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3791A -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3791A
CN116623791A CN202310911544.2A CN202310911544A CN116623791A CN 116623791 A CN116623791 A CN 116623791A CN 202310911544 A CN202310911544 A CN 202310911544A CN 116623791 A CN116623791 A CN 116623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oving
piece
adjust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115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23791B (zh
Inventor
高岩
赵佳
马仲举
尹子涛
刘宝作
郑智
王勇锋
赵书仪
韩亮
顾博
陈冬雨
张益瑞
李显超
石超
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115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3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3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3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23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3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1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1/215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omprising metallic plates or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包括梁体、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和两个柱体;两个柱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梁体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能够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柱体之间;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结构相同且在竖直方向上对称设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通过在第一减震装置内通过设置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一阻尼件互相配合,针对不同级别的振动自动调节第一阻尼件的减震程度,实现了梁柱对于不同振动级别的适应性调节,提高了梁柱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背景技术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体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达到地表,而横波落后一步,这样在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之后才感觉到剧烈的水平晃动,但是就破坏力而言,横波的破坏力远大于纵波,因此在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主要针对横波进行预防。
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建筑抗震设防水平,避免地质灾害,需要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建筑抗震加固技术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建筑安全准入的重要指标。
授权公告号为CN2065542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层建筑物用的抗震梁柱结构,包括带有竖直钢筋的立柱、与立柱锁紧固定并带有水平钢筋的横梁,在产生地震时,通过设置U型加强筋、钢筋和加强板来增强梁柱之间节点连接的牢固性,进行抗震,该专利在地震级别较小时,可以有效减震,但当地震的振动幅度较大时,无法保证减震效果,影响梁柱的稳定性,甚至损坏梁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以解决现有的抗震梁柱当产生的振动幅度较大时,无法保证减震效果,影响梁柱的稳定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包括梁体、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和两个柱体;两个柱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梁体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能够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柱体之间;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结构相同且关于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第一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阻尼件;第一调节件、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二调节件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其中一个柱体,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均能够沿竖直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梁体,第一连接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调节件和第一移动件之间,第二连接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调节件和第二移动件之间;第一阻尼件设置于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之间。第一减震装置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相对静止,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相对静止,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处于第三状态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初始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处于第一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一调节块,第一移动件包括两个第一移动块,第二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二调节块,第二移动件包括两个第二移动块;两个第一调节块和两个第二调节块均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于柱体,两个第一移动块和两个第二移动块均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梁体,两个第一调节块、两个第一移动块、两个第二调节块以及两个第二移动块均关于竖直平面对称设置;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一个第一调节块、一个第一移动块、一个第二调节块和一个第二移动块形成一个第一减震组,第一连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杆段,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一调节块和第一移动块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杆段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杆段,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二调节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杆段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阻尼件包括两个第一阻尼缸,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之间通过第一阻尼缸相连。