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8631B - 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交互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交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8631B
CN116578631B CN202310858642.4A CN202310858642A CN116578631B CN 116578631 B CN116578631 B CN 116578631B CN 202310858642 A CN202310858642 A CN 202310858642A CN 116578631 B CN116578631 B CN 116578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unt value
data processing
data acquisi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86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78631A (zh
Inventor
李峰
黄斌
曹羽丰
吴亚
贺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yi Quantu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586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8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8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8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78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8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20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input/output bus
    • G06F13/2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input/output bus using interrup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交互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数据采集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后将目标数据写入数据处理设备,更新计数值以及生成中断信号,以便数据处理设备基于中断信号获取计数值,并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本申请通过设置中断信号给予数据处理设备读取目标数据提示,无需通过轮训机制循环读取目标数据,能够减少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占用,达到节约资源的技术效果。另外,能够提高对目标数据读取的准确率,还可以避免或者改善无法及时读取到目标数据出现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交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交互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DAQ(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可以采集产品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设备中,以便计算机设备对数据进行分析。DAQ与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数据传输速率更高或者满足数据吞吐率需求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以提高随着DAQ产品采样率的不断提高。
但是,在DAQ向计算机设备写数据的过程中,需要计算机设备循环从DAQ中读取数据的上传状态,以确认数据是否已写入规定的内存。
但这种数据交互方式,计算机设备需要长时间读取数据上传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增加计算机设备的负荷影响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鉴于鉴于现有技术的数据交互方式造成资源浪费且影响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交互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数据采集设备与数据处理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能够降低数据写入导致的资源占用,减轻数据写入给计算机设备带来的负荷,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数据采集及设备,包括:
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携带的目标存储地址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写入目标数据;
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并响应于所述计数值的更新生成中断信号,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
将所述中断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中断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响应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且所述计数值在每次执行所述写操作时更新;
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执行所述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设备,包括:
接收写入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携带的目标存储地址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写入目标数据;
更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并响应于所述计数值的更新生成中断信号,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中断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中断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响应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且所述计数值在每次执行所述写操作时更新;
确定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执行所述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用于基于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的请求,生成传输指令并将所述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设备,所述传输指令携带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地址、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和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
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携带的目标存储地址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写入目标数据,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并响应于所述计数值的更新生成中断信号并将所述中断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所述中断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且所述计数值在每次执行所述写操作更新;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执行所述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交互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数据采集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后将目标数据写入数据处理设备,并更新计数值以及生成中断信号,以便数据处理设备基于中断信号获取计数值,并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本申请通过设置中断信号给予数据处理设备读取目标数据提示,以使数据处理设备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获取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以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进行读取目标数据的操作,无需通过轮训机制循环进行读取目标数据的相关操作,能够减少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占用,达到节约资源的技术效果。另外,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以及所需读取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且只有在计数值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才会从目标存储地址读取目标数据,不仅能够提高对目标数据读取的准确率,还可以避免或者改善由于中断信号丢失导致数据处理设备无法及时读取到目标数据出现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的应用场景图,该应用场景图涉及交互系统,该交互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设备100和数据处理设备200,数据采集设备100能够根据数据处理设备200发送的传输指令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设备200,数据处理设备200可以对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或者存储。
其中,数据采集设备100例如为包括电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传输接口的设备。数据处理设备200例如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位机、单个服务器、服务器集群等。
