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7591A - 镜片元件 - Google Patents

镜片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7591A
CN116547591A CN202180079209.XA CN202180079209A CN116547591A CN 116547591 A CN116547591 A CN 116547591A CN 202180079209 A CN202180079209 A CN 202180079209A CN 116547591 A CN116547591 A CN 116547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element
regions
point
radi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92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古洛特
B·费迈吉尔
C·雷戈
E·加库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silorLuxottica SA
Original Assignee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SA filed Critical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SA
Publication of CN116547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7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02C7/044Annular configuration, e.g. pupil tu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028Bifocal lenses; Multifocal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8Mould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4Myopia progression preven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2Ophthalmic lenses having special refractive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02C7/045Sectorial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yeglass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旨在配戴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镜片元件,该镜片元件包括:‑具有屈光力的至少两个第一区域,该屈光力基于配戴者的用于配戴者的所述眼睛的处方;‑在特定配戴条件下具有至少第二光学功能的多个第二区域,其中,可以确定在第一点(<r1,θ1>)和第二点(<r2,θ1>)穿越至少第一个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径向路径(Pth_R(θ1)),第一点和第二点与至少两个第一区域相邻,径向坐标r2大于径向坐标r1,并且第一点(<r1,θ1>)处的径向光焦度与第二点(<r2,θ1>)处的径向光焦度显著不同。

Description

镜片元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旨在配戴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镜片元件。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镜片元件,该镜片元件旨在配戴在人的眼睛前方以抑制或减少眼睛的比如近视或远视等屈光异常的发展。
此外,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获得旨在配戴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镜片元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眼睛近视的特征是眼睛将远处的物体聚焦在其视网膜前方。通常使用凹镜片矫正近视,并且通常使用凸镜片矫正远视。
已经观察到一些个体在使用常规单光光学镜片矫正时、特别地儿童在其观察位于近距离处的物体时(即,在视近条件下)聚焦不准确。因为针对视远进行矫正的近视儿童的一部分的此聚焦缺陷,其视网膜后方(甚至在中央凹区域中)还形成附近物体的图像。
这种聚焦缺陷可能对这种个体的近视发展有影响。可以观察到,对于大多数所述个体,近视缺陷往往随时间加重。
中央凹视力对应于所观看的物体的图像通过眼睛形成在视网膜的被称为中央凹区的中央区内的观察状况。
周边视力对应于对相对于所观看的物体侧向偏移的场景要素的感觉,所述要素的图像形成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分上,远离中央凹区。
为屈光不正受试者提供的眼科矫正通常适于他的中央凹视力。然而,众所周知,相对于为中央凹视力确定的矫正,必须针对周边视力减小矫正。特别地,对猴子进行的研究表明,远离中央凹区发生的视网膜后面的明显散焦可能导致眼睛伸长,因此可能导致近视缺陷加重。
因此,似乎需要一种能够抑制或至少减缓眼睛的比如近视或远视等屈光异常的发展的镜片元件。
发明内容
为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旨在配戴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镜片元件,该镜片元件包括:
-具有第一光学功能的至少两个第一区域,该第一光学功能基于屈光力,所述屈光力基于配戴者的用于配戴者的所述眼睛的处方;
-在特定配戴条件下具有至少第二光学功能的多个第二区域,
