的信息损失,从而导致下次合并的时候这些码块译码失败的概率仍然较大。而本申请的方案在下次传输过程中,由于可以将原先由部分码块丢弃待存储的数据转变为由所有码块共同承担,可以减少部分码块的信息损失,所有CB大概率会译码正确,进而整个TB译码正确。该装置可以快速确定码块的最大存储量。
为了进一步计算出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本申请的上述计算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上述预测存储量不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确定为上述最大存储量。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上述预测存储量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上述预测存储量、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该装置首先计算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据的存储量即有多少需要存储的总数据量,再根据多个上述码块的数据的存储量和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出丢弃的数据量。最后,将丢弃的数据量平均分配至译码错误的CB中,可以确定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在实际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预测存储量小于等于剩余存储量,在这种情况下,码块对应的带存储数据的最大长度即为最大存储量。第二种情况为预测存储量大于剩余存储量,则需要将多出的数据分配至所有码块共同分担,进而计算最大存储量。上述装置可以快速确定码块的最大存储量。
上述第一确定子模块还包括:根据公式,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其中,/>为上述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上述码块的数量,/>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各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在CB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硬比特数据只可能为1或0,因此位宽为1。在CB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不确定数据的位宽,因此设定位宽为w。该装置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准确的多个上述码块的数据的存储量。
上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包括:根据公式,计算丢弃数据量,其中,为上述丢弃数据量,/>为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根据公式/>,确定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其中,/>为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为向下取整函数,/>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上述丢弃的数据量,/>为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上述码块的数量,/>为各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该方法首先计算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据的存储量即有多少需要存储的总数据量,再根据多个上述码块的数据的存储量和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出丢弃的数据量。最后,将丢弃的数据量平均分配至译码错误的CB中,可以确定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该装置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准确的上述丢弃的数据量和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上,上述处理单元包括解调模块和压缩模块,其中,解调模块,用于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解速率匹配处理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下的合并处理,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压缩模块,用于对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该装置中,用户终端接收到数据后,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得到所有CB的解调后LLR数据,针对每个CB,对解调后LLR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LLR数据。在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时,可以采用正弦波幅度解调、正弦波角度解调以及共振解调技术。其中,正弦波幅度解调是指从携带消息的调幅信号中恢复消息。这种方式称为同步检波或相干解调。正弦波角度解调是指从带有消息的调角波中恢复消息,与频率调制相逆的称为频率解调,与相位调制相逆的称为相位解调。共振解调技术是指通过带通滤波器分离提取出高频调制波,再通过包络检波剔除高频衰减振动的频率成分,最后对包络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速率匹配是指传输信道上的比特被重发或者被打孔。一个传输信道中的比特数在不同的 TTI可以发生变化,而所配置的物理信道容量(或者承载比特数)却是固定的。因而,当不同 TTI的数据比特发生改变时,为了匹配物理信道的承载能力,输入序列中的一些比特将被重发或者打孔,以确保在传输信道复用后总的比特率与所配置的物理信道承载能力相一致。解速率匹配用来处理速率匹配的相反过程,即用约定的0或1填充速率匹配时打掉的比特。上述装置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可以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可以提升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性。对接收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可以进一步匹配物理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上,在存储单元之后还包括:译码单元,用于对上述码块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译码。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存储译码输出的目标数据且丢弃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保留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则存储译码输出的硬比特并丢弃存储的HARQ压缩数据。也可以通过覆盖的方式丢弃存储的HARQ压缩数据。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则保留存储的HARQ压缩数据以用于下次重传的HARQ合并。对所有CB都处理结束后,若TB译码正确或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则该TB的传输结束,否则该TB继续重传。
在一些实施例上,上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在上述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其中,上述预定值为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最小数据量。该装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译码正确率。
具体地,在上述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压缩后的对数似然比数据量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可以避免部分码块的较大信息损失,提高下次HARQ合并时CB译码正确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下次HARQ合并时TB的译码正确的概率。
上述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处理单元、确定单元以及存储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存储数据。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上述程序运行时控制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
具体地,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步骤S101,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具体地,由于芯片系统的存储和带宽资源成本较高,不能完全存储HARQ数据。因此,会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压缩,再确定压缩后的数据量与剩余存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压缩后的待存储的数据量大于资源剩余量的情况下,则丢弃CB对应的待存储数据,直至压缩后的待存储的数据量小于等于资源剩余量。
步骤S102,确定最大存储量,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
具体地,确定最大存储量,可以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进行存储。可以避免在压缩后的数据量大于资源剩余量时,则丢弃部分CB对应的较多待存储数据从而信息损失较大的情况。
步骤S103,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
具体地,将对数似然比数据按照上述最大存储量对各码块对应的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使原本由部分码块丢弃待存储的数据转变为由所有码块共同分担,可以避免部分码块的较大信息损失,提高下次合并的时候码块对应译码成功的概率,进而提升寄存器整体性能。上述方法可用于5G NR和4G LTE系统中。
可选地,确定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上述最大存储量。
可选地,根据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上述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在上述预测存储量不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确定为上述最大存储量;在上述预测存储量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上述预测存储量、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
可选地,根据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包括:根据公式,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其中,/>为上述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可选地,在上述预测存储量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上述预测存储量、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公式,计算丢弃数据量,其中,/>为上述丢弃数据量,/>为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根据公式/>,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其中,/>为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向下取整函数,/>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为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可选地,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包括: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解速率匹配处理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下的合并处理,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对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可选地,在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之后,对于每一上述码块,上述方法还包括:对上述码块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译码;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存储译码输出的目标数据且丢弃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保留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可选地,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包括:在上述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其中,上述预定值为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最小数据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