由于现有的DAQ与计算机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时,在DAQ向计算机设备写数据的过程中,需要计算机设备循环从DAQ中读取数据的上传状态,以确认数据是否已写入DAQ,并在确认写入后从DAQ读取数据以存储在计算机设备中。这种数据交互方式,计算机设备需要长时间读取数据上传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增加计算机设备的负荷影响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以该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与图1中的数据采集设备为例,对该数据交互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图2为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根据传输指令携带的目标存储地址向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写入目标数据;
其中,数据处理设备的个数至少为一个,还可以是多个,例如包括两台台式电脑、三台笔记本电脑或者四台服务器。数据处理设备能够与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并从数据采集设备中接收数据。数据处理设备在接收到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可以是对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例如:存储、筛选、分组、排序、再传输等。
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该传输接口例如为FPGA接口;数据处理设备还可以是通过无线网络与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传输指令是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在预设的条件下通过例如为内部指令生成模块生成的。该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数据采集设备开始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数据。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在生成传输指令后,在传输指令中还封装有用于指示存储数据采集设备写入的数据的目标存储地址,以便数据采集设备有目的的进行写数据的操作。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按照每次只写入一帧数据的方式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目标数据。一帧目标数据的数据大小可以是数据采集设备预设的,还可以是数据处理设备传输指令中携带的,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那么,当数据采集设备接收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后,可以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多帧数据,其中,目标数据是多帧数据中的一帧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方法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与多个数据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接收不同的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那么该传输指令可以是携带有各数据处理设备的唯一标识,以便数据采集设备根据各数据处理设备的传输优先级、预设的传输顺序等传输规则,依次对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数据采集设备与多个数据处理设备之间有序的进行通信,避免出现数据写入混乱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可选的方法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向数据采集设备发送了多个传输指令,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根据传输指令的接收顺序、传输指令的紧急程度、传输指令的优先级等依次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对应的目标数据。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数据采集设备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目标数据的写入操作,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数据采集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后,可以是持续性的向数据处理设备的目标存储地址执行写操作,且在持续性的执行写操作时也会持续性的进行计数值的更新。当然,数据采集设备不会无限制的向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其可以在下面介绍的情况发生的情况下,停止向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也即停止更新计数值。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设备停止更新计数值的一种可选的方法实施例,该方法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终止指令,终止指令是数据处理设备读取待写入数据之后发送的;
其中,数据处理设备还可以是根据自身需求向数据采集设备发送传输指令。例如数据处理设备需要2GB的数据,那么数据处理设备会通过传输指令告知数据采集设备所需数据的大小,所以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中还携带有待写入数据的大小。
当数据处理设备读取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满足待写入数据的大小时,也就表示数据处理设备不再需要数据采集设备向其写入数据,则数据处理设备会生成终止指令,并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
步骤S202,响应于终止指令停止更新计数值。
数据采集设备接收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终止指令后,不再继续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数据,那么其计数值也不会再更新,进一步的也就不会产生中断信号。
本申请中的数据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终止指令,停止与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据交互,避免垃圾数据、不需要的数据等的流入,占用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空间,形成的资源浪费。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采集设备获得目标数据的一种可选的方法实施例,该方法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3,采集初始数据,对初始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获得中间数据,中间数据的大小符合待写入数据的大小;
其中,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通过设置的采集模块、传感器、采集电路等对电信号、声音信号等进行采集,获得初始数据。由于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强的特点,所以数据采集设备在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目标数据,可以是先对采集到的初始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获得具有数字信号特点的中间数据,这样有利于数据的传输。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按照数据处理设备传输指令的要求,采集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相同的初始数据,然后再对该初始数据进行统一的模数转换处理,获得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相同的中间数据,这种统一的处理方式能够提高对数据处理的效率,进而提升数据的传输效率。当然,数据采集设备也可以是采集部分初始数据,然后对部分初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部分中间数据,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S204,将中间数据按照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进行划分,得到目标数据。
其中,为了使得数据采集设备能够更加有序的执行向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所以数据处理设备会提供单次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以便数据采集设备在不需要规划的情况下,按照数据处理设备的传输要求有序的进行数据的写入操作。那么数据处理设备生成的传输指令中,还可以是携带有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
数据采集设备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中间数据后,为了满足数据处理设备的传输要求,需要对中间数据进行划分,将中间数据划分为单次写入数据大小的多个目标数据,并将多个目标数据依次写入数据处理设备的目标存储地址中。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在进行数据交互时,数据采集设备会根据数据处理设备每一次传输数据的数据量的要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不仅能够保证目标数据的写入质量,还可以更好的与数据处理设备的传输要求进行适配,从而更加有序的进行数据的交互,避免出现数据交互混乱的情况,提高数据写入的效率。
可选地,当数据采集设备获得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写入数据处理设备的目标存储地址之前,还会执行如下步骤:
响应于传输指令将计数值置为初始值;计数值为传输指令专用的计数器的值,或者,为数据处理设备专用的计数值的值。
其中,由于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与多个数据处理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交互,还可以是基于数据处理设备的多个传输指令与数据处理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如果不能根据数据处理设备的多个传输指令以及各数据处理设备的多个传输指令加以区分,那么数据交互就会出现混乱、数据写入错误等情况的发生,影响数据交互的正常进行以及数据交互的效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申请可以是为数据处理设备不同的传输指令或者不同的数据处理设备设置有专用的计数器。各计数器为对应的传输指令或者数据处理设备服务。这样设置使得计数操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计数混乱,导致数据处理设备无法确定是否有新的数据写入的问题。
同时,数据采集设备为了使得数据处理设备更好的确定是否需要读取目标数据,可以是在每接收一次传输指令,就将与之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值置为初始置,这样能够避免发生计数值累计次数多导致的计数值较大,不方便读取、存储或者后续计算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数据处理设备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的效率。步骤S30,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并响应于计数值的更新生成中断信号,计数值用于记录数据采集设备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
