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2469A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2469A
CN116542469A CN202310504822.2A CN202310504822A CN116542469A CN 116542469 A CN116542469 A CN 116542469A CN 202310504822 A CN202310504822 A CN 202310504822A CN 116542469 A CN116542469 A CN 116542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vision
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
data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48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oyua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yua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yua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yua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048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2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2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2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4Calendaring for a re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包括终端BIM、监理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和施工队终端;所述监理终端计算机接入BIM模型数据库,所述监理终端计算机内部设有监理管理系统,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内部录入有监理人员信息,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内设有监理人员分配系统,所述监理计算机和施工队终端均接入于云端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定位模块和误差计算系统。本发明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和施工终端均接入云端可实现监理和施工的数据互通共享,而监理端也可直接读取标准的BIM模型数据并发送给移动终端实现监理工作时的直接比对和计算,使得监理工作的管理更为便捷,提高监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即项目法人的委托,承担其部分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控制的专业化管理服务活动,而监理工程师需要对每道工序的操作及质量进行巡视、旁站、检测等监理工作,施工单位必须在每道工序的操作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于每一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自检、互检,并进行报验,将自检资料及测试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但是现有的建筑工程监理平台,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的建筑工程监理平台无法读取BIM标准模型数据,且无法对建筑区域进行划分以及分配合适的监理工程师,而标准数据无法直接远程传输给对应监理工程师进行参照对比,因此监理工作的效率较低,管理不便;
2、目前的建筑工程监理平台无法将其监理工程师对质量的检测数据上传至云端,其无法实现与施工队的互通工作,因此施工队无法直接得知施工质量的误差值,较为不便;
3、目前的目前的建筑工程监理平台其施工进度无法上传云端,因此监理团队无法从云端直接了解施工进度和施工项目类容,使其施工时监理工作者的介入较为不便。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和施工终端均接入云端可实现监理和施工的数据互通共享,而监理端也可直接读取标准的BIM模型数据并发送给移动终端实现监理工作时的直接比对和计算,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包括终端BIM、监理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和施工队终端;
所述监理终端计算机接入BIM模型数据库,所述监理终端计算机内部设有监理管理系统,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内部录入有监理人员信息,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内设有监理人员分配系统,所述监理计算机和施工队终端均接入于云端服务器;
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定位模块和误差计算系统,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可通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实现与移动终端的通讯连接,所述监理管理系统也可绕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直接与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施工队终端内部录入有施工人员信息,所述施工队终端内设有施工进度统计系统和施工人员分配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终端的数量为若干组,各组所述移动终端均可与监理管理系统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监理终端计算机以及施工队终端均可在云端读取或存入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模块采用UWB技术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误差计算系统可远程传输至监理管理系统,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与云端数据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施工进度统计系统与施工人员分配系统连接。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的监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可从BIM中读取模型数据,且模型数据可上传至云端以及监理管理系统,而监理管理系统可进入监理人员信息的录入工作。
S2:通过监理管理系统对模型数据进行分析,并标记需要的检测点,随后其检测点可上传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再进行监理人员的工作分配。
S3:通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分配完成后可将需要检测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工作人员的手持移动终端上,监理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内的定位模块前往指定区域。
S4:通过监理工作人员对指定区域的建筑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可进行记录,从而完成现场施工质量的采集。
S5:通过工作人员将现场采集的建筑质量数据录入到移动终端内,此时各项建筑质量数据即可上传至误差计算系统之中。
S6:通过误差计算系统可对现场测量的数据和监理管理系统中所获取的BIM建筑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现场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
S7:通过将合格的数据信息传回监理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将合格的数据信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上传至云端进行存储。
