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3785A -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3785A
CN116573785A CN202310471897.5A CN202310471897A CN116573785A CN 116573785 A CN116573785 A CN 116573785A CN 202310471897 A CN202310471897 A CN 202310471897A CN 116573785 A CN116573785 A CN 116573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verse osmosis
tank
pump
ultrafil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718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国
戚江平
曲欣
潘浩
秦乐
张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Tian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Tian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Tian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Tian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718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3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3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3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5/00Softening water; Preventing scale; Adding scale preventatives or scale removers to water, e.g. adding sequestering agents
    • C02F5/02Softening water by precipitation of the hardn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软化过滤单元、超滤单元和反渗透单元,通过软化过滤单元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化学浓水或中水的Mg2+、Ca2+及悬浮物,然依次经过超滤和反渗透处理,通过对软化过滤单元、超滤单元及反渗透处理单元的改进设计,可显著降低此类废水中的硬度、导电率和氯离子含量。本发明通过工艺流程的改造设置,有效解决电场内对厂区内中和再生废水以及化学RO浓盐水及中水回用时氯离子、电导率、硬度难以达标的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与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中水一般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其污水来源的组成主要是城市生活和工业排放的污水。城市污水具有数量巨大、成本廉价、供应可靠等特点,对其开展净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研究,实现污水资源化,缓解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化学浓水一般认为是指超滤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等物质的废水或反渗透(RO)脱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盐的废水。此类废水的共同特点是氯离子浓度、电导率及硬度偏高,约为现有废水的2倍以上,水质不稳定,使用此类废水最大的难点在于此类废水中的氯离子、电导率、硬度这3个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及方法,通过工艺流程的改造设置,有效解决电场内对厂区内中和再生废水以及化学RO浓盐水及中水回用时氯离子、电导率、硬度难以达标的技术难题。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包括:
软化过滤单元,所述软化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调节池提升泵、高密池、变孔隙滤池和清水池,所述高密池内分隔为依次连通的快速搅拌区、慢速搅拌区和沉淀区,所述快速搅拌区和慢速搅拌区内均设置搅拌器,所述快速搅拌区的顶部开设碱液投加口和碳酸钠投加口,所述慢速搅拌区的顶部开设助凝剂及絮凝剂投加口,所述调节池提升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调节池的排水口、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快速搅拌区的进水口;
超滤单元,所述超滤单元包括超滤提升泵、超滤装置和超滤产水池,所述超滤提升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口,所述超滤装置的淡水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产水池、浓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调节池;
反渗透单元,所述反渗透单元包括反渗透供料泵、反渗透装置、反渗透产水池和反渗透浓水池,所述反渗透供料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产水池的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反渗透淡水池、浓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浓水池和所述调节池,所述反渗透浓水池的出水口通过浓水泵接入脱硫工艺水箱。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慢速搅拌区顶部的碱液投加口连接碱液输送管路、碳酸钠投加口连接碳酸钠输送管路;所述慢速搅拌区顶部的助凝剂及絮凝剂投加口连接助凝剂及絮凝剂输送管路。
可选的,所述慢速搅拌区与沉淀区之间通过溢流连通;所述沉淀区内上部设置斜管,所述斜管上方设置溢流堰,所述沉淀区与变孔隙滤池之间通过溢流堰溢流连通,来自慢速搅拌区的溢流清液从斜管下方进水,斜管下方进行慢速搅拌。
