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2374B -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2374B
CN116572374B CN202310645954.7A CN202310645954A CN116572374B CN 116572374 B CN116572374 B CN 116572374B CN 202310645954 A CN202310645954 A CN 202310645954A CN 116572374 B CN116572374 B CN 116572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mode
bonding strength
central control
control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59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72374A (zh
Inventor
杨海春
黄毅义
梅旭智
李小鹏
付兵
李岩
刘茜茜
张宪武
聂清念
吕凯
刘伟
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59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2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2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2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72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2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2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4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tamping or ramming
    • B28B1/045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tamping or ramming combined with vibrating or jo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08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reshaping the surface, e.g. smoothing, roughening, corrugating, making screw-threads
    • B28B11/084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reshaping the surface, e.g. smoothing, roughening, corrugating, making screw-threads for smoot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08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reshaping the surface, e.g. smoothing, roughening, corrugating, making screw-threads
    • B28B11/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reshaping the surface, e.g. smoothing, roughening, corrugating, making screw-threads by us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uring, setting or hardening
    • B28B11/245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4Discharging the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6Removing the shaped articles from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 B28B17/0063Control arrangements
    • B28B17/0081Process contro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8Concrete; Lime; Mortar; Gypsum; Bricks; Ceramics; Glass
    • G01N33/383Concrete or c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放置槽钢;步骤s2、制备混凝土;步骤s3、混凝土浇注与振捣;步骤s4、混凝土表面压光;步骤s5、脱模并养护;步骤s6、中控处理器控制检测模块测得抗弯强度初步确定该构件的所述混凝土各原料比例或槽钢的厚度调节方式;中控处理器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满足预设标准时进一步检测该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来确定是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或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进行调节,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性能检测不及时而无法制备出性能达标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

Description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底槛通常设置在闸门底部,其用于和闸门配合以截断水流,底槛常年浸没在水中,对于水工混凝土闸门其使用工况复杂,底槛常年受到水流的冲刷,因此,在需要满足混凝土的一般要求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不透水性和相当的耐久性,对于受水流冲刷的部位要求具有一定的抗冲刷和抗磨损的能力,除此之外,底槛还需要承受闸门闭合的冲击等。
以往的水工混凝土底槛在安装前需要将搭焊筋、连接板底槛腹板、肋板焊接,再与一期砼的预埋插筋按设计要求焊接,焊接后,根据底槛的腹板、肋板的位置相应调整搭焊筋的位置,底槛焊接后人工进行精确调整底槛安装位置,底槛的位置调整准确后,用钢筋与底槛肋板和一期预埋插筋焊牢。然而上述施工方法存在现场焊接量大,焊接变形及焊接收缩不宜控制;分两次浇筑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密实,后期需重新开孔灌浆,设备及人工投入多,施工工期长;二期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可能造成底槛位置偏移等诸多问题。当下,预制混凝土以其低廉的成本和出色的性能,成为建筑业的新方向。繁多的样式、重量加上出色的挠曲强度和性能,使其在路障、储水池、外墙、建筑和装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引入预制混凝土可以解决一部分施工和安装难的问题,但是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构件因为其独特的工况条件,如何制备出性能优良,服役寿命更久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621295B,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搅拌、混料好的混凝土灌入混凝土预制件灌装机的混料斗内;第二步通过混凝土预制件灌装机将混凝土注入模具中,并且通过震动机震动处理,最后把模具传输到指定处;第三步将混凝土预制件灌装机清洗干净。由此可见,所述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对完成生产后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进行性能检测,也没有根据检测结果对生产工艺中的参数进行相应的反馈和调节,从而无法保证生产出性能稳定,服役寿命更久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为性能检测不及时,而无法制备出性能达标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槽钢放置在构件模具内部的预设位置;
步骤s2、分别称取混凝土各原料组分后混合并搅拌,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泥、砂砾,石块,外加剂和水;
步骤s3、将所述混凝土浇筑进所述构件模具至充满模具,在浇注过程中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
步骤s4、在所述混凝土初凝后,将混凝土表面压光;
步骤s5、在所述混凝土终凝后,将所述构件脱模并洒水养护至预设养护时长;
步骤s6、中控处理器控制检测模块对所述构件进行性能测试以测得抗弯强度,并根据测得的抗弯强度初步确定该构件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各原料比例或槽钢的厚度调节至对应值,中控处理器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满足预设标准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进行调节或对下一构件制备时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进行进一步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构件的抗压强度,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混凝土各原料比例的判定方式;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弯强度;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的差值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弯强度,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小于第二预设抗弯强度;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中控处理器根据结合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结合强度的判定方式;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弯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抗弯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抗弯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槽钢的厚度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
第二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
第三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一判定方式下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与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外加剂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一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压强度;
第二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压强度,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小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
第三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砂砾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三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压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抗压强度差值,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抗压强度差值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一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一比例;所述第一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
第二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二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二比例;所述第二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
第三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三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三比例;所述第三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第一预设条件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预设抗弯强度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修正差值,所述调节模块根据修正差值确定所述槽钢的厚度的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修正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一修正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修正差值;
第二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修正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二修正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修正差值且小于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修正差值,第一预设修正差值且小于第二预设修正差值;