其中,可以确定在第一点(<r1,θ1>)和第二点(<r2,θ1>)穿越至少第一个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径向路径(Pth_R(θ1)),第一点和第二点与至少两个第一区域相邻,径向坐标r2大于径向坐标r1,并且第一点(<r1,θ1>)处的径向光焦度与第二点(<r2,θ1>)处的径向光焦度显著不同。
有利地,具有第二光学功能的多个第二区域在配戴者的视网膜以外的地方产生了非聚焦图像,该非聚焦图像产生了用于近视和/或远视控制的信号,该信号减少了眼睛的视网膜变形、特别地延伸的自然趋势。因此,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发展减缓。
此外,非聚焦图像是配戴者无法使用的,并且因此干扰较小,从而改善了配戴者的舒适度。
根据可以单独或组合考虑的进一步实施例:
-沿着至少一个第一径向路径(Pth_R(θ1)),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径向光焦度的演变是严格单调的;和/或
-可以进一步确定包括在第一个第二区中并且定义第二径向路径(Pth_R(θ2))的至少两个点(<r3,θ2>)和(<r4,θ2>),以及在第一径向路径与第二径向路径之间的至少一个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沿着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的正交径向光焦度基本上恒定,并且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大于或等于18度;和/或
-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镜片元件上交替,并且其中,沿着穿越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径向路径,所述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光焦度的过渡是不连续的;和/或
-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镜片元件上交替,并且其中,沿着穿越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径向路径,所述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光焦度的过渡是连续的;和/或
-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高度过渡是连续的;和/或
-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高度过渡是不连续的;和/或
-第二光学功能为不是球面的光学功能;和/或
-不是球面的功能为非球面功能;和/或
-多个第二区域在镜片元件上或内部被组织成完整的同心环或同心环的部分;和/或
-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的光学功能;和/或
-至少两个第二区域具有相同的第二光学功能;和/或
-所有第二区域具有相同的第二光学功能;和/或
-第二区域以其所设置或其所封装在的镜片元件的光学中心为中心;和/或
-第二区域包括在镜片元件的环形区中,该环形区被定义在大于或等于4.0mm的直径与小于或等于70mm的直径之间;和/或
-多个第二区域具有包括在0.1与3.0mm之间的径向尺寸;和/或
-第二光学功能随第二区域对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的偏心率而变化;和/或
-第一区域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与第二区域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包括在0.50到15.0D之间。优选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是相邻的;和/或
-第二区域之一的一个点的径向光焦度与相同第二区域的一个点的径向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包括在0.25到20.0D之间;和/或
-第二区域之一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与相同第二区域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包括在0.25到10.0D之间。
本公开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获得旨在配戴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镜片元件的模具,该模具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模制元件,
-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模制元件,
其中,第一模制元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元件的第二表面形成模制腔,模制材料将填充在该模制腔中。
根据可以单独或组合考虑的进一步实施例:
-模具进一步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垫圈,并且其中,垫圈的内表面与第一模制元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元件的第二表面形成模制腔。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以举例方式并且参考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镜片元件的平面图,
-图2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镜片元件的平面图,
-图3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镜片元件的平面图,
-图4a展示了在TABO惯例中的镜片的散光轴位γ;
