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8240A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18240A CN116618240A CN202310905329.1A CN202310905329A CN116618240A CN 116618240 A CN116618240 A CN 116618240A CN 202310905329 A CN202310905329 A CN 202310905329A CN 116618240 A CN116618240 A CN 1166182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ensing
- glue
- bipolar plate
- adhesive tape
- dimensional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3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945 sealing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981 dry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95 reac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77 standard mode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87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00 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90 oxid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7—Coating heads with several outlets, e.g. aligned transversally to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a web to be coated
- B05C5/0275—Coating heads with several outlets, e.g. aligned transversally to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a web to be coated flow controlled, e.g. by a valve
- B05C5/0279—Coating heads with several outlets, e.g. aligned transversally to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a web to be coated flow controlled, e.g. by a valve independently, e.g. individually, flow controll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05C11/1005—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lready applied to the surface, e.g. coating thickness, weight or patter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05C11/1007—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13—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sponsive to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 B05C5/021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only at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involving heating or coo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25—Manufactu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8—Seal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M8/0284—Organic resins; Organic polym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86—Processes for forming se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omet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和属性参数,并据此建立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二标准三维模型,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得到了精确的参考模型与待点胶产品的实际模型,从而根据第一三维模型与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了符合当前待点胶双极板的准确的第一点胶方案,根据第一点胶方案对第一双极板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精确地确定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催化反应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是一种高效、安全、清洁、灵活的新型发电技术,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其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反应温度低、无噪音、无污染等显著优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燃料电池内部主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层、扩散层和双极板组成,当燃料电池工作时,其内部发生下述反应过程:双极板流道中的反应气体通过扩散层向催化层扩散,在催化层内被催化剂吸附并发生电催化反应;阳极反应生成的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传递到阴极侧,电子经外电路到达阴极,两者同氧分子反应结合成水。双极板与膜电极之间的密封一般是通过在双极板的密封凹槽中安装密封圈或涂装胶水凝固后形成密封圈来实现的,防止氢气和氧气泄露到电堆外部,发生安全事故,或因反应气体的泄露导致实际参与电化学反应的氢气或氧气量不足,增加传质过电位,而且氢气欠缺的话会快速损坏电堆。在双极板密封凹槽中安装密封圈是燃料电池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实现:一、采用自动点胶设备在双极板密封凹槽内点胶成型密封圈,但目前市场上的点胶设备精度较差;二、采用高精密液态硅胶注射机单独成型硅胶密封圈,然后手工或半手工安置在双极板密封凹槽内,该方法会极大的耗费人力,生产效率低,且难以保证密封圈能被准确安置在双极板密封凹槽的指定位置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案能得到精确的参考模型与待点胶产品的实际模型,从而得到符合当前待点胶双极板的准确的点胶方案,在点胶完成后再根据得到的三维数据与参考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精确地确定点胶后的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点胶设备、控制终端;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和属性参数;
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标准三维模型;
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点胶设备;
所述点胶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二标准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识别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密封凹槽的第一凹槽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生成第一点胶路线;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在对应的第一差异点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和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生成所述第一点胶方案。
可选地,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点胶头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每个所述第一出胶孔都与一个用于输送胶水的第一输送管相连;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设置有一一对应且用于控制胶水流量的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分别连接到胶水存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动力装置分别电连接到控制器;多个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关状态和打开的程度以及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所述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材料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材料属性确定对应的第一胶水的第一胶水类型和第一胶水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凹槽数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确定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一胶条宽度、第一胶条高度、第一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一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所述第一差异点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二胶条宽度、第二胶条高度、第二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二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计算第一胶水总用量;
将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一工作参数、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所述第一胶水总用量和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作为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可选地,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用于防止胶水外溢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烘干胶水的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均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方向平行设置且都可以围绕所述第一点胶头的中心移动而改变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使得在点胶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跟在所述第一点胶头后、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跟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后按照所述第一点胶路线进行移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的步骤,所述点胶设备被配置为:
