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0485A - 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0485A
CN116560485A CN202310280269.9A CN202310280269A CN116560485A CN 116560485 A CN116560485 A CN 116560485A CN 202310280269 A CN202310280269 A CN 202310280269A CN 116560485 A CN116560485 A CN 116560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ctric quantity
terminal equipment
pow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02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金桥
蔡林恩
何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uowe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uowe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uowe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uowe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802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0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0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0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2Monitoring battery levels, e.g. power saving mode being initiated when battery voltage goes below a certain lev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3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to a less power-consuming processor, e.g. sub-CP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电量下降曲线,及属性信息;判断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电量下降标签和目标参数的属性信息,确定第一电源控制策略;根据剩余电量和与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基于第一、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响应于终端设备在节能控制之后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辅助电源,以通过辅助电源为终端设备供电。可以避免对电源电池造成损耗损害,通过结合电量的变化和目标参数,管理电池的充放电,使电池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从而满足用户的电池管理需求。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配置越来越强大,功能越来越齐全,并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我们的生活带入崭新的信息化时代。移动终端操作方便快捷、功能全面,能够让人们实时快速地获取各类信息,然而,目前移动终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电量消耗大、电池续航时间短、电池容易出现损耗。由于用户也可以在终端设备中对电量进行视察,如果电源电量在短时间内,或者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非常异常,会给用户带来很不好的体验。如何对终端设备进行更有效的电源管理,使得终端设备在提供稳定的供电的同时,保证终端设备的电源的耐用性,降低一些使用不当或者电源出现的一些异常问题所引起的电量下降较快,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
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辅助电源,以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为所述终端设备供电。
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供电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辅助电源,以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为所述终端设备供电。
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
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之后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然后基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之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辅助电源,以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为所述终端设备供电。由此,可以及时的对终端设备的电量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多个目标参数的实时属性信息,科学准确的确定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来反应当前终端设备所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而确定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可以避免对电源电池造成损耗损害,通过结合电量的变化和目标参数,管理电池的充放电,使电池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从而满足用户的电池管理需求,并且增强电池的耐用性,还可以在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切断主供电模块与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辅助电源,以通过辅助电源为终端设备供电,从而维持终端设备的稳定性。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下面将以“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作为执行主体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进行说明,在此不进行限定。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手表、任意可穿戴设备。其中,历史时段对应的电池下降曲线可以是当前时刻之前5分钟的电量下降曲线。或者,也可以是3个小时的电量下降曲线,在此不做限定。电量下降曲线可以是电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其中,目标参数可以为预先选取的作为考虑的参数,比如可以包含有输出电压的纹波、主供电模块的电池内阻值、检测电流、检测电压和电池环境温度。其中,属性信息可以为目标参数当前需要考察的参数值。比如电池的温度值、电压和电流大小。
其中,剩余电量可以为当前终端设备的主供电模块所剩余的电量,比如蓄电池的电量80%。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该装置可以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电源管理指令之后,开启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由此,用户可以自主的启动对电源的管理,比如在察觉到手机或者手表等等终端设备的耗电量比较快的时候,可以通过触发终端设备中的显示屏上的按键来开启电源管理模式,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开始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该装置可以在检测到电量下降曲线处于异常状态(比如快速下降)的情况下,开启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或者,该装置也可以在检测到剩余电量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比如30%的情况下,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或者,也可以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温度在指定时间段内为预设温度的情况下,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