其中,预设数值可以是数据采集设备为计数值更新预设的计数值每一次增加的数值,该数值例如是1、2、3等。
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每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一帧目标数据,就更新一次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示例性的,数据采集设备上一时刻的计数值为3,当数据采集设备在当前时刻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一帧目标数据后,其计数值更新为4。数据采集设备更新计数值可以使数据处理设备根据计数值的变化更准确的确定是否有目标数据写入,为后续数据处理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从目标存储地址读取目标数据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另外,数据采集设备每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一帧目标数据,还会通过对应的中断信号生成模块生成中断信号,以便数据处理设备根据中断信号进一步的确定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本申请设置中断信号提示数据采集设备执行了写操作,还设置了通过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且只有在确定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执行读取目标数据的操作,能够避免或者改善误读数据或者需要不断的通过轮训机制访问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器获得计数值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达到节约数据处理设备线程资源,提高数据读取成功率的目的。
可选地,当数据采集设备接收到多个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在生成中断信号时,可以是将各数据处理设备对应的唯一标识添加至中断信号,以便将中断信号发送至与唯一标识对应的数据处理设备。
可选地,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通过在所置的初始置的基础上,每向对应的数据处理设备写入一帧目标数据,就按照预设数据对计数值进行自增的方式对计数值进行更新。其中,预设数值例如为1、2、3等,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示例性的,若初始值为0,当数据采集设备向A数据处理设备写入一帧数据后,A数据处理设备对应的第一计数器的计数值就自增为1。这种更新方式不需要其它装置的参与,简单易实现,且获得的计数值能够更直观的反映数据采集设备向数据处理设备的目标存储地址执行写操作的次数。
可选地,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根据第一标识生成中断信号,该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数据处理设备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
步骤S40,将中断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设备;中断信号用于指示数据处理设备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
其中,数据采集设备生成中断信号后,可以是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将中断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设备,该传输接口例如为FPGA接口;数据采集设备还可以是通过无线网络将中断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另外,由于数据采集设备在接受到传输指令后是连续性的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目标数据,且数据采集设备每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一帧目标数据就会产生一个中断信号,当数据采集设备持续性的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目标数据时,数据处理设备也是持续性的接收到多个中断信号。
数据采集设备基于向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目标数据的操作,生成中断信号,并将中断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设备,当数据处理设备接收到中断信号后,可以是根据中断信号读取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以便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及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数据采集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后将目标数据写入数据处理设备,同时更新计数值以及生成中断信号,以便数据处理设备基于中断信号获取计数值,并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本申请通过设置中断信号给予数据处理设备读取目标数据提示,以使数据处理设备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进行读取目标数据的相关操作,无需通过轮训机制循环进行读取目标数据的相关操作,能够减少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占用,达到节约资源的技术效果。另外,数据处理设备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进一步的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以及所需读取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且只有在计数值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才会从目标存储地址读取目标数据,不仅能够提高对目标数据读取的准确率,还可以避免或者改善由于中断信号丢失导致数据处理设备无法及时读取到目标数据出现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下面对数据采集设备执行数据交互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如图5所示,图5为包括如下步骤:
DAQ接收到用户基于PC发送的数据上传指令;
DAQ按照每一次写入一帧数据的方式连续地向PC的第一地址写入数据;
DAQ的计数器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将计数值增加1,且产生中断信号;
当DAQ接收到用户基于PC发送的终止上传指令,停止向PC的第一地址写入数据,且停止更新计数器的计数值以及停止产生中断信号。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以该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与图1中的数据处理设备为例,对该数据交互方法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图6为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响应于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当前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计数值用于记录数据采集设备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且计数值在每次执行写操作时更新;
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包括有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发送器等器件的设备。数据处理设备能够与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通信,并接收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数据。数据处理设备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以便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从自身的目标存储地址读取数据采集设备写入的目标数据。
由于数据采集设备每向数据处理设备写入一帧数据就会将计数值更新一次,所以当数据处理设备接收到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后,可以是向数据采集设备发送请求,获取当前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以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也即确定数据采集设备是否写入目标数据。这样设置能够为数据处理设备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步骤S70,根据计数值确定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在确定计数值增加预定数值的情况下,执行对目标数据的读操作;反之,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在确定计数值未增加预定数值的情况下,禁止执行对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数据处理设备在接收到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后获取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以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进行读取目标数据的操作,无需通过轮训机制循环进行读取目标数据的相关操作,能够减少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占用,达到节约资源的技术效果。另外,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且只有在计数值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才会从目标存储地址读取目标数据,能够提高对目标数据读取的准确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确定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的一种可选的方法实施例,该方法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获取上一计数值,上一计数值为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
