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6224A - 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6224A
CN116616224A CN202310814410.9A CN202310814410A CN116616224A CN 116616224 A CN116616224 A CN 116616224A CN 202310814410 A CN202310814410 A CN 202310814410A CN 116616224 A CN116616224 A CN 116616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cultivation
fin
water
artifi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44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明
杨洋
王岳松
程睿
陈锋
毕建启
万正平
邓勋发
徐林
何大江
黎国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ydroecology MWR and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ydroecology MWR and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ydroecology MWR and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ydroecology MWR and CAS
Priority to CN2023108144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62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6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6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涉及水产养殖领域。选择3龄以上的长鳍光唇鱼强化培育40天以上,得到强化长鳍光唇鱼,从强化长鳍光唇鱼中挑选重量在0.3kg以上的雄鱼和雌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得到受精卵,将受精卵孵化,得到仔鱼,仔鱼进行苗种培育,当鱼苗全长2cm以上时下塘。本发明通过强化培育、亲鱼挑选、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和苗种培育实现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长鳍光唇鱼的种质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填补目前长鳍光唇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空白,该方法操作简单,雌雄同步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高,能够实现长鳍光唇鱼的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 longipinnis),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仅分布于红水河流域,是红水河珍稀土著和重要经济鱼类,同时因其色彩鲜艳,在观赏鱼市场广受欢迎,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受红水河梯级开发、过度捕捞和外来鱼类入侵等影响,长鳍光唇鱼野外资源急剧下降,亟须保护。人工增殖放流是保护和恢复鱼类种群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国内外关于长鳍光唇鱼的研究极少,未见关于长鳍光唇鱼人工繁育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通过强化培育、亲鱼挑选、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和苗种培育实现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长鳍光唇鱼的种质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填补了长鳍光唇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空白,该方法操作简单,雌雄同步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高,能够实现长鳍光唇鱼的规模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3龄以上的长鳍光唇鱼进行强化培育40天以上,得到强化长鳍光唇鱼;
所述强化培育的条件包括:
所述强化培育的水温在15℃以上;
每天投喂鲤鱼配合饲料2次;
每天冲水1次,每次2h;
每10天拉网锻炼1次;
2)从步骤1)得到的强化长鳍光唇鱼中挑选重量在0.3kg以上的雄鱼和雌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得到受精卵;
所述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9~51:9~44;
