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5924A - 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5924A
CN116615924A CN202180084322.7A CN202180084322A CN116615924A CN 116615924 A CN116615924 A CN 116615924A CN 202180084322 A CN202180084322 A CN 202180084322A CN 116615924 A CN116615924 A CN 116615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attribute
model
typ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43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15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5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上述方案实现了通过同一种模型消息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的交互方式,不需要在物联网设备中为每一种应用功能单独设置一个BLE Mesh模型,从而降低了BLE Mesh中的设备的模型消息交互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中,要实现通过客户端远程管理服务端设备,需要对客户端设备和服务端设备进行模型实例化。
在基于低功耗蓝牙的网状设备网络(Bluetooth Low Energy Mesh,BLE Mesh)中,蓝牙技术联盟为物联网设备定义了BLE Mesh模型,其中,每一项应用功能及特性对应一个BLE Mesh模型,不同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BLE Mesh模型,并基于BLE Mesh模型与其它物联网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提供不同的应用功能及特性。
然而,对于具有多项应用功能及特性的物联网设备,在BLE Mesh中需要实现多个BLE Mesh模型,导致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消息交互复杂性较高,影响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由物联网中的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由物联网中的第二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物联网中的第一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装置,所述装置 用于物联网中的第二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物联网设备之间通过支持一种或者多种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在模型消息中携带属性类型来指示当前消息对应的应用功能,也就是说,对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发送端和接收端只需要通过模型消息中的属性类型即可以进行准确的区分,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一种模型消息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相应的,也就不需要在物联网设备中为每一种应用功能单独设置一个BLE Mesh模型,从而降低了BLE Mesh中的设备的模型消息交互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消息交互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架构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架构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属性读取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更新属性信息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文件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文件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该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服务端设备110、客户端设备120;
服务端设备110可以是用于提供物联网功能服务的设备。
比如,服务端设备110可以是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灯具、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微波炉、智能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等。
或者,服务端设备110可以是工业生产设备,例如,车床、工业机器人、太阳能面板、风力发电机等等。
或者,服务端设备110可以是商业服务设备,例如,无人售货机等等。
或者,服务端设备110可以是智能监控设备,例如,监控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
客户端设备120是服务端设备110进行控制或管理的设备,比如,管理设备12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式管理终端,或者,管理设备120也可以是个人电脑,比如台式电脑、便携式计算机、个人工作站等等。
服务端设备110和客户端设备120之间可以通过BLE Mesh组网相连。
可选的,该物联网的网络架构还包括云平台130。
云平台130是部署在网络侧的云端服务平台。比如,云平台130可以是基于单台或者多台服务器实现的云端服务平台。
云平台130可以分别与服务端设备110和客户端设备120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相连。
BLE Mesh模型包括客户端模型(即Server Model,以下简称客户端)和服务端模型(即Client Model,以下简称服务端),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通过发送BLE Mesh消息进行交互。例如,BLE Mesh定义了开关模型,照明灯作为服务端实现On/Off Server Model,控制照明灯的设备(例如手机APP、照明开关等)作为客户端实现On/Off Client Model。
客户端模型:定义实现这个客户端模型的设备可以发送或接收的BLE Mesh模型消息,客户端通过发送相应的模型消息来获取服务端的状态或对服务端功能进行操作。例如,支持开关功能的客户端模型(On/Off Client Model)向支持开关功能的服务端模型(On/Off Server Model)发送GET On/Off Server Model 消息以获取开关的状态,On/Off Client Model向On/Off Server Model发送SET On/Off Server Model消息设置开关是“开”或“关”。
服务端模型:定义实现这个服务端模型的设备的状态和设备功能,以及实现这个服务端模型的设备可以发送或接收的BLE Mesh模型消息。例如,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On/Off Server Model向On/Off Client Model发送On/Off Server Model STATUS消息通知开关状态变更。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涉及的一种消息交互示意图。其中,图2为实现On/Off Client Model的开关和实现On/Off Server Model的灯之间交互On/Off模型消息的示例。
表1为上述方案中的BLE Mesh模型的消息结构,每个BLE Mesh模型的消息由操作码和应用参数组成,操作码大小为1、2或3个字节,应用参数最大不超过379个字节。
表1
字段名 大小(8位字节) 注释
操作码 1-3 操作码,用于指示模型消息的类型
取值范围 0-379 应用参数
蓝牙技术联盟目前定义了几十类BLE Mesh模型,每个模型定义不同的消息类型,表2为On/Off Server Model定义的模型消息类型。
表2
上述方案中,BLE Mesh标准为物联网设备不同的应用功能及特性定义了不同的BLE Mesh客户端模型和服务端模型,物联网设备根据功能特性需要实现相应的模型,每个模型定义实现这个模型的设备的状态和设备功能,以及这个模型支持发送或接收的模型消息。物联网设备要支持不同的应用功能,就需要实现不同的BLE Mesh模型及不同模型专用的模型消息,而一个物联网设备实现多个模型及不同模型的专用消息时,无疑提高了设备处理的复杂性,也增加额外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开销,特别是对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来说,上述问题尤其突出,实施的技术可行性较低。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交互执行。例如,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系统中的服务端设备110和客户端设备120。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301,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过BLE Mesh进行组网。
