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6556B - 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6556B
CN116546556B CN202310786895.5A CN202310786895A CN116546556B CN 116546556 B CN116546556 B CN 116546556B CN 202310786895 A CN202310786895 A CN 202310786895A CN 116546556 B CN116546556 B CN 116546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warding
forwarding control
data
control mode
dr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68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46556A (zh
Inventor
杨智斌
李路鹏
梁健生
王月珍
董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68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6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6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6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46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6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控制方法、数据转发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包括:指示终端执行条件切换;在终端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基于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对DRB的数据进行转发控制;其中,多个转发控制方式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及时转发为对达到预定时限不能确认成功传输的数据进行转发的方式。本公开可以减少无意义的数据转发,降低网络传输负荷。

Description

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转发控制方法、数据转发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条件切换(Conditional Handover,CHO)功能中,网络指示终端自主执行条件切换后,将需要转发的下行数据由源接入点持续转发至目标接入点。由于终端与源接入点连接正常时,大部分转发的下行数据实际已被终端成功接收,因而这部分数据的转发是不必要的。若从网络指示到终端切换之间持续时间较长,将会造成大量无意义的数据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控制方法、数据转发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无意义数据转发而导致网络传输负荷增加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应用于源接入点,该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包括:指示终端执行条件切换;在终端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基于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对DRB的数据进行转发控制;其中,多个转发控制方式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及时转发为对达到预定时限不能确认成功传输的数据进行转发的方式。
可选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DRB的数据包的完整性、时效性和重要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
可选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可选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以及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可选地,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包括:根据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一转发控制方式;根据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二转发控制方式;如果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第二转发控制方式相同,则将第一转发控制方式确定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如果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不同,则从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和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出优先级较高的转发控制方式作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可选地,在目标转发控制方式为全部转发或及时转发的情况下,数据转发控制方法还包括:通知目标接入点需要转发的DRB列表和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序号;其中,对于需要转发的DRB,目标接入点以最晚收到的通知所包含的PDCP数据包序号为依据,将未确认的PDCP数据包转发至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控制装置,应用于源接入点,数据转发控制装置包括:条件切换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终端执行条件切换;转发控制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在终端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转发控制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对DRB的数据进行转发控制;其中,多个转发控制方式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及时转发为对达到预定时限不能确认成功传输的数据进行转发的方式。
可选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DRB的数据包的完整性、时效性和重要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
可选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可选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以及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可选地,转发控制方式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一转发控制方式;根据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二转发控制方式;如果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第二转发控制方式相同,则将第一转发控制方式确定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如果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不同,则从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和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出优先级较高的转发控制方式作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可选地,转发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在目标转发控制方式为全部转发或及时转发的情况下,通知目标接入点需要转发的DRB列表和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序号;其中,对于需要转发的DRB,目标接入点以最晚收到的通知所包含的PDCP数据包序号为依据,将未确认的PDCP数据包转发至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转发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数据转发控制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根据数据包特性确定将数据转发的转发控制方式,其中,转发控制方式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由此,在条件切换功能中,不是所有数据均需要被转发,根据自身数据包特性来决定转发控制方式,有效减少无意义的数据转发,可以降低网络传输负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案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目标转发控制方式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案的交互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步骤。例如,有的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另外,下面所有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区分的目的,不应作为本公开内容的限制。
针对目前存在的大量无意义的数据转发的情况,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条件切换中数据转发控制方案。在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条件切换中数据转发控制方案中,在网络的源接入点指示终端自主执行条件切换之后,根据数据包特性确定将数据包转发至目标接入点的方式。这些方式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其中,及时转发是一种对超出预定时限仍不能确认成功传输的数据进行转发的方式。另外,源接入点可以多次通知目标接入点需转发的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列表和对应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包序号。
