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1516A -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1516A
CN116621516A CN202310624182.9A CN202310624182A CN116621516A CN 116621516 A CN116621516 A CN 116621516A CN 202310624182 A CN202310624182 A CN 202310624182A CN 116621516 A CN116621516 A CN 116621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ment
sludge
microbial
liquid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41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彬
张佳源
曹生根
卓祖磊
郑长杰
高玉朋
吴杉颖
刘东东
唐孝琼
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6241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15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1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1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17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淤泥进行烘干、破碎处理,得到淤泥土;2)将水泥和淤泥土进行混合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胶结液再混合搅拌至均匀;3)向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搅拌均匀后获得水泥淤泥土试样;4)将获得的水泥淤泥土试样装入模具进行养护,然后再拆除模具进行养护;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能够在确保其达到一定强度的条件下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联合水泥加固淤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急剧增加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民用基础建设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福建省多丘陵、山地,平原多为冲积、海积平原且面积相对其他沿海省份较小,此类平原的地层中多含深厚的淤泥层。建设用地资源十分有限。无论是高层建筑与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工程、江河淤泥的处置、还是海上风电的建设,都将涉及到淤泥的加固工作,这就需要对不满足地基要求的土体进行加固。
淤泥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渗透系数小、颗粒粒径小等特点,以及以下特殊的工程性质:高压缩性、流变性、触变性、强度低等特性并不适合作为海岸港口、码头或海底建筑物地基使用,必须采用一些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主要有两种加固淤泥的方法:第一种即通过晾晒、机械脱水以及加热淤泥的物理手段来降低含水率的方法来加固淤泥,但是晾晒法的效果易受天气影响,而其他两种方法成本较高,并未大面积推广使用;第二种即通过在淤泥中添加人工加固剂来加固淤泥的化学方法。常见的加固剂有水泥、环氧树脂、丙烯酰胺、酚醛树脂、硅酸盐和聚氨酯等,大多数化学加固剂添加到土壤中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毒害,同时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海洋生物危害极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经济且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环境友好型地基加固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利用巴氏芽孢杆菌的微生物矿化作用以及联合水泥来加固淤泥质土,以取代或者减少水泥的用量,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淤泥进行烘干、破碎处理,得到淤泥土;
2)将水泥和淤泥土进行混合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胶结液再混合搅拌至均匀;
3)向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搅拌均匀后获得水泥淤泥土试样;
4)将获得的水泥淤泥土试样装入模具进行养护,然后再拆除模具进行养护。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淤泥有机质含量1.9%~6.2%,液限平均值为35.2%~45.2%,塑限平均值为15.97%~25.97%;淤泥粒径均小于2mm,中值粒径d50=0.007mm。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步骤1)步骤具体如下:
将淤泥在55~10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之后,用器械将其进行破碎并过1mm的筛,得到淤泥土。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步骤4)中水泥淤泥土试样装入模具中养护时间为24h。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步骤2)中将水泥和淤泥土进行混合搅拌3~10min,待搅拌均匀1~5min后加入胶结液再进行混合搅拌1~5min;
步骤3)中加入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搅拌1~5min。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胶结液为氯化钙和尿素的混合溶液。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中的微生物为巴氏芽孢杆菌。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a)用氢氧化钾溶液将培养基pH调为8.5~9.5,然后在121℃、0.1MPa下高温灭菌30~50min后冷却至室温;其中,培养基各组分含量为去离子水2000ml、酵母浸膏30~50g、硫酸铵10~30g、氯化镍10~30μmol;
