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4048A - 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4048A
CN116544048A CN202210096598.3A CN202210096598A CN116544048A CN 116544048 A CN116544048 A CN 116544048A CN 202210096598 A CN202210096598 A CN 202210096598A CN 116544048 A CN116544048 A CN 116544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key structure
emitting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65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65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4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4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4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23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导光按键结构包括电路板、发光组件、按键和导光组件,按键和发光组件均设置在电路板上,发光组件用于发光;导光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均光件、导光件和第二均光件,第一均光件覆盖在发光组件上,且第一均光件与发光组件连接,以使发出的光依次经第一均光件、导光件和第二均光件均匀扩散。本申请的导光按键结构的均光性较好。

Description

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按键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电器元件,可以用来控制电子设备的某些功能,或接通、断开控制电路,从而达到控制电子设备运行目的一种开关。
为了显示按键的开关状态,电子设备的按键多半具有灯光指示功能,通过在按键的内侧加装光源,使光线经按键的透光区透出,这样,灯光亮起时,则说明按键处于开启状态,灯光熄灭时,则说明按键处于关闭状态。
然而,这种按键的灯光均光效果差,光点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导光按键结构的均光性较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光按键结构,导光按键结构包括电路板、发光组件、按键和导光组件,按键和发光组件均设置在电路板上,发光组件用于发光;
导光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均光件、导光件和第二均光件,第一均光件覆盖在发光组件上,且第一均光件与发光组件连接,以使发出的光依次经第一均光件、导光件和第二均光件均匀扩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发光组件包括主板和多个发光件,各发光件与主板电连接,主板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均光件覆盖在各发光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第一均光件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均光件与发光件一一对应设置;
发光件绕按键均匀间隔设置,各发光件位于以按键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各第一均光件与导光件粘接,导光件与第二均光件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第一均光件为均光布,第二均光件为均光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均光布为50目-150目的网布,网布的厚度为0.1mm-0.3mm。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和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内的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本体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纳腔,导光按键结构位于容纳腔内;
壳体上具有透光区,透光区与导光按键结构的发光组件相对,且透光区的形状与发光组件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均光件与壳体的内侧壁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壳体上具有透光部,透光部上覆盖有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之间的透光部形成透光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摄像组件,摄像组件位于容纳腔内,且摄像组件的拍摄面位于壳体外,摄像组件与导光按键结构的电路板电连接,导光按键结构的按键与摄像组件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通过设置发光组件为按键提供光源,导光组件包括第一均光件、导光件和第二均光件,第一均光件可以网格化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以避免发光组件发出的光出线亮点,导光件可以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较为均匀地扩散至第二均光件,第二均光件可以进一步扩散发光组件发出的光,这样,通过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依次穿过第一均光件、导光件和第二均光件,以使按键上的光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路板;
200-发光组件;
210-主板;
220-发光件;
300-按键;
400-导光组件;
410-第一均光件;
420-导光件;
430-第二均光件;
500-电子设备本体;
510-壳体;
511-底座;
512-中框;
513-壳盖;
5131-透光部;
5132-连接部;
514-第一遮光件;
515-第二遮光件;
520-容纳腔;
530-摄像组件;
531-摄像头;
532-摄像头支架;
600-透光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显示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显示器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按键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电器元件,可以用来控制电子设备的某些功能,或接通、断开控制电路,从而达到控制电子设备运行目的一种开关。
为了方便使用者识别按键的开光状态和操作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按键多半具有灯光指示功能,即在按键的内侧加装光源,使光线经按键的透光区透出。
然而,由于光源到外观面的距离较近,灯光垂直照射,无法进行有效光源散光,导致这种按键的均光效果差,光点现象严重,无法达到非常好的均光效果。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导光按键结构的均光性较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音频电子设备或者视频电子设备,或者其他具有按键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500和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500内的导光按键结构。
导光按键结构包括电路板100、发光组件200、按键300和导光组件400,按键300和发光组件200均设置在电路板100上,发光组件200用于发光。
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3所示,导光组件4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均光件410、导光件420和第二均光件430,第一均光件410覆盖在发光组件200上,且第一均光件410与发光组件200连接,以使发出的光依次经第一均光件410、导光件420和第二均光件430均匀扩散。
