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4932A - 血液抽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抽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4932A
CN116584932A CN202310099564.4A CN202310099564A CN116584932A CN 116584932 A CN116584932 A CN 116584932A CN 202310099564 A CN202310099564 A CN 202310099564A CN 116584932 A CN116584932 A CN 116584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oducer
catheter
actuator
dista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95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F·哈丁
C·H·布兰查德
L·法勒
J·G·霍廷
K·L·克拉夫
马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filed Critical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16584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4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e.g. with syri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992Blood sampling from a fluid line external to a patient, such as a catheter line, combined with an infusion line; blood sampling from indwelling needle sets, e.g. sealable ports, luer couplings,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3Source of blood for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206Construction or design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ackages; sterilisation of piercing element,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06"Over-the-needle" catheter assemblies, e.g. I.V.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13Mechanical advancing means, e.g. catheter dispens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血液抽取装置,包括:导管;导引器,其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致动器,其可移动地联接到导引器,致动器构造成相对于导引器移动,以使导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导管布置在导引器内,在第二位置中,导管的远端部分布置成超过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导引器联接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布置在外周静脉内管线内;以及导管支撑件,其可移动地联接到导引器。导管支撑件包括支架部分和毂部分,该毂部分包括通道并从支架部分延伸。导管支撑件的支架部分被偏压抵靠导引器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血液抽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典型的住院病人在每次医生进行实验室测试时都会遇到针。用于血液抽取的标准程序包括使用金属针(“蝴蝶针”),以“针刺”患者的在他们的手臂或手中的静脉。血液抽取是人工的、劳动密集型的过程,在典型的住院期间,患者平均需要用到数小时的直接的熟练劳动。这种针刺不仅痛苦,而且是患者不满意的主要来源,护士或专业的血液抽取人员(抽血员)通常在大约10-15%的患者中难以找到静脉,导致多次痛苦的“针刺”尝试。这导致显著更高的材料和劳动成本(在每次尝试之后必须丢弃针和管)以及增加的患者疼痛和瘀伤。
目前的血液抽取过程效率低,平均需要7-10分钟,并且10%的患者需要超过21分钟。这10%的患者被称为难以进入静脉内的患者、或者更通常地被称为“针刺困难型”患者。如果浅静脉不是很明显,可以通过按摩从手腕到肘部的臂梁、用食指和中指敲打该部位、在该部位上使用温暖潮湿的毛巾5分钟、或者通过将四肢放在床边以使静脉充满而迫使血液进入静脉。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都是耗时的,并因此是昂贵的。
外周静脉内导管(PIV)在大多数患者住院时插入到他们体内并用于输注流体和药物。然而,它们不是设计用于血液提取的。当PIV已经被插入超过一天时,抽取的失败率达到20-50%。从PIV抽取的血液通常发生溶血(定义为红细胞破裂和它们的内容物释放到周围流体中),从而导致丢弃的样品和需要重复进行血液收集。
一些障碍能够导致通过PIV抽取血液的缺点。首先,大多数导管由软的生物反应性聚合物形成,当施加负压用于抽吸时,这能够导致潜在的导管变窄或塌陷。另一个障碍是较长的留置时间会增加在导管的末端和导管和/或PIV的腔内集聚的碎片(例如,纤维蛋白/血小板凝块)。类似地,这些碎片可以至少部分地堵塞放置PIV的静脉的腔。在一些情况下,PIV周围的这些碎片(例如,纤维蛋白/血小板凝块)会导致插入的PIV周围的静脉部分(例如,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这两者)内的血流减少,这又导致不恰当和/或低效率的抽吸。另一个障碍是由于“吸盘”效应引起的,其中,由通过导管的抽吸和静脉的可能弯曲路径产生的负压导致导管的末端附着到静脉的壁。随着负压增加,静脉可能破裂,从而导致“静脉爆裂”,这是抽血员在通过PIV进行抽吸期间所关心的问题。
通过使用将导管插入和/或穿过PIV的流体传送装置,可以克服这些缺点中的几个。然而,在部署流体传送装置的导管期间,尤其是当导管的近端部分到达PIV的S形弯曲区域时(在该区域附近,PIV进入皮肤、在PIV内沿向上的方向弯曲、并且再次弯曲以沿着静脉通过),流体传送装置的导管遭受管柱载荷,该载荷可引起收集流体的导管弯曲、扭结和/或变形。当导管弯曲时,它可以在随机的方向上移动,产生正弦波,然后当力增加时,导管又抵靠流体传送装置的壳体的侧壁而变平。然后,额外的力可以使导管自身对折并收缩。因此,需要一种至少解决该问题的流体传送装置。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抽取装置。所述血液抽取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且限定延伸穿过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腔;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引器,所述导引器限定被构造成能够移动地接收所述导管的内部容积,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将所述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内管线的锁定件;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导管,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导管被布置在所述导引器内,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被布置成超过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所述导引器联接到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所述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内;和导管支撑件,所述导管支撑件限定通道、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并且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之间,所述导管支撑件包括支架部分和毂部分,所述毂部分包括所述通道并且从所述支架部分延伸,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导管支撑件的通道到达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将所述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所述致动器接触所述导管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所述导管支撑件,并且其中,所述导管支撑件的支架部分被偏压抵靠所述导引器的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部分包括悬臂,所述悬臂具有从所述导管支撑件的毂部分延伸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在组装之前,所述悬臂的第二端限定了在所述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毂部分之间的第一距离,并且其中,在组装到所述导引器内之后,所述悬臂限定了在所述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毂部分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致动器包括构造成接合所述悬臂并使所述悬臂移动的凸轮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血液抽取装置还包括定位在所述导引器的狭槽中的棘爪,其中,所述棘爪接合所述导管支撑件以限制所述导管支撑件的移动,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的凸轮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悬臂提升到所述棘爪上方。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抽取装置。所述血液抽取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且限定延伸穿过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腔;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引器,所述导引器限定被构造成能够移动地接收所述导管的内部容积,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将所述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内管线的锁定件;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导管,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导管被布置在所述导引器内,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被布置成超过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所述导引器联接到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所述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内;和导管支撑件,所述导管支撑件限定通道、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并且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之间,所述导管支撑件具有第一端和定位成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导管支撑件的通道到达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将所述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所述致动器接触所述导管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所述导管支撑件,并且其中,所述导管支撑件的第二端包括鼻锥,所述鼻锥被构造成接合所述导引器的导入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导引器完全前进时,所述鼻锥能够与所述导引器接合以锁定就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鼻锥以与所述导引器压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导引器接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引器的导入表面被构造成当所述导管支撑件前进到所述第二位置时自对准。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抽取装置。所述血液抽取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且限定延伸穿过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腔;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引器,所述导引器限定被构造成能够移动地接收所述导管的内部容积,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将所述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内管线的锁定件;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致动器具有近端和与所述近端相对定位的远端,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以使所述导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导管被布置在所述导引器内,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被布置成超过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所述导引器联接到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所述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内;和导管支撑件,所述导管支撑件限定通道、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并且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之间,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导管支撑件的通道到达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将所述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所述致动器接触所述导管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所述导管支撑件,并且其中,所述导引器包括棘爪和多个肋,并且所述致动器的远端包括突片,所述突片被构造成当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时接合所述棘爪和所述多个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棘爪定位在所述导引器的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中间,并且其中,所述导引器包括从所述近端部分延伸到所述棘爪的行进减速器。