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4173A - 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4173A
CN116614173A CN202210121395.5A CN202210121395A CN116614173A CN 116614173 A CN116614173 A CN 116614173A CN 202210121395 A CN202210121395 A CN 202210121395A CN 116614173 A CN116614173 A CN 116614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node
dni
protec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13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浩
谢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13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41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4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4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2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work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8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byp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可以应对多次故障,实现更好地通道保护。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互为备用通道。第一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一末节点。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和第二末节点。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DNI通道,每条DNI通道用于连接第一通道上的节点与第二通道上的节点。若第一通道发生故障,则可以根据故障信息确定保护通道。其中,保护通道包括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的DNI通道中的至少一条,保护通道用于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都故障时传输业务。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可应用于城域、骨干波分等光网络。网络断纤后可自动建立端到端恢复路径,ASON为业务提供实时重路由保护恢复能力。在ASON网络中,每个节点可通过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First,OSPF)协议获取全网其他节点的信息,包括节点数据和链路数据等。然后通过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Constrained Shortest Path First,CSPF)算法计算端到端的业务路径,最后再通过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TrafficEngineering,RSVP-TE)完成端到端业务路径的建立。
目前,为了应对网络光纤故障,提供了一种1+1保护组的方案,即配置一条工作通道和一条备用通道。首节点通过工作通道和备路通道发送两路业务,末节点进行一路选收。当工作通道出现故障时,可以发起工作通道与备用通道的倒换以恢复业务。但是,如果备用通道也发生了故障,将无法对工作通道进行有效地保护,即无法恢复业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可以应对多次故障,实现更好地通道保护。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互为备用通道。第一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一末节点。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和第二末节点。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双节点互联(Dual Node Interconnection,DNI)通道,每条DNI通道用于连接第一通道上的节点与第二通道上的节点。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通道的故障信息。进而,根据故障信息确定保护通道。其中,保护通道包括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的DNI通道中的至少一条,保护通道用于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都故障时传输业务。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DNI通道。在第一通道发生故障的前提下,即使第二通道也发生故障,通信系统还可以选择至少一条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从而能应对多次故障,实现更好地通道保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为备用通道,第二通道为工作通道。也就是说,在备用通道发生故障的前提下,如果当前的工作通道之后也发生故障,通信系统还可以启用保护通道来恢复业务传输,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为工作通道,第二通道为备用通道。获取第一通道的故障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将第一通道上传输的业务倒换至第二通道。也就是说,在工作通道发生故障的前提下,会首先切换到备用通道来恢复业务传输。进而,如果备用通道之后也发生故障,通信系统还可以启用保护通道来恢复业务传输,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首节点与第二首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和/或,第一末节点与第二末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和/或,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中DNI通道的具体连接方式,即DNI通道采用直连的连接方式,实用性更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的DNI通道的数量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上的节点数量相同。这样一来,就有较多可选的DNI通道能作为保护通道,从而可以应对更多的故障场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故障信息包括第一通道上的故障发生位置。保护通道包括距离故障发生位置最近的DNI通道。应理解,相对于距离故障发生位置较远的DNI通道,距离故障发生位置最近的DNI通道的保护范围更大,所能应对的故障场景更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保护通道由第一首节点或第二首节点根据故障信息建立。也就是说,作为保护通道的DNI通道也可以不是预先建立好的,而是根据故障信息动态建立的,实现方式更为灵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作为保护通道的DNI通道是根据故障信息动态建立的,那么该保护通道可以支持传输多路业务中的任一路业务,即多路业务可以共享该保护通道,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业务,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业务。第一通信设备分别与第一首节点和第二首节点连接。第二通信设备分别与第一末节点和第二末节点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对通信系统进行了扩展,使得本方案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故障信息包括第一通道上的节点故障、第一通道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链路故障、第一首节点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故障或第一末节点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故障。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可以应对多种不同的故障场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互为备用通道。第一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一末节点。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和第二末节点。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DNI通道,每条DNI通道用于连接第一通道上的节点与第二通道上的节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首节点与第二首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和/或,第一末节点与第二末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和/或,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的DNI通道的数量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上的节点数量相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业务,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业务。第一通信设备分别与第一首节点和第二首节点连接。第二通信设备分别与第一末节点和第二末节点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互为备用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DNI通道,每条DNI通道用于连接第一通道上的节点与第二通道上的节点。具体地,可以根据第一通道的故障信息确定保护通道。其中,保护通道包括至少一条DNI通道,保护通道用于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都故障时传输业务。通过上述方式,由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DNI通道。