具体地,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步骤S101,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具体地,由于芯片系统的存储和带宽资源成本较高,不能完全存储HARQ数据。因此,会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压缩,再确定压缩后的数据量与剩余存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压缩后的待存储的数据量大于资源剩余量的情况下,则丢弃CB对应的待存储数据,直至压缩后的待存储的数据量小于等于资源剩余量。
步骤S102,确定最大存储量,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
具体地,确定最大存储量,可以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进行存储。可以避免在压缩后的数据量大于资源剩余量时,则丢弃部分CB对应的较多待存储数据从而信息损失较大的情况。
步骤S103,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
具体地,将对数似然比数据按照上述最大存储量对各码块对应的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使原本由部分码块丢弃待存储的数据转变为由所有码块共同分担,可以避免部分码块的较大信息损失,提高下次合并的时候码块对应译码成功的概率,进而提升寄存器整体性能。上述方法可用于5G NR和4G LTE系统中。
可选地,确定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上述最大存储量。
可选地,根据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上述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在上述预测存储量不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确定为上述最大存储量;在上述预测存储量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上述预测存储量、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
可选地,根据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包括:根据公式,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其中,/>为上述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可选地,在上述预测存储量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上述预测存储量、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公式,计算丢弃数据量,其中,/>为上述丢弃数据量,/>为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根据公式/>,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其中,/>为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向下取整函数,/>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为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可选地,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包括: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解速率匹配处理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下的合并处理,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对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可选地,在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之后,对于每一上述码块,上述方法还包括:对上述码块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译码;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存储译码输出的目标数据且丢弃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保留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可选地,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包括:在上述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其中,上述预定值为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最小数据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至少以下步骤:
步骤S101,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步骤S102,确定最大存储量,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
步骤S103,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
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可选地,确定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上述最大存储量。
可选地,根据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上述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在上述预测存储量不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确定为上述最大存储量;在上述预测存储量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上述预测存储量、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
可选地,根据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包括:根据公式,确定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其中,/>为上述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可选地,在上述预测存储量大于上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上述预测存储量、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包括:根据公式,计算丢弃数据量,其中,/>为上述丢弃数据量,/>为多个上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上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根据公式/>,确定上述最大存储量,其中,/>为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向下取整函数,/>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多个上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上述码块的数量,/>为上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可选地,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包括: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解速率匹配处理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下的合并处理,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对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可选地,在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之后,对于每一上述码块,上述方法还包括:对上述码块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译码;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存储译码输出的目标数据且丢弃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保留上述码块在上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可选地,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包括:在上述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其中,上述预定值为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最小数据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至少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步骤S101,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步骤S102,确定最大存储量,上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
步骤S103,根据上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上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上述寄存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寄存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寄存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 (DVD) 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 (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中,首先,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再确定最大存储量,最大存储量为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最后,根据最大存储量,将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寄存器。通过确定每个传输码块最大存储量,达到了减少部分码块丢弃较多对应的待存储数据从而减少信息损失目的,由于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译码正确所需要最小对数似然比数据量,可以提升码块的译码正确率,进而提高了整个传输块的译码正确率,解决了由于接收端寄存器存储量限制造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合并后的译码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中,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最大存储量,最大存储量为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最大存储量,将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寄存器。通过确定每个传输码块最大存储量,达到了减少部分码块丢弃较多对应的待存储数据从而减少信息损失的目的,由于码块的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译码正确所需要最小对数似然比数据量,可以提升码块的译码正确率,进而提高了整个传输块的译码正确率,解决了由于接收端寄存器存储量限制造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合并后的译码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确定最大存储量,所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
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
确定最大存储量,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所述最大存储量,
根据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所述最大存储量,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
在所述预测存储量不大于所述剩余存储量时,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最大存储量;