-图4b展示了在用于表征非球面表面的惯例中的柱镜轴位γAX;
-图5和图6图解地示出了眼睛和镜片的光学系统;以及
-图7展示了用于获得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镜片元件的模具。
附图中的要素是为了简洁和清晰而展示的,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例如,附图中的一些元素的尺寸可以相对于其他元素被放大,以帮助改善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涉及一种旨在配戴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并且例如适用于所述配戴者的镜片元件10。
在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可能使用了如“上部”、“底部”、“水平”、“竖直”、“上方”、“下方”、“前”、“后”等术语、或其他指示相对位置的词。在镜片元件的配戴条件下理解这些术语。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镜片元件”可以指未切割的光学镜片或被磨边以配合特定眼镜架的眼镜光学镜片或眼科镜片以及适于定位在眼科镜片上的光学装置。光学装置可以定位于眼科镜片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光学装置可以是光学贴片,或层压在镜片上的膜,或例如通过喷墨沉积的一层涂层。光学装置可以适于可移除地定位在眼科镜片上,例如夹片,该夹片被配置成夹在包括眼科镜片的眼镜架上。替代地,镜片是接触镜片。
根据本公开的镜片元件10适用于配戴者并且旨在配戴在所述配戴者的眼睛前方。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镜片元件1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区域12。第一区域12至少具有第一光学功能,例如基于配戴者的处方的屈光力。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术语“基于处方”应理解为等于处方值±0.5D,优选地等于在申请日公布的ISO 8980规范中定义的处方值±0.12D。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区域可以具有第一屈光力P1,例如基于配戴者的处方,以及不同于第一屈光力P1的第二屈光力P2。优选地,第一屈光力P1和第二屈光力P2由不同的第一区域12承载。第一区域的屈光力可以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变化。例如,第一区域的屈光力可以在第一屈光力P1与第二屈光力P2之间连续变化。优选地,第一区域的屈光力沿着径向轴线连续变化。术语“处方”应被理解为是指光焦度、散光、棱镜偏差的一组光学特性,这些光学特性是由眼科医生或验光师确定的,以便例如借助于定位于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镜片来矫正眼睛的视力缺陷。例如,近视眼的处方包括用于视远的光焦度值和具有轴位的散光值。
第一区域12被配置成在特定配戴条件(例如标准配戴条件)下、特别地针对中央凹视力向配戴者提供至少第一光学功能,该第一光学功能被配置成将光聚焦在配戴者的视网膜上。第一光学功能可以基于光焦度、例如基于用于矫正所述配戴者眼睛的屈光异常的配戴者的处方的屈光力。
配戴条件应被理解为镜片元件相对于配戴者眼睛的位置,例如由前倾角、角膜到镜片距离、瞳孔到角膜距离、眼睛转动中心(CRE)到瞳孔距离、CRE到镜片距离、以及包角来定义。
角膜到镜片距离是沿着处于第一眼位的眼睛的视轴(通常被视为是水平的)在角膜与镜片的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等于12mm。
瞳孔到角膜距离是沿着眼睛的视轴在其瞳孔与角膜之间的距离;通常等于2mm。
CRE到瞳孔距离是沿着眼睛的视轴在其转动中心(CRE)与角膜之间的距离,例如等于11.5mm。
CRE到镜片距离是沿着处于第一眼位的眼睛的视轴(通常被视为是水平的)在眼睛的CRE与镜片的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等于25.5mm。
前倾角是在镜片的后表面与处于第一眼位的眼睛的视轴(通常被视为是水平的)之间的相交处、在镜片的后表面的法线与处于第一眼位的眼睛的视轴之间在竖直平面上的角;例如等于-8°。
包角是在镜片的后表面与处于第一眼位的眼睛的视轴(通常被视为是水平的)之间的相交处、在镜片的后表面的法线与处于第一眼位的眼睛的视轴之间在水平平面上的角,例如等于0°。
标准配戴者条件的示例可以由-8°的前倾角、12mm的角膜到镜片距离、2mm的瞳孔到角膜距离、11.5mm的CRE到瞳孔距离、25.5mm的CRE到镜片距离、以及0°的包角来定义。
虽然本发明不涉及渐变镜片,但是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措辞在文件WO 2016/146590的图1至图10中针对渐变镜片被展示。技术人员可以针对单光镜片来调整这些定义。
一种渐变镜片包括至少一个但优选地两个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表面,例如但不限于渐变表面、回归表面、环曲面表面、或非环曲面表面。
如已知的是,非球面表面上的任一点处的最小曲率CURVmin由以下公式来定义:
其中,Rmax为局部最大曲率半径,用米来表示,并且CURVmin用屈光度来表示。
类似地,非球面表面上的任一点处的最大曲率CURVmax可以由以下公式来定义:
其中,Rmin为局部最小曲率半径,用米来表示,并且CURVmax用屈光度来表示。
可以注意到,当表面局部为球面时,局部最小曲率半径Rmin和局部最大曲率半径Rmax是相同的,并且相应地,最小曲率CURVmin和最大曲率CURVmax也是相同的。当表面是非球面时,局部最小曲率半径Rmin和局部最大曲率半径Rmax是不同的。
从最小曲率CURVmin和最大曲率CURVmax这些表达式,标记为SPHmin的最小球镜度和SPHmax的最大球镜度可以根据所考虑的表面类型来推断。
当所考虑的表面是物体侧表面(又称为前表面)时,这些表达式如下:
和/>
其中,n为镜片的成分材料的折射率。
如果所考虑的表面是眼球侧表面(又称为后表面)时,这些表达式如下:
和/>
其中,n为镜片的成分材料的折射率。
如众所周知的,在非球面表面上的任一点处的平均球镜度SPHmean也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定义:
因此,平均球镜度的表达式取决于所考虑的表面:
如果表面是物体侧表面,则
如果表面是眼球侧表面,则
柱镜度CYL也通过公式定义:
CYL=|SPHmax-SPHmin|
镜片的任何非球面的特性可以借助于局部平均球镜度和柱镜度来表示。当柱镜度为至少0.25屈光度时,可以认为表面是局部不是球面的。
对于非球面表面而言,局部柱镜轴位γAX可以被进一步定义。图4a展示了在TABO惯例中定义的散光轴位γ,而图4b展示了在被定义用于表征非球面表面的惯例中的柱镜轴位γAX。
柱镜轴位γAX为最大曲率CURVmax的取向相对于参考轴位并且在所选的旋转方向上的角度。在以上定义的惯例中,参考轴位是水平的(此参考轴位的角度为0°)并且转动方向在看向配戴者时对于每一只眼而言是逆时针的(0°≤γAX≤180°)。因此,+45°的柱镜轴位γAX的轴位值表示倾斜定向的轴线,在看向配戴者时所述轴位从位于右上方的象限延伸到位于左下方的象限。
而且,考虑到配戴镜片的人的状况,渐变多焦点镜片还可以由光学特性定义。
图5和图6是眼睛和镜片的光学系统的图解展示,因此示出了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定义。更确切地,图5表示这种系统的立体图,其展示了用来定义注视方向的参数α和β。图6是在参数β等于0的情况下在平行于配戴者头部的前后轴线并且经过眼睛转动中心的竖直平面内的视图。
将眼睛转动中心标记为Q'。图6中以点划线示出的轴线Q'F'是穿过眼睛转动中心并且在配戴者前方延伸的水平轴线,即,对应于主注视视角的轴线Q'F'。此轴线在被称为配镜十字的点上切割镜片的非球面表面,所述点存在于镜片上而使眼镜师能够将镜片定位在镜架中。镜片的后表面与轴线Q'F'的相交点是点O。如果O位于后表面上,其可以是配镜十字。具有中心Q'和半径q'的顶球在水平轴线的一点上与镜片的后表面相切。作为示例,25.5mm的半径q'的值对应于常用值,并且在配戴镜片时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
给定注视方向(由图5中的实线所表示)对应于眼睛绕着Q'转动的位置和顶球的点J;角β是在轴线Q'F'与直线Q'J在包括轴线Q'F'的水平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形成的角;此角出现在图5的示意图上。角α是在轴线Q'J与直线Q'J在包括轴线Q'F'的水平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形成的角;此角出现在图5和图6的示意图上。因此,给定的注视视角对应于顶球的点J或者对应于一对(α,β)。如果注视降低角的值在正向越大,则注视降低越多;而如果所述值在负向越大,则注视升高越多。
在给定注视方向上,在物体空间中位于给定物距处的点M的图像形成在对应于最小距离JS与最大距离JT的两个点S与T之间,该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将是矢状局部焦距和切向局部焦距。在点F'处形成了物体空间中无穷远处的点的图像。距离D对应于镜片的后冠状面。
艾格玛函数(Ergorama)是使物点的通常距离关联于每一个注视方向的函数。典型地,在遵循主注视方向的视远中,物点处于无穷远处。在遵循基本上对应于在朝向鼻侧的绝对值为约35°的角α和约5°的角β的注视方向的视近中,物距是约30cm到50cm。针对涉及艾格玛函数的可能定义的更多细节,可以考虑美国专利US-A-6,318,859。此文件描述了艾格玛函数、其定义及其建模方法。针对本发明的方法而言,点可以处于无穷远处或不处于无穷远处。艾格玛函数可以是配戴者的屈光不正或配戴者的下加光的函数。
使用这些要素可以在每一个注视方向上定义配戴者的光焦度和散光。针对注视方向(α,β)来考虑在由艾格玛函数给定的物距处的物点M。在物体空间中针对对应光线上的点M将物体接近度ProxO定义为点M与顶球的点J之间的距离MJ的倒数:
这使得能够在针对顶球的所有点的一种薄镜片近似内计算物体接近度,该薄镜片近似用于确定艾格玛函数。针对真实镜片,物体接近度可以被视为在对应光线上物点与镜片的前表面之间的距离的倒数。
针对相同的注视方向(α,β),具有给定物体接近度的点M的图像形成于分别对应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其将是矢状焦距和切向焦距)的两个点S与T之间。量ProxI被称为点M的图像接近度:
通过用薄镜片的情况类推,因此针对给定注视方向和给定物体接近度,即,针对物体空间在对应光线上的点,可以将光焦度Pui定义为图像接近度与物体接近度之和。
Pui=ProxO+ProxI
用相同的符号表示法,针对每个注视方向和给定物体接近度将散光Ast定义为:
此定义对应于由镜片产生的光束的散光。可以注意到,该定义在主注视方向上给出了散光的典型值。通常被称为轴位的散光角是角γ。角γ是在与眼睛关联的参考系{Q’,xm,ym,zm}中测量的。它对应于借以形成图像S或T的角,所述角取决于结合平面{Q’,zm,ym}中的方向zm所使用的惯例。
在配戴条件下,镜片的光焦度和散光的可能定义因此可以如B.Bourdoncle等人的论文中所阐释那样计算,该论文的题目为“Ray tracing through progressiveophthalmic lenses[通过渐变眼科镜片的光线跟踪]”(1990年国际镜片设计会议,D.T.Moore编,英国光电光学仪器学会会议记录)。
第一区域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以镜片元件的控制点为中心。所谓控制点,应理解为镜片元件的任何点被参考为控制点。特别地,控制点可以是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镜片元件的光学中心、镜片元件的视近参考点或视远参考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以控制点为中心的第一区域12至少具有第一屈光力P1。最接近以控制点为中心的第一区域的第二个第一区域12可以具有第二屈光力P2。
如图1中所表示的,根据本公开的镜片元件10包括多个第二区域14。第二区域14在特定配戴条件下具有至少第二光学功能。