S8;不合格的数据信息也可传回到监理管理系统,且也通过监理中终端计算机上传至云端,但是不对数据进行存储,而施工队终端此时可通过云端读取不合格建筑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便于后续的施工补救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能够读取BIM数据并根据建筑类型分配擅长该领域的监理工作者前往工作,而监理工作者可利用移动终端远程接收任务和标准的BIM数据,因此可远程分配工作人员,其工作人员可远程接收对应工作区域的模型数据,使其监理工作更为高效快捷。
2.本发明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可以将监理工作时所测量现场建筑物的合格数据以及不合格数据上传云端,而合格数据可位于云端进行存储,而不合格的数据可通过施工队终端进行读取,因此施工队能够第一之间查询到质量不合格区域以及相应的误差数据,从而施工队能够第一时间对不合格的建筑区域进行及时改进。
3.本发明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施工队终端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统计,统计的施工进度也能够通过施工队终端上传至云端,而监理终端则可在云端读取施工进度,从而能够便于对施工进度实时观察,便于施工完成后第一时间的监理工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的云平台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的施工队终端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包括终端BIM、监理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和施工队终端;
监理终端计算机接入BIM模型数据库,此时可获取标准的建筑三维模型图以及相关数据,监理终端计算机内部设有监理管理系统,监理管理系统内部录入有监理人员信息,其中包括监理人的姓名、年龄以及擅长的领域等信息,监理管理系统内设有监理人员分配系统,监理计算机和施工队终端均接入于云端服务器;
在该实施例中,可获取BIM数据库中标准的建筑三维模型和相关数据,而监理工作人员的信息也可录入到监理管理系统之中,随后可根据模型中建筑区域类型进行划分,通过监理管理系统将各区域按照建筑类型与擅长该类型建筑监理人员进行分配。
其中,监理终端计算机以及施工队终端均可在云端读取或存入数据。其监理终端计算机和施工队终端计算机可连接云端实现互通,在后期工作中,施工队的相关数据可直接从云端进行读取,方便快捷,而施工队也可根据监理端上传的监理数据进行后续相应工作。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移动终端内设有定位模块和误差计算系统,监理管理系统可通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实现与移动终端的通讯连接,监理管理系统也可绕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直接与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可显示被分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利用定位模块可导航前往指定区域进行监理工作,工作人员可通过自身的移动终端实现与监理终端计算机的实时通讯,因此可实现随时的调度指挥。
其中,误差计算系统可远程传输至监理管理系统,监理管理系统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与云端数据连接。误差计算系统可对监理人员所上传的数据以及三维模型中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并计算出误差值,其误差机可传回监理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登录监理管理系统进行误差的查看,且该误差数据也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上传至云端供施工队终端查看。
其次,移动终端的数量为若干组,各组移动终端均可与监理管理系统连接。移动终端的数量可根据监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数量进行适配,确保各监理工作人员人手一台。
再次,定位模块采用UWB技术模块。UWB技术的定位模块可实现小范围的精准定位,从而使工作人员导航前往指定区域时更为精准。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施工队终端内部录入有施工人员信息,施工队终端内设有施工进度统计系统和施工人员分配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施工队终端内录入的施工人员信息可便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其下发的施工内容可根据施工人员信息直接分配,提高施工效率,而施工进度也可通过施工进度统计系统进行统计。
其中,施工进度统计系统与施工人员分配系统连接。施工进度统计可与施工人员分配系统进行互通,使其查看施工人员信息时即可了解该施工人员是否分配了工作和工作的精度情况。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的监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可从BIM中读取模型数据,且模型数据可上传至云端以及监理管理系统,而监理管理系统可进入监理人员信息的录入工作。
S2:通过监理管理系统对模型数据进行分析,并标记需要的检测点,随后其检测点可上传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再进行监理人员的工作分配。
S3:通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分配完成后可将需要检测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工作人员的手持移动终端上,监理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内的定位模块前往指定区域。
S4:通过监理工作人员对指定区域的建筑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可进行记录,从而完成现场施工质量的采集。
S5:通过工作人员将现场采集的建筑质量数据录入到移动终端内,此时各项建筑质量数据即可上传至误差计算系统之中。
S6:通过误差计算系统可对现场测量的数据和监理管理系统中所获取的BIM建筑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现场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
S7:通过将合格的数据信息传回监理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将合格的数据信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上传至云端进行存储。
S8;不合格的数据信息也可传回到监理管理系统,且也通过监理中终端计算机上传至云端,但是不对数据进行存储,而施工队终端此时可通过云端读取不合格建筑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便于后续的施工补救工作。
本发明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在工作时,首先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读取BIM的建筑模型数据,随后可根据该模型数据以及所录入的监理人员信息将监理区域进行分配,并直接通过监控终端计算机发送工作指令到对应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上,还可将对应区域标准的建筑模型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内的误差计算系统,随后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上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并可通过定位模块导航前往自己所在的工作区域,到达工作区域后即可使用后相关测量仪器对建筑质量进行测量,测量的数据可直接输入至移动终端,再通过移动终端内设有的误差计算系统可将BIM中标准的模型数据与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其测出的误差值可传回监理管理系统显示,而误差值在合格范围内时即可自动上传云端进行数据存储,而误差值位置合格范围内时可上传云端且不保存数据,随后施工队终端可获取该误差值数据,从而便于施工队根据误差值进行相应的补救工作;
而施工队终端可根据所录入的施工人员信息分配工作,其施工队终端内部的施工进度统计系统可实时对施工人员反馈的施工进度进行记录,且对应的施工项目可与所分配的施工人进行对齐,而该施工进度也可通过施工队终端上传至云端,监理端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查看,便于施工结束后监理工作的及时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其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BIM、监理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和施工队终端;
