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95926A - 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95926A
CN116595926A CN202310601103.2A CN202310601103A CN116595926A CN 116595926 A CN116595926 A CN 116595926A CN 202310601103 A CN202310601103 A CN 202310601103A CN 116595926 A CN116595926 A CN 116595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impedance
band
network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011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强
刘旺
杜广星
李国林
吴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6011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959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95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95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6Circuit design at the analogue leve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56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wave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由输入阻抗匹配网络,晶体管,以及输出匹配网络构成;所述输入或者输入匹配网络中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是本发明的关键部分,它由一根调谐传输线TLx、一个T型传输线网络(TLa、S1、TLb)、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TLc、一个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构成;本发明可以增加可匹配的阻抗范围以及降低使用极高/极低的特征阻抗传输线的可能性;所述的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亦作为栅极或者漏极的电源偏置网络,有效简化了晶体管匹配网络设计的复杂度;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三个频带的复数阻抗与系统阻抗之间的匹配,解决了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匹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放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同时工作在三个频带的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无线发射机工作在多模式、多标准下工作。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发射机中的关键模块,如果能够实现多频段工作,将有效取代多频带发射机中的多个单频带功率放大器,从而能够显著降低系统复杂度、能耗和成本。因此,多频带功率放大器的研究对多模多频通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当频带相距较远时,超宽带功率放大器很难在整个带宽内保证高效率,多频带功率放大器成为高效率的首选解决方案。
可重构的多频带功率放大器也可覆盖多个频带,但是通常需要借助开关电路进行切换,不能共时工作于多个频段。多频带的阻抗匹配是实现多频带并发功率放大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能量传输极为重要,它与晶体管共同决定了功率放大器的频率特性以及输出性能。功率放大器的最佳源阻抗/负载阻抗通常为复数,而且由于晶体管的寄生效应,会随着频率而变化,意味着三个频带的最佳阻抗是不相等的,这些都增大了阻抗匹配电路的设计难度。现在的三频带并发功率放大器大多采取优化算法求解,需要耗时的数值优化计算,而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状况。
因此,针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解析法求解的三频带复数阻抗匹配电路方案,使得功率放大器能并发工作在三频带,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三频带复数阻抗与系统阻抗Z0的传输线网络匹配方法,所有传输线参数均可以解析求解,并将其应用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匹配网络中,使得功率放大器能同时工作在三个频带。
本发明为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三个频带的中心工作频率为f1,f2和f3,其特征在于:由输入阻抗匹配网络,晶体管,以及输出匹配网络构成;
功放晶体管在三个工作频带处呈现三个最佳源阻抗和三个最佳负载阻抗,输入阻抗匹配电路同时实现三个最佳源阻抗与系统阻抗Z0的匹配功能,输出阻抗匹配电路同时实现三个最佳负载阻抗与系统阻抗Z0的匹配功能。
所述的输入匹配网络由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输入隔直电容、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RC稳定电路、栅极传输线依次串联构成;其中RC稳定电路位于栅极传输线与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之间,用来保证晶体管在工作频带内保持稳定;
所述的输出匹配网络由漏极传输线、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输出隔直电容,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依次串联构成;