优选地,第二区域的第二光学功能不同于第一区域的第一光学功能。例如,第一区域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与第二区域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包括在0.50到15.0D之间。优选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是相邻的。
第二区域之一的一个点的径向光焦度与相同第二区域的一个点的径向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可以包括在0.25到20.0D之间。
第二区域之一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与相同第二区域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包括在0.25到10.0D之间。
第二区域14的第二光学功能可以为不是球面的光学功能。例如,不是球面的光学功能为非球面光学功能。
有利地,在特定配戴条件下,第二光学功能在配戴者的视网膜上和/或前方和/或后方产生了非聚焦图像。在近视的情况下在视网膜前方和在远视的情况下在视网膜后方的非聚焦图像产生了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减少了眼睛的视网膜变形、特别地延伸的自然趋势。非聚焦图像是配戴者无法使用的,并且因此对其干扰较小。换句话说,与将在配戴者的视网膜上和/或前方和/或后方产生聚焦图像的第二光学功能相比,配戴者的舒适度大大改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两个、例如所有第二区域具有相同的第二光学功能。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区域14可以具有不同的光学功能。例如,第二光学功能随第二区域对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的偏心率而变化。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第二区域14可以在镜片元件10上或内部被组织成完整的同心环。优选地,同心环在正交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相同的中心。
根据图3中所展示的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区域14在镜片元件10上或内部被组织成同心环的部分。优选地,同心环的部分在正交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相同的中心。
在图1和图3所表示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同心环以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为中心。替代地,第二区域的同心环可以以镜片元件的光学中心为中心。
在图2中所表示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区域的同心环的中心被设置在视近区域中。替代地,第二区域的同心环的中心可以被设置在视远区和/或鼻区和/或颞区中。
多个第二区域14包括在镜片元件的环形区中,该环形区被定义在大于或等于4.0mm的直径与小于或等于70mm的直径之间。优选地,环形区以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为中心。更优选地,环形区以镜片元件的光学中心为中心。
替代地,镜片元件可以包括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以及连接视远参考点和视近参考点的子午线。例如,镜片元件可以包括适用于人的处方的渐变多焦点设计。包括多个第二区域的环形区可以以视近参考点或视远参考点为中心。
多个第二区域14的径向尺寸包括在0.1到3.0mm之间、优选地在0.2到2.0mm之间、更优选地在0.5到1.5mm之间,例如等于1.0mm。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径向尺寸是指在刻有单个第二区域的环形区的外径长度与所述环形区的内径长度之间的差的一半。
如图1中所展示的,镜片元件10至少包括第一径向路径(Pth_R(θ1))。第一径向路径Pth_R(θ1)在第一点(<r1,θ1>)和第二点(<r2,θ1>)穿越至少第一个第二区域14。第一点(<r1,θ1>)和第二点(<r2,θ1>)两者都与至少一个第一区域12相邻。第二点的径向坐标r2大于第一点的径向坐标r1。换句话说,第二点(<r2,θ1>)比第一点(<r1,θ1>)更接近镜片元件10的周边。
有利地,第一点(<r1,θ1>)处的径向光焦度与第二点(<r2,θ1>)处的径向光焦度显著不同。
在本公开的意义上,当差的值大于或等于0.25D时,则这两个径向光焦度是显著不同的。换句话说,如果|ROP(Ci)-ROP(Pi)|≥0.25D,则点Ci处的径向光焦度ROP与点Pi处的径向光焦度显著不同。
镜片元件的径向光焦度由所述镜片元件的径向曲率定义。换句话说,镜片元件10的径向曲率可以使用镜片元件的曲率的一阶导数来计算。
类似地,镜片元件的正交径向光焦度由所述镜片元件的切向曲率定义。换句话说,镜片元件10的正交径向曲率可以使用镜片元件的曲率的二阶导数来计算。
通过考虑由以下描述的旋转对称的表面:
z(ρ)=f(ρ)
径向曲率Cr(ρ)可以被定义为:
切向曲率Ct(ρ)可以被定义为:
优选地,第一点(<r1,θ1>)与第二点(<r2,θ1>)之间沿着至少一个第一径向路径(Pth_R(θ1))的径向光焦度Δ(n)*Cr的演变是严格单调的。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一个函数是单调的,当且仅当该函数是完全非增加的,或完全非减少的。所谓Δ(n),应理解为当横越折射率为n1的材料到折射率为n2的材料时,n2与n1之间的差异。
如图1中所展示的,镜片元件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径向路径(Pth_R(θ2))。第二径向路径在第三点(<r3,θ2>)和第四点(<r4,θ2>)穿越至少相同的第一个第二区域14。第三点(<r3,θ2>)和第四点(<r4,θ2>)两者都与至少相同的第一区域12相邻。第四点的径向坐标r4大于第三点的径向坐标r3。换句话说,第四点(<r4,θ2>)比第三点(<r3,θ2>)更接近镜片元件10的周边。