步骤30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其中,上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 该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基于BLE Mesh模型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基于该BLE Mesh模型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上述目标应用功能是该BLE Mesh模型支持的至少一种应用功能中的任意一种。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物联网设备之间通过支持一种或者多种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在模型消息中携带属性类型来指示当前消息对应的应用功能,也就是说,对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发送端和接收端只需要通过模型消息中的属性类型即可以进行准确的区分,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一种模型消息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相应的,也就不需要在物联网设备中为每一种应用功能单独设置一个BLE Mesh模型,从而降低了BLE Mesh中的设备的模型消息交互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支持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降低了物联网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开销,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资源利用率。
通过上述图3所示的方案,对于BLE Mesh中的物联网设备所支持的多种应用功能,只需要在物联网设备中构建一个通用的BLE Mesh模型,即可以实现多种应用功能的消息交互。例如,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架构图。如图4所示,客户端设备41和服务端设备42中分别构建有BLE Mesh模型,且BLE Mesh模型支持多种应用功能(图4中示出为3种),每种应用功能具有对应的属性类型。客户端设备41和服务端设备42之间进行消息交互时,发送侧发送的模型消息中包含对应某一项应用功能的属性类型,接收侧接收到模型消息后,通过属性类型即可以判断该模型消息对应哪一项应用功能,并基于类型属性,对相应的应用功能执行后续的操作。
也就是说,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BLE Mesh设备消息交互的方法,通过定义一个扩展的BLE Mesh模型,该模型提供通用的模型消息类型,从而使得物联网设备即使支持不同的应用功能,也不需要实现不同的模型以及不同模型专用的模型消息类型。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交互执行,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BLE Mesh相连。例如,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系统中的服务端设备110和客户端设备120。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501,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过BLE Mesh进行组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是服务端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且服务端设备和客户端设备都支持BLE功能,服务端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之间预 先通过BLE Mesh进行组网。
步骤502,第二设备基于BLE Mesh模型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二设备基于BLE Mesh模型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上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该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该目标应用功能是该BLE Mesh模型支持的至少一种应用功能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BLE Mesh模型可以分为服务端模型和客户端模型,且服务端模型和客户端模型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
其中,BLE Mesh模型可以支持单种应用功能,也可以指示多种应用功能。
例如,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服务端设备为照明设备,且支持照明开关功能时,上述BLE Mesh模型可以支持照明开关功能,且该BLE Mesh模型中对应该照明开关功能设置有照明开关的属性类型。
再例如,当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服务端设备为照明设备,且同时支持照明开关功能、照明模式调节功能、以及亮度调节功能时,上述BLE Mesh模型可以同时支持照明开关功能、照明模式调节功能以及亮度调节功能,且该BLE Mesh模型中对应上述三种功能分别设置有照明开关的属性类型、照明模式的属性类型以及亮度的属性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第一操作码,该第一操作码用于指示该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明确获知该第一模型消息对应的后续处理方式,上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有第一操作码,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模型消息后,可以通过第一模型消息中的第一操作码来确定如何基于该第一模型消息进行后续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读取属性消息、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
该读取属性消息用于向该第一设备读取该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该更新属性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设备更新该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该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用于将该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通知给该第一设备。
其中,上述第一操作码所指示的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可以是读取属性消息、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读取属性消息通常用于客户端设备查看服务端设备中某项功能的当前参数/状态的场景,例如,用户在手机(客户端设备)中查看台灯(服务端设备)的当前开启状态/亮度的场景下,手机可以向台灯发送读取属性消息,以读取台灯的当前开启状态/亮度值。
上述更新属性消息通常用于客户端设备控制服务端设备更改某项功能的当前参数/状态的场景,例如,用户需要通过手机调节台灯的亮度的场景下,手机可以向台灯发送更新属性消息,以指示台灯进行亮度调节。
上述属性状态通知消息通常用于服务端设备向客户端设备主动报告其当前某项功能的参数/状态的场景,例如,用户通过手机调节台灯的亮度后,台灯可 以向手机返回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以将调节后的亮度通知给手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事务标识,该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消息被接收端成功接收,一条模型消息可以被多次发送,相应的,为了使接收端能够准确区分哪些消息是重传的消息,哪些消息是新传的消息,第二设备在发送第一模型消息时,可以在第一模型消息中携带事务指示,以指示当前的模型消息是重传的消息还是新传的消息,第一设备基于该事务标识指示进行处理,例如,当事务标识指示该第一模型消息是重传消息时,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一模型消息和之前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合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该属性参数用于指示该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该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模型消息需要指示属性类型对应的参数/属性值(例如状态值)时,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属性类型对应的属性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该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该属性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需要指示属性类型对应的参数/属性值。