DRB用于对无线接口中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的,DRB负责为(用户)数据包提供数据包的转发处理。
PDCP是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无线传输协议栈,它负责将IP头压缩和解压、传输用户数据并维护为无损的无线网络服务子系统(SRNS)设置的无线承载的序列号。PDCP层属于无线接口协议栈的第二层,处理控制平面上的无线资源管理(RRC)消息以及用户平面上的因特网协议(IP)包。在用户平面上,PDCP子层得到来自上层的IP数据分组后,可以对IP数据分组进行头压缩和加密,然后递交到RLC子层。PDCP子层还向上层提供按序提交和重复分组检测功能。在控制平面,PDCP子层为上层RRC提供信令传输服务,并实现RRC信令的加密和一致性保护,以及在反方向上实现RRC信令的解密和一致性检查。
在5G NR中,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将Qos Flow(Quality of service Flow,服务质量流)映射到DRB上,以进行空口数据的传输。在切换中,网络为每个需要转发的DRB在接入点间配置转发链路,本公开实施方式以DRB为粒度进行差异化的转发处理,以适配现有通信技术。
对于每个DRB均可以设置一种转发控制方式。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转发控制方式可以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其中,不转发指的是不转发DRB的数据;全部转发指的是转发DRB的全部数据,而不考虑终端当前的连接状态;及时转发指的是如果达到预定时限不能确认数据包的正确接收,则触发DRB的数据的转发。
本公开实施例的及时转发的控制机制是:在终端和源接入点保持连接且数据正常传输的情况下,不启动数据转发;在数据包传输失败时,及时启动数据转发。
数据包传输失败可以基于下述两种情况确定出:第一种情况,PDCP层校验失败或没有递交给上层;第二种情况,确认模式(AM)下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没有收到确认答复。
对于及时转发策略中的预定时限,可以记做。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常数。在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配置为下式:
其中,T0、α为非负常数,Δt为当前时刻与指示条件切换时刻之间的差值,为非负数。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案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案所涉的系统包括终端11、源接入点12和目标接入点13。其中,源接入点12和目标接入点13可以例如是两个不同位置的通讯基站。
首先,源接入点12可以指示终端11实施条件切换,终端11可以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接下来,在终端11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源接入点12可以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该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其中,这些转发控制方式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不转发指的是不转发该DRB的数据;全部转发指的是转发该DRB的全部数据;及时转发为对达到预定时限不能确认成功传输的数据进行转发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转发控制方式是不转发、全部转发、及时转发中的一种。
然而,源接入点12可以基于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对该DRB的数据进行转发控制。具体的,在目标转发控制方式为不转发的情况下,不执行数据的转发操作。在目标转发控制方式为全部转发或及时转发的情况下,源接入点12向目标接入点13转发该DRB的数据。
另外,在目标转发控制方式为全部转发或及时转发的情况下,源接入点12可以通知目标接入点13需转发的DRB列表和对应的PDCP数据包序号。对于源接入点12需要在多个时刻转发多个DRB的情况,源接入点12可以多次通知目标接入点13需要转发的DRB列表和对应的PDCP数据包序号。
对于需转发的DRB,目标接入点13可以以最晚收到的通知给出的PDCP数据包序号为依据,将尚未确认的PDCP数据包转发至终端11。
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应用于源接入点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2,该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2. 指示终端执行条件切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源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指示条件切换请求。终端可以响应该指示条件切换请求判断当前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该切换条件例如由若干条件要素组成,这些条件要素可以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以及其他通信参数。利用这些条件要素来判断当前链路的质量,并确定是否需要切换。应当理解的是,不同的终端,切换条件可能不一样,本公开对切换条件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制。
例如,将信号强度和/或信噪比作为切换条件的条件要素,将条件要素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满足预定要求,则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
S24. 在终端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在终端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向源接入点反馈指示条件切换完成信息。
随后,源接入点可以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所说的多个转发控制方式可以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不转发指的是不转发该DRB的数据;全部转发指的是转发该DRB的全部数据;及时转发为对达到预定时限不能确认成功传输的数据进行转发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转发控制方式是不转发、全部转发、及时转发中的一种。
决定转发控制方式的依据为DRB的数据包特性,具体包括DRB的数据包的完整性、时效性和重要性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就是说,与DRB的数据包的完整性、时效性和重要性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关的参数,均可以作为本公开的数据包特性。
应当理解的是,对完整性有高需求的数据包,未必对时效性有高需求,例如,文件下载等业务的数据包,其对时延不敏感,这类数据包可以使用及时转发的方式。对完整性和时效性都有高要求的重要数据包,更适合使用全部转发方式。对重要性较低的数据包,通常适合使用及时转发或不转发的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由于服务质量流(Qos Flow)是服务质量差异化的最小粒度,因此可以根据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来决定转发控制方式。也就是说,DRB的数据包特性可以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
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可以例如包括:5QI(5G Qos Identifier,5G服务质量标识)、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保留优先级)、PDB(Packet Delay Budget,分组时延预算)等。
其中,对于5QI,某些5QI的优先级、重要性或时延要求高,如5QI=5的IMS信令,5QI=3的实时游戏。对于ARP,其体现了服务质量流的相对重要性。对于PDB,其为数据包传输时延上限设定转发的规则。
表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服务质量流确定目标转发控制方式的配置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DRB的数据包特性可以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 Session)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即,可以根据DRB对应的Qos Flow所属的PDU Session的S-NSSAI来决定转发控制方式。另外,还可以是S-NSSAI中的SST(Slice/Service Type,切片/服务类型)或SD(Slice Differentiator,切片区分标识)来决定转发控制方式。
表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确定目标转发控制方式的配置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DRB的数据包特性可以包括与该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以及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图3的示例性过程确定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在步骤S302中,源接入点可以获取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
在步骤S304中,源接入点可以根据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可以是不转发、全部转发、及时转发中的一种。
在步骤S306中,源接入点可以获取网络切片的属性参数,即上述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在步骤S308中,源接入点可以根据网络切片的属性参数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二转发控制方式。类似地,第二转发控制方式可以是不转发、全部转发、及时转发中的一种。
在步骤S310中,源接入点可以判断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和第二转发控制方式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S312;如果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314。
在步骤S312中,源接入点将第一转发控制方式确定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在步骤S314中,源接入点可以确定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和第二转发控制方式的优先级,确定二者中优先级较高的作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其中,优先级由高到低可以被配置为:全部转发、及时转发、不转发。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对上述步骤S302和步骤S306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也就是说,步骤S306可以后于步骤S302执行,也可以先于步骤S302执行,还可以与步骤S302同时执行。