第三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修正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三修正厚度;所述第三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修正差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满足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所述构件的混凝土各原料比例的调节且调节后的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预设抗弯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三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结合强度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判定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小,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结合强度与结合强度的差值将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
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判定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出现扰动,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结合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的差值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结合强度,第一预设结合强度小于第二预设结合强度;
第三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按照当前的工艺制备下一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所述第三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结合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下计算第一预设结合强度与结合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一类结合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一类结合强度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一接触面积;所述第一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二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二接触面积;所述第二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三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三接触面积;所述第三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下计算结合强度与第一预设结合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二类结合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二类结合强度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振捣频率调节系数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一振捣频率,所述第一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二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振捣频率调节系数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二振捣频率,所述第二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三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振捣频率调节系数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三振捣频率,所述第三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外加剂为灌浆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方法中通过中控处理器控制检测模块测得抗弯强度初步确定该构件的所述混凝土各原料比例或槽钢的厚度调节方式;中控处理器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满足预设标准时进一步检测该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来确定是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或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进行调节,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性能检测不及时而无法制备出性能达标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
进一步地,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确定是否符合预设,并在判定不符合预设时进一步检测抗压强度或调节槽钢的厚度,本发明通过结合构件的实际服役工况,例如水深,水压,闸门对底槛的冲击综合确定了本申请中的预设检测强度,从而更真实的还原了构件的使用环境,更加精准的制备出性能达标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
进一步地,当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较低是因为所述槽钢的厚度薄导致的,所述调节模块将增大所述槽钢的厚度,从而增强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解决了槽钢厚度与构件抗弯强度匹配的问题。
进一步地,当构件的抗弯强度过低时,中控处理器进一步检测构件的抗压强度,并根据测得的抗压强度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的判定方式,通过调节所述混凝土中外加剂,石块或砂砾的比例来调节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从而解决所述构件的抗压强度的问题。
进一步地,当构件的抗压强度低于预设标准是因为混凝土中的石块比例较低引起的,调节模块将混凝土中的石块比例增大至对应值,从而解决了构件的抗压强度低于预设标准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所述构件的混凝土各原料比例的调节且调节后的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预设抗弯强度时,中控处理器控制调节模块利用修正差值将所述槽钢的厚度降低至对应的厚度,从而优化了槽钢厚度的调节方式。
进一步地,当模块的抗弯强度达到预设标准时,中控处理器控制监测模块进一步检测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增加其接触面积或是因为扰动的问题,从而精准判定了所述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不足的原因。
进一步地,当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过低是因为接触面积较小时,调节模块将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至对应值,从而增大其结合强度,解决了底槛因闸门的开合导致收到冲击后,槽钢与混凝土结合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地,当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过低是因为混凝土浇注时出现扰动,则通过增大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使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充分地和槽钢界面相结合,从而大了槽钢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满足底槛的工况要求。
进一步地,为满足构件的的实际服役工况,例如水深,水压对底槛的影响,本发明在混凝土中添加了灌浆料作为外加剂,灌浆料作为外加剂有助于增大混凝土与槽钢连接的牢固性,保证了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判定方式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抗弯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槽钢的厚度的调节方式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结合强度的判定方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均为通过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在进行本次检测前四个月的历史检测数据以及对应的历史检测结果中综合分析评定得出。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本次检测前根据前三个月中累计检测的3552件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对应的实际工况下的水压、闸门的冲击、抗弯强度、抗压强度、结合强度、槽钢的厚度、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槽钢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及振动器的振捣频率针对本次检测的各项预设参数标准的数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述系统针对单项上述参数的确定方式可以为根据数据分布选取占比最高的数值作为预设标准参数、使用加权求和以将求得的数值作为预设标准参数、将各历史数据代入至特定公式并将利用该公式求得的数值作为预设标准参数或其他选取方式,只要满足本发明所述系统能够通过获取的数值明确界定单项判定过程中的不同特定情况即可。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其分别本发明所述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流程图;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判定方式流程图;调节模块根据抗弯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槽钢的厚度的调节方式流程图;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结合强度的判定方式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槽钢放置在构件模具内部的预设位置;
步骤s2、分别称取混凝土各原料组分后混合并搅拌,所述混凝土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水泥320-440份、砂砾705-724份、石块1066-1086份、外加剂4.0份和水200份;
步骤s3、将所述混凝土浇筑进所述构件模具至充满模具,在浇注过程中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
步骤s4、在所述混凝土初凝后,将混凝土表面压光;
步骤s5、在所述混凝土终凝后,将所述构件脱模并洒水养护至预设养护时长72h;
步骤s6、中控处理器控制检测模块对所述构件进行性能测试以测得抗弯强度,并根据测得的抗弯强度初步确定该构件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各原料比例或槽钢的厚度调节至对应值,中控处理器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满足预设标准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进行调节或对下一构件制备时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进行进一步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构件的抗压强度,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混凝土各原料比例的判定方式;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弯强度4.55MPa;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的差值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弯强度4.85MPa,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小于第二预设抗弯强度;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中控处理器根据结合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结合强度的判定方式;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弯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抗弯强度差值,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抗弯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槽钢的厚度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0.11MPa;
第二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0.18MPa,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
第三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一判定方式下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第一预设抗压强度32.15MPa与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外加剂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一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压强度;
第二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压强度33.45MPa,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小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