可选的,所述软化过滤单元还包括化学污泥泵,所述化学污泥泵的进泥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沉淀区的排泥口、出泥口通过管路接入脱硫石灰石浆液箱;所述慢速反应区的底部排泥口也通过管路接入化学污泥泵的排泥管路。
可选的,所述变孔隙滤池的进水口前端设置盐酸投加点。
可选的,所述清水池与变孔隙滤池之间还设有反冲洗水泵,所述反冲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清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变孔隙滤池的出水口。
可选的,所述超滤单元中还设置自清洗过滤器,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设置于超滤装置前端,所述超滤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进水口,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口。
可选的,所述超滤单元中还设置超滤清洗水泵和/或CEB冲洗水泵,所述超滤清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产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超滤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所述CEB冲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产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超滤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所述CEB冲洗水泵的出水管路上设置加药口,用于投加酸、碱或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超滤装置的反冲洗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调节池。
可选的,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反渗透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增压泵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所述反渗透供料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高压泵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高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增压泵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增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浓水池和所述调节池,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淡水出口均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淡水池。
可选的,所述反渗透单元中还设置反渗透清洗水泵,所述反渗透清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产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所述反渗透产水池内淡水通过产水外排泵进行产水外排或通过回用水泵进行系统内回用;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反冲洗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调节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方法,包括:
调节池内的化学浓水或中水经调节池提升泵送入高密池的快速搅拌区,启动快速反应区内搅拌器,向快速搅拌区内的废水中投加碱液和碳酸钠,调节废水的pH值至10.5~11.0,沉淀废水中的Mg2+和Ca2+
快速搅拌区的出水进入慢速搅拌区,启动慢速反应区内搅拌器,向慢速搅拌区内投加助凝剂和絮凝剂,在慢速搅拌区完成助凝、絮凝和初步沉淀分层,上层清液溢流至沉淀区进行精沉淀,底部污泥经管路送至脱硫石灰石浆液箱;
沉淀区内沉降分离后的底部污泥去脱硫石灰石浆液箱或回流至慢速搅拌区,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排至变孔隙滤池,进入变孔隙滤池前向废水中加盐酸调节废水的pH值至中性;
经变孔隙过滤器过滤后的滤液进入清水池中暂存,定期通过反清洗冲洗泵抽取清水池中的清水对变孔隙滤池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出水送入调节池;
清水池内的废水通过超滤提升泵送至超滤装置中,经超滤处理后的淡水送入超滤产水池、浓水送至调节池,投加盐酸调节超滤产水池内淡水pH值至6.5-8;定期通过超滤清洗水泵利用超滤产水池内淡水对超滤装置进行反冲洗;
超滤产水池内的淡水通过反渗透供料泵送至反渗透装置内的反渗透高压泵,经反渗透高压泵送入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经一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浓水由反渗透增压泵送至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经二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浓水一部分进入反渗浓水池、一部分送入调节池;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淡水均进入反渗透淡水池,用于厂区回用。
可选的,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
可选的,所述快速搅拌区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20min。
可选的,所述慢速搅拌区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50min。
可选的,向所述反渗透供料泵的出水管路中加入阻垢剂和/还原剂。
可选的,所述阻垢剂为EDTA。
可选的,向所述超滤装置的反冲洗管路中投加酸、碱或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的,所述酸或碱的投加量以调节反冲洗水的pH值至6.5-8。