S26. 基于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对DRB的数据进行转发控制。
在步骤S24确定出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为全部转发或及时转发的情况下,源接入点还可以通知目标接入点需要转发的DRB列表和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序号。
另外,对于源接入点需要在多个时刻转发多个DRB的情况,源接入点可以多次通知目标接入点需要转发的DRB列表和对应PDCP数据包序号。
对于需要转发的DRB,源接入点可以再次通知需要转发的PDCP数据包序号,目标接入点以最晚收到的通知所包含的PDCP数据包序号为依据,将未确认的PDCP数据包转发至终端。
图4示意性示出了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案的交互流程图。
在步骤S402中,源接入点向终端指示条件切换。如上说明的,源接入点可以向终端发送指示条件切换请求。
在步骤S404中,在终端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向源接入点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表征指示条件切换完成。对应于上述,源接入点可以接收指示条件切换完成信息。
在步骤S406中,源接入点可以根据数据包特性确定转发控制方式。
在步骤S408中,源接入点可以向目标接入点发送早期状态转移请求(EarlyStatus Transfer)。
在步骤S410中,源接入点可以向目标接入点发送用户数据(User Data)。
在步骤S412中,针对需要多次通知目标接入点的场景,源接入点可以多次向目标接入点发送早期状态转移请求。
在步骤S414中,目标接入点可以以最晚收到的通知给出的PDCP数据包序号为依据,将未确认的用户数据发送至终端。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转发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0中,以5G NR为例,建立了两个服务质量流,5QI=5和9,映射到两个DRB上,分别对应DRB1和DRB2。预设的转发控制方式如表3所示:
其中,及时转发对应的预定时限可以被配置为500 ms。
在步骤S502中,源接入点指示终端执行条件切换。
在步骤S504中,源接入点通知目标接入点并转发DRB1的数据。
在步骤S506中,在达到及时转发对应的预定时限时,源接入点通知目标接入点并转发DRB2的数据。
在步骤S508中,源接入点通知目标接入点DRB1的新的PDCP数据包序号。
在步骤S510中,目标接入点以最晚收到的通知给出的PDCP数据包序号为依据,将尚未确认的PDCP数据包发送至终端。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进一步的,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控制装置。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应用于源接入点的数据转发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参考图6,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应用于源接入点的数据转发控制装置6可以包括条件切换指示模块61、转发控制方式确定模块63和转发控制模块65。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DRB的数据包的完整性、时效性和重要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以及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转发控制方式确定模块63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根据与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一转发控制方式;根据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二转发控制方式;如果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第二转发控制方式相同,则将第一转发控制方式确定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如果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不同,则从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和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出优先级较高的转发控制方式作为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转发控制模块65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在目标转发控制方式为全部转发或及时转发的情况下,通知目标接入点需要转发的DRB列表和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序号;其中,对于需要转发的DRB,目标接入点以最晚收到的通知所包含的PDCP数据包序号为依据,将未确认的PDCP数据包转发至终端。
由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控制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盘、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7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7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7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7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7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720和处理单元710)的总线730、显示单元7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7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7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710可以执行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存储单元7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7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7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7203。
存储单元7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7205的程序/实用工具7204,这样的程序模块7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7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7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7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7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7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7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7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760通过总线730与电子设备7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7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内容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5)

1.一种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源接入点,所述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包括:
指示终端执行条件切换;
在所述终端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所述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基于所述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对所述DRB的数据进行转发控制;
其中,所述多个转发控制方式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所述及时转发为对达到预定时限不能确认成功传输的数据进行转发的方式;
所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所述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以及所述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其中,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所述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包括:
根据与所述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所述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一转发控制方式;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所述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二转发控制方式;
如果所述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发控制方式相同,则将所述第一转发控制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如果所述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不同,则从所述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和所述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出优先级较高的转发控制方式作为所述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转发控制方式为全部转发或及时转发的情况下,所述数据转发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知目标接入点需要转发的DRB列表和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序号;
