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2931A - 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2931A
CN116632931A CN202310188548.2A CN202310188548A CN116632931A CN 116632931 A CN116632931 A CN 116632931A CN 202310188548 A CN202310188548 A CN 202310188548A CN 116632931 A CN116632931 A CN 116632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network
parameter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85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玉娇
郭小江
龚振鹏
申旭辉
汤海雁
张健
王守燊
张立波
王运辉
郝伟伟
巴蕾
章卓雨
赫卫国
牛尧
曹鑫
孟渝翔
姜懿郎
覃琴
王虹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Huaneng Longdo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Huaneng Longdo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Huaneng Longdo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ublication of CN116632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2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1Methods to deal with contingencies, e.g. abnormalities, faults or fail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241The oscillation concerning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针对机组本地故障,通过仿真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配置,若配置后效果满足设定条件,则进一步检验该配置参数对系统其他关键故障的适应性,并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若配置后效果不满足设定条件,则对本地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因此本申请可对多类型机组中的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导致常规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步降低,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并逐渐成为主力电源,但由于新能源目前的调节能力与常规电源相比相差较大,导致新能源占比高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特性发生巨大变化,系统安全稳定性更脆弱,系统对常规电源的支撑能力和调节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中,新能源也将逐步承担起与常规机组同样的调节能力,这对常规机组和新能源机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能源机组规模大、机组数量多且分散,因此,新能源机组的涉网参数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常规机组涉网性能与新能源机组涉网性能的协调将直接影响机组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反应特性,进而极大地影响系统的运行性能,因此,多类型电源涉网参数的整定优化与配合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
目前关于机组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机组单机参数主要采取试凑法,多类型机组之间缺乏协调。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系统性方法,且对多种不同类型机组间的参数进行协调,考虑机组本身性能的同时,也考虑机组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同时考虑不同故障下机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协调风、光、火电机组性能及系统性能的风、光、火电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系统配置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包括:
对当前机组进行本地故障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若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未达到设定条件,重新对当前机组进行本地故障仿真,并根据重新生成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重新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其中,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
优选地,所述对当前机组进行本地故障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包括:
设定所述当前机组的各项初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
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初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下机组的性能;
根据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预设条件,得到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结合所述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得到待调整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对所述待调整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进而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优选地,所述根据每组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预设条件,得到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包括:
判断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若不满足,则将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调整为设定值。
优选地,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包括:最大发电机功角差、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以及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
优选地,建立所述机组敏感性参数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或给定值,对所述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机组的第一仿真结果;
对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所述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机组的第二仿真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仿真结果以及所述第二仿真结果得到所述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
优选地,所述机组本地故障为电场送出线路一级故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系统,包括:
调整评价模块:对当前机组进行本地故障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参数配置模块: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二次配置模块:若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未达到设定条件,重新对当前机组进行本地故障仿真,并根据重新生成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重新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其中,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针对机组本地故障,通过仿真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配置,若配置后效果满足设定条件,则进一步检验该配置参数对系统其他关键故障的适应性,并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若配置后效果不满足设定条件,则对本地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因此本申请可对多类型机组中的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具体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目前关于机组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机组单机参数主要采取试凑法,多类型机组之间缺乏协调,现有技术缺乏系统性方法,缺乏不同类型机组间的协调,缺乏对系统多个故障的评估。本申请提供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能够对多种不同类型机组间的参数进行协调,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该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可以与用户客户端设备之间通信连接,所述用户客户终端设备可以设有多个,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具体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访问所述客户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可以自客户终端设备接收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指令,并自该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指令中获取机组的敏感性参数列表,机组敏感性参数列表是对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对机组本地故障进行故障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并对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的效果进行评价,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根据机组敏感性参数列表以及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评价结果对机组参数进行重新配置,判断配置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是否符合设定条件,若不符合则重新仿真并配置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直至符合设定条件,而后,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可以将机组参数配置结果发送至客户端设备进行显示,以使用户根据机组参数配置结果对机组参数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客户端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子设备、便携式计算机、台式电脑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在另一实际应用情形中,进行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的部分可以在如上述内容所述的分类处理中心执行,也可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中完成。具体可以根据所述客户端设备的处理能力,以及用户使用场景的限制等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中完成,所述客户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进行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的具体处理。