步骤102,判断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电量下降标签和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时,可以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主供电模块的属性信息及主供电模块当前的衰减阶段关联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然后基于所述当前的剩余电量,将所述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进行对齐,并获取所述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之间的相似度,之后基于预设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相似度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
可选的,主供电模块可以包含有电源、电源管理单元、电源滤波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其中,电源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目标参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源的故障进行检测,并对电源发出使能信号,以调整所述电源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源滤波单元用于对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与尖峰干扰进行抑制。
其中,主供电模块的属性信息有很多,比如可以为电源的类型,若电源的类型为可充电的蓄电池,其可以包含有多种类型,比如锂-氟化石墨电池、锂-二氧化锰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锂-硫化铁电池、锂-氧化铜电池,在此不做限定。属性信息还可以包含有电池的当前内阻,需要说明的是,当外阻增大时,电池的输出电流变小,内阻的压降减小,导致电池的输出电压升高。锂电池的电压变化相比干电池的电压变化比较平稳,通过采集产品电源的电压多个点的电压,并计算出产品电源的电压变化斜率即为产品电源的电压的变化信息,然后判断得到锂电池的电压斜率。
其中,属性信息还可以包含有静态指标输出电压精度,也即测量模块的实际输出电压与标称输出电压之间的差;转化效率,也即在实现主供电模块的电压转换和功率传输的同时,它还测量其自身的损耗;电压调整率:主供电模块在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变化;温度漂移:当模块的环境温度不同时,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电流调整率(负载效应):输出电流不同时测量模块的输出电压变化状态;交叉调节率:仅针对2个电路或多个模块,测量模块某个电路的输出功率变化对其他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影响;输出电压波动:测量模块输出DC电压上AC电压分量的大小。动态指示器启动超调和启动时间:测量电源模块打开时输出电压的建立过程或稳定过程的状态。负载阶跃响应:负载阶跃变化时,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衰减阶段可以为主供电模块的老化阶段,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电源会老化,也会有损耗,因而可以确定主供电模块的衰减阶段。
可以理解的是,衰减阶段可以是预先由衰减预测模型所预测得到的,或者,也可以是预先通过传感器采集主供电模块的关键器件的特征参数,比如电路板、电容、谐振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二极管,将各个关键器件的特征参数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衰减阶段预测模型中,以得到当前的衰减阶段,或者可以将各个特征参数和标准参数进行比对,之后根据匹配的分值和预设的权重值,生成总分值,进而确定与总分值对应的衰减阶段。可以理解的是,若各个特征参数和标准参数之间的匹配度越高,则总分值越高,寿命越长,衰减情况越弱,若各个特征参数和标准参数之间的匹配度越低,则总分值越高低,寿命越段,衰减情况越厉害。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预先对不同属性信息和衰减阶段的主供电模块,确定与之对应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举例来说,若当前的主供电模块对应的属性信息为A1、A2、A3,衰减阶段为B1,则可以预先通过收集大量的大数据,以及多种实验,确定好A1、A2、A3和B所对应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
进一步的,可以将基于当前的剩余电量,将所述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进行对齐,并获取所述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之间的相似度,进而确定一个相似度值,之后可以基于预设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相似度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相似度对应有不同的电量下降标签。其中,通过电量变化曲线可以得到用电波动率、用电峰谷差、峰平用电占比、错峰负荷差等等信息,电量变化曲线中的电量变化斜率即为电量变化趋势。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受电池的特性影响,温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池的电量变化,比如电池处于高温的情况下,电量下降的斜率比较大,也即消耗的比较快,玩游戏时的电压肯定比看听音乐时的下降快一点。为了更好的提高电池的寿命,防止电池充放电严重对电池造成的损伤,可以根据预设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和当前的电量变化曲线去做比较。可以理解的是,参考电量变化曲线是一种比较健康标准的电量变化曲线,也即是说,电源电量在按照参考电量变化曲线的情况进行变化时,对电源的损伤较小,从而电池的持久性更好,进一步的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则若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之间的相似度越高,则说明当前的用电是比较健康和安全的,对供电模块的损害较小,是满足健康使用条件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用电方式,由于是基于主供电模块的属性信息及主供电模块当前的衰减阶段所确定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这会使得当前寻找到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能够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实时的与当前终端设备状态所对应,进一步的使得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在进行比较时更加的准确和可靠,进而提高了对第一电源控制策略确定的准确度,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
可选的,可以将每个目标参数与当前对应的参考范围进行比较,以得到每个所述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之后获取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关联的各个所述目标参数的权重,然后基于每个所述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和对应的所述权重,计算所述主供电模块的健康状态评估值,之后确定与所述健康状态评估值对应的健康管理策略,并将其作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其中,每个目标参数都有对应的一个参考范围,也即健康使用范围。可以理解的是,若目标参数位于参考范围中,则对应的得分比较高,若目标参数不处于该参考范围中,但离参考范围比较近,则对应的得分比较低,若目标参数不处于该参考范围中,但离参考范围比较远,则对应的得分非常低。为了更加精准的计算健康状态评估值,可以根据与电量下降标签关联的各个所述目标参数的权重,和各个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计算主供电模块的健康状态评估值。
举例来说,若电量下降标签为A,目标参数有B1、B2、B3和B4,B1、B2、B3和B4
分别对应的得分为100分、80分、60分、40分,与电量下降标签A和目标参数B1、B2、B3、B4分别对应的权重为0.6、0.2、0.1、0.1,则可以计算健康状态评估值为60+16+6+4=86分。需要说明的是,健康状态评估值越高,则说明终端设备当前的电源使用状态越健康,若健康状态评估值越低,则说明终端设备当前的电源使用状态越不健康,对电源电池的损耗越大。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根据健康状态评估值的大小将其划分为4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一级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值最高,则对应的健康管理策略,也即第一电源控制策略为无需进行管理。四级对应的健康状态评估值最低,若当前的健康状态评估值对应的健康管理策略为四级,则可以启动每个应用程序对应的电量管理方式,比如每个应用程序分配了指定的电量,若已经用完了,则不能启动该应用程序,直到下次充电,或者,可以将主供电模块的电量传输给辅助电源,并利用辅助电源来为终端设备进行供电。其中,四级对应的健康管理策略还包括:启动自动降温应用程序,或者启动风扇以为终端设备进行降温,并且可以降低CPU当前的带载率,避免没有使用的应用程序消耗电量,并控制锂电池的电压处于稳定范围,防止智能终端的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压被拉高,确保锂电池的电压降低至稳定、正常的范围内输出,从而有效保护了智能终端内部的器件,并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步骤103,根据剩余电量和与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
