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7609A -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7609A
CN116567609A CN202310611391.XA CN202310611391A CN116567609A CN 116567609 A CN116567609 A CN 116567609A CN 202310611391 A CN202310611391 A CN 202310611391A CN 116567609 A CN116567609 A CN 116567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data
user
signaling
associ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13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小飞
蔡超
张勍
李星
张明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113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7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7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7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关于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从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关联参数包括隧道端点标识TEID;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Description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企业用户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 ion mobi le communicat iontechnology,5G)的使用中,对用户网络行为具有监控的需求,需要获取用户的用户面信息和用户的信令面信息,实现用户信息的关联回填。
但是,由于在5G独立组网(standalone architecture,SA)架构中,5G核心网用户面和控制面彻底分离,因此在当前技术中企业用户主要是从核心网中获取用户的信令面信息,从专网中获取用户的用户面信息,因此5G专网的用户信息回填方案需要依赖核心网的信令面信息,导致无法在专网内实现用户信息的关联回填。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在专网内实现用户信息的关联回填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包括: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 ion,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从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关联参数包括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 point ident ifier,TEID);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包括:从信令面数据中确定与目标用户面数据的关联参数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目标用户面数据为用户面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将从目标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到的用户信息回填至目标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关联参数还包括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户面数据和信令面数据流经专网UPF设备的时间位于同一时间段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包括:
从UPF设备的N3接口中获取用户面数据,以及从UPF设备的N4接口中获取信令面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解析单元和关联回填单元。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
解析单元,用于从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关联参数包括隧道端点标识TEID。
关联回填单元,用于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中,关联回填单元具体用于:
从信令面数据中确定与目标用户面数据的关联参数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目标用户面数据为用户面数据中的任意一个。
将从目标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到的用户信息回填至目标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中,关联参数还包括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中,用户面数据和信令面数据流经专网UPF设备的时间位于同一时间段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中,获取单元,还用于:
从UPF设备的N3接口中获取用户面数据,以及从UPF设备的N4接口中获取信令面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流经UPF设备的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并且解析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解析信令面数据得到关联参数TEID和用户信息,解析用户面数据得到关联参数TEID,进而通过解析到的关联参数隧道端点标识TEID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这样,若用户面数据中的关联参数TEID和信令面数据中的关联参数TEID相同,则表示该用户面数据和信令面数据为同一用户进行网络服务的用户面数据和信令面数据,可以通过关联参数TEID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实现了在专网内用户信息的关联回填。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对本申请提供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实施环境(实施架构)进行简单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可以适用于用户信息关联回填系统。图1示出了该用户信息关联回填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信息关联回填系统10包括用户设备11、基站设备12、UPF设备13、电子设备14和核心网设备15。用户设备11与基站设备12连接,基站设备12和电子设备14通过N3接口与UPF设备13连接,核心网设备15和电子设备14通过N4接口与UPF设备13连接。电子设备14与基站设备12采用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方式连接,用户设备11与基站设备12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网络服务。
当用户通过用户设备11使用网络服务时,用户设备11向基站设备12发送网络服务连接请求,以通过基站设备12与网络服务相关提供商的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网络服务。
电子设备14可以用于与UPF设备13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从UPF设备13接收基站设备12发送的数据中获取用户面数据。
电子设备14可以用于与UPF设备13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从UPF设备13接收核心网设备15发送的数据中获取信令面数据。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4还用于从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
电子设备14还用于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图2示出了该用户信息关联回填系统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户信息关联回填系统20包括用户设备21、基站设备22、UPF设备23、电子设备24和核心网设备25。用户设备21与基站设备22连接,基站设备22通过N3接口与UPF设备23连接,核心网设备25通过N4接口与UPF设备23连接,电子设备24与基站设备22和核心网设备25连接。电子设备24与基站设备22采用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方式连接,用户设备21与基站设备22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网络服务。
当用户通过用户设备21使用网络服务时,用户设备21向基站设备22发送网络服务连接请求,以通过基站设备22与网络服务相关提供商的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网络服务。
电子设备24可以用于与基站设备22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从基站设备22向UPF设备23发送的数据中获取用户面数据。
电子设备24可以用于与核心网设备25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从核心网设备25向UPF设备23发送的数据中获取信令面数据。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24还用于从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
电子设备24还用于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可选的,该电子设备14和电子设备24可以是物理机,例如:电子设备14和电子设备24可以为UPF设备、台式电脑,又称台式机或桌面机(desktop computer)、服务器,也可以为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群。用户设备11和用户设备2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 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 istant,PDA)等终端设备。核心网设备15和核心网设备25可以为会话管理功能(sess ion management funct ion,SMF)设备。