镜片元件10可以进一步包括包含在第一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被定义在第二区域14的一个区中,该区由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和第四点(<r1,θ1>)、(<r2,θ1>)、(<r3,θ2>)和(<r4,θ2>)限定。优选地,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大于或等于18度。
沿着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平均球镜度的演变是单调的,例如,平均球镜度基本上恒定。有利地,沿着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正交径向光焦度Δ(n)*Ct的演变是单调的,例如,正交径向光焦度Ct基本上恒定。所谓基本上恒定,应理解为该差异严格小于0.50D、优选地严格小于0.25D、更优选地严格小于0.10D。
有利地,每个第二区域的光学功能将不聚焦在光轴上,而是将产生焦散、例如旋转对称的焦散,该焦散生成了用于近视或远视控制的信号,该信号减少了眼睛的视网膜变形的自然趋势。
有利地,第二区域之一的一个点的径向光焦度与相同第二区域的一个点的径向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大于0.25D并且小于或等于20.0D。
有利地,第二区域之一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与相同第二区域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大于0.25D并且小于或等于10.0D。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4在镜片元件10上交替。
有利地,此配置确保针对每个注视方向都有两个信号(即通过第一光学功能的近视/远视矫正和通过第二光学功能的近视/远视控制)穿过配戴者的瞳孔。
沿着穿越至少一个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径向路径(Pth_R(θ)),所述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光焦度的过渡是不连续的。
在本公开的意义上,如果沿着连接所述相邻的光学元件的路径,可以测量光焦度的“阶跃”,则相邻的区域之间的光焦度的过渡是不连续的。所谓阶跃,应理解为至少0.50D的光焦度的突然变化。
有利地,此不连续性允许将由第一光学功能产生的屈光异常矫正与由第二光学功能产生的模糊图像更好地解除关联。因此,根据本公开的镜片元件仅在配戴者的视网膜前方和/或上和/或后方产生了更大体积的非聚焦光,从而产生了具有更好近视和/或远视控制效果的较小干扰的第二图像。
替代地,沿着穿越至少一个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4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径向路径(Pth_R(θ)),所述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光焦度的过渡是连续的。
在本公开的意义上,如果沿着连接所述相邻的光学元件的路径,可以测量光焦度的渐变变化,则相邻的区域之间的光焦度的过渡是连续的。换句话说,如果沿着连接所述相邻的光学元件的路径无法测量光焦度的“阶跃”,则该过渡是连续的。所谓阶跃,应理解为至少0.50D的光焦度的突然变化。
在镜片元件上交替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高度过渡可以是连续的。
在本公开的意义上,如果沿着连接所述相邻的光学元件的路径,可以测量高度的渐变变化,则相邻的区域之间的高度过渡是连续的。换句话说,如果沿着连接所述相邻的光学元件的路径无法测量高度的“阶跃”,则高度过渡是连续的。所谓阶跃,应理解为至少0.10μm的高度z的突然变化。
有利地,连续的高度过渡改善了镜片元件的稳固性并且改善了其美感。事实上,连续的高度过渡使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镜片元件上不太可见。此外,由于连续的高度过渡,镜片元件的制造工艺和涂层工艺在资源、时间和成本方面得到了改善。
替代地,在镜片元件上交替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高度过渡可以是不连续的。
在本公开的意义上,如果沿着连接所述相邻的光学元件的路径,可以测量沿着连接它们的路径的高度的“阶跃”,则相邻的区域之间的高度过渡是不连续的。所谓阶跃,应理解为至少0.10μm的高度z的突然变化。
镜片元件10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来制造,如直接表面处理、模制、铸造或注射、压花、成膜、或光刻法等。
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镜片元件10可以被部分地或全部地封装在光学装置中。例如,镜片元件10可以用注射和包覆成型的晶片来完成,或者被胶合在镜片上。可选地,晶片可以包括微结构。替代地,镜片元件10可以由涂层覆盖。替代地,镜片元件10可以被通过平面热压花或卷对卷进行压花的微结构膜覆盖,然后被层压或胶合在镜片上。替代地,镜片元件10可以通过从微结构模具注射模制、然后通过层压的膜进行保护来完成。替代地,镜片元件10可以通过在镜片上压印微结构、然后用层压的膜覆盖镜片来完成,或者可以通过对层压在镜片上的膜进行压印来完成。
可选地,镜片元件10的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括球面形状的前面。替代地,镜片元件10的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非球面形状的前面。替代地,镜片元件10的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形状的前面。
本公开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获得镜片元件的模具,该镜片元件旨在配戴在人的眼睛前方以抑制或减少眼睛的比如近视或远视等屈光异常的发展。