在第一通道发生故障的前提下,即使第二通道也发生故障,通信系统还可以选择至少一条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从而能使得通信系统应对多次故障,实现更好地通道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五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六种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七种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八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可以应对多次故障,实现更好地通道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非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理解,上述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在本申请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本申请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出现的“通道”都用于表示业务的传输路径。其中,“通道”上节点的数量至少是两个,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应理解,如果“通道”上只取两个节点,那么这两个节点之间的“通道”也可以称为“路径段”或“链路”(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通道A和通道B。通道A包括依次连接的首节点A1、至少一个中间节点A2和末节点A3。通道B包括依次连接的首节点B1、至少一个中间节点B2和末节点B3。通道A与通道B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双节点互联(Dual Node Interconnection,DNI)通道。每条DNI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通道A上的节点和通道B上的节点。具体地,通道A与通道B互为备用通道,即通道A和通道B可用于传输相同业务。如果其中一条通道故障,可以将故障通道上传输的业务倒换至非故障通道,以恢复业务传输。应理解,通道A与通道B之间的DNI通道也可以用于传输业务,并且该DNI通道支持双向传输。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实线用于表示通道,图1中的虚线用于表示DNI通道。后面提供的其他附图也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来区分通道和DNI通道,后面不再逐一进行说明和展示。还应理解,上述各节点都是通信网络中独立的硬件实体,例如,节点具体可以是一种传送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通道A和通道B上都出现了故障,那么通信系统还可以启用DNI通道来恢复业务传输。以图1为例,假设通道A包括一个中间节点A2,通道B包括一个中间节点B2,中间节点A2与中间节点B2之间形成有DNI通道。如果通道A上中间节点A2与末节点A3之间链路故障,且通道B上首节点B1与中间节点B2之间链路故障,则通信系统可以启用中间节点A2与中间节点B2之间的DNI通道来传输业务。即业务可以沿着首节点A1→中间节点A2→中间节点B2→末节点B3的路径传输,其中,中间节点A2→中间节点B2表示DNI通道。
也就是说,该通信系统中的DNI通道是作为保护通道的,通过DNI通道能使得通信系统应对多次故障。下面结合几种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1:通道A为当前传输业务的工作通道,通道B为备用通道。如果通道A发生故障,会先将通道A上传输的业务倒换至通道B,以通过通道B传输业务。在此基础上,通信系统还可以将DNI通道配置为保护通道,以应对之后通道B可能发生的故障。
应用场景2:通道B为当前传输业务的工作通道,通道A为备用通道。如果通道A发生故障,就表示备用通道不能支持业务倒换了。在此基础上,通信系统可以将DNI通道配置为保护通道,以应对之后通道B可能发生的故障。
应理解,无论是在哪种应用场景中,都需要根据故障实际发生的位置来选择相应的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才能实现有效地保护。后面会结合不同的故障场景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地,该通信系统采用类似“梯子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具有DNI通道,末节点A3与末节点B3之间具有DNI通道,中间节点A2与对应的中间节点A3之间具有DNI通道。作为一个示例,通道A上和通道B上每两个对应的节点之间都连接有DNI通道。这样一来,就有较多可选的DNI通道能作为保护通道,从而可以应对更多的故障场景。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通道A和通道B上的中间节点较多,考虑到每个中间节点都部署DNI通道的成本较高。也可以只选择部分中间节点来部署DNI通道,从而可以节约成本。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还包括通信设备C和通信设备D。其中,通信设备C和通信设备D是位于上述通道A和通道B两端的设备。例如,通信设备C用于发送业务,通信设备D用于接收业务。具体地,通信设备C分别与首节点A1和首节点B1连接,通信设备D分别与末节点A3和末节点B3连接。
作为一个具体地示例,该通信系统应用于光网络,通信设备C和通信设备D都是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首节点A1和首节点B1位于靠近通信设备C的中心机房(Central Office,CO)。末节点A3和末节点B3位于靠近通信设备D的CO。该通信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功能。节点和链路等网络信息可以通过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GMPLS)协议中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流量工程(Open ShortestPath First Traffic Engineering,OSPF-TE)协议自动获取。端到端业务路径发放和恢复可以通过ASON协议中的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RSVP-TE)协议自动建立。应理解,上述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SDNC),SDNC可以获取全网的节点、链路和业务等信息。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进行了介绍,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进行介绍。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该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具体可以由上述通信系统中的节点执行,也可由SDNC执行。在该示例中,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1、获取通道的故障信息。
本实施例中,故障可能发生在当前传输业务的工作通道,也可能发生在备用通道。如果发生故障,故障通道上的首节点可以获知故障信息。其中,该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发生的位置和故障影响的业务。进而,故障通道上的首节点还可以向正常通道上的首节点和SDNC通告该故障信息。假设故障发生在如图2所示的通道B上,则故障发生的位置包括:通道B上的节点故障、通道B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链路故障、首节点B1与通信设备C之间的链路故障或末节点B3与通信设备D之间的链路故障。
302、根据故障信息确定保护通道。
在故障发生后,可以根据故障通道上故障发生的位置选择至少一条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以便于在两条通道都发生故障时启用保护通道来恢复业务传输。应理解,在确定了保护通道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保护通道连接的节点进行配置,以使得该节点可以在两条通道都发生故障时将故障影响的业务通过保护通道传输。其中,对节点进行配置的操作可以由两条通道上的首节点执行,也可以由SDNC执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以图2为例,假设首节点B1与通信设备C之间的链路故障,则可以选择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当首节点A1与末节点A3之间的任意一段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启用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DNI通道来恢复业务传输。即业务的传输路径为C→A1→B1→B2→B3→D。
可选地,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选择中间节点A2与中间节点B2之间的DNI通道或者末节点A3与末节点B3之间的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不过,这些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的保护范围没有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DNI通道的保护范围大。例如,中间节点A2与中间节点B2之间的DNI通道可以应对中间节点A2与末节点A3之间的链路故障,却不能应对首节点A1与中间节点A2之间的链路故障。而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DNI通道就可以应对首节点A1与中间节点A2之间的链路故障。因此,最好是选择距离故障发生位置最近的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当然,如果距离故障发生位置最近的DNI通道也出现了故障,则可以选择距离故障发生位置第二近的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以此类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当前发生故障的位置之后可能会得到修复,还可以将当前的故障链路作为DNI通道的保护通道,以应对DNI通道的故障。仍以图2为例,假设当前业务的传输路径为C→A1→B1→B2→B3→D,且首节点B1与通信设备C之间的链路故障得到修复。如果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DNI通道出现故障,则可以将业务传输路径切换为C→B1→B2→B3→D。
需要说明的是,通道A与通道B之间的DNI通道可以是预先建立好的,也可以是在故障发生后根据故障信息动态建立的。应理解,如果DNI通道是预先建立好的,则该DNI通道是与固定业务绑定的。如果是根据故障信息动态建立DNI通道,则该DNI通道可以由多路业务共享,即DNI通道支持传输多路业务中的任一路业务。