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调节块之间限定出第一油腔,当向第一油腔内输注填充液压油时,能够促使两个第一调节块相互远离,两个第二调节块之间限定出第二油腔,当向第二油腔内输注液压油时,能够促使两个第二调节块相互远离,且两个第一调节块相互远离的位移量与第一油腔内填充的液压油量呈正比,两个第二调节块相互远离的位移量与第二油腔内填充的液压油量呈正比。
进一步地,第一减震装置还包括触发滑块和两个第一油路,触发滑块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柱体内,且触发滑块与柱体之间限定出触发油腔,其中一个第一油路一端连通触发油腔,另一端与一个第一油腔连通,另一个第一油路一端连通触发油腔,另一端与一个第二油腔连通,且第一油路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使油液仅能从触发油腔经第一油路来到第一油腔或第二油腔内,在第一减震装置的第二状态,梁体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与触发滑块接触,在第一减震装置的第三状态,梁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与触发滑块接触。
进一步地,触发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油路连通;柱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梁体滑动安装于安装口内,使梁体仅能在水平方向滑动,并限制梁体在竖直方向滑动,触发滑块安装于安装口内,初始梁体与触发滑块不接触,在发生一级振动时,梁体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与触发滑块接触,在发生二级振动时,梁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与触发滑块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减震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油路,每个第二油路一端与第一减震装置的触发油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减震装置的一个第一油腔连通,且第二油路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使油液仅能够从第一减震装置的触发油腔经第二油路来到第二减震装置的第一油腔内。
进一步地,两个柱体分别为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梁体能够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第一柱体包括柱体段、上支段和下支段,柱体段沿竖直方向设置,上支段和下支段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上支段位于下支段上方,上支段和下支段位于柱体段的同一侧,且上支段和下支段均与柱体段固接,梁体的任意一端位于上支段和下支段之间,第一减震装置位于第一柱体一侧,第二减震装置位于第二柱体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柱体的上支段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调节块均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第一油腔设置于第一滑槽上,第一调节块上固接有第一油杆,第一油杆滑动安装于第一油腔内,且两个第一油杆在第一油腔内面对面设置,第一柱体的下支段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第二调节块均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第二油腔设置于第二滑槽上,第二调节块上固接有第二油杆,第二油杆滑动安装于第二油腔内,且两个第二油杆在第二油腔内面对面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每个第一连接孔与一个第二连接孔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一杆段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孔内,第一杆段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滑槽,第三滑槽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均设置有滑动杆,每个滑动杆滑动安装于一个第三滑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通过将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对称设置,对两个柱体均能够起到减震效果,并在第一减震装置内通过设置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一阻尼件互相配合,一方面可以在使用前通过调节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在柱体内的移动距离,改变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倾斜量,使得在振动产生时,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产生变化,进而提升在一级振动时第一阻尼件的减震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梁体的振动幅度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级别的振动自动调节第一阻尼件的减震程度,实现了梁柱对于不同振动级别的适应性调节,提高了梁柱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第一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第一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梁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梁体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第一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第一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杆转动的原理图。