按照所述第一点胶方案控制所述第一点胶头进行点胶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移动以对胶水进行限位操作、控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双极板。
可选地,所述点胶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出胶孔的第二点胶头;所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点胶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大小;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判断所述第二双极板上的点胶生成的第一密封胶条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若不符合,则确定对应的第二差异点和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点和所述第二差值,利用所述第二点胶头对所述第二差异点进行补胶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应用于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所述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点胶设备、控制终端,所述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和属性参数;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标准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点胶设备;
所述点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二标准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可选地,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识别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密封凹槽的第一凹槽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生成第一点胶路线;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在对应的第一差异点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和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生成所述第一点胶方案。
可选地,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点胶头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每个所述第一出胶孔都与一个用于输送胶水的第一输送管相连;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设置有一一对应且用于控制胶水流量的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分别连接到胶水存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动力装置分别电连接到控制器;多个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关状态和打开的程度以及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所述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材料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材料属性确定对应的第一胶水的第一胶水类型和第一胶水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凹槽数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确定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一胶条宽度、第一胶条高度、第一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一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所述第一差异点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二胶条宽度、第二胶条高度、第二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二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计算第一胶水总用量;
将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一工作参数、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所述第一胶水总用量和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作为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可选地,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用于防止胶水外溢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烘干胶水的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均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方向平行设置且都可以围绕所述第一点胶头的中心移动而改变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使得在点胶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跟在所述第一点胶头后、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跟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后按照所述第一点胶路线进行移动;所述点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点胶方案控制所述第一点胶头进行点胶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移动以对胶水进行限位操作、控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双极板。
可选地,所述点胶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出胶孔的第二点胶头;所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点胶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大小;所述物联网服务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判断所述第二双极板上的点胶生成的第一密封胶条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若不符合,则确定对应的第二差异点和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点和所述第二差值,利用所述第二点胶头对所述第二差异点进行补胶操作。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和属性参数,并据此建立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二标准三维模型,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得到了精确的参考模型与待点胶产品的实际模型,从而根据第一三维模型与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了符合当前待点胶双极板的准确的第一点胶方案,根据第一点胶方案对第一双极板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精确地确定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或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描述特定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N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参照图1至图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点胶设备、控制终端;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包括密封凹槽的设计数据,如长度、宽度、深度等)、生产数据(包括生产过程中采集的图像数据,如密封凹槽的三维图像数据、双极板的标识号等)和属性参数(如双极板或其原料的物理属性参数、生化属性参数等);
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标准三维模型,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中不包含密封胶条的模型;
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包括其密封凹槽的三维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点胶路线、点胶操作数据,如根据第一三维模型与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在差异点(即存在差异的密封凹槽处)的差别/差异值得到的点胶设备调整参数等,点胶设备调整参数用来调整点胶设备的工作参数以弥补由于第一双极板密封凹槽中的缺陷(如凸起、凹坑等)而引起密封胶条在这些缺陷处高度、宽度等的不同;
所述控制终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点胶设备;
所述点胶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二标准三维模型,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包括根据设计数据生成的密封胶条;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本发明方案通过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和属性参数,并据此建立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二标准三维模型,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得到了精确的参考模型与待点胶产品的实际模型,从而根据第一三维模型与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了符合当前待点胶双极板的准确的第一点胶方案,根据第一点胶方案对第一双极板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精确地确定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应当知道的是,图1所示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的框图仅作示意,其所示出的各模块的数量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识别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密封凹槽的第一凹槽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生成第一点胶路线,具体为:从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中提取第一双极板的所有所述第一密封凹槽的图形数据,根据所述图形数据和路径规划算法,生成不重复且交叉点最少的路线作为所述第一点路线;若存在所述交叉点,将所述交叉点在所述第一点胶路线中进行特别标注;当所述第一点胶头在第一次经过所述交叉点时,将所述交叉点标记为“已点胶”;后续在所述第一点胶头将要通过所述交叉点时,判断其是否有“已点胶”标记,如有,则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此交叉点中断点胶,在通过此点胶点后再进行点胶工作以避免在某一点或某一段进行重复点胶,导致胶水过多影响质量以及浪费胶水;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在对应的第一差异点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和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生成所述第一点胶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在外形或结构上会与标准模型(即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密封凹槽容易产生差异,为了使得每一个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都能进行精确地点胶,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识别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密封凹槽的第一凹槽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生成整体的、初始的第一点胶路线;再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密封凹槽上的第一差异点以及在对应的第一差异点的第一差值;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在无差异点的常规点胶操作数据和在第一差异点的消除/修正差异的特别操作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和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生成所述第一点胶方案。