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抽取装置。所述血液抽取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且限定延伸穿过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腔;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引器,所述导引器包括附接到第二构件的第一构件,所述导引器限定被构造成能够移动地接收所述导管的内部容积,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将所述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内管线的锁定件;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导管,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导管被布置在所述导引器内,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被布置成超过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所述导引器联接到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所述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内;以及导管支撑件,所述导管支撑件限定通道、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并且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之间,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导管支撑件的通道到达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将所述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所述致动器接触所述导管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所述导管支撑件,并且其中,所述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包括栓和开口中的一者,并且所述导引器的第二构件包括栓和开口中的另一者,所述栓经由超声焊接而被固定在所述开口内,以将所述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固定到所述导引器的第二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血液抽取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上的多个栓和位于所述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另一个上的用于接收相应的多个栓的多个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处于第一构造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包括在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中的导引器的第一构件的透视图。
图5是包括在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中的导引器的第二构件的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二构件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标识为A1的第二构件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8是通过将图4所示的第一构件联接到图5所示的第二构件而形成的导引器的后透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导引器的前透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线10-10截取的导引器的截面图。
图11是包括在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中的锁定件的后透视图。
图12是包括在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中的锁定件的俯视图。
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13-13截取的锁定件的剖视图。
图14是包括在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中的导管、次级导管和致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致动器的透视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致动器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4所示的致动器的正视图。
图18是沿图4中的线18-18截取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截面图。
图19A是图5所示的导管支撑件的透视图。
图19B是图5所示导管支撑件的正视图,其具有可选的接合构件。
图20是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导引器的侧透视图,其中导引器的第二构件被移除。
图21是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导引器内的导管支撑件的透视图。
图22A是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导引器在第一构造中的侧透视图,其中导引器的第二构件被移除。
图22B是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导引器在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从第一构造转变到第二构造时的侧透视图,其中导引器的第二构件被移除。
图22C是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导引器在第二构造中的侧透视图,其中导引器的第二构件被移除。
图23是本发明流体传送装置的致动器和导管支撑件恰在致动器的一部分嵌入导管支撑件的通道的一部分之前的侧剖视图。
图24是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处于第一构造时的侧视图。
图25是沿图1中的线25-25截取的处于第一构造中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截面图。
图26是由图25中的区域A2表示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27是由图25中的区域A3表示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28是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在其从第一构造转变成第二构造时的侧视图。
图29是由图28中的区域A4表示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30是图1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处于第二构造时的侧视图。
图31是沿图1中的线25-25截取的处于第二构造中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截面图。
图32是由图31中的区域A5表示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3A是用于将致动器联接到导管支撑件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33B是图33A的致动器的剖视图,该致动器包括柔性梁中的铰链。
图33C是图33A的导管支撑件的替代构造的剖视图。
图33D是图33A的导管支撑件的另一替代构造的剖视图。
图34是用于将致动器联接到导管支撑件的替代构造的侧视图。
图35A是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处于第一构造时的俯视图,该流体传送装置具有带锁定突起的导管支撑件。
图35B是图35A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处于第二构造时的俯视图。
图36是具有锁定突起的导管支撑件的透视图。
图37是图36的导管支撑件的剖视图。
图38是图36的导管支撑件的剖视图,该导管支撑件位于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的导引器中。
图39A是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处于第一构造时的俯视图,该流体传送装置具有带两个锁定突起的导管支撑件。
图39B是图39A的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处于第二构造时的俯视图。
图40是图39A和39B的导管支撑件的剖视图。
图41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导管支撑件。
图42是图41的导管支撑件的透视图。
图43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剖视图。
图44是图43的血液抽取装置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45是图43的血液抽取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6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7是图46的血液抽取装置的放大图。
图48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致动器的前视图。
图49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致动器的前视图。
图50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致动器的前视图。
图51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致动器的前视图。
图52是血液抽取装置的现有致动器和导引器的局部前视图。
图53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致动器和导引器的局部前视图。
图54是现有血液抽取装置的透视图。
图5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透视图。
图56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透视图。
图57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连接的剖视图。
图58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液抽取装置的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连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2月11日提交的、题目为“Blood Draw Device(血液抽取装置)”的、第63/309,336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文所用的所有数字,例如表示值、范围、量或百分比的那些数字,可以当作前面有“约”一词来理解,即使该术语没有明确地出现。本文所记载的任何数值范围旨在包括其中所包含的所有子范围。例如,“1至10”的范围旨在包括在所记载的最小值1和所记载的最大值10之间并包括它们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即,以等于或大于1的最小值开始并以等于或小于10的最大值结束的所有子范围,以及在例如1至6.3、或5.5至10、或2.7至6.1之间的所有子范围。复数包括单数,反之亦然。当给出范围时,那些范围的任何端点和/或那些范围内的数值可与本发明的范围组合。“包括”、“比如”、“例如”和类似术语表示“包括/比如/例如,但不限于”。
出于下文描述的目的,所使用的空间定向术语应与当其在附图、图中定向或以其它方式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描述的所引用实施例的有关。然而,应当理解,下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采取许多替代的变型和构造。还应当理解,在附图、图中示出的或以其他方式在此描述的具体部件、装置、特征和操作顺序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导管”可互换地用于描述被构造成限定用于将体液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通道(例如,将体液移出身体的流体通道)的元件。虽然导管可以被构造成接收套管针、导丝、或导引器以将导管递送到患者体内的容积,但是本文所指的导管不需要包括或接收套管针、导丝或导引器。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Y形适配器”和“T形适配器”用于指双端口的IV延伸套件。这样,术语“Y形适配器”和“T形适配器”通常描述双端口的IV延伸套件的总体形状。例如,如本文所使用的,Y形适配器基本上是“Y”形的,其包括在第一端处的单个端口和成角度地设置在第二端处的两个端口。此外,术语“Y形适配器”和“T形适配器”仅作为示例被包含进来,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可以包括单端口的IV延伸套件(例如,单端口适配器)或多端口IV的延伸套件(例如,具有多于两个端口的适配器)。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词语“近侧”和“远侧”分别指的是更靠近和远离将装置与患者接触的使用者的方向。因此,例如,装置的首先接触患者身体的端部将是远侧端部或远端,而装置的由使用者操纵的相对端将是装置的近侧端部或近端。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外周静脉内管线或导管进行静脉切开放血的流体传送装置、以及一种使用该流体传送装置来抽取血液或将药物给予病人的方法。
图1-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流体传送装置200。流体传送装置20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或构造,并且可以例如经由锁定件和/或适配器联接到外周静脉内导管(PIV)(图1-32中未示出)。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当流体传送装置200与其连接时,使用者可以将流体传送装置200从第一构造转换到第二构造,以使导管260前进通过现有的、放置的和/或留置的PIV,使得导管260的至少端部被布置在相对于PIV的远侧位置。此外,利用具有可基于例如PIV的制造商和/或其预期用途而改变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的外周静脉内管线,流体传送装置200可以布置成允许流体传送装置200联接到具有任何合适构造的PIV,并且随后使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前进穿过PIV而基本上不会扭结、被绊住、断裂和/或以不期望的方式重新构造导管260。此外,使用者可以操纵流体传送装置200,以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放置在超过PIV的远侧表面的预定和/或所需距离处,以便将其布置在静脉的接收基本无阻碍的血流的部分内。
如图1-3所示,流体传送装置200包括导引器210、锁定件240、导管260、次级导管265、致动器270和导管支撑件280。导引器21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或构造。例如,导引器210可以是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的细长构件,或者导引器210的形状和/或导引器210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表面光洁度可以被布置成增加流体传送装置200的人体工程学,这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允许使用者用一只手操纵流体传送装置200(即,单手使用)。