可选的,所述快速搅拌区用于中水的快速搅拌混合,搅拌功率控制在1.0-3.0kw/m3,停留时间控制在5-20min;慢速搅拌区用于完成助凝、混凝的初步沉淀,搅拌功率控制在0.2-0.5kw/m3,停留时间控制在20-50min;沉淀区内废水停留时间在0.5-2.5h,沉淀区搅拌器搅拌功率在0.2-0.5kw/m3。逐步降低搅拌速率,使沉淀越来越彻底。
高密池的快速搅拌区是软化除硬功能,出水硬度应小于30mg/L才能更好的保护超滤和反渗透装置,提升装置运行稳定性和寿命,慢速搅拌区作为粗沉淀分离区域,先沉淀一部分污泥,降低沉淀区的运行负荷,确保沉淀区的运行效果及运行寿命,沉淀区内从斜管下方进水,斜管下方进行慢速搅拌以保证沉淀物的悬浮状态,防止污泥沉淀板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依次对化学浓水、中水等高硬度、高含盐的废水依次进行软化过滤、超滤和反渗透处理,经过本发明系统和方法处理后的反渗透产水中浊度、电导率及氯离子含量都显著降低,为此类废水的回用提供一种有效处理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
1-调节池 2-调节池提升泵 3-高密池
31-快速搅拌区 32-慢速搅拌区 33-沉淀区
4-变孔隙滤池 5-清水池 6-超滤提升泵
7-反冲洗水泵 8-化学污泥泵 9-超滤装置
10-超滤产水池 11-CEB冲洗水泵 12-超滤清洗水泵
13-反渗透供料泵 14-反渗透装置
141-反渗透高压泵 142-一级反渗透膜组件 143-反渗透增压泵
144-二级反渗透膜组件 15-反渗透产水池
16-产水外排水泵 17-回用水泵 18-反渗透浓水池
19-浓水泵 20-再生水池 21-再生外排泵
22-非经常性废水池 23-中水外排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如图1所示,一种化学浓水或中水处理系统,包括软化过滤单元、超滤单元和反渗透单元。
软化过滤单元包含加药、除硬、沉淀、污泥脱水等设备,具体地,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1、调节池提升泵2、高密池3、变孔隙滤池4和清水池5,软化过滤单元还包括反冲洗水泵7和化学污泥泵8。
调节池1的顶部设置进水口,中和再生废水、超滤浓水、RO浓盐水、中水及反冲洗出水均通过外排泵排至调节池1暂存,调节池侧壁且靠近底部处设置排液口;高密池3内包括分区设置且依次连通的快速搅拌区31、慢速搅拌区32和沉淀区33,快速搅拌区31和慢速搅拌区32内均设置搅拌器,快速搅拌区31的顶部设置碱液投加口和碳酸钠投加口,碱液投加口连接碱液输送管路,碳酸钠投加口连接碳酸钠输送管路,快速搅拌区31内进行快速搅拌,慢速搅拌区32的顶部设置絮凝剂及助凝剂投加口,该投加口连接絮凝剂及助凝剂输送管路,快速搅拌区与慢速搅拌区之间按常规方式连通即可,沉淀区33内上部设有斜管,慢速搅拌区32与沉淀区33之间通过顶部溢流连通,溢流清液从斜管下方送入,斜管下方也设置搅拌器进行慢速搅拌,出水堰位于斜管上方,出水堰出水进入变孔隙滤池4,变孔隙滤池4的排液口通过管路接入清水池5,反冲洗水泵7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清水池5,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变孔隙滤池4的出水口(反冲洗进水口),变孔隙滤池4的反冲洗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调节池1。
废水在进入高密池的沉淀区前加入氢氧化钠除镁离子、加碳酸钠除钙离子、加PAC及PAM辅助加速沉淀,水经高密池沉淀去除SS后,上清液溢流至变孔隙滤池4,途中加入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然后进入后续清水池5进行储存,通过反冲洗水泵7用清水池中的清水对变孔隙滤池4进行反冲洗。高密池的沉淀区中污泥一部分经回流泵(图中未示出)回流至慢速搅拌区,一部分经化学污泥泵8输送至脱硫石灰石浆液箱回用,或启动化学污泥泵输送至板框,滤液回至调节池1内,压缩后的污泥饼外运,慢速搅拌区底部的污泥也汇入污泥回流泵8的排泥管,送入至脱硫石灰石浆液箱回用。
软化机理:
废水在经提升泵打至高密池过程中,为均衡水质,向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废水的PH值提高到10.5~11.0左右,此PH值范围适于沉淀Mg2+等大多数重金属。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a(OH)2+Mg2+→Ca2++Mg(OH)2
当废水中含有较高碱度时,游离的钙离子还会在较高的pH值下与碳酸氢根还会产生如下反应:
OH-+HCO3 -→H2O+CO3 2-
Ca2++CO3 2-→CaCO3
随后向废水中加入碳酸钠沉淀钙离子,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Na2CO3+Ca2+→Na++CaCO3
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碳酸钠、金属化合物及其它固形物与废水一同进入高密池的沉淀区进行沉淀分离。
高密池原理:
废水进入快速搅拌区并投加氢氧化钠和纯碱,快速搅拌区内设有快速搅拌,废水与药剂反应后在慢速搅拌区内加入PAC及PAM,由慢速搅拌进行充分絮凝反应后,溢流到沉淀区。沉淀区上部设有斜管,溢流清液从斜管下方送入,经过斜管后,出水由出水堰控制,保证出水平均以及每根斜管的负荷大致相同,出水堰槽流至出水收集渠后汇合流至变孔隙滤池4。污泥沉降在池底部并进行重力浓缩,沉淀的污泥由刮泥机刮集至池中心的污泥斗并由污泥循环泵设定的程序抽出进行污泥回流,剩余的污泥由化学污泥泵抽出并送至石灰石浆液池作为脱硫剂进行回用。
本发明的过滤系统选用出水效果好、处理能力大、运行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的变孔隙滤池,变孔隙滤池本身为市售设备。过滤器出水保证悬浮物≤2mg/L,整个过滤系统设计充分考虑防止滤料板结及有机物滋生的要求。过滤器反洗设计有可强制反洗功能,配有合适的反洗水泵。反洗水回收,重新进入澄清系统。过滤器出水流入清水池。
超滤单元包括超滤提升泵6、超滤装置9和超滤产水池10,超滤提升泵6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清水池5、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超滤装置9的进水口,超滤装置9的产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超滤产水池10、浓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调节池1中。超滤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颗粒及杂质,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将有效阻挡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征超滤膜的切割分子量一般介于1000-100000之间。