例如,用户需要通过手机调节台灯的亮度的场景下,手机可以向台灯发送更新属性消息,为了使得台灯能够调节到用户需要的亮度,该更新属性消息中还包含用于指示调节的目标亮度或者调节差值的属性参数。
再例如,用户在手机中查看台灯的当前亮度,或者,用户通过手机调节台灯的亮度之后,台灯可以向手机发送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为了是的手机界面中能够准确的显示台灯的当前亮度,台灯需要在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中携带指示当前亮度的属性参数。
步骤503,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模型消息,执行该属性类型对应的相关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模型消息后,可以根据属性类型确定对应的应用功能,根据确定的应用功能执行第一模型消息相关的操作。
例如,当第一模型消息是读取属性消息时,第一设备根据读取属性消息中的属性类型,查询需要读取的应用功能对应的属性参数,并查询到的属性参数携带在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中返回给第二设备。
再例如,当第一模型消息是更新属性消息时,第一设备根据更新属性消息中的属性类型,确定需要更新的应用功能,并对确定的应用功能对应的属性参数进行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向该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模型消息;该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第二操作码;该第二操作码用于指示该第二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其中,当第一模型消息是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反馈是否接收到该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此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例如,下述表3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BLE Mesh模型消息结构,包括:操作码、事务标识、属性类型和属性参数。
操作码(Opcode):用于指示BLE Mesh消息的类型,包括读取属性消息、更新属性消息、属性状态通知消息和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事务标识(TID):即消息标识,用于指示该消息是重传消息还是新消息,重传消息和最近发送的消息的事务标识相同,新消息和最近发送的消息的事务标识不同,比如随着消息递增;
属性类型(AttrType):表示属性的类型,例如开关属性、目标温度属性、亮度属性等等;
属性参数(AttrParameter):表示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类型的值,例如开关属性的值为“开”或“关”,目标温度属性的值为25,亮度属性的值为100。
表3
字段 大小 注释
Opcode 1-3 操作码,用于指示BLE Mesh消息的类型
TID 1 事务标识,即消息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消息或新消息
AttrType 2 属性类型,表示属性的类型
AttrParameter n 属性参数,表示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类型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上述字段中的属性类型和属性参数字段为可选,例如读取属性消息不需要指示属性参数,而更新属性消息可以指示需要更新的属性类型及属性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事务标识,该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与第一模型消息类似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模型消息中也可以携带事务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该属性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第一模型消息类似,该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中也可以包含上述属性类型,以便第二设备通过属性类型判断该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是对应第一模型消息的确认反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中也可以不包含上述属性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该属性参数用于指示该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该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当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时,该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也可以包含属性参数,以便第二设备通过属性参数,确定第一设备是否正确接收了第一模型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且接收到用于指示反馈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的确认指示时,向该第二 设备发送该第二模型消息;
或者,
当该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且未接收到用于指示是否反馈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的确认指示时,向该第二设备发送该第二模型消息。
相应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确认指示。
其中,上述确认指示可以由第二设备通过独立的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或者,上述确认指示也可以携带在上述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比如服务端设备)向第一设备(比如客户端设备)发送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可以指示是否需要客户端设备确认,如果指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需要确认,或者,没有进行指示,客户端设备可以发送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如果指示不需要客户端确认,则客户端设备可以不发送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从而降低消息发送次数,节约通信资源。
或者,如果第二设备指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需要确认,则客户端设备可以发送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如果指示不需要客户端确认,或者,没有进行指示,则客户端设备可以不发送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物联网设备之间通过支持一种或者多种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在模型消息中携带属性类型来指示当前消息对应的应用功能,也就是说,对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发送端和接收端只需要通过模型消息中的属性类型即可以进行准确的区分,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一种模型消息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相应的,也就不需要在物联网设备中为每一种应用功能单独设置一个BLE Mesh模型,从而降低了BLE Mesh中的设备的模型消息交互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支持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降低了物联网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开销,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资源利用率。
以上述图3或图5所示的方案应用于手机(客户端设备)对空调设备(服务端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场景为例,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架构图。如图6所示,手机61和空调62中分别构建有BLE Mesh模型,且BLE Mesh模型支持多种空调功能(图6中示出为开关功能、温度调节功能、风力调节功能这3种),每种应用功能具有对应的属性类型(即开关属性、温度属性和风力属性)。手机61和空调62之间进行消息交互时,发送侧发送的模型消息中包含对应某一项应用功能的属性类型(比如开关属性),接收侧接收到模型消息后,通过属性类型即可以判断该模型消息对应的是开关功能,并基于类型属性,对相应的开关功能执行后续的操作比如打开/关闭空调。