其中,上一计数值是指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器显示的计数值,上一计数值可以是数据处理设备从数据采集设备中获取的,还可以是从自身的存储地址中获取的,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S702,若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根据历史实验数据获得的,或者认为设置的。预设阈值例如为0、1等,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数据处理设备在获取了上一计数值后,可以是将当前时刻的计数值与上一时刻的上一计数值作差,并将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在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步骤S703,若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其中,当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数据处理设备根据当前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与上一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上一计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是否执行读取目标数据的操作,能够为数据处理设备是否执行读取目标数据的操作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且该操作是建立在接收到中断信号的基础之上,能够避免数据处理设备通过轮训的方式获取计数值导致线程占用引发的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数据处理设备在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是否执行读取目标数据的操作后,根据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的差值确定需要读取目标数据的数据量。
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预先设置有数据量与差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例如差值为1表征需要读取一帧目标数据,差值为2表征需要读取两帧目标数据等。所以当数据处理设备在确定当前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与上一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后,根据差值与待读取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之间的关系信息,确定待读取目标数据的数据量。这样可以避免或者改善由于中断信号丢失导致数据处理设备无法及时读取到目标数据出现的读取数据存在误差的问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接收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之前的一种可选的操作步骤,该步骤包括:
步骤S801,基于获取目标数据的请求,生成传输指令,传输指令携带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地址、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和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
其中,获取目标数据的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数据处理设备上的输入模块输入的请求,还可以是数据处理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在预定的事件发生的情况下生成的,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在获取目标数据的请求的触发下,通过其上设置的指令生成模块生成传输指令。且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有序性以及适应性。数据处理设备在向数据采集设备发送传输指令前,还可以是将存储目标数据的存储地址、待写入数据的大小以及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封装至传输指令,或者与传输指令打包,然后再将封装或者打包后的传输指令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
步骤S802,将传输指令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以指示数据采集设备根据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和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向目标存储地址写入目标数据。
其中,数据处理设备生成的传输指令,在通过接口或者无线网络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后,用于指示数据采集设备根据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和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向目标存储地址写入目标数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数据处理设备在接收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之前,会基于目标数据的请求生成传输指令,以指示数据采集设备根据传输指令的要求写入目标数据,这样能够避免数据采集设备在数据处理设备不需要新的数据写入的情况下,对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导致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空间和/或传输线程被长时间占用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数据处理设备还可以是在接收到自身所需数据量的目标数据后,通过其内设置的指令生成模块生成终止指令,并通过接口或者无线网络将终止指令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以指示数据采集设备执行停止更新计数器的计数值、停止生成中断信息、停止写入数据等的操作。
下面对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数据交互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如图9所示,图9为包括如下步骤:
PC基于用户输入的数据需求,向DAQ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接收DAQ发送的中断信号;
读取DAQ的计数器计数值,根据计数值确定第一地址中是否存在数据写入;
当确定第一地址中存在数据写入,从第一地址中读取数据;
当确定所需的数据全部读取,生成终止上传指令,并发送给DAQ。
下面,结合图10对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DAQ和PC之间通过PCIE总线进行数据传输,DAQ中包括PCIE IP核、中断产生模块以及帧计数器,其可以实现PCIE协议物理层到数据链路层、再到事务层的协议接口信号转换。中断产生模块用于在DAQ每一次向PC写入一帧数据时,产生中断信号。帧计数器用于在DAQ每一次向PC写入一帧数据时,对写入数据的操作进行记录。
PC包括内存空间、上位机软件以及中断控制器,内存空间用于存储DAQ写入的数据。上位机软件用于读取DAQ计数器的计数值,并通过计数值确定是否从内存空间中读取数据。中断控制器用于响应DAQ发送的中断信号,并触发上位机软件读取DAQ计数器的计数值。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相反,流程图中描绘的步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
进一步参考图11,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交互的数据采集设备1100的示例性结构框图,该数据采集设备1100包括接收写入模块1101、更新生成模块1102以及发送模块1103。
接收写入模块1101,用于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根据传输指令携带的目标存储地址向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写入目标数据;
更新生成模块1102,用于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并响应于计数值的更新生成中断信号,计数值用于记录数据采集设备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
发送模块1103,用于将中断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设备;中断信号用于指示数据处理设备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1100还包括接收停止模块,
接收停止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终止指令,终止指令是数据处理设备读取待写入数据之后发送的;响应于终止指令停止更新计数值。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1100还包括采集划分模块,
采集划分模块,用于采集初始数据,对初始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获得中间数据,中间数据的大小符合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将中间数据按照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进行划分,得到目标数据。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设备1100还包括重置模块,
重置模块,用于响应于传输指令将计数值置为初始值;计数值为传输指令专用的计数器的值,或者,为数据处理设备专用的计数值的值。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更新生成模块1102,还用于在初始值的基础上,将计数值自增预设数值。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更新生成模块1102,还用于根据第一标识生成中断信号,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数据处理设备根据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目标数据。
应当理解,数据采集设备1100中记载的诸单元或模块与参考图2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数据采集设备11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数据采集设备1100中的相应单元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单元相互配合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进一步参考图12,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交互的数据处理设备1200的示例性结构框图,该数据处理设备1200包括响应获取模块1201以及确定执行模块1202。
响应获取模块1201,用于响应于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当前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计数值用于记录数据采集设备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且计数值在每次执行写操作时更新;
确定执行模块1202,用于根据计数值确定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执行模块1202,具体用于获取上一计数值,上一计数值为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若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若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设备1200还包括生成传输模块,