图中:100、梁体;101、第三滑槽;110、柱体;111、第一柱体;112、第二柱体;113、第一滑槽;114、第二滑槽;115、安装口;116、上支段;117、下支段;200、第一减震装置;210、第一调节件;211、第一调节块;212、第一油腔;213、第一油杆;214、第一连接孔;220、第二调节件;221、第二调节块;222、第二油腔;230、第一移动件;231、第一移动块;232、滑动杆;233、第二连接孔;240、第二移动件;241、第二移动块;250、第一连接杆;251、第一杆段;260、第二连接杆;261、第二杆段;270、第一阻尼件;271、第一阻尼缸;280、触发滑块;281、触发油腔;282、第一出油口;290、第一油路;291、第二油路;300、第二减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包括梁体100、第一减震装置200、第二减震装置300和两个柱体110。两个柱体110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梁体100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能够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柱体110之间。
具体地,两个柱体110分别为第一柱体111和第二柱体112,第一柱体111和第二柱体11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梁体100能够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柱体111和第二柱体112之间,第一柱体111包括柱体段、上支段116和下支段117,柱体段沿竖直方向设置,上支段116和下支段117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上支段116位于下支段117上方,上支段116和下支段117位于柱体段的同一侧,且上支段116和下支段117均与柱体段固接,上支段116和下支段117与柱体段为一体成型结构,梁体100的任意一端位于上支段116和下支段117之间。第一减震装置200位于第一柱体111一侧,第二减震装置300位于第二柱体112一侧,第一减震装置200用于缓冲朝向第一柱体111一侧的振动,第二减震装置300用于缓冲朝向第二柱体112一侧的振动。
第一减震装置200和第二减震装置300结构相同且关于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第一减震装置200包括第一调节件210、第二调节件220、第一移动件230、第二移动件240、第一连接杆250、第二连接杆260和第一阻尼件270;第一调节件210、第一移动件230、第二移动件240和第二调节件220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均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柱体111,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均能够沿竖直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梁体100,第一调节件210位于第一移动件230上方,第一连接杆25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一移动件230之间,第二调节件220位于第二移动件240下方,第二连接杆26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调节件220和第二移动件240之间。第一阻尼件270设置于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之间。初始第一连接杆250和第二连接杆260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第一减震装置200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相对静止,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沿水平方向滑动使第一连接杆250和第二连接杆260产生倾斜,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相对静止,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沿竖直方向滑动,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沿竖直方向滑动使第一阻尼件270伸缩,处于第三状态时,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沿竖直方向滑动,使第一连接杆250和第二连接杆260产生倾斜,且第一阻尼件270伸缩;初始第一调节件210、第二调节件220、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处于第一状态。在发生一级振动时,第一调节件210、第二调节件220、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处于第二状态。在发生二级振动时,第一调节件210、第二调节件220、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处于第三状态,且二级振动的振动幅度大于一级振动的振动幅度。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下文所述的一级振动和二级振动所表示的是振动强度的大小,即在一级振动时振动的幅度小于二级振动时振动的幅度,与实际发生地震等级中的1-10级无关。
本实施例中的梁体100、第一减震装置200和第二减震装置300和两个柱体110先通过BIM技术进行设计好,然后在整个建筑模型中进行配合好后,最后再进行实体组装,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使用前,先对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进行调节,使第一调节件210相对于第一移动件230在柱体110内沿水平方向滑动,使第二调节件220相对于第二移动件240在柱体110内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调节件210沿水平方向滑动,将使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一移动件230之间的第一连接杆250转动,第一连接杆250产生倾斜,第二调节件220沿水平方向滑动,将使第二调节件220和第二移动件240之间的第二连接杆260转动,第二连接杆260产生倾斜。此时第一减震装置200处于第一状态。
使用过程中,当产生振动时,以地震产生的横波朝向第一柱体111的方向为例,地震产生的横波将使梁体100向第一柱体111的方向滑动,即如图3所示向左滑动,当梁体100在水平方向上滑动时,第一减震装置200的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将与梁体100同步移动,若振动级别为一级振动,此时第一减震装置200处于第二状态,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相对静止,在发生振动时,若振动时梁体100移动的距离为定值,则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与梁体100移动的距离相等。
当第一移动件230在水平上移动,第一连接杆250将产生以第一调节件210为中心,第一连接杆250为半径的转动,当第二移动件240在水平上移动,第二连接杆260将产生以第二调节件220为中心,第二连接杆260为半径的转动,一方面可以在梁柱产生振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250和第二连接杆260的转动来消耗振动,进行减震,另一方面,第一连接杆250转动将促使第一移动件23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接杆260转动将促使第二移动件24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之间的第一阻尼件270进行伸缩,实现阻尼减震。
如图11所示,图11是第一连接杆250转动的原理图,根据图11可知,当梁体100由于振动出现移动时,在移动距离X一定时,第一连接杆25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则在第一连接杆250移动后,其对应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小,即h2小于h1。第二连接杆260和第一连接杆250转动的原理相同,因此初始状态在对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进行滑动调节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的移动量,进行改变第一连接杆250和第二连接杆260的倾斜量,使得在振动产生时,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产生变化,进而提升第一阻尼件270的减震能力。
