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8024A - 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8024A
CN116608024A CN202310488966.3A CN202310488966A CN116608024A CN 116608024 A CN116608024 A CN 116608024A CN 202310488966 A CN202310488966 A CN 202310488966A CN 116608024 A CN116608024 A CN 116608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ring
lubricating oil
main
oil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89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朵
李超
曾庆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889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80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8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8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2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解决了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中,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机油温度升高、黏度下降,进而导致主轴承磨损,无法保证主轴承可靠工作的问题。

Description

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随着发动机的热效率在不断提高,对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系统的润滑油压力应该与需求的润滑油压力尽量一致,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满足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机油消耗,另一方面避免了机油压力过高造成的油泵功率损失。但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各种不同的轴承、齿轮及配附件等并联在主油道与油底壳之间,各零部件的油压需求并不一致,为了保证所有零部件都能可靠运转,各零部件需求油压的最大值决定了主油道的目标压力。因此对于某些压力需求低的零部件而言,润滑油的压力和流量是过剩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但是现有的双回路润滑系统均将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分开进行供油,而在在主油道压力不超限值的情况下,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润滑油流量最大的零部件即主轴承和活塞冷却喷嘴,将其分开设置,仍存在对于某些压力需求低的零部件而言,润滑油的压力和流量是过剩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双回路润滑系统仍待改进。
此外,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中,主轴承支路的机油目标压力预设值可能存在偏差,导致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机油温度升高、黏度下降,进而导致主轴承磨损,无法保证主轴承可靠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及电控机油泵,所述第二润滑回路包括机械机油泵;所述第一润滑回路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未超过最大温差限值,降低所述主轴承负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润滑回路还包括主轴承控制阀,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主轴承之间,所述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包括: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根据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提高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润滑回路还包括喷嘴控制阀,所述喷嘴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活塞冷却喷嘴之间;所述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包括:获取发动机转速与油门开度;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油门开度确认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以及活塞冷却喷嘴前压力的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的大小关系;若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大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全部打开,根据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喷嘴控制阀的开度,并调整所述电控机油泵转速,直至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所述喷嘴控制阀达到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小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喷嘴控制阀全部打开,根据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的开度,并调整所述电控机油泵转速,直至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所述喷嘴控制阀达到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发动机转速是否为0;若所述发动机转速为0,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与所述喷嘴控制阀关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还包括:油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温度限值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润滑油温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温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温差限值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降温模块,用于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运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来执行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供油润滑,使润滑油流量最大的零部件即主轴承和活塞冷却喷嘴共用一个润滑回路,使其他零件共用第二润滑回路,大大减小了第二润滑回路的油量需求,进而减小了润滑油使用量,节约成本。此外,本方法通过主轴承润滑油温对主轴承的磨损情况进行判定,解决了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中,主轴承支路的机油目标压力预设值可能存在偏差,导致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机油温度升高、黏度下降,进而导致主轴承磨损,无法保证主轴承可靠工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润滑系统的润滑油压力应该与需求的润滑油压力尽量一致,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满足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机油消耗,另一方面避免了机油压力过高造成的油泵功率损失。但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各种不同的轴承、齿轮及配附件等并联在主油道与油底壳之间,各零部件的油压需求并不一致,为了保证所有零部件都能可靠运转,各零部件需求油压的最大值决定了主油道的目标压力。因此对于某些压力需求低的零部件而言,润滑油的压力和流量是过剩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但是现有的双回路润滑系统均将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分开进行供油,而在在主油道压力不超限值的情况下,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润滑油流量最大的零部件即主轴承和活塞冷却喷嘴,将其分开设置,仍存在对于某些压力需求低的零部件而言,润滑油的压力和流量是过剩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双回路润滑系统仍待改进。此外,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中,主轴承支路的机油目标压力预设值可能存在偏差,导致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机油温度升高、黏度下降,进而导致主轴承磨损,无法保证主轴承可靠工作。
因此,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及电控机油泵,所述第二润滑回路包括机械机油泵;所述第一润滑回路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
S102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
S103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
S104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
S105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
S106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首先,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供油润滑,使润滑油流量最大的零部件即主轴承和活塞冷却喷嘴共用一个润滑回路,使其他零件共用第二润滑回路,通过对第一润滑回路流量的精确控制,进而减小了润滑油使用量,降低机油泵的功耗。其次,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主轴承润滑油温对主轴承的磨损情况进行判定,解决了在双回路润滑系统中,主轴承支路的机油目标压力预设值可能存在偏差,导致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机油温度升高、黏度下降,进而导致主轴承磨损,无法保证主轴承可靠工作的技术问题。具体地,对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进行判断,当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时,那么所述主轴承磨损风险升高,因此,对主轴承的高油温原因进行判断,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并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当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时,即主轴承润滑油温升高值大于最大温差限值时,则可以认为,主轴承机油温度高是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导致,此时,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未超过最大温差限值,降低所述主轴承负荷。
具体地,当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未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时,则可以认为主轴承润滑油温升高为其他原因造成,此时可控制发动机由根本上对主轴承进行降低负荷,例如,可以对发动机进行限速限扭,以降低油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润滑回路还包括主轴承控制阀,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主轴承之间,所述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包括: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根据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提高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
当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时可以认为,主轴承机油温度高是主轴承机油流量不足导致,因此此时可以通过对主轴承增加润滑油量的方式对主轴承进行降温并增压,因此,可以将所述主轴承压力目标值提高至高于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具体地,可以增加所述主轴承控制阀开度和/或提高电动机油泵转速。