所述人工催产包括:
对所述雌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2μg/kg;
12h后对所述雌鱼再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10~15μg/kg+地欧酮4~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1200IU/kg,对所述雄鱼注射黄体素释放激素A35~7.5μg/kg+地欧酮2~2.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600IU/kg;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受精卵进行孵化,得到仔鱼;
所述孵化的的条件包括:水温为22~24℃,所述孵化的出膜时间为74~68h;
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仔鱼进行苗种培育,当鱼苗全长2cm以上时下塘;
所述苗种培育的条件包括:
出膜4天~15天投喂丰年虫,每天8~22点均匀投喂8次;出膜16天~20天投喂丰年虫和微囊料,每天8~20点均匀投喂5次;出膜21天~40天投喂微囊料,每天8点和20点投喂2次。
优选的,所述步骤2)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23:15。
优选的,所述步骤2)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30:14。
优选的,所述步骤1)强化培育在强化培育缸中进行,所述强化培育缸为直径3m、水深1.2m的玻璃钢培育缸,所述强化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水口为鸭嘴形,在强化培育缸的侧面朝同一方向布设;排水口在强化培育缸中间,盖有地漏;强化培育缸从侧面向中心倾斜15°便于排污。
优选的,所述步骤1)鲤鱼配合饲料的每次投喂量为长鳍光唇鱼总重量的2%。
优选的,所述步骤2)挑选长鳍光唇鱼雄鱼的标准为:体色艳丽,嘴角和脸部珠星明显,背鳍第一分枝鳍条有一长飘带,游动活跃,体表无伤,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即散开;
挑选长鳍光唇鱼雌鱼的标准为:嘴角和脸部珠星明显,腹部明显隆起,生殖孔红肿。
优选的,所述步骤2)人工授精采用干法授精。
优选的,所述步骤3)孵化的条件包括:每平方水面放置1万粒受精卵,每小时搅动受精卵12~15次。
优选的,所述孵化的条件还包括:水质良好,所述水质良好的标准包括:各项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规定且溶氧≥7mg/L。
优选的,所述步骤2)雌鱼在产卵池产卵,所述产卵池为:直径3m、水深0.8m的玻璃钢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水口为鸭嘴形,在玻璃钢培育缸侧面朝同一方向布设;排水口在玻璃钢培育缸中间,盖有地漏;
所述步骤4)苗种培育在开口育苗培育缸中进行,所述开口苗培育缸为:直径1m,水深0.8m的玻璃钢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排水口在底部中间,排水口插有一直径0.2m水管,管侧面钻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长鳍光唇鱼受拦河筑坝、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等多方面的影响,野外种群资源急剧下降,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同时长鳍光唇鱼是红水河重要经济鱼类和颇受欢迎的观赏鱼类,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本发明通过强化培育、人工催产和授精、孵化及苗种培育,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参照本发明可以实现长鳍光唇鱼的规模化生产,对长鳍光唇鱼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3龄以上的长鳍光唇鱼进行强化培育40天以上,得到强化长鳍光唇鱼;
所述强化培育的条件包括:
所述长鳍光唇鱼的雄鱼和雌鱼的数量比为1:1;
所述强化培育的水温在15℃以上;
每天投喂鲤鱼配合饲料2次;
每天冲水1次,每次2h;
每10天拉网锻炼1次;
2)从步骤1)得到的强化长鳍光唇鱼中挑选重量在0.3kg以上的雄鱼和雌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得到受精卵;
所述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9~51:9~44;
所述人工催产包括:
对所述雌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2μg/kg;
12h后对所述雌鱼再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10~15μg/kg+地欧酮4~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1200IU/kg,对所述雄鱼注射黄体素释放激素A35~7.5μg/kg+地欧酮2~2.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600IU/kg;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受精卵进行孵化,得到仔鱼;