如图3-10所示,流体传送装置200的导引器210包括第一构件220和第二构件230,它们联接起来共同形成导引器210。如图4所示,第一构件220包括近端部分221、远端部分222和内表面223。内表面223具有第一部分226和第二部分227。第一构件220的近端部分221(更具体地说,第一构件220的近侧壁)限定了凹口224,其构造成有选择地接纳次级导管265的一部分,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
如图5-7所示,第二构件230具有近端部分231、远端部分232、内表面233和外表面235。如上文参照第一构件220描述的那样,第二构件230的近端部分231(更具体地说,第二构件230的近侧壁)限定凹口234,其构造成有选择地接纳次级导管265的一部分。第二构件230的外表面235可以可选地包括沿着第二构件230的长度分布的一组肋236。更特别地,每个肋236沿着第二构件230的宽度延伸,并且沿着第二构件230的长度连续地分布。以这种方式,外表面235限定沿着第二构件230的长度布置的交替的局部最小部和局部最大部。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致动器270的一部分被构造成当使用者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致动器270时沿着形成该组肋236的外表面235前进,这又使致动器270和联接到该致动器的导管260振动。在一些情况下,该振动例如可促进导管260前进穿过流体传送装置200的一部分、PIV的一部分、和/或脉管系统的一部分。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振动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与导管260相对于导引器210和/或PIV的位置相关联的触觉和/或听觉指示器,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
由第二构件230的外表面235形成的肋23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例如,如图6和7所示,该组肋236包括具有第一尺寸和形状的第一部分237,以及具有第二尺寸和形状的第二部分238,所述第二尺寸和形状不同于第一尺寸和形状。肋236的第一部分237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造和/或布置。例如,第一部分237中的每个肋可以是基本上均匀的,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替代地,包括在第一部分237中的每个肋可具有与第一部分237的其余肋不同的尺寸和形状。例如,第一部分237中的每个肋的尺寸和形状可从具有最小尺寸和形状的最近侧肋增大至具有最大尺寸和形状的最远侧肋。此外,虽然第一部分237的肋被示出为基本上对称,但是第一部分237的每个肋可以是不对称的。例如,每个肋的近侧表面可具有第一节距(角度),并且每个肋的远侧表面可具有大于第一节距的第二节距。这种不对称布置可以使得致动器270的该部分在沿着远端方向移动时以第一组特性沿着外表面235移动,并且在沿着近端方向移动时以不同于第一组特性的第二组特性沿着外表面235移动。例如,致动器270的该部分可以沿着外表面235在远侧方向上比在近侧方向上更自由地移动。
类似地,肋236的第二部分238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造和/或布置。例如,第二部分238中的每个肋236可以是基本均匀的,具有与第二部分238中的其余肋236基本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如图9所示,第二部分238中的每个肋的尺寸和形状可大于第一部分237中的每个肋的尺寸和形状。增加第二部分238的肋236的尺寸可以在致动器270沿着外表面235移动时提供更大的振动量(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或者可以导致足以使致动器270的该部分沿着外表面235移动的力的增加。虽然第二部分238的肋236被示出和描述为基本均匀并且具有比第一部分237的肋236更大的尺寸,但是第二部分238的肋可以具有上文参考第一部分237的肋描述的任何布置和/或构造。
虽然该组肋236在沿着第二构件230的长度的给定点处从第一部分237过渡到第二部分238(例如,参见图7),但是该组肋236中的每个肋236的尺寸和形状可从第一部分237的具有最小尺寸和形状的最近侧肋向第二部分238的具有最大尺寸和形状的最远侧肋增大,使得该组肋236中的每个肋的尺寸和形状例如在远侧方向上随着每个连续肋而增大。
该组肋236可进一步包括多于第一部分237和第二部分238。例如,第二构件可包括一组肋,该组肋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具有与第二构件230的第一部分237类似的尺寸、形状和构造,第三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并且具有与第二构件230的第二部分238类似的尺寸、形状和构造。在这种构造中,第二构件230包括肋的近侧部分和肋的远侧部分,所述肋的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小于设置在其间的肋的中间部分。
第二构件230的一组肋236的布置可以使得最近侧肋和最远侧肋更大和/或以其它方式具有可操作以至少暂时地分别将致动器270的所述部分保持在相对于最近侧肋的近侧位置和相对于最远侧肋的远侧位置的形状。
虽然该组肋236被示出为仅形成在第二构件230的外表面235上,但是第一构件220可包括形成一组肋的外表面以作为第二构件230上的一组肋236的替代方案,或者作为除了第二构件230上的一组肋236之外的一组肋。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构件220的一组肋可以是和/或可以具有上文参照第二构件230的一组肋236描述的任何构造和/或布置。当除了设置在第二构件230上的肋236之外还在第一构件220上设置肋时,第一构件220的肋可从第二构件230的肋236偏移。例如,第一构件220的肋可具有交替的局部最小部和局部最大部,如上文参考沿着第二构件230的长度分布的肋236所描述的那样,使得第一构件220的肋的局部最小部和局部最大部分别与第二构件230的肋236的局部最大部和局部最小部对齐,或分别从第二构件230的肋236的局部最大部和局部最小部偏移。替代地,第一构件220的肋可相对于第二构件230的肋236处于不同的位置。以这种方式,导引器210可以提供肋的可变布置,其可以在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提供例如触觉反馈。
如图8-10所示,第一构件220被构造成与第二构件230联接以共同形成导引器210。例如,第一构件220和第二构件230可以经由超声焊接、粘合剂、机械紧固件、一个或多个突片、卡扣件、销和/或类似物联接以形成导引器210。例如在制造过程期间将第一构件220联接到第二构件230以形成导引器210可促进和/或简化一个或多个制造过程。例如,由第一构件220和第二构件230形成导引器210可以减少例如由于制造期间的拔模角和/或制造公差引起的内表面227、233的形状和/或尺寸的不期望的变化,这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减少在流体传送装置200的使用期间导管260的扭结、弯曲和/或变形的可能性。由第一构件220和第二构件230形成导引器210还可至少允许第一构件220的内表面227形成弯曲形状,否则当由单个工件制造导引器210时这将带来挑战。
替代地,导引器210可例如经由注射模制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制造工艺整体地形成,使得导引器210由单个工件而不是两个工件(即:第一部件220和第二部件230)形成。因此,当提及导引器210的特征时,这些特征可以由第一构件220形成和/或限定、由第二构件230形成和/或限定、由第一构件220和第二构件230共同形成和/或限定、或者当导引器210由单个工件形成时由导引器210的相应部分形成和/或限定。
第一构件220和第二构件230共同形成导引器210的近端部分211和远端部分212,并且共同限定导引器210的内部容积213。如图10所示,导引器210的近端部分211限定了开口217。具体地,开口217由第一构件220的凹口224和第二构件230的凹口234共同形成和/或限定。近端部分211的布置可以使得由第一构件220的凹口224限定的开口217的一部分具有第一尺寸和/或形状,并且由第二构件230的凹口234限定的开口217的一部分具有小于第一尺寸和/或形状的第二尺寸和/或形状,使得开口217的一部分被收缩、挤压、阻塞和/或以其它方式减小。如在此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开口217被构造成接收次级导管265的一部分,该部分可以在开口217内从开口217的较大部分移动到开口217的减小部分(例如由第二构件230的凹口234形成的部分),以阻塞、挤压、和/或夹紧次级导管265。
如图9所示,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包括和/或以其它方式形成联接器216,并且第一构件220的远端部分222和第二构件230的远端部分232可以在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共同形成联接器216。联接器21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例如,联接器216可以形成一组螺纹,其可与锁定件240的相关联的螺纹部分形成螺纹联接,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尽管在图9中未示出,但是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可以包括和/或可以被构造成接收密封件,该密封件可以选择性地密封导引器210的内部容积213和/或使其至少与联接器216的开口部分流体隔离。在使用中,密封件可从密封或闭合构造转变到打开构造,以允许例如导管260的一部分穿过其中。密封件可接触导管260或次级导管的外表面,以在其间限定密封部,该密封部可操作以限制和/或基本上防止流体在导管的外表面与密封件之间回流。
密封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密封件。例如,密封件可以是O形环、单向阀、隔膜、自愈合隔膜、止回阀、单缝阀、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密封件或阀构件。密封件可以被构造成限定和/或以其他方式具有预定的“破裂”压力,使得密封件响应于例如导引器210内的压力增加而从闭合和/或密封构造转变到基本上打开的构造。例如,密封件可以是正压密封件或类似物。替代地,密封件可以是流体密封件,例如盐水锁定件或类似物。尽管在图3-10中未示出,但是导引器210可以包括装置、机构、组件和/或类似物,其可以被操纵以例如通过空气或其它合适的流体或液体增加导引器210内的压力,以将密封将从闭合构造转变为打开构造。例如,导引器210可以包括和/或可以联接到球形物、泵、注射器、流体源、机械致动器、电致动器和/或类似物。
第一构件220的内表面223和第二构件230的内表面233共同限定导引器210的内部容积213。如图12所示,内表面223、233的布置使得内部容积213具有和/或限定曲折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内部容积213可具有基本S形或至少部分S形的横截面形状。更具体地,第一构件220的内表面223包括和/或形成凸缘225,该凸缘被构造成将内表面223的第一部分226与内表面223的第二部分227分开。因此,内部容积213的曲折的横截面形状形成和/或限定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和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以这种方式,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与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间隔开,而不与其流体隔离。换句话说,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限定了与由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限定的轴线平行且从其偏离的轴线。
如图10所示,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延伸穿过导引器210的壁,使得与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流体连通的狭槽218、通道、轨道、开口和/或类似物延伸穿过导引器210的壁。相反地,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至少在周向方向上由导引器210完全限定和/或封闭。内部容积213的曲折的横截面形状使得第二部分215不能经由狭槽218被观察到并且在与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流体连通的狭槽218的视线之外,这继而限制和/或基本上防止了设置在其中的导管260的污染。
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与限定在导引器210的近端部分211中的开口217的至少一部分和由联接器216限定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基本上对准。此外,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构造成当锁定件联接到导引器210的联接器216时与锁定件240大致对准,使得由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限定的轴线与由锁定件240的一部分限定的轴线基本上同轴,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以这种方式,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可以接收致动器270的一部分和导管260的一部分。因此,致动器270可以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以使导管26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导管260完全设置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联接器216和/或锁定件240内,在第二位置中,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到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的外部并且远离导引器210,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
流体传送装置200的锁定件24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如上所述,锁定件240被构造成物理地和流体地联接到导引器210上,并被构造成将导引器210连接到PIV和/或联接到PIV上的任何合适的中间装置或适配器上。锁定件240具有联接器241、鼻部242、第一臂243和第二臂250,如图11-14所示。另外,锁定件240限定了延伸通过联接器241和鼻部242的内腔255。联接器241被构造成将锁定件240联接到导引器210的联接器216。具体地,联接器241包括和/或形成一个或多个突起,所述突起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由导引器210的联接器216限定和/或形成的螺纹,从而形成螺纹联接。
鼻部242从联接器241延伸,并且设置在第一臂243和第二臂250之间。鼻部24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鼻部242的构造可以与PIV的尺寸和/或形状、适配器(例如延伸套件、Y形适配器、T形适配器、或类似物)的尺寸和/或形状、或者PIV与适配器的共同的尺寸和/或形状相关联,或者至少部分地基于PIV的尺寸和/或形状、适配器的尺寸和/或形状、或者PIV与适配器的共同的尺寸和/或形状。例如,鼻部242可以具有足以延伸穿过PIV或适配器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当适配器联接到PIV时,鼻部242可以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延伸穿过适配器并至少部分地进入或穿过PIV,并且可以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鼻部242的至少一部分处于PIV的远侧。此外,鼻部242可以具有与PIV和/或与PIV联接的适配器的一部分的内径相似或稍小的外径。例如,当鼻部242被设置在其中时,鼻部242的外表面可以与PIV的内表面接触。以这种方式,鼻部242可以为PIV的其中设置鼻部242的至少一部分提供结构支撑。类似地,鼻部242可具有至少部分地限定内腔255的内径,该内径类似于或略大于导管260的一部分的外径,如在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
