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1344A - 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1344A
CN116631344A CN202310685327.6A CN202310685327A CN116631344A CN 116631344 A CN116631344 A CN 116631344A CN 202310685327 A CN202310685327 A CN 202310685327A CN 116631344 A CN116631344 A CN 116631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ignal
pulse driving
frequency
backlight
backligh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53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炎伟
刘荣铖
王慧
任博彧
张峻敏
袁威
肖明宇
李少辉
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53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313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31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13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其中,背光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刷新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背光驱动信号发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并以所述第一频率顺次交替生成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频率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N倍,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相位相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发光元件,分别顺次交替基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在亮灭之间切换。上述方案用于解决瀑布纹不良。

Description

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背光模组(Back LightUnit;BLU)为LCD提供显示所需的背光,目前BLU的驱动方式为脉宽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驱动方式,在BLU的PWM信号的一个周期内,PWM信号为高电平时,BLU发光,此时BLU为亮态,PWM信号为低电平时,BLU熄灭,此时BLU为暗态。由于PMW信号的频率较高,由于人眼存在视觉暂留现象,因此无法识别由于PMW驱动所带来的LCD显示的亮暗切换。
但是,BLU的亮暗切换,会对阵列基板的阵列有源(Array Active)层导体特性产生影响,使得导致数据线的电阻-电容负载(RC Loading)产生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像素的充电率,即背光亮态时充电的行与背光暗态时充电行亮度将出现差异,在视觉表现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横向块(Block),即瀑布纹(Water fall)不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至少用于解决瀑布纹不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刷新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
背光驱动信号发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并以所述第一频率顺次交替生成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频率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N倍,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相位相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发光元件,分别顺次交替基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在亮灭之间切换。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相同。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分别为50%。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频率大于MHz,其中,M为大于等于24的自然数。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发光元件为灯管或LED灯珠。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并以所述第一频率顺次交替生成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频率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N倍,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相位相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分别顺次交替基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控制发光元件在亮灭之间切换。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相同。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分别为50%。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频率大于MHz,其中,M为大于等于24的自然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装置,所述背光装置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上述方案,以第一频率交替输出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并且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均为第二频率,且第二频率是第一频率的两倍以上,使得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前后两帧画面的明暗区域在视觉上相互抵消,因此,解决了瀑布纹不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背光有无光照时阵列有源层导体特性差异对比示意图;
图2为背光有无光照时数据线信号电压阻容延迟造成的数据线信号电压差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后两帧图像叠加视觉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前后两帧图像叠加视觉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装置的控制方法;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至少参见图1所示,对于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显示装置来说,其一般包括LCD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LCD显示面板又包括对盒的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3,以及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3之间的液晶层2。阵列基板1上包括用于形成薄膜晶体管的阵列有源(Array Active)层101,阵列有源层101上设置有进行不同数据、信号等传输的数据线102(Data)。一般,阵列有源层102和数据线102可以通过一张掩膜版(Mask)进行图案化,从而使得形成的数据线102与阵列有源层101在LCD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中存在交叠,且数据线102完全落入阵列有源层101的图案中。
对于大尺寸LCD显示装置,例如但不限于电视(TV)等显示装置,其背光模组大多采用PWM调节背光亮度,PWM调节背光亮度的原理是:在一定频率条件下,通过改变输出占空比调整背光亮度,在一个周期内,高电平时段背光为亮态(开启);低电平时段背光为暗态(关闭)。由于PWM调光的频率较高,人眼无法识别亮暗切换,只能感知到整体亮度,通过调整高、低电平占空比,从而改变背光亮度,高电平占比越大时,整体亮度越高,反之越低。但是,在背光亮态和暗态情况下,有、无光照对阵列有源层101的导体特性产生影响,导致数据线102信号电压(Data电压)阻容延迟(RC Delay)存在差异,从而导致面板充电率不同,产生缓慢移动的横向瀑布纹(Water fall)不良,影响画面显示效果。瀑布纹(Water fall)不良是指,在单色低灰阶画面下,出现缓慢移动或者静止横向块(Block);具体来说,在一帧画面下,当PWM信号为高电平时,对应LCD显示面板扫描区域呈现暗态横向块(Block);当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为低电平时,对应LCD显示面板扫描区域呈现亮态横向块(Block)。
具体地,当在背光亮态时,光照对阵列有源层101的导体特性产生影响,此时,阵列有源层101有导体特性,当在背光暗态时,阵列有源层101无导体特性;因此,在背光有无光照情况下阵列有源层101的导电性差异导致数据线102信号电压(Data电压)RC Delay存在差异,且差异大小与Active tail的大小相关。
