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8209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8209A
CN116578209A CN202310550094.9A CN202310550094A CN116578209A CN 116578209 A CN116578209 A CN 116578209A CN 202310550094 A CN202310550094 A CN 202310550094A CN 116578209 A CN116578209 A CN 116578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target
target object
data
applica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00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etease Bambo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etease Bambo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etease Bambo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etease Bambo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00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82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8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8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 G06Q10/1095Meeting or appoin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08Annexed information, e.g. attach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6Unified messaging, e.g. interactions between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工作台,工作台用于展示多个应用界面,多个应用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不同应用中的数据能够通过拖拽实现交互,促进了各个应用之间的相互协作,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计算机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工作台是用户日常进行办公的平台,也即该协同办公类产品的首页,用户可在该页面进行邮箱、即时通讯、日历、云文档等相关功能的操作。相关技术中的工作台产品中的应用模块十分丰富,但当用户需要调用多个应用协作办公时,由于各个应用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各个应用之间的协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相关技术中工作台在调用多个应用时,各个应用之间无法交互。
为此,在本上下文中,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工作台,工作台用于展示多个应用界面,多个应用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
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
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通讯类应用,第二应用界面用于展示联系人信息;
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若目标区域位于联系人信息处,则基于通讯类应用,将目标对象的数据发送至与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事件备忘类应用,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文本元素;
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基于事件备忘类应用,创建包含文本元素的事件备忘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在第二应用界面内展示目标对象。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线上会议类应用,第一应用界面用于展示联系人列表,目标对象的数据用于指示联系人列表中的目标联系人;
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基于线上会议类应用,向目标联系人发送会议邀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线上会议类应用,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即时通讯组件;
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将线上会议类应用的通讯方式,调整为与即时通讯组件相应的通讯方式,即时通讯组件包括文本通讯组件、语音通讯组件和视频通讯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文件管理类应用;
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基于文件管理类应用,存储目标对象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目标区域位于工作台中的空白区域,则将第一应用界面以及目标对象共同移动至空白区域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多个应用界面中任一指定应用界面的边框拖拽操作,调整指定应用界面的尺寸;
根据指定应用界面的尺寸,调整指定应用界面的显示内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台还包括全局搜索组件;
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全局搜索组件,接收待搜索信息;
在多个应用界面分别对应的应用程序中搜索待搜索信息,得到搜索结果;
在工作台中显示搜索结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工作台,工作台用于展示多个应用界面,多个应用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装置包括:
拖拽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
传递模块,用于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不同应用中的数据能够通过拖拽实现交互,促进了各个应用之间的相互协作,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工作台界面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界面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拖拽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拖拽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拖拽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拖拽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拖拽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拖拽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拖拽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拖拽交互方法示意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公开,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下面参考本公开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
发明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集成有多项办公相关功能的工作台产品被广泛应用,例如,钉钉、飞书等产品。
本发明人发现,在相关技术的工作台产品中,尽管均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功能和应用,但各项功能和应用往往隐藏在工作台的二级菜单甚至三级菜单中,不利于用户的使用。此外,在多任务场景下,由于各项功能和应用相对独立,因此相互之间无法进行交互,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效率低下。
例如,当用户希望将邮件的附件通过即时通讯类应用发送给指定联系人时,相关技术中需要先将邮件的附件下载至计算机本地的硬盘中,随后打开即时通讯类应用,再进入指定联系人的通讯窗口,随后将邮件的附件放入该通讯窗口中,最后点击发送按钮将其发出。
为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工作台可以展示多个应用界面,所述多个应用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其中,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可以为同一应用对应的应用界面,也可以是不同应用对应的应用界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该工作台,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可以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由此,本公开能够结合工作台中应用界面的展示方式及多个应用之间的交互策略,共同提升用户对于应用的操作效率。
仍以上述场景为例,在利用本公开提供的方案中,当用户希望将邮件的附件通过即时通讯类应用发送给指定联系人时,仅需将邮件附件拖拽至即时通讯类应用中的指定联系人上即可实现附件的发送。