b)将巴氏芽孢杆菌接种至上述液体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培养基转移至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在25~35℃,170~200rpm/min下,持续震荡培养16~20h得到菌液。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水泥掺量为9%~15%时,胶结液中尿素浓度为1.5M-2.5M,氯化钙浓度为1.5M-2M;水泥掺量为18%时,胶结液中尿素浓度为1.5M-2.5M,氯化钙浓度为0.5M-1.5M。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胶结液)与淤泥土的质量比为9:11;所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与胶结液的体积比为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生物矿化作用产生的碳酸钙会大面积的覆盖在水泥土的水化产物、团聚体等大颗粒表面,从而粘结相邻的大颗粒,从而提高了淤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微生物矿化作用产生的碳酸钙在微生物水泥土内外部通过覆盖、填充以及咬合的作用,增大了微生物水泥土的抗压、抗剪等力学强度。
2)本发明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对淤泥进行微生物加固,淤泥土的水泥用量少、效果好;
在脱模养护7d后实施例1制得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UCS最高可达6.38MPa,而在脱模养护7d后对比例1制得的水泥土试样UCS为5.51MPa;
在脱模养护14d后实施例1制得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UCS最高可达8.65MPa,而在脱模养护14d后对比例1制得的水泥土试样UCS为8.27MPa;
在脱模养护28d后实施例1制得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UCS最高可达13.65MPa,而在脱模养护28d后对比例1制得的水泥土试样UCS为12.1MPa,
在脱模养护90d后实施例1制得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UCS最高可达21.51MPa,而在脱模养护90d后对比例1制得的水泥土试样UCS仅17.57MPa。
在脱模养护90d后对比例1制得的水泥土试样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最高可达62.39°,683.26KPa。对于实施例1制得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在相同龄期下,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最高可达63.27°,749.5KPa。
3)本发明利用微生物矿化技术对淤泥土加固不仅增加了淤泥土整体的强度还减少了水泥的用量,使其在强度提升的同时节约了加固的成本,从而增大了经济效益。
4)本发明利用微生物矿化技术对淤泥质土的加固在高层建筑、地铁建设工程、河道淤泥处理和海上风电的建设都不可避免,传统加固方法加固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去除淤泥成本高,使用化学方法处理又涉及到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应用广泛且是有大量市场需求,前景可观。
5)本发明利用微生物矿化技术加固淤泥土层对自然环境和生物活动都是环保且友好的,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品,在土木工程领域更具竞争力。
6)本发明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可类似水泥的“生物”早强剂而发挥功效。加入尿素及细菌的后,在微生物矿化作用下,巴氏芽孢杆菌分解尿素产生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水泥浆中的Ca(OH)2生成难溶的CaCO3,在早期促进凝胶空间的生成,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淤泥质土颗粒级配曲线图;
图2为不同尿素浓度下微生物水泥土试样(仅掺入尿素)在脱模养护7d后UCS与水泥掺量的关系;
图3为1.5M尿素与不同Ca2+浓度下微生物水泥土试样(掺入尿素与钙离子)在脱模养护7d后UCS与水泥掺量的关系;
图4为不同水泥掺量下的水泥土试样在脱模养护90d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5为不同水泥掺量下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在脱模养护90d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6为不同龄期下水泥土试样超声波速与水泥掺量的关系;
图7为不同龄期下微生物水泥土试样超声波速与水泥掺量的关系;
图8为水泥土试样与微生物水泥土试样的SEM微观结构图;
图9为微生物水泥土中碳酸钙的作用示意图;
图10为水泥土试样XRD图谱;
图11为微生物水泥土试样XRD图谱;
图12为微生物水泥土内部微生物矿化以及水泥水化的微观机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利用淡水作为胶结液溶剂,氯化钙作为钙源,生成了方解石粘结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淤泥在55~10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之后,用器械将其进行破碎并过1mm的筛,得到淤泥土;其中,淤泥粒径级配曲线如附图1所示,取自福建某沿海地区淤泥层,厚度为0m~25m,上覆盖填土1m~6m,颜色多呈灰色,局部见少量砂粒与贝壳碎屑,有机质含量1.9%~6.2%之间。液限平均值为35.2%~45.2%,塑限平均值为15.97%~25.97%,淤泥粒径均小于2mm,中值粒径d50=0.007mm。进一步的,将制备完好的淤泥土试样静止5~15min。
2)将水泥和淤泥土在搅拌槽中混合搅拌3~10min,待搅拌均匀1~5min后加入胶结液(胶结液为氯化钙和尿素的混合溶液)再混合搅拌1~5min;
当水泥掺量为9%~15%时,胶结液中尿素浓度为1.5M-2.5M,氯化钙浓度为1.5M-2M;水泥掺量为18%时,胶结液中尿素浓度为1.5M-2.5M,氯化钙浓度为0.5M-1.5M。