锁定件240的第一臂243和第二臂25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如图11和12所示,第一臂243具有第一端部244、包括突片246的第二端部245和设置在第一端部244和第二端部245之间的枢转部247。设置在第二端部245处和/或由第二端部245形成的突片246从第二端部245朝向鼻部242延伸。以这种方式,突片246可以选择性地接合PIV的一部分和/或与PIV联接的适配器的一部分,以将锁定件240连接到其上,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
第一臂243的枢转部247从联接器241、鼻部242和/或第二臂250沿横向方向延伸。第一臂243的第一端部244位于枢转部247的近侧,并且第一臂243的第二端部245位于枢转部247的远侧。这样,第一臂243可以用作杠杆,该杠杆被构造成响应于施加的力而围绕由枢转部247限定的轴线枢转。例如,使用者可以在第一端部244上施加朝向联接器241的力,该力足以使第一臂243的第一端部244如图12中的箭头AA所示的那样朝向联接器241枢转,并且足以使第一臂243的第二端部245如图12中的箭头BB所示的那样远离鼻部242枢转。
如上文参照第一臂243所描述的那样,锁定件240的第二臂250具有第一端部251、包括突片253的第二端部252、以及设置在第一端部251和第二端部252之间的枢转部254。第一臂243和第二臂250在形式和功能上可以基本上类似,并且相对于联接器241和鼻部242以相反的位置和方向布置,使得锁定件240关于其纵向轴线基本上对称。因此,对第一臂243的讨论类似地适用于第二臂250,因此,第二臂250在此不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锁定件240被构造成联接到PIV和/或联接到与PIV联接的适配器。例如,使用者可以在第一臂243的第一端部244和第二臂250的第一端部251上施加侧向力,以分别使第一臂243和第二臂250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枢转。因此,第一臂243的枢转增加了限定在鼻部242和第一臂243的第二端部245以及突片246之间的空间。类似地,第二臂250的枢转增加了限定在鼻部242和第二臂250的第二端部252以及突片253之间的空间。这样,在鼻部242和臂243、250之间的增加的空间足以允许PIV和/或联接到PIV的适配器的一部分插入该空间内。一旦PIV和/或适配器的该部分相对于锁定件240处于期望的位置,使用者就可以撤去该力,臂243、250又朝向它们各自的第一位置枢转。结果,第二端部245、252朝向鼻部242移动,直到突片246、253被放置成与PIV和/或适配器的一部分接触。突片246、253构造成接合PIV和/或适配器的一部分,以将锁定件240暂时地联接到PIV和/或适配器。锁定件240可以被构造成与PIV和/或适配器建立三个接触点,即:如上所述的突片246、253、和鼻部242的外表面。突片246和253可以被构造成当被放置成与PIV和/或适配器的一部分接触时产生听觉输出(例如咔哒声)、振动输出(例如触觉撞击)等,这可以向使用者指示锁定件240正确地联接到PIV和/或适配器。
锁定件240的臂243、250可以定位成相对于导引器210水平延伸,即:臂243、250从流体传送装置200的侧面向外延伸,如图1所示;或者可以定位成相对于导引器210竖直延伸,即:臂243、250从流体传送装置20的顶部和底部向外延伸。将臂243、250设置在竖直位置上减小了存储流体传送装置200所需的空间。
如图13所示,鼻部242和联接器241可共同限定内腔255。锁定件240的内腔255限定与由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限定的轴线对准和/或基本上同轴的轴线(未示出)。因此,当流体传送装置200在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之间转变时,锁定件240的内腔255接纳导管260的一部分。内腔255的尺寸和/或形状可至少部分地基于导管260的尺寸和/或形状。例如,内腔255可以具有比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稍大的内径。锁定件240用作外部引导件,当导管260在内腔255内移动时,该外部引导件支撑和/或引导导管260,这继而可以减少和/或基本上防止导管260的不期望的弯曲、扭结、挠曲和/或变形。
尽管锁定件240在上面被示出和描述为包括鼻部242,但是锁定件不需要形成鼻部。例如,锁定件可以包括相对短的毂或类似部件,其被构造成接合PIV和/或与PIV连接的适配器的一部分。替代地,流体传送装置可以包括如下鼻部或引导构件、和/或可以与如下鼻部或引导构件一起使用:所述鼻部或引导构件不与锁定件一起形成或不通过锁定件而形成,并且被构造成例如设置在PIV和适配器(比如IV延伸套件)之间。例如,这种鼻部或引导构件可以具有呈漏斗形和/或形状与鼻部242的内表面类似的内表面。以这种方式,当导管26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这种鼻部和/或引导构件的内表面可以引导导管260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锁定件240联接到适配器(例如IV延伸套件)时,通过将锁定件240的鼻部242的一部分插入到鼻部和/或引导构件中,包括鼻部242的锁定件240可以与这种外部的或单独的鼻部和/或引导构件一起使用。
流体传送装置200的致动器270与导管260联接,并且可以沿着导引器210的长度移动,以使流体传送装置200在其第一构造和其第二构造之间转换,在第一构造中,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在第二构造中,导管260处于第二位置。致动器27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例如,致动器270可以具有与导引器210的尺寸和/或形状相关联和/或至少部分地基于导引器210的尺寸和/或形状的尺寸和形状。
如图13-17所示,致动器270包括第一部分271、第二部分275、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壁277。致动器270的第一部分27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内,并且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设置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
致动器270的第一部分271包括接合构件272。致动器270的布置使得接合构件272设置在导引器210的外部,而第一部分271的其余部分在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内。这样,接合构件272可以由使用者(例如由使用者的手指或拇指)接合和/或操纵,以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致动器270。接合构件272可包括一组脊和/或任何合适的表面光洁度,其可例如提高致动器270和/或流体传送装置200的人体工程学性能。
接合构件272包括设置在接合构件272的近端部分处或附近的突片273。突片273可以是从接合构件272的表面延伸的任何合适的突片、轨道、脊、凸块、突起、旋钮、辊、滑块等。突片273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导引器210的第二构件230的外表面235。更具体地,当致动器270沿着导引器210的长度移动时,突片273与由第二构件230形成的肋236接触并且沿着每个连续的肋移动。
如上文参照第二构件230的一组肋236所描述的那样,突片273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例如,如图16所示,突片273可以包括可以沿着该组肋236移动的基本圆形的表面。突片273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肋236的尺寸和/或形状,使得当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突片273的期望表面区域与肋236接触。此外,限定在该组肋236和突片273之间的摩擦量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突片273的与该组肋236接触的表面面积。此外,限定在该组肋236和突片273之间的摩擦量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突片273相对于每个肋的位置。例如,限定在突片273和肋之间的摩擦量可以随着突片273移动得更靠近例如局部最大部而增加,并且可以随着突片273移动得远离局部最大部而减小。突片273可以具有允许突片273以在每个相邻的肋之间(例如在相邻的局部最大部)之间具有基本上更小的摩擦的方式移动的尺寸和/或形状,使得突片273和该组肋236的布置可以允许相邻的肋236之间的期望量的“游隙”。
由于该组肋236的第一部分237具有比该组肋236的第二部分238更小的尺寸,突片273的第一部分或第一表面区域可以与该组肋236的第一部分237接触,突片273的第二部分或第二表面区域可以与该组肋236的第二部分238接触。以这种方式,突片273可以以第一组特征沿着第一部分237移动,并且可以以不同于第一组特征的第二组特征沿着第二部分238移动。例如,足以使突片273沿着该组肋236的第二部分238移动的力可以大于否则足以使突片273沿着该组肋236的第一部分237移动的力。替代地或另外地,突片273沿着该组肋236的第二部分238的移动可以导致致动器270的例如比由突片273沿着该组肋236的第一部分237的移动导致的振动量更大的振动量。类似地,突片273的形状可以使得突片273响应于施加的力不足以使突片273沿着该组肋236在近侧方向上移动而沿着该组肋236在远侧方向上移动。例如,如图16所示,突片273可以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其中,突片273的近侧表面的节距大于远侧表面的节距。
尽管上文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接合构件272和突片273,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致动器可以包括具有任何适当构造的接合构件和/或突片。例如,虽然突片273显示为设置在接合部件272的近端部分处或附近,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合部件可以包括设置在近端部分处或附近的第一突片和设置在远端部分处或附近的第二突片,其中每个突片可选择性地与设置在导引器210的外表面上的一组肋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增大或减小在壁277的表面和接合构件272的表面之间限定的空间,这可以导致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在除了轴向方向之外的方向上的行程量的增大或减小,使得在壁277的表面和接合构件272的表面之间的空间的增大或减小导致例如致动器270可以相对于导引器210“倾斜”的量的增大或减小。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修改、改变、调谐、调整和/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导引器210的接合构件272、突片273和/或一组肋236的布置,使得致动器270以期望的一组特性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例如,致动器270和/或导引器210的布置可以增加或减少致动器270在其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振动的量、增加或减少足以使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的力的量、增加或减少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在除了轴向方向之外的任何合适的方向(即,近侧方向和远侧方向)上的移动量、和/或类似特征。
如图所示,在图17和18中,第二部分275的横截面形状至少部分地基于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的横截面形状,例如至少部分地呈圆形的截面形状。以这种方式,当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第一构件220的内表面223和第二构件230的内表面233可以支撑和/或引导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如图所示,第二部分275限定一开口276,其构造成接纳导管260的近端部分261和次级导管265的远端部分26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近端部分261设置在开口276中时,导管260的近端部分261可以与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的内表面形成摩擦配合。类似地,当远端部分267布置在开口276中时,次级导管265的远端部分267可以与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的内表面形成摩擦配合。这样,导管260和次级导管265可以相对于致动器270保持在固定位置,并且因此当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与致动器270同时移动。
致动器270的壁277将致动器270的第一部分271联接到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如图17和18所示,壁277具有曲折的横截面形状,该形状至少部分地基于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曲折的横截面形状。以这种方式,致动器270的第一部分271可限定与由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限定的轴线平行但从其偏离的轴线。例如,壁277可具有基本上S形或至少部分S形的横截面形状,或者壁277可以形成狗腿形状或类似形状。壁277以及因此致动器270的曲折的横截面形状使得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不能经由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看到并且在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的视线之外。类似地,当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时,不能通过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看到导管260。也就是说,致动器270和/或导引器210的几何形状(例如内部容积213的曲折的横截面形状、导引器210的高度和/或宽度等)被构造成使得当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时,导管260至少部分地被隔离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以这种方式,导引器210和/或致动器270的结构可以防止导管260与导引器210外部的容积接触和/或将导管260与导引器210外部的容积隔离开,这进而可以限制和/或基本上防止导管260的污染。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引器210和/或致动器270可以用作“喷嚏防护装置”或类似物,其被构造成至少当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地隔离导管260。