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14和电子设备24也可以通过部署在物理机上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实现上述电子设备14和电子设备24所要实现的功能。
在本申请提供的以下实施例中,本申请以电子设备和UPF设备相互独立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也可以应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或者位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还可以应用于UPF设备。以下,以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为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电子设备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
其中,UPF设备用于完成所有用户面功能,用户面功能包括:传输数据、分组路由和转发;用户面数据通过UPF设备的N3接口从基站设备流入UPF设备;信令面数据通过UPF的N4接口从核心网设备流入UPF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从UPF设备的N3接口通过分光和抓包技术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建立网络服务连接并进行网络服务的用户面数据。
电子设备从UPF设备的N4接口通过分光和抓包技术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核心网设备向UPF设备发送的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建立网络服务连接并进行网络服务的信令面数据。
示例性的,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2:00到1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获取过多重复用户的用户面数据和用户的信令面数据,以及保证用户的用户面数据和用户的信令面数据的一致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的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为同一预设时间段内用户进行网络服务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用户面数据和用户的信令面数据。这样,电子设备可以避免获取同一用户的重复数据,以重复关联回填,同时还能减少电子设备的计算压力。
S302、电子设备从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
其中,关联参数包括隧道端点标识TEID;用户信息包括移动用户号码(mobi lesubscriber internat ional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publ 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 number,MSISDN)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 ional mobi lesubscriber ident ity,IMSI)。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获取用户面数据之后,通过深度报文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 ion,DPI)技术解析用户面数据,解析用户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包括TEID。
电子设备获取信令面数据之后,通过DPI技术解析信令面数据,解析信令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包括TEID、MSISDN和IMSI。
示例性的,解析12:00-12:30时间段内用户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解析12:00-12:30时间段内用户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
组别 关联参数TEID
1 546232
2 798855
3 546321
4 665424
如上表1所示,解析用户面数据得到5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对于组别为1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TEID为546232;对于组别为2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TEID为798855;对于组别3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TEID为546321;对于组别为4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TEID为665424。
解析12:00-12:30时间段内信令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解析12:00-12:30时间段内信令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
组别 关联参数TEID MSISDN IMSI
1 546232 13022245663 460010000000001
2 798855 13146622545 460010000000002
3 546321 15646562123 460010000000001
4 665424 18946532456 460030000000001
如上表2所示,解析信令面数据得到4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对于组别为1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TEID为546232,MSISDN为13022245663,IMSI为460010000000001;对于组别为2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TEID为798855,MSISDN为13146622545,IMSI为460010000000002;对于组别3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TEID为546321,MSISDN为15646562123,IMSI为460010000000001;对于组别4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TEID为665424,MSISDN为18946532456,IMSI为460030000000001。
S303、电子设备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从信令面数据中确定与目标用户面数据中的TEID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进而将从目标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到的MSISDN和IMSI回填至目标用户面数据。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流经UPF设备的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并且解析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解析信令面数据得到关联参数TEID和用户信息,解析用户面数据得到关联参数TEID,进而通过解析到的关联参数隧道端点标识TEID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这样,若用户面数据中的关联参数TEID和信令面数据中的关联参数TEID相同,则表示该用户面数据和信令面数据为同一用户进行网络服务的用户面数据和信令面数据,可以通过关联参数TEID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实现了在专网内用户信息的关联回填。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中,上述S30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电子设备从信令面数据中确定与目标用户面数据的关联参数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
其中,目标用户面数据为用户面数据中的任意一个。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从用户面数据中解析到TEID,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TEID和用户信息之后,从信令面数据中查询与目标用户面数据中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相同的信令面数据,进而将该信令面数据确定为目标信令面数据。
需要说明的,目标信令面数据为信令面数据中的一个。
S402、电子设备将从目标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到的用户信息回填至目标用户面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确定目标信令面数据之后,通过查询该目标信令面数据的解析结果中的MSISDN和IMSI,进而将MSISDN和IMSI回填至目标用户面数据。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通过从信令面数据中确定与目标用户面数据的关联参数TEID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然后将从目标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到的用户信息回填至目标用户面数据。这样,通过从信令面数据中查询得到与目标用户面数据中的TEID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进而能够实现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关联参数还包括IP地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提供另外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1、电子设备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
其中,用户面数据通过UPF设备的N3接口流入UPF设备;信令面数据通过UPF的N4接口流入UPF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从UPF设备的N3接口通过分光和抓包技术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建立网络服务连接并进行网络服务的用户面数据。
电子设备可以从UPF设备的N4接口通过分光和抓包技术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核心网设备向UPF设备发送的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建立网络服务连接并进行网络服务的信令面数据。
