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7655A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7655A
CN116567655A CN202210100820.2A CN202210100820A CN116567655A CN 116567655 A CN116567655 A CN 116567655A CN 202210100820 A CN202210100820 A CN 202210100820A CN 116567655 A CN116567655 A CN 116567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ata flow
qos data
transmiss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08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军帅
王莹莹
孙欣
刘光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08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76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2633 priority patent/WO202314325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7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7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发射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通过SDAP中的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QoS数据流的SDU的传输特征,其中,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是在映射到DRB后发送的;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解析规则。这样,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根据传输特征对解析规则进行更新,能够为数据传输控制提供更加准确的解析规则,优化了数据的传输控制过程。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6G(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网络技术的研究中,内生智慧(Native AI)式网络成为了6G网络的核心特征。内生智慧的6G网络中,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不再是仅仅对无线网络的无线资源优化,而是与核心网、传输网和无线接入融合一体的智慧体系(AI System)。而为了确保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数据传输控制的一致性,需要对数据的传输控制过程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以优化数据的传输控制过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发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中的智能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服务质量QoS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特征,其中,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是在映射到数据无线承载DRB后发送的;
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解析规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DAP中设置有AI模块,所述SDAP是通过所述AI模块按照所述解析规则解析所述传输特征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指标包括与所述SDU对应的QoS发送需求,所述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承载所述目标QoS数据流的多个SDU中,每一所述SDU的QoS发送需求;
根据各所述SDU对应的QoS发送需求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发送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发送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指标包括与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
所述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与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
根据与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发送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发送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通过SDAP中的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QoS数据流的SDU的传输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目标QoS数据流返回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接收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包括:
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所述接收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解析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解析规则;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解析规则返回的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更新所述解析规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析规则和/或所述反馈信息是以AI协议数据单元PDU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传输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接收设备,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目标QoS数据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到DRB的反射映射结果;
通过解析规则分析所述反射映射结果,获得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解析规则是所述发射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
向所述发射设备发送针对所述解析规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携带所述接收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信息还携带有所述解析规则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工作时延、工作准确率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发射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特征解析模块,用于通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中的智能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服务质量QoS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特征,其中,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是在映射到数据无线承载DRB后发送的;
目标映射关系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解析规则。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接收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反射映射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QoS数据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到DRB的反射映射结果;
反射映射结果分析模块,用于通过解析规则分析所述反射映射结果,获得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解析规则是所述发射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
反馈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射设备发送针对所述解析规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携带所述接收特征。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SDAP中的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QoS数据流的SDU的传输特征,其中,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是在映射到DRB后发送的;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解析规则。这样,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根据传输特征对解析规则进行更新,能够为数据传输控制提供更加准确的解析规则,优化了数据的传输控制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SDAP协议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I无线承载协议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SDAP协议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本申请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和/或C,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单独C,以及A和B都存在,B和C都存在,A和C都存在,以及A、B和C都存在的7种情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6G(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6th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6th-Generation,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展开。