3)待充分拌合以后,再加入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搅拌1~5min至均匀后获得水泥淤泥土试样。
其中,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中的微生物为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所述巴氏芽孢杆菌是一种化能异养菌,在显微镜下细胞呈杆状或卵球状,直径大多在0.5~1.5μm之间,革兰氏阳性;具有非致病性,对环境友好,研究表明该细菌所产生的脲酶可达细菌干重的1%,属于高微生物矿化作用。
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来自于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编号为ATCC11859。
上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a)制备培养基:用氢氧化钾溶液将培养基pH调为8~10,然后在121℃、0.1MPa下高温灭菌30~50min后冷却至室温;其中,培养基各组分含量为去离子水2000ml、酵母浸膏30~50g、硫酸铵10~30g、氯化镍10~30μmol;
b)将巴氏芽孢杆菌接种至上述液体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培养基转移至恒温振荡培养箱中,设置25~35℃,170~200rpm/min,持续震荡培养16~20h得到菌液。
4)将获得的水泥淤泥土试样装入模具养护24h,然后再拆除模具进行养护。期间微生物矿化作用反应物及产物能够间接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促进凝胶空间的生成,同时生物矿化作用产生的碳酸钙也不断的胶结淤泥土颗粒。
上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胶结液)与淤泥土的质量比为9:11;其中,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与胶结液的体积比为1: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淤泥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现场取样到的淤泥(淤泥质土颗粒级配曲线如图1所示)放置在温度为75℃下进行烘干,之后使用器械将其进行破碎处理,过1mm的筛,得到淤泥土,保存在收纳箱中待用。
2)水泥与淤泥土搅拌均匀3min之后加入胶结液(胶结液为不同浓度氯化钙和尿素的混合溶液)继续搅拌3min;
3)待胶结液充分均匀拌合以后,再加入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搅拌3min至均匀后获得水泥淤泥土试样;
上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a)制备培养基:用氢氧化钾溶液将培养基pH调为9.1,将200mL培养基装至事先洗净的1L锥形瓶中,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121℃,0.1MPa灭菌43分钟。待冷却至75℃后打开灭菌锅,将灭菌完成的培养基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开启紫外线灯保持无菌环境,等冷却至室温;其中,培养基各组分含量为去离子水2000ml、酵母浸膏40g、硫酸铵20g、氯化镍20μmol;
b)将巴氏芽孢杆菌按照1:50的比例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完成后将其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中,设置30℃,190rpm/min,振荡培养19h,将菌液取出进行OD600与酶活测试,达到要求后便可使用,得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
4)将获得的水泥淤泥土试样装入5x 10cm圆柱模具养护24h后拆除模具,分别脱模养护至7d、14d、28d、90d,得到微生物水泥土试样。
上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胶结液)与淤泥土的质量比为9:11;其中,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与胶结液的体积比为1: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1中淤泥土试样制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将步骤2)、步骤3)中的添加的胶结液、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替换为等量的水;最终制备得到水泥土试样。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制得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与对比例1制得的水泥土试样进行对比分析。
1)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对试样进行单轴抗压测试:图2-图3是不同尿素浓度及不同钙离子浓度下微生物水泥土在脱模养护7d后试样UCS与水泥掺量的关系。
参照附图2所示,当加入微生物和0M、0.5M、1M、1.5M尿素时,水泥掺量为18%时的UCS峰值分别为5.32MPa、5.91MPa、6.13MPa、6.18MPa。
参照附图3所示,当加入的尿素与氯化钙均为1.5M时,水泥掺量为9%、12%、15%的微生物水泥土UCS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5MPa、3.62MPa、5.31MPa;当水泥掺量为18%,尿素浓度为1.5M-2.5M及钙离子浓度为0.5M-1.5M,微生物水泥土UCS最大达到6.48MPa。故,优选当水泥掺量为18%时,尿素浓度为1.5M-2.5M,氯化钙浓度为0.5M-1.5M。
图4-5为不同水泥掺量下水泥土以及微生物水泥土在脱模养护90d后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参照附图4所示,蓝色曲线为18%的水泥掺量下水泥土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其中峰值强度为17.57MPa。
参照附图5所示,蓝色曲线为18%的水泥掺量下微生物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其中峰值强度为21.51MPa。
加入微生物所制备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较仅加入水泥的水泥土试样单轴抗压强度峰值提高了22.4%。
2)超声波速分析