作为一个示例,假设通道A与通道B之间的DNI通道不是预先建立好的。在故障发生之后,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可以同步故障信息,并根据故障信息选择用作保护通道的DNI通道。进而,首节点A1或首节点B1配置一条新的业务路径,以建立用作保护通道的DNI通道。应理解,在动态建立DNI通道的场景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DNI通道分配给不同的业务。本申请不对具体地分配策略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根据业务的优先级来进行分配。下面结合一些具体故障场景进行进一步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故障场景中都是以距离故障位置最近的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来介绍的。为了便于介绍,下面会通过类似An-Bn这种简化的描述来说明。其表示节点An向节点Bn传输业务的通道。
故障场景1:首节点与通信设备之间链路故障。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一种示意图。如图4所示,通信设备C与首节点B1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的DNI通道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首节点A1与中间节点A21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首节点A1与中间节点A21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A1→B1→B21→B3→D。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节点B1可以将获取到的故障信息同步给首节点A1。进而,首节点A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1-A21配置保护通道A1-B1。
故障场景2:首节点故障。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二种示意图。如图5所示,首节点B1发生故障。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B21之间的DNI通道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A22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A22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A1→A21→B21→B22→B3→D。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节点A1可以获取到故障信息,并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21-A22配置保护通道A21-B21。
故障场景3:首节点与中间节点之间链路故障。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三种示意图。如图6所示,首节点B1与中间节点B21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的DNI通道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通信设备C与首节点A1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通信设备C与首节点A1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B1→A1→A21→A22→A3→D。另外,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B21之间的DNI通道也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A22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A22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A1→A21→B21→B22→B3→D。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节点B1可以将获取到的故障信息同步给首节点A1。进而,首节点B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C-A1配置保护通道B1-A1。首节点A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21-A22配置保护通道A21-B21。
故障场景4:中间节点故障。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四种示意图。如图7所示,中间节点B21发生故障。首节点A1与首节点B1之间的DNI通道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通信设备C与首节点A1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通信设备C与首节点A1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B1→A1→A21→A22→A3→D。另外,中间节点A22与中间节点B22之间的DNI通道也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中间节点A22与末节点A3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中间节点A22与末节点A3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A1→A21→A22→B22→B3→D。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节点B1可以将获取到的故障信息同步给首节点A1。进而,首节点B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C-A1配置保护通道B1-A1。首节点A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22-A3配置保护通道A22-B22。
故障场景5:中间节点与中间节点之间链路故障。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五种示意图。如图8所示,中间节点B21与中间节点B22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B21之间的DNI通道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首节点A1与中间节点A21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首节点A1与中间节点A21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B1→B21→A21→A22→A23→A3→D。另外,中间节点A22与中间节点B22之间的DNI通道也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中间节点A22与中间节点A23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中间节点A22与中间节点A23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A1→A21→A22→B22→B23→B3→D。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节点B1可以将获取到的故障信息同步给首节点A1。进而,首节点B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1-A21配置保护通道B21-A21。首节点A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22-A23配置保护通道A22-B22。
故障场景6:末节点与中间节点之间链路故障。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六种示意图。如图9所示,末节点B3与中间节点B22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末节点A3与末节点B3之间的DNI通道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通信设备D与末节点A3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通信设备D与末节点A3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A1→A21→A22→A3→B3→D。另外,中间节点A22与中间节点B22之间的DNI通道也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A22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A22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B1→B21→B22→A22→A3→D。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节点B1可以将获取到的故障信息同步给首节点A1。进而,首节点B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21-A21配置保护通道B22-A22。首节点A1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3-D配置保护通道A3-B3。
故障场景7:末节点故障。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七种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末节点B3发生故障。中间节点A22与中间节点B22之间的DNI通道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A22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中间节点A21与中间节点A22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B1→B21→B22→A22→A3→D。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节点B1可以获取到故障信息,并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21-A22配置保护通道B22-A22。
故障场景8:末节点与通信设备之间链路故障。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场景的第八种示意图。如图11所示,通信设备D与末节点B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末节点A3与末节点B3之间的DNI通道将作为保护通道,以应对后续中间节点A21与末节点A3之间的链路故障。即如果中间节点A21与末节点A3之间的链路故障,业务传输路径可以为C→B1→B21→B3→A3→D。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节点B1可以获取故障信息,并根据故障信息为工作通道A21-A3配置保护通道B3-A3。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互为备用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DNI通道。每条DNI通道用于连接第一通道上的节点与第二通道上的节点。具体地,可以根据第一通道的故障信息确定保护通道。其中,保护通道包括至少一条DNI通道,保护通道用于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都故障时传输业务。综上,由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DNI通道,在第一通道发生故障的前提下,即使第二通道也发生故障,通信系统还可以选择至少一条DNI通道作为保护通道。从而能使得通信系统应对多次故障,实现更好地通道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互为备用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一末节点,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和第二末节点,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双节点互联DNI通道,每条所述DNI通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上的节点与所述第二通道上的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通道的故障信息;