需要说明的,获取的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为同一时间段内用户进行网络服务的数据。
示例性的,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2:00到12:30。
S502、电子设备从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
其中,关联参数包括隧道端点标识TEID和IP地址;用户信息包括MSISDN和IMSI。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获取用户面数据之后,通过深度报文检测DPI技术解析用户面数据,解析用户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包括IP地址和TEID。
电子设备获取信令面数据之后,通过DPI技术解析信令面数据,解析信令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包括IP地址、TEID、MSISDN和IMSI。
示例性的,解析12:00-12:30时间段内用户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可以如下表3所示:
表3解析12:00-12:30时间段内用户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
组别 关联参数IP地址 关联参数TEID
1 010.179.111.222 546232
2 010.180.132.145 798855
3 010.132.55.11 546321
4 010.144.55.99 665424
如上表3所示,解析用户面数据得到5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对于组别为1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其IP地址为010.179.111.222,关联参数TEID为546232;对于组别为2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其IP地址为010.180.132.145,关联参数TEID为798855;对于组别3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其IP地址为010.132.55.11,关联参数TEID为546321;对于组别为4的用户面数据解析结果,其IP地址为010.144.55.99,关联参数TEID为665424。
解析12:00-12:30时间段内信令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可以如下表4所示:
表4解析12:00-12:30时间段内信令面数据得到的解析结果
组别 关联参数IP地址 关联参数TEID MSISDN IMSI
1 010.179.111.222 546232 13022245663 460010000000001
2 010.180.132.145 798855 13146622545 460010000000002
3 010.132.55.11 546321 15646562123 460010000000001
4 010.144.55.99 665424 18946532456 460030000000001
如上表4所示,解析信令面数据得到4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对于组别为1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IP地址为010.179.111.222,关联参数TEID为546232,MSISDN为13022245663,IMSI为460010000000001;对于组别为2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IP地址为010.180.132.145,关联参数TEID为798855,MSISDN为13146622545,IMSI为460010000000002;对于组别3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IP地址为010.132.55.11,关联参数TEID为546321,MSISDN为15646562123,IMSI为460010000000001;对于组别4的信令面数据解析结果,其关联参数IP地址为010.144.55.99,关联参数TEID为665424,MSISDN为18946532456,IMSI为460030000000001。
S503、电子设备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从用户面数据中解析到TEID和IP地址,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TEID、IP地址和用户信息之后,从信令面数据中查询与目标用户面数据中的TEID和IP地址均相同的信令面数据,进而将该信令面数据确定为目标信令面数据。
电子设备确定目标信令面数据之后,通过查询该目标信令面数据的解析结果中的MSISDN和IMSI,进而将MSISDN和IMSI回填至目标用户面数据。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从UPF设备的N3接口获取用户面数据,并且从UPF的N4接口获取信令面数据,然后解析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解析信令面数据得到关联参数TEID、关联参数IP地址和用户信息,解析用户面数据得到关联参数TEID和关联参数IP地址;最后根据关联参数TEID以及关联参数IP地址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这样,通过获取流经UPF设备的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并且解析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通过解析到的关联参数TEID和关联参数IP地址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提供了又一种在专网内实现用户信息关联回填的方法。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或电子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性的对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或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对应各个功能划分的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的框图。参照图5,该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600包括获取单元601、解析单元602和关联回填单元603。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
解析单元,用于从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关联参数包括隧道端点标识TEID。
关联回填单元,用于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联回填单元具体用于:
从信令面数据中确定与目标用户面数据的关联参数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目标用户面数据为用户面数据中的任意一个。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关联参数还包括IP地址。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面数据和信令面数据流经专网UPF设备的时间位于同一时间段内。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单元601还用于:
从UPF设备的N3接口中获取用户面数据,以及从UPF设备的N4接口中获取信令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的框图。
如图6所示,该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700包括电源单元701、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 icat 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接口单元702、通信单元703、存储单元704、用户面数据解析单元705、信令面数据解析单元706、用户信息关联回填单元707和处理单元708。
电源单元701、API接口单元702、通信单元703、存储单元704、用户面数据解析单元705、信令面数据解析单元706和用户信息关联回填单元707均与处理单元708连接。
电源单元701用于为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700供电。
API接口单元702的功能包括:用户在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700的控制台界面上确定的关联参数通过API单元传输给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700,以及接收其它平台的API请求。
通信单元703的功能包括:接收通过UPF设备的N3接口从基站设备流入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接收通过UPF的N4接口从核心网设备流入UPF设备的信令面数据。
存储单元704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
用户面数据解析单元705用于通过DPI技术解析用户面数据,用户面数据包括关联参数。
信令面数据解析单元706用于通过DPI技术解析信令面数据,信令面数据包括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单元707用于根据关联参数对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处理单元708用于处理存储在存储单元704中的应用程序代码。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
其中,上述的存储器802,用于存储上述处理器801的可执行指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80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7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801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8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8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01中。
存储器8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8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确定单元、处理单元等)等。此外,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2,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800的处理器801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