其中,电路板100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按键300与电路板100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按键300控制电路板100的控制电路,从而控制电子设备,发光组件200用于为按键300提供光源,以便于使用者根据灯光状态正确操作按键300,导光组件400可以将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均匀扩散,以使按键300具有均匀的灯光效果,从而避免按键300上出现光斑和暗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按键结构,通过设置发光组件200为按键300提供光源,导光组件400包括第一均光件410、导光件420和第二均光件430,第一均光件410可以网格化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以避免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出线亮点,导光件420可以使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较为均匀地扩散至第二均光件430,第二均光件430可以进一步扩散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这样,通过使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依次穿过第一均光件410、导光件420和第二均光件430,以使按键300上的光更均匀。
参照图3所示,在具体实现时,发光组件200包括主板210和多个发光件220,各发光件220与主板210电连接,主板210与电路板100电连接,第一均光件410覆盖在各发光件220上。
其中,主板210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PCB板作为主板210,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够减少导光按键结构的成本和提高使用寿命。
发光件220可以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LED灯珠可以实现不同光谱,如红光、绿光、蓝光和白光等,多个LED灯珠可以包括一种或者多种光谱的LED灯珠,以便于根据需要使按键300处呈现出不同的光效。
LED灯珠可以通过贴装或者锡焊与主板210连接,以使主板210控制各个LED灯珠,例如,主板210控制各个LED灯珠的通断,或者,主板210控制各个LED灯珠的颜色和亮度变化,电路板100与主板210电连接,以使电路板100控制主板210。
可以理解的是,主板210和电路板100可以为同一块PCB板,这样,便于加工制造,节省成本。
第一均光件410覆盖在各个发光件220上,以使各个发光件220发出的光均能被第一均光件410网格化,避免任一个发光件220发出的光出现亮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均光件410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均光件410与发光件220一一对应设置。
发光件220绕按键300均匀间隔设置,各发光件220位于以按键300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例如,按键300为圆形,各发光件220均匀围绕在按键300周围,以形成以按键300的圆心为圆心的环形发光区,每个发光件220上均覆盖有一个第一均光件410,以使每个发光件220发出的光均能被发光件220上覆盖的第一均光件410网格化,从而避免任一个发光件220发出的光出现亮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第一均光件410与导光件420粘接,导光件420与第二均光件430粘接。
由此,各第一均光件410可以与导光件420连接,导光件420可以与第二均光件430连接,第一均光件410、导光件420与第二均光件430依次层叠连接,以形成导光组件400,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可以依次经第一均光件410、导光件420和第二均光件430进行均匀扩散。
其中,各第一均光件410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与导光件420粘接,导光件420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与第二均光件430粘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均光件410为均光布,第二均光件430为均光纸。
采用均光布作为第一均光件410可以降低第一均光件410对色温的影响,且均光布可以采用多孔的网布来网格化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多孔网布的目数来控制第一均光件410的出光量,以达到均光的目的。即多孔网布的目数越多,则多孔网布的出光量越大,多孔网布的目数越少,多孔网布的出光量越小。
均光纸包括基材和扩散层,扩散层具有扩散光线的作用,即光线穿过均光纸的扩散层,会在均光纸的表面发生散射,将光线柔和、均匀的散播出来。由此,采用均光纸作为第二均光件430可以进一步扩散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且均光纸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导光件420可以为半透明的PC导光板,PC导光板内添加散光粉,这样可以使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向各个方向发散,从而避免导光件420出光面上明暗程度不一致,出现光斑和暗点的现象,进而获得较均匀的导光效果。
采用均光布、PC导光板和均光纸依次层叠形成导光组件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均光效果,且导光组件的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能够使导光按键结构更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均光布为50目-150目的网布,网布的厚度为0.1mm-0.3mm,以获得较好的均光效果。
若均光布的目数小于50目,则均光布会过度遮挡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造成按键300上的光的亮度不够。若均光布的目数大于150目,则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大部分会穿过均光布,均光布不能很好地对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网格化,按键300上的光容易出现亮点。
若网布的厚度小于0.1mm,则网布较薄,网布较脆弱,容易损坏,若网布的厚度大于0.3mm,则网布较厚,会增加导光组件400的结构尺寸,从而增加导光按键结构的尺寸。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本体500包括壳体510,壳体510内具有容纳腔520,导光按键结构位于容纳腔520内。
继续参照图3所示,具体的,壳体510可以包括底座511、中框512和壳盖513,中框512与底座511连接,壳盖513盖设在中框512上,中框512内具有容纳腔520,且壳盖513可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扣等方式与中框512连接,以封闭容纳腔520,按键300、电路板100、发光组件200和导光组件400均位于容纳腔520内,使用者通过操作按键300可以控制电子设备。
其中,壳盖513可以采用添加有散光粉的PC材料制造,从而使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经导光组件400均匀扩散后,进一步向各个方向发散,以形成均匀的导光效果。
发光组件200和导光组件400沿电子设备的高度方向相邻设置,且导光组件400位于发光组件200靠近壳盖513的一侧,这样,导光按键结构的结构较为紧凑,占用高度小,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
参照图3所示,壳体510上具有透光区600,透光区600与导光按键结构的发光组件200相对,以使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能通过透光区600射出壳体510外,且透光区600的形状与发光组件200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均光件430与壳体510的内侧壁粘接。
例如,发光组件200形成的发光区为圆环形,则透光区600也为圆环形。若发光组件200形成的发光区为矩形,则透光区600也为矩形,具体实施时,透光区600的形状可以根据发光组件200的发光区的形状作适应性改变,以使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能通过透光区600射出壳体510外,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均光件430可以与壳盖513的内侧壁粘接,以使第二均光件430的一面与导光件420连接,第二均光件430的另一面与壳体510连接。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510上具有透光部5131,透光部5131上覆盖有第一遮光件514和第二遮光件515,第一遮光件514和第二遮光件515之间的透光部5131形成透光区600。