在介绍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公开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应用场景总览
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由电子设备如处理器执行相应的软件代码实现,也可由电子设备在执行相应的软件代码的同时,通过和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来实现。示例性地,该电子设备上设有可运行工作台程序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Linux、Android等。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文本处理方法或文本处理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100包括终端101和服务器102。终端101通过网络连接服务器102,网络可以是广域网或者局域网,又或者是二者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1可以接收用户的针对工作台中目标对象的交互操作(例如,拖拽操作)。终端101在收到用户的交互操作后,可以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
示例性地,终端101可以包括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等。终端101上还可以设置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是应用程序客户端或者浏览器客户端等。
示例性地,服务器102既可以为单独配置的支持各种业务的一个服务器,亦可以配置为一个服务器集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图1中示出的终端和服务器的数量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和服务器,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方法
下面结合图1提供的应用场景,参考图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首先,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电子设备执行。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工作台。
示例性地,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工作台的界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工作台300可以中包括多个原子设计的功能图标301,这些功能图标301作为工作台中最小可操作的独立功能单元,用于为工作台300中集成的应用提供相应的入口,例如图3中的功能图标301从左至右依次对应通讯录应用、即时通讯应用以及邮箱应用。通过对功能图标301进行点击或触控,可以启动相应的应用,并展示相应的应用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300可以展示多个应用界面302,其中多个应用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示例性地,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可以用于指示工作台中的同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例如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均为即时通讯类应用的应用界面。当然,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还可以用于指示工作台中的不同应用的应用界面,例如,第一应用界面为即时通讯类应用的应用界面,第二应用界面为文件管理类应用的应用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300还可以展示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303,以便示出与当前登录用户相关的用户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应用界面可以是工作台集成的任一应用的应用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界面可以向用户展示应用详情。例如,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应用界面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第一应用界面为即时通讯类应用时,第一应用界面可以向用户展示联系人信息401以及用户与各个联系人之间传递的最新消息402。示例性地,当用户通过交互操作选中第一应用界面中的特定联系人信息时,可以显示消息回复窗口403,以便快捷回复该联系人的最新消息。其中,交互操作可以是点击操作、悬浮操作,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通过对应用详情的展示,可以使用户在对应用的使用过程中减少冗余的交互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针对工作台展示的多个应用界面中任一指定应用界面的边框拖拽操作,可以调整指定应用界面的尺寸。根据指定应用界面的尺寸,可以调整指定应用界面的显示内容。
请参照图5,图5以日历应用为例,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应用界面尺寸调整方法示意图。
在图5中,通过将日历应用的右边框向右侧进行拖拽,可以实现对其界面尺寸的调整。由于其界面尺寸的增大,可以利用其界面展示日历应用的详情,例如,展示具体的日期、星期以及时间,从而使用户无需操作,即可浏览该应用的详情,提升了用户的浏览效率。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使用习惯,自定义应用界面的显示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可以是第一应用界面中展示的任意对象。示例性地,目标对象可以是文本、图像、文件等静态对象,也可以是可交互控件、按钮、窗口等界面元素。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区域可以是工作台中的任意区域。例如,目标区域可以是工作台中的其他应用界面,也可以是工作台中的空白区域。当然,目标区域也可以在第一应用界面内,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区域位于工作台中的空白区域,则可以将第一应用界面以及目标对象共同移动至空白区域处。例如,图6中通过对事件备忘应用中的目标对象进行拖拽,从而将事件备忘应用对应的应用界面以及目标对象共同移动至工作台中的空白区域。
示例性地,工作台中展示的各个应用界面以及功能图标可以以网格的方式对齐排列,以便保证工作台整体界面的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拖拽操作可以分解为开始拖拽、移动目标对象、结束拖拽三个动作。示例性地,拖拽操作可以通过鼠标实现,例如,通过在目标对象上点击鼠标开始拖拽操作,通过移动鼠标以完成目标对象的移动,通过释放鼠标的点击操作以结束拖拽。当然,拖拽操作还可以通过触控滑动的方式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202,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一应用界面类似,第二应用界面也可以向用户展示应用详情,针对第二应用界面的详细说明可参照以上第一应用界面,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的数据,可以包含用于展示目标对象(例如,文本、图像)的渲染数据,也可以包含用于实现特定功能(例如,实现语音通话功能)的程序代码。应理解,需要传递的目标对象的数据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确定,目标对象的数据可以是目标应用能够处理的任意类型的数据。
目标应用可以是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对第二应用界面的交互操作,实现对目标应用的使用。示例性地,第二应用界面可为目标应用提供数据输入接口,用户可通过第二应用界面向目标应用中输入数据,例如,通过键盘等外设直接输入数据,或通过拖拽的方式向目标应用中传递数据。
S203,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目标应用可以是文件管理类应用。此时,通过将目标对象(例如,图7中即时通讯类应用接收到的会议文件)拖拽至文件管理类应用中,可以基于文件管理类应用,存储目标对象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目标应用可以是通讯类应用(例如,即时通讯类应用、邮箱类应用、线上会议类应用等,即能够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应用程序),第二应用界面可用于展示联系人信息。此时,通过将目标对象(例如,图8中文件管理类应用存储的会议文件)拖拽至第二应用界面展示的联系人信息处,可以基于通讯类应用,将目标对象的数据发送至与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目标应用可以是事件备忘类应用,目标对象的数据可包括文本元素。此时,通过将第一应用界面中的文本元素拖拽至事件备忘类应用的界面中,可以基于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事件备忘类应用,创建包含文本元素的事件备忘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目标应用可以是线上会议类应用,第一应用界面可用于展示联系人列表,目标对象的数据可用于指示联系人列表中的目标联系人。此时,通过将目标联系人拖拽至线上会议类应用的界面中,可以基于线上会议类应用,向目标联系人发送会议邀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目标应用可以是线上会议类应用,目标对象的数据可包括即时通讯组件。
即时通讯组件可以为会议参与人员提供基于网络的实时交流途径,示例性地,即时通讯组件可以允许参加会议的双方或多方通过网络实时传递文字消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组件可以包含文本通讯组件、语音通讯组件和视频通讯组件中的任一种通讯组件,当然也可以包括多种通讯组件的组合。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即时通讯组件可以同时包括语音通讯组件和视频通讯组件,以满足线上会议中视频通话的需求。
通过将即时通讯组件拖拽至线上会议类应用的界面中,可以将线上会议类应用的通讯方式,调整为与即时通讯组件相应的通讯方式。