生成传输模块,用于基于获取目标数据的请求,生成传输指令,传输指令携带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地址、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和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将传输指令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以指示数据采集设备根据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和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向目标存储地址写入目标数据。
应当理解,数据处理设备1200中记载的诸单元或模块与参考图6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数据处理设备12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数据处理设备1200中的相应单元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单元相互配合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下面参考图1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采集设备或数据处理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3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计算机系统13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03中,还存储有系统1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301、ROM 1302以及RAM 1303通过总线1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305也连接至总线13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3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3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3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3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309。通信部分13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3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305。可拆卸介质13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3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3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图2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3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XX单元、YY单元以及ZZ单元。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XX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XX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公式输入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携带的目标存储地址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写入目标数据,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并响应于所述计数值的更新生成中断信号并将所述中断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所述中断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且所述计数值在每次执行所述写操作更新;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执行所述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包括:获取上一计数值,所述上一计数值为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若所述计数值与所述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执行所述目标数据的读操作;若所述计数值与所述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禁止执行所述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在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是否执行读取目标数据的操作后,根据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的差值确定需要读取目标数据的数据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
接收写入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携带的目标存储地址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写入目标数据;
更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并响应于所述计数值的更新生成中断信号,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中断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中断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指令还携带待写入数据的大小,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终止指令,所述终止指令是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读取所述待写入数据之后发送的;
响应于所述终止指令停止更新所述计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指令还携带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还用于:
采集初始数据,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获得中间数据,所述中间数据的大小符合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大小;
将所述中间数据按照所述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进行划分,得到所述目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写入目标数据之前,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传输指令将所述计数值置为初始值;所述计数值为所述传输指令专用的计数器的值,或者,为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专用的计数值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包括:
在所述初始值的基础上,将所述计数值自增所述预设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中断信号,包括:
根据第一标识生成所述中断信号,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响应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且所述计数值在每次执行所述写操作时更新;
确定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还用于:
基于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的请求,生成传输指令,所述传输指令携带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地址、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和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
将所述传输指令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以指示所述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大小和所述单次写入数据的大小向所述目标存储地址写入所述目标数据。
10.一种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交互,所述交互方法,包括:
在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中,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传输指令,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携带的目标存储地址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写操作,写入目标数据;根据预设数值更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并响应于所述计数值的更新生成中断信号,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将所述中断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中断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是否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在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中,响应于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中断信号,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所述计数值用于记录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写操作的次数,且所述计数值在每次执行所述写操作时更新;根据所述计数值确定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或者禁止执行目标数据的读操作,包括:获取上一计数值,所述上一计数值为所述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若所述计数值与所述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执行所述目标数据的读操作;若所述计数值与所述上一计数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禁止执行所述目标数据的读操作,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在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是否执行读取目标数据的操作后,根据计数值与上一计数值的差值确定需要读取目标数据的数据量。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858642.4A 2023-07-13 2023-07-13 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交互系统 Active CN116578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8642.4A CN116578631B (zh) 2023-07-13 2023-07-13 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交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8642.4A CN116578631B (zh) 2023-07-13 2023-07-13 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交互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8631A CN116578631A (zh) 2023-08-11