如上文所述,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和次级导管265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如图14所示,导管260具有近端部分261和远端部分262,并限定内腔263(参见例如图28)。导管260的近端部分261被联接到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这样,致动器270可以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导管260,在第一位置中,导管260被设置在导引器210内,例如整个导管260被设置在导引器210内、或导引器210和锁定件240内,在第二位置中,当锁定件240被联接到PIV时,导管260的远端部分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位于锁定件240和/或PIV(未示出)远侧的位置中,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远端部分26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并且可以限定与内腔263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例如,导管的远端部分262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在2012年4月6日提交的、名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hlebotomy Through aPeripheral IV Catheter”的美国专利8,366,685(在此称为“685专利”)中描述的那些中的任何一个,该专利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虽然本发明在此描述为包括导管和次级导管,但是该导管和次级导管可以用探针或导丝来代替,该探针或导丝以与导管相同的方式插入或穿过PIV,或者探针或导丝可以插入穿过流体传送装置的导管并进入或穿过PIV。
导管26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和/或构造。例如,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基本上类似于或略小于由锁定件240的内腔255限定的内径的外径(如上文所述),或者导管260的外表面可以被构造成接触锁定件240的限定内腔255的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以这种方式,当导管26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锁定件240的限定内腔255的所述部分的内表面可以引导导管260。当导管26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这种布置可以限制和/或可以基本上防止导管260的弯曲、变形、挠曲和/或扭结。此外,当导管260处于第二位置时,导管260的长度足以在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和PIV的远侧表面之间限定预定的和/或期望的距离,如在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
导管26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形成,这进而可以导致导管260具有任何合适的刚度或硬度。例如,导管260可由相对柔性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具有约20肖氏硬度A至50肖氏硬度D、约20肖氏硬度A至95肖氏硬度D、约70肖氏硬度D至85肖氏硬度D、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肖氏硬度范围。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编织材料或类似物形成,其可以响应于弯曲力而修改、改变和/或更改导管260的柔性。通过由编织材料形成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增加导管260响应于弯曲力在压曲、扭结和/或以其他方式阻塞导管260的内腔263之前的变形量。类似地,由编织材料形成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可导致响应于在由导管260限定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施加的压缩力(例如,轴向力等)而产生的压缩和/或变形。以这种方式,导管260可以吸收与例如撞击障碍物或类似物相关联的力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布置可以减少导管260的屈曲和/或扭结,以及减少和/或基本上防止对血管结构的损坏,否则,该损坏可能由导管260的冲击引起。此外,由编织材料形成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响应于致动器270的该部分沿着导引器210的一组肋236前进而增加通过导管260传递的振动量,如上文描述的那样。虽然导管260在上文中被描述为包括由编织材料形成的至少一部分,但是导管2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支撑线、支架、带孔的导管和/或诸如上文通过引用并入的'685专利中描述的那些的类似物形成和/或可以包括支撑线、支架、带孔的导管和/或诸如上文通过引用并入的'685专利中描述的那些的类似物。
次级导管265具有近端部分266和远端部分267,并限定内腔268(参见例如图25)。次级导管265的一部分设置在导引器210的开口217内并延伸通过该开口,该开口可以分别由第一构件220和第二构件230的凹口224、234共同限定。这样,近端部分266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导引器210的外部,远端部分267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如上文所描述的,次级导管265可在开口217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夹紧、箍缩、扭结、弯曲和/或以其它方式变形次级导管265的一部分,这进而阻塞、箍缩、扭结、闭合、密封等次级导管265的内腔268。例如,第一位置可以与开口217的第一部分相关联和/或与其对准,该第一部分具有比开口217的与第二位置相关联和/或对准的第二部分的周长和/或直径更大的周长和/或直径。因此,使用者可以操纵次级导管265,以阻塞次级导管265的内腔268,从而限制、约束、和/或基本上防止流体流过其中。
如图14所示,次级导管265的近端部分266联接到联接器269和/或包括联接器269。联接器269构造成将次级导管265物理地和流体地联接到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流体储存器、流体源、注射器、抽空的容器保持器(例如,具有带护套的针或构造成联接到带护套的针)、泵和/或类似物。次级导管265的远端部分267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并且联接到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在一些实施例中,次级导管265可以具有比导管260更大的直径,使得当导管260和次级导管265被联接到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时,导管260的近端部分261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由次级导管265限定的内腔268内。这种布置例如可以减少和/或基本上防止与在导管260和次级导管265之间流动的流体相关的泄漏。这种布置还可以在一定体积的血液流过导管260和次级导管265时限制、减少和/或基本上防止该体积的血液的溶血。这样,当联接器269联接到流体储存器、流体源、注射器、抽空的容器、泵等时,次级导管265在储存器、源、泵等与导管260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如图3、19-24、25、31和32所示,导管支撑件280包括支架部分281和毂部分282。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内,并且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设置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
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可以可选地包括接合构件284。导管支撑件280的布置使得接合构件284设置在导引器210的外部,而支架部分281的其余部分位于导引器210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内。这样,接合构件284可以由使用者例如通过使用者的手指或拇指接合和/或操纵,以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导管支撑件280。接合构件284可包括一组脊和/或任何合适的表面光洁度,所述一组脊和/或任何合适的表面光洁度可例如增加导管支撑件280和/或流体传送装置200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导管支撑。
接合构件284可以可选地具有以上关于致动器270的接合构件272描述的任何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与导引器210的第二构件230的外表面上的一组肋236相互作用的突片。
毂部分282具有至少部分地基于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的横截面形状的横截面形状,例如至少部分地呈圆形的横截面形状。以这种方式,当导管支撑件28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第一构件220的内表面223和第二构件230的内表面233可以支撑和/或引导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
毂部分282限定通道285,所述通道具有在毂部分282的近端上的近侧开口287和在毂部分282的远端上的远侧开口288。通道285的尺寸和形状被设置成允许导管260自由地穿过通道285,同时被容纳以防止导管286在导引器210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的过度移动。通道285可以是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大致圆柱形。
通道285可以包括两个部分,其中近侧部分289邻近近侧开口287并且与其流体连通,并且远侧部分290邻近远侧开口288并且与其流体连通。通道285的近侧部分289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计成接收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近侧开口287可以大于远侧开口288。通道285的远侧部分290可以是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大致圆柱形,该圆形横截面的直径等于远侧开口288的直径。近侧部分289可以是大致锥形或漏斗形,使得通道285的近侧部分289的近端的直径等于近侧开口287的直径,并且通道285的近侧部分289的直径减小,直到通道285的与通道285的远侧部分290流体连通的近侧部分289的远端的直径等于通道285的远侧部分290的直径。
如图21所示,凹口291可设置在通道285的锥形或漏斗形近侧部分289中。
如图19A和19B所示,支架部分281可以具有曲折的截面形状,该曲折的截面形状至少部分地基于导引器210的内部容积213的曲折的截面形状。以这种方式,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可限定与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限定的轴线平行但偏离开的轴线。例如,支架部分281可具有大致S形、或至少部分S形的截面形状,或者支架部分281可形成狗腿形状等。支架部分281的曲折的截面形状以及因此导管支撑件280的曲折的截面形状可以使得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275不能经由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观察到,并且在由导引器210限定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的视线之外。导管支撑件280可具有与致动器基本相同的总体外部形状。
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设置在导引器210的内表面上的凸缘225的外表面相对应的轮廓,使得支架部分281配合在凸缘225上、并至少部分地覆盖该凸缘,并且可沿着凸缘225相对于导引器210在从导引器210的近端部分211到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的方向和相反方向上移动。当导管支撑件28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支架部分281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一部分214内移动,并且毂部分282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移动。
致动器270的开口276和导管支撑件280的通道285可以是同轴的。
导管260与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联接,并且延伸到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在没有导管支撑件280的情况下,导管260的延伸该距离的长度将不受支撑。导管260屈曲处的力与有效长度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随着导管260的有效长度增加,屈曲力减小,从而使导管对屈曲的抵抗更小。该导管支撑件280支撑导管260,从而缩短导管280的有效长度,增加使导管260屈曲所需的力,并减小导管260屈曲的趋势。
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定位在致动器270和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之间,并且导管260穿过毂部分282的毂的通路285,使得毂部分282将导管260的不受支撑的长度分成更抗弯曲、扭结、挠曲和/或变形的两个更小的部分。
现在参见图22-32,流体传送装置200可以在使用前处于第一构造,并且可以由使用者(例如医生、内科医生、护士、技术人员、抽血员等)从第一构造(图22A和24-27)转换到第二构造(图22C和30-32),以至少将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设置在相对于导引器210的远侧位置,例如在留置PIV(未示出)内或在留置PIV的远侧。当导管260设置在导引器210内的第一位置时,流体传送装置200处于第一构造。当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时,基本上整个导管260可以设置在导引器210内。导引器210可以包括密封件或类似物(如上文所述),所述密封件或类似物可以基本上密封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以将导管260隔离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替代地,如图25和26所示,当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时,导管260可设置在导引器210和锁定件240内。虽然密封件如上所述被包括在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中,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件240可以包括密封件或类似物,所述密封件或类似物可以与锁定件240的限定内腔255的内表面形成基本上不透流体的密封。因此,设置在锁定件240内的密封件可将导管260隔离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内。然而,导引器210和/或锁定件240不需要包括密封件。例如,PIV和/或适配器(例如联接到PIV的延伸套件)可包括密封件,当锁定件240联接到密封件时,该密封件从闭合构造转变到打开构造。虽然未示出,但是导管260可以设置在柔性护套或类似物内,所述柔性护套或类似物可以例如在导引器210和/或锁定件240不包括密封件的实施例中、在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时将导管260保持在基本无菌的环境中。