如图7中所展示的,用于镜片元件10的模具20包括第一模制元件21、第二模制元件22。
第一模制元件21具有第一表面24。第一表面24包括具有第一表面曲率的至少两个第一区域。例如,第一区域具有球面表面曲率。第二表面24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二表面曲率的多个第二区域。例如,第二表面曲率为不是球面的曲率,例如非球面曲率。第一区域的第一表面曲率与第二区域的第二表面曲率显著不同。
优选地,第一模制元件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与要提供的镜片元件10的第一区域12相关,并且第一模制元件的表面的第二区域与要提供的镜片元件10的第二区域14相关。
如图7中所展示的,用于镜片元件10的模具20进一步包括第二模制元件22。第二模制元件22具有第二表面25。在图7中,未示出第二模制元件22的第二表面25,因为其面向第一模制元件的第一表面24。
第一模制元件和第二模制元件21和22形成模制腔28。模制腔28由第一模制元件21的第一表面24(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第二模制元件22的第二表面25定义。
替代地,用于镜片元件2的模具20可以进一步包括垫圈23。垫圈23具有环形形式,包括内表面23a和外表面23b。垫圈23可以包括开口27。在这种情况下,模制腔由第一模制元件21的第一表面24、第二模制元件22的第二表面25、以及垫圈23的内表面23a定义。
用于镜片元件10的模具20的模制腔28通过开口27填充有模制材料。尽管是在垫圈23中示出,但开口27还可以替代地放置在第一模制元件或第二模制元件上。
例如,模制材料可以是通过垫圈23的开口27注入到模制腔中的铸造材料。模制腔中的铸造材料进一步聚合成镜片材料,从而形成镜片元件10。
替代地,模制材料可以是热塑性材料。在第一温度处于第一液态的热塑性材料通过开口27注入模制腔28中。在冷却工艺期间,热塑性材料从第一液态变为与镜片元件10的镜片材料对应的第二固态。
在参考前述说明性实施例时,许多另外的修改和变化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实施例仅以示例方式给出并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范围仅是由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的。
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他元素或步骤,并且不定冠词“一(a)或(an)”并不排除复数。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不同的特征这个单纯的事实并不表明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特征的组合。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都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旨在配戴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镜片元件,所述镜片元件包括:
-在特定配戴条件下具有第一光学功能的至少两个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基于屈光力,所述屈光力基于所述配戴者的用于所述配戴者的所述眼睛的处方;
-在特定配戴条件下具有至少第二光学功能的多个第二区域,
其中,能够确定在第一点<r1,θ1>和第二点<r2,θ1>穿越至少第一个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径向路径(Pth_R(θ1)),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区域相邻,径向坐标r2大于径向坐标r1,并且所述第一点<r1,θ1>处的径向光焦度与所述第二点<r2,θ1>处的径向光焦度显著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沿着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径向路径(Pth_R(θ1)),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的径向光焦度的演变是严格单调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能够进一步确定包括在第一个第二区中并且定义第二径向路径(Pth_R(θ2))的至少两个点<r3,θ2>和<r4,θ2>,以及在所述第一径向路径与所述第二径向路径之间的至少一个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沿着所述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的平均球镜度基本上恒定,并且所述正交径向路径(Pth_OR(θ1,θ2))大于或等于18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镜片元件上交替,并且其中,沿着穿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径向路径,所述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径向光焦度的过渡是不连续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镜片元件上交替,并且其中,沿着穿越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径向路径,所述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径向光焦度的过渡是连续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高度过渡是连续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高度过渡是不连续的。