相应地,图2表示背光有无光照时数据线102信号电压(Data电压)阻容延迟(RCDelay)造成的数据线102信号电压(Data电压)差异示意图,其中a曲线为背光亮态条件下的数据线102信号电压(Data电压)曲线,b曲线为背光暗态条件下的数据线102信号电压(Data电压)曲线。由于像素电极耦合电容(即,像素电极与数据线之间的耦合电容)的存在,导致数据线102信号电压(Data电压)充电时会存在阻容延迟(RC Delay),其中,背光暗态时,阵列有源层101不导电,RC Delay较小,像素充电时间充足,充电率高,实际像素电压较高,面板相应区域显示的亮度较高;而同样的数据线102信号电压(Data电压)下,背光亮态时,阵列有源层101导通,形成电容阻抗,RC Delay较严重,像素充电时间较背光暗态时短,实际像素电压较低,面板相应区域显示的亮度较低,从而在面板上会出现因亮度差异造成的横向块(Block),即瀑布纹不良。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可以改善瀑布纹不良现象。
第一方面,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刷新率获取单元4,用于获取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
其中,显示面板刷新率获取单元4可以主动的去获取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也可以被动的获取,如被动的接收显示面板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发送的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
第一频率为显示面板进行正常显示时的刷新频率,其例如但不限于为60Hz、90Hz、120Hz等。
以第一频率为60Hz为例,显示面板在一秒钟时间内可以显示60帧画面。
背光驱动信号发生单元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并以所述第一频率顺次交替生成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频率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N倍,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相位相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也即,对应于显示面板的每一帧,背光驱动信号发生单元5生成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或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
例如,第一频率为60Hz,则生成30个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以及30个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
由于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相位相反,则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的高电平时段,对应于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低电平时段。
由于第二频率为第一频率的N倍,且,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则显示面板每显示一帧图像,则背光装置至少亮暗两次。
发光元件6,分别顺次交替基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在亮灭之间切换。
例如但不限于,另参见图4、图5所示,若显示面板的第一频率为60Hz,背光装置的第二频率为120Hz;则显示面板1/60秒输出一帧画面,而背光装置1/120秒为一个亮暗周期,因此,一帧画面中,背光装置亮暗两次,对应于背光装置亮态时栅信号扫描的行,显示的区域暗,对应于背光装置暗态时栅信号扫描的行,显示的区域亮;故,在一帧画面中出现两个亮暗周期,如,以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驱动发光元件,则当前帧(i帧)出现亮暗亮暗四条横向块(Block);在下一帧(i+1帧),则以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驱动发光元件,则下一帧出现暗亮暗亮四条横向块(Block);由于人眼视觉暂留的原因,前后两帧叠加后,人眼看到的(视觉效果)则是亮度均匀的画面,因此解决了瀑布纹不良。
另参见图4、图5所示,若显示面板的第一频率为60Hz,背光装置的第二频率为180Hz;则显示面板1/60秒输出一帧画面,而背光装置1/180秒为一个亮暗周期,因此,一帧画面中,背光装置亮暗三次,对应于背光装置亮态时栅信号扫描的行,显示的区域暗,对应于背光装置暗态时栅信号扫描的行,显示的区域亮;故,在一帧画面中出现三个亮暗周期,如,以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驱动发光元件,则当前帧出现亮暗亮暗亮暗六条横向块(Block);在下一帧,则以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驱动发光元件,则下一帧出现暗亮暗亮暗亮六条横向块(Block);由于人眼视觉暂留的原因,前后两帧叠加后,人眼看到的则是亮度均匀的画面,因此解决了瀑布纹不良。
总的来说,基于上述方案,以第一频率交替输出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并且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均为第二频率,且第二频率是第一频率的两倍以上,使得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前后两帧画面的明暗区域在视觉上相互抵消,因此,解决了瀑布纹不良。
上述方案,以第一频率两倍以上的整数倍的第二频率,顺次输出相位相反的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使得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前后两帧画面的明暗区域在视觉上相互抵消,因此,解决了瀑布纹不良。
一般地,为了提高驱动能力,可以设置放大电路对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进行放大,以提高其负载能力,来更好的驱动发光元件进行发光。这里不对放大电路进行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发光元件的具体发光功率等选择放大电路。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占空比相同。
通过将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占空比设置的相同,可以保证前后两帧画面的亮度均一。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占空比分别为50%。
将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占空比分别设置为50%,可以保证后一帧画面的亮的横向块与前一帧暗的横向块重合,后一帧画面的暗的横向块与前一帧亮的横向块重合,使得前后两帧亮暗横行块可以完美的重叠,以在视觉上看到没有瀑布纹的画面。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频率大于MHz,其中,M为大于等于24的自然数。
在第一频率大于24Hz,可以通过显示面板观看到流畅连续的画面。
优选地,第一频率大于60Hz。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发光元件为灯管或LED灯珠。
第二方面,如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并以所述第一频率顺次交替生成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频率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N倍,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相位相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分别顺次交替基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控制发光元件在亮灭之间切换。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占空比相同。
该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背光装置进行控制,其工作原理即效果参见上述示例,这里不在赘述。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Ti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Ti+1的占空比分别为50%。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频率大于MHz,其中,M为大于等于24的自然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装置,所述背光装置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该显示装置例如但不限于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PDA(PersoMal Digital AssistaMt;掌上电脑)、GPS(Global PositioMiM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车载显示、投影显示、摄像机、数码相机、电子手表、计算器、电子仪器、仪表、液晶面板、电视机、显示器、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可应用于公共显示和虚幻显示等的产品或部件。