例如,如图11所示,通过将包含文本通讯组件的即时通讯组件拖拽至线上会议类应用的应用界面中,可以将线上会议中的语音视频通讯组件替换为文本通讯组件,进而将线上会议的会议方式调整为通过文字交流的方式。
换言之,通过将即时通讯组件拖拽至线上会议类应用的界面中,可以将当前界面展示的通讯方式替换为即时通讯组件包含的通讯方式,从而便于用户快速切换会议方式,满足不同场景下会议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第二应用界面内展示目标对象。
其中,目标对象在第二应用界面中的展示方式可能与其在第一应用界面中的显示方式相同,也可能不同。目标对象在第二应用界面中的展示方式可以根据第二应用界面的大小确定,也可以根据目标对象或目标应用的类型确定。
例如,请参照图12,在目标对象为文件的情况下,通过将文件拖拽至线上会议类应用的界面中,可以在线上会议类应用的界面中向会议参与人员展示该文件的内容,以便在会议中分享。其中,该文件的内容可以在会议类应用的界面中被完整展示,以便用户查看其中的信息。当然,该文件也可以显示为缩略图或可交互的图标按钮以免遮挡会议类应用中的其他显示元素,用户可以通过预设的交互操作(例如点击、悬浮等)将其放大,从而在必要时查看该文件的详细内容。
在目标对象为日程类应用的情况下,通过将该日程类应用拖拽至线上会议类应用的界面中,可以在线上会议类应用中向会议参与人员展示日程信息,以便在会议中商定日期或分享日程。其中,日程信息可以被完整展示,例如按照“月、日、时”的方式对日程进行细粒度展示,根据线上会议类应用中界面的大小,也可以仅对日程进行包含“月、日”的粗粒度展示。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其进行调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第二应用界面中可以预留有显示区域,以便展示目标对象。当目标对象被拖拽至该显示区域时,可以在该显示区域内展示目标对象。此外,当多个目标对象依次被拖拽至显示区域时,可以将多个目标对象组合后共同展示,也可以将在后拖拽的目标对象叠加在先拖拽的目标对象之上,还可以利用在后拖拽的目标对象替换在先拖拽的目标对象,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应用界面的详细展示,可以使用户聚焦在当前工作内容下的核心需求。同时,通过建立不同应用间的拖拽交互逻辑,使各个应用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并使信息的流转操作路径大幅缩短,用户操作更加高效,进而使多应用协作办公的效率极大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中还可设有全局搜索组件。具体地,基于全局搜索组件,工作台可以接收待搜索信息。通过在多个应用界面分别对应的应用程序中搜索该待搜索信息,可以得到搜索结果,进而将搜索结果通过工作台向用户展示。
示例性地,全局搜索组件可以包含搜索框和搜索控件。其中,搜索框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搜索信息,通过触发搜索控件,可以使用户完成对待搜索信息的检索。应当理解,全局搜索组件的搜索范围可以包含工作台中全部应用的数据,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指定具体的检索范围(例如,指定时间段、指定应用)以便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或根据应用对搜索结果进行分类显示。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全局检索组件,可以减少用户在针对不同应用进行检索时的切换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中还可设有天气组件、时间组件、消息提醒组件等,从而优化用户对于工作台的使用体验,并为用户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关怀。
示例性存储介质
在介绍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方法之后,接下来,参考图13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存储介质进行说明。
图13显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3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300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1300。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本公开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300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300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300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示例性装置
在介绍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存储介质之后,接下来,参考图14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图1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处理装置1400可应用于工作台。示例性地,工作台用于展示多个应用界面,其中多个应用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
具体地,该数据处理装置1400包括:拖拽模块1401、传递模块1402和处理模块1403。
其中,拖拽模块1401,用于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传递模块1402,用于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处理模块1403,用于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通讯类应用,第二应用界面用于展示联系人信息。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若目标区域位于联系人信息处,则基于通讯类应用,将目标对象的数据发送至与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事件备忘类应用,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文本元素。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基于事件备忘类应用,创建包含文本元素的事件备忘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在第二应用界面内展示目标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线上会议类应用,第一应用界面用于展示联系人列表,目标对象的数据用于指示联系人列表中的目标联系人。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基于线上会议类应用,向目标联系人发送会议邀请。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线上会议类应用,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即时通讯组件。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将线上会议类应用的通讯方式,调整为与即时通讯组件相应的通讯方式,即时通讯组件包括文本通讯组件、语音通讯组件和视频通讯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文件管理类应用。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基于文件管理类应用,存储目标对象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若目标区域位于工作台中的空白区域,则将第一应用界面以及目标对象共同移动至空白区域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响应于针对多个应用界面中任一指定应用界面的边框拖拽操作,调整指定应用界面的尺寸;根据指定应用界面的尺寸,调整指定应用界面的显示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还包括全局搜索组件。处理模块1403还用于,基于全局搜索组件,接收待搜索信息;在多个应用界面分别对应的应用程序中搜索待搜索信息,得到搜索结果;在工作台中显示搜索结果。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示例性电子设备
在介绍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和数据处理装置之后,接下来,参考图15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图15显示的电子设备1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5所示,电子设备15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5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5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5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520和处理单元1510)的总线1530。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15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15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10可以执行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如下步骤: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目标对象拖拽至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若目标区域位于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基于目标应用,处理目标对象的数据。
存储单元15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5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5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5203。