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为不是球面的光学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不是球面的功能为非球面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域被组织成完整的同心环或同心环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的光学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以所述镜片元件的光学中心为中心。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随所述第二区域对所述镜片元件的几何中心的偏心率而变化。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与所述第二区域之一的一个点的平均光焦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包括在0.50到15.0D之间。
15.一种用于获得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片元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模制元件,
-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模制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模制元件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元件的第二表面形成模制腔,模制材料将填充在所述模制腔中。
CN202180079209.XA 2020-11-27 2021-11-26 镜片元件 Pending CN1165475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306463 2020-11-27
EP20306463.9 2020-11-27
PCT/EP2021/083250 WO2022112535A1 (en) 2020-11-27 2021-11-26 Lens el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7591A true CN116547591A (zh) 2023-08-04

Family

ID=7369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9209.XA Pending CN116547591A (zh) 2020-11-27 2021-11-26 镜片元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4220A1 (zh)
EP (1) EP4252066A1 (zh)
JP (1) JP2023550996A (zh)
KR (1) KR20230107588A (zh)
CN (1) CN116547591A (zh)
WO (1) WO20221125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53805B1 (fr) 1996-09-20 1998-11-13 Essilor Int Jeu de lentilles ophtalmiques multifocales progressives
US6343861B1 (en) * 1998-06-12 2002-02-05 Sol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Myopia lens
FR2936879B1 (fr) * 2008-10-07 2011-03-11 Essilor Int Verre ophtalmique corrigeant la vision foveale et la vision peripherique.
EP2404212B1 (en) * 2009-03-05 2020-07-08 Essilor International Spectacle eyeglass for myopic child
TWI493241B (zh) * 2013-05-24 2015-07-21 Hiline Optical Co Ltd 鏡片裝置及視力控制方法
EP3271779A1 (en) 2015-03-18 2018-01-24 Essilor International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phthalmic lens having unwanted astigmatism
TWI587034B (zh) * 2016-02-04 2017-06-11 星歐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隱形眼鏡產品
TWI636296B (zh) * 2017-08-28 2018-09-21 精華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視力矯正用光學鏡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2066A1 (en) 2023-10-04
US20240004220A1 (en) 2024-01-04
WO2022112535A1 (en) 2022-06-02
KR20230107588A (ko) 2023-07-17
JP2023550996A (ja) 2023-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5083B (zh) 镜片元件
JP7446292B2 (ja) 光学レンズ
US20230128895A1 (en) Lens element
KR102145171B1 (ko) 개선된 피팅 특성을 가진 콘택트 렌즈
US20230213785A1 (en) Lens element
CN116547591A (zh) 镜片元件
US20230213784A1 (en) Optical lens
TW202001353A (zh) 鏡片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