若振动级别为二级振动,此时第一减震装置200处于第三状态,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可以继续在柱体110内滑动,改变第一连接杆250和第二连接杆260的倾斜量,进而在振动级别变大时,一方面通过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的移动进行减震,另一方面,第一连接杆250和第二连接杆260的倾斜量变化将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量,进而进一步提高第一阻尼件270的减震能力。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减震装置200和第二减震装置300对称设置,对两个柱体110均能够起到减震效果,并在第一减震装置200内通过设置第一调节件210、第二调节件220、第一移动件230、第二移动件240和第一阻尼件270相配合,一方面可以在使用前通过调节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在柱体110内的移动距离,改变第一连接杆250和第二连接杆260的倾斜量,使得在振动产生时,第一移动件230和第二移动件240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产生变化,进而提升在一级振动时第一阻尼件270的减震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梁体100的振动幅度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级别的振动自动调节第一阻尼件270的减震程度,实现了梁柱对于不同振动级别的适应性调节,提高了梁柱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210包括两个第一调节块211,第一移动件230包括两个第一移动块231,第二调节件220包括两个第二调节块221,第二移动件240包括两个第二移动块241。
两个第一调节块211和两个第二调节块221均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于柱体110,两个第一移动块231和两个第二移动块241均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梁体100,两个第一调节块211、两个第一移动块231、两个第二调节块221以及两个第二移动块241均关于竖直平面对称设置,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一个第一调节块211、一个第一移动块231、一个第二调节块221和一个第二移动块241形成一个第一减震组,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减震装置200包括两个第一减震组,第一连接杆25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杆段251,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一移动块231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杆段251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杆26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杆段261,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二调节块221和第二移动块241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杆段261可转动地连接,具体为铰接。第一阻尼件270包括两个第一阻尼缸271,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一移动块231与第二移动块241之间通过第一阻尼缸271相连。
两个第一调节块211之间限定出第一油腔212,当向第一油腔212内输注填充液压油时,能够促使两个第一调节块211相互远离,两个第二调节块221之间限定出第二油腔222,当向第二油腔222内输注液压油时,能够促使两个第二调节块221相互远离,且两个第一调节块211相互远离的位移量与第一油腔212内填充的液压油量呈正比,两个第二调节块221相互远离的位移量与第二油腔222内填充的液压油量呈正比。
进一步地,第一柱体111上开设有两个输注口,输注口说明书附图中未标识。两个输注口分别与第一油腔212和第二油腔222连通,在使用前,操作人员分别从两个输注口向第一油腔212和第二油腔222内输注液压油,增加第一油腔212和第二油腔222内的油液量。
具体地,第一柱体111的上支段116开设有第一滑槽113,两个第一调节块211均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113,第一油腔212设置于第一滑槽113上,第一调节块211上固接有第一油杆213,第一油杆213滑动安装于第一油腔212内,且两个第一油杆213在第一油腔212内面对面设置,当第一油腔212内填充液压油时,能够使两个第一油杆213相互远离,进而促使两个第一调节块211相互远离。第一柱体111的下支段117开设有第二滑槽114,两个第二调节块221均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114,第二油腔222设置于第二滑槽114上,第二调节块221上固接有第二油杆,第二油杆滑动安装于第二油腔222内,且两个第二油杆在第二油腔222内面对面设置,当第二油腔222内填充液压油时,能够使两个第二油杆相互远离,进而促使两个第二调节块221相互远离。梁体100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滑槽101,第三滑槽10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移动块231和第二移动块241上均设置有滑动杆232,每个滑动杆232滑动安装于一个第三滑槽101内。
更具体地,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二调节块221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214,第一移动块231和第二移动块241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233,每个第一连接孔214与一个第二连接孔233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一杆段251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孔214内,第一杆段25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233内。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调节块211、两个第一移动块231、两个第二调节块221和两个第二移动块241分别形成两个第一减震组,并通过设置第一油腔212和第二油腔222,在使用前,通过分别向第一油腔212和第二油腔222内注输液压油,使两个第一调节块211以及两个第二调节块221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一杆段251发生倾斜,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即第一减震装置200的第一状态。当发生一级振动时,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二调节块221处于相对静止,第一移动块231和第二移动块241在梁体100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使第一杆段251产生转动,进而时第一移动块231和第二移动块241在竖直方向滑动,使第一阻尼缸271伸缩,在发生一级振动时通过第一杆段251的转动以及第一阻尼缸271内部的阻尼进行减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装置200所对应设置的第一柱体111上开设有两个限位孔,限位孔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横孔,限位孔附图中未标识,第一减震装置200还包括锁紧螺栓,靠近第一柱体111一侧的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二调节块221上开设有锁紧口,每个锁紧口与一个限位孔对应设置,锁紧螺栓能够将锁紧口与其对应设置的限位孔锁定。
