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2512A - 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2512A
CN116562512A CN202310842586.5A CN202310842586A CN116562512A CN 116562512 A CN116562512 A CN 116562512A CN 202310842586 A CN202310842586 A CN 202310842586A CN 116562512 A CN116562512 A CN 116562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power system
electric power
carbon emission
injec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25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62512B (zh
Inventor
杨建立
徐杰
翁格平
任娇蓉
李琪
蔡振华
郑瑞云
翁秉宇
江涵
娄一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425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2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2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2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62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2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若是,则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根据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电力系统高碳排的节能改造注入节点的确定,有效解决了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超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也不断增加,导致全球的平均气温逐年升高,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使碳减排面临的形势越来愈严峻,随着清洁能源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清洁能源可以在提供电能的同时不会产生碳排放,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但由于应用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中清洁能源的占比仍然较低。
目前通用的方法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注入电能进行调控和分配,增加电力系统中清洁电能的使用,以减少整个电力系统整体的碳排放量,但是目前难以判断电力系统中注入节点电能的碳排放的强度,也无法对注入节点进行有效调节,因此造成电力系统碳排放超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解决电力系统碳排放超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包括:
获取电力系统的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
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
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
若是,则根据预设的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
根据预设的能碳系数关系、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
将所述能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所述注入节点确定为高碳注入节点;
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
将全部所述碳排放量相加求和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总碳排放量;
将全部所述有功功率相加求和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总有功功率;
根据预设的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关系、所述总有功功率和所述总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
可选地,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关系包括:
其中,Ed为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Cd为所述总碳排放量,Pd为所述总有功功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包括:
当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大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所述电力系统确定为所述碳超标电力系统;
当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时,将所述电力系统确定为碳达标电力系统
可选地,所述预设的根据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
根据预设的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关系、所述碳排放量、所述第二预设数值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
可选地,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关系包括:
其中,Md为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Ci为第i个所述注入节点的所述碳排放量,Pi为第i个所述注入节点的所述有功功率,n为所述注入节点数量,α为所述第二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节点,包括:
将所述高碳注入节点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生成高碳注入节点列表
选取所述高碳注入节点列表中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其中,选取的全部所述节能改造注入节点的所述碳排放量之和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目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系统的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若是,则根据预设的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根据预设的能碳系数关系、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
选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能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所述注入节点确定为高碳注入节点;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电力系统中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得到该电力系统单位电能产生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的衡量标准,更好地判断电力系统碳排放是否超标,当判断该电力系统为碳超标电力系统时,通过各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可以使电力系统更加准确地确定需要减少碳排放的量,并通过求得的能碳系数可以准确地从电力系统的中选取高碳注入节点,该高碳注入节点在电力系统中的碳排放相对较高,是电力系统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出于经济和实际环境等因素的考虑,选取的高碳注入节点的并不是该电力系统的主要电能注入节点,根据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一个或者多个高碳注入节点作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相较于通过调节各个注入节点的电能输入对电力系统碳排放量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通过绿色能源对节能改造注入节点的高碳排放电能进行替换,可以准确地将碳排放量减少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的规定减排量,可以有效解决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超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发明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术语“可选地”表示“可选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发明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发明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电力系统的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
具体地,通过直接测量或计算等方法得到电力系统中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其中,碳排放因子表示该注入节点输入单位电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步骤S120,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
具体地,通过全部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可以得到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和有功功率,并根据碳排放因子关系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其中,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为整个电力系统消耗单位电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步骤S130,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
具体地,通过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的值可以判断该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的程度,并根据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该电力系统碳排放是否超出预设的标准,例如当前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为0.5375kgCO2/MWh,设定电网的碳排放因子标准值为0.5kgCO2/MWh,则该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将超出设置的标准。
步骤S140,若是,则根据预设的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
具体地,当电力系统为碳超标电力系统时,根据电力系统实际碳排放量和设定标准的碳排放量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使电力系统得到需要减少碳排放量的准确数值,更有利于确定电力系统中需要改造的高碳排放的注入节点,使电力系统完成减排目标后实现碳达标。
步骤S150,根据预设的能碳系数关系、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
具体地,碳排放因子可以衡量该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而有功功率可以衡量该注入节点在电力系统中站的比重,通过能碳系数整体衡量每个注入节点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和碳排放关系,由于目前电力系统中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因此如果注入节点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电能的输入节点,即使碳排放量相对较高,由于经济和实际环境条件等因素,也无法对该注入节点的电能进行节能改造。
进一步地,能碳系数关系包括:
其中,gi为第i个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ei为第i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Pi为第i个注入节点的有功功率。