所述孵化的的条件包括:水温为22~24℃,所述孵化的出膜时间为74~68h;
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仔鱼进行苗种培育,当鱼苗全长2cm以上时下塘;
所述苗种培育的条件包括:
出膜4天~15天投喂丰年虫,每天8~22点均匀投喂8次;出膜16天~20天投喂丰年虫和微囊料,每天8~20点均匀投喂5次;出膜21天~40天投喂微囊料,每天8点和20点投喂2次。
本发明对3龄以上的长鳍光唇鱼进行强化培育40天以上,得到强化长鳍光唇鱼;所述强化培育的条件包括:所述长鳍光唇鱼的雄鱼和雌鱼的数量比为1:1;
本发明对所述鲤鱼配合饲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鲤鱼配合饲料的每次投喂量优选为长鳍光唇鱼总重量的2%,本发明对所述鲤鱼配合饲料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强化培育优选在强化培育缸中进行,所述强化培育缸为直径3m、水深1.2m的玻璃钢培育缸,所述强化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水口为鸭嘴形,在强化培育缸的侧面朝同一方向布设;排水口在强化培育缸中间,盖有地漏;强化培育缸从侧面向中心倾斜15°便于排污。本发明优选在每次拉网锻炼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所述强化培育缸进行消毒。本发明优选在每天下午冲水1次,每次2h,所述强化培育能促进长鳍光唇鱼性腺发育,降低长鳍光唇鱼应激反应。
本发明从得到的强化长鳍光唇鱼中挑选重量在0.3kg以上的雄鱼和雌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得到受精卵;所述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9~51:9~44;
所述人工催产包括:对所述雌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2μg/kg;12h后对所述雌鱼再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RH-A3)10~15μg/kg+地欧酮(DOM)4~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1200IU/kg,对所述雄鱼注射黄体素释放激素A35~7.5μg/kg+地欧酮2~2.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600IU/kg。在本发明中,所述人工授精优选在雌鱼第二次注射催产剂24h后进行。在本发明中,所述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优选为51:44。在本发明中,所述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优选为30:14。在本发明中,挑选长鳍光唇鱼雄鱼的标准优选为:体色艳丽,嘴角和脸部珠星明显,背鳍第一分枝鳍条有一长飘带,游动活跃,体表无伤,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即散开;挑选长鳍光唇鱼雌鱼的标准优选为:嘴角和脸部珠星明显,腹部明显隆起,生殖孔红肿。在本发明中,所述人工授精优选采用干法授精,本发明对所述干法授精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即可,如首先将卵子挤出置于一洗净擦干的塑料盆中,待所有雌鱼排卵完毕后,将雄鱼精液挤至卵子上,加入少量0.9%生理盐水后用羽毛搅拌混合均匀,精卵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水激活精子,静置2分钟后冲洗数次,洗去黏液和杂质,即获得长鳍光唇鱼受精卵。在本发明中,所述雌鱼优选在产卵池产卵,所述产卵池优选为:直径3m、水深0.8m的玻璃钢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水口为鸭嘴形,在玻璃钢培育缸侧面朝同一方向布设;排水口在玻璃钢培育缸中间,盖有地漏。
本发明将得到的受精卵进行孵化,得到仔鱼;所述孵化的孵化设备为尤先科孵化器,水温为22~24℃,所述孵化的出膜时间为74-68h。在本发明中,所述孵化的条件优选包括:每平方水面放置1万粒受精卵,每小时搅动受精卵12~15次。在本发明中,所述孵化的条件还优选包括:水质良好,所述水质良好的标准包括:各项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规定且溶氧≥7mg/L。在本发明中,长鳍光唇鱼产沉性卵,无需脱粘,将获得长鳍光唇鱼受精卵按合适密度置于尤先科孵化器,以合适频率搅动孵化,每天早晚用塑料吸管挑出死卵,经过74-68h即可出膜,出膜时可通过控制流速辅助出膜。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控制流速辅助出膜为:开始出膜时降低流速,出膜高峰期可适当停止水体交换增加溶膜酶含量辅助出膜,出膜完成后加大流速。本发明优选将所述受精卵在尤先科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本发明将得到的仔鱼进行苗种培育,当鱼苗全长2cm以上时下塘;所述苗种培育的条件包括:出膜4天~15天过量投喂丰年虫,每天8~22点均匀投喂8次;出膜16天~20天过量投喂丰年虫和微囊料,每天8~20点均匀投喂5次;出膜21天~40天过量投喂微囊料,每天8点和20点投喂2次。