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0501B - 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0501B
CN116610501B CN202310893271.3A CN202310893271A CN116610501B CN 116610501 B CN116610501 B CN 116610501B CN 202310893271 A CN202310893271 A CN 202310893271A CN 116610501 B CN116610501 B CN 116610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nas
data
restored
bac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932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10501A (zh
Inventor
刘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ler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ler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ler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ler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932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0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0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0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10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0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4Details of searching files based on file metadata
    • G06F16/148File search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系统容灾技术领域,公开一种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接收到的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的信息;基于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由于本发明通过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并且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信息是通过对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的,再基于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从而能够节省数据还原的时间,并且NAS设备均可兼容,提高了NAS数据还原的性能。

Description

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容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度整合,在存储各种非结构化数据时,NAS因为其良好的通用性,常被选做数据存储的方案。随之而来,对NAS中数据的容灾也成为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常见的NAS数据灾难中,有不少情况都能定位到灾难发生的时刻,例如:操作者在某个时刻误删除文件,勒索软件在某个时刻开始加密文件等。传统的恢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备份顺序,将备份点中的所有文件都从备份点中复制到NAS中;另一种是将历史备份点在逻辑上合并为待还原时刻的逻辑全量文件备份点,再将备份点中的所有文件都从备份点中复制到NAS中。结合实际环境中,灾难的破坏性文件操作,与正常的文件操作大概率是在某个时段混合执行的。显然上述两种传统恢复方式都会将所有文件进行复制,z在能够定位灾难发生大致时刻的场景下,无法精确分析灾难影响的文件范围,进而无法精确还原灾难影响的文件。存在数据还原性能低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NAS数据还原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AS数据还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
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所述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
基于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之前,还包括:
获取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
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的NAS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
根据所述文件信息获取方式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为变更文件的文件标识;
将所述变更文件信息添加至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之前,还包括:
对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变更文件进行备份。
可选地,所述对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变更文件进行备份,包括:
在检测到NAS数据备份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备份指令中获取待备份时刻;
从备份设备中获取与所述待备份时刻的时间差最小的历史备份时刻;
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变更时刻在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和所述待备份时刻的之间的待备份信息;
根据所述待备份信息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对应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备份文件;
将所述待备份文件和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若否,则根据所述待备份文件进行数据备份。
可选地,所述在检测到NAS数据备份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备份指令中获取待备份时刻之前,还包括:
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或,
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或,
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对应文件的合计容量达到预设容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包括:
根据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获取备份设备中的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还原文件;
将所述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按照与所述待还原时刻由近至远的时间顺序查找所述待还原文件;
在第一次查找到所述待还原文件时,将所述已备份文件与所述待还原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则基于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
可选地,所述若否,则基于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的最早备份时刻;
查询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变更时刻小于所述最早备份时刻的待清理记录,并删除所述待清理记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NAS数据还原装置,所述NAS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接收指令模块,用于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所述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
数据还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NAS数据还原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NAS数据还原程序,所述NAS数据还原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NAS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NAS数据还原程序,所述NAS数据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NAS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一种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接收到的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的信息;基于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由于本发明通过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并且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信息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的,再基于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从而能够节省数据还原的时间,并且NAS设备均可兼容,提高了NAS数据还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NAS数据还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灾备系统中模块部署的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灾备系统中模块部署的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添加记录至预设变更文件列表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数据增量备份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数据还原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容灾完整过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NAS数据还原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NAS数据还原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NAS数据还原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NAS数据还原程序。