所述监理终端计算机接入BIM模型数据库,所述监理终端计算机内部设有监理管理系统,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内部录入有监理人员信息,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内设有监理人员分配系统,所述监理计算机和施工队终端均接入于云端服务器;
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定位模块和误差计算系统,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可通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实现与移动终端的通讯连接,所述监理管理系统也可绕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直接与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队终端内部录入有施工人员信息,所述施工队终端内设有施工进度统计系统和施工人员分配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数量为若干组,各组所述移动终端均可与监理管理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理终端计算机以及施工队终端均可在云端读取或存入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采用UWB技术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计算系统可远程传输至监理管理系统,所述监理管理系统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与云端数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进度统计系统与施工人员分配系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的监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 1: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可从BIM中读取模型数据,且模型数据可上传至云端以及监理管理系统,而监理管理系统可进入监理人员信息的录入工作。
S2:通过监理管理系统对模型数据进行分析,并标记需要的检测点,随后其检测点可上传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再进行监理人员的工作分配。
S3:通过监理人员分配系统分配完成后可将需要检测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对应工作人员的手持移动终端上,监理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内的定位模块前往指定区域。
S4:通过监理工作人员对指定区域的建筑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可进行记录,从而完成现场施工质量的采集。
S5:通过工作人员将现场采集的建筑质量数据录入到移动终端内,此时各项建筑质量数据即可上传至误差计算系统之中。
S6:通过误差计算系统可对现场测量的数据和监理管理系统中所获取的BIM建筑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现场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
S7:通过将合格的数据信息传回监理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将合格的数据信息通过监理终端计算机上传至云端进行存储。
S8;不合格的数据信息也可传回到监理管理系统,且也通过监理中终端计算机上传至云端,但是不对数据进行存储,而施工队终端此时可通过云端读取不合格建筑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便于后续的施工补救工作。
CN202310504822.2A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Pending CN116542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4822.2A CN116542469A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4822.2A CN116542469A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2469A true CN116542469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4822.2A Pending CN116542469A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24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4463A (zh) * 2023-09-26 2024-01-30 武汉中超电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监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4463A (zh) * 2023-09-26 2024-01-30 武汉中超电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监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40173B (zh) 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的预警模型
CN108074032B (zh) 一种工程质量验收装置及方法
CN105574593B (zh)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轨道状态静态检控系统及方法
CN112701790B (zh) 变电站与主站智能联调平台及联调方法
DE212016000186U1 (de) Simulationssystem
CN116542469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监理智能一体化云平台及监理方法
CN11109025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工程机械姿态监测系统
CN105022373A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港口设备维护系统
CN114298343A (zh) 设备巡检过程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354199A (zh) 一种可编程的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9117526A (zh) 一种适用于机械系统设备维修指引数据记录及分析系统
CN109784840A (zh) 一种关联工程结构任务的施工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处理方法
CN109307504A (zh) 一种超高架体稳定性原位监测方法
CN117078209A (zh) 一种监理项目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236684A (zh) 一种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6777386A (zh) 一种梁场智能制造协同平台管理系统
CN115953279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503793B (zh) 一种水电站大坝裂缝的快速监测方法
CN111859629A (zh) 一种直升机动部件的检测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2731857A (zh) 一种环保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
CN117391552B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部件质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074961U (zh) 一种钉桩放线与工程建设规划监督测量一体机
CN117610779B (zh) 基于cors大数据的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监管方法及系统
CN216437270U (zh) 工业生产中可视化数据的应用系统
CN103310116A (zh) 用于计算台区线损的智能终端及其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