在本发明中,所述苗种培育优选在开口育苗培育缸中进行,所述开口苗培育缸为:直径1m,水深0.8m的玻璃钢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排水口在底部中间,排水口插有一直径0.2m水管,管侧面钻孔。在本发明中,同时投喂丰年虫和微囊料时,所述丰年虫和微囊料的质量比优选为1:1。本发明优选在投喂时关闭气泵,30分钟后吸出残饵和粪便,防止水质污染。第40天下塘,下塘前7天使用生石灰50kg/亩全池泼洒消毒。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A.强化培育:2023年3月1日,水温18℃,挑选3龄+长鳍光唇鱼,消毒后按雌雄数量比例1:1,每缸50尾,置于直径3m的强化培育缸开展强化培育。每天早8点和晚7点各投喂1次鲤鱼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鱼总重量的2%;每天下午冲水1次,每次2h,3月15日、3月31日各拉网1次,拉网后全池泼洒0.1ppm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B.亲本挑选:4月14日,从强化培育缸中按雌雄数量比1:1,挑选18组亲本,置于直径3m产卵池暂养。雌鱼平均体重0.37kg,总重6.7kg,雄鱼平均体重0.34kg,总重6.1kg。
C.人工催产:4月14日晚21:30对雌鱼注射LHRH-A32μg/kg,雄鱼不注射。4月15日上午9:30对雌鱼再注射DOM 5mg/kg+LHRH-A315μg/kg+HCG 1000IU/kg,雄鱼注射剂量减半,注射完成后放回产卵池,冲水待产。水温21℃。
D.人工授精:4月16日上午9:30开展人工干法授精,成功催产雌鱼14尾,产卵1.3万粒,催产率77.78%,受精率70%。
E.孵化:将受精卵置于尤先科孵化器孵化,每平方水面放置1万粒受精卵,水温24℃,每小时搅动受精卵15次,72h开始出膜,获得初孵仔鱼0.6万尾,孵化率66%。
F.苗种培育:出膜90h后达到平游,使用丰年虫开口,出膜4天-15天过量投喂丰年虫,每天8-22点均匀投喂8次;出膜16天-20天过量投喂5丰年虫+微囊料,丰年虫和微囊料的质量比1:1,每天8-20点均匀投喂5次;出膜21天-40天过量投喂微囊料,每天8点和20点投喂2次;投喂时关闭气泵,30分钟后吸出残饵和粪便,防止水质污染。第40天下塘,下塘前7天使用生石灰50kg/亩全池泼洒消毒。本次人工繁育获长鳍光唇鱼苗种0.53万尾,苗种存活率88.33%。
实施例2
A.强化培育:2023年3月1日,水温18℃,挑选3龄+长鳍光唇鱼,消毒后按雌雄数量比例1:1,每缸50尾,置于直径3m的强化培育缸开展强化培育。每天早8点和晚7点各投喂1次鲤鱼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鱼总重量的2%;每天下午冲水1次,每次2h,3月15日、3月31日各拉网1次,拉网后全池泼洒0.1ppm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B.亲本挑选:4月17日,从强化培育缸中按雌雄数量比51:44,挑选51组亲本,置于直径3m产卵池暂养。雌鱼平均体重0.37kg,总重18.8kg,雄鱼平均体重0.38kg,总重16.8kg。
C.人工催产:4月17日晚22:00对雌鱼注射LHRH-A32μg/kg,雄鱼不注射。4月18日上午10:00对雌鱼再注射DOM 5mg/kg+LHRH-A315μg/kg+HCG 1000IU/kg,雄鱼注射剂量减半,注射完成后放回产卵池,冲水待产。水温22℃。
D.人工授精:4月16日上午8:40开展人工干法授精,成功催产雌鱼40尾,产卵3.2万粒,催产率78.4%,受精率72%。
E.孵化:将受精卵置于尤先科孵化器孵化,每平方水面放置1万粒受精卵,水温23.8℃,每小时搅动受精卵13次,70h开始出膜,获得初孵仔鱼2.05万尾,孵化率89%。
F.苗种培育:出膜94h后达到平游,使用丰年虫开口,出膜4天-15天投喂丰年虫,每天8-22点均匀投喂8次;出膜16天-20天投喂丰年虫+微囊料,丰年虫和微囊料的质量比1:1,每天8-20点均匀投喂5次;出膜21天-40天投喂微囊料,每天8点和20点投喂2次;投喂时关闭气泵,30分钟后吸出残饵和粪便,防止水质污染。第40天下塘,下塘前7天使用生石灰50kg/亩全池泼洒消毒。本次人工繁育获长鳍光唇鱼苗种1.75万尾,苗种存活率85.37%。
实施例3
A.强化培育:2023年3月1日,水温18℃,挑选3龄+长鳍光唇鱼,消毒后按雌雄数量比例1:1,每缸50尾,置于直径3m的强化培育缸开展强化培育。每天早8点和晚7点各投喂1次鲤鱼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鱼总重量的2%;每天下午冲水1次,每次2h,3月15日、3月31日各拉网1次,拉网后全池泼洒0.1ppm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B.亲本挑选:4月25日,从强化培育缸中按雌雄数量比30:14,挑选30组亲本,置于直径3m产卵池暂养。雌鱼平均体重0.33kg,总重9.9kg,雄鱼平均体重0.34kg,总重4.7kg。
C.人工催产:4月25日上午10:10对雌鱼注射LHRH-A32μg/kg,雄鱼不注射。4月26日上午10:00对雌鱼再注射DOM 4mg/kg+LHRH-A310μg/kg+HCG 1200IU/kg,雄鱼注射剂量减半,注射完成后放回产卵池,冲水待产。水温22℃。
D.人工授精:4月26日上午10:00开展人工干法授精,成功催产雌鱼15尾,产卵0.9万粒,催产率50%,受精率42%。
E.孵化:将受精卵置于尤先科孵化器孵化,每平方水面放置1万粒受精卵,水温23℃,每小时搅动受精卵13次,71h开始出膜,获得初孵仔鱼0.30万尾,孵化率79%。