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在超滤装置前设置自清洗过滤器(图中简化后未示出),软化过滤单元的出水进入中间水箱后,由超滤提升泵打到自清洗过滤器进行过滤,自清洗过滤器作为超滤膜的保护装置,避免较多、大颗粒的固体物进入超滤系统堵塞超滤膜,经过自清洗过滤器的废水进入超滤装置进行固形物脱除,经过超滤装置过滤后的产水进入超滤产水箱,截留下来的含固体物的浓水回流至调节池循环处理。
超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反冲,定期反冲洗采用超滤清洗水泵12,超滤清洗水泵12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超滤产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超滤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一段时间后超滤通量下降时,还需要进行化学清洗,化学清洗包括酸、碱洗、专用化学药剂清洗等,化学清洗可通过CEB冲洗水泵11进行,CEB冲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超滤产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超滤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CEB冲洗水泵的出水管路上设置加药点,根据需求向清洗水中加入酸、碱洗、专用化学药剂等。
反渗透单元包括反渗透供料泵13、反渗透装置14、反渗透产水池15和反渗透浓水池16,反渗透装置14包括依次设置的反渗透高压泵141、一级反渗透膜组件142、反渗透高压泵143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144,反渗透供料泵13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超滤产水池10、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反渗透高压泵141的进水口,反渗透高压泵14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一级反渗透膜组件143的进水口,一级反渗透膜组件143的淡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反渗透产水池15、浓水出口通过管路连通反渗透增压泵143的进水口,反渗透增压泵143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二级反渗透膜组件144的进水口,二级反渗透膜组件144的淡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反渗透产水池15、浓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接入反渗透浓水池17和调节池1,反渗透浓水池18内的含盐浓水通过浓水泵19进入脱硫工艺水箱回用。
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均采用咸水抗污染膜进行脱盐,反渗透供料泵从超滤产水箱中抽废水经反渗透高压泵加压后进入苦咸水反渗透膜组件,经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产水进入清水箱。反渗透装置是利用高压泵将废水加压,使废水在压力的作用下渗透过孔径只有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化学离子被截留在浓水中,截留率95%以上。反渗透产水氯离子小于30mg/L,满足循环水进水要求,也可进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进行离子交换进行回用。
再生水池20的中和再生水通过再生外排泵21接入调节1,非经常性废水池22内的中水通过中水外排泵23接入调节池1,脱硫机组非经常性废水也通过管路接入调节池1,超滤浓水和反渗透浓水均通过管路接入调节池1。
一种化学浓水或中水的处理方法,利用如前所述的处理系统完成,包括:
调节池内的化学浓水或中水经调节池提升泵送入高密池的快速搅拌区,启动快速反应区内搅拌器,向快速搅拌区内的废水中投加碱液和碳酸钠,调节废水的pH值至10.5~11.0,沉淀废水中的Mg2+和Ca2+
快速搅拌区的出水进入慢速搅拌区,启动慢速反应区内搅拌器,向慢速搅拌区内投加助凝剂和絮凝剂,在慢速搅拌区完成助凝、絮凝和初步沉淀分层,上层清液溢流至沉淀区进行精沉淀,底部污泥经管路送至脱硫石灰石浆液箱;
进入沉淀区的溢流液由填料下方进入向上流动,在穿过斜管过程中快速沉淀,填料中沉积的污泥累积到一定厚度后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沉淀区底部,清液穿过斜管由上方溢流口经管路输送至变孔隙滤池,并在进入变孔隙滤池之前,通过加酸将溢流清水调节至pH值中性;
经变孔隙过滤器过滤后的滤液进入清水池中暂存,定期通过反清洗冲洗泵抽取清水池中的清水对变孔隙滤池进行反冲洗;
清水池内的废水通过超滤提升泵送至超滤装置中,经超滤处理后送入的淡水送入超滤产水池、浓水送至调节池,投加盐酸调节超滤产水池内淡水pH值至6.5-8;定期通过超滤清洗水泵利用超滤产水池内淡水对超滤装置进行反冲洗;
超滤产水池内的淡水通过反渗透供料泵送至反渗透装置内的反渗透高压泵,经反渗透高压泵送入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经一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浓水由反渗透增压泵送至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经二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浓水一部分进入反渗浓水池、一部分送入调节池;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淡水均进入反渗透淡水池,用于厂区回用。
快速搅拌区:用于中水的快速搅拌混合,搅拌功率控制在1.0-3.0kw/m3,停留时间控制在5-20min;慢速搅拌区:用于完成助凝、混凝的初步沉淀,搅拌功率控制在0.2-0.5kw/m3,停留时间控制在20-50min;沉淀区内废水停留时间在0.5-2.5h,沉淀区:搅拌器搅拌功率在0.2-0.5kw/m3。逐步降低搅拌速率,使沉淀越来越彻底。