请参考图7,其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属性读取流程示意图。以空调属 性读取过程为例,该属性读取流程如下:
S71,手机向空调设备发送读取属性消息,读取属性消息中包含操作码(指示消息类型为读取属性消息)、事务标识以及属性类型(例如,可以指示开关属性、温度属性或者风力属性)。
以属性类型为温度属性为例,表4为读取属性消息示例。
表4
Opcode TID AttrType
0xD2A801 0x01 0x09F0
读取属性消息 事务标识 读取的属性类型,例如0x09F0代表当前温度属性
S72,空调设备向手机返回属性状态通知消息,该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中包含操作码(指示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事务标识、属性类型、以及属性参数(可以指示属性类型对应的开光状态、温度值或者风力等级)。
以属性类型为温度属性为例,表5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示例。
表5
其中,上述消息的事务标识可以是读取属性消息的事务标识,表示该消息为读取属性消息的响应消息。
请参考图8,其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更新属性信息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以空调属性更新过程为例,该更新属性信息交互流程如下:
S81,手机向空调设备发送更新属性消息,更新属性消息中包含操作码(指示消息类型为更新属性消息)、事务标识、属性类型(例如,可以指示开关属性、温度属性或者风力属性)、以及属性参数(可以指示更新的开光状态、温度值或者风力等级)。
以属性类型为温度属性为例,表6为更新属性消息示例。
表6
S82,空调设备向手机返回属性状态通知消息,该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中包含操作码(指示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事务标识、属性类型、以及属性参数(可以指示更新后的开光状态、温度值或者风力等级)。
以属性类型为温度属性为例,表7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示例。
表7
上述消息的事务标识可以是更新属性消息的事务标识,表示该消息为更新属性消息的响应消息。
请参考图9,其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以空调属性状态通知过程为例,该流程如下:
S91,空调向手机发送属性状态通知消息,该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中包含操作码(指示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事务标识、属性类型、以及属性参数。
以属性类型为温度属性为例,表8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示例。
表8
S92,手机向空调设备发送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该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中包含操作码(指示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事务标识。
以属性类型为温度属性为例,表9为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示例。
表9
Opcode TID
0xD2A804 0x01
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事务标识
其中,上述消息的事务标识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的事务标识,表示该消息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的响应消息。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装置的框图。该装置用于物联网中的第一设备中。如图10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第一操作码,所述第一操作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读取属性 消息、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
所述读取属性消息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读取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所述更新属性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更新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所述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用于将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通知给所述第一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事务标识,所述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所述属性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模型消息;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第二操作码;所述第二操作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事务标识,所述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所述属性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发送模块,用于,
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且接收到用于指示反馈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的第一确认指示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型消息;
或者,
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且未接收到用于指示是否反馈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的第二确认指示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型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通过BLE Mesh相连;所述第一消息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BLE Mesh模型发送的所述第一模型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应用功能是所述BLE Mesh模型支持的至少一种应用功能中的任意一种。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物联网设备之间通过支持一种或者多种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在模型消息中携带属性类型来指示当前消息对应的应用功能,也就是说,对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发送端和接收 端只需要通过模型消息中的属性类型即可以进行准确的区分,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一种模型消息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相应的,也就不需要在物联网设备中为每一种应用功能单独设置一个BLE Mesh模型,从而降低了BLE Mesh中的设备的模型消息交互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支持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降低了物联网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开销,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资源利用率。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装置的框图。该装置用于物联网中的第二设备中。如图1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1101,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第一操作码,所述第一操作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读取属性消息、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