在实际实现时,图5中的获取单元601、解析单元602和关联回填单元603的功能均可以由图7中的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上实施例中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一条或多条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一条或多条指令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801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的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与上述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分类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分类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分类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分类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
从所述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所述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所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所述关联参数包括隧道端点标识TEID;
根据所述关联参数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联参数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包括:
从所述信令面数据中确定与目标用户面数据的所述关联参数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所述目标用户面数据为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任意一个;
将从所述目标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到的所述用户信息回填至所述目标用户面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参数还包括网际互连协议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数据和所述信令面数据流经所述专网UPF设备的时间位于同一时间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包括:
从所述UPF设备的N3接口中获取所述用户面数据,以及从所述UPF设备的N4接口中获取所述信令面数据。
6.一种用户信息关联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解析单元和关联回填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流经专网用户平面功能UPF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信令面数据;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用户面数据解析得到用户的关联参数,以及,从所述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得到所述关联参数和用户信息;所述关联参数包括隧道端点标识TEID;
所述关联回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联参数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回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回填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信令面数据中确定与目标用户面数据的所述关联参数相同的目标信令面数据;所述目标用户面数据为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任意一个;
将从所述目标信令面数据中解析到的所述用户信息回填至所述目标用户面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参数还包括网际互连协议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数据和所述信令面数据流经所述专网UPF设备的时间位于同一时间段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UPF设备的N3接口中获取所述用户面数据,以及从所述UPF设备的N4接口中获取所述信令面数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611391.XA 2023-05-26 2023-05-26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67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1391.XA CN116567609A (zh) 2023-05-26 2023-05-26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1391.XA CN116567609A (zh) 2023-05-26 2023-05-26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7609A true CN116567609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6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1391.XA Pending CN116567609A (zh) 2023-05-26 2023-05-26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76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8188A (zh) * 2023-08-11 2023-11-21 武汉博易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n4流量进行用户面数据关联回填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8188A (zh) * 2023-08-11 2023-11-21 武汉博易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n4流量进行用户面数据关联回填方法及系统
CN117098188B (zh) * 2023-08-11 2024-03-12 武汉博易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n4流量进行用户面数据关联回填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1723B (zh) 一种服务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010285A (zh) 一种短信过滤方法、系统以及短信服务中心和终端
CN111328108B (zh) 5g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分流设备
US93386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lating security events with subscriber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environment
CN110944319B (zh) 5g通信身份验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29739B (zh) 一种识别蜜罐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372238B (zh) 登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67609A (zh) 用户信息关联回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69554A (zh) 一种通过托管sim卡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及相应的方法
CN110798453B (zh) 用于一键登录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883388A (zh) 文件加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7368334B (zh) 一种业务插件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3841080A (zh) 一种被叫号码补齐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796852A (zh) 用于终端直连通信的设备发现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1093196B (zh) 5g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法、用户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9634908B (zh) 数据关联方法、数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45508A (zh) 接口调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US20190335327A1 (en) Partitioning network addresses in network cell data to address user privacy
CN114338132B (zh) 免密登录方法、客户端应用、运营商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US2023003760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ode device,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839231B (zh) 一种获取终端标识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81796B (zh) 一种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7820222B (zh) 管理多租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13905019B (zh) 基于终端地址管理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468850A (zh) 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