所述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是本发明的关键部分,包括一根调谐传输线TLx一端连接栅极或者漏极传输线,另一端连接一个T型传输线网络(传输线TLa、并联枝节S1、传输线TLb)、传输线TLb一端连接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TLc、传输线TLc的另一端连接一个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调谐传输线的作用是增加可匹配的阻抗范围;其中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由两根相同特征阻抗和电长度的传输线TL1和TL2串联,以及一根位于其中间位置的终端并联开路枝节S2构成,传输线TL1的一段连接传输线TLc,另一端和传输线TL2相连,而传输线TL2的另一端则通过电容被短路到地;此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亦作为栅极或者漏极的电源偏置网络;
所述的调谐传输线TLx和T型传输线网络(TLa、S1、TLb)能实现频率f1和f3的复数阻抗到系统阻抗Z0的匹配;传输线TLc和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能实现频率f2处复数阻抗到系统阻抗Z0匹配的同时,不改变频率f1和f3处已经匹配好的阻抗;除了调谐传输线TLx外,其余的所有传输线参数都能根据本发明给出设计公式得到。
所述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所有传输线参数根据如下的设计公式(1)~(14)得到,假设需要匹配的复数阻抗在三个特定工作频率f1、f2和f3分别为ZL,f1=RL1+jBL1,ZL,f2=RL2+jBL2,ZL,f3=RL3+jBL3;调谐传输线TLx的特征阻抗Zx和电长度θx都为自由变量;
在已知负载阻抗ZL和一段串联传输线参数(特征阻抗为Z,电长度为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经典的传输线阻抗方程(1)求出其输入阻抗Zin,之后将不再重复阐述此理论;
利用传输线阻抗方程求出经过传输线TLx的输入阻抗如(2)所述,在频率f1和f3分别为Zin1,f1=R1x+jX1x,Zin1,f3=R3x+jX3x
传输线TLa的特征阻抗为:
传输线TLa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a为:
其中r为频率比f3/f1,n=0或者1是为了保证θa为正数;
利用传输线阻抗方程求出经过传输线TLa的输入导纳在频率f1和f3分别为Yin2,f1=G2+jB2,Yin2,f3=G2-jB2,传输线TLb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b为:
传输线TLb的特征阻抗Zb为:
并联枝节S1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s1由下式可得
其中m=0或者1是为了保证θs1为正数;
并联枝节S1的特征阻抗Zs1由下式可得
至此确定了调谐传输线TLx和T型传输线网络的参数,完成了频率f1和f3的匹配工作,可以由传输线阻抗方程求出传输线TLc向左看的输入导纳为Yin3,f1=G0,Yin3,f2=G3+jB3,Yin3,f3=G0,传输线TLc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c为:
其中q=0或者1是为了保证θc为正数;
传输线TL1和传输线TL2以及并联开路枝节S2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1和θ2以及θs2分别为:
传输线TL1和传输线TL2以及并联开路枝节S2的特征阻抗Z1和Z2以及Zs2分别为:
其中
至此计算出了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所有传输线网络的参数。
所述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需要匹配的复数阻抗在三个特定工作频率f1、f2和f3分别为ZL,f1=RL1+jBL1,ZL,f2=RL2+jBL2,ZL,f3=RL3+jBL3
步骤2:选取合适的调谐传输线TLx电长度θx,逐步增大特征阻抗Zx,为了使得特征阻抗值满足微带线可实现范围以及减少串联微带线的不连续性,其特征阻抗一般为20Ω至50Ω之间,根据公式(2)至(8)依次计算T型传输线网络(TLa、S1、TLb)的参数;
步骤3:在公式(9)得出B4的情况下,通过公式(9)至(14)依次计算并选择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的参数;
步骤4:检查所有传输线特征阻抗值处于20Ω至120Ω范围内,否则返回步骤2;
步骤5:在满足步骤4的情况下,选择所有传输线特征阻抗值分布较接近、且总体电长度较短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求解方法,有益效果是:(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频带复数阻抗到系统阻抗Z0的匹配网络解析求解方法,灵活选择Zx的值,可以降低使用极高/极低的特征阻抗传输线的可能性;(2)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可以作为电源偏置线,有效简化了晶体管匹配网络设计的复杂度;(3)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引入了位于频率f1和频率和f3中心的一个固定传输零点(f1+f3)/2,使其兼具一定的带外抑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三频带功率放大器的整体功能框图。
图2为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设计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其余传输线参数随特征阻抗Zx的变化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输出匹配网络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电路结构及其S参数仿真结果图。
图6为实施例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漏极效率和输出功率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由输入阻抗匹配网络,晶体管,以及输出匹配网络构成;功放晶体管在三个工作频带处呈现三个最佳源阻抗和三个最佳负载阻抗,输入阻抗匹配电路同时实现三个最佳源阻抗与系统阻抗50Ω的匹配功能,输出阻抗匹配电路同时实现三个最佳负载阻抗与系统阻抗50Ω的匹配功能。
所述的输入匹配网络由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输入隔直电容、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RC稳定电路、栅极传输线依次串联构成;其中RC稳定电路位于栅极传输线与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之间,用来保证晶体管在工作频带内保持稳定。