继续参照图3所示,具体的,壳盖513包括连接部5132与透光部5131,连接部5132用于与中框512连接,透光部5131用于使发光组件200发出的光经导光组件400均匀后,再由透光部5131射出壳体510外,从而为按键300提供光源,以显示按键300的工作状态。
透光部5131上覆盖有第一遮光件514和第二遮光件515,其中,第一遮光件514和第二遮光件515可以为遮光油漆。具体的,可以在壳盖513外表面喷涂一层遮光油漆,然后再通过激光镭雕工艺去掉部分遮光油漆,去掉的部分即为透光区600。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本体500还包括至少一个摄像组件530,摄像组件530位于容纳腔520内,且摄像组件530的拍摄面位于壳体510外,摄像组件530与导光按键结构的电路板100电连接,导光按键结构的按键300与摄像组件530电连接。
参照图2所示,具体的,摄像组件530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531和摄像头支架532,摄像头支架532通过螺钉与壳体510内侧壁连接,以将摄像组件530固定至电子设备上。摄像头支架532内具有腔体,摄像头531一部分位于腔体内,摄像头531另一部分伸出腔体外,壳体510外侧壁上具有摄像头盖,光线可由摄像头盖进入摄像头531内,以在摄像头531内成像。
摄像头531与导光按键结构的电路板100电连接,以使电路板100控制摄像头531工作,且摄像头531与导光按键结构的按键300电连接,由此,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按键300控制摄像头53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发光组件、按键和导光组件,所述按键和所述发光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发光;
所述导光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均光件、导光件和第二均光件,所述第一均光件覆盖在所述发光组件上,且所述第一均光件与所述发光组件连接,以使发出的光依次经所述第一均光件、所述导光件和所述第二均光件均匀扩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主板和多个发光件,各所述发光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主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均光件覆盖在各所述发光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光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均光件与所述发光件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发光件绕所述按键均匀间隔设置,各所述发光件位于以所述按键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均光件与所述导光件粘接,所述导光件与所述第二均光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光件为均光布,所述第二均光件为均光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布为50目-150目的网布,所述网布的厚度为0.1mm-0.3mm。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内的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按键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导光按键结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壳体上具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与所述导光按键结构的发光组件相对,且所述透光区的形状与所述发光组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均光件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上覆盖有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所述第一遮光件和所述第二遮光件之间的所述透光部形成所述透光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摄像组件的拍摄面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摄像组件与所述导光按键结构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光按键结构的按键与所述摄像组件电连接。
CN202210096598.3A 2022-01-26 2022-01-26 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544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6598.3A CN116544048A (zh) 2022-01-26 2022-01-26 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6598.3A CN116544048A (zh) 2022-01-26 2022-01-26 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4048A true CN116544048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6598.3A Pending CN116544048A (zh) 2022-01-26 2022-01-26 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40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3427B (zh) 照明装置
CN109257465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7968910B (zh) 电子装置
CN107314302B (zh) 照明器具、照明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的设定方法
JP2000267093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情報機器
CN10898950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JP2001183991A (ja) 液晶用バックライト構造
KR10042190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백라이트
CN109963062B (zh) 摄像组件及终端
JPH066736A (ja) 液晶テレビ
JP2001222904A (ja) 光源、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300502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JP2006190646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光源構造
CN109309742A (zh) 移动终端骨架及移动终端
CN116544048A (zh) 导光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055625A1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8023985B (zh) 电子装置
CN110602293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KR10129195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16562389U (zh) 一种背光式触摸数码屏
CN112764267B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JP2003207780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3126875U (ja) 背後投射式lcdバックライト照明装置
CN110310569B (zh) 电子设备
CN210119594U (zh) 控制面板、面板组件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