在37.324协议中,定了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协议的功能。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中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包括发射设备(Transmitting SDAP entity)和接收设备(Receiving SDAP entity),UE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网(NG-RAN)接入网络以实现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就是说,可以以网络侧设备作为发射设备,以终端设备作为接收设备,也可以以网络侧设备作为接收设备,以终端设备作为发射设备,此外,还可以以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作为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本实施例中仅以网络侧设备作为发射设备,以终端设备作为接收设备做示例性说明。
请继续参阅图1,SDAP中负责QoS Flow(QoS数据流;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映射(Mapping of QoS Flow to a DRB)和解映射,以及可选的反射映射功能(Reflective QoS Flow to DRB mapping)。
一个发送SDAP实体接收到一个来自上层QoS Flow的SDAP SDU(service DataUnit,服务数据单元)时,如果这个SDU没有满足已存在的任何一条QoS Flow到DRB(Data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则将这个SDAP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映射到默认DRB上,否则,映射这个SDU到满足映射规则的DRB上。
对于已配置SDAP header(SDAP头)来说,一个SDAP实体从上层接收SDAP SDU,将其打包为SDAP PDU,最后通过下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将SDAP PDU发给接收端SDAP实体。
接收端SDAP实体从下层接收对端SDAP实体发过来的SDAP PDU,去除SDAP header后,将SDAP SDU投递给上层。
其中,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基于Uu空中接口Radio Interface(Uu)通信。
上述过程具体可以参考相关通信协议,此处不做进一步描述和限定。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AI相关信息的端到端可配置,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定义了AI无线承载。
AI无线承载用来承载AI PDU在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网络侧设备配置终端设备时,通过AI承载携带AI相关的PDU。当UE需要上报解析规则时,通过AI承载上报相关的PDU。
AI无线承载是内生智慧面在无线网络中传输AI PDU、AI测量信息等AI相关的内容的承载。AI承载为用户级无线承载,即只有UE建立上下文的过程中,才会给该UE建立该承载。当UE的上下文释放时,该承载被释放。
当UE初始接入网络时,在完成SB1/2建立后,建立AI无线承载(AI RB)。在UE完成AI无线承载建立后,UE通过该承载与网络侧设备进行AI相关信息的交互。AI无线承载为控制属性的承载,用来承载CP(Control Plane,网络层)和UP(User Plane,用户层)上AI相关的信息。每个UE只需要建立一个AI无线承载。
AI无线承载为端到端的承载,经过接入层(AS层)的每个子层(L3,L2)时,AI无线承载不进行承载或者信道的映射,只在MAC层,映射到对应的物理层(PHY)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发射设备。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通过SDAP中的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QoS数据流的SDU的传输特征。
本实施例中,目标QoS数据流是在映射到DRB后发送的,具体可参考图1所示过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DAP中设置有AI模块,SDAP是通过AI模块按照所述解析规则解析所述传输特征的。
该AI模块是软件模块,例如可以是AI模型或AI算法,或其他具有AI解析能力的软件模块,该AI模块可以基于特定的AI芯片运行,也可以基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运行,该AI模块能够根据解析规则解析传输特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数据分析功能(Data SDU Analyzing),具体的,引入了基于SDU的传输特征进行数据分析的解析规则,实施时,针对QoS Flow上承载的SDAP SDU,以每个SDU为单位,分析每个QoS Flow上的传输特征,具体的,获取每个QoS Flow上传输的数据包,通过解析规则分析数据包的特征。
步骤302: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中,结合QoS Flow携带的QoS参数指标,确定QoS Flow和DRB之间的目标映射关系(QoS rule)。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传输特征具体包括发送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参数指标包括与SDU对应的QoS发送需求,该步骤302包括:
获取承载所述目标QoS数据流的多个SDU中,每一所述SDU的QoS发送需求;
根据各所述SDU对应的QoS发送需求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发送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发送特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制定每个SDU在SDAP下层发送的QoS需求,并进行归纳,形成QoS Flow到DRB的映射规则,换句话说,也就是以每个SDU为单位制定QoS需求。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参数指标包括与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该步骤302包括:
获取与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
根据与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发送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发送特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为制定每个QoS Flow对下层发送的QoS需求,形成每个QoS Flow到DRB的映射规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传输特征还包括SDU的接收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目标QoS数据流返回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接收特征。
本实施例中,在向接收设备发送目标QoS数据流之后,还接收由接收设备针对目标QoS数据流返回的接收特征,基于对该接收特征的分析结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302还包括:
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所述接收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
在获得了对接收特征的分析结果之后,进一步生成与接收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
这样,基于上述步骤,能够确定与发送特征和接收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
步骤303: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解析规则。
在获得了目标映射关系之后,将该目标映射关系发送至映射服务(MappingService),映射服务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映射关系更新已有的映射规则,并把更新后的映射规则反馈到QoS Flow映射功能(Mapping QoS Flow to DRB)中,这样,在后续进行QoS Flow传输时,会基于更新后的映射规则将QoS Flow映射到DRB。
数据分析功能(Data SDU Analyzing)与QoS Flow映射功能(Mapping QoS Flowto DRB)可以部署在一起。这样,从QoS Flow达到的数据,能够直接经过数据分析功能之后再进入QoS Flow映射功能。数据包不需要经过额外传输,不会带来额外的系统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面向内生AI(Native AI)的网络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发射设备配置接收设备的AI信息,在Native AI驱动下,发射设备提供的AI模块能够自我生长。
本实施例中,在映射控制过程中引入解析规则,通过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交互,实现面向UE的承载控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解析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解析规则;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解析规则返回的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更新所述解析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组建和拆解AI PDU(Assembling/Disassembling AI)功能。组建和拆解AI PDU功能用于基于AI RB发送和接收AI PDU,具体的,在发送AI PDU时,基于该组建和拆解AI PDU功能向接收设备发送上述解析规则,以供接收设备使用,进一步的,基于该组建和拆解AI PDU功能还接收由接收终端针对解析规则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状态等返回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包括上述对接收特征的分析结果等,基于该反馈信息,能够确定目标映射关系并进一步更新解析规则。
该过程是不断进行的,可以理解为,工作过程中,不断根据发送特征和接收特征确定目标映射关系,并基于该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映射规则,从而实现对解析规则进行更新,然后将更新后的解析规则发送至接收终端,如此不断迭代循环,对解析规则进行不断更新,以使AI模块或AI算法能够快速迭代,从而对于数据传输控制过程不断优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析规则和/或所述反馈信息是以AI协议数据单元PDU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传输的。