第三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砂砾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三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压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抗压强度差值,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抗压强度差值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一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一比例;所述第一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0.32MPa;
第二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二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二比例;所述第二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0.75MPa,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
第三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三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三比例;所述第三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第一预设条件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预设抗弯强度4.90MPa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修正差值,所述调节模块根据修正差值确定所述槽钢的厚度的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修正系数0.998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一修正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修正差值0.11MPa;
第二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修正系数0.996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二修正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修正差值且小于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修正差值0.23MPa,第一预设修正差值且小于第二预设修正差值;
第三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修正系数0.992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三修正厚度;所述第三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修正差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满足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所述构件的混凝土各原料比例的调节且调节后的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预设抗弯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三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结合强度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判定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小,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结合强度3.58MPa与结合强度的差值将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
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判定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出现扰动,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结合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的差值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结合强度3.89MPa,第一预设结合强度小于第二预设结合强度;
第三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按照当前的工艺制备下一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所述第三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结合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下计算第一预设结合强度与结合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一类结合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一类结合强度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012MPa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一接触面积;所述第一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1.12;
第二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1.05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二接触面积;所述第二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0.35MPa,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三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1.08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三接触面积;所述第三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下计算结合强度与第一预设结合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二类结合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二类结合强度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振捣频率调节系数1.1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一振捣频率,所述第一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0.10MPa;
第二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振捣频率调节系数1.15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二振捣频率,所述第二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0.21MPa,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三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振捣频率调节系数1.25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三振捣频率,所述第三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外加剂为灌浆料。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槽钢放置在构件模具内部的预设位置;
步骤s2、分别称取混凝土各原料组分后混合并搅拌,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泥、砂砾,石块,外加剂和水;
步骤s3、将所述混凝土浇筑进所述构件模具至充满模具,在浇注过程中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
步骤s4、在所述混凝土初凝后,将混凝土表面压光;
步骤s5、在所述混凝土终凝后,将所述构件脱模并洒水养护至预设养护时长;
步骤s6、中控处理器控制检测模块对所述构件进行性能测试以测得抗弯强度,并根据测得的抗弯强度初步确定该构件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各原料比例或槽钢的厚度调节至对应值,中控处理器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满足预设标准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进行调节或对下一构件制备时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进行进一步调节;
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构件的抗压强度,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混凝土各原料比例的判定方式;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弯强度;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的差值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弯强度,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小于第二预设抗弯强度;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中控处理器根据结合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结合强度的判定方式;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弯强度;
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抗弯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抗弯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槽钢的厚度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
第二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第一预设抗弯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
第三厚度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厚度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增加至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弯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弯强度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一判定方式下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与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外加剂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一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压强度;
第二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压强度,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小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
第三比例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原料比例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处理器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将所述砂砾的比例提高至对应值;所述第三比例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压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抗压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抗压强度差值确定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各原料比例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一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一比例;所述第一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
第二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二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二比例;所述第二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第一预设抗压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
第三比例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使用第三比例调节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石块的比例提高至第三比例;所述第三比例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抗压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抗压强度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在第一预设条件下计算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抗弯强度与预设抗弯强度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修正差值,所述调节模块根据修正差值确定所述槽钢的厚度的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修正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一修正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修正差值;