相同水泥掺量下,超声波速的平均增速随着龄期的增大而减小。相同龄期下,水泥土超声波速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
对试样进行超声波速实验分析:如图6-7为不同龄期下水泥土及微生物水泥土超声波速与水泥掺量的关系曲线。
参照附图6所示,绿色曲线为脱模养护90d的水泥土试样超声波与水泥掺量的关系,水泥掺量在18%时其峰值为2.525/km·s-1
参照附图7所示,绿色曲线为脱模养护90d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超声波与水泥掺量的关系,水泥掺量在18%时其峰值为2.559/km·s-1
加入微生物所制备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较仅加入水泥的水泥土试样超声波速峰值提高了0.0133%。
3)微观形貌分析
对试样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如图8所示,图8(G、H)为仅加入水泥加固后的水泥土试样SEM照片,图8(a-f)为加入微生物之后的微生物水泥土试样SEM照片。
从图8(G、H)中可以看到,水泥土试样内部产生了长杆状的水化硅酸钙晶体以及球体粉煤灰,使淤泥土胶结在一起,填充部分较大的孔隙,水泥土强度提高。
图8(b)中微生物水泥土内部有小部分碳酸钙为直棒状,而图8(d)中大部分碳酸钙为莲花状和叶状点聚体,如图8(e)还有大量簇状碳酸钙,以及图8(f)所示的少量蝶状碳酸钙在团聚体表面。微生物水泥土内外碳酸钙形貌差别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的碳酸钙主要是在养护时间约为2-14d时生成的,此时外部的温度比内部低,因此容易生成球状的碳酸钙晶体;而内部的碳酸钙主要是在水泥水化反应放热较多时形成的,此时随着温度升高,因此无法形成球体或正六面体的碳酸钙。
微生物水泥土中碳酸钙的作用如图9所示:
图9(a)为覆盖作用,碳酸钙覆盖在水泥土的水化产物、团聚体表面,粘结相邻的大颗粒;图9(b)为填充作用,碳酸钙不断填充团聚体与水化产物等颗粒间的孔隙;图9(c)为咬合作用,碳酸钙晶体之间主要通过莲花状碳酸钙之间形成如齿轮间的齿型咬合,以及簇状碳酸钙间交错型咬合实现胶结。
碳酸钙的作用就是覆盖、填充、咬合三个作用,共同增加各个方向的传来的力,使其整体强度增大。
4)XRD分析
对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XRD),得到结果如图10-11所示。
拍摄到的碳酸钙SEM图像均为方解石(如图9所示),两者的水泥土所含成分基本一致,且均产生了方解石。其中,图10与图11的试样中均有碳酸钙的生成,但是图10的碳酸钙为水泥自身的水化作用产生的,而图11中的方解石主要为微生物矿化作用产生的。
5)微生物联合水泥加固淤泥微观机理示意图
图12(a)为微生物水泥土内部在水泥水化诱导前期作用机理图;微生物矿化作用快于水泥的水化水解,微生物先矿化胶结部分淤泥土颗粒。水泥进入水化反应的诱导前期,各水泥矿物快速离子化,形成凝胶状薄膜。同时,微生物矿化产生的碳酸根离子能与水泥水化产生的钙离子生成碳酸钙,加速水泥的水化。
图12(b)为微生物水泥土内部在水泥水化诱导期作用机理图;水泥水化进入诱导期,各颗粒表面钙矾石晶体(AFt)开始发育生长,在淤泥中形成“水泥骨架”,且水化硅酸钙凝胶(C-S-H)逐渐生成,继续胶结各土颗粒以及小团聚体。微生物矿化作用继续产生碳酸钙,不断胶结土颗粒。
图12(c)为微生物水泥土在水泥水化加速期作用机理图;微生物矿化持续作用,细菌覆盖在小团聚体表面;水泥水化进入加速期,大量生成氢氧化钙(CH)以及(水化硅酸钙)C-S-H凝胶。通过微生物矿化作用产生不断的产生大量碳酸钙覆盖大团聚体,不断胶结大颗粒,同时填充孔隙。
之后水泥水化进入减速期,接着进入平稳期,水化速率极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淤泥进行烘干、破碎处理,得到淤泥土;
2)将水泥和淤泥土进行混合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胶结液再混合搅拌至均匀;
3)向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搅拌均匀后获得水泥淤泥土试样;
4)将获得的水泥淤泥土试样装入模具进行养护,然后再拆除模具进行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有机质含量1.9%~6.2%,液限平均值为35.2%~45.2%,塑限平均值为15.97%~25.97%;淤泥粒径均小于2mm,中值粒径d50=0.0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具体如下:
将淤泥在55~10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之后,用器械将其进行破碎并过1mm的筛,得到淤泥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水泥淤泥土试样装入模具中养护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水泥和淤泥土进行混合搅拌3~10min,待搅拌均匀1~5min后加入胶结液再进行混合搅拌1~5min;
步骤3)中加入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搅拌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结液为氯化钙和尿素的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中的微生物为巴氏芽孢杆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a)用氢氧化钾溶液将培养基pH调为8.5~9.5,然后在121℃、0.1MPa下高温灭菌30~50min后冷却至室温;其中,培养基各组分含量为去离子水2000ml、酵母浸膏30~50g、硫酸铵10~30g、氯化镍10~30μmol;
b)将巴氏芽孢杆菌接种至上述液体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培养基转移至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在25~35℃,170~200rpm/min下,持续震荡培养16~20h得到菌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水泥掺量为9%~15%时,胶结液中尿素浓度为1.5M-2.5M,氯化钙浓度为1.5M-2M;水泥掺量为18%时,胶结液中尿素浓度为1.5M-2.5M,氯化钙浓度为0.5M-1.5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胶结液)与淤泥土的质量比为9:11;所述具有诱导碳酸钙矿物沉积功能的微生物菌液与胶结液的体积比为1:1。