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胶设备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的第一点胶头;所述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材料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材料属性确定对应的第一胶水的第一胶水类型和第一胶水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凹槽数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确定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一胶条宽度、第一胶条高度、第一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一工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一移动速度、第一出胶速度、第一高度(与第一双极板所在平面间的相对距离)、第一出胶量等;其中,所述第一点胶头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第一输送管、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一出胶孔都与一个用于输送胶水的第一输送管相连;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设置有一一对应的且用于控制胶水流量的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分别连接到所述点胶设备的胶水存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动力装置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点胶设备的控制器;多个第一出胶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关状态和打开的程度,以及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故每个出胶孔是否出胶、出胶量、出胶速度等都可以通过控制器对胶水存储装置、动力装置和各个控制阀的控制而进行单独控制,并据此实现对出胶速度和出胶量的精确控制;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所述第一差异点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二胶条宽度、第二胶条高度、第二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二工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所述第一差异点的第二移动速度、第二出胶速度、第二高度(与第一双极板所在平面间的相对距离)、第二出胶量等;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计算第一胶水总用量;
将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一工作参数、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所述第一胶水总用量和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作为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精准点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头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并且通过配套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单个出胶孔的是否出胶、出胶量、出胶速度等的单独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第一点胶头的出胶速度和出胶量的精确控制。另外,根据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一工作参数、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所述第一胶水总用量和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得到第一点胶头在按照第一点胶路线的整个点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实现了精细化点胶操作。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用于防止胶水外溢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烘干胶水的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均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方向平行设置且都可以围绕所述第一点胶头的中心移动而改变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使得在点胶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跟在所述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跟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后按照所述第一点胶路线进行移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的步骤,所述点胶设备被配置为:
按照所述第一点胶方案控制所述第一点胶头进行点胶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移动以对胶水进行限位操作、控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双极板。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点胶的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用于防止胶水外溢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烘干胶水的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垂直于待点胶双极板所在平面的、平行设置的左限位片和右限位片;左、右限位片的相对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且左、右限位片的形状也可以进行调整;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均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方向平行设置且都可以围绕所述第一点胶头的中心移动而改变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使得在点胶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跟在所述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跟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后按照所述第一点胶路线进行移动,即第一点胶头作为队首、后面依次跟着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一烘干装置进行工作;按照所述第一点胶方案控制所述第一点胶头进行点胶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移动以对胶水进行限位操作(如调整第一限位装置的宽度以控制形成的胶条的宽度与高度、改变左右两侧的限位片的形状以适应点胶路线中的弧度、调整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配合所述第一点胶头的工作等)、控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按照当前胶水的浓度、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空气流动速度、空气成分等确定烘干装置的工作参数)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双极板。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胶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出胶孔的第二点胶头;所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点胶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大小;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判断所述第二双极板上的点胶生成的第一密封胶条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若不符合,则确定对应的第二差异点和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点和所述第二差值,利用所述第二点胶头对所述第二差异点进行补胶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对经过第一点胶头进行第一次点胶后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地方进行修正以更进一步地提高点胶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出胶孔的第二点胶头;所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点胶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大小,利用更小的点胶头以实现更精细的补胶操作。首先,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判断所述第二双极板上的点胶生成的第一密封胶条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若不符合,则确定对应的第二差异点和第二差值;再根据所述第二差异点和所述第二差值,利用所述第二点胶头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所述第二差异点进行补胶操作。
请参见图2,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应用于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所述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点胶设备、控制终端,所述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包括密封凹槽的设计数据,如长度、宽度、深度等)、生产数据(包括生产过程中采集的图像数据,如密封凹槽的三维图像数据、双极板的标识号等)和属性参数(如双极板或其原料的物理属性参数、生化属性参数等);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标准三维模型,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中不包含密封胶条的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包括其密封凹槽的三维数据);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点胶路线、点胶操作数据,如根据第一三维模型与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在差异点(即存在差异的密封凹槽处)的差别/差异值得到的点胶设备调整参数等,点胶设备调整参数用来调整点胶设备的工作参数以弥补由于第一双极板密封凹槽中的缺陷(如凸起、凹坑等)而引起密封胶条在这些缺陷处高度、宽度等的不同;