当流体传送装置200处于第一构造时,致动器270设置在近侧位置,并且导管支撑件280设置在致动器270和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之间的中间位置,如图23和2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270的第一部分271的突片273可以设置在凹部或棘爪内,或者以其它方式与最近侧的肋接触,该最近侧的肋构造成将致动器270暂时和可释放地保持在近侧位置,直到使用者施加力以使致动器270沿远侧方向运动。
导管260的近端部分261被联接到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导管260延伸穿过导引器210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并且穿过毂部分282的通道285,并且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被接收在联接器216的内腔和/或锁定件240的内腔255中。
导管支撑件280的初始使用前位置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在第一构造中,毂部分272沿着导管260的从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延伸到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的不受支撑部分的位置在导管的不受支撑部分的中心点处,或者可以偏离导管260的不受支撑长度的中心点。例如,在第一构造中,当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进入PIV的行进遇到阻力从而需要向致动器270提供额外的力以进一步使导管260前进时,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可位于与致动器27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例如,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的位置可对应于致动器270的如下位置,致动器270的该位置对应于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行进到远端部分262遇到导管260必须转过一拐角以通过S形曲线的区域(例如,导管260进入皮肤、沿向上方向弯曲、并再次弯曲以沿静脉通过的区域)的点。如上文所述,次级导管265的一部分设置在由导引器限定的开口217中,使得次级导管265的远端部分267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中,并与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联接,而次级导管265的近端部分266设置在导引器210的外部。
当流体传送装置200处于第一构造时,使用者可以操纵流体传送装置200,以将锁定件240联接到留置PIV和/或联接到与PIV联接的适配器,例如延伸套件等。
在流体传送装置200联接到PIV和/或适配器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接合致动器270的第一部分271的接合构件272,以使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这又使导管260从设置在导引器210内的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在第二位置,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延伸进入和/或穿过PIV。以这种方式,导管260移动通过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的通道285、以及锁定件240的内腔255,并且至少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设置在锁定件240的外侧、并在锁定件240的远侧,如图28中的箭头CC所示。
在致动器270在远侧方向上部分运动和导管260朝向第二位置部分行进之后,致动器270接触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的远端可抵接毂部分282的近端,或者其尺寸和形状可设计成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毂部分282的通道285的近端部分289内。
当致动器270向远侧方向进一步行进时,致动器270向远侧方向推动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并且导管支撑件280在导引器210的内部容积213的第二部分215中行进,直到导管支撑件280抵接导引器210的远侧壁。
如上文所述,致动器270和导引器210的布置使得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的行进使突片273沿着外表面235(更具体地说,沿着导引器210的第二构件230的一组肋236)行进。例如,如图27所示,突片273与该组肋236接触,这可以在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产生致动器270的振动。在一些情况下,致动器270的振动可以产生例如触觉、触感和/或听觉输出,所述输出可以提供与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相对于导引器210、锁定件240和/或PIV的位置相关联的指示。例如,当突片273移动经过每个肋时,致动器270的突片273和该组肋236可共同产生“咔嗒”声,导引器210可包括可向使用者指示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的相对位置的标记等,或者致动器270由于相对于多个肋移动而振动的次数可与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的相对位置相关联和/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该相对位置的指示。
在一些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基于触觉、触感和/或听觉输出指示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相对于PIV的期望位置而停止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的移动,使得在致动器270行进到最远侧位置之前导管260被置于第二位置。如这里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当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相对于PIV的远端部放置在期望的位置时,导管260设置在第二位置。例如,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可以与PIV的远端基本齐平,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可以延伸超出PIV的远端预定距离,或者当导管260处于第二位置时,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可以设置在PIV内在PIV的远端的近侧。
如图22C和30-32所示,在一些情况下,当致动器270处于最远侧位置时,导管260可处于第二位置。这样,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在静脉内定位在超过PIV的远侧表面的预定距离处。在某些情况下,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放置在离PIV的远侧表面预定的和/或期望的距离处,这可以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放置在静脉内的基本上没有碎片(例如纤维蛋白/血凝块)的位置,否则所述碎片将围绕PIV的远侧表面。
在一些情况下,留置PIV可基本上堵塞PIV所在的静脉的至少一部分。因此,PIV通常适于输送流体、而不是抽吸血液。然而,静脉系统是电容系统,因此通过在闭塞或大量闭塞周围形成旁路而使血流改道通过不同的静脉。此外,替代静脉结构通常在PIV下游的给定距离处重新加入PIV所在的静脉,从而输送至少一部分血流,否则该血流将流过PIV所在的静脉。类似地,静脉通常具有许多与其联接的分支血管,这些分支血管类似地将血流输送至PIV所在的静脉。
这样,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和PIV的远侧表面之间的预定和/或期望距离可以足以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放置在与PIV所在的静脉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分支血管的下游,使得当导管260处于第二位置时,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可延伸超过PIV的远侧表面,并且至少一个分支血管设置在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和PIV的远侧表面之间。因此,在导管260的内腔263延伸穿过导管260的近端部分261和远端部分262的情况下,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放置在离PIV的远侧表面预定和/或期望的距离处,这使导管260的内腔263与静脉的接收基本上不受阻碍或不受限制的血流的一部分(例如不受PIV和/或与PIV留置相关联的碎片阻碍的静脉的一部分)流体连通。
当远侧表面齐平时,预定和/或期望的距离可以是约0.0毫米,并且直至约100毫米(mm),例如,10mm至约90mm、约20mm至约80mm、约30mm至约70mm、约30mm至约60mm、或约40mm至约50mm。例如,流体传送装置200可以构造成使得致动器270沿着导引器210移动大约95mm,以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定位在与流体传送装置200相联接的PIV的远侧表面之外大约40mm处,流体传送装置200可以构造成使得致动器270沿着导引器210移动大约47mm,以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定位在与流体传送装置200相联接的PIV的远侧表面之外大约20mm处,或者流体传送装置20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行程长度,以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定位在与PIV的远侧表面相距预定和/或期望距离处。
尽管预定和/或期望的距离在上文被描述为正距离,即,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在PIV的远侧表面的远侧,但是预定和/或期望的距离可以与负距离相关联,其中导管260的远侧表面相对于PIV的远侧表面处于近侧位置。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当远侧表面齐平时预定和/或期望的距离可以是约0.0mm,并且直至约-50mm,例如,约-10mm至约-40mm,或约-20mm至约-30mm。在一些情况下,当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在PIV远侧表面的近侧大于50mm时,预定和/或期望距离可以小于-50mm。导管260可以放置在第二位置,使得导管260的远端部分262在PIV内保持在例如扭结等远侧的位置。例如,留置的PIV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扭结的部分,例如PIV的外周静脉内导管联接到毂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预定和/或期望的距离可以使得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在PIV的形成扭结的部分(例如外周静脉内导管联接到毂的位置)的远侧。通过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放置在PIV的扭结部分的远侧、但是保持在PIV内,可以形成充分不受限制的流体流动路径,以允许血液通过导管260被抽吸。
当导管260处于第二位置、并且流体传送装置200处于第二构造时,例如,如图22C和30-32所示,使用者可以在流体储存器、流体源、注射器和/或类似物与导管260之间建立流体连通。例如,如上所述,使用者可以将次级导管265的联接器269物理地和流体地联接到流体储存器、流体源、注射器和/或类似物。尽管被描述为在将导管260放置在第二位置之后建立导管260与流体储存器或流体源之间的流体连通,但是使用者可以在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致动器270之前建立导管260与流体储存器或流体源之间的流体连通。在导管260与流体储存器和/或流体源流体连通的情况下,流体传送装置200随后可以经由延伸穿过并超过PIV的导管260从患者传送流体或将流体传送到患者。例如,使用者可以将流体传送装置200物理地和流体地连接到流体储存器、抽空的容器、注射器和/或类似物,然后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设置在超过PIV的远侧表面的预定和/或期望距离处而从静脉抽吸一定体积的血液。
在其它情况下,使用者可将流体传送装置200物理地和流体地联接到流体源等,随后可将一定体积的流体从流体源传送到PIV下游位置处的静脉的一部分,该静脉的一部分接收基本上不受抑制和/或不受限制的血流。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设置在超过PIV的远侧表面的预定和/或期望距离处,这可以减少与腐蚀性药物输注相关的潜在危害。通过将导管260的远侧表面定位在接收血流的静脉的一部分内(否则该血流将被留置的PIV抑制和/或限制),腐蚀性药物可以被夹带在血流中并被输送到目标位置。因此,一定体积的腐蚀性药物不保持在碎片内或以其它方式设置在几乎不接收血流的静脉内的位置。
一旦已经采集了期望量的血液、和/或一旦已经将期望体积的药物输送给患者,使用者就可以使致动器270沿近侧方向运动,从而将流体传送装置200置于第三(用过的)构造。导管支撑件280可以在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处保持静止,或者可以被联接到致动器270,使得致动器270在近侧方向上的移动在近侧方向上拉动导管支撑件280。
如果导管支撑件280未联接到致动器270,并且导管支撑件280包括接合构件284,则接合构件284可由使用者接合和/或操纵,以沿近侧方向手动地移动导管支撑件280。
当致动器270联接到导管支撑件280时,致动器270的开口276和导管支撑件280的通道285同轴。
当致动器270和导管支撑件280在中间位置时首先接触时,致动器270可以联接到导管支撑件280,或者当导管支撑件280抵接导引器210的远端壁时,致动器270可以联接到导管支撑件280。
可以提供任何合适的联接,以将致动器270联接到导管支撑件280。例如,当致动器270接触导管支撑件280时,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的一部分可以被接收在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的通道285的近侧部分289中。例如,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的该部分可通过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的内表面与致动器270的第二部分275的外表面之间的干涉配合、卡扣配合或摩擦配合而联接到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33A所示,突起和凹部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致动器270的接合构件272的远端处的柔性梁293的表面上,并且突起和凹部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在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的暴露于导引器210的狭槽218中的表面上、或者设置在导管支撑件280的可选接合构件284上。例如,如图33所示,突起294可设置在柔性梁293的底表面上,而凹部295可设置在导管支撑件280的顶部上。替代地,凹部可设置在导管支撑件280的侧表面或另一表面上。当导管支撑件280抵接导引器210的远端壁、并且使用者继续在远侧方向上移动致动器270时,柔性梁293向上偏转一小量,使得柔性梁293在导管支撑件280上方移动,并且突起294被接收在凹部295中。凸轮表面296可设置在柔性梁293的远端和/或导管支撑件280的近端上,以便于柔性梁293的挠曲。
在柔性梁293上突起294的远侧可以设置止挡件297。当致动器270已经行进使得止挡件297抵接导管支撑件280时,致动器270相对于导管支撑件280的进一步行进将受到限制,以避免突起294与凹部295脱开接合。
