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0281A - 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0281A
CN116600281A CN202310874525.7A CN202310874525A CN116600281A CN 116600281 A CN116600281 A CN 116600281A CN 202310874525 A CN202310874525 A CN 202310874525A CN 116600281 A CN116600281 A CN 116600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audio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45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0281B (zh
Inventor
罗卓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45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0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0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0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0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0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hybrid encryption, i.e. combination of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 H04L9/0631Substitution permutation network [SPN], i.e. cipher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tages or rounds each involv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s, e.g. AES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 H04L9/3213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using tickets or token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4Access security using delegated authorisation, e.g. open authorisation [OAuth] protocol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和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特征转换处理,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指令的识别解析加密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利用逻辑推理技术对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进行综合推理处理,以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基于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利用音频解码算法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无线传输技术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优化驱动处理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本发明能够提供更加智能、灵活和个性化的播放控制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和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蓝牙耳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音频输出设备在无线音频通信和媒体播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蓝牙耳机播放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基本操作,例如播放、暂停、调节音量等。然而,这些方法一般存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得到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利用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的音频信号进行声音特征转换提取处理,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
步骤S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并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步骤S3:获取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内的蓝牙区域播放状态,利用逻辑推理技术对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和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利用蓝牙通信协议将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
步骤S4:利用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在蓝牙耳机中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以得到蓝牙音频数据;并利用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
步骤S5: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
本发明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能够确保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可以进行音频数据传输处理,为后续的处理过程提供基础保障。通过使用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的音频信号进行声音特征转换提取处理,能够将蓝牙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并提取出频谱特征以得到表示声音特征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通过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和提取蓝牙声音特征,为后续的处理过程奠定基础。通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利用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和命令解析等技术对经过降噪处理后的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将声音特征向量转化为可理解的指令数据结构形式,并通过使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以确保蓝牙指令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然后,通过获取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当前的播放状态,可以检测到蓝牙耳机是否处于播放音频的状态或者处于静音状态,从而准确的获取蓝牙区域的播放状态信息,能够为后续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生成过程提供了基础状态信息。通过使用逻辑推理技术将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与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综合考虑用户的指令、当前的播放状态和其他相关信息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能够为后续的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提供基础指令保障。同时,通过使用蓝牙通信协议的指令传输功能将生成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以实现控制其播放行为,从而提升了用户对蓝牙耳机的操作和控制指令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操作较为方便。通过利用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在蓝牙耳机中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可以及时调整蓝牙耳机的播放状态以实现用户需求的播放控制,从而获取更加准确的蓝牙音频数据。通过使用合适的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处理,以便于后续的音频播放处理过程,而解码后的蓝牙音频解码数据可以提供给音频播放设备进行播放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蓝牙播放控制体验。最后,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这样可以提升音频的质量和清晰度,从而改善用户的音频体验。还通过使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优化后的蓝牙音频信号传输到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音频效果,以提供更加智能、灵活和个性化的音频播放控制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2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1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步骤S22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法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方法和/或微控制器方法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得到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利用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的音频信号进行声音特征转换提取处理,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
步骤S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并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步骤S3:获取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内的蓝牙区域播放状态,利用逻辑推理技术对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和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利用蓝牙通信协议将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
步骤S4:利用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在蓝牙耳机中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以得到蓝牙音频数据;并利用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