在图1所示的NAS数据还原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NAS数据还原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NAS数据还原设备中,所述NAS数据还原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NAS数据还原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AS数据还原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AS数据还原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NAS数据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网络通信以及程序运行功能的计算服务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也可以是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上述NAS数据还原设备。本实施例及下述各实施例将以NAS数据还原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是在NAS设备发生灾难时,由用户或者系统发起NAS数据还原指令,NAS数据还原指令中包括发生灾难的时间之前的某个待还原时刻。
步骤S20: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所述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减少文件对比的次数,精准定位发生变更的文件,可以预先设置用于记录变更文件的相关信息的列表。可以在NAS设备的网络出口添加网络过滤模块,网络过滤模块用于监听NAS客户端和NAS设备之间传递的NAS协议数据包(即网络数据),对应的网络过滤技术可以是端口镜像(port Mirroring)或者透明网桥(transparent bridge)等技术。
值得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模块对网络数据进行信息提取,深度包检测也可以是完全数据包探测(complete packet inspection,CPI)或信息萃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IX)。对网络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可以获得变更文件信息,变更文件信息可以包括变更文件的文件路径等信息。
步骤S30:基于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了发生变更的文件信息,并且将变更文件信息记录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因此,可以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查询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再根据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在对应的备份设备中将文件进行还原。值得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待还原变更文件在备份设备中的源NAS设备的路径信息,将待还原变更文件还原至源NAS设备的存储区中。
进一步地,通过在NAS设备中设置网络过滤模块根据网络数据对应的不同的NAS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方式来获取变更文件信息,从而能够精确的获得网络数据中的文件信息,提高数据容灾中备份和还原的准确性和效率。因此,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获取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的NAS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根据所述文件信息获取方式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为变更文件的文件标识;将所述变更文件信息添加至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NAS客户端和NAS设备之间传递的NAS协议数据包对应不同的协议,例如,DLNA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等。而不同的协议类型对应的文件操作方式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网络数据的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
例如,当协议类型为FTP协议时,NAS客户端向NAS服务器(即为NAS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格式可以包括CWD请求报文,可以指定新增文件的存储目录,返回报文中可以包含表示是否切换成功的字段;还可以包括STOR请求报文,可以指定新增文件的文件名,返回报文中可以包含表示进行数据新增所通过的TCP端口的字段;并通过前述TCP端口,创建TCP连接,通过该TCP连接,发送文件数据,发送完毕后关闭TCP连接。因此,可以通过CWD请求报文中的文件的存储目录和STOR请求报文中的文件的文件名进行拼接,获得新增文件的路径。可以理解,在NAS客户端向NAS服务器发送其余变更请求时,也可以通过CWD请求报文中和STOR请求报文中的信息获得发生变更的路径。其中,其余变更请求包括但不限于:新增、修改、删除、更改等操作类型。
另外,当协议类型为FTP协议时,NAS客户端向NAS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报文格式可以包括Tree connect请求报文,可以指定新增操作的目录,返回报文中可以包含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字段,在成功接受的情况下,还可以包含Tree connect id字段;还可以包括Create 请求报文,可以指定新增文件的文件名与上述Tree connect id;可以用于在上述Tree connect id 对应的目录中创建指定文件名的文件,返回报文中可以包含表示是否创建成功的字段,在创建成功的情况下,还可以包含 file id字段;还可以包括Write 请求报文,可以上述file id,文件偏移,文件数据,可以用于将文件数据写入在上述file id 对应的文件的指定文件偏移。因此,可以通过上述Tree connect、Create、Write的请求报文与返回报文,获得新增文件的文件名、目录路径,将文件名和目录路径进行拼接,即可获得新增文件的路径。可以理解,在NAS客户端向NAS服务器发送其余变更请求时,也可以通过Treeconnect、Create、Write的请求报文与返回报文中的信息获得发生变更的路径。其中,其余变更请求包括但不限于:新增、修改、删除、更改等操作类型。
可以理解的是,当协议类型为上述类型之外的类型时,也可以通过解析报文获取文件信息,此处不做赘述。
容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网络数据中对应的NAS协议类型、NAS账号信息、变更时刻,变更文件路径,变更类型(新增,修改,删除,更名等)等文件标识信息。在获取到变更文件信息后,可以通过当前灾备系统的记录模块将变更文件信息记录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其中,记录模块和上述的用于检测网络数据的网络过滤模块和深度数据包检测模块可以如图3所示方式的部署在同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也可以如图4所示方式的通过网络将变更文件信息发送到另一计算机系统。
应当理解的是,部分NAS协议可以通过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取NAS账号信息,例如:上传文件时使用的登录用户名。可以按照预设国家标准进行加密存储这些信息,用于后续的还原操作,减少用户手工输入信息量。综上,将变更文件信息添加记录至预设变更文件列表的流程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从接收到的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的信息;基于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由于本实施例通过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并且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信息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的,再基于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从而能够节省数据还原的时间,并且NAS设备均可兼容,提高了NAS数据还原的性能。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容灾的效率,仅对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记录的文件进行备份,从而能够使得每次需要备份的文件范围变小,消耗的时长变短,减少无用的备份消耗,从而提高了数据容灾的效率。故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1:对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变更文件进行备份。