根据所述故障信息确定保护通道,所述保护通道包括所述至少一条DNI通道的至少一个,所述保护通道用于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都故障时传输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为备用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工作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为工作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备用通道,获取所述第一通道的故障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通道上传输的业务倒换至所述第二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首节点与所述第二首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和/或,所述第一末节点与所述第二末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的DNI通道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上的节点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道上的故障发生位置,所述保护通道包括距离所述故障发生位置最近的DNI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通道由所述第一首节点或所述第二首节点根据所述故障信息建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通道支持传输多路业务中的任一路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业务,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业务,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首节点和所述第二首节点连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末节点和所述第二末节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首节点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故障或所述第一末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故障。
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互为备用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一末节点,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节点、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和第二末节点,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条双节点互联DNI通道,每条所述DNI通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上的节点与所述第二通道上的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首节点与所述第二首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和/或,所述第一末节点与所述第二末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之间具有DNI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的DNI通道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上的节点数量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业务,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业务,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首节点和所述第二首节点连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末节点和所述第二末节点连接。
CN202210121395.5A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66141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1395.5A CN116614173A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1395.5A CN116614173A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4173A true CN116614173A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7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1395.5A Pending CN116614173A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41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486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stination-to-source protection switch setup in optical network topologies
US78527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backup communication path, and computer product
US7133359B2 (en) Fast restora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minimum restoration capacity in a transmission networks
US20120207017A1 (en) Recovery mechanism for point-to-multipoint traffic
US8139478B1 (en) Recovery method for an optical network
US7652983B1 (en) Method for restoration and normalization in a mesh network
EP2314025B1 (en) Link diversity and load balancing across digital and optical express-thru nodes
JP3905402B2 (ja) パス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EP1903725B1 (en) Packe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acket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30229807A1 (en) Segment protection scheme for a network
US20030189920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data channel failure notification function during control channel failure
US200700413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oring a network
US7295510B2 (en) Method of estimating restoration capacity in a network
WO2004075494A1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スの故障救済を行う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200301696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fault restor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70014573A1 (en) Exchange structure and a method of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between the optical networks
WO2010037594A1 (en) Method for restoring connections in a network
US7639944B2 (en) Method for protecting cross-ring service in optical network
US20050188242A1 (en) Time constrained failure recover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i et al. Fiber span failure protection in mesh optical networks
US2014004047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restructuring in multilayer network
US20050270979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substitute path in a network
US2002016368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toring connections in automatically switchable optical networks
Ali Shareability in optical networks: beyond bandwidth optimization
CN116614173A (zh) 一种保护通道的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