如图33B所示,柔性梁293可以可选地包括铰链320,该铰链包括变薄区域,该变薄区域允许调节联接和断开致动器270和导管支撑件280所需的力。
可选地,用于阻止导管支撑件280的近侧运动的缩回止挡件298可以从导引器210延伸,例如,缩回止挡件298可以从导引器210的凸缘225向上延伸(图33)。凹槽299可设置在致动器270的第一部分271的一部分中,当致动器270移动以使导管260行进时,该部分沿着导引器210的凸缘225滑动。在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中没有设置这种凹槽。当联接的致动器270和导管支撑件280沿近侧方向运动时,致动器270越过接收在凹槽299中的缩回止挡件298,同时导管支撑件280抵接缩回止挡件298,从而停止导管支撑件280的近侧运动。然后,致动器270可进一步沿近侧方向移动,而导管支撑件280保持静止。如果缩回止挡件298与如图33所示的上述联接结合设置,则施加在致动器270的接合构件272上的进一步的力将使柔性梁293挠曲,从而使突起294与凹部295脱离接合并且使致动器270与导管支撑件280脱离接合。缩回止挡件298可定位成将导管支撑件280止动在与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时导管支撑件280所处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替代地,如图21所示,缩回止挡件可以包括在导引器210中的狭槽328内延伸的棘爪327(即:止动器)。狭槽328可以设置在凸缘225中,该凸缘设置在导引器210的内表面上。棘爪327接合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以限制导管支撑件280的运动。当致动器270沿近侧方向移动并抵接导管支撑件280时,由致动器270施加在导管支撑件280上的近侧力克服棘爪327施加在导管支撑件280上的力,从而将导管支撑件280从棘爪327释放,并且致动器270沿近侧方向推动导管支撑件280,直到导管支撑件280抵接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如果致动器270与导管支撑件280联接,则当致动器270向近侧方向移动、从而向近侧方向拉动导管支撑件280、并且导管支撑件280遇到棘爪327时,导管支撑件280的向近侧移动受到限制。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33C和33D所示,代替凹部295的是,导管支撑件可以包括可释放的锁定件322,所述锁定件由柔性梁293上的突起294接合。可释放的锁定件322包括止挡部分323和接合部分324。当导管支撑件28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止挡部分323从导管支撑件280延伸,并且被接收在导引器210中的凹槽中并沿着该凹槽移动。当止挡部分323抵接凹槽的近端时,导管支撑件280的进一步向近侧运动不再可能。可释放的锁定件322的接合部分324可以包括与致动器270的柔性梁293上的突起294相互作用的隆起。如图33C所示,可释放的锁定件322的止挡部分323可从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的底表面延伸,并且可释放的锁定件322的接合部分324可从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的顶表面延伸。在这种构造中,止挡部分323可骑跨在设置于导引器210的内表面上的凸缘225上的凹槽中。替代地,如图33D所示,可释放锁定件322的止挡部分323可从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的底表面延伸,并且可释放锁定件322的接合部分324可从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的侧部沿侧向延伸。
当致动器270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并且抵接导管支撑件280时,致动器270在近侧方向上推动导管支撑件,直到导管支撑件280抵接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为止。当导管支撑件280抵接导引器210的远端壁,并且使用者继续在远侧方向上移动致动器270时,柔性梁293向上偏转一小量,并且突起294被压在可释放锁定件322的接合部分324上方。柔性梁293上的突起294的表面和/或可释放锁定件322的接合部分324可以是圆形的和/或包括凸轮表面,以便于突起294在接合部分324上方的运动。当致动器270随后沿近侧方向移动时,突起294与可释放锁定件322的接合部分324之间的接合允许致动器270沿近侧方向拉动导管支撑件280,直到导管支撑件280抵接凹槽的近端,从而停止导管支撑件280沿近侧方向的行进。当使用者继续在近侧方向上移动致动器270时,柔性梁293向上偏转一小量,并且突起294被压在可释放锁定件322的接合部分324上方,从而将致动器270从导管支撑件脱开联接。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34所示,包括钩302的接合突起301可以从致动器270的接合构件272的远端延伸,并且具有钩304的相应的可枢转突起303可以从导管支撑件280的近端延伸。致动器270上的接合突起301限定用于接收导管支撑件280的可枢转突起303的凹部305。凹部305具有最靠近致动器270的接合构件272的倾斜底表面306。可枢转突起303围绕销307枢转,该销在导引器210中限定的凸轮槽308中运动。凸轮槽308包括两个部分,即保持部分309和移动部分310。保持部分309设置在移动部分310的近端,并且与移动部分310形成向下的角度,例如直角。当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时,保持部分309位于与导管支撑件280的期望位置相对应的位置。移动部分310从保持部分309延伸到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
当致动器270在远侧方向上移动并且抵接导管支撑件280时,可枢转突起303被接收在由接合突起301限定的凹部305中。可枢转突起303通过凹部305的倾斜底表面306沿顺时针方向枢转。接合突起301的钩302接合可枢转突起303的钩304,并且倾斜的底表面306使得销307从凸轮槽308的保持部分309过渡到凸轮槽308的移动部分310。致动器270的进一步向远侧运动使导管支撑件280沿向远侧方向运动,其中销307骑在凸轮槽308的移动部分310中。
当联接的致动器270和导管支撑件280沿近侧方向移动、并且销307到达凸轮槽308的移动部分310的近端时,销307将过渡到凸轮槽308的保持部分309中,并且可枢转突起309将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可枢转突起303的钩304与接合突起301的钩302脱离接合。然后,致动器270可进一步沿近侧方向移动,而导管支撑件280保持静止。
在第三构造中,导管260可以设置在导引器210内,例如在密封件等的远侧,并且隔离在其中。例如,致动器270可以位于最近侧位置,其中导管260处于第一位置。此外,一旦致动器270和导管260处于期望的位置,使用者可以在开口217内操纵次级导管265,使得导引器210的限定开口217的较小部分的表面接触并夹紧次级导管265。这样,次级导管265的内腔268可以基本上被阻塞、闭塞、堵塞、夹紧等,以限制和/或基本上防止流体流过其中。夹紧次级导管265可以减少和/或基本上防止流体通过次级导管265泄漏。然后,流体传送装置200可以与流体储存器、流体源、注射器等断开联接,并且安全地丢弃。
如图35-38所示,导管支撑件280a可包括从导管支撑件280a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锁定突起312。锁定突起312的尺寸和形状被设置成使得当流体传送装置300处于第二构造、并且导管支撑件280位于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12并且导管260被引入PIV时,锁定突起312被接纳在锁定件240的臂243,250之一与联接器241之间的空间内,并且阻止锁定件240的臂243,250的第一端部244,251被压下和从PIV释放锁定件240。锁定突起312对锁定件240的释放的干涉要求使用者在将锁定件240从PIV上断开连接之前缩回导管支撑件280和致动器270,从而将导管260从PIV上缩回。这确保了在导管260被接收在PIV内并且可能在患者的静脉内时导引器210不会从PIV中移出。
锁定突起312可以延伸出导引器210中的狭槽218,并且包括在侧向方向上向外延伸的第一部分313、从第一部分313向下延伸的第二部分314、以及从第二部分314向远侧延伸的第三部分315,其中第三部分315进入锁定件240的臂243,250中的一个与联接器241之间的空间。第一部分316可经由狭槽218(并且如果为导管支撑件280提供了接合构件284,则可以是接合构件284)连接到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
替代地,如果锁定件240竖直地定位,则突起可延伸出设置在导引器210的第一构件220中的狭槽218,致动器270的壁277穿过该狭槽。
如图39和40所示,导管支撑件280b可具有一个以上的突起312a、312b,例如,一个突起312a对应于锁定件240的第一臂243、一个突起312b对应于锁定件240的第二臂250。突起312a、312b可包括在导引器210的顶部外表面上方沿侧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公共第一部分316、在导引器310的外表面的相对侧上从第一部分316向下延伸的第二部分317、以及从第二部分317向远侧延伸的第三部分318,其中第三部分318进入锁定件240的臂243、250与联接器241之间的空间。第一部分316经由狭槽218(并且如果为导管支撑件280提供了接合构件284,则可以是接合构件284)连接到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第二突起312b可以是第一突起312a的镜像。
参照图41和42,在又一方面或实施例中,导管支撑件280的支架部分281偏置抵靠导引器210的一部分。支架部分包括悬臂328,所述悬臂具有从导管支撑件280的毂部分282延伸的第一端329和与第一端329相对的第二端330,其中,在组装之前,悬臂328的第二端330限定悬臂的第二端和毂部分之间的第一距离,并且其中,在导引器210内组装之后,悬臂328限定悬臂328的第二端330和毂部分282之间的第二距离,其中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毂部分282和支架部分281之间的间隙足够小,使得悬臂328夹住其所缠绕的导引器210的内部肋部分。这在导引器210和导管支撑件280之间提供了摩擦,使得导管支撑件280不会在重力下移动,而是仅在由组装工具或致动器270推动时移动。这也增加了克服棘爪327所需的力。该间隙通过旋转支架部分281以使支架部分281在装置200的轴向方向上悬挑而产生。悬臂328模制成向下弯曲的形状,但它也可以向下倾斜。
参照图43-45,在又一方面或实施例中,导管支撑件280包括第一端332和与第一端332相对定位的第二端333,其中导管支撑件280的第二端333包括构造成接合导引器210的导入表面335的鼻锥334。鼻锥334与导引器210的导入表面335匹配,并且被构造成当导管支撑件280被一直向远侧推动时自对准。鼻锥334还可以与导引器210以压配合的方式接合,以在其完全行进时将其锁定就位。如上所述,导管支撑件280的后端具有导入通孔的大漏斗。将导管260送入导管支撑件280中的大漏斗中更容易,然后将导管260汇集到导引器210中的小孔中。大漏斗还具有切除部分,从而导管开始进入大漏斗更为容易。导管260可以从支撑件280的后部或从侧部装载。然后在导管260组装之后,将支撑件280向近侧缩回。然后,支撑件280可以被致动器270推回到相同位置,并且相同的鼻锥334可以再次将支撑件280与导引器210对准,以将导管260居中定位在导引器210的孔中。在导引器210中还可以包括止挡件,该止挡件还可以防止支撑件280一直向远侧行进并且防止鼻锥334接触导引器210,以防止可能推动导引器210并影响密封能力的相互作用。
参照图46和47,致动器270包括构造成接合并移动悬臂328的凸轮构件337。致动器270的凸轮构件337构造成将悬臂328提升到棘爪327上方。凸轮构件337是倾斜的,并被构造成接合悬臂328,以通过凸轮作用将其推离棘爪327。如果棘爪327和悬臂328之间的摩擦小于臂328和棘爪327的卡掣,则可以减小将悬臂328推到棘爪327上方的力。这可以通过润滑、涂覆、材料差异、树脂中增加润滑性的添加剂来实现,或者通过使用比棘爪角更浅的角度来实现。棘爪角可以做得更陡,并且该特征将以可接受的力将其提升到陡角的上方。棘爪角甚至可以是方形的,这将需要完全提升臂卡掣以跳过棘爪的特征。更陡的棘爪角的优点是在使用之前将支撑件更牢固地保持就位。
参照图48-51,示出了致动器270的手指接口的其它方面或实施例。具有肋的圆形的几乎平坦的手指接口表面(例如图29中所示的手指接口)需要相当大的力(F),以便获得使其向前滑动所需的摩擦力(X)。来自医护人员的大部分力(F)实际上是向下(Y)推动致动器,这不会推进致动器270。如图48-51所示,改变致动器270的形状允许更多的手指力(F)将其向前(X)推动,并且重新定位肋以更有效地提供摩擦力、或者甚至更小的卡掣力。致动器270可以具有肋(如图所示)、触摸隆起、或粗糙表面,以增加摩擦。
参考图52和53,在又一方面或实施例中,导引器210包括邻近肋236的棘爪338,并且致动器270的远端339包括被构造成当致动器270相对于导引器210移动时接合棘爪338和肋236的突片340。如上所述,突片340与突片273类似,并且功能类似。棘爪338防止致动器270在使用装置200之前向前移动。如图52所示,在现有装置中,致动器夹紧装置位于医护人员推动以使致动器行进的侧部的正下方。如下所示,用于使致动器行进的力的大部分实际上将夹紧装置的顶部向下推入到棘爪中,使得更难克服和行进。将狭槽和突片340移动到致动器340的另一端,这被构造成仍夹紧导引器210、并且将致动器270保持在棘爪338中,但是使致动器270行进的力不再位于突片340的正上方。来自医护人员的向下的力将不再驱动夹紧装置的顶部进入棘爪338,从而使其更难克服,由此减小了推进致动器270所需的力。
参照图54-56,在又一方面或实施例中,棘爪338定位在导引器210的近端部分231和远端部分232中间,其中导引器210包括从近端部分331延伸到棘爪338的行进减速器342。对于较小的规格(例如24Ga)来说,期望减小装置200的激活长度以适应较短的导引器导管并且更少地延伸到静脉中。如图54所示,传统的装置使用限制致动器在远端上的运动的附加部件,所述限制需要附加部件,并且小的导管仍然需要与完全延伸装置一样长。参照图55和56,装置200可以包括行进减速器342作为导引器210的一部分,这保持产品的总零件数量相同。行进减速器342也位于近端部分231处,因此可减小导管260的总长度,这将增加装置的流率。或者,行进减速器342可结合到导引器210的远端部分232中。或大或小的棘爪338和棘齿肋236也是导引器210的一部分,例如第二构件230,因此它们可以被调节和优化以用于较短的激活长度。
参照图57和58,在另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导引器210的第一构件220包括多个栓344,并且导引器210的第二构件230包括被构造成接收相应栓344的多个开口345。栓344通过超声焊接346固定在相应的开口345内,以将导引器210的第一构件220固定到导引器210的第二构件230。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栓344大于开口345。超声能量用于使导引器210与栓344一起振动,直到栓344与开口345之间的重叠部分熔化并结合在一起。然后停止超声能量,熔化的塑料再次硬化,从而产生牢固和紧密的结合部。每个栓344和开口345的界面产生独立的结合部,因此一个栓的失效不会损害其余栓。栓344和开口345还具有有助于将它们彼此对准并捕获可能从接头流走的任何额外塑料的特征件,如图56和58所示。可以使用各种接头类型,包括阶梯接头、对接接头、榫槽接头或剪切接头。
在使用中,如上所述,次级导管的近端部分联接到流体储存器、流体源、注射器、抽空的容器保持器(例如,具有带护套的针或构造成联接到带护套的针)、泵和/或类似物,且流体传送装置的锁定件联接到PIV。致动器相对于导引器移动,以使导管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行进,在第一位置中,导管被设置在锁定件和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的至少一个内,在第二位置中,导管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成超过PIV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导管的远侧表面位于PIV或患者静脉内的期望距离处。当导管已经通过PIV插入期望距离时,从患者抽取血样或将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当样本抽取或注射完成时,致动器相对于导引器移动以从PIV缩回导管,直到至少导管的远侧表面被接收在锁定件内,并且锁定件与PIV脱离接合。