当使用前将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二调节块221调节完毕之后,即在第一调节件210、第二调节件220、第一移动件230、第二移动件240处于第一状态后,利用螺栓将其中一个第一调节块211和一个第二调节块221进行锁紧,限制靠近第一柱体111一侧的第一调节块211和一个第二调节块22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使得当振动方向朝向第一柱体111一侧时,能够防止靠近第一柱体111一侧的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二调节块221移动,使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二调节块221能够保持静止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装置200还包括触发滑块280和两个第一油路290,触发滑块280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柱体110内,且触发滑块280与柱体110之间限定出触发油腔281,其中一个第一油路290一端连通触发油腔281,另一端与一个第一油腔212连通,另一个第一油路290一端连通触发油腔281,另一端与一个第二油腔222连通,且第一油路290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使油液仅能从触发油腔281经第一油路290来到第一油腔212或第二油腔222内。在第一减震装置200的第二状态,即在发生一级振动时,梁体100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与触发滑块280接触,在第一减震装置200的第三状态,即在发生二级振动时,梁体100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与触发滑块280接触。
具体地,触发滑块280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口282,第一出油口282与第一油路290连通,使触发油腔281内的油液能够经第一出油口282流出后进入第一油路290内。柱体110上开设有安装口115,梁体100滑动安装于安装口115内,使梁体100仅能在水平方向滑动,并限制梁体100在竖直方向滑动,触发滑块280安装于安装口115内,初始梁体100与触发滑块280不接触,在发生一级振动时,梁体100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与触发滑块280接触,在发生二级振动时,梁体100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与触发滑块280接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触发滑块280和第一油路290配合,利用振动级别的不同,使触发滑块280与梁体100之间的碰撞程度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在第一减震装置200的第二状态,即在发生一级振动时,梁体100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与触发滑块280接触,此时触发滑块280失效,在第一减震装置200的第三状态,即在发生二级振动时,梁体100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与触发滑块280接触,触发滑块280与梁体100之间产生挤压,梁体100移动将挤压触发滑块280,进而使触发滑块280移动挤压触发油腔281内的油液,使触发油腔281内的油液能够经第一出油口282流出后进入第一油路290内,再经第一油路290来到第一油腔212内,第一油腔212内的油液增加,将促使两个第一调节块211相互远离,利用第一油腔212内的油液和第一调节块211的移动进一步进行减震,提高减震效果,且第一调节块211移动还能够促使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一移动块231之间的第一杆段251产生一定范围的转动,使第一移动块231和第二移动块24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增加,进而使第一阻尼缸271的伸缩量增加,提高第一阻尼缸271阻尼减震的效果,对不同级别的振动进行适应性的减震,提供具体地减震方式,从而实现良好的减震效果,对梁柱进行良好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装置200还包括两个第二油路291,每个第二油路291一端与第一减震装置200的触发油腔28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减震装置300的一个第一油腔212连通,且第二油路29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使油液仅能够从第一减震装置200的触发油腔281经第二油路291来到第二减震装置300的第一油腔212内。同样的,由于第二减震装置300与第一减震装置200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因此第二减震装置300也包括两个第二油路291。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油路291,当发生的二级振动朝向第一减震装置200时,将第一减震装置200内的油液同步向第二减震装置300内输送,将第一减震装置200内由于梁体100振动产生的油液变化量分别向第一减震装置200的第一油腔212和第二减震装置300的第一油腔212进行输送,使梁体100两端能够在发生二级振动时实现同步调节,进一步提高梁体100减震效果的稳定性。
结合上述实施例,具体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的梁体100、第一减震装置200和第二减震装置300和两个柱体110先通过BIM技术进行设计好,然后在整个建筑模型中进行配合好后,最后再进行实体组装。
在使用前,由操作人员分别从两个输注口向第一油腔212和第二油腔222内输注液压油,增加第一油腔212和第二油腔222内的油液量,使两个第一调节块211以及两个第二调节块221在水平方向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一杆段251发生倾斜,此时为第一调节件210、第二调节件220、第一移动件230、第二移动件240的第一状态。之后利用螺栓将其中一个第一调节块211和一个第二调节块221进行锁紧,限制靠近第一柱体111一侧的第一调节块211和一个第二调节块22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使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二调节块221能够保持静止状态。
使用过程中,当产生振动时,以地震产生的横波朝向第一柱体111一侧为例,地震产生的横波将使梁体100向第一柱体111的方向滑动,当梁体100在水平方向上滑动时,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二调节块221处于相对静止,第一移动块231和第二移动块241在梁体100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使第一杆段251产生转动,进而时第一移动块231和第二移动块241在竖直方向滑动,使第一阻尼缸271伸缩,在发生一级振动时通过第一杆段251的转动以及第一阻尼缸271内部的阻尼进行减震。
且在发生一级振动时,梁体100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与触发滑块280接触,此时触发滑块280失效,在发生二级振动时,梁体100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与触发滑块280接触,触发滑块280与梁体100之间产生挤压,梁体100移动将挤压触发滑块280,进而使触发滑块280移动挤压触发油腔281内的油液,使触发油腔281内的油液能够经第一出油口282流出后进入第一油路290内,再经第一油路290来到第一油腔212内,第一油腔212内的油液增加,将促使两个第一调节块211相互远离,利用第一油腔212内的油液和第一调节块211的移动进一步进行减震,提高减震效果,且第一调节块211移动还能够促使第一调节块211和第一移动块231之间的第一杆段251产生一定范围的转动,使第一移动块231和第二移动块24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增加,进而使第一阻尼缸271的伸缩量增加,提高第一阻尼缸271阻尼减震的效果,对不同级别的振动进行适应性的减震。