在一组具体的实施例中,进入调节池内的中水水质如表1所示,经过本发明系统处理后,反渗透产水水质如表2所示。
表1
表2
上述结果显示,经过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处理后,中水的硬度、电导率和氯离子都显著降低,达到回用水的水质标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化过滤单元,所述软化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调节池提升泵、高密池、变孔隙滤池和清水池,所述高密池内分隔为依次连通的快速搅拌区、慢速搅拌区和沉淀区,所述快速搅拌区和慢速搅拌区内均设置搅拌器,所述快速搅拌区的顶部开设碱液投加口和碳酸钠投加口,所述慢速搅拌区的顶部开设助凝剂及絮凝剂投加口,所述调节池提升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调节池的排水口、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高密池的快速搅拌区的进水口;
超滤单元,所述超滤单元包括超滤提升泵、超滤装置和超滤产水池,所述超滤提升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口,所述超滤装置的淡水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产水池、浓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调节池;
反渗透单元,所述反渗透单元包括反渗透供料泵、反渗透装置、反渗透产水池和反渗透浓水池,所述反渗透供料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产水池的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反渗透淡水池、浓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浓水池和所述调节池,所述反渗透浓水池的出水口通过浓水泵接入脱硫工艺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过滤单元还包括化学污泥泵,所述化学污泥泵的进泥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沉淀区的排泥口、出泥口通过管路接入脱硫石灰石浆液箱;所述慢速搅拌区的底部排泥口也通过管路接入化学污泥泵的排泥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孔隙滤池的进水口前端设置盐酸投加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与变孔隙滤池之间还设有反冲洗水泵,所述反冲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清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变孔隙滤池的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单元中还设置超滤清洗水泵和/或CEB冲洗水泵,所述超滤清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产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超滤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所述CEB冲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超滤产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超滤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所述CEB冲洗水泵的出水管路上设置加药口,用于投加酸、碱或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超滤装置的反冲洗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调节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反渗透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增压泵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所述反渗透供料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高压泵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高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增压泵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增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浓水池和所述调节池,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淡水出口均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反渗透淡水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单元中还设置反渗透清洗水泵,所述反渗透清洗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产水池、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所述反渗透产水池内淡水通过产水外排泵进行产水外排或通过回用水泵进行系统内回用;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反冲洗出水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调节池。
8.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池内的化学浓水或中水经调节池提升泵送入高密池的快速搅拌区,启动快速反应区内搅拌器,向快速搅拌区内的废水中投加碱液和碳酸钠,调节废水的pH值至10.5~11.0,沉淀废水中的Mg2+和Ca2+
快速搅拌区的出水进入慢速搅拌区,启动慢速反应区内搅拌器,向慢速搅拌区内投加助凝剂和絮凝剂,在慢速搅拌区完成助凝、絮凝和初步沉淀分层,上层清液溢流至沉淀区进行精沉淀,底部污泥经管路送至脱硫石灰石浆液箱;