在所述预测存储量大于所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所述预测存储量、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所述最大存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其中,/>所述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测存储量大于所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所述预测存储量、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所述最大存储量,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丢弃数据量,其中,/>为所述丢弃数据量,为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为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
根据公式,确定所述最大存储量,其中,/>为所述最大存储量,为向下取整函数,/>为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为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为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为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包括:
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解速率匹配处理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下的合并处理,得到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对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之后,对于每一所述码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码块对应的待译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进行译码;
在译码正确的情况下,存储译码输出的目标数据且丢弃所述码块在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在译码错误的情况下,保留所述码块在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包括:
在所述最大存储量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其中,所述预定值为码块译码正确所需要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最小数据量。
7.一种接收端的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数据至少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最大存储量,所述最大存储量为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存储至寄存器的最大数据量;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存储量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分别存储至所述寄存器,
所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以及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计算所述最大存储量,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以及所述对数似然比数据的位宽,确定多个所述码块的预测存储量;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测存储量不大于所述剩余存储量时,将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最大存储量;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测存储量大于所述剩余存储量时,根据所述预测存储量、所述寄存器的剩余存储量、多个所述码块分别对应的待存储的对数似然比数据的长度中的最大值、多个所述码块的数量以及多个所述码块译码的误码率,确定所述最大存储量。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908101.8A 2023-07-24 2023-07-24 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Active CN116633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8101.8A CN116633499B (zh) 2023-07-24 2023-07-24 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8101.8A CN116633499B (zh) 2023-07-24 2023-07-24 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3499A CN116633499A (zh) 2023-08-22
CN116633499B true CN116633499B (zh) 2023-10-03

Family

ID=87638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8101.8A Active CN116633499B (zh) 2023-07-24 2023-07-24 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349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94933A1 (en) * 2009-02-27 2010-08-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de block reordering prior to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decoding based on predicted code block reliability
CN102549959A (zh) * 2009-09-16 2012-07-04 英特尔公司 增大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协议的吞吐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46131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信号的更软合并方法和设备
US9847853B1 (en) * 2016-01-28 2017-12-19 Mbit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HARQ buffer storage
WO2020107437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248258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收端设备和发端设备
CN112636879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85524A (zh) * 2021-12-24 2022-04-05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lr矢量量化的计算方法、装置与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94933A1 (en) * 2009-02-27 2010-08-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de block reordering prior to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decoding based on predicted code block reliability
CN102549959A (zh) * 2009-09-16 2012-07-04 英特尔公司 增大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协议的吞吐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46131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信号的更软合并方法和设备
US9847853B1 (en) * 2016-01-28 2017-12-19 Mbit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HARQ buffer storage
WO2020107437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169824A (zh) * 2018-11-30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248258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收端设备和发端设备
CN112636879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85524A (zh) * 2021-12-24 2022-04-05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lr矢量量化的计算方法、装置与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3245 Feature lead summary 1 on PTRS".3GPP tsg_ran\WG1_RL1.2018,全文. *
"r1-21xxxxx_[104-e-nr-r17-iiot_urllc-02]_csienh_r3_v012_catt_lg".3GPP tsg_ran\wg1_rl1.202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3499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4814B2 (en) Circular buffer rate matching for polar codes
CN108462554B (zh) 一种极性码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661290B1 (en) Uplink grant-fre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urllc, user side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EP3264651B1 (en) Polar code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method and device
US9143284B2 (en) Receiving apparatus, receiv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133817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20368494A1 (en) Uplink re-transmission with compact memory usage
CN112636879B (zh)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1323209B2 (en) Modem chips and receivers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ing
US20120327761A1 (en) Receiving apparatus, receiving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201984A1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9036457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dynamic scheduling
CN109120373B (zh)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73357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16633499B (zh) 接收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CN11376562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16922B (zh) 用于传输数据分组的设备、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01807A1 (zh) 一种确定数据是否受到破坏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77B (zh) 一种广播信息指示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设备
CN114302408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4316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007224A1 (zh) 一种基于反馈的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16405164B (zh) 译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7579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45154A (zh)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