Claims (12)

1.一种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抽取装置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且限定延伸穿过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腔;
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引器,所述导引器限定被构造成能够移动地接收所述导管的内部容积,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将所述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内管线的锁定件;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导管,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导管被布置在所述导引器内,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被布置成超过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所述导引器联接到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所述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内;和
导管支撑件,所述导管支撑件限定通道、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并且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之间,所述导管支撑件包括支架部分和毂部分,所述毂部分包括所述通道并且从所述支架部分延伸,
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导管支撑件的通道到达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将所述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所述致动器接触所述导管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所述导管支撑件,并且
其中,所述导管支撑件的支架部分被偏压抵靠所述导引器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分包括悬臂,所述悬臂具有从所述导管支撑件的毂部分延伸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在组装之前,所述悬臂的第二端限定了在所述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毂部分之间的第一距离,并且其中,在组装到所述导引器内之后,所述悬臂限定了在所述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毂部分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构造成接合所述悬臂并使所述悬臂移动的凸轮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抽取装置还包括定位在所述导引器的狭槽中的棘爪,其中,所述棘爪接合所述导管支撑件以限制所述导管支撑件的移动,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的凸轮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悬臂提升到所述棘爪上方。
5.一种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抽取装置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且限定延伸穿过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腔;
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引器,所述导引器限定被构造成能够移动地接收所述导管的内部容积,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将所述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内管线的锁定件;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导管,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导管被布置在所述导引器内,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被布置成超过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所述导引器联接到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所述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内;和
导管支撑件,所述导管支撑件限定通道、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并且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之间,所述导管支撑件具有第一端和定位成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导管支撑件的通道到达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将所述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所述致动器接触所述导管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所述导管支撑件,并且
其中,所述导管支撑件的第二端包括鼻锥,所述鼻锥被构造成接合所述导引器的导入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引器完全前进时,所述鼻锥能够与所述导引器接合以锁定就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锥以与所述导引器压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导引器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器的导入表面被构造成当所述导管支撑件前进到所述第二位置时自对准。
9.一种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抽取装置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且限定延伸穿过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腔;
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引器,所述导引器限定被构造成能够移动地接收所述导管的内部容积,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将所述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内管线的锁定件;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致动器具有近端和与所述近端相对定位的远端,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以使所述导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导管被布置在所述导引器内,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被布置成超过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所述导引器联接到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所述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内;和
导管支撑件,所述导管支撑件限定通道、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并且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之间,
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导管支撑件的通道到达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将所述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所述致动器接触所述导管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所述导管支撑件,并且
其中,所述导引器包括棘爪和多个肋,并且所述致动器的远端包括突片,所述突片被构造成当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时接合所述棘爪和所述多个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定位在所述导引器的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中间,并且其中,所述导引器包括从所述近端部分延伸到所述棘爪的行进减速器。
11.一种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抽取装置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且限定延伸穿过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腔;
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引器,所述导引器包括附接到第二构件的第一构件,所述导引器限定被构造成能够移动地接收所述导管的内部容积,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将所述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内管线的锁定件;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外部的第一部分和布置在所述导引器的内部容积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导管,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导管被布置在所述导引器内,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导管的远端部分被布置成超过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所述导引器联接到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时,所述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外周静脉内管线内;以及
导管支撑件,所述导管支撑件限定通道、能够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导引器、并且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之间,
其中,所述导管从所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导管支撑件的通道到达所述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将所述导管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所述致动器接触所述导管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器移动所述导管支撑件,并且
其中,所述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包括栓和开口中的一者,并且所述导引器的第二构件包括栓和开口中的另一者,所述栓经由超声焊接而被固定在所述开口内,以将所述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固定到所述导引器的第二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抽取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上的多个栓和位于所述导引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另一个上的用于接收相应的多个栓的多个开口。
CN202310099564.4A 2022-02-11 2023-02-10 血液抽取装置 Pending CN1165849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09336P 2022-02-11 2022-02-11
US63/309,336 2022-0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4932A true CN116584932A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2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9564.4A Pending CN116584932A (zh) 2022-02-11 2023-02-10 血液抽取装置
CN202320185535.5U Active CN219501015U (zh) 2022-02-11 2023-02-10 血液抽取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5535.5U Active CN219501015U (zh) 2022-02-11 2023-02-10 血液抽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3069A1 (zh)
CN (2) CN116584932A (zh)
WO (1) WO2023154835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7771A (en) * 1972-01-10 1973-09-11 Biophysics Corp Int Sterile inserter apparatus
US8366685B2 (en) * 2011-04-26 2013-02-05 Creative Vascular,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hlebotomy through a peripheral IV catheter
US10300247B2 (en) * 2016-02-03 2019-05-28 Velano Vascular,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luid transfer through a placed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1015U (zh) 2023-08-11
US20230293069A1 (en) 2023-09-21
WO2023154835A3 (en) 2023-09-28
WO2023154835A2 (en) 2023-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02213B2 (ja) 配置された末梢静脈カテーテルによる流体移送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US11583661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luid transfer through a placed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CN219501015U (zh) 血液抽取装置
CN219306724U (zh) 流体传输装置
CN219289471U (zh) 流体传输装置
CN118105603A (zh) 通过已放置的外周静脉导管进行流体输送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