步骤S5: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例中,所述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得到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利用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的音频信号进行声音特征转换提取处理,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合适的无线通信技术对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和配对处理,确定蓝牙设备之间可靠的通信范围和覆盖区域,以得到蓝牙通信连接区域。然后,通过构建一个合适的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的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声音特征转换提取处理,将提取得到的声音特征组合成特征向量形式,最终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
步骤S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并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由语音识别技术、语义分析技术和命令解析技术组成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将声音指令转化为可识别的数据结构形式,以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然后,通过使用由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和数字签名保护技术组成的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用于进行身份验证操作,确保指令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最终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步骤S3:获取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内的蓝牙区域播放状态,利用逻辑推理技术对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和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利用蓝牙通信协议将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播放传感器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播放状态提取处理,监测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内的音频播放状态,以得到蓝牙区域播放状态。然后,通过使用逻辑推理技术根据特定的规则或逻辑关系对生成的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和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逻辑推理,以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最后,通过使用蓝牙通信协议的指令传输功能将蓝牙播放控制指令无线传输至蓝牙耳机。
步骤S4:利用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在蓝牙耳机中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以得到蓝牙音频数据;并利用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生成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响应蓝牙耳机执行相应的基本控制模式、手势控制模式或语言控制模式等播放控制模式操作,以得到蓝牙音频数据。然后,通过构建一个合适的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处理,以实现蓝牙音频数据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转换、传递函数的调整、拉普拉斯变换等操作,最终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
步骤S5: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一个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通过该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冲激响应加权处理、频域处理以及频率响应调整处理,实现音频质量的优化,以得到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然后,根据具体播放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无线传输技术将处理后的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将接收到的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转换成声波或震动,以生成相应的蓝牙优质音频声波。
本发明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能够确保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可以进行音频数据传输处理,为后续的处理过程提供基础保障。通过使用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的音频信号进行声音特征转换提取处理,能够将蓝牙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并提取出频谱特征以得到表示声音特征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通过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和提取蓝牙声音特征,为后续的处理过程奠定基础。通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利用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和命令解析等技术对经过降噪处理后的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将声音特征向量转化为可理解的指令数据结构形式,并通过使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以确保蓝牙指令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然后,通过获取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当前的播放状态,可以检测到蓝牙耳机是否处于播放音频的状态或者处于静音状态,从而准确的获取蓝牙区域的播放状态信息,能够为后续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生成过程提供了基础状态信息。通过使用逻辑推理技术将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与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综合考虑用户的指令、当前的播放状态和其他相关信息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能够为后续的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提供基础指令保障。同时,通过使用蓝牙通信协议的指令传输功能将生成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以实现控制其播放行为,从而提升了用户对蓝牙耳机的操作和控制指令的便捷性和灵活性。通过利用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在蓝牙耳机中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可以及时调整蓝牙耳机的播放状态以实现用户需求的播放控制,从而获取更加准确的蓝牙音频数据。通过使用合适的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处理,以便于后续的音频播放处理过程,而解码后的蓝牙音频解码数据可以提供给音频播放设备进行播放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蓝牙播放控制体验。最后,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这样可以提升音频的质量和清晰度,从而改善用户的音频体验。还通过使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优化后的蓝牙音频信号传输到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音频效果,以提供更加智能、灵活和个性化的音频播放控制体验。
优选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得到蓝牙通信连接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合适的无线通信技术对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和配对处理,以确保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可以进行无线音频传输,在蓝牙通信连接建立后,确定蓝牙设备之间可靠的通信范围和覆盖区域,最终得到蓝牙通信连接区域。
步骤S12:利用音频提取技术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音频信号采集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蓝牙耳机内置的麦克风或其他外部设备利用音频提取技术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音频信号采集处理,最终得到蓝牙音频信号。
步骤S13:利用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声音转换处理,得到蓝牙声音数字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频谱加窗函数、频谱指数调和平滑参数、梅尔滤波器、梅尔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帧长、中心频率转换函数以及相关参数构建一个合适的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声音转换处理,该梅尔频谱分析算法通过应用频谱加窗函数对每个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加权处理,根据梅尔滤波器的数量参数和滤波频率帧长参数在频域上分析信号,计算得到梅尔滤波器组,利用梅尔滤波器组对每个蓝牙音频信号进行转换处理,最终得到蓝牙声音数字信号。
其中,梅尔频谱分析算法的函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第/>个蓝牙音频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的蓝牙声音数字信号,/>为蓝牙音频信号的数量参数,/>为蓝牙音频信号的数量,/>为第/>个蓝牙音频信号,/>为第/>个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加窗函数,/>为虚数单位,/>为第/>个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指数调和平滑参数,为梅尔滤波器的数量参数,/>为梅尔滤波器的数量,/>为梅尔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帧长,/>为梅尔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帧长参数变量,/>为第/>个梅尔滤波器,/>为第/>个梅尔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转换函数,/>为蓝牙声音数字信号的修正值;
本发明构建了一个梅尔频谱分析算法的函数公式,用于对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声音转换处理,该梅尔频谱分析算法通过使用基于汉宁窗或矩形窗的频谱加窗函数改善频谱分析的效果,还通过使用频谱指数调和平滑参数调整频谱分析的平滑程度,以提高频谱的准确性。另外,通过梅尔滤波器将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分成若干个频带,以模拟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感知,不同频带的梅尔滤波器用于对应不同的声音特征,能够更好的提高频率精度。通过梅尔滤波器对频谱进行滤波处理,能够突出声音在不同频带上的能量分布,并且每个梅尔滤波器通过使用中心频率转换函数确定每个梅尔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以覆盖整个声音频谱范围。通过以上步骤组成的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将蓝牙音频信号转换为蓝牙声音数字信号,其中蕴含了音频的频谱特征信息,有助于实现后续的声音特征提取处理过程,以实现更准确的声音处理和分析。该算法函数公式充分考虑了第个蓝牙音频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的蓝牙声音数字信号/>,蓝牙音频信号的数量参数/>,蓝牙音频信号的数量/>,第/>个蓝牙音频信号/>,第/>个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加窗函数/>,虚数单位/>,第/>个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指数调和平滑参数/>,梅尔滤波器的数量参数/>,梅尔滤波器的数量/>,梅尔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帧长/>,梅尔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帧长参数变量/>,第/>个梅尔滤波器/>,第/>个梅尔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转换函数/>,蓝牙声音数字信号的修正值/>,其中通过梅尔滤波器的数量参数/>,梅尔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帧长参数变量/>以及第/>个梅尔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转换函数/>构成了一种梅尔滤波器函数关系:
根据第个蓝牙音频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的蓝牙声音数字信号/>与以上各参数的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该算法函数公式实现了对蓝牙音频信号的声音转换处理过程,同时,通过蓝牙声音数字信号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梅尔频谱分析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步骤S14:通过对蓝牙声音数字信号进行声音特征提取处理,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转换后的蓝牙声音数字信号进行声音特征提取处理,将提取得到的声音特征组合成特征向量形式,最终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
本发明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以实现可靠的音频传输和接收工作,通过使用如蓝牙信号传输协议形成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确保音频源设备的音频数据被蓝牙耳机接收并进行处理,为后续的音频信号采集工作提供工作场所。通过使用音频提取技术对连接形成的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音频信号采集处理,能够为后续的声音转换处理提供更加准确且高质量的音频信号,有助于准确捕捉和保存音频信息,从而确保后续处理步骤的有效实施。然后,通过使用合适的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声音转换处理,将蓝牙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该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基于梅尔滤波器组,利用对数变换和余弦变换提取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处理,转换后的声音信号可以更方便地用于声音分析和后续处理,并为实现声音分析、处理和识别提供了有效的信号来源。最后,通过对蓝牙声音数字信号进行声音特征提取处理,能够从蓝牙声音数字信号中提取具有代表性和区分度的声音特征向量,以支持音频指令分析、识别等应用,为进一步的音频播放控制处理提供了有用和可靠的数据基础。
优选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利用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降噪处理,得到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步骤S2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
步骤S23: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为图1中步骤S2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利用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降噪处理,得到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噪声估计调节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幅度控制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形状控制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位置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幅度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形状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以及相关参数构建一个适当的声音降噪算法,利用构建的声音降噪算法消除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噪声源的影响,最终得到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步骤S2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由语音识别技术、语义分析技术和命令解析技术组成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降噪后的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将声音指令转化为可识别的数据结构形式,最终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
步骤S23: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由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和数字签名保护技术组成的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用于保证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确保指令内容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或泄露,经过加密验证处理后,用于进行身份验证操作,最终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本发明通过使用合适的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降噪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的噪声成分、环境干扰以及其他非相关声音干扰成分,能够在蓝牙通信中显著提升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质量,通过降噪处理可以减少背景噪声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干扰,从而提高声音的清晰度、纯净度和可感知性。该降噪处理过程还有助于增加蓝牙音频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后续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声音指令的识别性能和准确性。然后,通过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的声音指令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解析,通过利用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和命令解析等技术对经过降噪处理后的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将声音指令转化为可识别的数据结构形式。这种指令的识别和解析有助于改善用户体验并提供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使得蓝牙设备更加方便和便捷地响应用户的指令。最后,通过使用身份验证技术对得到的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能够保障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的安全性和机密性。通过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能够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和访问控制。该加密验证处理过程能够确保指令内容不受未授权的访问、篡改和恶意攻击的影响。同时,身份验证技术还能验证指令发送者的身份和权限,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发送有效的指令到蓝牙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蓝牙指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1:利用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噪声值计算,得到蓝牙声音噪声值;
其中,声音降噪算法的函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蓝牙声音噪声值,/>为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数量,/>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调节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幅度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形状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幅度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形状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频率,/>为噪声频率虚数单位,/>为蓝牙声音噪声值的修正值;
步骤S212:根据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对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判断,当蓝牙声音噪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时,则剔除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得到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步骤S213:根据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对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判断,当蓝牙声音噪声值小于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时,则直接将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定义为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为图2中步骤S21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1:利用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噪声值计算,得到蓝牙声音噪声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噪声估计调节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幅度控制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形状控制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位置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幅度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形状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以及相关参数构建一个适当的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噪声值计算,通过噪声估计正变换和噪声估计逆变换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进行控制调节处理,以消除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噪声源的影响,最终得到蓝牙声音噪声值。