示例性地,当第一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分别为0.8kgCO2/MWh,有功功率为200MWh,第二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为0.7kgCO2/MWh,有功功率为100MWh,第三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为0.4kgCO2/MWh,有功功率为500MWh,则第一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为0.004,第二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为0.007,第三注入节点能碳系数为0.0008。
步骤S160,将所述能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所述注入节点确定为高碳注入节点。
具体地,设定第一预设数值为0.001,当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大于0.001时,确定该注入节点为高碳注入节点,即该注入节点产生的单位电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且输入电力系统的电能较少。
步骤S170,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
具体地,选取碳排放量高的一个或者多个高碳注入节点,并将其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进行节能改造,利用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替换原有的高碳排放能源,使电力系统减少碳排放的量满足电力系统减排目标。
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力系统中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得到该电力系统单位电能产生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的衡量标准,更好地判断电力系统碳排放是否超标,当判断该电力系统为碳超标电力系统时,通过各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可以使电力系统更加准确地确定需要减少碳排放的量,并通过求得的能碳系数可以准确地从电力系统的中选取高碳注入节点,该高碳注入节点在电力系统中的碳排放相对较高,是电力系统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出于经济和实际环境等因素的考虑,选取的高碳注入节点的并不是该电力系统的主要电能注入节点,根据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一个或者多个高碳注入节点作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可以通过绿色能源对节能改造注入节点的高碳排放电能进行替换,可以准确地将碳排放量减少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的规定减排量,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超标问题,不需要对电力系统中各个注入节点的电能进行调控间接的降低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
将全部所述碳排放量相加求和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总碳排放量;
将全部所述有功功率相加求和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总有功功率;
根据预设的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关系、所述总有功功率和所述总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
可选地,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关系包括:
其中,Ed为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Cd为所述总碳排放量,Pd为所述总有功功率。
具体地,根据碳排放量关系、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
示例性地,碳排放量关系包括:
其中,Ci为第i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ei为第i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Pi为第i个注入节点的有功功率。
进一步地,第一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为0.8kgCO2/MWh×200MWh=160kgCO2,第二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为0.7kgCO2/MWh×100MWh=70kgCO2,第三注入节点为0.4kgCO2/MWh×500MWh=200kgCO2,则该电力系统的总碳排放量为160kgCO2+70kgCO2+200kgCO2=430kgCO2
进一步地,电力系统三个注入节点的总有功功率为200MWh+100MWh+500MWh=800MWh,则该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为430kgCO2÷800MWh=0.5375kgCO2/MWh。
本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有功功率得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通过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可以衡量整个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状态,方便后续对电力系统是否碳排放超标进行判断。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包括:
当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大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所述电力系统确定为所述碳超标电力系统;
当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时,将所述电力系统确定为碳达标电力系统。
示例性地,设定第二预设数值为0.5kgCO2/MWh,当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为0.5375kgCO2/MWh,则判定该电力系统为碳超标电力系统,说明该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超标,而当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为0.4kgCO2/MWh时,则判定该电力系统为碳达标电力系统,说明该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达标。
本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与预设数值的比较判断该电力系统是否碳排放超标,可以更直接的根据具体的数值判断电力系统碳排放是否超标。
可选地,所述根据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
根据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关系、所述碳排放量、所述第二预设数值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
可选地,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关系包括:
其中,Md为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Ci为第i个所述注入节点的所述碳排放量,Pi为第i个所述注入节点的所述有功功率,n为所述注入节点数量,α为所述第二预设数值。
示例性地,根据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得到电力系统总碳排放量为430kgCO2,每个注入节点的有功功率得到电力系统的总有功功率为800MWh,当第二预设数值为0.5时,得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为430-800×0.5=30kgCO2,则确定该电力系统的碳减排目标为30kgCO2
本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碳排放量和预设数值得到的碳排放量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当该电力系统减小碳排放量达到该减排目标数值时,该电力系统将成为碳达标电力系统,可以帮助电力系统准确定需要碳减排的量,尽快实现碳达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节点,包括:
将所述高碳注入节点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生成高碳注入节点列表
选取所述高碳注入节点列表中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其中,选取的全部所述节能改造注入节点的所述碳排放量之和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目标。
具体地,根据碳排放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生成高碳注入节点列表,从高碳注入节点列表中选取碳排放因子最大的第一个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当确定的节能改造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大于或者等于电力系统碳排放目标时,将该节能改造注入节点通过清洁能源进行替换,例如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长生的电能。
进一步地,当该节能改造节点的碳排放量小于电力系统碳排放目标时,再选取高碳注入节点列表中排在第二的高碳注入节点作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以此类推,直到选取的全部节能改造节点的碳排放量之和大于或者等于电力系统碳排放目标,将选取的全部节能改造节点通过清洁能源进行替换,使电力系统转变为碳达标电力系统。
本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对注入节点碳排放量和有功功率的综合考虑,选取电力系统中碳排放量影响最大的注入节点作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利用清洁能源进行替换,使电力系统实现碳达标,从根本上减少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同时也不会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系统的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若是,则根据预设的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根据预设的能碳系数关系、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
选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能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所述注入节点确定为高碳注入节点;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装置具有上述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相近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相近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相近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在本申请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力系统的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
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
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
若是,则根据预设的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
根据预设的能碳系数关系、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
将所述能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所述注入节点确定为高碳注入节点;
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
将全部所述碳排放量相加求和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总碳排放量,将全部所述有功功率相加求和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总有功功率;