CN202310624182.9A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Pending CN1166215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4182.9A CN116621516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4182.9A CN116621516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1516A true CN116621516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597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4182.9A Pending CN116621516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15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3370B (zh) 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
Wang et al. Use of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s as carriers for self-healing of concrete cracks by bacteria with high urease activity
Su et al.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Bacillus megaterium encapsulated by low alkaline sulphoaluminate cement in self-healing concrete
Su et al. Exploring the coupled mechanism of fibers and bacteria on self-healing concrete from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Achal et al. Improved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fly ash-amended concrete by microbial calcite precipitation
CN110423065B (zh) 一种以再生粗骨料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3121145B (zh) 基于微生物协同矿化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材料及应用
Zheng et al. Low alkali sulpho-aluminate cement encapsulated microbial spores for self-healing cement-based materials
De Belie et al. Bacteria-based concrete
CN110451877B (zh) 一种建筑垃圾砼-砖混合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6799B (zh) 具有pH响应性的水凝胶包封细菌芽孢自修复材料及水泥基混凝土自修复方法
Kadapure et al. A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sustainable bacteria-blended fly ash concrete
Sun et al. Glucose addition improves the bio-remediation efficiency for crack repair
Su et al. Artificial aggregates could be a potential way to realize microbial self-healing concrete: An example based on modified ceramsite
Qian et al. Living concrete with self-healing function on cracks attributed to inclusion of microorganisms: Theory,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A review
Abdullah et al.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of bacterial self-healing concrete-A review
Yang et al. Self-healing cement composites based on bleaching earth immobilized bacteria
Zhao et al. Optimization of microbial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treatment process to improve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N114956737A (zh) 一种以泡沫混凝土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
CN114772968B (zh) 一种生物碳酸钙均匀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Raza et al.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for precise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rack repair using bio-inspired strategies
CN113185170A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诱导技术改性煤矸石骨料的方法
CN116621516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联合水泥加固海相淤泥的方法
Alazhari The effect of microbiological agents on the efficiency of bio-based repair systems for concrete
Parastegari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n bacterial air-entrained concrete permeability using statistical mode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