其中,声音降噪算法的函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蓝牙声音噪声值,/>为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数量,/>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调节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幅度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形状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幅度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形状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频率,/>为噪声频率虚数单位,/>为蓝牙声音噪声值的修正值;
本发明构建了一个声音降噪算法的函数公式,用于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噪声值计算,为了消除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的噪声源对后续的指令识别解析加密处理和播放控制推理过程的影响,需要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降噪处理,以得到更加干净、准确的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通过该声音降噪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的噪声和干扰数据,从而提高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算法函数公式充分考虑了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数量,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调节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幅度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形状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位置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幅度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形状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位置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频率/>,噪声频率虚数单位/>,其中通过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幅度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形状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以及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频率/>构成了一种噪声估计正变换函数关系/>,还通过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幅度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形状控制参数/>,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以及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频率/>构成了一种噪声估计逆变换函数关系/>,并对计算得到的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蓝牙声音噪声值/>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该算法函数公式实现了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值计算,同时,通过蓝牙声音噪声值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声音降噪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步骤S212:根据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对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判断,当蓝牙声音噪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时,则剔除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得到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判断计算得到的蓝牙声音噪声值是否超过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当蓝牙声音噪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时,说明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的噪声源的干扰影响较大,则剔除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最终得到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步骤S213:根据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对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判断,当蓝牙声音噪声值小于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时,则直接将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定义为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判断计算得到的蓝牙声音噪声值是否超过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当蓝牙声音噪声值小于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时,说明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的噪声源的干扰影响较小,则直接将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定义为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本发明通过使用合适的声音降噪算法对提取后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噪声值计算,由于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可能存在噪声干扰或异常噪声源等情况,会对后续的指令识别解析加密处理和播放控制推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需要设置一个适当的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噪声值计算,能够识别和测量出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存在的噪声和干扰信号,并从源头上去除噪声信号,从而提高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声音降噪算法通过结合噪声估计调节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幅度控制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形状控制参数、噪声估计正变换位置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幅度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形状控制参数、噪声估计逆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以及相关参数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中的噪声进行估计降噪处理,并通过修正值对降噪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降噪效果和计算结果,从而较为精确地计算出蓝牙声音噪声值。然后,根据具体的数据降噪处理需求和质量标准,通过设定合适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对计算得到的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判断,判断哪些蓝牙声音特征向量需要进行剔除,哪些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可以被保留,能够有效地剔除蓝牙声音噪声值较大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避免这些蓝牙声音噪声值较大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对整体特征向量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特征向量的质量,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误差,从而保证了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使用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对计算得到的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判断,将蓝牙声音噪声值较小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定义为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这些特征向量较少受到噪声的干扰,可以为后续的指令识别解析加密处理和播放控制推理过程提供更加稳定的数据基础,从而提高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优选地,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1: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语义分析技术和命令解析技术;
步骤S222: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语音指令识别处理,得到蓝牙声音指令;
步骤S223:利用语义分析技术对蓝牙声音指令进行语义识别分析处理,得到蓝牙语义识别指令;
步骤S224:利用命令解析技术对蓝牙语义识别指令进行指令结构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4所示,为图2中步骤S22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1: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语义分析技术和命令解析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由语音识别技术、语义分析技术和命令解析技术组成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经过降噪后的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其中语音识别技术将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转换为可处理的文本表示形式。语义分析技术通过对识别处理后的蓝牙声音指令的语义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以识别蓝牙声音指令的意图。而命令解析技术根据蓝牙声音指令的相关属性将语义识别后的结果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表示。
步骤S222: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语音指令识别处理,得到蓝牙声音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语音识别技术使用适当的语音识别算法对降噪后的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语音指令识别,将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转换为对应的声音指令文本表示,最终得到蓝牙声音指令。