可以理解的是,在数据还原之前,可以先根据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对变更文件进行备份。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容灾的效率,在备份时,可以仅获取上次备份时刻之后的文件,并判断是否有变更,若有变更,则将有变更的文件进行备份。每次需要备份的文件范围变小,消耗的时长变短,减少无用的备份消耗,从而提高了数据容灾的效率。因此,所述步骤S105还包括:在检测到NAS数据备份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备份指令中获取待备份时刻;从备份设备中获取与所述待备份时刻的时间差最小的历史备份时刻;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变更时刻在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和所述待备份时刻的之间的待备份信息;根据所述待备份信息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对应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备份文件;将所述待备份文件和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若否,则根据所述待备份文件进行数据备份。
可以理解的是,触发NAS数据备份指令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人工触发或者按指定周期触发,例如,每天21点触发一次增量/差异备份,每月1号21点触发一次完整备份等,触发备份指令的事件可以是单一事件,也可以是多种事件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对NAS设备中的文件进行备份可以是将变更文件备份至NAS设备之外的其他NAS设备或者外部硬盘中,在灾难发生后将文件还原到NAS设备的存储区域中。备份可以是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或者完整备份。在检测到NAS数据备份指令时,若NAS数据备份指令是增量备份,参照图7对增量备份的流程进行说明。可以获取前一次备份的时刻t1,当前增量备份时刻t2,则查询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变更时刻tx满足t1<=tx<=t2的变更文件记录,则可以认为满足条件的记录列表为增量变更文件列表。然后根据增量变更文件列表中的文件信息生成对应NAS协议对应的文件获取请求,向NAS设备中获取对应的待备份文件,再根据增量变更文件列表的文件信息向备份设备获取前一次备份的时刻t1的已备份文件,并将待备份文件和已备份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有变更,若有变更,则将待备份文件备份至备份设备中。其中,使用NAS协议获取NAS设备中的文件,可能需要账号与口令等身份认证信息,可以由操作者提供或从数据报文中分析获得。
同样的,若检测到NAS数据差异备份指令时,可以获取最近一次完整备份的时刻t3,当前差异备份时刻t4,则查询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变更时刻tx满足t3<=tx<=t4的变更文件记录,则可以认为满足条件的记录列表为差异变更文件列表。然后使用对应NAS协议,从NAS设备中获取对应文件,与最近一次完整备份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有变更,如果有变更,则将该文件进行备份。
进一步地,为了缩短备份时间,减少无用备份,可以设置备份的频率或者时机,提高了数据容灾的效率。因此,所述步骤S105还包括: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或,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或,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对应文件的合计容量达到预设容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的时机可以是在出现文件变更后,立刻对其进行备份;或者,在出现预设数量阈值(例如1000)个文件发生变更时,进行一次备份;或者,在出现合计100MB的文件发生变更时,进行一次备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之前,对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变更文件进行备份,能够使得每次需要备份的文件范围变小,消耗的时长变短,减少无用的备份消耗,从而提高了数据容灾的效率。
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容灾的效率,可以仅获取待还原时刻之后的文件,并判断是否有变更,若有变更,则将有变更的文件进行还原。还原时将文件范围缩小,减少消耗的还原时长,从而提高了数据容灾的效率。故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获取备份设备中的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还原文件。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9对本发明数据还原的流程进行说明。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解析出指令中包含的操作者指定的待还原时刻tr,查询预设变更文件列表,获取变更时刻tx满足tr<=tx的变更文件记录,则可以认为满足条件的记录列表为待还原文件列表。由于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在备份设备中可能包含很多不同文件对应的备份文件,还可能包括同一个文件对应的多个备份版本,因此,可以获取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对应的每个文件以及每个文件对应的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并且可以使用对应NAS协议,从NAS设备中获取对应的待还原文件。
步骤S302:将所述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按照与所述待还原时刻由近至远的时间顺序查找所述待还原文件。
步骤S303:在第一次查找到所述待还原文件时,将所述已备份文件与所述待还原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步骤S304:若不一致,则基于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同一个文件对应多个备份版本,而用户可能需要的是与待还原时刻的时间差最小的备份文件,因此,可以将与指定时刻tr的时间差最小的一个时间点的版本,并且发生变更的文件进行还原至原NAS设备中。
具体的,可以将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按照与待还原时刻由近至远的时间顺序查找待还原文件;在第一次查找到待还原文件时,则将已备份文件与待还原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基于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可理解的是,在第一次查找到待还原文件后,无论待已备份文件与待还原文件是否一致,都不需要继续在其他版本的已备份文件中查找待还原文件。
另外,待还原文件列表还可以通过操作界面展示给操作者,同时操作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修改待还原文件列表。
进一步地,考虑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虽然数据量较小,但逻辑上会无限增长,因此在实际实施时,可以附加清理逻辑,将后续备份流程或还原流程中失去业务意义的记录删除。因此,所述步骤S303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的最早备份时刻;查询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变更时刻小于所述最早备份时刻的待清理记录,并删除所述待清理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备份设备的存储空间浪费,可以在备份设备中设置备份回收的回收期限,例如,设置1个月的时间,到达一个月还未被还原的备份文件可以由系统自动删除,删除文件后备份设备中最早的备份时间可以记为tb,那么可以认为,早于tb时刻的变更文件记录将失去业务意义,不会在后续增量备份流程或还原流程中使用。同时,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为了避免预设变更文件列表的存储空间浪费,可以查询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变更时刻tx满足tx<tb的变更文件记录,可以认为是待清理记录,即可将待清理记录删除。
在具体实现中,参考图10,结合预设变更文件列表的NAS数据容灾流程为如图10所示的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获取备份设备中的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还原文件;将所述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按照与所述待还原时刻由近至远的时间顺序查找所述待还原文件;在第一次查找到所述待还原文件时,将所述已备份文件与所述待还原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基于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由于本实施例仅获取待还原时刻之后的文件,并判断是否有变更,若有变更,则将有变更的文件进行还原。还原时将文件范围缩小,减少消耗的还原时长,从而提高了数据容灾的效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NAS数据还原程序,所述NAS数据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NAS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11,图11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NAS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接收指令模块1101,用于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
信息获取模块1102,用于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所述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