第二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修正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二修正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修正差值且小于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修正差值,第一预设修正差值且小于第二预设修正差值;
第三厚度修正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修正系数将针对下一构件的槽钢的厚度降低至第三修正厚度;所述第三厚度修正方式满足所述修正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修正差值;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满足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所述构件的混凝土各原料比例的调节且调节后的构件的抗弯强度大于预设抗弯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三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构件的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结合强度确定针对该构件的结合强度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判定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小,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结合强度与结合强度的差值将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
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并判定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出现扰动,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结合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的差值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结合强度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结合强度,第一预设结合强度小于第二预设结合强度;
第三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处理器判定所述构件的结合强度符合预设标准,并按照当前的工艺制备下一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所述第三结合强度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结合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结合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一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下计算第一预设结合强度与结合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一类结合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一类结合强度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一接触面积;所述第一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二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二接触面积;所述第二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第一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三接触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预设接触面积调节系数将所述接触面积增大值第三接触面积;所述第三接触面积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一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一类结合强度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结合强度判定方式下计算结合强度与第一预设结合强度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二类结合强度差值,调节模块根据二类结合强度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一振捣频率调节系数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一振捣频率,所述第一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二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二振捣频率调节系数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二振捣频率,所述第二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且小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置的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第一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小于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
第三振捣频率调节方式为所述调节模块使用第三振捣频率调节系数将所述振动器的振捣频率增大值第三振捣频率,所述第三振捣频率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类结合强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类结合强度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外加剂为灌浆料。
CN202310645954.7A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572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5954.7A CN116572374B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5954.7A CN116572374B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2374A CN116572374A (zh) 2023-08-11
CN116572374B true CN116572374B (zh) 2024-04-23

Family

ID=87537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5954.7A Active CN116572374B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237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9005Y (zh) * 2005-07-27 2006-08-23 河南省商城县禹王水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合金铸铁闸槽
CN103979872A (zh) * 2014-05-12 2014-08-13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2m长轻型预制混凝土U型渠道的制备方法
CN108621295A (zh) * 2017-03-18 2018-10-09 嘉兴市美畅塑业有限公司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工艺
CN113618895A (zh) * 2021-08-15 2021-11-09 娄底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梯生产工艺
CN113687052A (zh) * 2021-07-16 2021-11-23 鞍山三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试块自动化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
KR20230053753A (ko) * 2021-10-14 2023-04-24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나노재료 기반의 몰타르 충진재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궤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2746B (zh) * 2020-06-09 2022-08-02 广西大学 基于底部阻力分析混凝土和易性的定量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9005Y (zh) * 2005-07-27 2006-08-23 河南省商城县禹王水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合金铸铁闸槽
CN103979872A (zh) * 2014-05-12 2014-08-13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2m长轻型预制混凝土U型渠道的制备方法
CN108621295A (zh) * 2017-03-18 2018-10-09 嘉兴市美畅塑业有限公司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工艺
CN113687052A (zh) * 2021-07-16 2021-11-23 鞍山三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试块自动化生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618895A (zh) * 2021-08-15 2021-11-09 娄底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梯生产工艺
KR20230053753A (ko) * 2021-10-14 2023-04-24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나노재료 기반의 몰타르 충진재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궤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2374A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Design of prestressed hollow core slabs with reference to web shear failure
CN113846707A (zh) 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下对搅拌桩侧阻力进行预测的方法
CN110394890B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浇筑质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6572374B (zh) 一种水工混凝土预制底槛装配式构件制备方法
CN110284587A (zh) 一种错层预制飘窗与钢结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09025439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楔形装置
CN108951725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搅拌桩施工质量自适应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7237249A (zh) 一种预制拼装箱型拱肋及其损伤检测方法
CN105735076A (zh) 枕梁式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层及其装配方法
Aramburu et al. 3D printing effect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structures
CN113646148B (zh) 用于优化控制混凝土泵等的输送功率的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和装置
CN207031999U (zh) 一种预制拼装箱型拱肋
CN110359485A (zh) 一种钢模板预埋槽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92423A (zh) 一种基于水胶比监测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超前预测方法
KR20210050681A (ko) 멀티센서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제작 시스템
CN114059714A (zh) 一种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工艺
CN107894721B (zh) 拱坝横缝张开时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234241A (zh) 一种引水隧洞的施工方法
CN110835967A (zh) 一种采用预应力控制组合剪力墙裂缝的方法
Barraclogh Analysis of edgelift anchor failures in experimental precast panels
CN208921014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收光面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
CN216839287U (zh) 一种安装简易的混凝土衬砌板
JP6350105B2 (ja) ポリマーセメント組成物、ポリマーセメントモルタル、及びモルタル硬化体
CN219364743U (zh) 一种既有桥墩的桩基托换结构
CN211547319U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伸缩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