步骤S223:利用语义分析技术对蓝牙声音指令进行语义识别分析处理,得到蓝牙语义识别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语义分析技术使用适当的语义分析算法对蓝牙声音指令进行语义识别分析处理,分析蓝牙声音指令的语义组成和含义,并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最终得到蓝牙语义识别指令。
步骤S224:利用命令解析技术对蓝牙语义识别指令进行指令结构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命令解析技术使用适当的基于语法规则的解析器对蓝牙语义识别指令进行指令结构解析处理,识别蓝牙声音指令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相关属性解析指令的数据结构,最终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
本发明通过使用由语音识别技术、语义分析技术和命令解析技术相结合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经过降噪处理后的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其中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将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转换为可处理的声音指令形式,从而提供了对指令内容的准确理解和解析。同时,语义分析技术能够对识别处理后的蓝牙声音指令的语义进行识别分析,通过分析蓝牙声音指令中的语义信息,可以推断出蓝牙声音指令的意图和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蓝牙声音指令的准确解析和理解。此外,命令解析技术能够对语义识别的蓝牙声音指令进行结构解析处理,通过将语义识别到的蓝牙声音指令按照特定的语法和规则进行解析,可以构建出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该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能够准确地表示蓝牙声音指令的各个组成部分和信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和语义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地将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转换为可理解的文本指令形式,从而提高蓝牙声音指令的识别准确性。通过对蓝牙声音指令的语义分析和解析,能够理解蓝牙声音指令的意图和目的,从而使蓝牙设备更加智能化和智能响应用户需求。另外,通过命令解析技术构建的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可以支持更复杂和多样化的指令和交互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的要求。最终通过对蓝牙声音指令的识别和解析,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操作方式,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操作便捷性。
优选地,步骤S2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31: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其中身份验证技术包括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和数字签名保护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具体需求和安全级别选择合适的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该身份验证技术包括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和数字签名保护技术,其中对称加密技术是一种使用AES加密算法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处理的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是一种使用RSA加密算法对对称加密技术生成的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的技术,身份令牌生成技术是一种基于密码学生成用于识别和验证用户身份令牌的技术,而数字签名保护技术是一种使用SHA数字签名算法对生成的身份令牌进行验证处理的技术。
步骤S232:利用对称加密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一级加密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一级加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称加密技术使用AES算法随机生成一个密钥长度为128位的密钥,并使用AES算法提供的加密函数将生成的密钥与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一级加密处理,最终得到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一级加密数据。
步骤S233: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一级加密数据进行二级加密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二级加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使用RSA算法生成一对公私钥,使用公钥对经过对称加密技术加密处理后的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一级加密数据进行二级加密处理,最终得到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二级加密数据。
步骤S234:利用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二级加密数据进行令牌密钥生成处理,以生成蓝牙指令解析结构身份令牌密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基于密码学采用哈希消息认证码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二级加密数据进行令牌密钥生成处理,生成一种用于识别和验证用户身份的令牌,最终得到蓝牙指令解析结构身份令牌密钥。
步骤S235:利用数字签名保护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身份令牌密钥进行数字签名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选定的数字签名保护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身份令牌密钥进行数字签名验证处理,通过使用私钥对蓝牙指令解密结构身份令牌密钥进行数字签名并使用公钥进行数字签名验证处理,以确保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的完整性以及防止数字签名认证发送者的身份信息被篡改或泄露,最终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本发明通过使用由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和数字签名保护技术相结合的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其中通过使用对称加密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一级加密处理,该对称加密技术通过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数据,可以提供快速和高效的加密操作。通过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一级加密数据进行二级加密处理,该非对称加密技术通过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出来,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密钥管理灵活性。通过使用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二级加密数据进行令牌密钥生成处理,生成一种用于识别和验证用户身份的令牌,能够为后续的验证处理过程提供基础保障。然后,通过使用数字签名保护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身份令牌密钥进行数字签名验证处理,能够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并进行身份认证,以确保数据未被篡改或损坏。通过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保护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的机密性,防止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和解析。通过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和数字签名保护技术可以验证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的身份和真实性,确保蓝牙指令的来源可信。最后,通过采用多层次的加密和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全面保护,从而提高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准确性。
优选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通过播放传感器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播放状态提取处理,得到蓝牙区域播放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播放传感器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播放状态提取处理,监测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内的音频播放状态,判断所处蓝牙通信连接区域是否有音频播放或静音状态,最终得到蓝牙区域播放状态。
步骤S32:利用逻辑推理技术对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和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逻辑推理技术根据特定的规则或逻辑关系对生成的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和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逻辑推理,根据产生该蓝牙区域播放状态的具体身份信息,推理生成相应的播放控制指令,最终得到蓝牙播放控制指令。
步骤S33:利用蓝牙通信协议将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蓝牙通信协议的指令传输功能将蓝牙播放控制指令无线传输至蓝牙耳机,以确保蓝牙播放控制指令能够被蓝牙耳机接收并为后续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操作做准备。
本发明通过使用播放传感器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提取出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当前的播放状态,可以检测到蓝牙耳机是否处于播放音频的状态或者处于静音状态,从而准确的获取蓝牙区域的播放状态信息,为后续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生成过程提供了基础状态信息。然后,通过使用逻辑推理技术将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与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能够推断出应该执行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为后续的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提供了基础指令保障。最后,通过使用蓝牙通信协议的指令传输功能将生成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以实现控制其播放行为。通过对蓝牙区域播放状态的检测和控制,从而提升了用户对蓝牙耳机的操作和控制指令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优选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利用模式监测技术对蓝牙播放控制指令进行播放控制模式监测处理,得到蓝牙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模式监测技术对接收到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进行播放控制模式监测处理,监测用户当前在蓝牙耳机上的播放控制模式,并对接收到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进行分析,确定所需的播放控制模式并进行切换处理,最终得到蓝牙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指令。