所述控制终端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点胶设备;
所述点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二标准三维模型,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包括根据设计数据生成的密封胶条;
所述物联网服务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本发明方案通过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和属性参数,并据此建立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二标准三维模型,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得到了精确的参考模型与待点胶产品的实际模型,从而根据第一三维模型与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了符合当前待点胶双极板的准确的第一点胶方案,根据第一点胶方案对第一双极板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精确地确定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识别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密封凹槽的第一凹槽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生成第一点胶路线,具体为:从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中提取第一双极板的所有所述第一密封凹槽的图形数据,根据所述图形数据和路径规划算法,生成不重复且交叉点最少的路线作为所述第一点路线;若存在所述交叉点,将所述交叉点在所述第一点胶路线中进行特别标注;当所述第一点胶头在第一次经过所述交叉点时,将所述交叉点标记为“已点胶”;后续在所述第一点胶头将要通过所述交叉点时,判断其是否有“已点胶”标记,如有,则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此交叉点中断点胶,在通过此点胶头后再进行点胶工作以避免在某一点或某一段进行重复点胶,导致胶水过多影响质量以及浪费胶水;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在对应的第一差异点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和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生成所述第一点胶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在外形或结构上会与标准模型(即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密封凹槽容易产生差异,为了使得每一个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都能进行精确地点胶,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识别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密封凹槽的第一凹槽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生成整体的、初始的第一点胶路线;再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密封凹槽上的第一差异点以及在对应的第一差异点的第一差值;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在无差异点的常规点胶操作数据和在第一差异点的消除/修正差异的特别操作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和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生成所述第一点胶方案。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胶设备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的第一点胶头;所述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材料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材料属性确定对应的第一胶水的第一胶水类型和第一胶水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凹槽数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确定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一胶条宽度、第一胶条高度、第一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一工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一移动速度、第一出胶速度、第一高度(与第一双极板所在平面间的相对距离)、第一出胶量等;其中,所述第一点胶头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第一输送管、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一出胶孔都与一个用于输送胶水的第一输送管相连;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设置有一一对应的且用于控制胶水流量的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分别连接到所述点胶设备的胶水存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动力装置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点胶设备的控制器;多个第一出胶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关状态和打开的程度,以及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故每个出胶孔是否出胶、出胶量、出胶速度等都可以通过控制器对胶水存储装置、动力装置和各个控制阀的控制而进行单独控制,并据此实现对出胶速度和出胶量的精确控制;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所述第一差异点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二胶条宽度、第二胶条高度、第二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二工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所述第一差异点的第二移动速度、第二出胶速度、第二高度(与第一双极板所在平面间的相对距离)、第二出胶量等;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计算第一胶水总用量;
将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一工作参数、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所述第一胶水总用量和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作为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精准点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头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并且通过配套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单个出胶孔的是否出胶、出胶量、出胶速度等的单独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第一点胶头的出胶速度和出胶量的精确控制。另外,根据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一工作参数、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所述第一胶水总用量和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得到第一点胶头在按照第一点胶路线的整个点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实现了精细化点胶操作。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用于防止胶水外溢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烘干胶水的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均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方向平行设置且都可以围绕所述第一点胶头的中心移动而改变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使得在点胶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跟在所述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跟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后按照所述第一点胶路线进行移动;所述点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点胶方案控制所述第一点胶头进行点胶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移动以对胶水进行限位操作、控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双极板。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点胶的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用于防止胶水外溢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烘干胶水的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垂直于待点胶双极板所在平面的、平行设置的左限位片和右限位片;左、右限位片的相对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且左、右限位片的形状也可以进行调整;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均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方向平行设置且都可以围绕所述第一点胶头的中心移动而改变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使得在点胶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跟在所述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跟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后按照所述第一点胶路线进行移动,即第一点胶头作为队首、后面依次跟着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一烘干装置进行工作;按照所述第一点胶方案控制所述第一点胶头进行点胶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移动以对胶水进行限位操作(如调整第一限位装置的宽度以控制形成的胶条的宽度与高度、改变左右两侧的限位片的形状以适应点胶路线中的弧度、调整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配合所述第一点胶头的工作等)、控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按照当前胶水的浓度、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空气流动速度、空气成分等确定烘干装置的工作参数)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双极板。