沉淀区内沉降分离后的底部污泥去脱硫石灰石浆液箱或回流至慢速搅拌区,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排至变孔隙滤池,进入变孔隙滤池前向废水中加盐酸调节废水的pH值至中性;
经变孔隙过滤器过滤后的滤液进入清水池中暂存,定期通过反清洗冲洗泵抽取清水池中的清水对变孔隙滤池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出水送入调节池;
清水池内的废水通过超滤提升泵送至超滤装置中,经超滤处理后的淡水送入超滤产水池、浓水送至调节池,投加盐酸调节超滤产水池内淡水pH值至6.5-8;定期通过超滤清洗水泵利用超滤产水池内淡水对超滤装置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出水送入调节池;
超滤产水池内的淡水通过反渗透供料泵送至反渗透装置内的反渗透高压泵,经反渗透高压泵送入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经一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浓水由反渗透增压泵送至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经二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浓水一部分进入反渗浓水池、一部分送入调节池;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和二级反渗透膜组件过滤后的淡水均进入反渗透淡水池,用于厂区回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搅拌区用于中水的快速搅拌混合,搅拌功率控制在1.0-3.0kw/m3,停留时间控制在5-20min;所述慢速搅拌区用于完成助凝、混凝的初步沉淀,搅拌功率控制在0.2-0.5kw/m3,停留时间控制在20-50min;所述沉淀区内废水停留时间在0.5-2,5h,沉淀区搅拌器搅拌功率在0.2-0.5kw/m3。逐步降低搅拌速率,使沉淀越来越彻底。
CN202310471897.5A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5737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1897.5A CN116573785A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1897.5A CN116573785A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3785A true CN116573785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0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71897.5A Pending CN116573785A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37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7801B2 (en) Method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or produced water
US20120205313A1 (en) Sulfate removal from aqueous waste streams with recycle
CN105174580A (zh) 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4118956B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
CN112174412A (zh) 一种高含盐废水中水回用方法
CN112645498A (zh) 一种高镁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处理方法
CN111153531A (zh) 一种液晶面板生产厂含氟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12321020A (zh) 一种循环水排污水高效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4973717A (zh) 一种含盐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13045059A (zh) 一种将全膜法做到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210855500U (zh) 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CN109422383A (zh)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工艺
CN215559437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106587441A (zh) 一种钢铁企业废水处理和再利用的装置和工艺方法
CN21555963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RU110738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глубокой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от ионов тяжелых металлов и анионов
CN211871651U (zh) 一种液晶面板生产厂含氟废水处理装置
CN116573785A (zh) 一种化学浓水/中水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9161509U (zh) 一种电解生产氯气和氢气的盐水精制系统
CN113501596A (zh) 一种高油高悬浮物废水预处理工艺
RU2294794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осветленной воды
CN111362460A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中水高效回收处理方法
CN214611938U (zh) 一种用于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装置
CN214735037U (zh) 新型全膜法处理高盐水的软化加药及污泥处理装置
CN21516188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