步骤S42:通过蓝牙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指令响应蓝牙耳机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以得到蓝牙音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生成的蓝牙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指令响应蓝牙耳机执行相应的基本控制模式、手势控制模式或语言控制模式等播放控制模式操作,其中在基本控制模式下,用户通过蓝牙耳机上的物理按键或触摸操作来实现播放、暂停、上一曲、下一曲等基本音频控制功能;在手势控制模式下,蓝牙耳机中配备了相应的传感器,用户通过轻击、滑动或双击手指在蓝牙耳机上的触摸区域来控制播放、切换歌曲或调整音量等功能;在语言控制模式下,蓝牙耳机支持语言设备技术,用户通过语言命令来控制播放、切换音频内容或调整音量等功能,以实现相关的播放控制操作,最终得到蓝牙音频数据。
步骤S43: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去除重复数据。异常数据、无效数据、干扰数据、缺失值填充处理、归一化以及标准化等预处理后,最终得到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
步骤S44:利用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傅里叶变换函数、拉普拉斯变换函数、解码器传递函数、后处理器传递函数、增强器传递函数、相应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以及相关参数构建一个合适的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实现蓝牙音频数据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转换、传递函数的调整、拉普拉斯变换等步骤,最终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
本发明通过使用模式监测技术对接收到的蓝牙播放控制指令进行监测和分析处理,以识别播放控制的模式切换指令,通过模式监测技术检测是否有请求切换播放模式的控制指令,能够确保蓝牙耳机是否处于合适的播放模式。根据监测得到的蓝牙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指令响应蓝牙耳机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蓝牙耳机可以调整自身的设置以适应用户音乐播放的要求。这样,通过对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指令的响应,可以确保蓝牙耳机处于合适的播放模式,并准备好接收蓝牙音频数据。然后,通过对接收到的蓝牙音频数据进行预处理,从而提高蓝牙音频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并为后续的解码处理过程做准备。最后,通过使用合适的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进行解码处理,以便于后续的音频播放处理过程,解码后的蓝牙音频解码数据可以提供给音频播放设备进行播放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音频体验。
优选地,步骤S44中的音频解码算法的函数公式具体为:
;/>
式中,为蓝牙音频解码数据,/>为解码采样时间变量,/>为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蓝牙音频信号频率变量,/>为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函数,/>为频率解码虚数单位,/>为解码采样时间周期,/>为解码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为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函数,/>为后处理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为拉普拉斯增强函数,/>为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拉普拉斯变换函数,/>为增强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为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修正值。
本发明构建了一个音频解码算法的函数公式,用于对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进行解码处理,该音频解码算法通过使用傅里叶变换函数将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音频信号从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以便进行解码器传递函数的处理,并通过解码器传递函数调整系数优化解码器的解码效果。然后,通过解码后得到的蓝牙音频解码数据利用傅里叶变换函数使用后处理器将频域信号转换回时域信号,还通过后处理器传递函数调整系数对该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处理,以进一步改善音频的质量和特性。最后,通过拉普拉斯增强函数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频域增强处理,以增强音频的特定频率范围,从而使其符合音频质量播放要求。音频解码算法通过对蓝牙音频数据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转换、传递函数的调整、拉普拉斯变换以及修正值的处理等步骤,实现了对蓝牙音频数据的解码处理,从而获得更精确的音频解码数据,有助于提升蓝牙音频的还原度和音频特性,以提供更好的音频体验。该算法函数公式充分考虑了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解码采样时间变量/>,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蓝牙音频信号频率变量/>,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函数/>,频率解码虚数单位/>,解码采样时间周期/>,解码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函数/>,后处理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拉普拉斯增强函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拉普拉斯变换函数/>,增强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修正值/>,其中通过解码采样时间变量/>,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蓝牙音频信号频率变量/>,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函数/>,频率解码虚数单位/>,解码采样时间周期/>以及解码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构成了一种解码器处理函数关系/>,同时,通过通过解码采样时间变量/>,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蓝牙音频信号频率变量/>,频率解码虚数单位/>,解码采样时间周期/>,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函数/>以及后处理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构成了一种解码后处理函数关系/>,另外,还通过通过通过解码采样时间变量/>,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蓝牙音频信号频率变量/>,频率解码虚数单位/>,解码采样时间周期/>,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拉普拉斯变换函数/>以及增强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构成了拉普拉斯增强函数关系/>,根据蓝牙音频解码数据/>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
该算法函数公式实现了对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解码处理过程,同时,通过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高音频解码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优选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利用质量评估技术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质量评估检测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适当的音频质量评估技术对解码后的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参数、音频信噪比、音频失真等评估检测处理和分析过程,以评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音频质量,最终得到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
步骤S52: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蓝牙音频信号的冲激响应、频域处理时间函数、蓝牙音频信号的角频率、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去除待优化处理蓝牙音频信号后的剩余频率响应以及相关参数构建一个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通过该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冲激响应加权处理、频域处理以及频率响应调整处理,以实现音频质量的优化,最终得到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
其中,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函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为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数量,/>为蓝牙音频信号的冲激响应次数,/>为对蓝牙音频信号的第/>次冲激响应,/>为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为蓝牙音频信号的处理时间变量,/>为蓝牙音频信号的频域处理时间函数,/>为蓝牙音频信号的角频率,/>为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调整参数,/>为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为去除待优化处理蓝牙音频信号后的剩余频率响应,/>为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的修正值;
本发明构建了一个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函数公式,用于对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该数字信号处理算法通过对蓝牙音频信号的不同冲激响应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能够改善音频的频谱特性和动态范围,从而提升音频的清晰度和动态效果。同时,通过使用频域处理时间函数将蓝牙音频信号放在频域上进行数学变换处理,可以通过调整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分布,以减少噪声干扰,从而改善音频的信噪比和频率响应。然后,通过对频率响应调整参数对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进行调整,能够平衡不同频率的音频成分,以改善音频的频率特征,使得蓝牙音频信号更加自然和平衡,从而确保蓝牙音频信号符合预期的音频质量要求。该算法函数公式充分考虑了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数量/>,蓝牙音频信号的冲激响应次数/>,对蓝牙音频信号的第/>次冲激响应/>,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蓝牙音频信号的处理时间变量/>,蓝牙音频信号的频域处理时间函数/>,蓝牙音频信号的角频率/>,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调整参数/>,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去除待优化处理蓝牙音频信号后的剩余频率响应/>,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的修正值/>,其中通过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数量/>,蓝牙音频信号的冲激响应次数/>,对蓝牙音频信号的第/>次冲激响应/>以及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构成了一种冲激响应加权函数关系,并通过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数量,蓝牙音频信号的处理时间变量/>,蓝牙音频信号的频域处理时间函数/>以及蓝牙音频信号的角频率/>构成了一种频域处理函数关系/>,该公式还通过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数量/>,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调整参数/>,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以及去除待优化处理蓝牙音频信号后的剩余频率响应构成了一种频率响应调整函数关系/>,根据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