且当发生的二级振动朝向第一减震装置200时,将第一减震装置200内的油液同步向第二减震装置300内输送,将第一减震装置200内由于梁体100振动产生的油液变化量分别向第一减震装置200的第一油腔212和第二减震装置300的第一油腔212进行输送,使梁体100两端能够在发生二级振动时实现同步调节,进一步提高梁柱减震效果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和两个柱体;两个柱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梁体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能够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柱体之间;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结构相同且关于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第一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阻尼件;第一调节件、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二调节件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其中一个柱体,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均能够沿竖直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梁体,第一连接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调节件和第一移动件之间,第二连接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调节件和第二移动件之间;第一阻尼件设置于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之间;
第一减震装置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相对静止,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相对静止,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处于第三状态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初始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处于第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一调节块,第一移动件包括两个第一移动块,第二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二调节块,第二移动件包括两个第二移动块;两个第一调节块和两个第二调节块均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于柱体,两个第一移动块和两个第二移动块均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梁体,两个第一调节块、两个第一移动块、两个第二调节块以及两个第二移动块均关于竖直平面对称设置;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一个第一调节块、一个第一移动块、一个第二调节块和一个第二移动块形成一个第一减震组,第一连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杆段,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一调节块和第一移动块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杆段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杆段,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二调节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杆段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阻尼件包括两个第一阻尼缸,每个第一减震组的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之间通过第一阻尼缸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调节块之间限定出第一油腔,当向第一油腔内输注填充液压油时,能够促使两个第一调节块相互远离,两个第二调节块之间限定出第二油腔,当向第二油腔内输注液压油时,能够促使两个第二调节块相互远离,且两个第一调节块相互远离的位移量与第一油腔内填充的液压油量呈正比,两个第二调节块相互远离的位移量与第二油腔内填充的液压油量呈正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装置还包括触发滑块和两个第一油路,触发滑块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柱体内,且触发滑块与柱体之间限定出触发油腔,其中一个第一油路一端连通触发油腔,另一端与一个第一油腔连通,另一个第一油路一端连通触发油腔,另一端与一个第二油腔连通,且第一油路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使油液仅能从触发油腔经第一油路来到第一油腔或第二油腔内,且在发生一级振动时,梁体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与触发滑块接触,在发生二级振动时,梁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与触发滑块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触发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油路连通;柱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梁体滑动安装于安装口内,使梁体仅能在水平方向滑动,并限制梁体在竖直方向滑动,触发滑块安装于安装口内,初始梁体与触发滑块不接触,在第一减震装置的第二状态,梁体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与触发滑块接触,在第一减震装置的第三状态,梁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与触发滑块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油路,每个第二油路一端与第一减震装置的触发油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减震装置的一个第一油腔连通,且第二油路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使油液仅能够从第一减震装置的触发油腔经第二油路来到第二减震装置的第一油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柱体分别为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梁体能够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第一柱体包括柱体段、上支段和下支段,柱体段沿竖直方向设置,上支段和下支段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上支段位于下支段上方,上支段和下支段位于柱体段的同一侧,且上支段和下支段均与柱体段固接,梁体的任意一端位于上支段和下