F.苗种培育:出膜91h后达到平游,使用丰年虫开口,出膜4天-15天投喂丰年虫,每天8-22点均匀投喂8次;出膜16天-20天投喂丰年虫+微囊料,丰年虫和微囊料的质量比1:1,每天8-20点均匀投喂5次;出膜21天-40天投喂微囊料,每天8点和20点投喂2次;投喂时关闭气泵,30分钟后吸出残饵和粪便,防止水质污染。第40天下塘,下塘前7天使用生石灰50kg/亩全池泼洒消毒。本次人工繁育获长鳍光唇鱼苗种0.25万尾,苗种存活率83.33%。
实施例4
A.强化培育:2023年3月1日,水温18℃,挑选3龄+长鳍光唇鱼,消毒后按雌雄数量比例1:1,每缸50尾,置于直径3m的强化培育缸开展强化培育。每天早8点和晚7点各投喂1次鲤鱼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鱼总重量的2%;每天下午冲水1次,每次2h,3月15日、3月31日各拉网1次,拉网后全池泼洒0.1ppm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B.亲本挑选:4月28日,从强化培育缸中按雌雄数量比23:15,挑选23组亲本,置于直径3m产卵池暂养。雌鱼平均体重0.34kg,总重7.8kg,雄鱼平均体重0.35kg,总重5.2kg。
C.人工催产:4月28日晚22:00对雌鱼注射LHRH-A32μg/kg,雄鱼不注射。4月29日上午10:00对雌鱼再注射DOM 5mg/kg+LHRH-A315μg/kg+HCG 1000IU/kg,雄鱼注射剂量减半,注射完成后放回产卵池,冲水待产。水温23℃。
D.人工授精:4月30日上午8:40开展人工干法授精,成功催产雌鱼16尾,产卵1.1万粒,催产率69%,受精率90%。
E.孵化:将受精卵置于尤先科孵化器孵化,每平方水面放置1万粒受精卵,水温23℃,每小时搅动受精卵14次,71h开始出膜,获得初孵仔鱼0.85万尾,孵化率86%。
F.苗种培育:出膜94h后达到平游,使用丰年虫开口,出膜4天-15天投喂丰年虫,每天8-22点均匀投喂8次;出膜16天-20天投喂丰年虫+微囊料,丰年虫和微囊料的质量比1:1,每天8-20点均匀投喂5次;出膜21天-40天投喂微囊料,每天8点和20点投喂2次;投喂时关闭气泵,30分钟后吸出残饵和粪便,防止水质污染。第40天下塘,下塘前7天使用生石灰50kg/亩全池泼洒消毒。本次人工繁育获长鳍光唇鱼苗种0.75万尾,苗种存活率88.24%。
表1实施例1-4的结果表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3龄以上的长鳍光唇鱼强化培育40天以上,得到强化长鳍光唇鱼;
所述强化培育的条件包括:
所述强化培育的水温在15℃以上;
每天投喂鲤鱼配合饲料2次;
每天冲水1次,每次2h;
每10天拉网锻炼1次;
2)从步骤1)得到的强化长鳍光唇鱼中挑选重量在0.3kg以上的雄鱼和雌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得到受精卵;
所述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9~51:9~44;
所述人工催产包括:
对所述雌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2μg/kg;
12h后对所述雌鱼再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10~15μg/kg+地欧酮4~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1200IU/kg,对所述雄鱼注射黄体素释放激素A35~7.5μg/kg+地欧酮2~2.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600IU/kg;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受精卵进行孵化,得到仔鱼;
所述孵化的条件包括:水温为22~24℃,所述孵化的出膜时间为74~68h;
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仔鱼进行苗种培育,当鱼苗全长2cm以上时下塘;
所述苗种培育的条件包括:
出膜4天~15天投喂丰年虫,每天8~22点均匀投喂8次;出膜16天~20天投喂丰年虫和微囊料,每天8~20点均匀投喂5次;出膜21天~40天投喂微囊料,每天8点和20点投喂2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23: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30: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强化培育在强化培育缸中进行,所述强化培育缸为直径3m、水深1.2m的玻璃钢培育缸,所述强化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水口为鸭嘴形,在强化培育缸的侧面朝同一方向布设;排水口在强化培育缸中间,盖有地漏;强化培育缸从侧面向中心倾斜15°便于排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鲤鱼配合饲料的每次投喂量为长鳍光唇鱼总重量的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挑选长鳍光唇鱼雄鱼的标准为:体色艳丽,嘴角和脸部珠星明显,背鳍第一分枝鳍条有一长飘带,游动活跃,体表无伤,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即散开;