此外,还可以设置有温度安全值,且温度安全值小于所述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当主轴承润滑油温度小于所述温度安全值,则可以认为主轴承有足够的润滑油余量。当采取将增加所述主轴承控制阀开度的措施对主轴承润滑油进行降温后,还可以对主轴承的润滑油温进行确认,或对主轴承润滑油温度进行实时获取,判断主轴承润滑油温度是否大于所述温度安全值;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度小于温度安全值,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值;判断所述主轴承前压力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若所述主轴承前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则可以认为主轴承前压力较大,则降低目标压力值至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以降低主轴承润滑油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润滑回路还包括喷嘴控制阀,所述喷嘴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活塞冷却喷嘴之间;所述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包括:获取发动机转速与油门开度;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油门开度确认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以及活塞冷却喷嘴前压力的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具体地,为了能够实现对所述第一润滑回路的精确控制,首先应确认相应的目标压力。主轴承和活塞冷却喷嘴的机油压力需求是跟发动机转速和运行工况相关的,所以应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油门开度确认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以及活塞冷却喷嘴前压力的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的大小关系;若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大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全部打开,根据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喷嘴控制阀的开度,并调整所述电控机油泵转速,直至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所述喷嘴控制阀达到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小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喷嘴控制阀全部打开,根据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的开度,并调整所述电控机油泵转速,直至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所述喷嘴控制阀达到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发动机转速是否为0;若所述发动机转速为0,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与所述喷嘴控制阀关闭。
具体地,发动机停机以后,发动机油道中存储的润滑油会缓慢流回油底壳。而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润滑油需要重新填满油道,使润滑油压力升高变慢。因此为了提高启动过程的润滑油建压速率,在发动机停机以后可以关闭各个控制阀,以阻止润滑油回流。当发动机再次启动后可以快速建压,进一步有助于降低发动机的主轴承磨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还包括:
油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
温度限值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
润滑油温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
温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
温差限值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
降温模块,用于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包括处理器202、通信接口204、存储器206和通信总线208,其中,处理器202、通信接口204和存储器206通过通信总线2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
存储器206,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02,用于执行存储器206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
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
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
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
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
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终端、或者其组合。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中的其他模块单元,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执行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
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
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
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
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
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ROM、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电子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及电控机油泵,所述第二润滑回路包括机械机油泵;所述第一润滑回路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所述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
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
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
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
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
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未超过最大温差限值,降低所述主轴承负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回路还包括主轴承控制阀,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主轴承之间,所述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包括:
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
根据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提高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回路还包括喷嘴控制阀,所述喷嘴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活塞冷却喷嘴之间;所述获取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包括:
获取发动机转速与油门开度;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油门开度确认所述主轴承前压力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以及活塞冷却喷嘴前压力的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大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全部打开,根据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喷嘴控制阀的开度,并调整所述电控机油泵转速,直至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所述喷嘴控制阀达到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小于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喷嘴控制阀全部打开,根据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的开度,并调整所述电控机油泵转速,直至所述主轴承控制阀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压力值,所述喷嘴控制阀达到所述喷嘴预设目标压力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动机转速是否为0;
若所述发动机转速为0,控制所述主轴承控制阀与所述喷嘴控制阀关闭。
8.一种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润滑回路与第二润滑回路,所述第一润滑回路包括主油道,用于对主轴承与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还包括:
油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轴承润滑油温;
温度限值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是否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
润滑油温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超过主轴承最大温度限值,获取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
温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
温差限值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是否超过最大温差限值;
降温模块,用于若所述主轴承润滑油温与所述主油道的润滑油温的润滑油温差超过最大温差限值,控制所述主轴承进行降温。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运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步骤。
CN202310488966.3A 2023-04-25 2023-04-25 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6080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8966.3A CN116608024A (zh) 2023-04-25 2023-04-25 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8966.3A CN116608024A (zh) 2023-04-25 2023-04-25 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8024A true CN116608024A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7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8966.3A Pending CN116608024A (zh) 2023-04-25 2023-04-25 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80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honsari et al. On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rmohydrodynamic analyses for journal bearings
EP1936135B1 (en)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for engine
US11746774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fluid operation of a machine
CN102121524B (zh) 在怠速或电网损耗期间流体涡轮机齿轮箱的润滑
EP1961924B2 (fr) Moteur comprenant un système de lubrification et procédé de lubrification de secours pour moteur
CN109057908B (zh) 一种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US20210024070A1 (en)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SE541765C2 (en) An oil system for lubrication and cooling in a vehicle driven at least partly by an electrical machine
Hirani et al. Comprehensive design methodology for an engine journal bearing
CN102235203A (zh) 润滑剂回路
EP4007845A1 (en) Sump fluid level regu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6608024A (zh) 发动机双回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5240085B (zh) 润滑油系统、内燃机制动系统、内燃机、车辆及调节方法
CN113728192A (zh) 轴承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74554A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方法
CN111706417A (zh) 润滑系统、机油泵控制方法、控制器和车辆
EP2288794B1 (en) Passive oil level limiter
US8746407B2 (en) Centrifugal lubrication apparatus
CN110307054B (zh) 发动机组油泵预供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79842B (zh) 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CN116696507A (zh) 润滑保护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8918736U (zh) 发动机启动减磨装置
CN107218098A (zh) 大功率柴油机机油预润滑方法
CN114215904A (zh) 润滑油冷却方法、装置、系统、机械装置及作业机械
CN114856820B (zh) 基于滑油系统健康管理的故障分析方法、系统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