根据预设的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关系、所述总有功功率和所述总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关系包括:
其中,Ed为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Cd为所述总碳排放量,Pd为所述总有功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包括:
当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大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所述电力系统确定为所述碳超标电力系统;
当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时,将所述电力系统确定为碳达标电力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碳排放量;
根据预设的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关系、所述碳排放量、所述第二预设数值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关系包括:
其中,Md为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Ci为第i个所述注入节点的所述碳排放量,Pi为第i个所述注入节点的所述有功功率,n为所述注入节点数量,α为所述第二预设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节点,包括:
将所述高碳注入节点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生成高碳注入节点列表;
选取所述高碳注入节点列表中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其中,选取的全部所述节能改造注入节点的所述碳排放量之和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目标。
8.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系统的每个注入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有功功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碳排放因子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若是,则根据预设的减排目标关系、全部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减排目标;根据预设的能碳系数关系、所述碳排放因子和对应的所述有功功率确定每个所述注入节点的能碳系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碳排放因子判断所述电力系统是否为碳超标电力系统;
选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能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数值的所述注入节点确定为高碳注入节点;根据所述电力系统减排目标选取至少一个所述高碳注入节点确定为节能改造注入节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
CN202310842586.5A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562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2586.5A CN116562512B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2586.5A CN116562512B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2512A true CN116562512A (zh) 2023-08-08
CN116562512B CN116562512B (zh) 2023-11-03

Family

ID=8750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2586.5A Active CN116562512B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25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94538A (zh) * 2023-09-11 2023-10-17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碳排放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01469A (ko) * 2013-02-08 2014-08-20 주식회사 휴디콤 소비요소별 탄소배출 목표관리 및 감축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4548562A (zh) * 2022-02-24 2022-05-27 清华大学 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5015474A (zh) * 2022-04-15 2022-09-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及设备
US20220292621A1 (en) * 2019-07-12 2022-09-15 Shanghai We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ata,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5577234A (zh) * 2022-11-21 2023-01-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潮流分布的节点供电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5640935A (zh) * 2022-12-21 2023-01-24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93646A (zh) * 2022-09-14 2023-02-03 新疆大学 计及源荷低碳性与ccgp的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CN116187870A (zh) * 2023-03-15 2023-05-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电力系统碳轨迹追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98258A1 (en) * 2021-12-16 2023-06-22 Singularity Ener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carbon emissions in a power grid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01469A (ko) * 2013-02-08 2014-08-20 주식회사 휴디콤 소비요소별 탄소배출 목표관리 및 감축모니터링 시스템
US20220292621A1 (en) * 2019-07-12 2022-09-15 Shanghai We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ata,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30198258A1 (en) * 2021-12-16 2023-06-22 Singularity Ener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carbon emissions in a power grid
CN114548562A (zh) * 2022-02-24 2022-05-27 清华大学 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5015474A (zh) * 2022-04-15 2022-09-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5693646A (zh) * 2022-09-14 2023-02-03 新疆大学 计及源荷低碳性与ccgp的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CN115577234A (zh) * 2022-11-21 2023-01-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潮流分布的节点供电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5640935A (zh) * 2022-12-21 2023-01-24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6187870A (zh) * 2023-03-15 2023-05-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电力系统碳轨迹追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94538A (zh) * 2023-09-11 2023-10-17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碳排放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6894538B (zh) * 2023-09-11 2024-01-16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碳排放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2512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62512B (zh) 一种电力系统的能碳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51567B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动态划分的方法及系统
JP5241765B2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435625B (zh) 电力系统动态经济调度优化方法及设备
CN112632773B (zh) 一种风电机组可靠性预测方法
CN112242703B (zh) 一种基于pso优化蒙特卡洛算法的配电网光伏消纳评估方法
CN107506331B (zh) 基于时间关联性及元件运行时间的微电网可靠性计算方法
CN111199065B (zh) 零能耗建筑设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978277B (zh) 光伏发电中区域上网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253646A (zh) 零能耗零碳建筑的判定方法及能源控制系统
CN113094899A (zh) 一种随机潮流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91242A (zh) 空调温控负荷集群的评估方法、温度设定方法及系统
CN114992772B (zh) 空调温控负荷集群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62809A (zh) 一种综合能源园区内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系统
Li et al. Prolonging network lifetime with sleep scheduling for solar harvesting industrial WSNs
CN117056776A (zh) 碳排放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7117983A (zh) 一种结合配电网需求的火电厂调峰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230268571A1 (en) Temperature estimatio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temperature estimation method
JP6736496B2 (ja) 設備設計支援方法、設備設計支援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6111580A (zh) 电力优化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27718A (zh) 电力系统惯量全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4139785A (zh) 锅炉燃烧热效率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297659A (zh) 零能耗零碳建筑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CN109960778B (zh) 计算风电场理论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17735B (zh) 一种用于高维系统的多代理概率电压稳定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