所述读取属性消息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读取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所述更新属性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更新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所述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用于将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通知给所述第一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事务标识,所述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所述属性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模型消息;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第二操作码;所述第二操作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事务标识,所述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所述属性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 的属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示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指示,所述第二确认指示用于指示是否反馈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通过BLE Mesh相连,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基于BLE Mesh模型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型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应用功能是所述BLE Mesh模型支持的至少一种应用功能中的任意一种。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物联网设备之间通过支持一种或者多种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在模型消息中携带属性类型来指示当前消息对应的应用功能,也就是说,对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发送端和接收端只需要通过模型消息中的属性类型即可以进行准确的区分,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一种模型消息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相应的,也就不需要在物联网设备中为每一种应用功能单独设置一个BLE Mesh模型,从而降低了BLE Mesh中的设备的模型消息交互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支持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应用功能的模型消息进行信息交互,降低了物联网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开销,从而提高了BLE Mesh中的消息交互的资源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1200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01、接收器1202、发射器1203、存储器1204和总线1205。
处理器12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2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202和发射器12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该通信芯片也可以称为收发器。
存储器1204通过总线1205与处理器1201相连。
存储器12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服务端设备、配置设备、云平台或者账号服务器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接收器用于接收信息,发射器用于发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计算机设备实现为第一设备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当计算机设备实现为第一设备时,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以执行上述图3或者图5所示的方法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计算机设备实现为第二设备时,
收发器,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当计算机设备实现为第二设备时,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以执行上述图3或者图5所示的方法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图3或图5所示的物联网中的信息交互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3或图5所示的物联网中的信息交互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 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物联网中的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第一操作码,所述第一操作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读取属性消息、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
    所述读取属性消息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读取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所述更新属性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更新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所述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用于将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通知给所述第一设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事务标识,所述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所述属性参数。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模型消息;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第二操作码;所述第二操作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事务标识,所述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所述属性类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模型消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且接收到用于指示反馈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的第一确认指示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型消息;
    或者,
    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且未接收到用于指示是否反馈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的第二确认指示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型消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通过基于低功耗蓝牙的无线网格网络BLE Mesh相连,所述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BLE Mesh模型发送的所述第一模型消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功能是所述BLE Mesh模型支持的至少一种应用功能中的任意一种。
  14. 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物联网中的第二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第一操作码,所述第一操作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读取属性消息、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
    所述读取属性消息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读取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所述更新属性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更新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