所述的输出匹配网络由漏极传输线、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输出隔直电容,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依次串联构成。
图2为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电路拓扑图,包括一根调谐传输线TLx一端连接栅极或者漏极传输线,另一端连接一个T型传输线网络(传输线TLa、并联枝节S1、传输线TLb)、传输线TLb一端连接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TLc、传输线TLc的另一端连接一个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调谐传输线的作用是增加可匹配的阻抗范围;其中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由两根相同特征阻抗和电长度的传输线TL1和TL2串联,以及一根位于其中间位置的终端并联开路枝节S2构成,传输线TL1的一段连接传输线TLc,另一端和传输线TL2相连,而传输线TL2的另一端则通过电容被短路到地;此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亦作为栅极或者漏极的电源偏置网络。
所述的调谐传输线TLx和T型传输线网络(TLa、S1、TLb)能实现频率f1和f3的复数阻抗到系统阻抗Z0的匹配;传输线TLc和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能实现频率f2处复数阻抗到系统阻抗Z0匹配的同时,不改变频率f1和f3处已经匹配好的阻抗。
本发明实施例选取CREE公司生产的CG2H40010F进行三频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工作频段选取5G通信常用频段f1=2.6GHz,f2=3.4GHz,f3=4.9GHz;对放大器进行负载牵引和源牵引仿真确定三个频带的最佳负载阻抗和最佳源阻抗如下:
图3为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设计流程图,根据此流程图,以输出阻抗匹配网络中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为例,可以得出如图4所示的曲线,即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其余传输线参数随特征阻抗Zx的变化,设定传输线特征阻抗范围为20Ω至120Ω,即图4中的可选范围,综合考虑总体电长度和减少微带线之间的不连续性,选择Zx=23Ω,θx=30°。
图5为输出匹配网络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电路结构及其S参数仿真结果图,可以看到低频带2.6GHz,中频带3.4GHz和高频带4.9GHz信号的S11值都在-40dB以下,在频率3.75GHz的S11值接近于0dB,该电路可以很好地实现中三个频带的匹配工作,并引入了一个传输零点(f1+f3)/2=3.75GHz。
同理可以设计输入阻抗匹配网络中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然后将两个部分级联起来,组成了如图6所示三频带功率放大器的整体电路结构图;图7为本实施例三频带功率放大器的漏极效率和输出功率仿真结果图,由图可知,所述实施例在3.75GHz有一个零点,可以有效抑制其附近的杂散信号;在国内5G通信的典型工作频段2.6GHz、3.4GHz和4.9GHz,获得了良好的三频带特性,满足当今无线通信频段内多频段功率放大器的需求;2.6GHz的漏极效率为74.9%,对应的输出功率为42.5dBm;3.4GHz的漏极效率为73.9%,对应的输出功率为41.8dBm;4.9GHz的漏极效率为67.5%,对应的输出功率为41.5dBm,。

Claims (3)

1.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三个频带的中心工作频率为f1,f2和f3,其特征在于:由输入阻抗匹配网络,晶体管,以及输出匹配网络构成;
所述的输入匹配网络由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输入隔直电容、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RC稳定电路、栅极传输线依次串联构成;其中RC稳定电路位于栅极传输线与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之间,用来保证晶体管在工作频带内保持稳定;
所述的输出匹配网络由漏极传输线、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输出隔直电容,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依次串联构成;
所述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是本发明的关键部分,包括一根调谐传输线TLx一端连接栅极或者漏极传输线,另一端连接一个T型传输线网络(传输线TLa、并联枝节S1、传输线TLb)、传输线TLb一端连接一根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TLc、传输线TLc的另一端连接一个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调谐传输线的作用是增加可匹配的阻抗范围;其中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由两根相同特征阻抗和电长度的传输线TL1和TL2串联,以及一根位于其中间位置的终端并联开路枝节S2构成,传输线TL1的一段连接传输线TLc,另一端和传输线TL2相连,而传输线TL2的另一端则通过电容被短路到地;此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亦作为栅极或者漏极的电源偏置网络;
所述的调谐传输线TLx和T型传输线网络(TLa、S1、TLb)能实现频率f1和f3的复数阻抗到系统阻抗Z0的匹配;传输线TLc和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能实现频率f2处复数阻抗到系统阻抗Z0匹配的同时,不改变频率f1和f3处已经匹配好的阻抗;除了调谐传输线TLx外,其余的所有传输线参数都能根据本发明给出设计公式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根据如下的设计公式(1)~(14)得到,假设需要匹配的复数阻抗在三个特定工作频率f1、f2和f3分别为ZL,f1=RL1+jBL1,ZL,f2=RL2+jBL2,ZL,f3=RL3+jBL3;调谐传输线TLx的特征阻抗Zx和电长度θx都为自由变量;