数据还原模块1103,用于基于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
本实施例通过从接收到的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的信息;基于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由于本实施例通过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并且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信息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的,再基于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从而能够节省数据还原的时间,并且NAS设备均可兼容,提高了NAS数据还原的性能。
基于本发明上述NAS数据还原装置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NAS数据还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指令模块1101,还用于获取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的NAS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根据所述文件信息获取方式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为变更文件的文件标识;将所述变更文件信息添加至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收指令模块1101,还用于对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变更文件进行备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收指令模块1101,还用于在检测到NAS数据备份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备份指令中获取待备份时刻;从备份设备中获取与所述待备份时刻的时间差最小的历史备份时刻;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变更时刻在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和所述待备份时刻的之间的待备份信息;根据所述待备份信息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对应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备份文件;将所述待备份文件和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若否,则根据所述待备份文件进行数据备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收指令模块1101,还用于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或,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或,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对应文件的合计容量达到预设容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数据还原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获取备份设备中的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还原文件;将所述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按照与所述待还原时刻由近至远的时间顺序查找所述待还原文件;在第一次查找到所述待还原文件时,将所述已备份文件与所述待还原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基于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数据还原模块1103,还用于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的最早备份时刻;查询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变更时刻小于所述最早备份时刻的待清理记录,并删除所述待清理记录。
本发明NAS数据还原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NAS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
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所述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
基于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
所述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之前,还包括:
获取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
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的NAS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
根据所述文件信息获取方式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为变更文件的文件标识;
将所述变更文件信息添加至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
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的NAS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包括:
当所述网络数据的NAS协议类型为FTP协议时,所述网络数据包括CWD请求报文和STOR请求报文,所述CWD请求报文中包含变更文件的存储目录,所述STOR请求报文中包含变更文件的文件名,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为将所述变更文件的存储目录和所述变更文件的文件名进行拼接;
所述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之前,还包括:
在检测到NAS数据备份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备份指令中获取待备份时刻;
从备份设备中获取与所述待备份时刻的时间差最小的历史备份时刻;
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变更时刻在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和所述待备份时刻的之间的待备份信息;
根据所述待备份信息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对应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备份文件;
将所述待备份文件和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若否,则根据所述待备份文件进行数据备份;
所述在检测到NAS数据备份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备份指令中获取待备份时刻之前,还包括:
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或,
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或,
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对应文件的合计容量达到预设容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所述基于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包括:
根据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获取备份设备中的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还原文件;
将所述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按照与所述待还原时刻由近至远的时间顺序查找所述待还原文件;
在第一次查找到所述待还原文件时,将所述已备份文件与所述待还原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则基于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AS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不一致,则基于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的最早备份时刻;
查询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变更时刻小于所述最早备份时刻的待清理记录,并删除所述待清理记录。
3.一种NAS数据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AS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接收指令模块,用于在接收到NAS数据还原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还原指令中获取待还原时刻;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所述待还原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所述预设变更文件列表包括多个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通过对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
数据还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进行数据还原;
所述接收指令模块,还用于获取经过NAS设备的网络数据;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的NAS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根据所述文件信息获取方式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数据包检测,获得变更文件信息,所述变更文件信息为变更文件的文件标识;将所述变更文件信息添加至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