下面参考图9,图9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计算机系统1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1703中,还存储有系统的操作指令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1701、ROM1702以及RAM1703通过总线1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705也连接至总线1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706;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709。通信部分1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705。可拆卸介质1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7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图8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7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为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指令。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前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接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他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指令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收取模块、第二收取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背光装置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背光装置中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上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背光装置的控制方法。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刷新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
背光驱动信号发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并以所述第一频率顺次交替生成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频率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N倍,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相位相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发光元件,分别顺次交替基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在亮灭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分别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大于MHz,其中,M为大于等于24的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灯管或LED灯珠。
6.一种背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显示面板进行刷新的第一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并以所述第一频率顺次交替生成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第二脉冲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频率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N倍,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相位相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分别顺次交替基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控制发光元件在亮灭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分别为50%。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大于MHz,其中,M为大于等于24的自然数。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装置,所述背光装置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0685327.6A 2023-06-09 2023-06-09 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66313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5327.6A CN116631344A (zh) 2023-06-09 2023-06-09 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5327.6A CN116631344A (zh) 2023-06-09 2023-06-09 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1344A true CN116631344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591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5327.6A Pending CN116631344A (zh) 2023-06-09 2023-06-09 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13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158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rea adaptive backlight
US8648780B2 (en) Motion adaptive black data insertion
US7898519B2 (en) Method for overdriving a backlit display
US11043188B2 (en) Driving method for pulse width and voltage hybrid modulation, driv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8115728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flickering and blur
KR100662161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해당 액정 표시 장치에 이용되는 구동방법
CN1160687C (zh) 液晶显示装置用图像信号校正电路、其校正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JP7461891B2 (ja) 方法、及び、表示デバイス
KR20080055704A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백라이트 휘도 제어
JP2009244717A (ja) 表示パネルの制御装置、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制御方法
JP2007328345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搭載される集積回路チップ
US8514167B2 (en) Method, system or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brightness level associated with at least a portion of a backlight of a display device
JP2019040036A (ja) 電子機器、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10091967A (ja) 電気光学装置
KR20080002427A (ko) 화면의 움직임에 따른 액정표시장치의 램프구동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한 램프구동회로
KR101746616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0286809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11024238B2 (en) High dynamic contrast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partitioned backlight
JP2014063013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そ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KR20130026903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구동 방법
CN102473386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16631344A (zh) 背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13628588B (zh) 显示驱动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WO2014107887A1 (zh) 选用frc图案的方法
JP2003316335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