上述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具有通信模块(即通信单元),可以与远程的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与所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例如,通信单元可以将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指令发送至分类处理中心的服务器,以便服务器根据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指令进行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处理。通信单元还可以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机组参数配置结果。所述服务器可以包括任务调度中心一侧的服务器,其他的实施场景中也可以包括中间平台的服务器,例如与任务调度中心服务器有通信链接的第三方服务器平台的服务器。所述的服务器可以包括单台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装置的服务器结构。
上述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设备之间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包括在本申请提交日尚未开发出的网络协议。所述网络协议例如可以包括TCP/IP协议、UDP/IP协议、HTTP协议、HTTPS协议等。当然,所述网络协议例如还可以包括在上述协议之上使用的RPC协议(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EST协议(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协议)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针对机组本地故障,通过仿真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配置,若配置后效果满足设定条件,则进一步检验该配置参数对系统其他关键故障的适应性,并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若配置后效果不满足设定条件,则对本地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因此本申请可对多类型机组中的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具体通过下述多个实施例及应用实例分别进行说明。
由于目前关于机组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机组单机参数主要采取试凑法,多类型机组之间缺乏协调,现有技术缺乏系统性方法,缺乏不同类型机组间的协调,缺乏对系统多个故障的评估,本申请提供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1,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具体包括有如下内容:
步骤100: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步骤200: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步骤300:若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未达到设定条件,重新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并根据重新生成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重新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其中,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或调节效果满足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机组本地故障仿真前,需要确定风电、光伏机组最大概率下的出力及各类型机组的出力方式。并根据给定各类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将各类型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置零。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是针对机组本地某一故障进行仿真,从而形成对应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例如电场送出线路一级故障。
针对步骤100: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该步骤可以对机组调节参数是否满足本身性能以及系统性能要求进行评价并确定机组参数调整方向。根据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以及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能够确定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调整的方向,进而对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若参数调整幅度未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则回到步骤100,对机组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优化配置,直至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调整幅度达到设定条件,若参数调整幅度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则机组当前故障情况下参数优化配置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300为条件循环操作,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或调节效果满足要求,则步骤300可返回步骤100,对机组的其他故障或其他类型的机组进行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未达到设定值或调节效果满足要求,则步骤300返回步骤100,对当前机组的当前故障进行重新仿真,直至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要求。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机组本地故障,通过仿真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配置,若配置后效果满足设定条件,则进一步检验该配置参数对系统其他关键故障的适应性,并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若配置后效果不满足设定条件,则对本地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因此本申请可对多类型机组中的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包括:
设定所述当前机组的各项初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
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初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下机组的性能;
根据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预设条件,得到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包括:最大发电机功角差、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以及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最大发电机功角差对应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Aδ,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对应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AV,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对应调整表示值Aξ
给定机组的各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值,对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每个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对应一个预设条件,根据每个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及对应的预设条件,调整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Aδ,AV,Aξ),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可用于确定机组参数调整方向。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结合所述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得到待调整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对所述待调整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进而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机组敏感性参数列表,找出与(Aδ,AV,Aξ)的正负号完全对应的绝对值之和最大且未达参数限值的机组参数,则为本申请的待调整参数,根据待调整参数得到机组参数的配置方向,从而进行机组参数配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组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预设条件,得到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包括:
判断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若不满足,则将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调整为设定值。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系统最大发电机功角差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最大发电机功角差大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δ=-1;
判断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大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V=-1;
判断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给定为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小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ξ=1。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所述机组敏感性参数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或给定值,对所述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机组的第一仿真结果;
对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所述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机组的第二仿真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仿真结果以及所述第二仿真结果得到所述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某一类型机组,以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为基础,对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典型参数下仿真曲线;
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向上、向下两个方向的调整,并对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形成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如表1所示。
表1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
在机组敏感性参数列表中,通过对照系统最大功角差增量、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增量及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增量的正负及大小可搜索到对系统最大功角差、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正向、负向影响效果大小所对应的参数。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中针对风、光、火多类型机组群进行不同类型机组的参数配置具体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1:按风电、光伏最大概率下的出力及此时火电安排的出力安排各类型机组的出力方式。
步骤2:给定各类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对各类型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置零。如:Aδ=0、AV=0、Aξ=0。
步骤3:选择电场送出线路一级故障作为机组本地故障。
步骤4:形成各类型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方法如下:
步骤4.1:针对某一类型机组,以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为基础,对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典型参数下仿真曲线;
步骤4.2: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向上、向下两个方向的调整,并对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形成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如表2所示。
表2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
敏感性参数列表中,通过对照系统最大功角差增量、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增量及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增量的正负及大小可搜索到对系统最大功角差、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正向、负向影响效果大小所对应的参数。
步骤5:对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
步骤6:判断系统最大发电机功角差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最大发电机功角差大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δ=-1。
步骤7:判断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大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V=-1。
步骤8:判断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给定为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小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ξ=1。
步骤9:参考敏感性参数列表,找出与(Aδ,AV,Aξ)的正负号完全对应的绝对值之和最大且未达参数限值的机组参数并进行相应方向的调整。
步骤10:重新仿真,并对比与上一次仿真的结果,包括发电机最大功角差幅值、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
步骤11:判断是否满足结束条件,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给定为参数调整幅度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
步骤12:如果不满足结束条件,则返回步骤9继续调整。如果满足结束条件则进入步骤13。
步骤13:指定关注的系统故障集。
步骤14:取出其中一个未研究的故障
步骤15:形成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
步骤16:针对该故障,对发电场接入系统前后进行故障仿真。
步骤17:判断系统最大发电机功角差增量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最大发电机功角差增量大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δ=-1。
步骤18:判断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增量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增量大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V=-1。
步骤19:判断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减少量是否满足要求,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减少量大于某一给定值,如果不满足要求,A’ξ=1。
步骤20:参考敏感性参数列表,找出与(A’δ,A’V,A’ξ)的正负号完全对应的绝对值之和最大且未达限值的机组参数并进行相应方向的调整。
步骤21:重新仿真,并对比与上一次仿真的结果,包括发电机最大功角差幅值增量、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增量、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减小量。
步骤22:判断是否满足结束条件,该条件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如参数调整幅度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
步骤23:如果不满足结束条件,则返回步骤20继续调整。如果满足结束条件则进入步骤24。
步骤24:判断是否继续考察系统故障,如果继续考察则返回步骤14,否则结束。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1指定机组出力方式安排方法,步骤3-12为考虑机组本身性能影响的参数调整,步骤13-24为考虑机组对系统不同故障性能影响的参数调整。
本申请同时考虑了机组本身性能影响的参数调整和机组在不同故障下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参数调整,二者相结合。步骤4、步骤15,针对某一故障,形成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步骤6、7、8对机组调节参数是否满足本身性能要求进行评价,步骤9找出敏感性参数列表中与(Aδ,AV,Aξ)的正负号完全对应的绝对值之和最大且未达限值的机组参数确定机组参数调整方向,步骤17、18、19对机组调节参数是否满足系统性能要求进行评价,步骤20,找出敏感性参数列表中与(A’δ,A’V,A’ξ)的正负号完全对应的绝对值之和最大且未达限值的机组参数确定机组参数调整方向,步骤13、14、24,可考察系统的多个故障。
第二方面,由于目前关于机组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机组单机参数主要采取试凑法,多类型机组之间缺乏协调,现有技术缺乏系统性方法,缺乏不同类型机组间的协调,缺乏对系统多个故障的评估,本申请提供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系统的实施例,参见图3,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系统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调整评价模块01: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参数配置模块02: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二次配置模块03:若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未达到设定条件,重新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并根据重新生成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重新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其中,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或调节效果满足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机组本地故障仿真前,需要确定风电、光伏机组最大概率下的出力及各类型机组的出力方式。并根据给定各类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将各类型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置归零。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是针对机组本地某一故障进行仿真,从而形成对应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例如电场送出线路一级故障。