CN116578631B true CN116578631B (zh) 2023-10-13

Family

ID=8753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8642.4A Active CN116578631B (zh) 2023-07-13 2023-07-13 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交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863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8042B1 (en) * 2015-03-11 2016-07-19 Symantec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input from users to prevent data loss
CN109815176A (zh) * 2019-01-14 2019-05-28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特定dma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0597744A (zh) * 2019-08-30 2019-12-2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传输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363763A (zh) * 2020-11-13 2021-02-12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103046A (ja) * 2020-12-25 2022-07-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信号生成装置
CN114791932A (zh) * 2022-04-29 2022-07-26 沈阳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标识数据采集方法
CN114880259A (zh) * 2022-07-12 2022-08-09 北京象帝先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2398A (zh) * 2022-08-02 2022-11-04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25998A (zh) * 2023-05-10 2023-06-06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Dma数据传输系统
CN116243755A (zh) * 2023-05-09 2023-06-09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7214A1 (en) * 2006-10-05 2008-05-29 Holt John M Contention detection with counter rollover
US8302109B2 (en) * 2009-02-24 2012-10-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ptimized queuing system
US8645589B2 (en) * 2009-08-03 2014-02-04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in real time applications
US20150055419A1 (en) * 2013-08-23 2015-02-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ntroller, memory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8042B1 (en) * 2015-03-11 2016-07-19 Symantec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input from users to prevent data loss
CN109815176A (zh) * 2019-01-14 2019-05-28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特定dma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0597744A (zh) * 2019-08-30 2019-12-2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传输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363763A (zh) * 2020-11-13 2021-02-12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103046A (ja) * 2020-12-25 2022-07-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信号生成装置
CN114791932A (zh) * 2022-04-29 2022-07-26 沈阳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标识数据采集方法
CN114880259A (zh) * 2022-07-12 2022-08-09 北京象帝先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2398A (zh) * 2022-08-02 2022-11-04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43755A (zh) * 2023-05-09 2023-06-09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CN116225998A (zh) * 2023-05-10 2023-06-06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Dma数据传输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龙雷 ; .基于FPGA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电子科技.2014,(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8631A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4035B2 (en) Virtual computer system, management computer, and virtual computer management method
CN109144696B (zh)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280981A1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US20170185454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of Task
CN108874324B (zh) 一种访问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3920A (zh) 一种埋点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4006788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outputting log,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8337301A (zh) 应用程序的网络请求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928561A (zh) 车辆控制器软件版本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6627333A (zh) 日志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78631B (zh) 数据交互方法、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交互系统
CN113473086A (zh) 视频播放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智慧高速大屏
CN115842789B (zh) 数据包调度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6864A (zh) 一种数据延时删除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704198B (zh) 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CN116185799A (zh) 中断时间获取方法、装置、系统、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34378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5535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87793A (zh) 响应消息的缓冲方法及服务器
CN111159244B (zh) 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US8799927B1 (en) Techniques for use with repetitive event occurrences
CN110908886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81060B (zh) 一种接口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69182A (zh) 一种崩溃率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702239A (zh) 一种网络多媒体资源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088 floor 1-4, zone a, building E2, phase II,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2800, innovation Avenue, high tech Zone,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oyi Quantu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floor 1-4, zone a, building E2, phase II,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2800, innovation Avenue, high tech Zone,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yi Quantum (Hefei)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