本实施例中,在SDAP中,AI RB是连接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SDAP AI功能的承载,为双向承载。
发射设备SDAP通过AI承载配置和更新终端侧的解析规则。接收设备的SDAP通过AI承载反馈发射设备配置的AI算法的运行效果,以便发射设备提供更准确的解析规则。
发射设备SDAP和接收设备SDAP通过AI RB的交互是在发射设备RRC配置的端到端AI方案信令控制进行的,即RRC配置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的SDAP一个对等的总的AI方案,在此基础上,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逐步更新,已达到AI算法的精准按需控制。
发射设备的SDAP负责与发射设备的RRC进行交互,实现SDAP的AI控制与RRC的AI配资直接的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接收设备。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在接收到目标QoS数据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到DRB的反射映射结果;
步骤502:通过解析规则分析所述反射映射结果,获得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接收特征。
本实施例中,解析规则是发射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的;
步骤503:向所述发射设备发送针对所述解析规则的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携带接收特征。
本实施例中,接收目标QoS数据流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设备中提供了数据分析功能(Data SDU Analyzing),该数据分析功能针对接收设备的反射映射进行AI分析,得到针对DRB的反射映射的QoS参数,给出反射映射的目标QoS Flow集合,以及反射映射启动的判决条件等信息。这些信息携带在反馈信息中,发送至发射设备。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设备中也提供了组建和拆解AI PDU功能,与发射设备类似,接收设备中的组建和拆解AI PDU功能也用于基于AI RB发送和接收AI PDU。其中,在接收AIPDU时,接收发射设备发送的AI模型,在发射AI PDU时,发送上述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设备中提供了AI更新(AI Updating)功能,基于该AI更新功能,能够根据接收到的AI PDU对接收设备中的解析规则进行更新。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信息还携带有所述解析规则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工作时延、工作准确率中的一项或多项。
发射设备根据解析规则在接收设备中的工作状态,能够进一步对解析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解析规则的优化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发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控制装置600包括:
传输特征解析模块601,用于通过SDAP中的智能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QoS数据流的SDU的传输特征,其中,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是在映射到DRB后发送的;
目标映射关系生成模块602,用于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
更新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解析规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DAP中设置有AI模块,所述SDAP是通过所述AI模块按照所述解析规则解析所述传输特征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指标包括与所述SDU对应的QoS发送需求,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生成模块602包括:
发送需求确定子模块,用于获取承载所述目标QoS数据流的多个SDU中,每一所述SDU的QoS发送需求;
目标映射关系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SDU对应的QoS发送需求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发送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发送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指标包括与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生成模块602包括:
发送需求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
目标映射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发送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发送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特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目标QoS数据流返回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接收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生成模块602,具体用于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所述接收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解析规则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解析规则;
反馈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解析规则返回的反馈信息;
解析规则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更新所述解析规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析规则和/或所述反馈信息是以AI协议数据单元PDU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传输的。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600能够实现图3所示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并能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接收设备。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控制装置700包括:
反射映射结果获取模块701,用于在接收到目标QoS数据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到DRB的反射映射结果;
反射映射结果分析模块702,用于通过解析规则分析所述反射映射结果,获得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解析规则是所述发射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
反馈信息发送模块703,用于向所述发射设备发送针对所述解析规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携带所述接收特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信息还携带有所述解析规则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工作时延、工作准确率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700能够实现图5所示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并能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见图8,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及存储在存储器802上并可在处理器801上运行的程序8021。
在电子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程序8021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可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意步骤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电子设备为网络侧设备的情况下,程序8021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可实现图8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任意步骤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介质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意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的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发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按照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服务质量QoS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特征,其中,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是在映射到数据无线承载DRB后发送的;
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SDAP中的解析规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AP中设置有AI模块,所述SDAP是通过所述AI模块按照所述解析规则解析所述传输特征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指标包括与所述SDU对应的QoS发送需求,所述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承载所述目标QoS数据流的多个SDU中,每一所述SDU的QoS发送需求;
根据各所述SDU对应的QoS发送需求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发送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发送特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指标包括与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
所述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与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