所述接收指令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网络数据的NAS协议类型为FTP协议时,所述网络数据包括CWD请求报文和STOR请求报文,所述CWD请求报文中包含变更文件的存储目录,所述STOR请求报文中包含变更文件的文件名,确定对应的文件信息获取方式为将所述变更文件的存储目录和所述变更文件的文件名进行拼接;
所述接收指令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NAS数据备份指令时,从所述NAS数据备份指令中获取待备份时刻;从备份设备中获取与所述待备份时刻的时间差最小的历史备份时刻;从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获取变更时刻在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和所述待备份时刻的之间的待备份信息;根据所述待备份信息获取所述备份设备中所述历史备份时刻对应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备份文件;将所述待备份文件和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若否,则根据所述待备份文件进行数据备份;
所述接收指令模块,还用于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或,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或,在预设变更文件列表中的记录增加,并且增加的记录对应文件的合计容量达到预设容量阈值时,生成NAS数据备份指令;
所述数据还原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待还原变更文件信息获取备份设备中的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和所述NAS设备中的待还原文件;将所述多个版本的已备份文件按照与所述待还原时刻由近至远的时间顺序查找所述待还原文件;在第一次查找到所述待还原文件时,将所述已备份文件与所述待还原文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基于所述已备份文件进行数据还原。
4.一种NAS数据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NAS数据还原程序,所述NAS数据还原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NAS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NAS数据还原程序,所述NAS数据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NAS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CN202310893271.3A 2023-07-20 2023-07-20 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610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3271.3A CN116610501B (zh) 2023-07-20 2023-07-20 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3271.3A CN116610501B (zh) 2023-07-20 2023-07-20 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0501A CN116610501A (zh) 2023-08-18
CN116610501B true CN116610501B (zh) 2024-05-14

Family

ID=8768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3271.3A Active CN116610501B (zh) 2023-07-20 2023-07-20 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05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999A (zh) * 2006-05-26 2007-11-28 任永坚 一种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78041A (zh) * 2013-12-11 2014-03-2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10532134A (zh) * 2019-07-26 2019-12-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Nas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及装置
CN110633260A (zh) * 2019-08-07 2019-12-31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as存储数据持续保护方法及保护系统
CN116401220A (zh) * 2023-06-01 2023-07-07 联想凌拓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999A (zh) * 2006-05-26 2007-11-28 任永坚 一种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78041A (zh) * 2013-12-11 2014-03-2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10532134A (zh) * 2019-07-26 2019-12-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Nas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及装置
CN110633260A (zh) * 2019-08-07 2019-12-31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as存储数据持续保护方法及保护系统
CN116401220A (zh) * 2023-06-01 2023-07-07 联想凌拓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IPv6下的系统备份与还原设计与实现";虞俊明等;《福建电脑》;20180425(第04期);第26-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0501A (zh) 2023-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17631C2 (ru)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работы вредоносной программы, запущенной с клиента, на сервере
US75811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ecovery
US9645892B1 (en) Recording file events in change logs while incrementally backing up file systems
US10289687B2 (en) Space optimized snapshot for network backup
US7899788B2 (en) Using a data protection server to backup and restore data on virtual servers
US20060015545A1 (en) Backup and sychronization of local data in a network
US20120158760A1 (en)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erforming computer forensics
US20110197279A1 (en) Management methods of storage system and file system
CN106354884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对象删除方法及装置
US10108501B2 (en) Terminal backup and recovery method
CN112286728A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03439B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795471B1 (en) Memory content protection
US6941322B2 (en) Method for efficient recording and management of data changes to an object
JP2000200208A (ja) ファイルバックアップ方法,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9817834B1 (en)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an incremental backup
CN105608150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610501B (zh) Nas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34709A1 (en) Optimizing incremental backups
US110425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letion of files and counteracting their restoration
US911690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taloging data
US9870249B2 (en) Virtual computer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1597149B (zh) 一种数据库的数据清理方法及装置
EP367487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letion of files and counteracting their restoration
JP2004164362A (ja) バックアップ装置、バックアップ方法、バックアップ用プログラム及びバックアップ用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