调整评价模块01根据不同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并将得到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传输至参数配置模块02,调整评价模块01可以对机组调节参数是否满足本身性能以及系统性能要求进行评价并确定机组参数调整方向。
参数配置模块02根据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以及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能够确定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调整的方向,进而对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并将配置完成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传输至二次配置模块03。
二次配置模块03判断参数调整幅度未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若参数调整幅度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则二次配置模块03直接输出机组参数优化配置结果,当前故障情况下参数优化配置完成。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二次配置模块03输出结果后,对其他类型机组或同类型其他机组进行故障仿真以及参数配置。若参数调整幅度未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二次配置模块03直接调用调整评价模块01以及参数配置模块02,对当前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直至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调整幅度或调节效果达到设定条件。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系统,该系统针对机组本地故障,通过仿真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配置,若配置后效果满足设定条件,则进一步检验该配置参数对系统其他关键故障的适应性,并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若配置后效果不满足设定条件,则对本地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因此本申请可对多类型机组中的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从硬件层面来说,由于目前关于机组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机组单机参数主要采取试凑法,多类型机组之间缺乏协调,现有技术缺乏系统性方法,缺乏不同类型机组间的协调,缺乏对系统多个故障的评估,本申请提供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600的系统构成的示意框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96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9100和存储器9140;存储器914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值得注意的是,该图4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代替该结构,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功能可以被集成到中央处理器中。
其中,中央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控制:
步骤100: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步骤200: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步骤300:若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未达到设定条件,重新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并根据重新生成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重新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其中,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或调节效果满足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机组本地故障仿真前,需要确定风电、光伏机组最大概率下的出力及各类型机组的出力方式。并根据给定各类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将各类型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置归零。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是针对机组本地某一故障进行仿真,从而形成对应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例如电场送出线路一级故障。
针对步骤100: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配置,若配置后效果满足设定条件,则进一步检验该配置参数对系统其他关键故障的适应性,并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若配置后效果不满足设定条件,则对本地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因此本申请可对多类型机组中的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机组当前故障情况下参数优化配置完成后,步骤300可针对该机组在其他故障下的响应性能或针对同类型其他机组以及其他类型的机组,进行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配置,若配置后效果满足设定条件,则进一步检验该配置参数对系统其他关键故障的适应性,并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若配置后效果不满足设定条件,则对本地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因此本申请可对多类型机组中的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可以与中央处理器9100分开配置,例如可以将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装置配置为与中央处理器9100连接的芯片,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来实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功能。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96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9110、输入单元9120、音频处理器9130、显示器9160、电源9170。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设备96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4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电子设备9600还可以包括图4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如图4所示,中央处理器9100有时也称为控制器或操作控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该中央处理器9100接收输入并控制电子设备9600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其中,存储器9140,例如可以是缓存器、闪存、硬驱、可移动介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可储存上述与失败有关的信息,此外还可存储执行有关信息的程序。并且中央处理器9100可执行该存储器9140存储的该程序,以实现信息存储或处理等。
输入单元9120向中央处理器9100提供输入。该输入单元9120例如为按键或触摸输入装置。电源9170用于向电子设备9600提供电力。显示器9160用于进行图像和文字等显示对象的显示。该显示器例如可为LCD显示器,但并不限于此。
该存储器9140可以是固态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IM卡等。还可以是这样的存储器,其即使在断电时也保存信息,可被选择性地擦除且设有更多数据,该存储器的示例有时被称为EPROM等。存储器9140还可以是某种其它类型的装置。存储器9140包括缓冲存储器9141(有时被称为缓冲器)。存储器9140可以包括应用/功能存储部9142,该应用/功能存储部914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功能程序或用于通过中央处理器9100执行电子设备9600的操作的流程。
存储器9140还可以包括数据存储部9143,该数据存储部9143用于存储数据,例如联系人、数字数据、图片、声音和/或任何其他由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存储器9140的驱动程序存储部9144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用于通信功能和/或用于执行电子设备的其他功能(如消息传送应用、通讯录应用等)的各种驱动程序。
通信模块9110即为经由天线9111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发送机/接收机9110。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911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以提供输入信号和接收输出信号,这可以和常规移动通信终端的情况相同。
基于不同的通信技术,在同一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多个通信模块9110,如蜂窝网络模块、蓝牙模块和/或无线局域网模块等。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9110还经由音频处理器9130耦合到扬声器9131和麦克风9132,以经由扬声器9131提供音频输出,并接收来自麦克风9132的音频输入,从而实现通常的电信功能。音频处理器913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缓冲器、解码器、放大器等。另外,音频处理器9130还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从而使得可以通过麦克风9132能够在本机上录音,且使得可以通过扬声器9131来播放本机上存储的声音。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100: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步骤200: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步骤300:若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未达到设定条件,重新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并根据重新生成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重新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其中,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或调节效果满足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机组本地故障仿真前,需要确定风电、光伏机组最大概率下的出力及各类型机组的出力方式。并根据给定各类型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将各类型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置零。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是针对机组本地某一故障进行仿真,从而形成对应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例如电场送出线路一级故障。