根据与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QoS发送需求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发送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发送特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SDAP按照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QoS数据流的SDU的传输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目标QoS数据流返回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包括所述接收特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包括:
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与所述接收特征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SDAP中的解析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解析规则;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解析规则返回的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更新所述解析规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规则和/或所述反馈信息是以AI协议数据单元PDU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传输的。
9.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接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目标QoS数据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到DRB的反射映射结果;
通过解析规则分析所述反射映射结果,获得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解析规则是所述发射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
向所述发射设备发送针对所述解析规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携带所述接收特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还携带有所述解析规则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工作时延、工作准确率中的一项或多项。
11.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发射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特征解析模块,用于通过SDAP按照解析规则解析承载目标QoS数据流的SDU的传输特征,其中,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是在映射到DRB后发送的;
目标映射关系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QoS数据流的参数指标和所述传输特征生成所述目标QoS数据流映射到所述DRB的目标映射关系;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更新所述SDAP中的解析规则。
12.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讯系统中的接收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反射映射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QoS数据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到DRB的反射映射结果;
反射映射结果分析模块,用于通过解析规则分析所述反射映射结果,获得所述目标QoS数据流对应的接收特征,其中,所述解析规则是所述发射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
反馈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射设备发送针对所述解析规则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携带所述接收特征。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1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0100820.2A 2022-01-27 2022-01-27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67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0820.2A CN116567655A (zh) 2022-01-27 2022-01-27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3/072633 WO2023143253A1 (zh) 2022-01-27 2023-01-17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0820.2A CN116567655A (zh) 2022-01-27 2022-01-27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7655A true CN116567655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0820.2A Pending CN116567655A (zh) 2022-01-27 2022-01-27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7655A (zh)
WO (1) WO20231432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0003B2 (ja) * 2017-09-22 2022-10-07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情報指示方法、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記憶媒体
US20190349805A1 (en) * 2018-05-11 2019-11-14 Mediatek Inc. User equipment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n update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 to data radio bearer (drb) mapping
CN110972337B (zh) * 2018-09-29 2021-09-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sdap实体及存储介质
CN111163017B (zh) * 2019-12-30 2023-10-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63931A1 (zh) * 2020-02-19 2021-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43253A1 (zh)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11671C2 (ru) Измерение и мониторинг qos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ях с разграничением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CN10739557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物联网网关
CN107517488A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10351836B (zh)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US9246698B2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radio resource measurement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245936A (zh) 控制网络传输时延的方法、服务质量控制实体和通信设备
CN107801249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CN101552656A (zh) 管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2457913B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47513A (zh) 一种服务质量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3001727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100254310A1 (en) Packet sniffer for ad hoc network
CN110072254A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JP7472110B2 (ja) セルラ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CN109788577A (zh) 双连接通信方法、装置、基站以及用户面节点
CN102845042B (zh) 一种应用层多个活动物理接口的带宽聚集系统及方法
CN116567655A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33937B (zh) 一种多路径分布式的报文转发方法、及基站
WO2021115203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66209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125931A (zh)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EP17748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radiomobile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07007091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wireless packet data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CN111491322A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设备
EP4255027A1 (en) Uplink route decision method, distributed unit device and user plane function connect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