可选的,该装置可以在剩余电量小于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各个负载单元和各个类型的计算节点按照对应的预设运行模式进行工作,并将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间按照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提前。其中,预设运行模式可以为低功耗模式。
其中,负载单元可以为各个应用APP,或者各个服务,计算节点,硬件资源,比如图像处理的计算节点,音频处理的计算节点,数据管理的计算节点,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中的空闲资源的能耗也会给电源带来不必要的电量损耗,当一台终端设备启动后,不会一直处在全负荷运行状态,因此会有很多空闲时间,所以空闲时间里耗电量就成为电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某个硬件一定时间不工作后就会进入低功耗状态已达到省电的目的。包括CPU,硬盘,内存以及网络部分都采用了这种技术。比如,一块全功率运行功耗35w的CPU在空闲时功耗几乎为0,仅这一项就能节省不少电量。因而,可以控制各个计算节点比如CPU和GPU按照预设的运行模式进行工作。除此,通常终端设备中还有很多服务都会在系统启动的时候一起启动,然后驻留在后台等待调用,另外,还有部分系统服务只有被一些事件触发后才会启动,如插入某个设备或者更改IP,通过控制这些服务按照对应的预设运行模式运行可以减少后台进程里长时间运行的服务数量。
可选的,还可以为了更好地节能,该技术就会降低显示器的亮度。此外,它还可以利用一些传感设备,根据周围环境亮度来调整显示器亮度。
另外,还可以利用低功率音频,以及将处于闲置状态的设备关闭,比如麦克风和摄像头这类USB设备,以及蓝牙设备,网络设备功耗改进,并进入支持低功耗模式,并避免导致无线网络连接突然中断。
可选的,该装置可以在剩余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各个负载单元正常工作。
步骤104,基于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具体的,该装置可以控制终端设备执行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其中,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已在上述步骤中进行说明。
步骤105,响应于终端设备在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辅助电源,以通过辅助电源为终端设备供电。
其中,预设阈值为预先设置的能耗阈值,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方案,还可以在终端设备中设置冗余电源,也即备用电源,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温定的电压电流,从而可以在主供电模块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或者主供电模块出现其他异常的情况下,或者在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切断主供电模块与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辅助电源,以通过辅助电源为终端设备供电,从而维持终端设备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利用辅助电源为终端设备供电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主供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为辅助电源进行供电,从而可以为辅助电源提供充足的电量,从而可以提升辅助电源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之后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然后基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之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辅助电源,以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为所述终端设备供电。由此,可以及时的对终端设备的电量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多个目标参数的实时属性信息,科学准确的确定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来反应当前终端设备所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而确定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可以避免对电源电池造成损耗损害,通过结合电量的变化和目标参数,管理电池的充放电,使电池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从而满足用户的电池管理需求,并且增强电池的耐用性,还可以在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切断主供电模块与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辅助电源,以通过辅助电源为终端设备供电,从而维持终端设备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
图2为本公开第二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2所示,该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20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
判断模块220,用于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第一确定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
控制模块24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供电模块250,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辅助电源,以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为所述终端设备供电。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主供电模块的属性信息及所述主供电模块当前的衰减阶段关联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
基于所述当前的剩余电量,将所述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进行对齐,并获取所述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之间的相似度;
基于预设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相似度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目标参数至少包含有输出电压的纹波、所述主供电模块的电池内阻值、检测电流、检测电压和电池环境温度;
将每个所述目标参数与当前对应的参考范围进行比较,以得到每个所述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
获取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关联的各个所述目标参数的权重;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和对应的所述权重,计算所述主供电模块的健康状态评估值;
确定与所述健康状态评估值对应的健康管理策略,并将其作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各个负载单元和各个类型的计算节点按照对应的预设运行模式进行工作,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间按照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提前;
在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各个负载单元正常工作。
可选的,所述主供电模块,包括:
电源、电源管理单元、电源滤波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其中,所述电源检测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参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源的故障进行检测,并对所述电源发出使能信号,以调整所述电源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源滤波单元用于对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与尖峰干扰进行抑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之后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然后基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之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辅助电源,以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为所述终端设备供电。由此,可以及时的对终端设备的电量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多个目标参数的实时属性信息,科学准确的确定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来反应当前终端设备所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而确定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可以避免对电源电池造成损耗损害,通过结合电量的变化和目标参数,管理电池的充放电,使电池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从而满足用户的电池管理需求,并且增强电池的耐用性,还可以在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切断主供电模块与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辅助电源,以通过辅助电源为终端设备供电,从而维持终端设备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
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图3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3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
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辅助电源,以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为所述终端设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主供电模块的属性信息及所述主供电模块当前的衰减阶段关联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
基于所述当前的剩余电量,将所述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进行对齐,并获取所述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之间的相似度;
基于预设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相似度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包括:
所述目标参数至少包含有输出电压的纹波、所述主供电模块的电池内阻值、检测电流、检测电压和电池环境温度;
将每个所述目标参数与当前对应的参考范围进行比较,以得到每个所述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
获取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关联的各个所述目标参数的权重;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和对应的所述权重,计算所述主供电模块的健康状态评估值;
确定与所述健康状态评估值对应的健康管理策略,并将其作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包括:
在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各个负载单元和各个类型的计算节点按照对应的预设运行模式进行工作,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间按照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提前;
在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各个负载单元正常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电模块,包括:
电源、电源管理单元、电源滤波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其中,所述电源检测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参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源的故障进行检测,并对所述电源发出使能信号,以调整所述电源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源滤波单元用于对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与尖峰干扰进行抑制。
6.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下降曲线,及预先选取的各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量下降曲线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并基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和所述目标参数当前的属性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和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确定第二电源控制策略;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供电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能控制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的能耗达到预设阈值,切断主供电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回路的连接,并接通所述辅助电源,以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为所述终端设备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主供电模块的属性信息及所述主供电模块当前的衰减阶段关联的参考电量变化曲线;
基于所述当前的剩余电量,将所述历史时段对应的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进行对齐,并获取所述电量变化曲线和所述参考电量变化曲线之间的相似度;
基于预设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相似度对应的电量下降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目标参数至少包含有输出电压的纹波、所述主供电模块的电池内阻值、检测电流、检测电压和电池环境温度;
将每个所述目标参数与当前对应的参考范围进行比较,以得到每个所述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
获取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关联的各个所述目标参数的权重;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参数的对应得分和对应的所述权重,计算所述主供电模块的健康状态评估值;
确定与所述健康状态评估值对应的健康管理策略,并将其作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各个负载单元和各个类型的计算节点按照对应的预设运行模式进行工作,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间按照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提前;
在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量下降标签对应的参考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各个负载单元正常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电模块,包括:
电源、电源管理单元、电源滤波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其中,所述电源检测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参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源的故障进行检测,并对所述电源发出使能信号,以调整所述电源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源滤波单元用于对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与尖峰干扰进行抑制。