挑选长鳍光唇鱼雌鱼的标准为:嘴角和脸部珠星明显,腹部明显隆起,生殖孔红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人工授精采用干法授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孵化的条件包括:每平方水面放置1万粒受精卵,每小时搅动受精卵12~15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的条件还包括:水质良好,所述水质良好的标准包括:各项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规定且溶氧≥7m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雌鱼在产卵池产卵,所述产卵池为:直径3m、水深0.8m的玻璃钢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水口为鸭嘴形,在玻璃钢培育缸侧面朝同一方向布设;排水口在玻璃钢培育缸中间,盖有地漏;
所述步骤4)苗种培育在开口育苗培育缸中进行,所述开口苗培育缸为:直径1m,水深0.8m的玻璃钢培育缸,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排水口在底部中间,排水口插有一直径0.2m水管,管侧面钻孔。
CN202310814410.9A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Pending CN1166162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4410.9A CN116616224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4410.9A CN116616224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6224A true CN116616224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13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4410.9A Pending CN116616224A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62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6756A (zh) * 2023-10-31 2023-12-29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一种长鳍光唇鱼人工繁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6756A (zh) * 2023-10-31 2023-12-29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一种长鳍光唇鱼人工繁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9798B (zh) 一种中华沙鳅人工繁殖方法
CN102047851B (zh) 养殖草鱼家系的构建和良种选育方法
CN110521641B (zh) 一种生长快石斑鱼的人工杂交育种方法
CN111956783B (zh) 一种大口黑鲈鱼人工催产混合剂及人工繁育方法
CN104642212A (zh) 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CN116616224A (zh) 一种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10731280A (zh) 一种中华纹胸鮡人工繁殖方法
CN113841641B (zh) 一种多线盘鮈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4651751B (zh) 黄唇鱼人工育苗方法
CN105265362A (zh) 一种长身鳜生长性状的杂交养殖方法
CN108283152A (zh) 一种长丝裂腹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12167118A (zh) 一种齐尔白鲑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5251010B (zh) 一种雌性马口鱼与雄性宽鳍鱲杂交繁育的方法
CN106879515A (zh) 一种高体雅罗鱼受精卵的脱粘方法
CN102657123A (zh) 一种黑龙江茴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0512639C (zh) 一种香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3081828B (zh) 长春鳊人工繁殖的方法
CN115530099A (zh) 一种小体鲟雌鱼与欧鳇雄鱼杂交育苗方法
CN111972324B (zh) 一种宽口裂腹鱼的培育与人工繁殖方法
CN112136728B (zh) 一种循环水系统下硬刺松潘裸鲤子一代亲鱼人工养殖及繁育方法
CN111387095B (zh) 一种梭鱼良种亲本培育方法
CN113331087A (zh) 一种裸腹叶须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0250052B (zh) 一种乌苏里拟鲿耐低氧家系的选育方法
CN106417117A (zh) 雅砻江短须裂腹鱼人工增殖放流方法
CN107711611B (zh) 一种台湾泥鳅低损、高效人工繁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