    所述属性状态通知消息用于将所述属性类型相关的数据通知给所述第一设备。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 含事务标识,所述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更新属性消息或者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还包含所述属性参数。
  20.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消息时,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模型消息;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第二操作码;所述第二操作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模型消息的消息类型为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事务标识,所述事务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消息为重传消息或者新消息。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包含所述属性类型。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消息中还包含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参数,或者,属性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属性类型的属性值。
  24.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指示,所述第二确认指示用于指示是否反馈属性状态通知确认消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14至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通过BLE Mesh相连,所述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包括:
    基于BLE Mesh模型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型消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功能是所述BLE Mesh模型支持的至少一种应用功能中的任意一种。
  27. 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物联网中的第一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28. 一种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物联网中的第二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29. 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实现为第一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30. 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实现为第二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收发器,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模型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消息中包含属性类型,所述属性类型用于指示目标应用功能的功能属性。
  31.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6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
CN202180084322.7A 2021-02-05 2021-02-05 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159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5614 WO2022165765A1 (zh) 2021-02-05 2021-02-05 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5924A true CN116615924A (zh) 2023-08-18

Family

ID=82741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4322.7A Pending CN116615924A (zh) 2021-02-05 2021-02-05 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5924A (zh)
WO (1) WO202216576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01657B1 (en) * 2017-10-27 2022-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the number of re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10198533B (zh) * 2018-02-26 2022-04-22 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ble蓝牙设备的方法和ble蓝牙设备
WO2020192946A1 (en) * 2019-03-27 2020-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akeup radio for low power nodes in bluetooth
CN111308900A (zh) * 2020-02-28 2020-06-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器及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5765A1 (zh)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10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group server, and group member device
CN112073471B (zh) 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0206693A1 (zh) 智能家居调度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266794A (zh) 基于mqtt服务器的代理订阅方法及系统
CN106411667A (zh) 一种基于网络芯片的智能家居多云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909081B (zh) 基于家电设备的扩展平台和家电设备
CN102801816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云空调系统
CN108234562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受控设备
CN111552195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5000379A1 (zh) 空调器的远程控制方法和空调器的远程控制系统
CN111913397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254038A (zh) 一种升级确认方法、服务器、线控器和移动终端
CN112671572B (zh) 智能设备配网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615924A (zh) 物联网中的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279099A1 (en)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M2M Device and M2M Server
CN113835347A (zh) 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61780A (zh) 智能遥控器获取媒体元数据的方法
CN107807619A (zh) 基于虚拟服务器模块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794751A (zh) 物联网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10707A (zh) 一种基于蓝牙ble的智能家居升级系统及方法
CN109462638B (zh) 一种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765212A (zh) 中转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68451A (zh) 一种基于阿里云物联的家居电器智能控制系统
CN114726918B (zh) 一种物联网跨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5108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监控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