存储单元15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5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5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5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530可以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电子设备15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5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5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5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5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15所示,网络适配器1560通过总线1530与电子设备15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5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数据处理装置的若干单元/模块或子单元/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模块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公开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以进行受益,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公开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展示多个应用界面,所述多个应用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所述目标对象拖拽至所述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
若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所述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
基于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为通讯类应用,所述第二应用界面用于展示联系人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若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联系人信息处,则基于所述通讯类应用,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发送至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为事件备忘类应用,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文本元素;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事件备忘类应用,创建包含所述文本元素的事件备忘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在所述第二应用界面内展示所述目标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为线上会议类应用,所述第一应用界面用于展示联系人列表,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用于指示所述联系人列表中的目标联系人;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线上会议类应用,向所述目标联系人发送会议邀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为线上会议类应用,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即时通讯组件;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将所述线上会议类应用的通讯方式,调整为与所述即时通讯组件相应的通讯方式,所述即时通讯组件包括文本通讯组件、语音通讯组件和视频通讯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为文件管理类应用;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文件管理类应用,存储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展示多个应用界面,所述多个应用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界面和第二应用界面,所述装置包括:
拖拽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界面中目标对象的拖拽操作,将所述目标对象拖拽至所述工作台中的目标区域;
传递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应用界面内,则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传递至所述第二应用界面对应的目标应用中;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目标对象的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550094.9A 2023-05-12 2023-05-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782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0094.9A CN116578209A (zh) 2023-05-12 2023-05-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0094.9A CN116578209A (zh) 2023-05-12 2023-05-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8209A true CN116578209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3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0094.9A Pending CN116578209A (zh) 2023-05-12 2023-05-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82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085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on sessions
CN112583700B (zh) 群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449303B2 (en) Notebook driven accumulation of meeting documentation and notations
CN104951546B (zh) 在即时通信软件中订阅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962427B2 (en) Auto-generated object for impromptu collaboration
US11836679B2 (en) Object for pre- to post-meeting collaboration
US20140082521A1 (en) Email and task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user interface
WO2014186303A2 (en) Automatic creation of calendar items
WO2010083525A1 (en) Tool and method for mapping and viewing an event
KR102127336B1 (ko) Vip의 메시지를 관리하는 기능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단말
CN112732386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0536558B2 (en) Platform agnostic modular framework
CN114556389A (zh) 保持对重要任务的跟踪
EP3766025A1 (en) Driving contextually-aware user collaboration based on user insights
KR20150116554A (ko) 컨텐츠에 포함된 요소의 클립보드 데이터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1684442B (zh) 用于实现笔记服务的系统、方法和软件
CN113971392A (zh) 一种文档编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hurtz Application Sharing from Mobile Devices with a Collaborative Shared Display
CN11657820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303464B2 (en) Associating content items with images captured of meeting content
CN114327221A (zh) 合照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3767408A (zh) 上下文外联系人活动的上下文内显示
KR20200049464A (ko) 캘린더 내에서 선택된 일정과 관련된 정보를 자동으로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4968025B (zh) 评论信息的发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902228B1 (en) Interactive user st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