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胶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出胶孔的第二点胶头;所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点胶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大小;所述物联网服务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判断所述第二双极板上的点胶生成的第一密封胶条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若不符合,则确定对应的第二差异点和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点和所述第二差值,利用所述第二点胶头对所述第二差异点进行补胶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对经过第一点胶头进行第一次点胶后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地方进行修正以更进一步地提高点胶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出胶孔的第二点胶头;所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点胶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大小,利用更小的点胶头以实现更精细的补胶操作。首先,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判断所述第二双极板上的点胶生成的第一密封胶条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若不符合,则确定对应的第二差异点和第二差值;再根据所述第二差异点和所述第二差值,利用所述第二点胶头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所述第二差异点进行补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N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包含上述不同功能、实施步骤的组合,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网服务器、点胶设备、控制终端;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和属性参数;
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标准三维模型;
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点胶设备;
所述点胶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二标准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识别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密封凹槽的第一凹槽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生成第一点胶路线;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在对应的第一差异点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和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生成所述第一点胶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点胶头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每个所述第一出胶孔都与一个用于输送胶水的第一输送管相连;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设置有一一对应且用于控制胶水流量的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分别连接到胶水存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动力装置分别电连接到控制器;多个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关状态和打开的程度以及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所述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材料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材料属性确定对应的第一胶水的第一胶水类型和第一胶水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凹槽数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确定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一胶条宽度、第一胶条高度、第一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一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所述第一差异点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二胶条宽度、第二胶条高度、第二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二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计算第一胶水总用量;
将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一工作参数、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所述第一胶水总用量和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作为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用于防止胶水外溢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烘干胶水的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均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方向平行设置且都可以围绕所述第一点胶头的中心移动而改变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使得在点胶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跟在所述第一点胶头后、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跟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后按照所述第一点胶路线进行移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的步骤,所述点胶设备被配置为:
按照所述第一点胶方案控制所述第一点胶头进行点胶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移动以对胶水进行限位操作、控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双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出胶孔的第二点胶头;所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点胶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大小;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的步骤,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判断所述第二双极板上的点胶生成的第一密封胶条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若不符合,则确定对应的第二差异点和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点和所述第二差值,利用所述第二点胶头对所述第二差异点进行补胶操作。
6.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所述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点胶设备、控制终端,所述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包括: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待点胶双极板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和属性参数;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一标准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待点胶的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点胶设备;
所述点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所述第二双极板的第二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属性参数建立所述待点胶双极板的第二标准三维模型;
所述物联网服务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得到第一点胶方案,并将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识别出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密封凹槽的第一凹槽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生成第一点胶路线;
根据所述第一凹槽数据与所述第一标准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在对应的第一差异点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和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生成所述第一点胶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点胶头设置有多个第一出胶孔,每个所述第一出胶孔都与一个用于输送胶水的第一输送管相连;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设置有一一对应且用于控制胶水流量的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一输送管分别连接到胶水存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动力装置分别电连接到控制器;多个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关状态和打开的程度以及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所述根据所述属性参数、所述第一凹槽数据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第一点胶操作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双极板的第一材料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材料属性确定对应的第一胶水的第一胶水类型和第一胶水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凹槽数据、所述第一点胶路线确定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一胶条宽度、第一胶条高度、第一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一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点胶头在所述第一差异点待生成的胶条的第二胶条宽度、第二胶条高度、第二胶条长度,以及所述第一点胶头的第二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胶水类型、所述第一胶水浓度、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计算第一胶水总用量;