针对步骤100: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该步骤可以对机组调节参数是否满足本身性能以及系统性能要求进行评价并确定机组参数调整方向。根据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以及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能够确定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调整的方向,进而对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若参数调整幅度未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则回到步骤100,对机组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优化配置,直至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调整幅度达到设定条件,若参数调整幅度达到最大值的某一给定百分比或调节效果满足要求,则机组当前故障情况下参数优化配置完成。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机组当前故障情况下参数优化配置完成后,步骤300可针对机组对其他故障的性能影响或同类型其他机组以及其他类型的机组,进行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配置,若配置后效果满足设定条件,则进一步检验该配置参数对系统其他关键故障的适应性,并对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若配置后效果不满足设定条件,则对本地故障进行重新仿真以及参数重新配置。因此本申请可对多类型机组中的机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可考虑机组自身性能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可考虑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多个故障的适应性,并可考虑多个机组控制参数协调配置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当前机组进行本地故障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若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未达到设定条件,重新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并根据重新生成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重新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其中,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或调节效果满足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当前机组进行本地故障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包括:
设定所述当前机组的各项初始涉网控制参数;
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用于评价机组初始涉网控制参数下的系统性能;
根据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预设条件,得到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结合所述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得到待调整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对所述待调整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进而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组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预设条件,得到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包括:
判断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若不满足,则将所述机组当前涉网控制参数对应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调整为设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响应性能评价指标包括:最大发电机功角差、公共连接点最大电压幅值以及公共连接点频率振荡阻尼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机组敏感性参数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典型值或给定值,对所述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机组的第一仿真结果;
对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对所述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机组的第二仿真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仿真结果以及所述第二仿真结果得到所述机组参数敏感性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本地故障为电场送出线路一级故障。
8.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评价模块:对当前机组进行本地故障仿真,得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
参数配置模块:根据所述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
二次配置模块:若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未达到设定条件,重新对当前机组本地故障进行仿真,并根据重新生成的机组参数调整标志值以及预设的机组参数敏感性参数列表,重新配置所述机组的涉网控制参数,其中,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机组涉网控制参数的调整幅度达到设定值。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
CN202310188548.2A 2023-02-14 2023-02-21 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6329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29875 2023-02-14
CN202310112987 2023-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2931A true CN116632931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596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8548.2A Pending CN116632931A (zh) 2023-02-14 2023-02-21 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29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0170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68557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mode selection
CN109844856A (zh) 从单个设备访问多个虚拟个人助理(vpa)
EP3310028A1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call quality
KR20070112281A (ko) 무선 장치상에서 프로덕트 승인을 테스트하기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CN111785238B (zh) 音频校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60375A (zh) 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化应用请求复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US11803606B2 (en) Device augmentation of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CN114257532B (zh) 服务端状态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5756881A (zh) 基于sdk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7404587A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音频播放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281363A (zh) 一种界面操作的方法
CN116632931A (zh) 一种机组涉网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4390574B (zh) 无线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5370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07273398B (zh) 人机接口系统和用于操作其的方法
CN110333841A (zh) 音频输出的方法、音频处理模块、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JP2011004347A (ja) 携帯端末装置の機能設定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装置、情報端末機器、機能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106677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utomatically finding configuration settings for services
CN104348436A (zh)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163532A (zh) 电力系统的振荡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3118068B (zh) 由当前应用设备从其它数据源设备获取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17767A (zh) 一种终端
CN111080750A (zh) 一种机器人动画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17875B (zh) 网上银行交易压力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rpa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