支段之间,第一减震装置位于第一柱体一侧,第二减震装置位于第二柱体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第一柱体的上支段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调节块均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第一油腔设置于第一滑槽上,第一调节块上固接有第一油杆,第一油杆滑动安装于第一油腔内,且两个第一油杆在第一油腔内面对面设置,第一柱体的下支段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第二调节块均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第二油腔设置于第二滑槽上,第二调节块上固接有第二油杆,第二油杆滑动安装于第二油腔内,且两个第二油杆在第二油腔内面对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每个第一连接孔与一个第二连接孔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一杆段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孔内,第一杆段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滑槽,第三滑槽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均设置有滑动杆,每个滑动杆滑动安装于一个第三滑槽内。
CN202310911544.2A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Active CN116623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1544.2A CN116623791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1544.2A CN116623791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3791A true CN116623791A (zh) 2023-08-22
CN116623791B CN116623791B (zh) 2023-09-12

Family

ID=8760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11544.2A Active CN116623791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379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068A (ja) * 2001-04-06 2002-12-18 Nippon Steel Corp 鋼構造物の柱梁接合部における制振機構
JP2006177119A (ja) * 2004-12-24 2006-07-06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鉄骨系柱と免震装置との接合方法
CN111021569A (zh) * 2019-12-11 2020-04-17 中冶建设高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压电半主动摩擦型装配钢结构
CN111827505A (zh) * 2020-07-15 2020-10-27 杨元清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CN112343203A (zh) * 2020-10-31 2021-02-09 苏州荔记得机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墙壁减震装置及其减震方法
CN214996285U (zh) * 2021-05-13 2021-12-03 福建新华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加固结构
CN219196308U (zh) * 2022-12-30 2023-06-16 深圳市联天钢结构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抗震节点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068A (ja) * 2001-04-06 2002-12-18 Nippon Steel Corp 鋼構造物の柱梁接合部における制振機構
JP2006177119A (ja) * 2004-12-24 2006-07-06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鉄骨系柱と免震装置との接合方法
CN111021569A (zh) * 2019-12-11 2020-04-17 中冶建设高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压电半主动摩擦型装配钢结构
CN111827505A (zh) * 2020-07-15 2020-10-27 杨元清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CN112343203A (zh) * 2020-10-31 2021-02-09 苏州荔记得机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墙壁减震装置及其减震方法
CN214996285U (zh) * 2021-05-13 2021-12-03 福建新华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加固结构
CN219196308U (zh) * 2022-12-30 2023-06-16 深圳市联天钢结构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抗震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3791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5140B (zh) 一种平衡阀
CN101545294A (zh) 装置耗能型密肋复合墙板
CN111549653B (zh) 一种预制箱梁用多级抗震防落梁装置
CN210288752U (zh) 一种阻尼接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调谐质量阻尼墙
CN111501514B (zh) 一种可有效减震的装配式桥梁
CN116623791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优化的抗震梁柱
CN105696720A (zh) 一种结构电磁变阻尼主被动控制复合调谐控制装置
CN109138202A (zh) 一种用于墙体的耗能机构
CN108914764B (zh) 一种采用粘滞阻尼器的桥梁耗能减震机构
CN21004942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自恢复耗能减震装置
CN107856198A (zh) 一种可调式顶板钻孔设备
CN215830136U (zh)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CN203160130U (zh) 无根型拉索阻尼器
CN212026615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CN211201238U (zh) 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结构
CN103321268A (zh) 一种挖掘机自适应座椅系统
CN208918055U (zh) 一种采用粘滞阻尼器的耗能铰接节点
CN217896411U (zh) 横缝法向磁流变阻尼器拱坝
US4796956A (en) Machine for driving workings in hard rocks
CN212153475U (zh) 一种土木抗震装置
CN110886528A (zh) 一种防爆腔黏滞阻尼器
CN221193811U (zh) 一种可变力黏滞阻尼器
CN217734417U (zh) 超高层建筑磁流变阻尼调谐阻尼器
CN218969927U (zh) 一种闸板
CN108678494A (zh) 复合型多维度阻尼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