CN202310280269.9A 2023-03-16 2023-03-16 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560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0269.9A CN116560485A (zh) 2023-03-16 2023-03-16 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0269.9A CN116560485A (zh) 2023-03-16 2023-03-16 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0485A true CN116560485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90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0269.9A Pending CN116560485A (zh) 2023-03-16 2023-03-16 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04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4467A (zh) * 2023-10-23 2023-11-28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流量计电源管理方法、系统、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9182A (zh) * 2003-10-01 2004-09-15 复旦大学 有源射频识别标签卡电池的电量识别与充电方法
US20200182940A1 (en) * 2018-12-05 2020-06-11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te of char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1525601A (zh) * 2020-05-27 2020-08-11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用户侧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210134137A (ko) * 2020-04-29 2021-11-09 주식회사 피엠그로우 전기차 배터리의 잔존 수명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CN113958474A (zh) * 2021-09-30 2022-01-21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能量消耗方法、装置及作业机械
US20220043064A1 (en) * 2020-08-10 2022-02-1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residual electric quantity,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47767A1 (zh) * 2020-09-07 2022-03-1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9182A (zh) * 2003-10-01 2004-09-15 复旦大学 有源射频识别标签卡电池的电量识别与充电方法
US20200182940A1 (en) * 2018-12-05 2020-06-11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te of char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KR20210134137A (ko) * 2020-04-29 2021-11-09 주식회사 피엠그로우 전기차 배터리의 잔존 수명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25601A (zh) * 2020-05-27 2020-08-11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用户侧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043064A1 (en) * 2020-08-10 2022-02-1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residual electric quantity,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47767A1 (zh) * 2020-09-07 2022-03-1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3958474A (zh) * 2021-09-30 2022-01-21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能量消耗方法、装置及作业机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薇 等: "计及损耗的钒电池储能系统功率优化分配策略", 电工技术学报, no. 19, 10 October 2020 (2020-10-10), pages 48 - 5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4467A (zh) * 2023-10-23 2023-11-28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流量计电源管理方法、系统、设备
CN117134467B (zh) * 2023-10-23 2024-01-30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流量计电源管理方法、系统、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00510B2 (en) Monitoring a battery i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2658231B1 (en) Energy-sav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7123155B2 (en) Operational mode-based battery monitoring for a battery-power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440029A (zh) 延长移动终端在低电量下的使用时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US730445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setting charge-start criteria level based on power supply drive history
US20050156603A1 (en) Method of testing a battery pack by purposeful charge/discharge operations
US6647501B1 (en) Power save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W201312831A (zh) 電池充放電管理系統及方法
CN106877442B (zh) 电池管理方法
JP484682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劣化検出方法
CN116560485A (zh) 智能终端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US8502505B2 (en) Battery driving device, load control method, integrated circuit and load control program
CN104765396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关机电压动态调整方法及调整系统
JP2001281306A (ja) 充電型電池残容量検出装置
CN103460063B (zh) 电池电压测量
CN109596989B (zh) 电子设备电量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042710A1 (zh) 一种提高电量测量准确性的方法
JP4827457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バッテリ装置
CN112033045B (zh) 制热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US2024003931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4178141B2 (ja)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方法
JP4030408B2 (ja) 動作周波数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4156971A (zh) 储能充放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储能系统
US2015002888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369690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차단전압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