该算法函数公式实现了对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的音频质量优化处理过程,同时,通过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步骤S53: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具体播放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无线传输技术将处理后的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中,通过音频驱动单元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或震动,以生成相应的蓝牙优质音频声波。
本发明通过使用质量评估技术对解码后的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评估检测处理,该质量评估技术根据一系列的音频质量指标将蓝牙音频信号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处理,通过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到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该结果能够表明蓝牙音频的整体质量水平,从而为后续的优化处理过程提供基础处理来源。然后,通过利用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进行优化处理,该数字信号处理算法通过采用蓝牙音频信号的冲激响应、处理时间变量、频域处理时间函数以及频率响应调整参数等元素对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来优化蓝牙音频信号的质量,从而提升蓝牙音频信号的质量和音效。最后,通过使用无线传输技术将经过优化的蓝牙音频信号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这样, 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可以接收到优化后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具有高质量的蓝牙音频声波,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蓝牙耳机享受到优质的蓝牙音频体验。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申请文件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得到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利用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的音频信号进行声音特征转换提取处理,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
步骤S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并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步骤S3:获取蓝牙通信连接区域内的蓝牙区域播放状态,利用逻辑推理技术对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和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利用蓝牙通信协议将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
步骤S4:利用蓝牙播放控制指令在蓝牙耳机中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以得到蓝牙音频数据;并利用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
步骤S5: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蓝牙耳机与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处理,得到蓝牙通信连接区域;
步骤S12:利用音频提取技术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音频信号采集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
步骤S13:利用梅尔频谱分析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进行声音转换处理,得到蓝牙声音数字信号;
其中,梅尔频谱分析算法的函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第/>个蓝牙音频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的蓝牙声音数字信号,/>为蓝牙音频信号的数量参数,/>为蓝牙音频信号的数量,/>为第/>个蓝牙音频信号,/>为第/>个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加窗函数,/>为虚数单位,/>为第/>个蓝牙音频信号的频谱指数调和平滑参数,/>为梅尔滤波器的数量参数,/>为梅尔滤波器的数量,/>为梅尔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帧长,/>为梅尔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帧长参数变量,/>为第/>个梅尔滤波器,/>为第/>个梅尔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转换函数,/>为蓝牙声音数字信号的修正值;
步骤S14:通过对蓝牙声音数字信号进行声音特征提取处理,得到蓝牙声音特征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利用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降噪处理,得到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步骤S2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
步骤S23: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1:利用声音降噪算法对蓝牙声音特征向量进行噪声值计算,得到蓝牙声音噪声值;
其中,声音降噪算法的函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蓝牙声音噪声值,/>为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数量,/>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调节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幅度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形状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正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幅度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形状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估计逆变换位置控制参数,/>为第/>个蓝牙声音特征向量的噪声频率,/>为噪声频率虚数单位,/>为蓝牙声音噪声值的修正值;
步骤S212:根据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对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判断,当蓝牙声音噪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时,则剔除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得到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步骤S213:根据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对蓝牙声音噪声值进行判断,当蓝牙声音噪声值小于预设的蓝牙声音噪声阈值时,则直接将该蓝牙声音噪声值对应的蓝牙声音特征向量定义为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1: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指令识别和解析处理,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语义分析技术和命令解析技术;
步骤S222: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对蓝牙声音降噪特征向量进行语音指令识别处理,得到蓝牙声音指令;
步骤S223:利用语义分析技术对蓝牙声音指令进行语义识别分析处理,得到蓝牙语义识别指令;
步骤S224:利用命令解析技术对蓝牙语义识别指令进行指令结构解析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31:利用身份验证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加密验证处理,其中身份验证技术包括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和数字签名保护技术;
步骤S232:利用对称加密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数据结构进行一级加密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一级加密数据;
步骤S233: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一级加密数据进行二级加密处理,得到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二级加密数据;
步骤S234:利用身份令牌生成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二级加密数据进行令牌密钥生成处理,以生成蓝牙指令解析结构身份令牌密钥;
步骤S235:利用数字签名保护技术对蓝牙指令解析结构身份令牌密钥进行数字签名验证处理,得到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通过播放传感器对蓝牙通信连接区域进行播放状态提取处理,得到蓝牙区域播放状态;
步骤S32:利用逻辑推理技术对蓝牙身份验证命令指令和蓝牙区域播放状态进行综合推理处理,生成蓝牙播放控制指令;
步骤S33:利用蓝牙通信协议将蓝牙播放控制指令传输至蓝牙耳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利用模式监测技术对蓝牙播放控制指令进行播放控制模式监测处理,得到蓝牙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指令;
步骤S42:通过蓝牙播放控制模式切换指令响应蓝牙耳机执行相应的播放控制模式操作,以得到蓝牙音频数据;
步骤S43:对蓝牙音频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
步骤S44:利用音频解码算法对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蓝牙音频解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4中的音频解码算法的函数公式具体为:
式中,为蓝牙音频解码数据,/>为解码采样时间变量,/>为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蓝牙音频信号频率变量,/>为蓝牙音频待解析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函数,/>为频率解码虚数单位,/>为解码采样时间周期,/>为解码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为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函数,/>为后处理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为拉普拉斯增强函数,/>为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拉普拉斯变换函数,/>为增强器传递函数的调整系数,/>为蓝牙音频解码数据的修正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利用质量评估技术对蓝牙音频解码数据进行音频质量评估检测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
步骤S52: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进行音频质量优化处理,得到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
其中,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函数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为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数量,/>为蓝牙音频信号的冲激响应次数,/>为对蓝牙音频信号的第/>次冲激响应,/>为蓝牙音频信号评估检测结果中待优化处理的蓝牙音频信号,/>为蓝牙音频信号的处理时间变量,/>为蓝牙音频信号的频域处理时间函数,/>为蓝牙音频信号的角频率,/>为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调整参数,/>为蓝牙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为去除待优化处理蓝牙音频信号后的剩余频率响应,/>为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的修正值;
步骤S53: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蓝牙音频信号优化结果传输至蓝牙耳机的音频驱动单元以生成蓝牙优质音频声波。
CN202310874525.7A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Active CN116600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4525.7A CN116600281B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4525.7A CN116600281B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0281A true CN116600281A (zh) 2023-08-15
CN116600281B CN116600281B (zh) 2023-10-27

Family

ID=87599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4525.7A Active CN116600281B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02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4429A (zh) * 2023-09-05 2023-10-13 深圳市极客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号增强的音频处理方法
CN117854514A (zh) * 2024-03-06 2024-04-09 深圳市增长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质保真的无线耳机通信解码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7854514B (zh) * 2024-03-06 2024-05-31 深圳市增长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质保真的无线耳机通信解码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8575A1 (en) * 2013-10-09 2015-04-09 Voyetra Turtle Beach,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game headset with audio alerts based on audio track analysis
CN107205187A (zh) * 2017-06-21 2017-09-26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耳机控制音乐播放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391193A (zh) * 2018-05-24 2018-08-10 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耳机
CN113395626A (zh) * 2021-05-29 2021-09-14 罗鸿耀 一种能离线语音控制的蓝牙耳机
CN114760557A (zh) * 2022-04-27 2022-07-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状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74213A (zh) * 2022-04-18 2022-08-30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8575A1 (en) * 2013-10-09 2015-04-09 Voyetra Turtle Beach,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game headset with audio alerts based on audio track analysis
CN107205187A (zh) * 2017-06-21 2017-09-26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耳机控制音乐播放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391193A (zh) * 2018-05-24 2018-08-10 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耳机
CN113395626A (zh) * 2021-05-29 2021-09-14 罗鸿耀 一种能离线语音控制的蓝牙耳机
CN114974213A (zh) * 2022-04-18 2022-08-30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0557A (zh) * 2022-04-27 2022-07-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状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4429A (zh) * 2023-09-05 2023-10-13 深圳市极客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号增强的音频处理方法
CN116884429B (zh) * 2023-09-05 2024-01-16 深圳市极客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号增强的音频处理方法
CN117854514A (zh) * 2024-03-06 2024-04-09 深圳市增长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质保真的无线耳机通信解码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7854514B (zh) * 2024-03-06 2024-05-31 深圳市增长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质保真的无线耳机通信解码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0281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427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wearing state of earphone, earphone, and storage medium
RU2376722C2 (ru) Способ многосенсорного улучшения речи на мобильном ручн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и мобильное ру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5247855B2 (ja) 複数感知の音声強調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機器
US81872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oustical outer ear characterization
CN116600281B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
US9538301B2 (en) Devic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udio sensor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1091841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身份认证音频水印算法
US201302460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udio signal
Wang et al. When the differences in frequency domain are compensated: Understanding and defeating modulated replay attacks on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CN110677260B (zh) 一种鉴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881291B (zh) 语音感知哈希认证的感知哈希值提取方法及认证方法
WO2015078121A1 (zh) 音频信号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309414B (zh) 基于音频编解码的主动降噪方法、耳机及电子设备
CN116490920A (zh) 用于针对由自动语音识别系统处理的语音输入检测音频对抗性攻击的方法、对应的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载体介质
Shang et al. Voice liveness detection for voice assistants using ear canal pressure
Lin et al. Subband aware CNN for cell-phone recognition
US20220270618A1 (en) Acoustic signatures for voice-enabled computer systems
Prajapati et al. Energy separation based features for replay spoof detection for voice assistant
Liu et al. Adaptive audio steganography scheme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energy
Neethu et al. Efficient and robust audio watermarking for content authentication and copyright protection
CN116155623B (zh) 一种基于电网频率特征嵌入的数字音频加密方法及系统
Zhang et al. An encrypted speech authentication method based on uniform subband spectrumvariance and perceptual hashing
CN117156366A (zh) 一种助听器的蓝牙接听方法及装置
Huang et al. Encrypted speech perceptual hashing authent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mproved 2D-Henon encryption and harmonic product spectrum
CN110996205A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