在已知负载阻抗ZL和一段串联传输线参数(特征阻抗为Z,电长度为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经典的传输线阻抗方程(1)求出其输入阻抗Zin,之后将不再重复阐述此理论;
利用传输线阻抗方程求出经过传输线TLx的输入阻抗如(2)所述,在频率f1和f3分别为/>
传输线TLa的特征阻抗为:
传输线TLa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a为:
其中r为频率比f3/f1,n=0或者1是为了保证θa为正数;
利用传输线阻抗方程求出经过传输线TLa的输入导纳在频率f1和f3分别为Yin2,f1=G2+jB2,Yin2,f3=G2-jB2,传输线TLb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b为:
传输线TLb的特征阻抗Zb为:
并联枝节S1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s1由下式可得
其中m=0或者1是为了保证θs1为正数;
并联枝节S1的特征阻抗Zs1由下式可得
至此确定了调谐传输线TLx和T型传输线网络的参数,完成了频率f1和f3的匹配工作,可以由传输线阻抗方程求出传输线TLc向左看的输入导纳为Yin3,f1=G0,Yin3,f2=G3+jB3,Yin3,f3=G0,传输线TLc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c为:
其中q=0或者1是为了保证θc为正数;
传输线TL1和传输线TL2以及并联开路枝节S2在频率f1的电长度θ1和θ2以及θs2分别为:
传输线TL1和传输线TL2以及并联开路枝节S2的特征阻抗Z1和Z2以及Zs2分别为:
其中
其中
至此计算出了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所有传输线网络的参数。
3.根据权力要求书1所述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需要匹配的复数阻抗在三个特定工作频率f1、f2和f3分别为ZL,f1=RL1+jBL1,ZL,f2=RL2+jBL2,ZL,f3=RL3+jBL3
步骤2:选取合适的调谐传输线TLx电长度θx,逐步增大特征阻抗Zx,为了使得特征阻抗值满足微带线可实现范围以及减少串联微带线的不连续性,其特征阻抗一般为20Ω至50Ω之间,根据公式(2)至(8)依次计算T型传输线网络(TLa、S1、TLb)的参数;
步骤3:在公式(9)得出B4的情况下,通过公式(9)至(14)依次计算并选择三频带电纳枝节网络的参数;
步骤4:检查所有传输线特征阻抗值处于20Ω至120Ω范围内,否则返回步骤2;
步骤5:在满足步骤4的情况下,选择所有传输线特征阻抗值分布较接近、且总体电长度较短的三频带阻抗匹配网络方案。
CN202310601103.2A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6595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1103.2A CN116595926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1103.2A CN116595926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95926A true CN116595926A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01103.2A Pending CN116595926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959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2527B (zh) 一种基于紧凑型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高效j类功率放大器实现方法
CN113765482B (zh) 一种频率可重构Doherty功率放大器
CN109639243B (zh) 一种基于耦合环路谐振网络的f类功率放大器
CN112543006B (zh) 一种超宽带可重构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CN112491365A (zh) 一种基于单并联谐振块的宽带Doherty功率放大器
CN116599474A (zh) 一种双频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0708701A (zh) 一种宽带射频功放设计方法及5g低频段射频功放
CN110890869A (zh) 一种高效率宽频功率放大器及射频收发机
CN113271070A (zh) 一种基于pin开关的可重构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3162554A (zh) 一种基于谐波控制的混合高效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3395043B (zh) 一种基于精确谐波控制的高效率双频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2134534B (zh) 基于双补偿电抗及可调漏极电压技术的模式可切换Doherty功率放大器
CN112994626A (zh) 一种基于双因子补偿的连续逆模式高效率宽带功率放大器
CN116595926A (zh) 一种三频带功率放大器及其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CN110971194B (zh) 一种基于谐波控制的高效双频带功率放大器
CN112838833A (zh) 基于发夹式微带带通滤波器的f类功率放大器及设计方法
CN211744431U (zh) 基于谐波控制电路的双带功率放大器
CN114978045A (zh) 一种双频Doherty功率放大器及射频分立器件
Chen et al. Design of broadband power amplifier based on loop-shaped filter matching structure
CN214315212U (zh) 基于发夹式微带带通滤波器的f类功率放大器
Peng et al. High-efficiency dual-band power amplifier based on high-selectivity suspended substrate stripline dual-band filter
CN111313847B (zh) 一种新型三频带高效率e类功率放大器
Mao et al. Wideband Class-F− 1 Power Amplifier Based on Sequential Coupled Bandpass Filter
CN113824409B (zh) 一种基于可重构宽带阻抗变换网络的宽带可重构多功能功放系统
CN214177269U (zh) 一种用于卫星载荷的功率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