将所述第一胶条宽度、所述第一胶条高度、所述第一胶条长度、所述第一工作参数、所述第二胶条宽度、所述第二胶条高度、所述第二胶条长度、所述第一胶水总用量和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作为所述第一点胶操作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设备包括用于防止胶水外溢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烘干胶水的第一烘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均与所述第一点胶头的方向平行设置且都可以围绕所述第一点胶头的中心移动而改变与所述第一点胶头间的位置以使得在点胶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跟在所述第一点胶头后、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跟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后按照所述第一点胶路线进行移动;所述点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点胶方案对所述第一双极板进行点胶得到第二双极板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点胶方案控制所述第一点胶头进行点胶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移动以对胶水进行限位操作、控制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双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出胶孔的第二点胶头;所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点胶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点胶头大小;所述物联网服务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所述第二双极板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标准三维模型判断所述第二双极板上的点胶生成的第一密封胶条是否符合预设的密封质量标准;
若不符合,则确定对应的第二差异点和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点和所述第二差值,利用所述第二点胶头对所述第二差异点进行补胶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05329.1A CN116618240B (zh) | 2023-07-24 | 2023-07-24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05329.1A CN116618240B (zh) | 2023-07-24 | 2023-07-24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18240A true CN116618240A (zh) | 2023-08-22 |
CN116618240B CN116618240B (zh) | 2023-10-17 |
Family
ID=87638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05329.1A Active CN116618240B (zh) | 2023-07-24 | 2023-07-24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61824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43995A (zh) * | 2023-09-20 | 2023-10-27 | 深圳正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高精密点胶机评估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8521A (zh) * | 2012-06-19 | 2012-10-17 | 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点胶阀精确控制装置 |
CN110957502A (zh) * | 2019-11-11 | 2020-04-03 | 深圳市世椿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全自动生产线 |
CN113578699A (zh) * | 2021-09-28 | 2021-11-02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空间点胶的轨迹路径示教方法、点胶系统 |
CN113731737A (zh) * | 2021-09-07 | 2021-12-03 | 律致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涂胶方法、控制器、涂胶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4193460A (zh) * | 2022-02-16 | 2022-03-18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三维视觉及Mark自补偿的胶路引导定位方法 |
WO2022104861A1 (zh) * | 2020-11-20 | 2022-05-27 | 六和电子(江西)有限公司 | 一种壳式电容自动等距调节真空点胶设备及其点胶方法 |
CN218691045U (zh) * | 2022-10-24 | 2023-03-24 | 上海清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双极板全自动点胶设备 |
CN116456298A (zh) * | 2023-06-20 | 2023-07-18 | 北京新研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
-
2023
- 2023-07-24 CN CN202310905329.1A patent/CN1166182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8521A (zh) * | 2012-06-19 | 2012-10-17 | 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点胶阀精确控制装置 |
CN110957502A (zh) * | 2019-11-11 | 2020-04-03 | 深圳市世椿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全自动生产线 |
WO2022104861A1 (zh) * | 2020-11-20 | 2022-05-27 | 六和电子(江西)有限公司 | 一种壳式电容自动等距调节真空点胶设备及其点胶方法 |
CN113731737A (zh) * | 2021-09-07 | 2021-12-03 | 律致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涂胶方法、控制器、涂胶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3578699A (zh) * | 2021-09-28 | 2021-11-02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空间点胶的轨迹路径示教方法、点胶系统 |
CN114193460A (zh) * | 2022-02-16 | 2022-03-18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三维视觉及Mark自补偿的胶路引导定位方法 |
CN218691045U (zh) * | 2022-10-24 | 2023-03-24 | 上海清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双极板全自动点胶设备 |
CN116456298A (zh) * | 2023-06-20 | 2023-07-18 | 北京新研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43995A (zh) * | 2023-09-20 | 2023-10-27 | 深圳正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高精密点胶机评估方法及系统 |
CN116943995B (zh) * | 2023-09-20 | 2023-12-08 | 深圳正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高精密点胶机评估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18240B (zh) | 2023-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618240B (zh)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系统及方法 | |
CN106469819B (zh) | 一种燃料电池参数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US6376111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humidity level of a fuel cell | |
CN112582635B (zh) | Pemfc双极板流道截面的优化方法及三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
US6376110B1 (en) | Method for regulating membrane moisture of a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and a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 |
EP1834371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operating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 |
Ahmadi et al. | Study of the effect of gas channels geometry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 | |
CN108075156B (zh) | 一种膜电极漏气位置检测装置和查找方法 | |
CN202501870U (zh) | Pem燃料电池综合测试分析仪 | |
KR101833079B1 (ko) | 수소로부터 전기 에너지를 생성하고 전기 에너지로부터 수소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시스템의 동작 관리 | |
WO2004091279A2 (en) | Fuel cell power plant having a fuel concentration sensor cell | |
CN109950581A (zh) | 一种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高温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快速活化方法 | |
CA3211460A1 (en) | Modular electrochemical system | |
KR101955677B1 (ko) | 다채널 연료 전지 성능 평가 스테이션 | |
CN104900886A (zh) | 一种具有对流式冷却液流场的金属双极板 | |
CN102628664B (zh) | 燃料电池板测量特征 | |
CN204720508U (zh) | 导流板及含有该导流板的燃料电池堆 | |
CA2286701A1 (en) | Cooling and wetting polymer-electrolyte fuel cells | |
Roshandel et al. | The effects of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catalyst loading on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 performance | |
CN116093383B (zh) |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进气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2714321B (zh) | 燃料电池及具有燃料电池的车辆 | |
DE50104151D1 (de) | Pem-brennstoffzellenstapel mit kühlmediumverteilerstruktur | |
CN102195065B (zh) | 用于燃料电池车辆启动的可变阳极流率 | |
Kim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with various amounts of electrolyte in a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 | |
CN218957776U (zh) | 一种钒电池液流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