其中,对于需要转发的DRB,所述目标接入点以最晚收到的通知所包含的PDCP数据包序号为依据,将未确认的PDCP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终端。
3.一种数据转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源接入点,所述数据转发控制装置包括:
条件切换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终端执行条件切换;
转发控制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确定出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特性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所述DRB的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转发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对所述DRB的数据进行转发控制;
其中,所述多个转发控制方式包括不转发、全部转发和及时转发,所述及时转发为对达到预定时限不能确认成功传输的数据进行转发的方式;
所述DRB的数据包特性包括与所述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以及所述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转发控制方式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与所述DRB对应的服务质量流的属性参数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所述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一转发控制方式;根据所述服务质量流所属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从多个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与所述DRB的数据对应的第二转发控制方式;如果所述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发控制方式相同,则将所述第一转发控制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转发控制方式;如果所述第一转发控制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不同,则从所述第一转发控制方式和所述第二转发控制方式中确定出优先级较高的转发控制方式作为所述目标转发控制方式。
4.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法。
5.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转发控制方法。
CN202310786895.5A 2023-06-29 2023-06-29 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546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6895.5A CN116546556B (zh) 2023-06-29 2023-06-29 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6895.5A CN116546556B (zh) 2023-06-29 2023-06-29 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6556A CN116546556A (zh) 2023-08-04
CN116546556B true CN116546556B (zh) 2023-09-29

Family

ID=8744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6895.5A Active CN116546556B (zh) 2023-06-29 2023-06-29 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655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967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30451A (zh) * 2007-06-20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转发处理方法、节点与分组核心装置
CN101690324A (zh) * 2007-03-21 2010-03-31 诺基亚公司 用于切换时的数据转发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21097858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412986A (zh) * 2022-09-01 2022-11-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指示的数据转发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25921A (zh) * 2020-10-29 2023-06-2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缓冲和转发数据业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967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90324A (zh) * 2007-03-21 2010-03-31 诺基亚公司 用于切换时的数据转发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1330451A (zh) * 2007-06-20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转发处理方法、节点与分组核心装置
WO2021097858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731723A (zh) * 2019-11-22 2022-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325921A (zh) * 2020-10-29 2023-06-2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缓冲和转发数据业务
CN115412986A (zh) * 2022-09-01 2022-11-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指示的数据转发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6556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0760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ネゴシエーション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1385268B (zh) 一种数据包头压缩确认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1956756B2 (en) Request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entity
WO2021057526A1 (zh) 一种网关设备容灾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0146991A1 (zh)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8154A (zh)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EP361837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031612B (zh) 一种建立5g数据传输的冗余路径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413154A1 (en) Data Unit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de
CN10863293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6546556B (zh) 数据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302463B (zh) 网络切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12986A (zh) 基于终端指示的数据转发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09052731A1 (en) A switching validate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KR101084466B1 (ko) 절전 모드로 동작하는 무선 장치에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결정 장치와, 프로세서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WO2018189882A1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1225423A (zh) 一种数据前转的方法和设备
WO2023007654A1 (ja) 移動局端末、サー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移動局端末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サーバ用プログラム
WO2022022383A1 (zh)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芯片及相关设备
WO2023024864A1 (zh) 会话重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36285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56537B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074899A (zh) 终端测量、上报及切换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604753A (zh) 会话建立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7255131A (zh) 基于切片进行业务请求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